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星期六

诗中有画!王维的人生谱出一幅修炼图(图)

作者: 梅松鹤


王维向往修炼,而他亦发现自己几世以来都是诗画专家。(网络图片)

王维(公元700─761),字摩诘,盛唐大诗人、大画家兼家。他的诗体物精微,状写传神,清新脱俗,上极见功力,风格上独成一家。他长于各种诗体,善写多种体裁。他和李欣、高适、岑参以及王昌龄一起合称王李高岑,是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他和孟浩然合称王孟,又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诗佛,诗中有画

王维的边塞诗中的杰作多为七言古诗,而田园诗中的精品多为五言律诗。至于“禅诗”,他更是古今独步,所以又被称为“诗佛”。王维广为流传的佳作有许多是五绝:短短二十个字,说出了千百年来人们总也说不尽的思绪、情怀和哲理。

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鹿柴》、《竹里馆》、《山中》、《相思》以及《杂诗(其二)》等等。他精于绘画,善写破墨山水及松石,亦擅人物、肖像、丛竹等。其笔力雄壮,率先使用皴法和渲晕的技巧,布置重深,尤工平远之景,被后人推为“南宗”之祖,又被尊为文人画之第一人。曾绘《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

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早年丧父,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居士,这对他后来一生吃斋修佛影响极大。他生活中的坎坷则从另一面对他看淡人生、坚定佛心起到了促进作用:他二十一岁时举进士,作大乐丞,因戏子们跳黄狮子舞获罪而牵连到他,把他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安史之乱时他被安禄山拘囚,被迫接受伪职,乱平之后又因此下狱;一年后,肃宗无罪释放他,此后几年中一路迁升到尚书右丞的大官,不过那时已在暮年,早已看淡红尘了。

潜心隐居怀修道心

他一生中有许多时候是在隐居中度过的。他在十八岁前就曾隐居。公元729年隐居淇上,后移到隐居,并且是解官归隐,直到公元734年,官授右拾遗;公元741-745年,他又隐居于终南山;到公元748年,他买下宋之问的蓝田辋川别墅,便一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直到公元756年为安禄山所拘。[1]根据他的诗,他在四十岁左右就已经有修道心了。[2]在晚年时,他主要住在城里,家中经常养着十几个僧人,交流修佛心得;退朝回来就焚香独坐,潜心修禅。

隐居中他经常登山拜寺、求道问禅,对隐居山林十分向往。有时沿着羊肠险道,曲折盘旋地向上攀登,奇峰指天、头上怪石摇摇欲坠;瀑布鸣泉吼声如雷、喷涌而出;与山中禅师同行会碰到捡栗子的猴子,回家时与松间筑巢的仙鹤打个照面;走过的小桥是将就倒下的大树架成的,住处的栅栏就用大树上垂下的藤蔓随手拴起来就成了;回得家来,石门一闭,安心打坐,等到下次再开石门一看,门外的青草又长好深了![3]

有时攀到很高的山上,在深深的竹林后面是居住的石洞,晚上万籁俱寂时听到遥远的山泉淙淙的流水;从下面看,这里已是高入云霞的地方,而自己现在却在这里枕席安眠,这真让人觉得暂时地留宿实在不满足,而想要从今后永远驻留此地了。[4]有时游到一些山寺,猛虎会和人友好相处,猴子能学人打作参禅,这时真能让人感到佛国在眼前,而人世变得遥远而漂渺,并对自己官场生活感到自惭而希望终身在这里研修佛理了。[5]

人生诸事使王维向往禅学

除了上述各种原因促使王维走向禅门以外,人生生老病死的痛苦和折磨也是一种启发和促进的力量:有时中夜独坐冥思,想到双鬓渐白、不复转青,纵有黄金万两也无可奈何,不免悲从中来,终于悟到只有学道,跳出才有希望。[6]有时回顾自己好像不久前还是红光满面的青年,现在牙坏色衰,一下子白发就爬上了头;不仅如此,一生中经历的伤情往事也都一齐涌上心头,这种身心的双重煎熬,除了佛门勤修,又到哪里去解除得了啊![7]

有了坚定的道心、精勤的修为,再回头看人世就有了不同的世界观了:人生有病无非是执着爱恨而起,自觉贫穷而生抱怨,那是因为有了贪欲之心;人在迷中,反倒留恋这贫病交加的人世,对生死流转、六道轮回不厌不烦,殊不知人来世间就是动了凡心的原因。[8]人的这些颠倒妄念如毒龙缠缚着自己不能解脱,只有修习禅定才能制伏这些妄念。[9]修道人看破这些理后,自然就安贫乐道了。[10]随着心性的提高,与常人的苦乐观也不同了,常常因为寂静中有所悟而高兴,这就逐渐和常人有了距离。[11]

王维崇尚

王维在自己的诗中还谈到一些修炼的具体事情:他喜欢看得道高僧的传记,有时看修炼辟谷的方法;他把手杖头雕刻成斑鸠的样子,把乌龟壳用来垫在床脚底下;没有事时就在北窗下焚香打坐。[12]隐居山中时,他们一群人一起来诵禅,与一人打禅又有不同乐趣。[13]在嵩山隐居时,他还有过闭关修炼的经验。[14]

行恶如磨刀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修善似春园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不知不觉,天长日久,王维已经修到了“眼界无染,心空不迷”的极高境地。[15]修得高了自然要出一些功能,但他自己并不看重。他对于自己在诗画上的极高成就只是轻描淡写地解释道:我多世以来都是诗文的专家,而前一世是个画家,由于这些老习惯没有改得掉,所以今生今世又被世人发现了。[16]修炼了一二十年,有此宿命通功能也是不足为奇的;他的解释不但合情理,也和现代西方轮回研究的规律十分吻合。

注:
[1]葛晓音(北大教授),《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2]《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卷三。(书名见最后)
[3]《燕子龛禅师》:“山中燕子龛,路剧羊肠恶。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崿。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一向石门里,任君春草深。”卷五。
[4]《投道一师兰若宿》:“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岂唯暂留宿,服事将穷年。”卷十一。
[5]《游悟真寺》:“……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卷十二。
[6]《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卷九。
[7]《叹白发》:“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卷十四。
[8]《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讵舍贫病域,不疲生死流。”卷三。
[9]《过香积寺》:“……安禅制毒龙。”卷七。
[10]《过李揖宅》:“……与我同心人,乐道安贫者……”卷三。
[11]《饭覆釜山僧》:“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余……”卷三。
[12]《春日上方即事》:“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鸠形将刻仗,龟壳用支床……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卷九。
[13]《山中寄诸弟妹》:“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卷十三。
[14]《归嵩山作》:“……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卷七。
[15]《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卷十一。
[16]《偶然作六首(其六)》:“……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卷五。

本文所引诸诗,可参《王右丞集》,王云五主编“国学基本丛书(四百种)”,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五十七年九月台一版。

责任编辑:毛绒绒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想婚者看过来!属相不合的婚姻会如何?(图)

作者: 玄青大师


属相合婚是婚配的基础,切莫忘记。(网络图片)

所谓属相不合,主要是指属相之间的相冲、相害、相刑等,比如六冲、六害、三刑,有时有些相克厉害的,也在属相不合的范畴之内。六冲是指六对属相之间的冲克,比如:子鼠午马相冲、丑牛未羊相冲、寅虎申猴相冲、卯兔酉鸡相冲、辰龙戌狗相冲、巳蛇亥。

六冲

所谓属相不合,主要是指属相之间的相冲、相害、相刑等,比如“六冲”、“六害”、“三刑”,有时有些相克厉害的,也在属相不合的范畴之内。

六冲是指六对属相之间的五行冲克,比如:子鼠午马相冲、丑牛未羊相冲、寅虎申猴相冲、卯兔酉鸡相冲、辰龙戌狗相冲、巳蛇亥猪相冲。

这种相冲,其实就是一种不同五行气场的冲克,多表现在两人性格与立场观点方面,会形成很大的差异,所以相处起来矛盾重重,不过越是相冲的人,却越是容易相互吸引,这是物理学上的异性相吸之故。不过虽有感情的吸引,但双方性格与观念相差极大,有时难以融合,所以很难相处,即使勉强走过一段路程,但最终分道扬镳的可能性极大。

六害

六害又叫六穿,也是指六对属相之间的五行克害,程度比六冲稍差。比如:子鼠未羊相害、丑牛午马相害、寅虎巳蛇相害、卯兔辰龙相害、申猴亥猪相害、酉鸡戌狗相害。

这种相害,实际上是对相合的五行起了一个破坏作用,比如子丑合,但未来冲丑,妨害了子丑之合。所以相害的属相结成恋人或夫妻,会无事生非,经常吵架,影响感情,有的最终走向分手或离婚。

相刑

相刑是指不同属相之间的刑克,传统上认为,刑的力度要比冲害大一些。比喻起来,如果说冲只是吵嘴,害就是伤害,那刑则是动手打架了。

刑有几种形式,有三刑,也有自刑。比如:子(鼠)、卯(兔)相刑,为无礼之刑。寅(虎)、己(蛇)、申(猴)相刑,为恃势之刑。丑(牛)、未(羊)、戌(狗)相刑,为无恩之刑。

上述这三种刑克,都是婚配中的忌讳。

此外还有辰辰(龙)、午午(马)、酉酉(鸡)、亥亥(猪)四组自刑,自刑就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比如说亥(猪)人再逢亥(猪)年,就会遇到自伤。具体到婚配上来讲,就是这四组相同属相的人,不适合在一起,否则会“窝里斗”、“自相残杀”。

从实践经验来看,上述这些刑克,以丑戌刑、寅巳刑比较严重,子卯刑次之,辰午酉亥再次之。

所谓“刑”,其实还是一种五行的生克形式,例如子旺时既刑卯,把卯淹死,但子弱时又可生卯,助卯生长,这要区分不同的环境而论;另外寅巳申三刑之中,寅申本来就是六冲,而巳申则是六合,其中除了寅巳互刑之外,只有当这三种属相结合在一起时,才会发生三者互刑,例如属虎、属蛇的父母,再生一个属猴的,就构成了寅巳申三刑,这就可能是一个不幸的家庭组合了。

所以犯“刑”的婚配比较复杂,不是一下就能看明白的,要区别不同情况而定。

属相合婚是婚配的基础,就像一棵大树的树根一样重要,但却只是八字干支中的一个字,比较宽泛而概括,不够具体,不能反映全貌,所以有些现实中犯冲克的夫妻,反而生活的比较正常,这是因为他们八字中,除了犯冲的一个字外,肯定还有相合的成分存在。即使有些属相相合的夫妻或恋人,如果俩人的八字中还有冲克而且大于生合的话,也有分手离婚的可能,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而八字合婚是讲干合支合,“天合地合”,并且是合四柱八字,所以参考价值要比属相婚配大的多。

责任编辑:鸿雁形迹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窗帘:薄薄一层 便增了距离(图)

【字號】特大大中小
【打印机版】


窗帘,隔绝了我与外界,带来了遐想。(网络图片)

人不怕挤。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

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探猜测,生出无限兴趣。

赤裸裸,可以表示天真朴素。不过,如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做了窗帘的颜色,一个洁白素净的帘子,堆叠着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这种朴素,只怕比五颜六色更富有魅力,认真要赤裸裸不加遮饰,除非有希腊神像那样完美的身体,有天使般纯洁的。培根(Bacon)说过:“赤裸裸是不体面的;不论是赤露的身体,或赤露的心。”人从乐园里驱逐出来的时候,已经体味到这句话了。

所以赤裸裸的真实总需要些掩饰。白昼的阳光,无情地照彻了人间万物,不能留下些幽暗让人迷惑,让人梦想,让人希望。如果没有轻云薄雾把日光筛漏出五色霞彩来,天空该多么单调枯燥!

隐约模糊中,才容许你做梦和想像。距离增添了神秘。看不见边际,变为没边没际的遥远与辽阔。云雾中的山水,暗夜的星辰,希望中的未来,高超的理想,仰慕的名人,心许的“相知”,隔着窗帘,惝怳迷离,可以产生无限美妙的想像。如果你嫌恶窗帘的间隔,冒冒失失闯进门、闯到窗帘后面去看个究竟,赤裸裸的真实只怕并不经看。像丁尼生(Tennyson)诗里的“夏洛特女郎”(TheLady of Shalott),看厌了镜中反映的世界,三步跑到窗前,望一望真实世界。她的镜子立即破裂成两半,她毁灭了以前快乐而无知的自己。

人家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宁可自己也挂上一个,华丽的也好,朴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挂,或懒得挂,不妨就敞着个赤裸裸的窗口。不过,你总得尊重别人家的窗帘。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from 气功

关于一个错字的思考(图)

作者: 李晓径

2016/11/02/20161102165700372.jpg
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网络图片)

有一次,一位副主编留言告诉我:写错了一个字,笑翻了一群人。严肃地告诫我得小心了!我马上回复他说是因为自己用五笔打字,所以才出现只打了一个字头的情况,感谢他的提醒!下线后不由又想,用五笔打字,怎么就会只打了一个字头呢?自认为出错率很低,这种情况很奇怪啊。突然想起来,大约10多天前,我在洗澡时结结实实摔了一跤,右手撞到了墙壁上,一个指关节受伤肿胀,当时还想能不能再打字了?好在很快没有大碍了。那么为什么会摔跤呢?是因为忙,或者说是因为懒,浴池没有及时清洗,造成池面太滑,又外出多日回来一头冲进浴室,结果防不胜防,差点摔断手指。

经常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勉励自己,可是忙起来的时候,真的是房间都来不及打扫,想安排好生活、、学习,照顾好家庭、、先生,诸多事物,感觉焦头烂额,真的是很难啊!当然,整天慌慌忙忙的,也是出错的一个原因,怎么才能做到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呢?

邵子曰:“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日之计在于晨”,闻鸡起舞,勤学苦练。陶渊明也说:“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早上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很多事情如果不做完可能就拖沓无成了。不断的勉励自己规律作息,早起!早起!再早起!

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多是指农事吧,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农事特别需要把握好节气和时令,如果延误了播种的季节,将影响一年的收成。人生何尝不是一种耕耘啊!种庄稼如果不守时,就不会有好收成;做学问如果不趁年少,就不会有好成就;做人如果没有规划,就将碌碌无为。

“一生之计在于勤。”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籍《白孔六帖》中,即立有“勤”的分类标目,为官有“勤官”之目。农夫有“勤劳”之目。求学有”勤学”之目。勤学者如《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有关勤的词和说法也很多,勤快、勤恳、勤能补拙、克勤克俭、勤俭持家、勤学苦练、勤政爱民、“业精于勤荒于嬉”等等。总之,就是“勤有功,戏无益。”

古人云:天道酬勤。古人把“勤”归入了天道的范畴。“天道”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尚书》中,《尚书?大禹谟》中“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只有的力量才能感动天地,再远的地方也能达到。满招损,谦受益,常常就是天道。

由此可见,勤不仅仅是人们一种对待生活工作应持的态度,更是一种自身修养的道德品质。做事用心用意、尽心尽力,不偷懒、不取巧、不贪图安逸,上天就会酬报勤奋的人。“酬”有酬报之意,也有(帮助)实现愿望的意思。

朱熹《〈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过去从入小学开始,就学习洒扫等礼节和六艺的才能,洒扫,即洒水扫地,泛指家务事;进退,即迎送客人之类的礼节。明?朱伯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来源:专栏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一个错字的思考(图)

作者: 李晓径

2016/11/02/20161102165700372.jpg
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网络图片)

有一次,一位副主编留言告诉我:写错了一个字,笑翻了一群人。严肃地告诫我得小心了!我马上回复他说是因为自己用五笔打字,所以才出现只打了一个字头的情况,感谢他的提醒!下线后不由又想,用五笔打字,怎么就会只打了一个字头呢?自认为出错率很低,这种情况很奇怪啊。突然想起来,大约10多天前,我在洗澡时结结实实摔了一跤,右手撞到了墙壁上,一个指关节受伤肿胀,当时还想能不能再打字了?好在很快没有大碍了。那么为什么会摔跤呢?是因为忙,或者说是因为懒,浴池没有及时清洗,造成池面太滑,又外出多日回来一头冲进浴室,结果防不胜防,差点摔断手指。

经常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勉励自己,可是忙起来的时候,真的是房间都来不及打扫,想安排好生活、、学习,照顾好家庭、、先生,诸多事物,感觉焦头烂额,真的是很难啊!当然,整天慌慌忙忙的,也是出错的一个原因,怎么才能做到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呢?

邵子曰:“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日之计在于晨”,闻鸡起舞,勤学苦练。陶渊明也说:“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早上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很多事情如果不做完可能就拖沓无成了。不断的勉励自己规律作息,早起!早起!再早起!

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多是指农事吧,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农事特别需要把握好节气和时令,如果延误了播种的季节,将影响一年的收成。人生何尝不是一种耕耘啊!种庄稼如果不守时,就不会有好收成;做学问如果不趁年少,就不会有好成就;做人如果没有规划,就将碌碌无为。

“一生之计在于勤。”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籍《白孔六帖》中,即立有“勤”的分类标目,为官有“勤官”之目。农夫有“勤劳”之目。求学有”勤学”之目。勤学者如《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有关勤的词和说法也很多,勤快、勤恳、勤能补拙、克勤克俭、勤俭持家、勤学苦练、勤政爱民、“业精于勤荒于嬉”等等。总之,就是“勤有功,戏无益。”

古人云:天道酬勤。古人把“勤”归入了天道的范畴。“天道”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尚书》中,《尚书?大禹谟》中“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只有的力量才能感动天地,再远的地方也能达到。满招损,谦受益,常常就是天道。

由此可见,勤不仅仅是人们一种对待生活工作应持的态度,更是一种自身修养的道德品质。做事用心用意、尽心尽力,不偷懒、不取巧、不贪图安逸,上天就会酬报勤奋的人。“酬”有酬报之意,也有(帮助)实现愿望的意思。

朱熹《〈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过去从入小学开始,就学习洒扫等礼节和六艺的才能,洒扫,即洒水扫地,泛指家务事;进退,即迎送客人之类的礼节。明?朱伯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来源:专栏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王阳明轶事:梦中见纯阳真人吕洞宾

(1472—1528),生于浙江余姚,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后世多称其为王阳明。这位王阳明一生留下众多的传奇,是一代名士大儒,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就为大家讲有关他的一个小

明朝正德十二年(西元1517),当时王阳明四十六岁,正受命在赣州做知府,他军令甚严,宿卫知府衙门的士兵个个戒备严密,没有人胆敢玩忽职守,更不敢随便散播流言。

然而,有一天深夜,卫士忽然看见知府衙门被打开,一个道士从外面飘然進入衙门,他留着长长的胡须,手里拿着一把芭蕉扇。前面有个童子掌着灯,在引导着他,接着门就自己关起来。卫士不晓得这是怎么回事,面面相觑着。很久后,那门忽然再打开,道士出来,长长打个揖,接着人就不见了。门跟着再关上。卫士都惊吓的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隔天这件事情就在官邸全都传开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有人便将此事告诉了王阳明,王阳明对那人说: 我那天刚好梦见纯阳真人来拜访我。我在梦中问他:“如何谓之仙?”吕洞宾答道:“非儒之至者,不足以称真仙。”我又问:“如何谓之儒?”吕洞宾答道:“非仙之至者,不足以言真儒。”

从此,众人才知道原来那天晚上卫士看见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他都来与王阳明梦中相会,可见王阳明也非常人啦。真正的修炼人都知道,一些醒来后记的很清晰的梦,往往是人肉体在睡眠状态中,元神离体与另外空间的生命相接触所经历的事情。这个故事里卫士看见的吕洞宾,正是过来拜访处于身体睡眠而离体状态的王阳明的元神的。卫士之所以能看见可能就是有这个缘份,也有可能是神有意想让这个故事留下来丰富中华,也可能二者皆有吧。

记载中吕洞宾通过与王阳明的对话,还向世人透露了一个惊人的信息:“非儒之至者,不足以称真仙”,“非仙之至者,不足以言真儒”,在吕洞宾看来,真儒与真道到了他所在的高层次上竟是没有区别的,那么世人对儒家、道家之间的争论都是无意义的。当今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广泛流传的法轮大法,更是从根本上明确的讲出了这个修炼界的,大法经书《转法轮》里写道:“儒教修炼到了极高层次上,它是归为道家的”。各位有心修炼的人可千万不要错过当今大法传播的机缘啦。就是你没有修炼大法,也千万不要诽谤攻击,虽然大法修炼者目前在中国大陆还处在被之中。其实,任何觉者、神仙在世间行善度人都会遇到魔障,所以才会有“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样的俗语流传。

原载,资料来源:《王阳明全集》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追寻心灵的旋律——访神韵交响乐指挥米兰?纳切夫(组图)

作者: Rui Chen

去年10月,卡内基厅内又一次迎来了神韵交响乐团的演出。来自保加利亚的指挥家米兰?纳切夫先生潇洒自若地站在指挥台上,引领全场观众踏上了一场追寻中华五千年神传文化的音乐旅程。

杰出指挥家


指挥家米兰?纳切夫先生在来到神韵艺术团之前,被梵蒂冈和保加利亚部授予“杰出音乐领导者”的称号。

2015年10月10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内一场音乐会即将开始。一位身着燕尾服,脸上挂着和蔼微笑的中年男士走上了舞台。在与首席小提琴和观众致意之后,他笃定地踏上了指挥台。在他手中的指挥棒抬起的一刻,宏大悠远的乐音在空间里回荡响起,仿佛将现场的观众们带回了久远的记忆之中。

这场特别的演出正是神韵交响乐音乐会,而乐团的指挥则是米兰?纳切夫先生,一位生于保加利亚,毕业于俄罗斯音乐学院的当代杰出指挥家。我们的故事当然要从纳切夫先生与音乐结缘的那一刻说起了。


高朋满座的卡内基音乐厅内,米兰?纳切夫先生潇洒自若地站在指挥台上,引领观众踏上了一场追寻中华五千年神传文化的音乐旅程。(网络图片)

师从名家

纳切夫先生与音乐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缘份,可以说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音乐,便由此而改变了。“我清楚记得,那时我才五岁。祖母第一次带我去上课,就是那第一次接触到音乐,我的整个命运就完全改变了。我非常喜欢我的钢琴老师,她的鼓励使我充满自信。一年后我首次登台参加一场全国性比赛,并获了奖。同年,我举办了自己的首次演奏会,观众是我的家人和朋友们。这次家庭演出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回忆起自己童年从亲朋好友那里收获的掌声和赞誉,已经年近花甲的纳切夫先生依然禁不住绽放出了幸福的微笑。

在热爱上音乐之后,纳切夫先生又逐步发现了自己在指挥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几年之后,大约九岁时,我在家中自己指挥起勃拉姆斯的第四号交响乐,当时我感到无比陶醉,非常兴奋。我没有看过谱子,只凭着自己的记忆去指挥。我感到音乐与我的手势之间似乎有着实质的连系,这种感觉激起了我心中前所未有的热情。”这次偶然的际遇激发了纳切夫先生要学习和从事指挥的想法,幸运的是,他再次遇上了一位令他受益终生的良师。

纳切夫先生回忆说:“我开始在音乐学校里学习钢琴和合唱指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遇到了最好的老师,他们并不只是我的音乐老师,还是我今后做为一名音乐人,以及一个人的典范。他们其中的一位是瓦西尔?阿尔瑙多夫教授,他大概是保加利亚最著名的合唱团指挥家之一,在他的举荐和帮助下我得以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

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深造期间,纳切夫先生曾师从伊利亚?穆辛教授。这位著名教授培育过众多杰出的指挥家和音乐家,如:尤利?泰米卡诺夫、瓦列里?格吉耶夫等。“他不仅教会我们如何通过手势来与乐队沟通,还教会我们如何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如何从理论上与实践上真正掌握音乐指挥这一门。每天他都教导我们怎样与乐队交流,怎样排练,怎样在有限时间内提高乐队的音乐素养,如何让乐队成员各展所长。”说起自己对这位恩师的感激之情,纳切夫先生引用了一句中国的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加入“神韵”


米兰?纳切夫与神韵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们在舞台上达到了可以不用语言,而用心灵沟通的境界。

2012年起,纳切夫先生开始为神韵艺术团全球巡演担任现场伴奏乐团的指挥。后来,又担任神韵交响乐团音乐会的指挥。这对他来说是一段不同凡响的全新旅程。

“如果让我来把神韵交响乐团与其它乐团相比,我要说在神韵我们不只是演奏音符和曲调。我们表达音乐更高深的意境,不止是表达情感。”

“加入神韵以来,我有非常多的收获。我达到了与乐队成员之间不必通过语言,也可以完美沟通的境界。这是一位指挥最希望达到的目标。而我最大的收获,最感谢的,是命运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加入这样的一个艺术团,并与他们分享我的音乐和人生心得。”纳切夫先生感慨地说到。

位于纽约的神韵艺术团是以表演中国古典舞为主的世界顶级艺术团体。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恢复正统的中国五千年神传文化。神韵交响乐团做为其中的一部份,也植根于文明。其演奏融合了东西方不同的乐器,以西方管弦乐为主调烘托中国乐器的特色。原创的演出乐曲则以古老中国音乐的旋律、韵味为基础,开创出正统音乐的新篇章。纳切夫先生告诉我们,他来到神韵之后,不仅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接触了不同风格的音乐演奏,还认识了许多新的中国乐器和乐调,这些都是在世界其它地方无法得到的机会。

“当我解读神韵音乐中的中国元素时,首先,我想到音乐是无国界的,它是全人类都能听懂的语言。其次,我自己在过去指挥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作品,在那些历练中也培养出了敏锐的音乐感。我会去研究不同中国乐器的特性,像二胡、琵琶、唢呐等等。一旦你理解了这种音乐的语言,你就能轻易掌握正确的节奏,演奏方式和乐句的划分。此外,我也会与作曲家和编舞经常沟通,互相切磋,互相学习。”对于来到神韵后能有这样丰富的收获,纳切夫先生心中一直满怀感恩之情。

“我感觉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令我感到感恩。我原本可以留在欧洲,做一名欧洲乐团的指挥,可是我现在更想在异国它乡,从不同的起点开始,凭着自己的实力做出成绩。我还发现,这一次机会并不只是令我在美国声名鹊起,它实际与我深处的向往达成共鸣,它与我的世界观达成一致。于是我对自己说:‘噢!你找到了你的位置,现在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全力以赴。’”说到这里,纳切夫先生脸上露出坚定的表情。

心灵共鸣


“如果让我来把神韵交响乐团与其它乐团相比,我要说在神韵我们不只是演奏音符和曲调。我们表达音乐更高深的意境,不止是表达情感。”(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做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家,纳切夫先生认为对于指挥这门艺术来说,不但要熟悉和理解音乐,更要去理解他人。一名指挥最大的成功,是将演奏不同乐器的不同的人融合在一起,尽管这些人可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学习经历,指挥却能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激发他们发挥出音乐最大的力量。

“首先,在音乐的理论上和实践上你要充份准备好。此外,你要熟悉音乐的历史和知识,还有各种乐器的性能。然后,最重要的一点,你得是个心理学家。我们不是与乐器合作,而是与演奏乐器的人合作。当你充份理解了这一点,你的指挥风格会发生改变。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让整个乐队的人能理解你,从他们眼中,你能看到他们受到了鼓舞,他们想要去做到最好,这是一个指挥的最大成就。在与神韵艺术团的成员们合作时,我能感受到这种不可思议的默契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纳切夫先生介绍说,神韵交响乐团的成员都是法轮大法修炼人。“我们一起生活、学习、提高,我们也会一起炼功打坐。每当打坐时,我都会感觉到被一种正的能量场包围。无疑这种正的能量在我们演出时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很多观众欣赏了我们的音乐会后说,他们会莫名的流泪,或者有一种被提升的感觉,却不知这是怎么做到的?我要说这一切归功于我们平日的,当我们的内心在修炼中提高后,会得到那种超越表面世界,传达更高深内涵的能力。”

有这样一种说法:“语言无法形容时,音乐却能表达。”在纳切夫先生看来,这句话对神韵交响乐团格外适用。“如果让我来把神韵交响乐团与其它乐团相比,我要说在神韵我们不只是演奏音符和曲调。我们表达音乐更高深的意境,不止是表达情感。其它乐团通常只注重表达情感,而我们要超越情感境界,表达更深的内涵。我们传递给观众的音乐与观众内心有很深的共鸣。”

复兴文化

除了感恩,纳切夫先生说自己对能来神韵做指挥还感到分外自豪。“我为我们正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音乐)而骄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文革时期,不仅中国传统文化几乎被摧毁殆尽。在西方,我最欣赏的西方古典的作曲家、诗人、小说家和画家等也都(在现代艺术的冲击下)遭到了破坏。这是对人类的犯罪,短短几年中,全世界几百上千年积存下的艺术遗产都消失了。”

在2016年神韵交响乐音乐会巡演开始之际,纳切夫先生衷心希望能通过今年的演出让更多观众感受到正统古典艺术与文化的美好。“对于我来说,音乐会演奏的每首作品都融入了生动的回忆,每一首都贴近我的心灵。有些曲目我们在神韵晚会全球巡演时曾和舞蹈演员们一起展现给了全世界的观众,去年就演出过115场。它们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而我会将每一次正在指挥的那首曲子,都当成我最爱的作品。”

为了这份爱,纳切夫先生和神韵交响乐团的成员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纳切夫先生自信满满地说:“我坚信,我们所呈现的音乐将带给观众惊喜。东西合璧的乐声非常独特,非常动听。我们尽最大努力展现最好的合奏效果,这非常困难,但是我们的心愿是一致的。我们在不同种类乐器的配合上下了很大功夫,我们在做到每一个细节和音符都干净完美的同时,还要表现出旋律背后的丰富内蕴。我们的目标是十全十美,如果你看看指挥的总谱,上面会有纵横交错的标记,它们像是交响乐的和声、协调性、配器,以及每一个重点乐句的表情符号。当这些元素完美结合之后,将实现震撼般的听觉享受和一次音乐新世界的完美体验。”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from 气功

中国历史正述:创世记之四:三皇开文明

作者: 神传文化中国历史研究组 来源:

一、九皇十纪

初期造出的像刚出生的婴儿,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内涵和,没有对自然界的任何认知和承载能力,更没有成形的思想与意识。

就像天下父母教会学说话走路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层境界陆续有一些神下世,转生为圣人,行使神迹,留下神言,传授给人类不同的文化和技能,守护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曾经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人类处于被神通大显的圣人,如伏羲、神农,直接教化、引领的时代。神以人的形象和状态住世(半神),留下直接展现“人神同在”的特殊历史时期和灿烂的文化展现,以神话传说的方式,代代承传至今。

其后,上天与神明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一直安排、呵护和点化着迷中的人世。也就是说,“人神同在”自此一直在世间以不同方式演绎,为使人不至于完全迷失,甚至还能有机会回归于神。只是人越来越迷于眼前现实,越来越淡忘了抬头仰望上苍和那份原始的虔敬,离道日远了。这是后话,请参阅后世各朝历史正述。

三皇的传说

人类的历史是如此的浩渺无垠。大地之上,古往今来,无尽的众生,每个人或长或短的一生,记录下来,就是一部历史传记,这是历史的宽度。整体的人类,跨越茫茫的历史岁月,历经沧海桑田、轮回转灭,走到今天,其历经的无尽时间,可看作历史的深度。面对浩渺的历史长河,人类所知是如此的卑微与可怜,沧海一粟。

由于时间太过于漫长,加上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天灾人祸,上古史料大量遗失,从现存的神话传说和古籍记录中,我们目前只能梳理出大概的历史过程和一些重大事件,以待不断发现和完善。但这些珍贵的传说与记录,已足以让我们对中华民族高贵的源流和浩大的历史有所认识,并虔诚地感恩了。

三皇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其次见于《吕氏春秋》。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引用秦朝博士的话说:“古有,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一般认为,三皇是指天皇、地皇、人皇,但这三皇具体是谁,又有多种说法:

《风俗通义》引《春秋纬运斗枢》认为三皇为:伏羲氏,女娲氏,
《白虎通义》认为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
《尚书大传》认为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帝王世纪》认为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
《潜夫论》说:“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三皇。其一者或曰遂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现在一般认可《尚书大传》的说法,认为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九皇十纪

另有古籍记载,《尚书大传》中所说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只是指后三皇,在这之前,还有初三皇和中三皇。认为最早出现的是初三皇(初天皇、初地皇、初人皇),然后是中三皇(中天皇、中地皇、泰皇氏),最后才是后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所以一共有九皇,九皇过后才是五帝。

目前遗留下来的史料中,关于初三皇几乎找不到什么记载,关于中三皇的记载也非常稀少。中三皇时期的人皇称为泰皇氏,从泰皇氏开始往后,按照时间顺序一共又可分为十纪,依次是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循蜚纪、因提纪、禅通纪、疏仡纪。

第一纪以泰皇氏为起源,称为九头纪;第十纪以五帝的轩辕黄帝为起源,称为疏仡纪。其间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上古帝王,如巨灵氏、句强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福分与福气的来源

作者: 陆文 来源:

今天很多人向钱看的思想很重,认为有了钱才能有幸福生活,因此把追求钱,想尽办法挣钱当作第一位的。可是发现,尽管有的人很努力,也奋斗了,一年到头还是紧巴巴;有的人想快速致富,甚至借钱也要投入到高利贷中,结果血本亏尽,还欠了一屁股债,生活更艰难,有的还因此家破人亡。

不是一直在讲斗争、奋斗吗?为什么就“斗”不来、争不来个好前程呢?那么,人的福分与福气到底从哪里来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三则传统文化,或许从这三个故事中能找到一些答案呢。

宋朝名相,出身清寒,年青时很穷,他决心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买义田,分给贫穷无田地的人耕作。还给他们提供饭食、衣服,凡是有婚丧嫁娶的,还拿钱补贴他们。就这样他用一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乡亲。

有一次在苏州买了一处住宅,一位风水先生夸奖此屋风水极好,后代必出大官。范仲淹却立刻把这个宅子捐了出来,改作学堂。因为他想,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孙都能出人头地,比起一家独自享福,岂不更好?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氏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范仲淹四个儿子都德才兼备,当了宰相和大官。范家子孙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的祖训,范家的后代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

陶澍,湖南安化县人,是清代受道光皇帝重用的封疆大吏,曾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升监察御史。后在地方担任过川东兵备道、山西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江苏巡抚等职。道光十年。诏加太子少保,任两江总督。陶澍在为官期间,理财办案,赈灾济民,疏通河运,开拓海运,整顿盐务,兴助教育,既严治务实且政绩卓越。其在历史上的声名近似林则徐。

清代梁恭辰在所编的《北东园笔录》里面,记载了他阅览《闻见录》时所读到的关于陶澍祖上几代人积德行善的事迹,因此感叹“始知其积累之厚,不可不详载之以劝后人云。”在《北东园笔录》中提到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积累过许多阴德。

明朝时,乡里自卫很严,有人抓住盗匪欲将其淹死,正遇上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经过。贼哀求:“公救我,我誓不复为贼。”伯含公为了给众人有个交待,也担心贼将来不能自食其力又复做贼,就赠给贼一条小船以作为养家糊口的资本。伯含公一生施舍过八条小船以帮助别人,他帮助的人都改行为善。伯含公出门常带一小筐,捡拾碎磁瓦砾以方便行路之人。

陶澍的曾祖文衡公也是一位有道德的长者,曾经有人趁着雪夜入他家里盗米,他跟随雪迹脚印走到贼家门前,发现贼是所认识的人,心里体谅贼家的贫苦,默默地回到自己家里,始终不提此事。30年后,文衡公的夫人偶然对子孙讲起这件事,但还是隐去了盗米人的姓名,不令人知道。其家隐恶扬善之德可见不同一般。

有一次陶家的邻里发生火灾,文衡公的夫人以仓内所存的粮食救济遭火灾者。陶澍的祖父寅亮公性情淡泊,少贪欲之心,因为没有经营,家道也不富裕。一天,寅亮公偶然走到江边,捡到钱财,等了一整天,看见一个人慌张跑来,面如土色,低头在砂砾中寻找,非常悲戚的样子。寅亮公问他,回答说: “在外做工几年没有回家,家有老。今积累几年的钱财回来赡养母亲却全部丢失了,所以悲伤。”问他钱财的数目,都能对上,就将钱财交还给其人。那人非常感激,想分一半给寅亮公,寅亮公说:“我要是想分钱财,就不会等在这里了。”笑着将那人送走。

到陶澍的父亲陶必铨时,义举善事也很多。陶澍的祖上几代人行善,所以安化县才出了一个陶澍。在《了凡四训》中有一则故事:福建莆田县的林家,他们的长辈中有一位老太太喜欢做善事,常做粉团给穷人吃,只要有人要,从不厌倦。

有一位仙人变作道士,每天向她讨六七个粉团,老太太每天都给他,一连三年都是这样,仙人这才知道她做善事确实出于真诚。道人就向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要怎么样报答你呢?这样吧,你家后面有一块宝地,你将来你死后葬在那里,后代子孙当官的人数,就会像一升芝麻那么多。”后来老太太去世,她的儿子依照仙人指定的地点埋葬,葬后第一代就有九人中进士,后来世世代代做大官的人很多。因此,福建竟有“无林不开榜”的传言(意思是每次考试发榜,榜上准有林家人)。”

这三则故事印证了一句古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的福分与福气来自于德。文中的陶家几辈积德行善,到了陶澍才有那么大的作为;范仲淹历尽一生行善积德,所以范氏家族兴旺了八百年;福建莆田县的林老太太因为行善积了大德,才得到仙人的指点,死后葬于宝地,致使林家世世代代做大官的人很多。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祖上行善积德,后世儿孙得福报;一人作恶,全家跟上遭殃,这样的例子从古到今都在人间时时发生着,只是大陆的中国人受中共无神论的毒害不相信,得了福报认为是有本事,遇到天灾人祸当作是偶然的,自己的运气差,只能自认倒霉,不会也想不到从自身找原因。

我小的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善恶有报的故事,相信三尺头上有神灵。那时候看到人家的有出息,老人们会说:“人家祖坟坟头有棵草。”意思是祖上积德了。可现在人还能听到这样的话吗?即使讲,现在的孩子们还相信吗?现在的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很重,只要是学本事、学技能,多少钱都愿意花,认为只要技能学得多就能出人头地,从不在行善积德上下工夫。

按照善恶有报的天理,善的付出一定是善的回报,行恶作恶,祸害他人只能是恶报迟早加身。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下馅饼来,更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灾殃临门,行善积德结善果,行凶作恶遭恶报。

法轮功被迫害这十七年,经过学员持续不懈的讲,很多人已经感受到、看到明白真相的福报,甚至是改变的福报。千古难遇的得救之缘今天的人赶上了,中共对法轮功无理智的迫害,不仅没有迫害了法轮功,反而使法轮功一步步走向国际舞台。人在其中的表现,对法轮功的态度,成了生命去留的关键。明白真相,善待大法弟子,广传真相的人成了得救的生命,将能走过天灭中共的大劫难,进入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是生命从未有过的大福报;至今对真相漠然视之,继续追随迫害法轮功学员的人,是非常危险的。自古以来迫害佛法修炼者的重罪将会使这些生命与中共邪党一起被神佛销毁,这是生命的最大悲哀与永远的痛悔!

今天这个时代是个特殊的时代,十恶毒世,道德沦丧,同时因为法轮功的弘传,给人、国家与民族带来了无限的福分与未来,就看人怎么认识与把握。福分与福气真的在我们自己的一念中。中共邪党的大恶与法轮功的大善已经形成了最为鲜明的对比,人要选择什么,福报与恶报尽在其中。

本文标签:,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6年11月4日星期五

【天雪】接字龙 秋菊咏 飞袖吟(组图)

作者:


倚风翠袖飞。(:天雪)

接字龙

倚 风 翠 袖 飞

飞 笛 真 相 吹

吹 曲 歌 彼 岸

岸 木 卯 身 随

随 远 疏 径 深

深 枝 与 根 陪


霓裳缦绫云衣。(摄影:天雪友人)

飞袖吟

近 赏 空 花 春 曲

远 观 染 香 露 滴

山 光 浮 流 独 舟

霓 裳 缦 绫 云 衣

返 本 归 真 诗 路

凝 神 净 心 破 迷


故园春梦寄秋光。(摄影:天雪友人)

秋菊咏

轻肌玉骨罗含香

冷落抱枝别样妆

蹊径荏苒淡繁华

故园春梦寄秋光

幽发细开绽流霞

披霜凝月吐芬芳

来源:专栏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家居物品的“五行属性”你知道多少?(图)

作者: 高勇强


物品皆有能量,我们得注意其摆放问题。(网络图片)

任何物品自身都有五行能量,并且每时每刻对周围其他物品、人和环境产生有利或有害的作用和影响。又因物品的功能、质地、、形状、大小等不同,能量的属性和强弱有所差异。我们在借助物品调理气场、调节运势时,就要用到这种差异,根据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原则,使物品和人各归其位、各得其所,物品服务于人,风水有利于人。要想某物品发挥对环境、对人有利的气场,首先应该对该物品的五行属性进行准确的定性,哪怕是小到一幅字画,一个刮胡刀,一盆花草,都必须确定属于哪种五行,五行火,或行土,还是其他五行。然后才能合理的使用该物品,发挥其最大功效。

如何辨别物品的五行属性

物品均有其功用(该物品的作用、用途),以及构成该物品的质地(这种物品是由什么质地的材料构成的),除此之外,物品必然有其形状(如球形、三角形、方形、动物形、不规则形状等)和色彩(红色、黄色、白色、蓝色等)。物品的这些特征为我们去认识、去区分该物品与其他物品时提供了依据和准则,同时也带来了疑惑,在众多的特种中,判断物品的五行属性时应以哪一种为准呢?比如一张白色的木桌,从色彩看,属金,以质地论,属木。

我们知道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有颜色深浅之别,形状圆扁差异,体积大小之分,更有本质的区别,火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土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物品的本质特征才是我们认识事物、确定该物品五行属性的关键。

物品的本质

物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就是此物品的功能、作用,是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与彼事物性质不同的特别属性。茫茫人海中,不管好友穿什么衣服、换什么发型、戴不戴帽子,我们一样就能认出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抓住了他区别于其他人的本质特征。

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最重要的,是“不易的”,而其他特征,如颜色、形状则会随时发生变化,是“变易”的。如电灯,不管它是散发红色光还是白光,就是水的特性;鱼缸是用来盛水养鱼的,就是水的特性,不管它是什么形状;涂上胭脂、穿上裙子还是男人;木桌不管是白色还是红色,就是木的特性。

在调理风水的实践中,物品的功用、质地、颜色、形状五行属性不同的情况比比皆是,很难找到某种物品所有特征体现出同一种五行。出现这种情况,就应当以该物品的功用或质地的五行属性为主,有时也不得不考虑形状或颜色。比如木马属火,红色T恤属火,白水晶球属金。

大家有没有尝试过捏呢,鸡蛋的壳薄薄的,对准某个硬物敲下去,应声而碎,然而一个成年人使尽浑身力气也捏不碎鸡蛋。这就是力量凝聚和分散的区别。

事物的每个特征皆有其独立的五行,它们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若是彼此相克,本质属性的五行力量可能受损;若是相生,最后转化的五行力量大大增强。因而我们在选用物品调理气场时,应尽可能选功用、质地、姓张、色彩各自独立的五行力量一致的物品,或者是各特征的五行力量可以根据生克的原则,统一为某一种五行的物品,将各种五行能量凝聚、整合在一起,重拳出击。

比如土对住宅的西南方有利,但这里恰好放着木质的衣柜,变成木克土,对这个方位有害。若木柜为属火的红色,这样木生火,火生土,有情相生,对西南方有利。

物品的五行属性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常见物品五行属性,举例如下:

金:白色的、金银色的、圆形的、金属物品、金银首饰、铜制品、剪刀、刀剑、镜子、肖猴和肖鸡的摆件。

木:绿色的、长的、木质家具、木制品、图书、报刊、猫、花草树木、肖虎和肖兔的摆件。

水:黑色的、蓝色的、洗手间、鱼缸、用泳池、米、有水的画、液态的物品,肖猴和肖猪的摆件。

火:红色的、制热的、发光的、炉灶、电灯、蜡烛、取暖器、电脑、电视,肖蛇和肖马的摆件。

土:黄色的、方形的、陶瓷制品、杂物、石头、狗。

责任编辑:清净有道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杨绛回忆:与傅雷一家往来的日子(组图)

作者: 罗银胜


钱锺书与傅雷一家曾往来密切。(网络图片)

接续〈才女愿做灶下婢 悄悄隐身又悄悄影响时代〉一文。

忆与傅雷一家的往来

抗战末期、胜利前夕,钱锺书和我在宋淇先生家初次会见傅雷和朱梅馥夫妇。我们和傅雷家住得很近,晚饭后经常到他家去夜谈。那时候知识份子在沦陷的上海,日子不好过,真不知“长夜漫漫何时旦”。但我们还年轻,有的是希望和信心,只待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就想看到云开日出。我们和其他朋友聚在傅雷家朴素幽雅的里各抒己见,也好比开开窗子,通通空气,破一破日常生活里的沉闷苦恼。到如今,每回顾那一段灰暗的岁月,就会记起傅雷家的夜谈。

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其实他并不是一味板着脸的人。我闭上眼,最先浮现在眼前的,却是个含笑的傅雷。他两手握着个烟斗,待要放到嘴里去抽,又拿出来,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这也许因为我在他家客厅里、坐在他对面的缘故。他听着锺书说话,经常是这副笑容。傅雷只是不轻易笑,可是他笑的时候,好像在品尝自己的笑,觉得津津有味。

也许锺书是唯一敢当众打趣他的人。他家另一位常客是陈西禾。一次锺书为某一件事打趣傅雷,西禾急得满面尴尬,直向锺书递眼色。事后他犹有余悸,怪锺书“胡闹”。可是傅雷并没有发火。他带有几分不好意思,随着大家笑了。傅雷还是挺幽默的。

孩童面前的严父傅雷


傅雷是严父,曾因偷听而发怒,梅馥则在一旁调解。(网络图片)

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

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在噔噔咚咚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忙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温言告诫。

等他们俩回来,客厅里渐渐恢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儿,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得傅雷厉声呵喝,夹杂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淡。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阿聪前年回国探亲,锺书正在国外访问。阿聪对我说:“啊呀!我们真爱听钱伯伯说话呀!”

去年他到我家来,不复是顽童偷听,而是做座上客“听钱伯伯说话”,高兴得哈哈大笑。可是他立即记起他严厉的爸爸,凄然回忆往事,慨叹说:“唉——那时候——我们就爱听钱伯伯说话。”他当然知道爸爸打他狠,正因为爱他深。他告诉我:“爸爸打得我真痛啊!”梅馥曾为此对我落泪,又说阿聪的和爸爸有相似之处。她也告诉我傅雷的妈妈怎样批评傅雷。性情急躁是不由自主的,感情冲动下的所作所为,沉静下来会自己责怪,又增添自己的苦痛。梅馥不怨傅雷的脾气,只为此怜他而为他担忧;因为阿聪和爸爸脾气有点儿相似,她既不愿看到儿子拂逆爸爸,也为儿子的前途担忧……

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锺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是否因为莫洛阿曾把服尔德比作“一头躲在窟中的野兔”呢?傅雷的自比,乍听未免滑稽。

文艺家们的交往

傅雷(1908—1966),著名的翻译家和美术评论家。他与杨绛、钱锺书可以说先后是校友,都曾留学法国巴黎。傅雷当时家住上海重庆南路的巴黎新村,杨绛、钱锺书一家先住在辣斐德路,后搬至蒲石路(今长乐路),均在霞飞路附近,因此杨绛会说“住得很近”。他们几位朋友过从甚密,以期熬过黎明前的黑暗,等待云开日出。

1946年起,钱锺书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杨绛则受聘担任上海震旦文理学院外文系教授,夫妇双双作育英才。四十年代,杨绛还写过不少散文,其理趣、文笔十分见好,例如《窗帘》,例如充满书卷气息的《喝茶》。

杨绛作于这时的散文作品还有《风》《听话的艺术》等,这些文章多写生命的感触,显得纯真自然,雅俗共赏。她的文章没受到当时散文创作当中虚夸、浮躁、雕饰等种种流弊的影响,而以截然不同的风骨出现,若论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毫无疑义是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本文摘自罗银胜《杨绛传(追思纪念版)》)

责任编辑:轻描淡写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相隔千年的颂橘 张九龄与屈原有志一同(组图)

作者: 乙欣


被贬至荆州,写下《感遇》十二首,流传千古。(网络图片)

张九龄在被贬谪期间,写下的《感遇》十二首,令许多人心有戚戚焉。其中,有数首最受到后人的喜爱与传诵,无论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还是“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都堪称世间佳句。其中,赞颂江南丹橘的《感遇?其七》,不由地让人联想到的《橘颂》。

《感遇?其七》:咏橘同《橘颂》

被誉为“曲江风度”的张九龄,个性温雅且耿直不屈,曾提拔王维、卢象等优秀后进。张九龄担任宰相时,因为敢直言上谏且政绩不俗,被称为“开元贤相”。可是,时运不济,他推荐任职监察御史的周子谅触怒了玄宗,张九龄连带受到牵连,被贬谪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在这段期间,写下了《感遇》十二首,篇篇皆阐述了自己的心声。《三百首》第一篇即为《感遇》的其中一首,由此可见《感遇》组诗对后人的影响。在此文之前,已分别提及《感遇》最经典的数篇诗作,接下来,咱们就来述及与中国史上第一篇咏物诗《橘颂》有些关联的《感遇?其七》吧!

《感遇?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此诗大意是说,长江以南种植一种红色的橘子,经过了寒冬依然是翠绿的树林。难道是这地带的气候暖和?其实是这种橘树自有耐寒的节操。可以将它推荐给佳宾,无奈路遥,阻拦重重?每个人的都有注定的机运,相承的事物周而复始是无法推寻的。人只说要种植桃与李,这种树木难道不能成凉荫吗?

阅读完此诗,有无觉得颇熟悉,是不是隐隐约约、似乎看见了同为南方人的屈原,在撰写咏物诗《橘颂》时的身影。这首诗与屈原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句赞颂橘树的《橘颂》是相似的,都是咏颂了“橘树”,并以此来比喻人的清高节操。

张九龄与屈原 皆藉橘喻志


“开元贤相”张九龄的石像。(网络图片)

比起屈原的再三肯定,张九龄以“岂伊地气暖”中,运用了一次反诘语气,以烘托肯定句“自有岁寒心”。“岁寒心”出自《论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我们可从中发现,张九龄借由比拚环境气候与橘树自身,来衬托独特不凡的树质能禁得起考验,并揭露其富深层内涵。

像这般良品的美果,是该进献给佳宾的,可是居然因为路途遥远而受到阻隔。这重重关卡,是否是张九龄暗示了国君身边充满遮蔽了他本该远望观测的明亮双眼的奸佞呢?导致如美好之物的忠肝义胆者无法出现在君主面前。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两句,则看出身在外地的张九龄,依然不乏乐观豁达的精神,他相信机运都是在天理循环的运作下,不可以探询。一旦有“天命”的概念,就比较难出现怨天尤人的怨怼心态。当然,张九龄素朴坦质的性格,似乎也由不得愤恨及抱怨进驻。

不过,虽说张九龄被贬之后,不改原初的高洁心志与爱国忠君之深情,可是怀大志且身在朝野之外的他,总不免嗟叹世间罕少懂他者。《橘颂》诗末的“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两句,是赞叹有着高尚情操的橘木如同愤慨而坚拒食周粟的伯夷,并传递出屈原一心想种植橘树,以作为典范的心声。
正质怀清德的张九龄应是认同屈原的想法的,可是正因为认同,张九龄才叹息地想问问世间诸君:你们只知道种植桃树与李树,却不知这种坚贞橘树亦能成树荫吗?这实在是历经了朝政凶险与政途波荡的张九龄,不由诉说“知我者难逢”的心声啊!

参考资料

邱燮友《新译唐诗三百首》(:三民,2000)

张淑琼主编《唐诗新赏①张九龄》(台北:锦绣,1992)

方遥〈【悦读唐诗】张九龄?感遇(其七)〉(大纪元)

朱自清着指导大概《唐诗三百首》(台北:将门,1983)

敬纸〈唐诗的味道(2):读《感遇?二》有感〉(

(清)蘅塘退士编着﹔沙灵娜译诗﹔何年注译《唐诗三百首》(台北:台湾古籍,2004)

姜涛主编《中国文学欣赏精选集?第六册?唐代诗歌》(台北:庄严,1986)

相关文章

“唐诗三百”第一首 之所以是感遇的理由

〈人生“感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译趣:张九龄高洁不再?〉

〈“感遇”译趣:诗之精华吐露至诚至精〉

〈心性高?被贬谪之人还劝政敌 又自在遨游?〉

来源: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中国历史正述:创世记之三:造人的传说

作者: 神传文化中国历史研究组 来源:

二、造人的传说

女娲造人

天地开辟了以后,陆续又从天上(高层时空)下来许多不同的神,在地上造出不同的人种和民族,在中国流传最广的是女娲造人的传说。

传说女娲是一位伟大的女神,天地开劈后,女娲以神的形象,降临大地。她先用黄土仿照自己的样子捏出人类,后来觉得这样太慢了,便用藤条沾上泥浆,挥舞起来,泥浆洒落在地上都变成人类。人类造出后,女娲又让男女自由婚配,繁衍后代,使人类生生不息,所以女娲被尊为“始祖母神”。

《太平御览》记载:女娲在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人。所以古时候将正月初七定为“人日”,每年都进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意为纪念人类被创造的日子。

据说女娲造人后,又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当她所造出的人类出现灭顶之灾时,女娲又下世拯救她所造的人类,这就是女娲补天的传说。

《淮南子》记载:在远古的时候,四极坍塌,九州崩裂,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也不能周载万物,大火蔓延,洪水泛滥,猛兽吃人。于是女娲便提炼五行(五彩石),将天补好了,并斩断巨鳌的四只脚,支撑了大地四极,然后焚烧芦苇,以芦灰止住了洪水,诛杀恶龙猛兽等,拯救了人类。

中国其他民族的造人传说

在中国除女娲造人外,其他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造人传说,如:壮族传说女神以尿液混合泥土造了人,成为壮族人的祖先。彝族的史诗《阿细的先基》中记载,男神阿热与女神阿咪用泥土造了彝人的祖先。独龙族传说天神嘎荷用泥土造了独龙族人。

最有梦幻色彩的是哈萨克族的造人传说。据说他们的创世主叫迦萨甘,他造完天地之后,在大地的中心栽了一棵“生命树”。“生命树”长大以后,结出的果实是“”,似鸟,能飞。迦萨甘用黄泥捏了一对小泥人,晾干以后,又在泥人身上剜了肚脐眼,然后从“生命树”上取下灵魂,往泥人嘴里吹,这对小泥人便活了,一男一女,这便是人类最早的始祖。

类似这样造人的传说,几乎各民族都有,可能不同民族的人种是由不同的神所造,所以不同的民族都带有不同的特性与韵味,是这个神的子民,带有这个神的信息,这个神明在冥冥中看护着这个民族。

世界各民族的造人传说

在西方主要流传的是耶和华创世造人的传说:传说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光,分出了昼夜;第二天创造了空气,产生了天;第三天创造了陆地和海洋,并造出了各种花草树木;第四天上帝创造了、月亮和满天的星辰;第五天创造了水中的各种鱼类和天上的飞鸟;第六天上帝造出了地上的各种兽类和昆虫,并且按照自己的样子,用泥土造出了人类。

上帝先用泥土按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第一个。造好后,上帝往他鼻子中吹了一口气,人就有了灵,活了过来,上帝给他取了个名字叫亚当。上帝让亚当生活在伊甸园中,后来亚当感觉寂寞,上帝便从亚当身上取出一根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他们便是白人的始祖。

除此之外,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有相似的造人神话,下面略举几例:

北美印地安人神话:神灵“大者”用泥土捏了白人、黑人和红种印地安人。

迪埃格诺人神话:起初没有大地,到处都在黑暗之中,除了一片汪洋大海什么都没有。海下住着兄弟俩,其中哥哥特赛帕科马特从海里出来,创造了大地,并用泥土创造了太阳和月亮;然后又用泥土造出了第一个男人,再用男人的肋骨造了第一个,他们就是人类的始祖。

希卢克人神话:创世者乔奥克用白泥造出了白种人,用尼罗河的泥造了红种人,用黑泥造了黑人。

印度中部科尔库人神话:湿婆神玛哈德奥用乌鸦找到的红土造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并造了狗保护他们,这两个人就是科尔库人的祖先。

新西兰毛利人神话:有一位神用红泥按自己的形象捏成了人,然后往他嘴和鼻子中吹气,使他活起来,成为最初的人类。

澳大利亚神话:创世者庞德?杰尔用泥土造了两个人,然后围着他们跳舞,往他们鼻子和肚脐眼里吹气,使他们活起来,成为最初的人类。

比兰人神话:创世的神叫梅鲁,他巨大无比,他用从自己身上搓下的泥土造了两个人,就是人类的始祖。

萨卡兰人神话:有一个名叫萨拉潘代的神使用锤子将泥土锤成人,成为人类的始祖。

综合世界各民族的造人传说,虽然形式不同,但几乎都具有相同的内涵:天地形成以后,不同的神下世,按照他们自己的样子,以神力造出了人类,并赋予了人类灵魂,不同的神造了不同的民族和人种。

世界上所有的人种与民族几乎都流传着自己的造人传说。远古人类交通不便,各大陆都被海洋、沙漠等相隔,无法相通,隔绝、无法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流传于世界各地的造人传说内涵却都惊人地相似。人类的想像是随机的,其重合相似的几率非常小,但在全球所有民族和语言区域中,关于造人传说的内涵都是如此相似,如出自同一个模板,若非真实的历史,又是谁在冥冥中作了这统一安排?

参考文献
1. 《风俗通》(《太平御览》卷七八引)
2. 《淮南子》
3. Sun Songs: Creation Myths from around the World, by Tulku Thondup Rinpoche, Harold Talbott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天齐至尊姜子牙不凡的一生

(网络图片)

本姓姜,名尚,字子牙,他的祖先曾受封于“吕”地,故又名“吕尚”。他是西周的开国元勋、齐的创始人,亦是一位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将他视为本家人物,故被尊为“百家宗师”。

穷困潦倒

姜子牙未辅佐周文王前,生活十分潦倒、坎坷多磨。三十二岁时,因为商朝战争不断,他为了躲避战祸,跑到山上修道,经过四十年的苦修,直到七十二岁才出山。出山后,因为年纪大又没有一技之长,只好暂时投靠在朋友的家中。为了谋生,他曾经编制竹篓或把小麦磨成面粉拿到市集上贩卖,也开过饭铺、卖过牛马猪羊、为人算过命…等等,可是每次都支持不久就失败了,因此经常受到的奚落与冷嘲热讽。

后来他在手下担任下大夫的职务,可是纣王荒淫酒色、暴虐无道,命令他监造“鹿台”。姜子牙看了图样,发现这“鹿台”高四丈九尺,上造琼楼玉宇、殿阁重檐,且要以玛瑙砌成栏杆,宝石妆成栋梁。姜子牙见到纣王如此役使百姓、荒唐无度,末日必将不远,于是对妻子说:“我不忍见万民遭殃。娘子!你和我前去西岐,将来必有腾达之日。……”可是他的妻子嫌他没本事,好不容易熬到一个小官也做不好,就不愿跟他在一起了。姜子牙不得已只好独自一人逃到西岐了(西岐就是后来的周国)。

2-webp

钓鱼

姜子牙最后到了陜西省的终南山,经常到渭河钓鱼,因为他的鱼钩是直的,所以三年过去了连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可是神奇的是:后来他不但钓到一条大鱼,而且还在鱼肚子里发现了一本兵书。

有一回,周文王到渭河一带打猎,遇见八十多岁的姜子牙坐在河边垂钓。经过交谈之后,发现他就是周朝从太公亶父起就一直盼望着的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于是周文王高兴地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所以姜子牙又号“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后来他辅佐周武王灭商,屡建奇功,受封于齐地。

辅佐周室

是周武王的弟弟。姜太公封于齐地后,过了五个月,回来向周公报告齐地的情况,周公问他:“你怎么这样快就回来报告呀?”他回答说:“我简化了君臣的礼节,一切顺着当地的风俗民情做,所以齐国很快就上轨道了。”周公的伯禽被封在鲁地,三年后伯禽回来向周公汇报情况,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慢才回报呢?”伯禽答道:“改变那里的习俗、革新那里的礼法,至少要三年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回来晚了。”周公听了以后,叹道:“政令只有平和易行,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1-webp

姜太公在他著作的《六韬》一书中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他主张国君要行仁修德,不可为己而害民,如此人民才能与国君同舟共济,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

姜太公不仅为周朝建立了完整、严密的政治体系,也为齐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军事思想,在《六韬》、《阴符经》、《太公兵法》、《太公金匮》等著作中都有论述。历代著名的军事家如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吸收了《六韬》等著作的精华,并予以发扬光大,故皆能在中国的历史上名垂不朽。

天齐至尊

据史书记载,姜太公活了139岁。为什么他能活得那么久、且有那么大的智慧呢?据了解,修炼的人达到某个境界之后,可以开智慧,也可以延长寿命。姜子牙经过四十年的苦修,不但延长了寿命,还悟到了常人悟不到的真理,然后再经过十几年的艰苦磨炼,最后终于成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丰功伟业。

因为太公的生平是如此的超常与不凡,可以说几乎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到,所以齐人称他为“天齐至尊”。道家则传说他已经圆满升天成仙了。明代的《封神演义》中,更明确把他纳入神仙之列。而历朝历代也都有人为他建立寺庙,以供后人瞻仰。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2016年11月3日星期四

人生无绝境 淡然看云起(图)


王维的山水诗,诗景如画。(网络图片)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他的《终南别业》一诗原文如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这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很有名。“水穷处”指什么?登山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是雨后汇集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登山者走着走着,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只见山岭上云朵涌起——水上了天,变成了云,云又可变雨,山涧又会有水——何必绝望?人生境界也如此。

淡然看云起 人生如诗境

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失落难免。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还可往天空看——虽身在绝境,但心可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最开始急切想要修炼的那颗心——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回想当时的情形,再看看自己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发生“水穷”的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人生,处处会有活路。

人生无绝境 烈火炼真金

一直很喜欢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将面对人生绝境的坦然心境诗意化的暗示了出来,是啊,既然已经走到了“水穷处”,且不妨将一切挂虑统统放下,不妨就洒脱一下,淡然坐看云起!人生本来无绝境:行到水穷,仍可坐看云起。

倘若将生命比作一条江河,那么,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途中,既然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一帆风顺,也一定会有欲渡黄河冰塞川的曲折坎坷;有波澜壮阔前程锦绣之时,也一定有停杯投箸拔剑茫然之刻。

每个所谓的困境,其实,都暗含着上苍无限的善意:苦难,将给予你更坚强的毅力,更强大的冲力,更成熟的智力,更韧性十足的心力,前提是:你,不把“苦难”当成真的苦难,而是当成一种警示,当成学习提升的过程,当成助你一臂之力的“增上善缘”。

责任编辑:李云飞


from 气功

神秘的女书!世上唯一供女子使用的文字(组图)


女书,据说是专门提供给使用的文字。

第一次知道女书的时候,吓了一跳。什么?文字也分性别?

起源于湖南永州的江永女书,作为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唯一一种专供使用的文字,无疑充满了神秘色彩。

女书与男书

会什么会有女书这样一种神奇的文字存在呢?据说这都是因为“男书”之过。男书就是我们现在通用的汉字。在旧社会,女子不可上私塾,有些地方甚至连读书识字都不可以。后来,当地的女性就渐渐发明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以作为姊妹妯娌之间的交流之用。其通常是用刺绣、刻划、戳印、书写于纸扇巾帕中以互通心迹,诉说衷肠。

女书的文体多为七字韵文,以写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为主。每每逢年过节,女人们便会聚在一起,吟诵女书。没有规范的教材,没有正规的教师和学校,全凭世代用手抄写而流传下来。

女书究竟起源于何时,向来说法不一。

据传,关于“女书”文字的记载,至今最早能见到的是清朝咸丰年间发行的“雕母钱”。该钱背面用“女书”字符铸印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

根据各方资料,有人说它源于明末清初,有人说它源于宋朝,有人说它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后,还有人认为女书是一种与甲骨文有密切关系的商代古文字的变种。


女书相当神秘,因而世间流传了几则传说。

与瑶姬相关的传说

因为存世资料极少,所以一直未曾达成一致意见。像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字,自然最不缺的就是传说了。

有一种说法是说“女书”为瑶姬所创,是根据改编过来的文字。

据传,瑶姬在天宫待久了深觉烦闷,某一天她掀开霞帐,只见人间一派明山净水,鸟语花香,田园阡陌,泉美林秀,炊烟嫋嫋,美不胜收。于是她离开天宫,决计下凡游历一番。

瑶姬来到普美村,发现这里的姑娘们十分心灵手巧,她们将人间的花朵绣在衣服上、鞋子上,美妙得不可思议,但是唯一有一处不好的就是,她们不识字,因而总是言不达意,意不能书。于是瑶姬返回天庭,搬了一套天书下来,大家虽然也想学,可毕竟目不识丁,于是瑶姬就将这套天书一一简化下来,并与女红刺绣相结合,然后用当地的土语读唱,渐渐的,这里的女子们便能识善写,作诗绘画,读唱自如。

从此,这套被改编的天书便在女子中传递开来,男人们却十分不屑一顾,于是这套文字便被称之为“女书”。

盘巧相关的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女书”为盘巧所创,是为求救而创造的一种文字。

据说在很久以前,桐口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名唤盘巧,她三岁会唱歌,七岁会绣花,聪明伶俐十分讨人喜欢。她的歌声十分优美动听,令人陶醉,而她绣的花活灵活现,能以假乱真,引来蝴蝶为之飞舞。后来她被官府劫往道州,为了向家人报信,她煞费苦心,根据女红图案造出一种文字来,写了一封信让爱犬带归。同村的女子费了很长时间才把信解读出来,从此这种文字就代代相传下来了。

传说当然只是传说,女书的由来到底为何还需有依据的考证才可得知。

多为


女书传女不传男,会成为女主人的陪葬品。(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女书历来传女不传男,而且多为陪葬品。据说当地有一种“人死书焚”的习俗,许多女书作品都会随主人死后下葬,加之因一些历史原因曾一度被认为是“妖书”而被大量烧毁,因此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见。

后来随着的开放,女子可以与男子同上学堂,不再是只能以女书来交流,因此用到学习女书的人越来越少,女书的流传也从而有了一定的限制,逐渐濒临灭亡。

1983年,江永发现“女书”的消息传出之后,震惊世界。海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深入江永考察、学习、发掘。

“女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化石”,对研究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民族的起源,及文明的发展历程等方面都具重要价值。作为一种独特罕见的文化遗存,21世纪初,永州积极实施抢救和保护女书文化工程,希望能够让女书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

责任编辑:飘蓬徜徉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凿洞传奇: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成仙记(图)

作者: 何静


王重阳(洞前端坐者)与北七真,郝大通居其右首第一。(网络图片)

读过金庸《神雕侠侣》的读者,对于男主角杨过叛逃全真教事件中,失手杀害古墓派孙婆婆的郝大通应该不陌生吧?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是南宋/金朝时期山东宁海人,名璘,字太古,号大通,道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是知名的道教全真七子之一。

师点化 凿洞修道

郝大通师从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精通老庄易经,擅长卜筮占卦,数年后继承为全真教掌门人。史料上记载的郝大通,并没有如同武侠小说所写的失手打死孙婆婆,相反的,他是一位得道高人,云游时曾经在赵州桥下闭目静坐,六年不动,顽皮的们闹他、打骂他,甚至在他头上堆石块,他不动、不语,河水涨了也淹不着他。修道羽化归天后,元世祖还封他为“广宁通玄太古真人”。

话说郝大通当年拜在王重阳门下修道,王重阳羽化登仙以后,他就和其他六个师兄师弟各自散去云游,四处要饭。有一天,王重阳化身童子现身点化他,要他去华山凿洞修道,将来可得正果。

凿山洞 拱手让人

郝大通求道意坚,遵从师嘱来到华山。华山自古是修道圣地,在此凿洞三年的过程中,他收了梅良、竹青两名徒弟,他们跟郝大通一起开山凿洞,非常卖力。好不容易凿出了一个紫薇洞,准备入内修行。

岂料刚好来了一位老道人,看了看山洞,十分喜欢,就恳求郝大通说:“哎呀!您打的洞可真好!我不会打洞,不如这个山洞就让给我吧!”他一听,二话不说就把洞让给了老道人。两个徒弟心里可不痛快了!三个人每天一寸一寸,辛辛苦苦才凿出来的洞,一下子让给别人了,那怎么成?不过师父已经答应,他俩也无话可说。

郝大通带着两个徒弟,爬上山峰继续凿洞,花了很大力气凿好第二个洞,哪里知道来了一个道友,开口又把洞要去了。就这样,师徒三人每天用尽力气凿洞,一凿好就让给了道友,一直花费了四十多年的光阴,总共凿出七十个洞,可是三人仍然没有修道的栖身之处。

回心石 见证奇迹

后来,郝大通带着两名徒弟来到臬臬椽,这儿悬崖绝壁,是个适合修行的好地方。他把粗绳子系在身上,让徒弟们把他吊下去,方便在半山崖间打洞。

这两名徒弟原本一心想修道成仙,结果碰着这么一个专门“打洞送人”的师父,几十年来也没传授一点道给他们,心生不满,早就想下山离去了,但又怕被师父看见,责备他们。这下可好,时机来了!两人一商量,顿时起了邪念,竟狠心割断绳子,只听见郝大通大叫一声,摔下山去了。

两个徒弟急忙收拾行李下山,哪知刚走到“千尺幢”下方一块大石头旁边,看见师父迎面飘然走来,两人吓得魂不附体,顿时明白师父是个得道成仙之人,心中懊悔不已,请求师父原谅。郝大通见两个徒弟有悔过之心,心生慈悲,又重新收下他们。后来那块见证这段故事的石头就被叫做“回心石”。

半截洞 坐化登仙

郝大通引领徒弟们回到南天门,又在峭壁上凿起洞来。有一天,他们继续凿着那个尚未完成的半截洞,梅良、竹青二人看见有人走过来,就对师父喊:“有人来了!”郝大通一听,迅速扭身往山洞内一坐,瞬间就瞑目坐化登仙去了。这个终究没有凿成的洞只是个“半截洞”。

或许您要问:立志凿洞,是为了造就一个清静的修炼环境,凿了四十多年,白白送出七十个洞,到最后洞只凿了半截,怎么还能成仙啊?到底凿洞有没有意义?没凿成也能成仙,那花费四十多年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其实,最重要的是修炼“心性”,不管是在桥下静坐、在云游中要饭、在山上凿洞……都只是外在的形式,同样可以在吃苦中消业、磨炼心性,看你能不能忍,能不能坚定求道之心。时机成熟的时候,抛弃各种包袱,放下人世间一切名、利、情,瞬间就羽化成仙了!

来源: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告诉你两招求职、升职顺利的风水开运法(图)


办公室选对绿色植物,能够开运。(网络图片)

此文将告诉你两招求职、升职顺利的开运方法,希望带给每一个人方面的好运。

1、掌助你升职无阻碍

对于每天为生活忙碌,在职场中打拼的上班族来说,都希望自己能够升职加薪,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收入,二是能够体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可有时明明自己做的很出色,应该得到提拔,但上司却并没有任何表示,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在这里教你一招风水开运法,就是将一棵仙人掌(品种不限)植入色彩斑斓的陶瓷花盆中,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然后将自己想要升职加薪的愿望,写在一张红色的小纸片上,贴在花盆靠东的一面。你也可以在花盆中放置一些玻璃饰物加以点缀,平时有空就看一看仙人掌,这样过不了多久,升职的好运就会降临到你身上了。

2、银杏叶助你求职顺利

对于还在四处求职的朋友们来说,最开心的是莫过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了。现在竞争如此激烈,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可是非常难的,很多时候不完全靠能力,运气也占很大一部分。现在就教你一招提升求职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你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这个方法是先摘几片银杏叶,在每片树叶的正上方,用红色朱砂写上求职的心愿,一个心愿用一片叶子;再在树叶的背面写上自己的生辰八字;然后将银杏叶夹在打印好的中。这样通过朱砂的引发,银杏叶中的天地元气带着你的愿望便依附到了简历的字里行间里。当你要参加招聘或者是去面试时,将曾夹过银杏叶的简历附上,可以大大提高被录用的机率。

责任编辑:鸿雁形迹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从舌头来了解一个人(图)


舌头颜色较红润之人,话语较有亲和力。(网络图片)

在中华古早相学中,舌头是“内与丹元为号令,外与重机为铃铎”,因此在相学中也十分看重舌头的“地位”。究竟舌头特征能够反映出一个什么样的我们呢?接下来就逐一向大家介绍。

一、方正鲜红

所谓“方正”是指伸出舌头看上去整体的形状呈现方正、有厚度,不尖不窄。而“鲜红”是指舌头的颜色比较红亮润泽,十分鲜艳。有这样的舌头的人,往往在与人交流时,话语很有亲和力,并且说话既朴实又带有一些交际的技巧,因此往往人缘运势不错。

此外,从个人发展而言,有这种舌头的财运、事业运往往容易有不俗的表现,正所谓名利双收的类型,易因为机遇和朋友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二、舌如红莲

所谓“舌如红莲”是指舌头在伸出来以后像莲花花瓣一样,首先颜色上红润细腻,其次整体形状比较宽厚圆润,不过窄、过薄和过尖。有这样舌头的人,首先在财运上容易有非常显着的起色,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比别人更容易取得成功,财运会陪伴左右。

此外,有这种舌头的人,往往还喜欢社交、慈善等活动,通过这些十分有意义的活动,不但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社会地位,在这些活动中还容易结识一些对自己未来有帮助的“贵人”,这样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大薄小尖

所谓“大薄”是指舌头的形状呈现出又大又薄的样子,而“小尖”是指舌尖的位置比较小,并且在伸出舌头后,舌头犹如一把利剑般尖薄。有这种舌头的人,往往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对话时,不注意语言技巧,往往在很多情况下容易因为自己的无心一说,而伤害了对方的感情。此外,你身边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朋友,建议你要谨慎交友,因为有这种舌头特征的朋友们,往往在与你交谈时容易有虚假、夸张的成分,还有欺骗你的危险。

四、黑靥小短

所谓“黑靥小短”是指首先舌头的颜色呈现出黑乌黯淡的情况,好像有些血液不流通的感觉。其次,舌头整体相比正常人来说要小短。有这个舌头的人,往往在财运上有所欠佳,容易因为自身在消费时的大手大脚,而导致出现入不敷出的“经济危机”,此外,有这种舌头特征的人,在健康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破损可能,因此平时要多加留心自己的健康,不可讳疾忌医而因小失大。

责任编辑:鸿雁形迹


from 气功

“易学大师”邵雍 道德学术为万世师(图)


邵雍高,堪称众人的师表。(网络图片)

在中国史上,邵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道德学问,堪称后世师表。他虽然逝去一千余年了,但他的形像仍在人们的心目中。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是北宋时期的易学大师、理学家。

苦学立大志的邵雍

邵雍的先祖是河北范阳人。他的父亲迁家到衡漳,后来又迁到卫州共城,即今天的河南省辉县市。共城西北五华里处有一个地方叫百泉,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小山叫苏门山,山上遍布着历代名人志士游览和隐居的遗迹。山的南面有一泓五十亩大、无数泉眼日夜喷涌的湖泊,叫百泉。邵雍的家就在苏门山脚下。大宋祥符四年,就是公元1011年,邵雍在这里诞生。

邵雍的父亲邵古,性情简朴淳厚,极爱读书。对书的内容和道理,铇根问底,不到弄懂的地步决不停止。邵雍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便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并且有建立功名的远大志向。虽然当时家境拮据,生活清贫,每日布衣蔬食,但邵雍从不叫苦,他一方面躬耕打柴,以养父母,一方面发奋读书,坚志苦学,立志成才。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感到仅靠读书还不能全面长进,于是便走出家门,游历了黄河、汾水、淮河、汉水等地,考察了齐、鲁、宋、郑之废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归来之后,读书更加用功。

传说,邵雍家里有两个陶枕,就是用泥土烧制的蓝色瓦枕,夏天枕着它很凉爽。一个夏日的午后,邵雍正坐在屋里读书,一只在他床上跑来跑去,情急之中,他抓起陶枕便向老鼠掷去,老鼠没掷住,陶枕却碎了。这时,邵雍发现陶枕里面有一张纸条,他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四个字:鼠过击破。邵雍感到非常神奇:难道一切事物的生灭都是事前定好的吗?于是,他就把另一个陶枕也打碎了,里面也有一张字条:你破我也破。由此,邵雍便对周易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邵雍得老祖之弟子的承传

当时的共城县令李之才,是宋初华山道士、道教学者陈抟老祖的三传弟子(陈抟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著名的易学家。他非常担心自己所掌握的物理性命学问后继无人。当他听说了邵雍好学上进的情况后,便亲自到百泉去见邵雍。

李之才经过交谈,知道邵雍慷慨有大志,便问邵雍:“你想知道物理性命的学问吗?”邵雍说:“我希望得到您的传授。”于是,李之才便把《河图》、《洛书》、《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图象》等秘籍送给了邵雍。

物理性命之学,实际上就是《周易》像数之学。从此以后,邵雍便一心攻读物理性命之学了。他晨诵夜读,数九寒天顾不得生炉,三伏酷暑来不及举扇,通宵读书不就席枕,经过二十多年的精研极思,邵雍终于洞察了这些典籍所蕴藏的奥妙,领悟了他们的精髓,掌握了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人世之变化的规律,在易学像数派中自成一家,他先后写出了《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十余万字的物理性命学著作,成为中国一代易学大师。

成为贡献独特的易学大师

《皇极经世》十二卷,是邵雍根据《易经》基本范畴和李之才的“物理性命之学”敷衍铺陈,而创制成的“象数学”。其书以“元”、“会”、“运”、“世”之数,推天地运化之始终,推治乱兴衰之时节,在探索演化规律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

邵雍在研究“先天象数学”的同时,还致力于现实人伦物理的研究。邵雍在《皇极经世》中描绘出宇宙万物生化图。他指出,人也处于万物之列。但人又不同于万物,而秀于万物。因为物有“声色气味”,而人有“耳目口鼻”,耳能收万物之声;目能收万物之色;口能收万物之味;鼻能收万物之气,所以人为万物之灵,又是天地之道的体现者。因此人的立身处世、言谈举止都必须遵循天地之道,亦即必须遵循天理。天下万事万物,都有天理存在其间。若能遵循天理,不但能滋润身心性命,还能得到体现天理的真正快乐,这些论述是非常正确和精辟的。

邵雍着重实现“内圣”

邵雍认为,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实现“内圣”的道路问题。“内圣”,就是说人的内心应该具备圣人之至德。而这种圣人,不是帝王将相,而是“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的哲人。那么,如何实现“内圣”的道路呢?

邵雍认为,关键是在于内心的修养:“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行之于身,不若尽之于心。”圣人之所以能够立于无过之地者,就是因为他善于进行内心修养。

邵雍还有一篇谈天地自然、人间义利的著名文章,名字叫《渔樵问对》。文章的开篇是这样写的:一个渔翁在河边钓鱼,一个走了过来,问道:“你在干啥呀?”渔翁回答:“钓鱼。”“樵夫又问:“鱼是不是用钓鱼钩就可以钓出来呢?”渔翁答:“是的。”樵夫又问:“钓鱼钩上如果没有鱼饵行不行呢?”渔翁答:“不行。”樵夫感叹起来:“看来鱼上钩不是在钩而主要是在鱼饵。鱼,就为了那一点点的鱼饵,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就搭上去了。而有些人,也和鱼一样,为了贪图一点点小利益,就把自己整个前途给毁了。”

邵雍认为:大凡治世、盛世,则人必尚义;天下将乱将衰,则人必尚利。尚义则谦让之风行,尚利则攘夺之风行。当然,尚义不是说不可得利,而是看以何种手段去谋利。

社会发展实践证明,邵雍的这些论断都非常正确。现在很多人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甚至无恶不作,因此,社会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许多人只看到遍地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商品,眼花缭乱的现代科技,就错把乱世末世当盛世,而不知道自己面临的危险,救度世人的航船开到了他眼前,拉他上他也不上。

邵雍道德高尚受人敬重

邵雍从物理性命学的研究中,体悟到人的立身处世、言谈举止都必须遵循天理,达到“内圣”。因此,邵雍先生一生都非常注重自己道德品质的修养。他的立身、行事、为人,成为后世人们的楷模。

《宋史》说邵雍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品质越来越高尚。他与人相处,不论贵贱少长,均以诚心接待。与人共事,总是燕笑终日,随和平易。与人言谈,常常是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求学问者,有问必答,但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因此,贤明的人折服他的德行,一般的人受到他的教育也心悦诚服。因此知道邵雍的人们都互相劝诫说:“可不要做不善的事,恐怕邵先生知道。”

由于邵雍道德高尚,学识渊博,因此深受人们的爱戴。邵雍三十八岁时,移居洛阳,着书教学。邵雍虽然终身不仕,可是却结交了许多官场好友,像丞相富弻、司马光、吕公着等,这些好友都对他十分尊敬。很多士大夫过往洛阳,不到官府者有之,而必到邵雍家中拜访他。

据《宋史》记载,邵雍出门时,常“乘一小车,一人挽之,唯意所适。”所到之处,人们都是争相迎候。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见到他都高兴地称呼:“我家先生来也。”更有喜欢做事的人,模仿邵雍家房子的样式在各地造屋,以等候邵雍到来后居住,称之为“行窝”。邵雍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可见一斑。

邵雍遇事能前知

《宋史?邵雍传》说:邵雍“知虑过人,遇事能前知。”很多事情发生后,有人说邵先生早就说过要发生这样的事情。

邵雍一生写了很多预言和关于预测方法的书籍,如《梅花诗》、《梅花易数》、《铁板神数》、《河洛真数》等。《梅花诗》共十节,每节四句七言律诗,了从北宋到今天历史的演变过程以及将要发生的大事情,被过去的历史一一证实。

宋神宗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邵雍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佑年间,皇帝赐谥邵雍为“康节”。宋高宗绍兴八年,诏称邵雍“道德学术为万世师”。宋度宗咸淳初年,让邵雍从祀于孔子庙庭。明嘉靖中祀称邵雍为先儒邵子。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