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吉光羽 整理 来源:正见网
“万顷湖波赞黄宪,颍川四长留清名 !”本文写的是几位古人尚德的“故事汇”。
东汉晚期,朝政混乱,外戚和宦官相继掌权,社会风气越来越坏。在这样的状况下,丑恶的行为和美好的品德,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是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好人的嘉言美德吧:
颍川人荀淑,是世代清正,门第高贵。他有八个儿子,名声都很好,社会上称赞他们为“八龙”。
荀家住在县城西豪里。县令苑康宣布:“上古时候的高阳氏,家有才子八人;如今荀家也有八龙,真是古今辉映,世间难得。我建议将西豪里改名高阳里,借以表彰荀家的德行,显扬我们颖川的光荣。”高阳里的名声,从此流传开来,成为道德、文章聚合之地的代名词。
荀淑的名望很高,和当地的韩韶、钟皓、陈寔,合称“颖川四长”,因为四人都当过县令,德行和政绩也不错,社会舆论非常尊重他们。
荀淑特别佩服黄宪。说起来很奇怪,黄宪家住汝南郡,父亲当兽医,生活清苦,从小表现出特别的风度气质。当时人们对这位后生,油然而生佩服仰慕之心。
荀淑是大名士,去汝南办事,在旅馆中,偶然碰到十四岁的黄宪,竟像受到磁石的吸引,两人谈了一整天,忘却吃饭睡觉。临别时,荀淑由衷地赞叹:“你真是我学习的榜样。”
不久,荀淑又见到汝南郡的功曹袁阆,没来得及致意寒暄,便急忙问起:“贵郡有一位颜回式的人物,你晓得吗?”
袁阆心领神会,点点头说:“你一定见到我们的黄叔度了。”黄叔度是黄宪的大号。可见名士们对黄宪的感受是一样的。
戴良也是汝南的名士,才能很高,对一般人不放在眼里。每次见到十四岁的黄宪,也是不由自主地毕恭毕敬;回到家里,神情恍惚,像丢掉了什么。母亲心里明白,问他说:“你又见到了兽医的儿子(黄宪)吧?”
儿子戴良简直陶醉了,说:“是的。我过去总觉得自己样样行,自从见过黄叔度,我太惭愧了。他是那样的德行高尚,高不可攀!我想,当初颜回见到孔子,恐怕就是这种感受吧。”
陈蕃是留名后世的大人物,一向志气高远,谈到黄宪,也禁不住感慨:“只要几个月不见黄君,心里就会不自主地冒出俗气来。”
太原人郭泰,年轻时在汝南游学,先求见袁阆,然后访问黄宪,朋友们问他的感受,他说:“袁公好像一泓泉水,很清亮,很纯洁,容易舀起来;黄君(黄宪)却似万顷湖波,不清不混,渺渺无际,是没法测量的。”
黄宪后来被举为孝廉,政府请他做官,他到洛阳住了几天,就回家归隐。范晔写《后汉书》时,感叹说:“名人高士都有言行事迹传世,让人称赞;黄宪没有留下只字片语,竟是那么使人陶醉,受人景仰,为什么呢?大概就是他的精神、气质,在感染人吧。古人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这个道理。”
黄宪的精神风采,影响了大批士大夫文人,一代又一代,互相学习,造成高雅超脱的人格。在污浊的社会里,的确是一股清风,把优良的道德传统,保存下来了。
现在,再说“颍川四长”中的钟皓。他和荀淑是同辈,比陈寔年纪大得多,在当郡功曹时,主管官吏的选拔和赏罚,钟皓很注意观察人才。后来要调走,太守请他推荐接替的人,他说:“我看西门亭长陈寔合适。”
陈寔是“颍川四长”之一,不过,这时还是一个小吏,从未跟钟皓交谈,听到消息,不免惊异:“钟先生大大咧咧的,什么也不在意,怎么会了解我呢?”当即接受聘用。后来升为太丘县令,把县里治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次,太守来县里巡视、搜集百姓意见。县吏怕老百姓找太守告状,影响陈寔县令的面子,便下令禁止百姓会见太守,不得上访,不许拦车,也不许告状。陈寔得知情况,大不以为然,告诉县吏:“告状打官司,是找长官评理、求公道。不准百姓上访,不准拦路,不准告状,百姓有冤就不得申诉,有理也不能说清,公道又在哪里?你给我马上取消这些禁令。”
太守听到了上述情况,十分感慨,说:“能够取消禁令、说出这番话的人(陈寔),还能委屈百姓吗?”他没下车,就到别县去巡视了。其实,老百姓中,本也无人想告状。
赢县县令韩韶,也是“颍川四长”中的人物。他刚上任,“盗贼”们就互相约定,不得骚扰韩县令的百姓。在大灾之年,外地民众纷纷逃来避难,韩韶一律开仓救济。仓库主管官不同意,韩韶说:“人民遭受苦难,到处逃亡,多痛苦啊。我若因为救济他们而得罪上司,受罚我甘愿,死时也会心境宁静的。”事后,太守并没追究他。
荀淑有个学生李膺,名声也很好。一次,儿子荀爽,这位“八龙”之一的佼佼青年,去拜望李膺。恰巧李膺要外出,没人替他赶车,荀爽灵机一动,赶急爬上车座,当了半天车夫。回到家里,喜气洋洋。兄弟们问起原因,他说:“我太幸福了,今日得御李矣!”“御”是当车夫,“李”指李膺,为李膺赶马车,是莫大的幸福,可见他是多么的崇拜李膺。“御李”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笔者附言:
古人都想往、进入到“德高望重”的境界,所以都很尊敬、崇拜那些道德高尚的人。这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司马光所描绘的几位古人尚德的故事,真令笔者心想往之!
(以上诸事皆据《资治通鉴》)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