2012年8月5日星期日

他乡故事:烛火长明

来源:澳洲网站

 

最近遇到的一件事使我对德国的传统殡葬文化又有了新的了解。

我婆婆是个德国人,最近花了普通伞四、五倍的价钱买了一把长把儿伞,又能遮雨又能当拐棍用,原来那把「旧」伞平时使,这把新伞准备上公墓的时候用。我不禁感叹起来,婆婆平时出门总是穿戴得漂漂亮亮,到墓地去浇花还要把自己打扮得更美一些,连带把伞也要高级的,没想到德国人把去墓地的事看得那么重。

公公前几年去世后,婆婆穿了一年的孝。本来能当孝服的黑色衣服已经够多的了,而她还专门给自己又添置了几身新衣裳。这一年她几乎天天都到公公的坟墓上去。开始我以为她是因为过度悲哀,思念丈夫而去,后来发现,德国人把死人的事看得比我们中国人淡的多,而且也不忌讳谈起自己的死。我原以为只有第一年带孝的时候是这样,没想到几年下来都是如此。隔三差五收拾收拾墓地是德国人的一个习俗。

每次陪婆婆去公墓,我还能听到不少动听的小故事。看到一座墓长了杂草,婆婆告诉我:这家人男主人死得早,前年女儿也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了,剩下八十多岁的女主人走不动路,不能给墓地浇花拔草,所以墓地就荒芜成这个样子了。

而那座墓的女主人总是把丈夫的墓收拾得干干净净,装点的石头总是洁白洁白的,坟墓上花儿开得鲜艳茂盛,烛光长明。一看碑文,墓地里的主人已经故去十多年了。婆婆告诉我他的妻子总是每天一早来浇水、收拾,而婆婆每次傍晚来,所以这么多年她们俩也没见到过几次。

在墓地的中央经常能看到一男一女两位老人在聊天。他们一个死了丈夫一个死了妻子,每天借收拾墓地的工夫聊上一会儿,聊得投机十几年下来已经养成了习惯。两位老人还都耳背,说起话来一声比一声高,还好他们俩没有甚么秘密可泄,说甚么别人听了也不伤大雅。有一次,我去墓地时觉得这里少了点儿甚么,等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声说着悄悄话了。他们俩站在一起聊天的场面已经构成了小城公墓上的一景。

我公公毕竟不是城里的名人,况且我家亲戚朋友又不多,所以他坟墓上摆的花卉不多也没有那么名贵。前排的一座墓地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那是占地很大的一座墓地,墓碑又高又大,各种花草堆得像个小山。给花浇水、施肥、除草是他们家的一个大问题。墓地里的男女主人在城里开了几十年的百货店,所以城里人谁都认识他们。老太太是前年死的,亲戚朋友和熟人又送来不少鲜花。还好他们经营的商品中有喷水装置,原来他家每次浇花需要来两个人。一个看管水龙头,一个负责喷水,因为他们一占水龙头就是半个小时,给别人接水带来很多不便。去年夏天欧洲持续百年不遇的高温酷暑,无奈他们又想出了新办法,把原来的一个水龙头改装成两个,就不用开开关关的老给别人让地方了,他们家来一个人也够用了,当然我们也跟着受益,接水不用互相等候了。

在这座公墓里不光有我公公的,还有丈夫的爷爷奶奶和叔叔的坟墓,可都不在一个地方。叔叔的坟上没有墓碑,每次我自己去都要找一找。去年夏天。婆婆不慎摔伤了腿,打上了石膏,走不了路。我和丈夫承担起给墓地浇水的任务。我们好长时间没来过公墓了,看到一座墓很像,就动手浇了起来。整整四个星期,我们都耐着酷暑辛勤地浇水,除草,整理着家里的几块墓地。婆婆在家专心养着病。后来婆婆的腿痊愈了,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公墓去看看那里的花儿长得怎么样。眼看到了我们几个星期一直忙活的地方,婆婆却没停下脚步还坚持一直往前走,最后在另外一座墓前停了下来。我一看就傻了眼,这两座墓外观上一模一样,可是上面的花全枯萎了。婆婆不高兴地责怪起来,我站在一边儿不敢吱声,也生自己的气:婆婆这么大岁数,甚么时候让我们帮过忙?好容易有个机会帮她浇浇花,还浇错了地方,真没用!

德国公墓鲜花盛开、烛光长明,干净整洁是德国人干事严谨、勤奋的好传统、好风格的表现,是德国人做事有条理、讲完美、讲善始善终的一面镜子。如果您也到德国随便哪座公墓去看看,了解一下德国的传统殡葬文化,相信您一定会收获不小。         作者﹕孝仔

相关文章:

本文标签:,

From 他乡故事:烛火长明 by 澳洲新闻




ifttt
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via Personal Recipe 35038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