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

油画技法精神的时代落差(组图)

作者: Arnaud HU

有句话叫作“Le monde change”,意思是世界在变化,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时代不同了”。在西方绘画中站主导地位的油画,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演变。如果把的油画作品与近一百多年来的各类现代派油画比较一下,可以看到它们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在画面效果上的巨大差异。通过历代留下的典籍和文献,或现代的一些科学检测技术,美术界早已认识到这种差异来自于绘画技法的不同。经过一个多世纪现代美术思潮的影响,除了少数家还秉持着对传统的坚守外,今天的人已经逐渐遗忘了传统的绘画技法。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美术材料学家多奈尔教授(Max Doerner)就曾感叹绘画早已身处一个不注重材料与技法的时代,他感言道:“出色的技艺逐渐被忽视,优良的传统终于完全丢失了。”如果他能多活一百年,看看今天的艺术作品对传统的遗弃程度,不知还会作何感想。

我曾亲眼看见画完后仅存放了十多年的油画作品在搬运过程中的轻微抖动就让画布上的颜料结皮一块块像下雪般地脱落在地上;我也在世界保存条件一流的里看到一些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所画的油画严重变色、暗化或开裂。相比之下,卢浮宫里那些十五、十六世纪完成的绘画作品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完美地散发着夺目的光彩,这与绘画材料、技法的合理运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了解一些古代大师绘画技法的人可能听说过从油画的产生到近代学院派绘画中占主导地位的多层绘画技法。今天很多人认为那样画费时费力,虽然兴盛了几百年,但属于历史过去的产物;也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以前的人总喜欢把一次就能画完的东西反反复复画上那么多层。其实这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人对技法概念的理解有着天壤之别。

谈到“技法”,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把它理解为技术,事实上它确实也是贯穿于整个具体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运用的部分。但在讲究技法的时代里,技法并不仅仅作为一种技术的东西单独出现。从艺术构思、绘画步骤、作画程序到材料的选择、运用等方方面面无一不浸透着画家在精神和灵性上的追求与对应。如果把技法看作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统合,那么材料技术等物质方面的东西只是技法中“技”的部分;而“法”的部分就涉及到了类似法理、法则、心法等方面的因素了。这在西方语言中也很类似:今天的“Technique”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语“Technè”(τ?χνη)。研究过希腊古典哲学的人都知道这个词的概念很宽泛,并不单指技术。斯多葛学派把他解释为“Hexis hodopoiètiké”,意指“道的创造常态”;而在柏拉图的几大著作中,“Technè”作为高频率出现的词语,其涵义也时常和“正义”、“”等概念结合在一起……总之,忽视技法在精神部分的意义是会影响到对传统绘画的理解的。

纯净与光明

无论是对完美的追求,还是对光明的渴望,都是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艺术家们不断追寻的艺术之路,这一点在西方艺术蓬勃发展的十四、十五世纪就已经深刻地体现出来了。

在此之前,哥特式建筑不断完善的穹顶、尖拱、飞扶壁等结构从力学上减轻了墙壁的重量负担,允许过去窄小阴暗的窗户渐渐增大它们的面积。在让更多光线进入室内的同时大力发展原有的彩色玻璃花窗艺术,使其具备了更为丰富的艺术形式,透明纯净而又璀璨夺目,在绚丽多彩的光芒中启迪人的神性。


凡·艾克兄弟的《根特祭坛画—神秘的羔羊》(维基百科)

图例:凡·艾克兄弟的《根特祭坛画—神秘的羔羊》( Retable de l'Agneau Mystique ),作于1415年—1432年,整幅祭坛画约343×440厘米,题材取自圣经《启示录》,表达了对神在末世时慈悲救度众生的赞颂。画中树脂油多层罩染技法的出色运用与静谧精细的写实风格让此画成为油画史上最为重要的杰作之一。


祭坛画局部(维基百科)


祭坛画局部(维基百科)

那个时代以祭坛画为主的北方绘画大多都属于立在祭坛上的宗教画,画在木板上并安置在教堂的圣坛前,表达人们对神的颂扬和敬仰。彩色玻璃花窗那种让光透过透明颜色的玻璃所形成的纯净的光学色彩变化启示着画家们,他们希望自己的心灵就像透明的光色那么纯净高洁,在此心态下绘制的作品自然显得非常干净细腻。在树脂油媒介材料的逐步完善下,以凡.艾克(Van Eyck)兄弟为代表的早期弗拉芒绘画(Primitifs flamands)确立了美术史上多层罩染技法的传统。


达.芬奇的未完成作品《头发散乱的女子头像》(Jeune fille décoiffée)(维基百科)

图例:达·芬奇的未完成作品《头发散乱的女子头像》(Jeune fille décoiffée),24.7×21厘米,作于1508年。在棕褐色的透明底层上,画家把不透明的铅白涂在画像的亮部,并通过调整铅白的厚薄、利用对下层颜色不同程度的覆盖得到不同色阶的浅色,用来塑造形体。这种技法叫作“提白”。假如画家继续深入作画,等这一层画完并干燥后,用树脂油调合具有较高透明度的色料很薄地画在已有的提白色层上,透过薄薄的透明色能让人看到下层,就叫做“罩染”。(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提白”与“罩染”的基本概念,以方便非美术专业的读者理解本文。)

历代的技法大师们都发现,只有在更淡更浅的底色上仔细地罩染纯净的透明色,依靠树脂油媒介干燥后仍具备如同玻璃般光亮的质地,才能衬托出透明色本身的色质美来。叠置于浅白底色上的透明色因为有明亮的底层映衬,所以显得光彩照人;但如果把透明色涂在黑底色上,那将给人带来沉闷污浊的感觉。这与教堂里的彩色花窗需要光照才能展现出绚丽色彩的道理类似。因此,历代大师们都反复强调绘画要有“来自内部的光”,这也是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求内心的光明在具体作画中的体现。在绘画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提白,以配合更上层的半透明覆盖或透明色罩染的综合技法也就是这种精神的对映。


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提香的《圣母升天》( L'Assomption de la Vierge)(维基百科)

图例: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提香的《圣母升天》(L'Assomption de la Vierge),木板油画,690×360厘米,作于1516年—1518年。由于画家优秀的底层提白技法,这幅名画虽然历经五个世纪的沧桑,但仍然呈现出明亮鲜艳的色彩效果。

这里同时也涉及到一个材料方面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油画表层与空气长期接触的部分会更快地老化,在这个过程中上层颜色会渐渐变得偏褐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博物馆色调”;同时覆盖力降低,颜料变得透明。如果没有来自内部提白后的浅色抵消表面变得透明的褐色,油画就会整体变暗。虽然油画修复师可以通过洗掉最表层老化的旧光油后重新涂上新光油来暂时缓解这一现象,但油画本身的老化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光油并不能完全阻止氧气、温差、湿度等因素作用于它保护下的画面。

运用一次性画法画在颜色较深的底子上的油画,对时间的抵抗力很差。当油层老化变褐时,它们没有来自下层的光去抵消这种变化;而当颜料老化失去覆盖力变得透明后,深底子的颜色会从下面逐渐显露出来,导致画面暗化得极其严重。


丁托莱托(Tintoretto)的《上十字架》(Crucifixion)(维基百科)

图例:丁托莱托(Tintoretto)的《上十字架》(Crucifixion),布面油画,371×341厘米,作于1568年。由于画家疏忽了底层的提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画颜料老化后逐渐失去覆盖力,使深色的土红底子慢慢透出,导致他的作品严重变黑。

在十六、十七世纪的一些文献中也提到过类似一次性画法的情况,但是那时一些画师所谈到的“一次性完成”是指在已经由助手准备好了的单色浅灰塑造层上一气呵成地进行略浅于最终颜色的色彩塑造,而且还要待干一两个月后再去画透明罩染层,保证多层画法的传统。这与我们今天所认为的一次全部搞定完全不是一回事。除了练笔的习作外,对油画材料与技法有着深刻理解的大师们是不会随便在正式的作品上轻易涉险的。

内光与外光

从现有的史料记载可以看到,自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画家阿波罗多罗斯(Apollodorus Skiagraphos)完善了明暗法(Skiagraphia)后,两千多年来西方绘画一直保持着用明暗色调来塑造形体、描绘真实这样一个整体的面貌。虽然不同时期的不同画派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但西洋画的总体面貌是始终如一的。文艺复兴和其后的两百多年让西方绘画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一代代大师们在追寻心中光明的同时也推动了神圣艺术的发展。到了十八、十九世纪,大卫(Jacques-Louis David)和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这些大师的旷世成就也让后人望而却步。无论在材料还是技法上,超越前人的可能性已经变得微乎其微。这时,另辟歧径的印象派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如果说在传统绘画里画家寻求的是表达内在的光芒和恒定的意志,那么印象派则是把这种光放在了外面。印象主义者们强调真实的世界就存在于眼睛的观察之中,只有色彩和光影,而不在乎物体的实质。因此他们打破了千百年来欧洲绘画描绘真实的传统,转为表达感官摄取的表象,而这种表象也并不是按原样画出看到的东西,而是对光影感受的夸张。由于印象派着重表达作画者个人感受到的光影,往往忽视了物像的形体和轮廓。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学画者们渐渐也忽视了成为画家最基本的功夫——即严谨的造型能力和相应的材料技法专业知识。

上世纪法国著名绘画材料学家雅克.马洛杰(Jacques Maroger)曾举过一个例子:一块丝绸会比一块相同颜色的呢绒呈现出更丰富的色彩变化和更强烈的明暗对比及光感。这是由于两种材料所呈现的色域宽度不同。因此,用有光泽的媒介材料画出的油画要比哑光或无光的油画拥有更宽广的色域范围。而印象派为了表现昙花一现的光影或浮光的颤动,需要趁天色还没变时快速画完写生。为了让油画快干,多使用吸收性底子;作画时有的不用油,有的则使用利于快干的挥发性油;画完后大多都不上光,以保持作画时原有的感觉,主张习作就是创作。这样一次完成的作品,干燥之后所呈现的吸油无光的色彩其实是比较灰的。这跟同一种颜色的水粉色要比它的油画色干燥后更灰一些是一个道理。


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Claude Monet)的《鲁昂大教堂》(La Cathédrale de Rouen)(维基百科)

图例: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Claude Monet)的《鲁昂大教堂》(La Cathédrale de Rouen),布面油画,100×65厘米,作于1893年。作者想要表现阳光照射下大教堂的颤动光色,但由于背弃了传统的油画技法,不但画面显得严重发灰,而且现在整幅画已布满裂痕。

同时,为了表现外在的光,印象派作画者们直接在调色板上将白颜料与其他颜料混合,调合后形成大量的粉色作为画面的最表层。这种做法在降低了白色明度的同时也减弱了所调颜色的纯度,再加上吸收性的基底吸油后导致的整体灰暗——事实上印象派绘画并没有达到他们表现光色的初衷。很多看到印象派绘画原作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一点:印象派的画并没有原来想象的、书里介绍的、和印刷品上看到的那么灿烂。

反观古典绘画的多层技法,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许多古代大师们采用不易变色的坦培拉提白后,在上面使用透明的树脂油媒介剂调合纯正的透明色叠置罩染。因为上层是透明色,所以下面的提白部分将光亮透射出来;而透明色又因为没有跟别的颜色混合,保证了自身的纯度;并且树脂油媒介具有透明发亮的特质,再一次拓宽了材料本身的色域。通过统合各色层所获得的明亮纯清的光学效果是不可能在调色板上靠混合颜料调配出来的。这种既保证了明度又保证了纯度,看上去显得晶莹剔透的绘画,是不是更为合理呢?

严谨与随意

十九世纪中叶,管装颜料的问世很快结束了画家们自己研磨颜料的历史,颜料厂商研发团队的工作逐渐取代了画家们个人的材料研究,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绘画材料技法的理解。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无论是颜料还是各类绘画工具、材料的质量都要比几个世纪前的好上许多;而且绘画保存理论的完善和博物馆硬件科技的发展让许多著名画家的作品完成后很快就享受到了专家级的保护;同时技法简化后的一次性直接画法比起古代多层画法在对材料知识掌握的要求上也要少得多。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在越来越好的物质条件下,十九、二十世纪的油画中却大量出现了画面变色、暗化、色层开裂、颜料脱落的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


印象派油画《布里昂松市大雨漏街的活跃街景》(Imageshotel.org截图)

图例:印象派油画《布里昂松市大雨漏街的活跃街景》(«Vue de Briançon avec une vue animée de la rue de la Grande Gargouille»)局部。此画作于1870年左右,作者不详。可以看到画面因技法不合理已经严重变色开裂。

其实,如果说几个世纪前的一些绘画是因为战乱、疏于保护或时代太久远等客观原因而造成了损坏的话,近代很多作品的毁坏却是由画家自己造成的。

在还没有成品颜料出售的古代,如果一个人要到某位画家的工作室里当学徒,首先要学的就是如何做颜料。从色粉的种类、特性、色料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到颜料的吸油量、稳定性、坚固度等方方面面前人总结出的经验,都是一个合格的学徒必须了然于心的。因为很多画师的颜料都是由学徒或助手来研磨,万一由于颜料成分出错而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几年内画家的作品成了黑板,这势必会影响画家的声誉。所以在材料方面的学习一直是古代学画者的一门重要课程。

图例:梵高的《向日葵》(«Les Tournesols»),布面油画,93×72厘米,作于1889年。此画虽然在博物馆恒温恒湿的条件下享受一流的保护和专家维护,但向日葵的颜色还是从最初的亮黄色变成了现在略微偏绿的棕色,在今年三月经过博物馆专家组暂时性修复。

不同的颜料是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有些颜料可以很好地混合在一起不发生变化;而有些混在一起则会发生化学反应。举个具体例子:今年三月,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把梵高(Van Gogh)1889年画的《向日葵》(«Les Tournesols»)从展厅撤走拿去修复了,主要原因是梵高作画时使用镉黄(Jaune de cadmium)不当惹出的麻烦。镉黄这种颜料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由硫化镉和硫酸钡组成,它含硫的特性使其不能与含有铅、铜、或铁成分的颜料相调合,否则将和这些金属成分发生硫化反应,时间稍长颜色就会发黑、变暗。他所画向日葵的颜色也从最初的亮黄色变成了现在偏绿的棕色,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往更暗的方向发展。这类情况也是大部分不具备颜料相关常识的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抽象派等现代主义者们所经历过的。梵高在世时就已经发现他的油画完成不长时间后就都变色了,甚至对此还留下了一句名言:“画会像花朵一样褪色。”

然而,在梵高之前近四个世纪的多层画法大师丢勒(Albrecht Dürer)也曾留下过一句名言:“我知道我的画将保持明亮和清新五百年。”在博物馆面对丢勒历经沧桑保存至今却依然完美的杰作时,不禁让人猜想这位连作品底层都要画上七八遍的艺术大师是否具有能够看见未来特异功能


丢勒的《戴手套的自画像》(Autoportrait aux gants)(维基百科)

图例:丢勒的《戴手套的自画像》(«Autoportrait aux gants»),木板油画,52×41厘米,于1498年完成。尽管距今五百多年,画家对绘画材料的深刻理解与杰出的多层技法让这幅历经沧桑的作品至今依然保持着明亮与清新的色彩。

不少人以为古代画家们使用多层画法是为了避免把素描、造型、色彩等因素放在一起同时处理难以兼顾的困难。其实不然。在讲究绘画基本功的时代,所有画家在学徒期都经历过比今天严格数倍的基本功训练。许多大师留下的油画习作显示出他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以直接画法轻而易举地描绘出同时兼顾形、色的内容,但他们在正式的创作中却极少运用这种直接画法,而是严格地按照多层技法的要求谨慎作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画家们希望避免混合可能发生不良化学反应的颜料。在下层中每一层颜料的选择,都是建立在前人不断摸索实践的经验之上;每一层在调合颜料时只选用已被证实安全的种类调合。无论是古典油画底层技法中常常用到的Brunaille(棕灰层)、Verdaccio(绿灰层),还是为方便上层罩染而准备的Grisaille(死灰塑造层),每次只使用一两种或很少几种安全的颜色,以避开各类潜在的威胁。在高层的叠色罩染或者半透明施加粉层以取得“光学灰”效果的部分也都是每层只用一两种颜色;遇到化学性质活跃的色料还要采取措施与其他色层隔离;而每层完成后都必须耐心等待色层干燥、物理化学反应基本停止后再画下一层……绘制这样的作品,在心境上需要有足够的定力,技巧上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材料运用上必须符合自然法则,只有如此,作品才允许保存到流芳百世。

理智与激情

作为取代坦培拉成为架上绘画主流画种的油画,拥有很多天然优点:比如油质颜料易于衔接融合,方便过渡;融合后的色彩微妙丰富,表现力强;油类较慢的干燥速度允许作画者有更充足的时间深入刻画细节和进行调整等等……油画从材料的天然特性上看非常适合于细腻写实的画风。古代油画大师们无不充分顺应这些特性,并以它们为基础开创或发展了各大画派的技法与风格。

但是到了近代,人们却逐渐抛弃了油画的天然优点,在作品中为了追求表层意识的瞬间感受,或以颤动的笔触表现光影,或以强烈激动的笔法表达主观情绪,情况不一。这与古代大师们讲究在厚薄适度的色层里把笔法融合于形体之中、在精到的地方不留斧凿之痕的传统理念背道而驰。要知道,这并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风格问题,其中还涉及到多少代人留下来的宝贵经验。


特瓦兹克的《格洛斯特海景》(oilpaintingrestorationblog.com截图)

图例:特瓦兹克(Henryk Francis Twardzik)的《格洛斯特海景》(«Gloucester harbor view»)局部,布面油画,作于1928年。由于作者不注重材料与技法,导致油画在完成几十年后就已开裂并局部脱落,颜料脱落处露出了下面的画布。

近现代的一些堆积着强烈笔触的作品把油画的厚涂法堆到了极限后,正面临着保存不下去的窘境。有些比较出名的作品在完成不长时间后已历经数次修复,却仍然止不住颜料开裂、脱落的步伐。道理很简单:在这门艺术中,过度的激情是不被自然规律所欣赏的。

一幅油画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物体,它就像生命在呼吸一样,体积也是时常变化的。且不谈平日里温度、湿度所引起的色层膨胀或收缩,油画的干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过程。油画颜料的干燥完全不同于水彩画中的水分蒸发,它靠的是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在氧化作用下结膜固化,这就让人感到油干了。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因为与空气充分接触的部分是油画颜料的表层,那么这个表层在充分的氧化状态下会结一层皮,这样会让氧气比较难以进入这层表皮以下,那么封在里面的湿颜料部分接触氧气就少,氧化速度就会减缓,换句话说就会干得慢。

油类在氧化干燥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吸氧后油的重量会增加,体积会膨胀。尤其是油画中最常用的亚麻仁油,在氧化反应中其重量会增加15%。然而,在这种反应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干燥的油中氢和氧等成分逐步消失,颜料的体积又会随着这种变化收缩减小,这中间的伸缩率是很大的。

如果表皮干透收缩,甚至逐渐变脆的时候,下面的颜料正处于体积变动的氧化阶段,那么表皮的开裂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那些在一层中就堆得很厚的油画就是这种情况,包括追求视觉冲击的厚重笔触所造成的膨胀收缩不均亦是如此。有的人为了表达强烈的主观情感,直接从颜料管里把颜料挤到画布上堆为色层;还有人在颜料中掺入砂子、泥土、碎纸、布头、木屑等各种各样的混合物,使材料的稳固性变得异常脆弱。这些油画都难以逃脱开裂、脱落、并被历史所淘汰的命运。

技法与精神

毫无疑问,技法与精神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习惯于只为发泄情绪而不顾一切胡涂乱画的人是不可能静下心来,在坚守中、在对忍性的磨砺中、在定力中耐心地、理智地一层一层根据材料肥瘦规律,按照古代大师所承传下来的正统技法作画的。从这个角度上看,能够出色运用技法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修为,因为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是无法画好画的。古代不少画家能为一幅肖像画创作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这是今天学画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现在艺术界非常倡导“创新”精神,艺术家们强调表达自我个性,不喜欢做别人做过的事情。同时当代艺术思潮中的“前卫”、“解构主义”等观念造就了大量反传统、反正统心态的人。很多学画者也高举“创新”的大旗,抛弃旧有的一切。然而,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艺术,都是一代人在上一代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油画正统艺术风格与技法的发展也同样是多少代人经过漫长的历史不断努力的结晶。今天有人要抛弃、“解构”一切传统,想从零开始只靠自己个人的能力、性情、胆略再搞出一种什么新的艺术,就好像一个离开人类文明的人正在从头去研究如何钻木取火一样。往往人们都是因为对自我的执着蒙蔽了眼睛,过分强调个性的表达让艺术界钻进了牛角尖。


新古典主义画派代表画家安格尔的《查理七世加冕礼上的圣女贞德》(1000museums.com截图)

图例:新古典主义画派代表画家安格尔的《查理七世加冕礼上的圣女贞德》(«Jeanne d'Arc au sacre du roi Charles VII»),布面油画,240×178厘米,作于1851年—1854年。画家一生致力于对古典艺术的研究,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坚守古典油画的风格与技法,反对通过笔法技巧表现自我,因此下笔毫无斧凿之痕,造型手法精妙严谨。

从正统绘画中能够看到艺术家们各自精神的自然流露和画家气质的整体展现,而不是现代不少作品中那种强烈执着自我的个人情感。因为古典绘画讲究让画作本身去说话,而绘画技法的运用也就成了画家放下自我去塑造完美作品的过程。

在艺术的长河里,传统绘画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讴歌神的,剩下的则是历史画、肖像画、风俗画等各类作品,而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严肃的,以描绘真实、表达美为基点。新古典主义画派代表画家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曾说过:“绘画应该是健康的、合乎道德的。艺术所要表现的只应该是美的东西,必须由美的事物来教育我们。”比起充斥着性、暴力、冷漠之类的主题、满载负面信息的现代艺术,更多的人还是更愿意在技法高超、散发着古典气息、追寻永恒美的传世杰作前驻足欣赏。因为那里不仅有凝聚着无数前人的经验、浸透着一代代艺术巨匠毕生心血的神传技法,还包含着人类文明历史脉络承传的文化内涵,以至生命从本质上对善与美的神往追寻。

在历史上人们曾经认识到古代文化、艺术的意义,因此虚心地向学习,从而引发了文艺复兴,谱写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篇章。那么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绘画的重新认识,希望在历史的将来也能看到正统绘画技法精神的复兴,那将是艺术重生的时刻。

参考典籍:

Albrecht Dürer,«Letter d’Albrecht DüreràJacob Heller»,1509

Jacques Maroger,«Àla recherche des secrets des grands peintres»,1948

Max Doerner,«Malmaterial und seine Verwendung im Bilde»,1921

Platon,«La République»,380 BC

来源:看中国

本文标签:, , , , , , , , , ,

from 气功

【命运的迷雾】月夜野地说取命

【命运的迷雾】朱生施恩不图报

古风悠悠:世上多少名利客,怎解捂脸支画工?

作者: 吉光羽 整理 来源:

“徐孺能下陈蕃榻,姜家大被以同眠!”今天再讲一个“尚德汇”:

尚书令(官职名)向汉桓帝推荐了五位隐士,其中的徐穉(读稚)和姜肱(读宫)两人,留下了很好的声誉。唐代文学家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子就是徐穉的大号。后代的儿童读物《幼学琼林》里面提到:“姜家大被以同眠。”姜家就是姜肱一家人。现在来看看他们的情况吧。

徐穉家里很穷,自己耕田种地,从不要别人的恩惠,一家人节俭和气,是乡里的表率。太守和多次征聘,徐穉不愿出来,他想:“自耕自食,何必在污浊的官场里,整天应付呢?”

豫章太守陈蕃,也是当时有名的人物,他请徐穉到郡里担任功曹,主管官吏的选拔和考核。徐穉没说什么,亲自步行到太守府,见面以后谈了几句,就回家了。

太守陈蕃,性子一向很急,作风也十分严肃,但没有勉强留难,只是专门造了一张床榻,等待客人(徐穉)下次再来。徐穉佩服陈蕃的为人,有时顺便来访,主人(太守陈蕃)就摊开这张床,请他坐下,两杯淡酒,促膝谈心;有时高谈阔论,兴致极好,主客开怀畅饮。客人要走了,主人也不送,只是回头把床折叠好。别的人是不能坐的。

一个太守,为一位平民百姓,特设专用的坐榻,表示格外尊重,是历史上的头一回。因此成为著名的典故。

徐穉不做官,却很讲情义,听到某位朋友死了,虽在千里之外,也要亲自去吊丧。他的方法很简单:在家里做一只烤鸡,用一团棉絮泡在酒里再晒干,包着鸡肉,直接赶到死者墓地。然后用水浸泡棉絮,拧干变成水酒,把一碗饭放在茅草上,烤鸡供在碗边,再酹(读类)酒在地,留下一张名帖,也不跟主人打招呼,径直走了。别人觉得奇怪,他说:“我是悼念死者,何必打扰生者?”

太尉黄琼死后,天下四方的宾客,六七千人送葬。在昔时,徐穉曾向他请教学习,这回也来了。他进门后,不向主人打招呼,把酒浇在地上,跪下悲哭。哭完以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客人们都没注意,有的向主管丧事的人问起,管事说:“是有一位书生,穿的粗布大褂,哭得很伤心,没留下名字。”这样一说,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当今名士徐孺子,怎能失掉这么好的机会,不与他见面呢?马上请善于交际的茅容,骑上快马,去追徐穉。

徐穉步行走得慢,茅容追上了,把他请进饭馆,沽酒买肉,主客碰杯欢饮。当问及国事、人情时,徐穉沉默不言;换个话题谈庄稼,他又滔滔不绝。

茅容送走客人后,回来把情况告诉大家。有人因未能与徐穉交谈而可惜:“古人说过,值得交谈的人却没有交谈,错过机会,是没把人看准,叫做有眼无珠,怪可惜的。茅容是当今最善辞令的人,徐穉竟然爱理不理,真叫人不可理解。”

在场的郭泰摇摇头,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徐孺子为人,清廉高洁,饿了不吃请客饭,冷了不穿送的衣。今天却接受茅君的邀请,饮酒吃肉,可见他知道茅君是贤明君子。他不愿回答国事、人情,自有他的道理。不回答就是不必要回答,明白人自然会明白。说过:‘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徐穉不回答,不是他不理解茅君,是他太理解茅君了,一般人是没法了解徐穉的心胸的。”

郭泰的一番高论,让大家都服了,原来徐穉竟是那样的深不可测啊!

再看姜肱吧!

他没有名士作风,只讲求实际,不凭言谈吸引他人。姜肱共三兄弟,二弟仲海、三弟季江,都是最重孝道的人。全家孝顺父母,兄友弟恭,感情十分融洽。三兄弟做了一条宽大的棉被,晚上抵足同眠,可见有多么亲热。他们不受官府的征聘,一直耕田种地,靠劳动生活。

太守对他们很客气。为了表达谢意,姜肱和季江,一同到郡城去回拜。走到半路,一群碰到了这兄弟俩,不由分说,绑起来想动手杀人。姜肱说:“兄弟年轻,父母最疼爱,他尚无妻室儿女,死了可惜。我愿用生命换他回去,请你们放了他。”季江说:“哥哥年长,养家活口的担子,在他身上,是父母的依靠,也是国家的人才。请你们杀死我,放掉他吧。”

强盗们听了很感动,把兄弟俩都放了,只将钱财、衣服拿走。他俩到了郡城,太守看他们衣裳单薄,冷得发抖,很奇怪,问起原因,兄弟俩觉得强盗是讲义气的,没说出来。不久,强盗们知道这事,内心很惭愧,到旅店来见姜肱,叩头谢罪,交还衣服和钱财。姜肱不接受,请大家喝酒,然后挥手与强盗们告别。

汉桓帝听到这件事,很是赞赏!想要姜家兄弟们出来做官,派人去邀请。姜肱只想回家,婉言谢绝了皇帝的美意。

汉桓帝便派画工,赶到姜肱的家里,摹画三兄弟的图像,准备向社会宣传,作为士民的楷模。姜肱一再推辞,实在摆不脱身,就用被子把脸捂住,说有些头疼眼花,身子支持不住,也见不得风。这样才把画工支使开。

正是:
天涯平直高尚风,
一任蓝天抹彩虹;
神龙见首不见尾,
自在东西南北中。
世上多少名利客,
怎解捂脸支画工?
(事据《资治通鉴》)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中国历史正述:五帝之二:黄帝讨伐蚩尤

作者: 神传文化中国历史研究组 来源:

二、黄帝(一)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黄帝是五帝之首,黄帝时期是中国近五千年历史的开端,也是华夏文明的奠基时期。常称为“炎黄子孙”,意为炎帝与黄帝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

《吕氏春秋》记载:神农氏一共传了十七世。这十七世都沿袭神农氏的称号,都称为炎帝,最后一代炎帝名叫榆罔。

到了榆罔时期,神农氏的统治已经走向衰败。这时华夏大地诞生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被称作“华夏始祖”与“人文初祖”的黄帝。

《路史》记载:开始时,少典氏娶了有蟜氏的女儿,名叫安登(或女登),生下了两个。其中一个儿子是黄帝的祖先,名叫勖,他接替了少典氏的位置,成了少典部落的首领,另一个儿子就是炎帝神农氏,成为当时天下的共主。

这样过了许多许多年,不知传承了多少代,到了神农氏统治的末期。这时黄帝的父亲当上了少典部落的首领,再次迎娶了有蟜氏的女儿为妻,此时有蟜氏的女儿名叫附宝,她就是黄帝的母亲。有一天,附宝看到有巨大的电光环绕在北斗天枢星周围,光芒穿透夜空,照亮了郊野。附宝因此受到感应而怀孕,经过二十四个月后,于三月初三生下了黄帝。所以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的说法。据载黄帝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具有神灵,与常人不一样。

黄帝本姓公孙,出生在轩辕之丘(又称寿丘),所以以轩辕为名,称为公孙轩辕。后因他的生长地在姬水河畔,便又改姓为“姬”。轩辕黄帝成年后,接替了他父亲的位置,成为少典国国君,后四方归顺,少典国不断壮大,遂改国号为“熊”,所以黄帝又称为“有熊氏”。

阪泉之战

神农氏的天下传承到榆罔手中时,已经衰败,天下都失去了道德,诸侯间恃强凌弱,争战不断,百姓遭难。炎帝在百姓心中渐渐失去了威望,各国诸侯不再听从他的号令,而炎帝榆罔也没能力一一去讨伐、约束那些作乱的诸侯,遂天下大乱。

古本《鬻子》记载:黄帝十岁时便看到炎帝施政的不对之处,而改变他施行的政令。黄帝很年轻时便继位成为有熊国国君,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德行,主张以道德教化百姓,渐渐国家大治,社会谐和安宁,百姓生活幸福;甚至连周边的部落都受其感化而非常敬重他,使黄帝的德行传播开来。在以道德教化百姓的同时,黄帝又在积极增强武备,训练士卒,加强防守,他发明了车和船,使交通变得非常便利,并将之运用于军事,用车作战,用弓箭等先进武器装备军队,训练牛马拉车、骑乘、运送粮草,训练熊、罴、貔、貅、?、虎等猛兽参战,使军队战斗力大增。

经过若干年,有熊国被治理得非常强盛,在诸侯中的威望越来越高,黄帝便担当起替天子讨伐那些作乱诸侯的责任。他保护弱小的部族,维护着部族间的秩序,使百姓的生活渐渐安定下来。而炎帝榆罔非但不能担当起天子的责任,以道德化天下,维护天下的安宁,反而自己经常带头欺凌弱小的诸侯,诸侯们便纷纷反叛炎帝,归附于黄帝,黄帝的威望越来越大,声誉传遍天下。

随着黄帝威望的不断提升,诸侯不断归附于他,最终炎帝榆罔与黄帝在阪泉的旷野展开了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阪泉之战。双方经历了三场大战后,黄帝大胜,炎帝臣服,主动让位于黄帝,并协助黄帝发展农业,所以后人并称炎黄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这场大战促成了炎、黄两大部族的大融合,华夏民族从此诞生了。

梦中得良将

炎、黄部落融合后,还剩下东方的九黎作乱,不肯臣服。天下诸侯中,最强大且最暴戾无道的是蚩尤,蚩尤是东方九黎部落的首领。九黎部落民风彪悍,野蛮善战,由蚩尤八十一兄弟统领,以蚩尤为部落首领。《姓氏寻源》记载,蚩尤有同母兄弟八人,有异母兄弟与同族堂兄弟七十二人,共兄弟八十一人。蚩尤暴戾善战,具有妖术,能号令鬼怪,呼风唤雨,能请动鬼神为他助战,被称为“战神”,是非常强大的对手。据《龙鱼河图》记载,蚩尤共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额,具有神力。他能变化云雾,以砂石为食,无道嗜杀,不仁不慈,穷兵黩武,喜欢战乱。《太白阳经》记载,从蚩尤开始冶炼青铜为兵器。他制造出各种强大的兵器暴虐天下,天下诸侯都害怕他,无人敢敌。

阪泉之战后,黄帝便忧心忡忡,日夜盼望能有贤臣良将辅佐他,平服作乱的蚩尤。《帝王世纪》记载:一天晚上,黄帝梦见大风吹净天下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持着千斤弓弩,驱赶着数万群羊。醒来后,黄帝便根据梦境进行占卜:风,代表执政者的号令;吹净天下的尘垢,为后。难道上天安排姓风名后的人辅助我治理天下,荡尽天下尘垢吗?手持千斤弓弩,表示有异于常人的力量,驱赶着数万群羊,表示能牧天下百姓,引以为善。难道上天也会安排姓力名牧的人能够辅助我治理百姓、引导万民向善吗?

于是黄帝便派人寻找,最后在遥远的海边找到了风后,在大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和力牧为将相,这二人日后一直尽心辅佐黄帝,建立了辉煌的功绩,成为千古名臣。黄帝因此还著有《占梦经》十一卷传世。

九天玄女传

蚩尤终于发动了对炎帝部落的战争,欲争夺天下。炎帝敌不过蚩尤,便向黄帝求救。

黄帝便带领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蚩尤,但蚩尤的力量太过于强大,黄帝一时无法取胜。《黄帝玄女战法》说,黄帝战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只好退归于泰山,日夜虔心向天祷告,感动了上天,天上降下了大雾,大雾弥漫了三天三夜。突然雾中出现了一位妇人,只见她人头鸟身,穿着九色衣裳,来到黄帝跟前。黄帝知道她是神灵,便向她伏拜。那妇人告诉黄帝说,她是九天玄女,是西王母派她来助黄帝打败蚩尤的。

九天玄女传授给了黄帝一部用天上文字写成的天书《龙甲神章》,关于天书的具体内容无法确知, 据说内容涉及到天地之道、阴阳机要、兵法、布阵、号令鬼神等天机秘术。黄帝令风后根据天书的内容,演绎出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等。据说后来这些秘学一直在世外秘密流传,曾传给过姜子牙、黄石老人等,后又陆续传给了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在三国时,诸葛亮曾布下石头八卦阵,困住东吴几十万大军,据说就是根据奇门遁甲所布的阵,可见其威力之大。

九天玄女还教黄帝制造了八十面夔牛鼓。《山海经》记载:东海入海七千里处,有一大山叫流波山,山中有巨兽,样子像牛,通体白色而无角,只有一只脚,它每次出入水中都会招来大风雨,能发出日月一样的光芒,叫声像打雷一样,巨兽名字叫夔。黄帝曾用它的皮制成鼓,用它的骨头作鼓槌,声音能传到五百里外。《黄帝内传》也记载:九天玄女教黄帝制夔牛鼓八十面,敲一下声传五百里,连着敲能传三千八百里。

参考书目:

1. 《吕氏春秋·慎势》
2. 《路史》
3. 《诗含神雾》
4. 《史记》
5. 《鬻子》
6. 《龙鱼河图》
7. 《太白阳经》
8. 《黄帝玄女战法》
9. 《山海经·大荒东经》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2016年11月18日星期五

古扇:惊艳世界的美(组图)


檀香扇():檀香扇是用檀香木制成,其木质坚硬。

中国扇子有着深厚的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扇子在中国的别称“摇风”、“凉友”。相传禹舜时代已有晋朝崔豹《古今注》曾记载“舜作五扇”。


檀香扇(江苏):白檀制,它的花初开时黄色,木材奇香。

国风古扇

扇子本是实用之物,以其轻薄而面积大,可扇风取凉。中国一向有在日常器物上施以装饰的传统,于是扇柄扇骨上有雕工,扇面正反上加书画,使之愈加赏心悦目。

较早的雕工书画多由普通匠人完成,慢慢地各种有才华富想像的家也来参加,扇子也就演变成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品,使人顿生爱羡之心、宝藏之意,成为今天集藏的一大门类。以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最为出名,更是并称中国的“四大名扇”。


真丝扇(安徽):安徽是真丝扇发源地,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

扇子的美好寓意

扇子,是中国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历来文人墨客喜欢在扇子上面题诗作画,言情托志。

在古代,扇子有时被看作是官职的象征,大概是因为古代官员多为文人出身,而文人又常随身携带一把扇子,在各种场合中常持扇揖让。三国时诸葛亮手执羽扇运筹帷幄,其神态悠闲自若,后来人们又把羽扇看作是智慧的象征。

古代女子最中意一枚枚圆形有柄的团扇,把它视为儿女情长、美好的定情之物,既可作信物,又可述衷肠。美好寓意的赋予,谱写了很多。心灵手巧的西施用麦草编成扇,将自己的容貌用彩丝绣于扇芯,送予越国大夫范蠡,定下了百年好合的誓约。

西汉时期的团扇,因为它洁如明月,蕴涵着团圆、欢聚之意,很容易就被女性细腻、温婉、浪漫的性情发现和选择,将它视为纯洁爱情的象征。魏晋时期这种寓意仍然被继承着。

风情万种的中国古扇之美

中国扇,造型百变,风格多样。再加上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扇子艺术身价百倍。

羽扇


18至19世纪,中国出口西方国家的羽扇,原料珍贵、工艺精湛。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以孔雀、鹤、雕、鹅、雉等鸟禽类羽毛编织成扇面,再加扇柄而成。它不仅为纳凉、装饰、舞蹈所用,也是中国古代宫廷礼仪的陈列品。汉末盛行于江东,晋陆机傅咸有《羽扇赋》,传蜀诸葛亮、晋顾荣皆有捉白羽扇指麾众军之事。

羽扇扇柄一般多用竹、木,高档者则用兽骨角、玉石、象牙为柄。柄尾或穿丝缕,或坠流苏。制羽扇时,要经过采羽、选羽、刷羽、洗羽、理毛、修片、缝片、装柄、整排、饰绒等诸多工序。作扇之羽毛,以羽纯白者为上,择整齐洁净者为上。如果要改变羽毛的原色,还需染羽。


漂亮的羽毛扇。

羽毛扇既是夏令解暑驱蚊的佳品,又可供人们作装饰之用。因其风势柔和,清凉爽身,盛夏酷暑之际,老幼及病人、产妇使用尤为适宜,故深受人们喜爱。

纸折扇


纸折扇,是大家最常见的扇子。

纸折扇为最普及。纸折扇是以细长的木料制成众多的扇骨,然后将扇骨叠起,其下端头部以钉铰固定,其余则展开为半圆形,上裱糊以纸,作扇面,清代是我国折扇大发展的时期。

纸折扇选用材料,越选越精,极奇穷巧。折扇骨,大都刻有各种花样,备极奇巧。工艺则有螺钿的,雕漆的,漆上洒金的,退光洋漆的。至于扇面,有白纸三矾的,有糊香涂面的,有捶金的,有洒金的,内容有山水花鸟、书法诗词,可谓无所不包,雅俗共赏!

象牙扇


象牙扇质地坚韧。

象牙质地细密坚韧,便于雕刻,并可染色,是制扇的名贵用料。在清代,象牙不仅常常被制成扇骨,而且被用来制成一把完整的扇子。

真丝扇


真丝扇的扇面是使用丝绸所制作而成的。

真丝扇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真丝扇用真丝绸缎面料制作而成,做成扇面色泽优雅而沉静,光泽内蕴,有一种温文的气质,它不但可以用于观赏收藏,也是馈赠友人之佳品。

檀香扇

檀香扇是用檀香木制成,其木质坚硬。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白檀为胜。有天然香味,轻轻摇,馨香四溢。

绫绢扇


绫绢扇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

绫绢扇是宫扇的一种,是用细洁的纱、罗、绫等制成的一种扇子,扇面轻如蝉翼、薄如晨雾、色泽光亮,给人以温文尔雅之感,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

绫绢扇,以苏州生产的最精良。 造型美,画面精。用铁丝作外框,用绢糊面,彩带沿边。以绘画、刺绣、缂丝、抽纱、烫花、通草贴花等作扇面装饰。

外销扇,惊艳世界的美


外销扇,曾于西方造成风潮。(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中国古扇走出中国,融入世界贸易往来之中,是自丝绸之路开拓之时就已经开始的。16世纪初,自葡萄牙的船只出现在中国海域,中国与的贸易就揭开了崭新的一幕,中国的商品不断输入欧洲并逐渐在欧洲形成了“中国热”。

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外销扇,这个来自中国的奢侈品产生,因它携带方便,尤其在材质、题材、纹饰、工艺等方面的特点,使之成为了西方上流社会的宠儿,在18世纪的欧洲风靡一时。

外销扇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利用了许多传统艺术语言,但整体又有西方审美特点,体现的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呈现东西方交融的装饰风格特色。

一柄古扇,两种画面,清风袭来,暗香浮动。扇子蕴藏着丰实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扇子与人们日常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小小的扇子,历经千年,不但已成为融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也逐渐发展为艺术欣赏品,成为了人们手中倍加讨喜的雅玩清赏!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中国历史正述:五帝之一:德化天下

作者: 神传文化中国历史研究组 来源:

一、亦神亦人的五帝

关于五帝的历史记载

五帝时期是中国近五千年文明的第一个阶段。它介于漫长的三皇时期与中国第一个以“家天下”治世的朝代——夏朝之间,前后近千年的时间,也就是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到五千年之间。

经过了漫长的三皇时期,华夏的先祖们不仅获得了应当具备的基本生活能力与文明,更重要的是,在那看似原始的生活状态中却早已蕴含了博大深邃、贯通天地人神的半神基础。五帝时代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筑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华夏文明大厦。

“帝”在上古文献中,最早多指“天帝”之义,就是众天神之君的意思。这一点,商、周的相关文献记述得很清楚,请参阅后续各代书叙。“五帝”时期的帝君,也多是“神于天,圣于地”的半神治世。一直到平定水患、开启夏商周礼乐天下又一个历史时期的大禹王,都是神通广大,有很多神迹传世的。与三皇时期不同的地方,是这一时期这些在天为帝、在地为王的伟大帝君,开始用他们在人间的大德行,系统奠定本轮五千年文明德性与人伦教化的根基。所以一千五百年后,一代人文宗师对五帝的教化,五体投地,景仰备至。

五帝时期已有了系统的文字和专职记录历史的史官,帝王的言行和人间大事得以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后来在漫长的岁月流传中,自然灾难或社会变更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原始文献到今天大量遗失。但庆幸的是,华夏文明在历史记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从五帝时代就开始不间断的历史传说与记录,事凡重大历史人物、事件都有所流传和记载;二是后世著作中,不论是史书,还是其他各种文献,都会不断引述先人的历史传说与记载。这种滚动积累、交叉参证的方式,使得中华历史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都以全息的方式展现出整部华夏历史,使得中国近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上唯一被不间断记录的历史。

由于史籍众多,许多史实由不同文献交互参证,其根本史实可信度很高。相比其他民族历史而言,中华历史对考古实物的依赖性相对较低。而近现代新的考古成果不断涌现,也在不断印证著中华上古史。

五天帝与感生帝

中国自古又流传着五天帝之说,认为掌管人类三界这个低层宇宙层次中所能知道的最高的自然之神是昊天,又称天帝、皇天、上帝、天皇大帝、老天爷等。昊天上帝之下是五天帝,分别主管东、南、西、北、中这五方,代表金、木、水、火、土这,又称五方上帝或五行帝等,古时对昊天上帝与五天帝的祭祀非常隆重,称为大祀。

中华传统文化中讲究天人合一,将天、地、人并列为“三才”,认为三才相互对应、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人间将发生什么大事,天象必定会有所彰显,自然界也必会有相应的征兆出现,以预示人类,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所以古人常常夜观天象,以预知人间将发生的大事。

古人将天上人眼所能观测到的星星,大体上划分为“三垣四象”,以中垣“紫微垣”为中心,代表天帝所居住的地方,对应人间的皇室。上垣“太微垣”次之,代表天庭,对应人间的朝廷。太微垣以“五帝座”为中心,五帝座共五颗星,是太微垣中最亮的五颗星,代表五天帝之位。

《春秋纬?文耀钩》说,太微垣中有五帝座星,为五天帝之精气所化,代表五天帝:青帝名为灵威仰,赤帝名为赤熛怒,黄帝名为含枢纽,白帝名为白招矩,黑帝名为汁光纪。

孔子说:五天帝代表五行,是五行之神,他们按照不同的时间秩序化育万物。

古人认为五天帝分别代表五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在不同的时间,按照五行之德轮流执政,神于天而圣于地,在天为天帝,对应到地上为人间君王。

在上古时,五天帝之精气降于人世,感生为人间君王,使他们代表不同的五行之德在人间执政,化育万物,所以也称为“感生帝”。目前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五位“感生帝”分别为:东方青帝太昊(五行为木),南方赤帝神农(五行为火),西方白帝少昊(五行为金),北方玄帝颛顼(五行为水),中央黄帝轩辕(五行为土),他们是记载最早的五位感生帝。

《春秋纬?保干图》记载,人间的帝王,与天地相通,血气中都含有五天帝之精。

《礼记正义》中也说:“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

所以人间君王又被称为五天帝之子,受命于天,如:夏朝称为白帝之子,商朝称为黑帝之子,周朝称为苍帝之子……

中华文化源自神传,博大精深。中华历史上不同的帝王与朝代,都具有不同的五行之德,对应五行,依据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之理,顺应天道运行的法则,轮流更替执政,依天命而行,演绎著中华五千年文明。每个朝代、帝王能够坐拥多少年江山,都是有它背后的天数与安排的,以此纵观整部中华史,也都有它的安排和目的所在,唯有读懂它,顺应天命,才不至于在历史中被淘汰,才可拥有美好的未来

五帝是谁?

“神于天,圣于地”的五帝究竟是哪五位,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除《尚书》、《国语》、《左传》之外,先秦诸子的著作也有大量记载和引述。由于视角不同,关于五帝有不同说法,以下列举几例:

《易传》、《大戴礼记》等记述五帝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战国策》载五帝为:黄帝、伏羲、神农、尧、舜;
《吕氏春秋》、《淮南子》记载为:黄帝、颛顼、伏羲、少昊、炎帝;
《尚书.序》、《白虎通义》记载为:少昊、颛顼、喾、尧、舜;
《史记》、《世本》等采述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资治通鉴外纪》则采用为:黄帝、颛顼、喾、尧、少昊。

就相关史料综而言之,这一时期虽然并不仅仅只有五位帝王治世,但确是以五位用大德行教化天下的帝王为代表的历史时期。我们以史料较多的黄帝、颛顼、喾、尧、舜来书叙,勉力书述此间帝君德化天下的情状于一二吧。

参考书目:
1. 《隋书.礼仪》
2. 《中庸》
3. 战国楚简《子羔》
4. 《春秋纬.文耀钩》
5. 《孔子家语》
6. 《春秋纬.保干图》
7. 《元命苞》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知音广播】交响乐闹心?需改观来欣赏((组图)


正见知音系列节目:神韵(2)

亲爱的听众朋友好,欢迎您收听这一集音乐特别节目。上次节目播出后啊,收到不少热心听众的回馈,那么安吉在这里向您表示感谢,也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东西方的差异

有位大陆来的听众朋友提了一个问题,他说,虽然我觉得你讲的挺有道理,听交响乐应该很有好处,但为什么我一听还是觉得闹心,吵得慌啊?哈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好像这个现象不仅有,还挺普遍的呢。我想呢,这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吧!一个呢,是文化差异,所谓的Cultural Difference,很多从中国到国外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种文化差异。举个小例子吧,我刚到美国在学校读书,有一天同班的女生Jennifer上课时发高烧了,我就送她回宿舍休息。

Jennifer呢是美国白人,她的父母都在外州,也没有人来照顾她,我就跟她说,你啊盖好被子发发汗,我去给你煮碗鸡蛋面吃吧。记得以前在家一生病我妈妈就这么说。谁知Jennifer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可乐,一边吃还一边央求我,安吉,你去帮我买个牛肉汉堡包吧,要double cheese的。我惊的下巴差点掉下来,生病了还吃那么油腻的东西,这病能好吗?可是两天后呢,人家就生龙活虎的来上课了。所以啊,这外国人和真的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交响乐本来就是西方传来的,那东方人可能是会有一些不习惯吧。

不过这位听众朋友觉得交响乐闹心的最主要的原因啊,大概还不是这个,说来话长了,咱们还是先从的历史说起吧。(广播时间/02:11

西方音乐家巴赫、海德

按照西方音乐史分期呢,欧洲交响音乐的发展大约是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历史阶段。一开始啊,大家是在里,一起弹弹乐器唱唱歌,赞美。人称西方音乐之父的巴赫,就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他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人生最后的27年,给后人留下无数优秀的作品。巴赫有非常虔诚的信仰,他的多数作品都是对神的赞颂,如《马太受难曲》、《圣母颂》等著名曲目。他说,我的音乐源自于信仰,我深信我的才华是上帝的恩典;我作曲是为了荣耀上帝,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所以巴赫的音乐非常富有感染力,使人听了心灵沉静,审视自己的言行,并能弃恶从善,做个好人。

交响音乐就这样在18世纪中期的欧洲形成了。人称交响乐之父的海德,小时候是维也纳圣斯蒂大教堂唱诗班的歌童,这在当时可是很荣耀的事情。海德后来在匈牙利担任了30年的宫廷乐长,写下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多数呢都有很强烈的宗教色彩,表达对神的敬拜。他对巴赫也是推崇备至,他的音乐风格优美柔和,庄严隆重,是古典主义的典范。

西方音乐家:莫札特、贝多芬


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可也曾面临过音乐不受人理解的阶段。

和海德同一时代的另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就是莫札特了。莫札特4岁时就开始作曲,是个天赋异禀的音乐神童。他一开始也是为宫廷服务,受巴赫的影响也很深,他作品里的古典风格浓郁,但是呢他比海德更强调个人的情感,所以从他后期的作品中呢,就可以感受到他对人性自由的追求。莫札特虽然是个多产的作曲家,但是他35岁[注1]就匆匆离世了。(广播时间/04:16

海德后来收了个学生,就是著名的贝多芬,也是那个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许多作品深受海德作品的影响,也是属于古典主义的音乐,同时呢他非常热爱大自然,所以他的很多作品是描绘自然美景的,比如《田园交响曲》,生动的展现了初临乡间的那种欣喜和愉悦。可是贝多芬在他事业巅峰的时候,却失聪了,这对热爱音乐的贝多芬来说,真是致命的打击。不过呢他真的是非常坚强,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而他当时那种受创后的挫折感和愤怒感,都很明显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比如这首脍炙人口的《命运》交响曲。

西方音乐家柏辽兹

现在有很多人喜欢这首交响曲,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啊,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贝多芬的作品,觉得听上去生硬古怪,不,听起来呢也费劲。然而有个人却特别喜欢他的这一风格,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法国作曲家柏辽兹。

柏辽兹出生于富裕的医生家庭,本来他也应该是子承父业成为医生的,但是他从小就挺淘气,挺另类的,后来干脆从医学院辍学,改上音乐学院了。他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就觉得太棒了,可能是贝多芬作品中的那种不羁和抗争契合了柏辽兹的某种天性吧!那时候正好是法国大,发生了著名的巴士底狱大暴动,柏辽兹也兴奋得不行,恨不得自己也加入进去。那这种情绪当然也在他的音乐中有所表现。

同时他认为,音乐就是用来表达人的情感的。后来他爱上了演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女主角,单相思了两年,然后就写出了那部对后人影响深远的《幻想交响曲》,算是浪漫主义最鲜明的音乐文献之一吧。(广播时间/06:36

民族乐派浪漫的延伸


柏辽兹,又译白辽士,法国浪漫派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

这个浪漫主义本来是文学运动,它是在一种对于18世纪的人们来说,过于大胆和狂幻的绘画和诗歌观念上繁荣起来的;最常见的题材包括无望的爱情、狂热的激情、求而不得的绝望、死亡和梦魇等,和古典主义的交响乐,已经是有很明显的区别了。

随着19世纪欧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19世纪下半叶以东欧和北欧国家为中心,兴起了一种新的音乐流派,民族主义乐派,也可说是对浪漫主义的延伸吧。民族主义交响乐的特征是宣扬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风格。音乐的内容常常取自于某一民族或国度的历史、传说、大自然景物及人民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而其音调则大多取材于民歌或民间舞曲,音乐的民族性、国籍性也更加明显。民族乐派呀,最早是出现在俄国,俄罗斯最伟大的交响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也为民族乐派的兴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比如您现在听到的这个背景音乐《天鹅湖》,就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是以悲歌为基调,反映了19世纪八十年代俄罗斯知识份子的情绪,有力而真切的表达了时代的矛盾,斗争的冲动,人们寻求安慰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幢憬。

十月革命以后呢,俄罗斯就变成了苏联了,交响乐也成为苏联共产党加强统治的工具,那时候的作品强化了浪漫主义作品中的那种暴力和斗争,当时最著名的苏联音乐家是肖斯塔科维奇,他还有个绰号,叫“一生都在等待被枪毙的音乐家”,他可以说是苏共强权下的一个牺牲品吧,为了求得生存,不得不把自己的才华用来给暴君和强权歌功颂德。他的一个最大的创新就是把恐惧的情感活灵活现地用交响乐表现出来,我想这可能也是他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吧。(广播时间/08:49

交响乐初入中国

那么在这个期间呢,西方的交响乐也走进了中国。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团是上海交响乐团,它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879年了,在上海公共租界发行的一张英文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内容是“上海公共乐队将于兰心大戏院演出”。一开始这个乐团的成员从指挥到乐手,全部都是外国人,演奏的曲目也是欧州传统的古典交响乐。慢慢的呢就加入了一些中国乐手,后来也逐渐有了中国音乐家写的作品。

那时候的上海人对交响乐也是非常热衷的,比如在1942年吧,当时的乐团指挥梅百器辞职前举办四场告别演出会,有近2000名听众因为买不到票而无法入场。所以呢要是说中国人不懂交响乐,当时的阿拉上海人肯定不同意。

共产党管控的交响乐黑暗史


西方音乐经历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印象主义等阶段。

到了1949年,共产党军队打进上海了,结果把乐团里的外国人通通吓跑了,交响乐团只有不到一半人留了下来。共产党虽然不懂音乐,但也知道交响乐是个可以利用的好东西,于是在老大哥苏共的帮助下,又把濒临解散的上海交响乐团重新搞了起来,当然就不能再演欧洲的古典音乐了,于是直接从苏联引进作品,特别是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革命元素的作品。

这期间中国的音乐家也写出了自己的作品,当然都是在党的严格管控下写的,作品呢都是给党歌功颂德,涂脂抹粉的,赤裸裸地宣扬革命和杀戮,将苏联老大哥作品中的暴力斗争和恐惧愤怒的元素,更是凸显的淋漓尽致。(广播时间/10:41

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乐手们啊有整整十年的时间,都只能身穿军装,在舞台上演出两部革命交响乐,《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不过音乐家们也没有因为顺从了党的淫威就平安无事了,他们一样也在文革中遭到残酷迫害。比如团长黄贻钧吧。他首先呢被揪出来批斗,然后就被从指挥台上赶下来,赶到大门口在寒风中看管自行车;最让人痛惜的呀,还是钢琴家顾圣婴,她17岁的时候考入上海交响乐团,20岁在莫斯科获得钢琴金奖,也是中共建政后,中国人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上获得金奖,1958年呢她又在日内瓦荣获女子钢琴最高奖。可是在文革中啊,她无法忍受残酷的迫害和羞辱,与母亲、弟弟一起在家中开煤气自杀了,年仅30岁。

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一开始听众朋友提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他一听交响乐就觉得闹心。您也看到了,咱们中国的交响乐就是这么发展过来的,那时候人们白天大家互相批斗,人人自危,晚上吧想娱乐一下,却还要被逼着听这种充满血腥暴力和恐惧的音乐,那当然觉得受不了,觉得闹心了。也难怪后来邓丽君小姐的歌在大陆一出现呢就风靡一时,她的甜美温柔的歌声可以说是抚慰了整整一代人饱受摧残的心灵。(广播时间/12:16

影视广泛运用交响乐


神韵交响乐,传递祥和、磅礴,带给人们心灵的宁静与震撼。(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不过对年轻一代来说,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没有经历过文革,也没有听过什么革命交响曲,应该不会受太大的影响。但是要知道啊,交响乐其实被运用得很广了,尤其在里,表现力丰富的交响乐呢经常是被用在配乐中。举个例子吧,您想像一下自己在看电影,突然屏幕上一片漆黑,接着一段音乐响起。(音乐)

这段音乐让人感到是天从暗到亮,小鸟在叫,万物复苏的感觉是吧。好我们再换一段音乐,听听又是什么感觉,萤幕上一片漆黑,忽然间。(音乐)

这段音乐就听着很紧张、很诡异,感觉好像是坏人来了,是吧?这些东西呢,其实都没有老师教过咱们,因为经常看电影看电视嘛,所以自然就把这些感受和这种音乐联系起来,一听到这个音乐就会条件反射一样地想到这个景象。中国这些年电影电视的配乐,也是大量采用了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畸形变态的作品,所以呢,只要是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的呀,还真的不能说自己没有受到那个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结果呢就使很多人在欣赏交响乐的时候,有了心理障碍,其实就是这个观念造成的。

放下观念欣赏交响乐

所以呢,要想欣赏交响乐,咱们还是要学会放下观念,重新认识。而神韵交响乐团演奏的西方曲目,选的都是非常传统的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弘扬的是敬天敬神,天人合一的理念。演奏中呢也完全摈弃了暴力和冲动的元素,抒发的是慈悲、平和与宽容。那么多听这样的音乐,有助人们,特别是咱们中国人啊,清除头脑中被强行灌输的斗争理念,人的情绪呢就会变得更平和、更理智。

好,节目的最后呢,咱们来听一段神韵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解忧》[注2],相信您听到这么优美纯净的音乐,一定不会再有闹心的感觉了。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再会。(广播时间/14:41

[注1]广播中提及莫札特享年30岁,此处为口误,实际上应该是广播稿中提及的35岁。

[注2]本集节目中所介绍的曲目《解忧》(Sorrow Melts Away)由神韵交响乐团演奏,作曲谈骏毅,版权归“神韵”所有。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正法迫害如影随形 佛遭毁谤 更显佛法无边(图)

作者: 星云大师


面对无理的与对待,并未回以恶语恶行,他们祥和的态度,令知悉者无不敬服。(网络图片)

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没有罪恶不知道善美,大觉佛陀的僧团中,遭遇种种的迫害,那像是注定的天经地义之事。然而每次中伤与迫害,反而助长佛陀的威望,宣扬了佛法。

婆罗门外道怨责 佛陀平和以对

世间,永远是正法与邪魔斗争的世间,正法越是兴隆,魔王的迫害就越会加重。这是没有可疑的,佛陀是信他的人的救星,是外道魔鬼的对头,不能战胜外道魔鬼,就不能成为佛陀。

一、佛陀说种族

佛陀的弟子中有名叫婆悉咤的人,他们本是婆罗门的种姓,一向被人认为是特殊阶级,有一天,佛陀就问他们道:

“你们从前是婆罗门的种姓,现在对我的正法有着坚固的信心,跟随我出家学道以来,婆罗门种姓的人,有谴责你们吗?”

婆悉咤当即答道:

“佛陀!他们谴责得非常厉害!他们说婆罗门是第一尊贵的人种,是从梵天的口中生出来,别的人种都是下劣的,他们怪我们舍去清净的人种加入佛陀的教团之中。”

佛陀像早就知道这些事,他心平气和的解释道:

“婆悉咤!目前社会上所分的种族阶级,有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等等的不同,在职业上说,有政治、宗教、商业、劳工的分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要以此形成阶级,解说人种的优劣,却是绝对错误。无论那一种,都是有善也有恶的。比方刹帝利种姓的当中,杀生、偷盗、邪淫、诈伪、凶恶、贪欲,嫉妒、瞋恚、邪见,行这些恶业的人很多,婆罗门、吠舍、首陀罗之中,行这恶业的不少。不善的行为,有不善的果报,虽说是婆罗门种,也不能避免这因果的定律。假若说,婆罗门中没有行此恶业的人,说他是第一人种倒也可以,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作善的因,有善的果,这不限于婆罗门,什么种族都是一样。

你们看,现在的婆罗门,和的已不一样,他们娶妻生子,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说是梵种,是梵天口中生出来的,这叫做妄语。”

二、佛陀主张平等令魔怒

“婆悉咤!你们要知道,无论那一种姓中,剃除须发,穿着法服,精进修道,都可以成就圣果,成就圣果的叫阿罗汉,阿罗汉才是清白的、第一的!”

佛陀四姓平等主张,生佛一如的理想,像万道金光,照得外魔胆兢心惊,这更加重他们陷害佛陀的决心。由婆罗门而来皈依出家的婆悉咤等,听闻佛陀的法音,欢喜信受,当然鼓着更大的勇气,迈向正道真理的前程。

在佛陀这样说法以后的不久,舍卫城的婆罗门诸外道,眼见佛陀的僧团势力有如日月之光的增大,他们心中嫉妒的火焰炽烈的燃烧着,他们计划着一定要中伤佛陀,这样才称心如意。

计划的结果,他们用金钱财帛买动一个名叫战遮的少女,叫她跟随舍卫城的信众到只园精舍听闻佛陀说法,有一次听法回城中以后,战遮女又穿着美丽的服装,手执鲜花,向只园精舍而去,她偷偷的住宿在外道的修道院中,第二天早晨,舍卫城的民众往只园精舍礼拜佛陀,正当他们到达只园精舍的时候,战遮女就从只园精舍的方向对面走来,大家为她问候早安,她回答说,她昨天是住宿在只园精舍的香殿之中。

三、外道指使战遮女污蔑佛陀不成

战遮女这么回答后的七八个月,腹部用带子在内衣中系着一个小木盆,有一天正当佛陀在法座上说法的时候,战遮女打扮妊妇的妖态,也加入在听众之中,正当佛陀说法时,她突然从大众中站立起来对佛陀责问道:

“你说法的辩才倒是无碍,但现在我要问你,你既和我发生夫妇的关系,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替我建造产室?你舍弃我不顾,真是一个没有情义的人!”

战遮女这么说后,听众中那些很深的人,也都大惊失色,佛陀却威严不动的闭目坐在法座之上。就在这时候,战遮女系在身上的木盆忽然扑通一声往地下一落,恶毒的计谋揭穿以后,她这才羞惭的抱头鼠窜的往只园精舍的外面逃奔,佛陀仍然像没有事似的继续说法。

四、佛陀说杀人妄语是恶业

外道的恶谋被揭穿以后,他们还是执迷不悟,不知回头,又第二次的企图用女人来陷害佛陀,外道当中有一个少女名叫孙陀利的,受了外道首领的嘱讬,早晚很勤的在只园精舍进出。

数日以后,外道之徒以金银雇了凶暴的恶人数名,在一个夜中,当孙陀利行走在只园精舍路上的时候,这一个可怜的女郎就被他们乘其不备时把她暗杀,死尸就当夜埋葬在只园精舍附近的垃圾堆中,外道第二日向政府报告,请求搜寻。

搜索的结果,在只园的附近发现孙陀利的死尸,外道就到处扬言说,孙陀利和只园中的人有不净的行为,孙陀利不幸的被害,一定是为了桃色的纠纷。对佛陀及僧团有信仰的人,知道这是外道的阴谋,但如何才能洗净这不白的冤枉,大家都非常忧心,他们把此事报告佛陀。佛陀听后,就命令一个比丘到街上去告诉民众说:“杀人是凶恶的行为,杀人是不可原恕的罪,既杀死人,又再诬赖他人,这是犯了杀人与妄语的二罪,造如此重大的恶业,迟早都会有不幸的恶报。”

五、邪恶助佛陀圣法传播

佛陀的僧团中,虽然不幸遇到这些迫害,但大智的佛陀,是有完美的圣格,是有清净的自性,了解、信仰、皈依的人,自然懂得佛陀。舍卫城的波斯匿王,是信奉佛法的人,佛陀没有表示,他是不敢怀疑僧团的不净。他命令大臣,限期破案,务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佛陀说:“善恶因果,如影随形”,不久,那些行凶的恶徒,接受外道的赏金以后,在酒店里猜拳酗酒,因为分派赏金不平,发生口角之争,因此全数被捕,一个也没有逃脱,他们招供是外道所使,他们并非是主谋。

波斯匿王下令逮捕外道门徒,以教唆杀人罪严刑宣判。事实诏告天下,因此舍卫城的外道,益发受民众普遍的排斥。他们看佛陀的圣格有如须弥,更加崇高;佛陀的名望,有如日月,更加光亮。大家反而争先恐后的来皈依到佛陀的座下,拥护佛陀。

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没有罪恶不知善美,佛陀圣法的流传,有一部份就是的黑暗与罪恶帮着推动的。

六、城主怒待祥和佛陀遭恶报

佛法的教难,僧团的迫害,并不到此就止,可以说,世间上一天有正法的流传,一天就有迫害紧跟着而来。

佛陀有一次教化到拘利城的时候,拘利城的城主善觉王,是耶输陀罗的父亲,因为他知道佛陀曾舍弃他的爱女而去出家学道,就怀忿在心。当佛陀托钵的途中,他带着蛮横的态度,阻拦着大路,公然的妨害佛陀的托钵,并且他更粗暴的对佛陀道:

“您怎么有脸面到我的城中来托钵?我要下令城民不要给您供养。您不要国家,不要父王,不要,疯狂似的要入山修道。我城中的粮食虽多,可是我不能给一个不要国家,不要父王,不要妻子的人来受用,我要您即刻离开我所有的地方!”

佛陀听后没有生气,慈和的解释道:

“请你不要怪我,照你的话听起来,你对我是不应该有误会的。我的出家学道,并不是不要国家,不要父母,不要妻子,而是我把世界当为我的国家,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我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这是没有辜负我的所愿,我成就一切功行和福慧具足的佛陀,宇宙和我一体,我的慈悲遍于一切。你是拘利城的城主,你应该爱护全城的城民,而我是人间的佛陀,我应该要爱护一切众生。

你有儿女情长的私爱,我很同情你的用心,可是,你在真理的佛陀之前,这种用心早就应该舍弃。请你仔细的想想,你就可以知道城市既不是你的,粮食也非你一人所有,你所有的是善恶行业。城民、粮食,你有离开的一日,善恶的行业却时时跟着你。”

佛陀的法语,善觉王听后仍不觉悟,他对佛陀的无礼,佛陀虽慈悲的没有怀恨在心,但每个人造作的业力,是不能逃出自作自受的因果定律,善觉王随后不到七日,就不幸的得暴病死亡。

责任编辑:清净有道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酌古鉴今:孔子怎样看出“谁最贤德?”(数文)

作者: 吉光羽 来源:

一、怎样看出“谁最贤德?”

鲁哀公问孔子:“时下的国君,谁最贤德?”

孔子回答说:“卫灵公。’’

鲁哀公觉得很疑惑:“可是,我听说他后宫的生活好像满复杂、满淫乱的。不是吗?”

孔子说:“我说的是他的朝廷,并不是他的后宫。灵公的弟弟渠牟,他(卫灵公的弟弟)的智慧,足以治理兵车千乘的大国,灵公非常喜爱他;又有一个贤臣名叫,只要国中有人才,就推荐给灵公任用,任用了也无不显达,就算偶有不显达的,王林也私下以自己的俸禄,来资助他们,灵公对王林非常尊敬;又有一个贤臣名叫庆足,国家一有大事就交给他处理,他也都能处理得很完善,灵公非常的亲近他;还有卫国的贤人史鳅,因故离开卫国时,灵公难过得三个月之内不听、不举办宴会,直到史鳅回来,才高高兴兴的一切恢复正常。我是从灵公和这些贤人的关系,判断他是个贤德的君王。”

二、人死后有没有知觉?

问孔子:“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知觉?”

孔子说:“我要是说:还有知觉,恐怕一些孝顺的子孙,会因为死去了先人,而妨害了自己生业、生活;我要是说人死了没有知觉,又恐怕一些不孝的子孙,干脆把尸体一扔,连埋葬都省了。赐(指子贡)啊!你要真那么想弄清楚,等你自己死了以后,再知道也不迟。”

三、子贡愈来愈退步?

孔子说:“我死了以后,子夏会一直进步,子贡却会退步。因为子夏喜欢和比他强的人,在一起。而子贡,则只爱处在一群不如他的人之间,喜欢跟这些人大发议论。

四、“君子所为,本非易解”

淳子髠(读昆)对说:“把名声和功业放在前面的,是为别人做事的人;把名声和功业放在后面的,是为实践自己心志的人。但无论如何,名声和功业总是存在的。如今你在齐国位列三卿,名声和功业都不见踪影,就挂冠求去。仁者的行为,真是这个样子的吗?”

孟子说:“宁可自己地位卑下,也不愿事奉不肖的人,这是伯夷;五次投靠夏桀,五次投靠商汤,这是伊尹;不排斥昏君,不在乎官位卑下,这是柳下惠。这三个人虽然做法不同,但本质却完全一致,都是个‘仁’字。只要仁的本质一致,外表的做法,又何必非一样不可呢?”

淳子髡又说:‘‘鲁穆公时,公仪子执政,子思、子庚为臣,鲁国却更加衰弱,难道说贤人对国家反而没有什么助益?”

孟子说:“这完全是能不能真正任用贤人的问题,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不懂得真正任用贤人,亡国都有可能,只是衰弱,已经算是运气好的了。”

淳于髡又说:“以前,王豹住在淇水,因为他的影响,河西的人都很会唱歌,所谓有内在的本质,自然会表现在行事作为上。哪里有做了事,却完全看不到一点功业或绩效的呢?”

孟子说:“孔子在鲁国当大司寇而不被信用,有一回祭典的祭肉没分给他,于是孔子去官离国。不了解他的人,以为孔子争的是肉,了解他的人,才知道孔子深刻的用心:原来是借小过失离去,而不愿因他的离去,凸显出鲁君的大过。君子的所作所为,本来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以上均据西汉刘向《说苑》)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唐太宗金言(四) 曾敬贤 整理

来源:

19、逆耳之辞难受,顺心之说易从
【原文】
夫谗佞之徒,国之蝥贼也。争荣华于旦夕,竟势力于市朝,以其谄谀之姿,恶忠良之在己上,怀其奸邪之志,怨富贵之不我先。朋党相持,无深而不入;比周相习,无高而不升。令色巧言,以亲于上;先意承旨,以悦于君。是以朝有千臣,昭公去国而方悟;弓无九石,宣王终身而不知。……砥躬砺行。莫尚于忠言;毁德败心,莫逾于谗佞。今人颜貌同于目际,犹不自瞻;况是非在于无形,奚能自睹:何则?饰其容者,皆能窥于明镜;修其德者,不知访于哲人。拒善自患,何迷之甚?良由逆耳之辞难受,顺心之说易从。彼难受者,药石之苦喉也;此易从者,鸩毒之甘口也。故明主纳谏,病就苦而能消;暗主从谀,命因甘而致殒。
——《集•去谗篇》

【注解】
蝥贼:吃禾苗的两种害虫,这里比喻对国家有危害的人。
市朝:市,交易买卖的场所;朝,官府治事的处所。因以市朝指争名夺利的场所。
比周:结党营私。
令色巧言:用谄媚的态度和动听的言词取悦于人。
朝有千臣二句:据《左传》,宋昭公被逐出宋国时,曾说:“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吾不闻过,是故至于此也。”
弓无二句:《尹文子》:“(周)宣王好射,其实所用不过三石。左右皆曰:‘不下九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去谗篇》中的这段话,指出谗佞之徒对国家的危害,从而告诫后代帝王,应该远离谗佞,不要听信谗言。反映了唐太宗决心要做明君的态度。

【今译】
专说别人坏话,奸诈谄谀、花言巧语的人,是危害国家的蝥贼,他们从早晨到晚上,都在争夺荣誉与名声,从市井到朝廷,都在争夺权势与利益,用他们那诌媚逢迎的姿态,厌恶忠诚贤良的臣子,处在他们的上位,怀抱着奸诈邪恶的感情,埋怨自己没有首先取得富贵。结成朋党互相依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结党营私,习以为常,爬上朝廷的各个高位。用诌媚的姿态,动听的言辞,求得与主上亲近;察颜观色,迎合主上的旨意,来讨取君主的喜欢。因此,朝廷有上千的臣子,宋昭公被逐出宋国时,才省悟到是这些谗佞的人,误了他的大事。周宣王的弓并没有九石的力量,他一直到死,却不知道。……锻练品行,没有比忠言更好的东西了。毁伤,没有比花言巧语、诽谤中伤更厉害的了。人们的容貌,都近在自己的眼底下面,尚且不能自己看到,何况是与非这种无形的东西,怎么能自己看清楚呢!为什么呢?修饰容貌,都知道用镜子照看,修炼道德,却不知道向哲人请教。拒绝善良,自己使自己变得愚蠢,这是多么的迷惑啊?这实在是由于逆耳的话,难以接受;顺心的话,容易听从。难以接受,是由于良药苦口;容易听从,是由于毒药吃到口里很甜。所以英明的君主接纳忠谏,就好象病人吃了苦药,疾病马上消除;昏暗的君主听从谄谀的话,小命由于吃了甜的毒药,而丧失。

20、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
【原文】
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民不劳,静则下不扰。民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人主好奇伎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商之业废焉。人主好高台深地,雕琢刻镂,珠玉珍玩,黼黻絺绤(读夫、福、池、细),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民财匮;民财匮,则饥寒之患生焉。乱世之君,极其骄奢,恣其嗜欲,土木衣缇绣,而民短褐不全,犬马厌刍豢,而人糟糠不足。故人神愤怨,上下乖离,佚乐未终,而倾危已至。此骄奢之忌也。
——《唐太宗集•诫盈篇》

【注解】
乖:不
奇伎:新奇的技艺及制成品。
鸷鸟:凶猛的鸟,鹰鹯之类。
黼黻絺绤(读夫、福、池、细):黼黻,是礼服上所绣的花纹。絺是细葛布,绤是粗葛布。
缇(读提):丹黄色约帛。绣:刺绣。
短褐:劳动者穿的粗布衣服。
刍豢:用谷物喂养家畜。

《诫盈篇》中的这段话,论述了反对奢侈的重要性,指出帝王如果奢侈,将会导致国家倾覆、危亡的祸患。

【今译】
君主用节俭的品德涵养本性,用清静的品德修正自身。君主节俭,老百姓就不劳苦;注重清静,国家就安定,不会骚扰民众。老百姓劳苦就会产生怨恨。民众受到骚扰,社会就不会和谐。君主喜好新奇的技艺、浮靡的、凶猛的飞禽走兽,游玩没有节制,打猎不遵守季节,如此就会徭役繁多。徭役繁多,就会竭尽人力。人力竭尽,就会荒废农业与商业。君主喜好高台深地,雕琢刻镂玉器,珠玉珍奇玩好,讲究礼服上的花纹和粗细葛布,如此就会赋税繁重。赋税繁重,老百姓就会家财穷尽。老百姓家财穷尽,就会产生挨饥受冻的灾祸。乱世的君主,极其骄纵奢侈,放纵自己的欲望,宫中的土木都铺挂上绫罗锦绣,而老百姓连粗布短衣都不齐全。宫中的犬马,对粮食都吃厌了,而老百姓连糟糠都吃不饱。因此人与神,都感到愤怒怨恨,君上与臣下不相一致,享乐还没有完毕,而国家的倾覆危亡已经到来。这就是骄纵奢侈必须禁忌的原由啊。

21、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
【原文】
夫圣代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斲,舟车不饬,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
——《唐太宗集•崇俭篇》

【注解】
富贵广大:指帝王富有天下,贵为天子。
矜物:恃才傲物。
茅茨:茅草屋顶。
采椽:用柞栎做的椽子。
大羹:古代祭祀时用的肉汁。
比屋可封:尽人皆贤,家家都具有可以封爵位的德行。

《崇俭篇》中的这段话,论述了节俭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说明了君主的节俭,对树立社会淳朴风俗,提高人民品德的重要作用。

【今译】
圣明时代的君主,具有节俭的生活作风。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却用简约的思想守护它。圣哲英明,却用愚拙的态度守护它。不凭借自己尊贵的地位,而骄傲的对待人;也不凭借自己道德的丰厚,而骄傲的对待人。茅草盖屋,不加修剪;柞栎木做椽子,不加雕刻;船只车辆不加装饰,衣服没有花纹,土筑的阶梯,不筑高;肉汁也不加调料。不是他们憎恶荣华,厌恶美味,而是生活淡薄,行为俭朴。因此,社会风俗淳朴,家家具有可以封爵位的道德高尚之人。这就是君主的节俭品德所教化的结果。

22、威立则恶者惧,化行则善者劝
【原文】
夫天之育物,犹君之御众。天以寒署为德,君以仁爱为心。寒暑既调,则时无疾疫;风雨不节,则岁有饥荒。仁爱下施,则人不凋弊;教令失度,则政有乖违。防其害源,开其利本,显罚以威之,明赏以化之。威立则恶者惧,化行则善者劝。适己而妨于道,不加禄焉;逆己而便于国,不施刑焉。故赏者不德君,功之所致也;罚者不怨上,罪之所当也。故《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此赏罚之权也。
——《唐太宗集•赏罚篇)

【注解】
育物:化育万物。
御众:治理民众。
乖违:分离,不和谐。
防其害源:使民众不犯法。
开其利本:开导老百姓各务其本业。
显罚:当众给予处分。
无偏句:言赏罚不因个人喜怒而定,很得当,故无偏党之私。
权:秤锤,引申为轻重不失其平。

《赏罚篇》中的这段话,论述了赏罚得当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今译】
上天化育万物,犹如君主治理民众。上天以严寒暑热作为它的德行,君主以仁爱作为他的本心。严寒与暑热完全均调,四时就没有疾疫;风雨没有节制,年岁就会发生饥荒。对下民普遍施予仁爱,民生就不会凋弊;政令失去节度,政事就不会和谐。防止民众犯法,开导他们努力从事本身的事业,当众实行惩罚,以威服他们;公开进行奖赏,使他们顺从教化。威势树立起来,为恶的人就会恐惧。教化流行,为善的人就会受到鼓励。只图个人舒适,而妨碍道德教化,俸禄就不加到这种人身上;违背自己的私利而方便于国家,刑|罚就不落到这种人身上。所以,得到奖赏的人不感激君主,是他的功劳使他得到的;受到惩罚的人不怨恨君主,是他的罪过应该判决的。所以《书经》上说:“不要有偏党的私心,王道是广大无边的。”这就是赏罚的公平正直。

23、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原文】
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乏则忘廉耻。故躬耕东郊,敬授民时。国无九岁之储,不足备水旱;家无一年之服,不足御寒温。然而莫不带犊佩牛,弃坚就伪,求伎巧之利,废农桑之基,以一人耕而百人食,其为害也甚于秋暝。莫若禁绝浮华,劝课耕织,使民还其本,俗反其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此务农之本也。
——《唐太宗集•务农篇》

【注解】
食为人天:老百姓依赖饮食生存。
躬耕:古代帝王为了鼓励农业生产,在规定的时间内,亲自进行耕田的活动。
敬授民时:把天时节令告诉人们。
带犊佩牛:比喻人民弃农耕而带刀剑。汉宣帝时,渤海郡一带发生饥荒,龚遂被任为渤海太守,劝民务农,见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螟:蝗虫之类,食苗心之虫。
浮华:指上文说的求利废农。

《务农篇》中的这段话,论述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说明发展农业对建设国家及形成淳朴社会风俗的重要意义。

【今译】
老百姓依赖饭食生存,农业是政事的根本。国家粮食充足,人民就知道礼节;衣食缺乏,老百姓就会忘记廉耻。所以天子亲自在东郊耕种田地,国家把天时节令及时告诉人民。国家没有九年的粮食储存,就不足防止水旱灾害;家里没有准备一年的衣服,就不够为冬天、夏天做好准备。然而人们都抛弃农业生产去舞刀弄剑,抛弃实在的而奔向空虚的,追求通过伎艺、工巧牟取利益,废弃了农桑这个国家的根本事业,用一个人耕种,百个人吃饭,它造成的危害比秋天的螟蝗之灾更严重。不如禁止求利废农的浮华风气,鼓励耕田织布,使老百姓回到农业生产上来,风俗回到淳朴的道路上来。于是,大家就会心怀仁义,永远不走贪婪残暴的道路,这就是努力从事农业的重大意义啊!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古风悠悠: 辜负婢女 谢尚断后

作者: 李义 来源:

人做了辜负别人的事情,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不管自己的地位有多高,对方的地位有多卑微。有一个叫谢尚的,因为辜负了婢女,竟落得断后的下场。

据《搜神记》记载,夏侯弘自己说看见了鬼,和鬼谈了话。镇西谢尚骑的马忽然死去,他忧伤烦恼到了极点。谢尚对夏侯弘说:“您如果能够使这匹马复活,那么您真的是看见过鬼了。”夏侯弘走了,过了很久他才回来,说:“庙里的喜欢您的马,所以才把它牵走了。现在这马可以活过来了。”谢尚面对死马坐着。一会儿,马忽然从门外跑回来,跑到马的尸体上就消失了,那死马立即能动弹了,爬起来走了。

谢尚说:“我没有,这是对我终生的惩罚。”夏侯弘过了一段时间也没说出个究竟。他说:“刚才我所看见的,都是些小鬼,肯定不能知道这件事的原因。”后来他忽然遇见一个鬼,乘着新的车子,跟随着十几个人,穿着青色丝绸做的衣袍。夏侯弘走上前去提起拉车的牛的鼻子,牛车便停住了。车里的人对夏侯弘说:“为什么要阻拦我?”夏侯弘说:“我想问件事。镇西将军谢尚没有儿子。这人英俊杰出,名声显扬,不能让他断了香火。”车里的人被触动了心事,脸色也变了,他说:“您所说的人,正是我的儿子。他年轻的时候,和家里的婢女私通,发誓不再和别人结婚,但后来却违背了誓约。现在这婢女死了,在天上告他的状,所以他没有儿子。”夏侯弘把这些话都告诉了谢尚。谢尚说:“我年轻时的确有这件事。”

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可做亏心事,原来是真实的。谁做了亏心事都会遭到报应的,只是我们有时候不知道罢了。

原文:夏侯弘自云见鬼,与其言语。镇西谢尚所乘马忽死,忧恼甚至。谢曰:“卿若能令此马生者,卿真为见鬼也。”弘去良久,还曰:“庙神乐君马,故取之。今当活。”尚对死马坐,须臾,马忽自门外走还,至马尸间,便灭,应时能动,起行。谢曰:“我无嗣,是我一身之罚。”弘经时无所告。曰:“顷所见,小鬼耳,必不能辨此源由。”后忽逢一鬼,乘新车,从十许人,着青丝布袍。弘前提牛鼻,车中人谓弘曰:“何以见阻?”弘曰:“欲有所问。镇西将军谢尚无儿。此君风流令望,不可使之绝祀。”军中人动容曰:“君所道正是仆儿。年少时,与家中婢通誓约不再婚,而违约;今此婢死,在天诉之,是故无儿。”弘具以告。谢曰:“吾少时诚有此事。”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中国历史正述-五帝之一:德化天下

作者: 神传文化中国历史研究组 来源:

一、亦神亦人的五帝

关于五帝的历史记载

五帝时期是中国近五千年文明的第一个阶段。它介于漫长的三皇时期与中国第一个以“家天下”治世的朝代——夏朝之间,前后近千年的时间,也就是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到五千年之间。

经过了漫长的三皇时期,华夏的先祖们不仅获得了应当具备的基本生活能力与文明,更重要的是,在那看似原始的生活状态中却早已蕴含了博大深邃、贯通天地人神的半神基础。五帝时代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筑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华夏文明大厦。

“帝”在上古文献中,最早多指“天帝”之义,就是众天神之君的意思。这一点,商、周的相关文献记述得很清楚,请参阅后续各代书叙。“五帝”时期的帝君,也多是“神于天,圣于地”的半神治世。一直到平定水患、开启夏商周礼乐天下又一个历史时期的大禹王,都是神通广大,有很多神迹传世的。与三皇时期不同的地方,是这一时期这些在天为帝、在地为王的伟大帝君,开始用他们在的大德行,系统奠定本轮五千年文明德性与人伦教化的根基。所以一千五百年后,一代人文宗师对五帝的教化,五体投地,景仰备至。

五帝时期已有了系统的文字和专职记录历史的史官,帝王的言行和人间大事得以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后来在漫长的岁月流传中,自然灾难或社会变更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原始文献到今天大量遗失。但庆幸的是,华夏文明在历史记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从五帝时代就开始不间断的历史传说与记录,事凡重大历史人物、事件都有所流传和记载;二是后世著作中,不论是史书,还是其他各种文献,都会不断引述先人的历史传说与记载。这种滚动积累、交叉参证的方式,使得中华历史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都以全息的方式展现出整部华夏历史,使得中国近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上唯一被不间断记录的历史。

由于史籍众多,许多史实由不同文献交互参证,其根本史实可信度很高。相比其他民族历史而言,中华历史对考古实物的依赖性相对较低。而近现代新的考古成果不断涌现,也在不断印证著中华上古史。

五天帝与感生帝

中国自古又流传着五天帝之说,认为掌管人类三界这个低层宇宙层次中所能知道的最高的自然之神是昊天,又称天帝、皇天、上帝、天皇大帝、老天爷等。昊天上帝之下是五天帝,分别主管东、南、西、北、中这五方,代表金、木、水、火、土这,又称五方上帝或五行帝等,古时对昊天上帝与五天帝的祭祀非常隆重,称为大祀。

中华传统文化中讲究天人合一,将天、地、人并列为“三才”,认为三才相互对应、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人间将发生什么大事,天象必定会有所彰显,自然界也必会有相应的征兆出现,以预示人类,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所以常常夜观天象,以预知人间将发生的大事。

古人将天上人眼所能观测到的星星,大体上划分为“三垣四象”,以中垣“紫微垣”为中心,代表天帝所居住的地方,对应人间的皇室。上垣“太微垣”次之,代表天庭,对应人间的朝廷。太微垣以“五帝座”为中心,五帝座共五颗星,是太微垣中最亮的五颗星,代表五天帝之位。

《春秋纬?文耀钩》说,太微垣中有五帝座星,为五天帝之精气所化,代表五天帝:青帝名为灵威仰,赤帝名为赤熛怒,黄帝名为含枢纽,白帝名为白招矩,黑帝名为汁光纪。

孔子说:五天帝代表五行,是五行之神,他们按照不同的时间秩序化育万物。

古人认为五天帝分别代表五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在不同的时间,按照五行之德轮流执政,神于天而圣于地,在天为天帝,对应到地上为人间君王。

在上古时,五天帝之精气降于人世,感生为人间君王,使他们代表不同的五行之德在人间执政,化育万物,所以也称为“感生帝”。目前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五位“感生帝”分别为:东方青帝太昊(五行为木),南方赤帝神农(五行为火),西方白帝少昊(五行为金),北方玄帝颛顼(五行为水),中央黄帝轩辕(五行为土),他们是记载最早的五位感生帝。

《春秋纬?保干图》记载,人间的帝王,与天地相通,血气中都含有五天帝之精。

《礼记正义》中也说:“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

所以人间君王又被称为五天帝之子,受命于天,如:夏朝称为白帝之子,商朝称为黑帝之子,周朝称为苍帝之子……

中华文化源自神传,博大精深。中华历史上不同的帝王与朝代,都具有不同的五行之德,对应五行,依据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之理,顺应天道运行的法则,轮流更替执政,依天命而行,演绎著中华五千年文明。每个朝代、帝王能够坐拥多少年江山,都是有它背后的天数与安排的,以此纵观整部中华史,也都有它的安排和目的所在,唯有读懂它,顺应天命,才不至于在历史中被淘汰,才可拥有美好的未来

五帝是谁?

“神于天,圣于地”的五帝究竟是哪五位,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除《尚书》、《国语》、《左传》之外,先秦诸子的著作也有大量记载和引述。由于视角不同,关于五帝有不同说法,以下列举几例:

《易传》、《大戴礼记》等记述五帝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战国策》载五帝为:黄帝、伏羲、神农、尧、舜;
《吕氏春秋》、《淮南子》记载为:黄帝、颛顼、伏羲、少昊、炎帝;
《尚书?序》、《白虎通义》记载为:少昊、颛顼、喾、尧、舜;
《史记》、《世本》等采述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资治通鉴外纪》则采用为:黄帝、颛顼、喾、尧、少昊。

就相关史料综而言之,这一时期虽然并不仅仅只有五位帝王治世,但确是以五位用大德行教化天下的帝王为代表的历史时期。我们以史料较多的黄帝、颛顼、喾、尧、舜来书叙,勉力书述此间帝君德化天下的情状于一二吧。

参考书目:
1. 《隋书.礼仪》
2. 《中庸》
3. 战国楚简《子羔》
4. 《春秋纬?文耀钩》
5. 《孔子家语》
6. 《春秋纬.保干图》
7. 《元命苞》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东汉音乐家制“焦尾琴” 还让刺客不忍杀(图)

作者: 李新 整理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网络图片)

蔡邕和蔡文姬是历史上有名的父女,是东汉家。曹操在友人蔡邕死后,营救他的女儿──蔡文姬回归汉朝,被传为美谈。

蔡邕人高义 刺客不忍刺杀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字伯喈。很孝顺,他的母亲病了三年,蔡邕衣不解带的伺候母亲。蔡邕与叔父、堂弟同住,经历三代不分家产,乡里的人认为他有高义。

蔡邕十分博学,对、数术、天文感兴趣,精通音律。桓帝时,朝廷听说蔡邕擅长弹琴,于是,召蔡邕入京。蔡邕经常向直言进谏,得罪了人。又加上“阳球”(人名)与蔡邕的叔父蔡质有矛盾。于是,蔡邕、和叔父蔡质被下狱,被判处死刑。

然而,世上还是好人多。中常侍(太监)吕强(人名)怜悯蔡邕无罪,向灵帝求情。蔡邕被免除死刑,连同家属一起被流放北方。

“阳球”派人追杀蔡邕,刺客感动于蔡邕的高义,都放弃了刺杀。“阳球”又贿赂监管者对蔡邕加以毒害,被贿赂的人反而把实情告诉蔡邕、提醒他小心,故而蔡邕每次都能得以幸免。

蔡邕与卢植、韩说等人编撰、修补《后汉记》,突然遭遇被流放,没来得及写成。后来,蔡邕被赦免回乡。蔡邕将要离开流放地五原郡。五原太守王智为他饯行。喝酒喝醉了,王智起来跳舞,蔡邕没有起来陪着跳舞。王智很生气,秘密地诬告蔡邕。蔡邕考虑到不能免祸,于是亡命天涯,在吴地待了十二年。

蔡邕制焦尾琴 懂琴音讯息

吴地有人焚烧桐木,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烧裂的声音,知道是良木,因而请求把那块桐木制作成琴,琴声果然美妙。那架琴的尾部被烧焦了,故而人们称它为“焦尾琴”。

当初,蔡邕在陈留的时候,邻里有人请蔡邕去喝酒赴宴。有客人在屏风后面弹琴。蔡邕到了门口,试着悄悄地听,说:“唉!用音乐吸引我来,却有杀心。可以赴此宴吗?”于是,返回了。看门人告诉主人:“蔡先生来过了,到了门后,却回去了。”主人于是亲自追上蔡邕问他缘故。蔡邕把实情告诉主人。人们没有不佩服蔡邕擅长监赏音乐的。

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弦时,见到螳螂将要捕蝉,蝉将要飞去而未飞,螳螂因此向前却又停顿。我心里紧张,惟恐螳螂失手。这难道是杀心从琴声中泄露出来了吗?”

蔡邕莞然而笑说:“正是这样。”

中平六年,董卓掌了权,仰慕蔡邕的学问,任用了蔡邕。

等到董卓被王允诛杀,蔡邕叹息。王允大怒,把蔡邕下狱治罪。蔡邕请求接受“在脸上刺字、砍断脚”的刑罚而换取免死,来继续编辑《汉史》。士大夫大多怜悯、营救他。然而,王允不同意。蔡邕于是死于狱中。王允非常后悔。

后来曹操掌了权,看到蔡邕死后无人祭祀他,怜悯他,才把蔡邕的女儿从匈奴赎了回来。

蔡邕虽然经历了很多魔难,然而“焦尾琴”的却流传下来。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

责任编辑:清净有道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2016年11月17日星期四

【天雪】执手 / 桂子吟(组图)

作者:


玲珑密蕊广寒香。(摄影:天雪友人)

桂子吟

斡旋月华长
荟纷纷
清斋丹曲枝头扬
桂子天外芳
云袖烟裙绾秋妆
翠叠帘影
玲珑密蕊广寒香
邪霾净
玉阶新
岚纱白帐享清凉


神华长春,复兴华夏。(图片来源:天雪友人)

执手

漆夜难夺月清透
婉婉玉容
朗朗乾坤秀
风清拂月白
华夏神脉圣王救
法度苍宇劫
欲语还休
誓约酬
旧势望尘莫及后
君可见
法轮依旧

来源:专栏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饿鬼忠告:忏悔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图)

作者: 周均


忏悔必须在活着的时候!(网络图片)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很短暂,即使现今医学昌明,平均寿命已延长到八十几岁,但短短数十年仍是倏忽而过,相信上了年纪的人感受最深!

死后大审判 善恶有报

有生就有死,生命只是过客!“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人生的路走到尽头,要去哪儿?结束了吗?在中西方的传说中,不约而同都有人死后要接受“大审判”的说法。

西方宗教思想认为,世界末日时神会出现,使死者复生并进行裁决,好人永生上天堂,坏人则打入受苦。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人死了以后要去阴间报到,接受“十殿阎罗王”的审判。阎罗王根据手上的一本“生死簿”,派遣牛头马面或黑白无常去把到寿者的魂魄押解到阴曹地府受审,依其人生前行事的善恶,判定要让他升到天堂,或重新当人享福报,作恶多端者则让他下地狱接受各种惩罚,或安排一个悲惨的来世。

由于传统“善恶有报”“因果报应”的观念深植人心,促使人们努力积德行善,避免下地狱受罚。然而现今中国在“无神论”的信仰薰陶下,许多人不相信神佛和地狱的存在,为了名利、权力、色欲……不择手段,做出许多伤天害理的恶行。可悲!可叹!

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果行恶的人做坏事之后能生忏悔之心,并改过迁善,是否可以功过相抵,获得上天的赦免呢?下面来看两个中西方有关“忏悔”的,值得我们深思!

阿育王忏悔 信奉佛教

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从小就接受皇家军事训练,具有很高的战斗能力,传说在他小时候曾经只用一根木棍就杀死了一只狮子。

公元前273年,阿育王的父亲宾头沙罗身染重病,因为朝中未立太子,好几个开始争夺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协助下,谋杀了许多兄弟姐妹,成功篡夺王位。

阿育王暴虐成性,登基为王以后,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扩充领土。即位八年后,阿育王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十万人被杀害、十五万人被俘、伤者数十万……战争的残酷导致哀鸿遍野,使他痛悔不已,停止了武力扩张领土,并且开始信奉

阿育王把佛教立为国教,自己也受五戒,宣布不再主动发起战争,即使不得已的战争也将尽量减少伤亡。他将诏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又号召世界上诸国都不要发生战争,并把自己分到的佛祖舍利分给各个国家。

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又捐赠大量财产和土地给佛教僧团,并开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传播佛教,因此被人们尊为“护法名王”。

他乐善好施,亲身实践仁慈和虔诚的价值观念。废除斗兽的血腥娱乐和杀害动物以祭祀的陋习,也限制王公贵族嗜好的狩猎游戏,完全改写昔日暴君的形象,成为印度历史上一位无与伦比的君王。

行恶断轮回 忏悔太迟

有一个胆子很大的书生,有一天晚上见雨停月明,突发奇想,带着一大瓶酒摸黑走了一大段路来到坟地,四处张望,大声呼唤着说:“九泉之下的各位朋友!我良宵独游至此,特别寂寞,你们愿意来这儿和我一起饮酒吗?”

不一会儿,周遭出现磷火荧荧,远远近近在草丛中出没。又呼唤,他们往书生处移动,到约莫一丈多远的地方就停下来了。数一数影子,大约有十来个。书生用大的酒杯将酒倒出来,撒到地下,众鬼们纷纷低下头嗅着酒气。

有一个鬼说:“这酒太好了,请您再赐些给我们吧!”书生一边撒酒一边好奇的问:“你们为什么不去轮回,还在这儿当鬼呢?”一个鬼回答说:“不是我们不想轮回,由不得我们啊!在世行善的人都转生去了,恶贯满盈的人也都打入地狱接受惩罚。我们这十三个人,罪限未满等待轮回的有四个;业报太重,不能轮回的有九个。”

书生说:“你们为什么不忏悔过错,寻求解脱呢?”鬼告诉他:“来不及了!忏悔必须在还有人身,尚未死亡的时候,死了就使不上力了!”

酒倒光了,书生举起空瓶示意,众鬼们都心满意足,踉跄着离去。其中有一个鬼回头叮嘱书生说:“饿鬼们有幸能够喝到美酒,太难得了!我没有什么好报答您的,谨以一句话奉送──忏悔必须在活着的时候!”

(事据《阅微草堂笔记》)

来源: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古风悠悠:万顷湖波赞黄宪,颍川四长留清名

作者: 吉光羽 整理 来源:

“万顷湖波赞黄宪,颍川四长留清名 !”本文写的是几位尚德的“汇”。

东汉晚期,朝政混乱,外戚和宦官相继掌权,社会风气越来越坏。在这样的状况下,丑恶的行为和美好的品德,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是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好人的嘉言美德吧:

颍川人荀淑,是世代清正,门第高贵。他有八个,名声都很好,社会上称赞他们为“八龙”。

荀家住在县城西豪里。苑康宣布:“上古时候的高阳氏,家有才子八人;如今荀家也有八龙,真是古今辉映,世间难得。我建议将西豪里改名高阳里,借以表彰荀家的德行,显扬我们颖川的光荣。”高阳里的名声,从此流传开来,成为聚合之地的代名词。

荀淑的名望很高,和当地的韩韶、钟皓、陈寔,合称“颖川四长”,因为四人都当过县令,德行和政绩也不错,社会舆论非常尊重他们。

荀淑特别佩服黄宪。说起来很奇怪,黄宪家住汝南郡,父亲当兽医,生活清苦,从小表现出特别的风度气质。当时人们对这位后生,油然而生佩服仰慕之心。

荀淑是大名士,去汝南办事,在旅馆中,偶然碰到十四岁的黄宪,竟像受到磁石的吸引,两人谈了一整天,忘却吃饭睡觉。临别时,荀淑由衷地赞叹:“你真是我学习的榜样。”

不久,荀淑又见到汝南郡的功曹袁阆,没来得及致意寒暄,便急忙问起:“贵郡有一位颜回式的人物,你晓得吗?”

袁阆心领神会,点点头说:“你一定见到我们的黄叔度了。”黄叔度是黄宪的大号。可见名士们对黄宪的感受是一样的。

戴良也是汝南的名士,才能很高,对一般人不放在眼里。每次见到十四岁的黄宪,也是不由自主地毕恭毕敬;回到家里,神情恍惚,像丢掉了什么。母亲心里明白,问他说:“你又见到了兽医的儿子(黄宪)吧?”

儿子戴良简直陶醉了,说:“是的。我过去总觉得自己样样行,自从见过黄叔度,我太惭愧了。他是那样的德行高尚,高不可攀!我想,当初颜回见到孔子,恐怕就是这种感受吧。”

陈蕃是留名后世的大人物,一向志气高远,谈到黄宪,也禁不住感慨:“只要几个月不见黄君,心里就会不自主地冒出俗气来。”

太原人郭泰,年轻时在汝南游学,先求见袁阆,然后访问黄宪,朋友们问他的感受,他说:“袁公好像一泓泉水,很清亮,很纯洁,容易舀起来;黄君(黄宪)却似万顷湖波,不清不混,渺渺无际,是没法测量的。”

黄宪后来被举为孝廉,政府请他做官,他到洛阳住了几天,就回家归隐。范晔写《后汉书》时,感叹说:“名人高士都有言行事迹传世,让人称赞;黄宪没有留下只字片语,竟是那么使人陶醉,受人景仰,为什么呢?大概就是他的精神、气质,在感染人吧。古人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这个道理。”

黄宪的精神风采,影响了大批士大夫文人,一代又一代,互相学习,造成高雅超脱的人格。在污浊的社会里,的确是一股清风,把优良的道德传统,保存下来了。

现在,再说“颍川四长”中的钟皓。他和荀淑是同辈,比陈寔年纪大得多,在当郡功曹时,主管官吏的选拔和赏罚,钟皓很注意观察人才。后来要调走,太守请他推荐接替的人,他说:“我看西门亭长陈寔合适。”

陈寔是“颍川四长”之一,不过,这时还是一个小吏,从未跟钟皓交谈,听到消息,不免惊异:“钟先生大大咧咧的,什么也不在意,怎么会了解我呢?”当即接受聘用。后来升为太丘县令,把县里治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次,太守来县里巡视、搜集百姓意见。县吏怕老百姓找太守告状,影响陈寔县令的面子,便下令禁止百姓会见太守,不得上访,不许拦车,也不许告状。陈寔得知情况,大不以为然,告诉县吏:“告状打官司,是找长官评理、求公道。不准百姓上访,不准拦路,不准告状,百姓有冤就不得申诉,有理也不能说清,公道又在哪里?你给我马上取消这些禁令。”

太守听到了上述情况,十分感慨,说:“能够取消禁令、说出这番话的人(陈寔),还能委屈百姓吗?”他没下车,就到别县去巡视了。其实,老百姓中,本也无人想告状。

赢县县令韩韶,也是“颍川四长”中的人物。他刚上任,“盗贼”们就互相约定,不得骚扰韩县令的百姓。在大灾之年,外地民众纷纷逃来避难,韩韶一律开仓救济。仓库主管官不同意,韩韶说:“人民遭受苦难,到处逃亡,多痛苦啊。我若因为救济他们而得罪上司,受罚我甘愿,死时也会心境宁静的。”事后,太守并没追究他。

荀淑有个学生李膺,名声也很好。一次,儿子荀爽,这位“八龙”之一的佼佼青年,去拜望李膺。恰巧李膺要外出,没人替他赶车,荀爽灵机一动,赶急爬上车座,当了半天车夫。回到家里,喜气洋洋。兄弟们问起原因,他说:“我太幸福了,今日得御李矣!”“御”是当车夫,“李”指李膺,为李膺赶马车,是莫大的幸福,可见他是多么的崇拜李膺。“御李”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笔者附言:
古人都想往、进入到“德高望重”的境界,所以都很尊敬、崇拜那些道德高尚的人。这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司马光所描绘的几位古人尚德的故事,真令笔者心想往之!

(以上诸事皆据《资治通鉴》)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