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生命不过是一则信息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直是个困惑人类的永恒问题。哈姆雷特的著名道白问道:“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这问题其实根本就问错了,应该是“What is being? That is the question.”什么是存在的本质、特别是生命的本质,大概是一个人类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


近代以前,无论中外,生命都给看成了一种特殊的东西。东西方都有的“灵魂”说不必去说了,在西方,自然界给分为“无机界”和“有机界”两大类,前者可以用科学手段去研究,而后者则是超出人类理解能力的东西。等到后来德国化学家武勒首次人工合成了尿素,科学家们才由此发现,原来支配“有机界”和“无机界”的物理化学定律是同一套,这两大界并未被一个不可渗透的“防火墙”隔开。到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长足到能让恩格斯那个自学成才的票友为“生命”作出经典定义。据我的模糊记忆,老恩似乎是说,生命的最小单位是“蛋白体”,其特徵是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因此,判别“有机物”(有生命的物质)和“无机物”(无生命的物质)便成了一种初中生都能干的轻松活计,那便是看它们是否进行新陈代谢。


这个定义如果有什么历史意义,那便是反映了19世纪欧洲学者们、特别是德国学者们对人类认识能力的自信。如同阿基米德想靠杠杆那种最原始的机械举起地球似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在那个相信科学万能的时代中显得一目了然。既然牛顿可以用数学原理来穿凿物质的机械运动,武勒可以用化学方法来合成此前被认定是只有生物体才能产生的东西,那么当然可以用数理化来梳理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切现像,给出一个一目了然的通解来。


有趣的是,这个经典定义使得苏联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远远地落在西方之后。一部苏联的生物学研究史,便是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然科学研究造成的学术灾难史。在西方重新发现孟德尔,把注意力集中到生物体的基因上时,苏联人却把过时的拉马克“获得性遗传”奉为唯物主义正宗,把一个聪明的园丁米丘林当成了科学界泰斗,把“斯大林奖金”发给伪生物学家李森科,将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科学家送到西伯利亚去。这一切的确符合马列主义世界观:既然“存在决定意识”,生物的遗传当然是由外界影响决定的,岂能由什么“唯心主义”的“基因”控制?


根据同样的思路,当核酸研究在西方如火如荼地展开时,苏联人却根据恩格斯的教导把注意力集中在蛋白质之上。老祖宗已经指出了,生命的本质便是“蛋白体”,岂能是什么莫明其妙的“核酸”?


一直到斯大林死了,苏联人才逐步停止了批判“反动的孟德尔-摩尔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在这方面,咱们的革命立场倒是比老大哥的坚定得多。直到60年代早期,中苏关系破裂之后,咱们的生物教科书还在歌颂米园丁,痛斥孟神父。哪怕到了改革开放时代,还有人写文章说,其实恩格斯那定义一点都不错,因为那“蛋白体”其实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在内。我记得,恩格斯的那个定义原来一直翻译成“蛋白质”,此后却改成了“蛋白体”,因为不懂德文,也无法去查对到底原文是怎么说的。不管怎样,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这一条好像一直没变,或许至今还写在咱们的生物学教科书里。


在这种情况下,当我第一次看到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讨论生命本质的科普读物时,便不能不大吃一惊。在那本书里,我第一次知道在没有新陈代谢时,生命也照样可以存在,病毒就是个例子。它们根本用不着进行新陈代谢便能代代繁衍下去,只需钻进高级一点的生物的细胞中,把里面的代谢机器接管过来就行了。这种如同窃贼般的聪明的存在方式,实在不能不让人赞美造物主的智慧。保证这“抢银行”的生存方式的物质基础并非蛋白质而是核酸,其实也就是一长串事先写好了的程序。


这个事实让我想了许久,首先是那“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根本特征”的定义崩塌了,其次是让我回到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古老问题上。根据进化论,生物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线性上升,越简单的生命越先出现,所以,病毒的出现大概在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之前,但倘若真的如此,则最先出现的病毒根本就没有现成的代谢机器可以接管,又如何制造后代,存活下来?


问题还不止此,老阿在介绍了病毒的存在方式后,不可避免地问了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生命?本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的病毒算不算生命?病毒可以如同无机物般结晶,也可以用人工合成的方式大量制造出来,难道可以想像一种生命形式会变成晶体、并能在工厂里大量生产?但你要说病毒不是生命,人家可是能复制后代,大量繁殖的。


为了让读者充分明白这个问题,老阿设想一夥对地球毫无了解的外星人登上地球试图给地球上的“生命”作个定义,他最后的结论是这定义根本就作不出来,哪怕放弃了“新陈代谢”这条也不行,如果你将“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特殊物质存在”作为“生命”的定义,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无机物的自动成晶现象也能看作是自我复制。难道我们能说医院里的生理盐水瓶里那些自动成晶的盐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老阿写那本书的时候是60年代,彼时还根本没有电脑病毒一说。等到这玩意问世,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就给彻底打破了。电脑病毒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自我复制能力,它和生物病毒的自我复制能力其实毫无二致,不同的只是前者无形,后者有形而已。如果我们要采用“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特殊物质存在就是生命”的定义,则电脑病毒绝对该算成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仔细考察这个问题不难发现,其实电脑病毒确实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咱们之所以产生上述困惑,无非是囿于表相,陷在“生命必须有形”的成见里出不来造成的。在我看来,生命的最大特征,是一组井然有序,能够保持系统的负熵状态,并进行自我复制的信息。这信息越复杂,则生命能进行的活动也就越复杂。进化树上那一系列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生物体,其实不过是一本本厚度不同的书。个体的生命的展开过程,其实不过是播放一盘早已录好的磁带而已。的确,西方现在有了一种电脑软件。只要把你的三维扫瞄的照片输入进去,电脑便能立刻打印出你各个年龄段的相貌来,从摇篮到坟墓。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生命采取的物质形式并不是特别重要的。电脑病毒和生物病毒的存在机理,其实质完全一致,区别只在于信息的载体不同,前者用的是数码脉冲,后者用的核甘(上有草头)酸,仅此而已。


既然可以有无形的生命存在,那么生命在物质外壳毁灭后继续存在下去就完全是可能的。一本书可以储存在电脑硬盘上,也可以打印出来。印出来的有形的书籍毁灭并不意味着那段信息同时也在电脑硬盘上消失。所以,或许古人坚信的“灵魂”确实能够脱离肉体存在,谁知道呢?


以上胡说,当然是个人的胡思乱想。我在文章开头已经说过,什么是存在的本质、特别是生命的本质,大概是一个人类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


发稿:2002年8月11日



Tags: , , ,

关于宇宙和地球年龄的科学研究

目前估计宇宙年龄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测定球状星系中最暗的白矮星的年龄,其基础是目前的星系演化理论。现在科学家认为球状星系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白矮星是星系中最古老的星体,而且越暗淡的白矮星越古老。白矮星是质量与太阳相当但体积仅与地球相当的一种星体,所以其密度是水的一百万倍以上。白矮星由于热辐射发光而逐渐冷却,通过估算白矮星冷却的时间,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白矮星的年龄从而估算出宇宙的年龄。


从最新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白矮星数据,科学家们推断宇宙年龄在130-140亿年之间。另外一种方法是哈勃常数(H0)法,其基础是目前流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现代天文观测显示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所以星系之间的距离在逐渐增加。哈勃定律指出星系之间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之间的距离(d)有一个简单的正比关系,v=H0×d,假定哈勃常数(H0)不随宇宙年龄而变化,测出了两个星系间的退行速度和距离,1/H0=d/v就给出了自从大爆炸两个星系分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宇宙自大爆炸以来的所经历的时间。目前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宇宙年龄约为130亿年。但是最近的观测表明宇宙受一种神秘的力量所推动,正在加速膨胀,所以哈勃常数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且最近的一些天文发现(如古老星系中众多新星体的产生,星河的重组与更新,大量新星体的暴生,神秘的暗物质,频繁的GAMMA爆等等)表明,现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还很不全面,因此对宇宙的年龄的推断很可能是有局限的。


目前层出不穷的天文新发现已经对现有的宇宙学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科学家们对宇宙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尔.斯坦哈特(Paul Steinhardt)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内耳.图罗克(Neil Turok)最近提出了宇宙循环爆炸重组的模型。该理论认为,宇宙无始无终,不断处于从生长到消亡的循环过程中。据BBC报导,提出这个理论的宇宙学家们说,宇宙必然是这样,这才可以解释宇宙间一个重大的疑团:为什么星体和各星系都在背道而驰(宇宙膨胀),越离越远。宇宙原本已经奇幻莫测,有黑洞、夸克星,还有不断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粒子。斯坦哈特说,这些公式预测宇宙无始、无终,一次次宇宙大爆炸将会永不止息,不断发生。他说:“我们这幅图画所提出的大爆炸并非时间的开端,而只是一连串爆炸循环当中的最新一次而已。在这些循环当中,宇宙经历加热、膨胀、冷却、停滞、空虚,然后再度膨胀。”根据这个理论,宇宙将会继续膨胀,然后在宇宙某个角落发生另一次大爆炸,一切重新开始。他们指出,如今的宇宙是在上个宇宙的尘埃中诞生的。目前科学家正在地球上和太空中建造新一代的仪器来证实或者否定宇宙无始无终的说法。


现在科学界所公认的测定地球年龄的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法。其方法是测定古老岩石中放射性衰变的母元素和一些子元素的含量关系(所谓的等时线)来推断地球的年龄。这个方法的假设主要有三条:一是地球最初是由星际气体汇聚而成,慢慢冷却后形成现在发现的古岩石;二是这些古岩石中的矿物质或结晶基本是与外界隔绝的,也就是自其形成以来没有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三是用于测定年龄的岩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在漫长的时间里是基本恒定不变的。用这种方法测定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得到的地球的年龄约是38-39亿年,月球上的岩石更古老一些, 约是45亿年。现在科学界所认为的地球年龄45.4亿年实际上是从太阳系中的最古老的陨石年龄推断的,因为科学家认为它们应当有相同年龄。


但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地球年龄严格来说只是构成地球的岩石年龄。如果地球并不是现在科学家们认为的是从星际气体汇聚而成,而是由太空中的大块岩石通过某种机制聚合而成,那么岩石的年龄就可能与地球年龄大相径庭。就好比我们用测定房子的基石年龄来推断一座房子的年龄一样,得到结果肯定比房子的实际年龄要大得多。更好方法也许是通过观测房子横梁上集灰的厚度或者房子被侵蚀的程度来推断房子的年龄。对于地球年龄也一样。实际上历史上的确有不少人从地球上沉积物的厚度来推断地球的年龄而且得到的年龄比放射性同位素法得到的结果普遍要小得多。比较有影响的如A.凯基(A.Keikie)在1868年, 1899年和T.H.胡胥利(T. H. Huxley)在1869年得到的结果一亿年;J.约力 (J. Joly, 1908)和W.J.苏勒士(W.J.Sullas, 1909)的八千万年 ;T.M.李德(T.Mellard Reade,1893)的九千五百万年;以及查尔斯 D.沃尔科特(Charles D. Walcott, 1893)的三千五百万到八千万年。在现代同位素半衰期法测定地球年龄占主导以后这些方法就逐渐被人们遗忘了。主要原因是这些结果比同位素半衰期法得到的结果小很多,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的年龄应该和地球上的岩石年龄一样;还有这些方法涉及一些复杂的地球地质演化过程,有些数据难于精确估算等等。


目前的天文研究表明我们的地球在历史上可能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变动。例如:


位于麻省的哈佛–史密苏年小型行星研究中心 (the Minor Planets Center of the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的天文学家迪姆.斯帕尔( Tim Spahr )博士认为,从统计上来讲,每隔一亿年就会有一颗直径为六英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使地球发生剧烈的变化。 


科学家们原来认为元素的半衰变期是不随时间变化的。但是最近一期8月8日的自然杂志(第418卷,602页)发表了一篇文章,澳洲南威尔士大学的一组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古老星系中的原子光谱发现精细结构常数是随时间变化的。他们由此推断光速不是随时间不变的常数。因为元素的半衰变期和光速有关,因而也可能是随时间变化的。如果真是这样,用元素半衰变期测到的岩石的年龄可能都是有疑问的。


参考资料:

1.http://oposite.stsci.edu/pubinfo/PR/2002/10/pr.html

2.http://www.nature.com/cgi-taf/DynaPage.taf?file=/nature/journal/v418/n6898/full/418602a_fs.html

3.Webb, J. K. et al. Phys. Rev. Lett. 87, 091301 (2001).

4.Murphy, M. T. et al. Mon. Not. R. Astron. Soc. 327, 1208-1222 (2001).

5.http://science.nasa.gov/newhome/headlines/ast25may99_1.htm 

6.Dalrymple, G. Brent, 1991, The Age of the Earth: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 http://oposite.stsci.edu/pubinfo/PR/2002/10/index.html


发稿:2002年8月12日



Tags: ,

耐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急剧上升

◎李予群


【新生8月13日讯】在今年八月八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完成的有关艾滋病的大型研究。他们的研究显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结果:从1995年至2000年,感染耐药性艾滋病病毒的病患者急剧上升,而且正象医务人员所预料的,这些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很差。


据八月七日《科学》杂志电讯报道(1), 由Susan Little 和 Douglus Richman 领头的这个研究小组研究了美国十个城市377名艾滋病患者,测试了15种不同的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抑制病毒的能力。他们发现1995年至1998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中,有3.4%的患者感染耐药的艾滋病病毒;而1999至2000年感染发病的艾滋病患者则有12.4%感染的是耐药的艾滋病病毒。然后研究人员又对艾滋病病毒的核糖核酸进行了测序,检查与耐药有关的基因突变,所得到的结果更是惊人:1995-1998年耐药的艾滋病病毒突变率从8%上升到1999-2000年度的22.7%。


报道说,研究人员还检查了药物的耐药性是如何影响病毒的携带者。平均而言,一般人需要56天可以将体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数量压低至500 拷贝份/每毫升血液,而带有耐药性艾滋病病毒的人则需要88天才能达到这个标准,而且这些药物在患者身上很快就失效。文章作者鉴于这个研究结果,耐药性艾滋病病毒感染不断增多的趋势,建议临床上应该将艾滋病病毒耐药性检测作为常规。


哈佛大学Brigham & Women 医院艾滋病研究主任Danial Kuritzkes说:“这个研究结果非常有趣而且非常令人堪忧。”他认为这个研究结果传递的一个信息是艾滋病病毒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病毒传播的速度也令人担忧的快。


艾滋病可以说是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最大的慢性“瘟疫”,到2001年为止,全世界有四千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至少三百万人死于艾滋病,人们在病毒面前毫无良策,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病毒传播、杀人,束手就擒。政府、医疗机构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艾滋病,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艾滋病仍然是一筹莫展,不仅如此,病毒的耐药性还在急剧地上升,这种耐药病毒传播还在加快,这不能不给人敲个警钟。


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报告,美国约有79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些感染者中男性同性恋者约占36万,静脉注射药物(吸毒)的人占19万,也就是说有同性恋和吸毒行为的艾滋病患者约占总数的70%,有这样行为的人是患爱滋病的高危人群。由此可见,杜绝这样的行为是预防爱滋病的强有力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http://scienceno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2002/807/1

2.http://www.cdc.gov/hiv/stats.htm


(转自“正见网”)


发稿:2002年8月13日



Tags:

对抗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击破

◎李予群


临床上让医务人员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恐怕就是细菌的耐药,人类自从有了青霉素,有了抗生素的概念,人们研制了一代又一代的抗生素不断地在投放市场,但是医务人员逐渐发现抗生素研制的速度赶不上细菌耐药的速度。万古霉素是抵抗耐药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幸的是这最后一道防线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击溃。


据八月一日第418期《自然》杂志报道(1),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于2002年7月公布了首例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医学专家们估计更多的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的感染病例会爆发。这次的耐药葡萄球菌是从一个病人的足部溃疡以及导管中发现的,葡萄球菌是导致严重的医院内感染和手术后感染的元凶之一。而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感染在世界上是首例,万古霉素是常常在美西林耐药后治疗耐药细菌的抗生素。感染的这位病人正在接受其他治疗,专家们担心会出现更多的类似病例。CDC研究细菌的负责人 Fred Turnover说:“我们肯定会看到更多的由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的感染病例。”


据报道,早在1987年研究人员就预言将来会出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感染,那时候已经发现了一种肠道细菌具有耐万古霉素的能力,而这种细菌可以将这种耐药性传给葡萄球菌,这两种细菌常常合并感染。后来世界上陆陆续续地出现了部分耐万古霉素的细菌感染,但是它们耐药的机制是增厚细菌的胞膜,而不是获得耐药基因,后来人们对这种耐药性的戒心逐渐减退。不幸的是,这次提取出来的葡萄球菌正是从那种肠道细菌中得到的耐药基因,因为这种肠道细菌擅长转移基因给其它细菌。


在细菌学里,如果细菌可以在含有每毫升32毫克万古霉素的浓度下存活,被认为是完全耐药,因为更高的浓度对人的毒性也很大,而这次培养出来的细菌可以存活在比这个浓度高30倍的条件下。虽然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不象五年以前那么可怕,临床上可以用另外两种药物Linezolid和quinupristin来抑制这种细菌,但是不幸的是对这两种药物的耐药菌已经出现了。伦敦盖斯和圣托马斯医院的临床微生物家Gary French说:“实在是太令人担忧了。”


细菌-抗生素-耐药-新抗生素-又耐药,人们一直被动地被细菌、病毒追逐着,本来人的机体中的免疫系统是最好的天然防御系统,但是从1959年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以来,这防御系统本身就成为病毒攻击的对象了,虽然科学很发达了,但是人类确实生存在一个危机四起的大环境中。让我们看一看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上的一首有趣的诗吧(2):


在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人们说:来,吃这个根吧

到了公元1000年的时候,祈祷的人说:吃那个根是不信上帝的人

公元1850年的人们说:那个祈祷的人是个迷信的人,来,还是喝了这碗汤药吧

公元1920年的人们说:那碗汤药是蛇油,来,把这片药给吃了吧

公元1945年的人说:那片药没有效果,来,把这青霉素吃了吧

公元1955年的人说:哎呀,细菌突变了,来,改吃四环素吧

1960年至1999年的人们说:(39年人们年年都在大喊哎呀……) 来,改吃更强力的抗生素吧

2000年的人们说:细菌胜利了,还是来吃这个根吧。


读者朋友,您看完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参考文献


1. Helen Pearson %%$Superbug%%$ hurdles key drug barrier

Nature418, 469 (01 Aug 2002) DOI: 10.1038/418469bNews

2. www.who.int/infectious-disease-report/2000/ch3.htm


(转自“正见网”)


发稿:2002年8月13日



Tags:

科学发现:海星全身都是眼睛(多图)

【新生8月13日讯】 2001年8月,《自然》杂志412期发表的一篇题为“方解石微晶体作为海星的部份光接受系统”的文章震惊了学术界。人们以为没长眼睛的海星,原来它的整个身体就是一只大眼睛。


美国贝尔实验室/朗讯科技的Joanna Aizenberg和她的同事们在分析海星的触角时发现对光敏感的海星(Ophiocoma wendtii)长有许多排列规则的球形微小晶体,每一个晶体都是一个完美的透镜,它的尺寸远远小于现在人类利用现有高科技制造出来的透镜,而且每一个晶体都能发挥眼睛的功能,以获得周围的信息。而对光不敏感的种类不存在这种微晶体结构。




海星(Ophiocoma wendtii)的五个触角被眼睛覆盖

研究者实验证明了这种微晶体的作用就象照相机镜头,有很好的聚光作用,可以将光聚集到潜在的光敏组织。海星的球状镜头聚光效果要比实验室的微镜头至少好10倍。而且每个透镜将光聚集在光敏材料上的距离正好与透镜和海星自身的光敏神经束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海星(Ophiocoma wendtii)的扫描电镜图:微晶体排列

这一球形微小晶体排列成的视觉系统在现存的各种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说这种结晶体在自然界中曾经存在于上亿年前存在过的、现在已经绝迹的三叶虫身上。


这一发现不仅告诉人们海星长着独特的眼睛,解释了海星为什么似乎比有些长着普通眼睛的海洋生物看的还好、抓捕食物时反应更迅速,也说明了“自然界创造的才是最好的,远远超过现代技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真实存在会被发现。


发稿:2002年8月13日



Tags:

多维时空解释超心理现象

童文宇


【新生8月14日讯】2002年三月号的《超心理学杂志》和去年的《科学探索杂志》第十五期发表的两篇关于遥视和时空的文章可能会帮助人们理解原先难以令人理解的许多现象。生命现象的表现可能远比人们现在了解的要复杂。


很多人都曾描述自己的一些特殊的经历,如预感、遥视等。一百多年来,人类在试图了解这类现象的实质。尤其是在近25年,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很快。在三月号的《超心理学杂志》中关于遥视论文的摘要中作者写道:“许多试验表明,诸如遥视(人看到很远的其它地方的人或事)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有趣的是,其精确性和可靠性并不受电磁屏障或时空间隔的影响。”那么这就很难用电磁波一类的理论来解释那些信息是如何传递的。“现代物理学将这类方式的联系称为“非原位”或“非本位”(nonlocal)的。”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描述了一种八维时空的几何模型,“复合明可斯基空间”。他们用这一模型描述了超心理现象的存在,而且这一理论并不与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基本时空理论相矛盾。


一般而言,生物学家可能是最不能接受超心理现象存在的,他们往往试图用普通的电生理解释一切。但是现代生物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都来自物理与化学,因此生物学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不可能不受物理、化学理论和技术水平的制约。


一旦物理、化学在理论上有了突破,就可能改变整个人类对物质、时空、以至生命的认识,那么生物学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生命现象在不同空间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甚至生命本身在不同空间也有不同的存在形式。生命的物质基础也许远不仅仅是基因、蛋白质这些已经发现了的表面上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Sally R. Feather. The Journal of Parapsychology, March 2002 v66 i1 p96(2)


2) Rauscher, E. A., Targ, R. Journal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2001 15, 331-354.


(转自”正见网“)


发稿:2002年8月14日



Tags: ,

1.2亿年前的石板地图在乌拉尔山被发现

◎李杰


【新生8月15日讯】俄罗斯科学家在乌拉尔山脉发现了一块用高科技制成的、至少有1.2亿年历史的立体石板地图,表明在远古的乌拉尔山脉有过一个高度发展的史前文明时期。


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拜西克省国立大学物理学教授亚力山大·丘维诺夫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于1999年7月28日在乌拉尔山脉考古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埋在地底下1.06米的刻有三维立体地图的石板─长1.5米,宽度超过1米,厚度仅16厘米,重量超过1吨。


这块石板共分3层,很明显是人造的,用一种特殊的粘合剂贴在了一起,第三层很象一层白色人造瓷!石板上的浮雕并不象是古代石匠手工雕刻出来的,很可能是由一种先进而精巧的机器制成。


在这个石板地图上,乌法山脉的一侧和当今乌法山脉的走向轮廓完全一致,另一侧跟当今情况的稍有不同。在石板地图上还刻着两个宽500米、总长度达1.2万公里的河道系统,在此河道系统内,包括12道300米宽、10公里长、2公里多深的大水坝,整个水道系统很象现代水力发电站。丘维诺夫博士说:“如果这个水道系统当年真的存在过,那么,总共将有1000万亿立方米的泥土将被挖走。那将是相当于几十个大金字塔的工程。”


那么,这个石板是什么时候做成的呢?


研究人员发现,石板地图上的乌法峡谷,比现在的地球表面多了一个长长的大口子,足有二、三公里深,三、四公里宽。这种地貌只在1.2亿年前才可能存在过,也就是说在理论上的确有这条峡谷存在!这块石板地图如果描绘的是它被制作时的地貌,那么,它的历史至少也有1.2亿年!


发稿:2002年8月15日



Tags: ,

悬案:史前文明再现

◎胡军


艺术高超的史前壁画

  

在西班牙北部几个荒无人烟的山洞里,发现了距今28000——10000年旧石器时代的雕刻和绘画。这些发现起先被人们怀疑为诋毁达尔文进化论的阴谋。后来考古学家从所在地区的地下发掘出了和画上一致的野兽的骨骼。据考证,这些动物大多为远古时代的珍禽奇兽,有的也早在许多世纪前在欧洲绝迹。这些画是在幽深、宽敞的漆黑洞穴里发现的,有的在洞顶,有的在四壁,酷似教堂壁画,因而被称为“史前艺术的西斯廷教堂”。这些作品已不只是写实,而是透着修养有素的艺术家的敏感和灵气。在阿尔塔米拉的一个山洞里,长18米、宽9米的洞顶上,画着17只活灵活现的动物,有的正以爪子抓挠地面,有的躺卧,有的怒吼,有的被长矛刺伤,神情上表现出濒于死亡的痛苦。在它们的周围,画着一群野公猪、一匹马、一头雌鹿和一只狼。也有一些许多现代人见所未见的动物。画家们精湛的绘画功底在今天看来仍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些酷似现代化的古代岩画中的人物服饰。1912年,有人在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的布兰德比尔格山上,在原始的描绘动物的壁画中,发现了一幅描绘白人贵妇的原始岩画。贵妇身穿短袖套衫和紧绷臀部的马裤,戴着手套,系着吊袜带,着便鞋。她身边站着的一位男子,戴着非常复杂的面具和头盔。在被考古学家确定为真品的法国卢萨克史前壁画中,人物穿着茄克衫。澳大利亚阿纳姆高地岩画的人物,甚至穿着宇宙服,戴着装有类似天线,有观察小孔的头盔,宇宙服上有明显的拉链。泰国南部攀牙府的岩画上出现了头戴头盔、身背呼吸过滤器、腰系电筒、着背带裤的机器人。凡此种种,人们不禁要问:是现代人受着人类先民在天之灵的启示,缝制了这样的衣饰,还是某种神奇的力量使我们的祖先跨越时空,在赤身裸体的荒蛮时代,充分想象了几千年上万年以后子孙的服饰?

  

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原子能技术是人类近几十年中才开始掌握的一门高科技技术,而在今天的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它是一个大型的链式核反应堆,运转了很多万年。 

  

奥克洛(Oklo)是非洲加蓬共和国一个铀矿的名字。法国有一家工厂使用从非洲加蓬共和国进口的奥克洛铀矿石,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批进口铀矿石已被人利用过。铀矿石的一般含铀量为0·72%,而奥克洛铀矿石的含铀量却不足0·3%。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他们来到加蓬奥克洛铀矿考察,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古老的核反应堆,由6个区域约500吨铀矿石构成,输出功率估计为100千瓦。这个反应堆保存完整,结构合理,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据考证,奥克洛铀矿成矿年代大约在20亿年之前,成矿后不久就有了这一核反应堆。而人类只是在几十万年之前才开始使用火。那么,是谁留下了这个古老的核反应堆?是外星人的作品,还是前一代地球文明的遗迹? 

  

法国政府宣布了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科学家们对这个铀矿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于1975年在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的一个会议上公布。

  

那么,这个铀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的确,这些铀矿石的确是被利用过。法国科学家在整个矿区的不同地方都发现了核裂变的产物和TRU废物。开始时,这些发现让人很迷惑,因为用天然的铀是不可能使核反应堆越过临界点而发生核反应的,除非在特别的情况下,有石墨和重水。但在Oklo周围地区,这些条件是从来都不大可能具备的。 

  

让人吃惊的是,这座核反应堆的构成非常合理。比如,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核反应堆有几公里,如此巨大的一个核反应堆,对周围环境的热干扰却局限在反应区周围40米之内。更让人吃惊的是,核反应堆所产生的废物,并没有扩散,而是局限在矿区周围。

  

面对这一切,科学家们承认这是一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将它写进了教科书,并研究它在核废料处理方面的价值。但是敢于再向前探索一步的,就没有多少人了。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史前文明所留下的遗迹。也就是说,20亿年前,在今天我们叫做奥克洛的地方,可能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文明,远远超过今天人类的文明。

  

与这个“天然”的大型核反应堆相比,今天人类所能建造的最大的核反应堆,也显得黯然失色。 

  

地球存在过几度文明吗

  

林林总总的令人迷惑不解的史前遗迹对人类传统的进化观点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面对我们无法解释的诸多遗址、遗物,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探索人类的文明史。有学者根据考古学家人类学的研究,确定现今人类形成于400万年前,而地球诞生于45亿年以前。世界万物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生生灭灭,地球上的高等物种及其智慧很可能也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生生灭灭的。

  

据推测,大约20亿年前,地球上存在过高度文明的生物,由于地球大灾变以及亿万年的自然变迁,使这些文明消失。也有古生物学家推论:地球大约在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以及6500万年前,经历了几次毁灭性大灾变,使当时创造的文明毁灭殆尽。每次文明中又会出现断裂,找不到线索。在延续至今的这次文明和上一次文明之间的断层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

  

与是否存在星外文明一样,是否存在地球的几度文明也是迄今为止的考古手段和技术无法确证的,为此,研究者之间展开旷日持久的论战亦可想而知。我们期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考古的手段和技术将会有突破性发展,地球上是否存在几度文明的悬案终将有一天大白于天下。

  

(大众网-齐鲁晚报)


发稿:2002年8月15日



Tags:

宇宙风景线:热气体网

◎周以光


【新生8月17日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钱德勒(Chandra)X-射线观测站发现了弥漫于宇宙星际间的热气体网,这个气体网可用来追踪暗物质的存在,也许还能帮助天文学家最终确定暗物质在宇宙中的分布,甚至弄清楚暗物质的起源。


四个独立的科学家小组观测到了这种温度介于30万至500万摄氏度之间的热气体,他们的结果分别发表在《天体物理学学报》上。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克劳德.坎尼扎尔(Claude Canizares)说:“从大爆炸理论和对早期宇宙的观测中,我们就很怀疑这种气体的存在,但是它一直逃过了我们的探测。”


根据大爆炸理论,在宇宙最初的几十亿年里, 大约20%的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起来形成了星系和星系团,其余的常规物质和暗物质则形成了巨大的细丝网,连接着星系和星系团。理论预测细丝网太热,不能被光学、红外和无线电望远镜观察到。


紫外望远镜查出了热气体系统温度较低的部分, 但大部分由于高温只能被极端敏感的X-射线望远镜观测到。天文学家利用热气体对来自遥远星系的X-射线的吸收作用来估计热气体的温度、密度和质量。科学家们的观测揭示了热气体系统的不同部分,其中之一看起来象一根镶嵌在银河系和仙女星座上的细丝,然而,其它被观测到的部分相距地球几十亿光年。


热气体由暗物质的引力形成,热气体和暗物质组成的巨大系统构成了宇宙的风景。钱德勒X-射线观测中心的华莱士.塔克(Wallace Tucker)说,“如果理论正确,所有气体云中的物质要比宇宙中所有星系包含的物质多。”


“大多数物质不在星系之中”,塔克说,“它们在星系之外,而且还在演化之中。在数亿年期间,这些气体将会被逐渐拉入星系和星系团中。”


多数人以为现代科学很发达,但对于浩瀚的宇宙,科学显得力不从心,还不能直接观测占宇宙总物质80%以上的暗物质,因为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测基础之上的,科学对宇宙的现有认识应该还是十分有限的。而古老的东方文明和修炼界对宇宙有更为完善的理解,他们所认识的宇宙也比现代科学所能观测到的更为广袤博大。其实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和探测存在着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如果人们能破除成见,重视修炼界的看法和现象,人类能发展出新的途径和手段来重新认识宇宙和生命。


参考资料


http://www.floridatoday.com/news/space/stories/2002a/080102river.htm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2/08/020801080835.htm


(转自“正见网”)


发稿:2002年8月17日



Tags:

传法之难:佛祖开悟之初曾打算放弃

元旦读史,看到《史记》之《孔子世家》中的一段话,掩卷沉吟良久。


孔子出生贫贱,一生奔波,晚年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君主肯采纳他的主张,最后绝粮于陈国和蔡国之间。跟随孔子的人都饿得没有力气站起来,孔子却继续向弟子讲述他的学问,弦歌不绝。


弟子子路于是面带愠色地问孔子“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君子在困窘的时候也坚守节操,小人却会不加节制,什么过火的事情都会做出来。”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里不高兴,就问道:“《诗经》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徘徊在旷野中’,我如今就是这般落魄,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吗?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呢?”


子路回答说“大概是我们仁德或者智谋不够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还把我们围困在这里。”孔子回答说“哪有这种事?如果有仁德智谋就畅行无阻,伯夷叔齐就不会饿死在首阳山,比干也不会被纣王剖心了。”


子贡回答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大概老师的道博大到了极点,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那么老师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下您的要求呢?”孔子叹息说 “唉,子贡,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你不想着如何修养自己的道,却降低要求去苟合取容!”


颜回回答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但是君子应该注重修养自己的道,如果我们修养不好,那是我们的问题;如果我们修养好了,但是却不被重用,那是这些国家的耻辱。那么他们不容纳我们又有什么呢?这时候才显出我们是君子啊!”


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子路和子贡也都算弟子中的佼佼者了,但是子路对老师没有信心,子贡甚至希望老师能够降低他的道德标准去迎合世俗,唯有颜回信念纯正。


传播真理,即使如孔子这般因材施教,在关键时刻,人在困苦中能秉持真理也是如此之难。


老子一定是看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一生“道隐无名”。孔子在求见老子的时候,老子教导孔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有高尚的品德,外表却谦恭得像一个愚钝的人”。虽然老子的学说被后世研习两千多年,但当年老子只是周朝管图书的小官,默默无闻,籍籍无名。


如果不是老子后来西出函谷关时,尹喜见紫气东来,其长三万里,状如飞龙,而勉强请老子着书的话,老子恐怕也不会主动写下这流传千古的《道德经》。老子在这本书临近结尾时写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并非巧合的是,《佛本行集经》和《释迦牟尼传》中对于释迦佛也有着类似的心理描述。


当 释迦佛在菩提树下开悟后,曾经感叹道“我所证悟的佛法,难见难知,不可思议,也不可觉察,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世人明白。他们都被贪欲、嗔恚、愚痴、邪见、 骄慢、谄曲种种无明所复障,薄福钝根,没有智慧,怎么能了解我所获得的道法呢?我现在如果要为他们说法,他们一定会迷惑不解,同时也不能相信接受,甚至还 要对我进行诽谤,而因此将使他们来世堕入恶道,受种种痛苦,这不有违我度脱众生的初衷吗?与其使他们受苦,那么我还是不要对他们进行说法传道,而独自悄悄 地进入涅槃境界吧。”


大梵天王看到释迦佛不准备驻世说法,赶快下来劝说,于是才有释迦佛在世间传了四十九年的法,吃尽辛苦。


耶稣传法时,有门徒十二人,然而当耶稣被抓的时候,“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耶稣在进耶路撒冷时,预见到自己将要被钉在十字架上,于是感叹说“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


孔子周游列国,绝粮陈蔡;老子说他的道“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释迦牟尼因见众生难于度化而欲在开悟后直接进入涅槃;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苏格拉底被判死刑,饮毒酒而亡。圣人、觉者、先知传道传法,都是如此之难。


我也常常想,如果人们能够以这些历史为鉴,对法轮功的偏见和误解会不会少一些呢?


作者:章天亮 来源:大纪元



Tags: , , , , , , ,

2013年6月27日星期四

新行星系统正在产生

最近天文学家在遥远的宇宙空间发现了一个和我们的太阳十分类似的星球。这枚星球正处于一个持续不断而不寻常的日蚀过程中。这说明,它可能位于一个正在形成的行星系统的中心。这枚时常变暗的星球可能第一次给科学家一个机会,来观察一个类似我们这个太阳系的恒星行星系统的诞生过程。


*星球眨眼*


康涅狄格州韦斯利扬大学的天文学学生七年来一直在跟踪距离地球两千四百光年的一颗恒星。这颗恒星在独角兽星座或者叫麒麟星座里。最使他们着迷的是这枚星球的光呈现周期性的黑暗。天文系教授赫布斯特说:“在本质上,这枚星球是在向我们眨眼。”韦斯利扬大学的天文系教授赫布斯特还说:“老实说,我们本来并不相信这一点。我们过去从来没有看过任何一枚星球有这种现象,那时我们想,这可能是我们的仪器出了问题,要不就是什么其它东西在作怪。”


*周期性星蚀*


现在他们已经证实,这枚星球每48天出现一次类似日蚀或月蚀的星蚀,每次星蚀的时间长达18天。这种星蚀的成因和日蚀或月蚀不同。日蚀或月蚀是由于另外一个天体遮盖了它的光线,而这个远方恒星的星蚀呢,赫布斯特说,是因为一波又一波的灰尘和岩石围绕着这颗星球旋转,也可能是刚刚成型的行星围着它转,灰尘和岩石越聚越多,累积到颠峰,在第18天时沉降下去。就是这个颠峰遮住了这颗星球的光和我们的视线。


赫布斯特说:“因此,这枚星球是被一堆灰尘、小行星或岩石给遮住了。事实上,我们还知道这种灰尘并非普通那种存在于星球间的灰尘,它比那种灰尘要大。”如果是那种颗粒很小的普通灰尘的话,那个恒星的光会比较红一些,这是因为,在光谱上,这些微小的灰尘颗粒会把蓝色的光散射开来,改变方向。可是这个恒星呢,它在变暗的时候反而变得更蓝了。


*池塘波纹效应*


这些天文学家可能发现了一个行星系统的雏形。这样说的另一个根据是,遮住这颗星球的物质周期性的以波浪形式出现。美国航天局的天文学家布赖登说,这种情况显示,当这些物质在星球周围旋转的时候,有一两个行星一类的天体扰乱了这些物质的运转。布赖登说:“这种情况有点象往水塘内扔一块石头,激起了波纹,这些波纹向外扩散。”


*星球年龄三百万年*


以浩瀚宇宙的标准来说,围绕那枚星球旋转的那些物质距离那个星球很近,比我们的太阳及其最近的行星水星之间的距离还要近一些。赫布斯特说,这枚星球的年龄只有三百万年,因此科学家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很年轻的太阳系里的群星诞生过程。赫布斯特说:“就我们所知,这枚星球很像我们的太阳在它三百万岁的时候,由岩石组成的行星将在围绕着这个恒星的内盘区域成型,这里的变化过程可能和地球成型的过程相似。”


*观察行星成型*


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在我们的太阳系外面已经发现了90枚成熟的行星。这些行星正在围绕着太阳这样的年龄高达数十亿年的恒星旋转。设在华盛顿的卡内基研究院的学者博斯说,韦斯利扬大学的发现与众不同。博斯说:“这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观察行星如何在所谓的大旋涡中成型。一枚年龄大约三百万年的星球可能有一枚行星围绕着它旋转,这个事实可能给我们重要启示,告诉我们行星的成型速度有多么快。”


韦斯利扬大学的赫布斯特教授说,他的想法只是一些假说,因此他把他的资料带到行星研究大会来,听听同伴们的意见。美国航天局的天文学家马兰说,这一发现将激励研究人员在其他星球附近寻找类似的现象。马兰说:“我想人们将对这类系统产生很大兴趣。”


http://www.voa.gov


发稿:2002年7月31日



Tags:

麦积山“藏碑洞”藏在深山人未知

【新生7月31日讯】世人皆知敦煌莫高窟有个藏经洞,却很少有人知道天水麦积山有个藏碑洞。学界对藏碑洞的认识和了解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种探讨和研究仍在进行之中。


新华网7月30日消息,麦积山藏碑洞,即麦积山133窟,因洞内发现18块石刻造像碑(实际是21块,3块严重损毁者未计)而引起学者的注意。据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谢生保介绍,18造像碑主要以佛传故事、说法图、千佛说法图为内容题材;从石质形质、碑身大小、碑块厚薄、雕刻技艺来看,这些造像碑是不同时代、不同匠人所为,而且多是两块为一对;从艺术造形上看,这些造像碑明显带有北魏中晚期和西魏时期的风格,参照陇东地区北朝石塔、石幢、造像碑的风格特色,可以初步推断出,第11、16号碑为西魏时期的作品,其它16块均为北魏中晚期的作品。谢生保说,这批造像碑的发现对麦积山石窟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在造像艺术、石窟营造、民族关系、文化交融上都是难得宝贵资料。


对于133窟石刻造像碑的来源,学界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这些造像碑原来就放在133窟内,开凿此窟时就留出了安放位置;第二种说法则截然相反,根据洞窟形制和造像碑石质与洞窟的不同,肯定这批造像碑从他处移入。就目前来看,以支持第二种说法为最多,并引发了类似敦煌宝藏入藏原因、入藏时间的探讨。许多学者注意到,这批造像碑同敦煌宝藏一样,有著类似的特征,即它们都非洞内原物,都从它处移来,都受了外界力的影响,而且具有目的性,价值重大,研究性强。


麦积山藏碑洞的最早发现归功于天水学者冯国瑞先生,1941年他在搜集完麦积山的资料后,对石窟进行了首次考察,当时因西崖栈道坍塌,西崖三大窟未曾进入,但在《天水麦积山石介绍》中,他还是对133窟做出了正确的推测:“85窟佛像东头,俗名碑洞”。1953年,由文化部组织的麦积山石窟勘察组对麦积山石窟进行了全面勘察,架设完800米的凌空栈道后,成功登临133窟,发现了18块造像碑,证实了冯国瑞先生所说。半个世纪来,麦积山石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133窟藏碑洞的研究却显得相对不够。


由于没有可靠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实物相印证,对于麦积山藏碑洞的入藏时间、入藏原因的研究同敦煌藏经洞一样,仍处在探讨阶段。可喜的是,许多学者已认识到了麦积山藏碑洞的重要性和特殊价值,并开始将之与敦煌藏经洞相提并论。敦煌研究院谢生保指出,在甘肃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三大石窟中,西有藏经洞、东有藏碑洞,二者的封藏年代、封存原因已难考其详,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和参与这一研究,让两大千古之谜早日告白天下。


发稿:2002年7月31日



No tags for this post.

绚丽的“宇宙焰火”--恒星死亡之光

【新生8月1日讯】 科学家们本周三称,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绚丽的“宇宙焰火”,那是一枚超新星的最后死亡之光。


中华网消息,这颗恒星位于仙后座A,它在1万年前就发生了爆炸,但由于距离地球太遥远,直到现在光线才传递到了人们可观测到的范围内。

  

照片显示,恒星爆炸碎裂成为成千上万块。我们的太阳系就是由几十亿年前超新星爆炸的残余物形成的。

  

这颗恒星的体积比太阳大15到25倍,但同其他巨大的恒星一样,其寿命并不长久,只有几亿年,而我们的太阳可以存在上百亿年。

  

当这些超新星的能量耗尽后,它们的核心就开始崩溃,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把相当于太阳那么大体积的物质抛射出来,这些物质以每小时7241万公里的速度在宇宙中运行。


发稿:2002年8月1日



Tags:

科学家质疑光速不变原理

◎邱道


【新生8月1日讯】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5月29日消息,科学家们准备用置于国际空间站上的超精度时钟和其它一些太空任务,检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消息称,这一实验结果很有可能极大程度地改变人们对宇宙时空的认识。


创立于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假定是,无论观察者以多大的速度在任何方向上运动,光速对于他来说都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常数的光速在宇宙空间中是恒定的。


然而,近些年来在基本粒子研究领域提出的一些新理论却认为,这一假定并不总是正确的,在宇宙的深处,时空的结构可能会发生一些在地球上非常难以探测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会导致光速的改变。


为了证明这些新理论的正确性,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基础物理计划的支持下,科学家们展开了一系列重新审视狭义相对论的实验。计划的负责人之一,印第安纳大学物理学教授,阿兰.考斯泰勒基博士(Alan Kostelecky)说,三种不同的超精度时钟:主原子空间定位时钟 (Primary Atomic Reference Clock in Space ),铷原子钟(Rubidium Atomic Clock)和超导微波振荡仪(Superconducting Microwave Oscillator)已经被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了,此外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也将很快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原子钟系综(the Atomic Clock Ensemble)。除了国际空间站之外,NASA的一些其他飞行计划也将对狭义相对论进行重新检验,其中,一个名为“时空”(SpaceTime )的飞行任务将携带原子钟飞过木星,并将它们以极高的速度抛向太阳,这种高速飞行将确保检验的高敏感度。


由于地球的转轴的方向和旋转的速度是固定的,而在太空中,空间站或飞船转轴的方向和速度都是可以变化的,所以如果时空的结构发生了细微的改变,在太空中的测量将比在地球上的更为精确。考斯泰勒基博士最后说,这些实验结果将很可能在科学界引起极大的轰动,并对人们现有的时空结构的认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其实光速不变只是一种在很小范围内的归纳,是一种假说。人类的确做过一些试验,可那范围与宇宙比起来是非常小的,银河系边缘上的光速人们都没有测量过,所以并不能保证宇宙深处的光速与地球上的光速一样。科学家们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投巨额资金,大规模地做实验,在宇宙深处重新检验以光速不变原理为基础的狭义相对论。其实早在1998年9月,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先生就在瑞士讲法时已指出了这一点(《法轮佛法(在瑞士法会上讲法)》) :


“……不同的空间存在着不同的时间,我们地球范围之内有个时间场,一切都局限在这个时间的范围之内。那个人造卫星一旦超出我们大气层的时候,它就是另外的一个时间了,绝对和地球的时间不是一个时间场。那么在经过其他的星球的时候,又有它那星球的时间场。天体越往大去,它的时间、速度差异越大。”


“银河系中发生的事情你说十五万光年才能看到,其实我告诉大家,说不定三、两年你就能看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光的速度也是受时间场所控制的。穿越不同时间场的时候,光的速度‘刷──,刷──,刷──’就变得忽快忽慢,到我们地球这儿来的时候,又符合地球的时间场,就变得非常的慢了。你用地球人类所能认识的这个时间场去衡量宇宙的这个时间,根本就无法衡量的。”


那么,再延伸下去,我们知道,科学家们在近几年内观察到了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变化,比如超新星爆发的增多,新恒星的大量诞生,多个星体的碰撞合并,GAMMA射线的爆发,新星体的大量涌现,这些现象一般都距离地球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光年之遥,所以很多人根据光速不变原理,认为这些宇宙巨变都是发生在几百万或几千万年以前的事,与我们现在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如果光速在宇宙中是变化的,并且在宇宙的深处比在地球上要快得多,那么我们看到的外层空间的宇宙巨变就不再是遥远的过去的事情,可能就是几年前的事情,甚至是最近的事情,这意味着什么呢?宇宙的巨变可能近在眼前,何止近在眼前,每个人都可能已经在其中了。中国古人相信天人合一,从天象的变化可以预知人类社会的变迁,天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类社会的变迁。这些剧烈的变化对应到我们地球上,或许预示人类也正面临着重大变革。


参考资料:

http://spaceresearch.nasa.gov/general_info/OBPR-02-101.html


(转自“正见网”)


发稿:2002年8月1日



Tags: ,

养生之道:仁者寿

儒家创始人孔子关于养生的说法很多,但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养心,而养心又需从日常做起,也就是平时要养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仁者寿”。这“仁者”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解释说:“仁者,爱人。”这就是说待人要宽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大德必得其寿”,孔子在《中庸》中对此说得更加明确。


人们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因为“无私”,所以终日心平气和,因为宽厚待人,所以没有忌贤妒能的忧虑,心里始终是泰然自若的。一个人如果一直处于心平气和,泰然自若的状态,就可以使“主”明心正,这就是养心的关键。


历史上不仁不德的暴君,一般都活不长,常有“名医多高寿,皇帝皆短命”之说。大德之人,胸怀宽广,高风亮节,不贪不淫,具有崇高的追求和高尚志趣,宽以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自信自爱,不忘众生,这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孟子曾提出:不动心——寡欲——收心,最后达到“养浩然正气”。色彩缤纷,光怪陆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诱惑,金钱、官位等都可能使人心动,孜孜以求。孟子所说的“不动心”,即指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不受外界事件的引诱,做到既“不以一得为喜”,也“不以一失为忧”,这样就可以保持内心的清静。


儒家以孔子为宗师,在养生中强调修养、道德与寿夭的关系。《礼记·中庸》云:“大德必得其寿。”将养生与精神结合起来。儒家以射、乐、琴、舞为怡情、养情、养性、强体之法,并遵圣人之训,戒色、斗、贪,事事以养生为重。


西汉董仲舒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春秋繁露》曰:“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循天之道,以养其身。”


宋代学者苏东坡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这就是说病后康复并无灵丹妙药,唯一的妙方是“安心”静养。


在当今市场经济下,对于患事业病、职业病、嫉妒病、红眼病的人,更需要学点养心修性的本领,这样不仅有利于事业,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祛病延年。

(摘自< 神农网>)


发稿:2002年8月1日



Tags:

古今来自“天上”的奇异声音

另外空间的声音会阴差阳错地传到我们这来,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有大量的记载,最近的记载是发生在1985年元月10日龙潭古乐。这些声音非常奇特,资料记载中绝大多数的除无云而雷外,还有天鼓鸣,其次为钟声、音乐声,少数记载为万马奔腾、悲泣声、风水相轧声等等。伴随着声音,有时也有异景出现。能听到地区的面积大小不等,最大的跨几个省。至于持续时间,从有明确记载的来看短者以分钟计、长时一二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到一二日,最长者愈月。这里选摘部分记载如下:


民国《和顺县志·祥异》载:“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二十日脯刻县城东南天鼓鸣,鸣毕望之有黑气一道,内带球一双色近蓝,顷刻形迹全消。”


雍正《辽州志·祥异》载:“同治八年二月—日白昼有圆而红者如火,大小二四,大者如轮由东而西,随即天鼓鸣。”


乾隆《福宁府志·祥异》载:“雍正三年十—月十六夜宁德支提山霜月交辉天风俱寂钟鼓鸣干空中,其音皇皇不可思议。”


光绪《宁河县志·杂志·机祥》载:“同治七年九月十五日未时忽闻如轰雷,火光遍地,声自南起,仰见五彩祥云向东北散漫中有鼓乐声。移时乃止。”


民国《增修胶志·祥异》载:“顺治十八年夏六月十—日空中响如万马奔腾经夜不绝,次夜复然。”


光绪《通州志》载;“万历四十五年二月通州风理昼晦,空中如万马奔腾,州人震惊。”


《钱泳丛话》载:“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初中石湖中每夜闻人声喧嚷如数万人临阵,响沸数里,左近居民惊起聚观则寂无所有,第见红光数点隐见湖心而已。”


民国《景东县志·天文志·灾异》载:“咸丰十年庚申八月一夜间闻万钟齐鸣自近而远。次日视之山中树木虽大至数十围者亦折为两断,顺道而去若开路然。”


康熙《灵寿县志·灾详》载:“正德二年八月十五夜子分异云出滹沱河南覆小潭上,赤光四烛,有钲鼓笙篁之音,栖鸟皆惊。”


民国《镇海县志·样异》载:“嘉靖四十年六月二十四日暮大两北陨物如升子上锐下大,其色黄白,下有紫赤气挟持之;瞬息大如斗精光四射,将至地光影起伏者再。盖类天占书所谓天狗,但坠地不闻有声耳。”


据1991年6期《地球》杂志刊载:“1985年元月10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古鼎村年过花甲的老人路兴才起床忽听到村后龙潭响起隆隆的嗜杂声,8时许十几名青年到龙潭游玩.听到龙潭深处传来像古道场上的锣鼓唢呐木鱼那样的声音,声音越来越高而且富有节奏感.不到3小时就有7000余人来到龙潭听这奇乐。直到晚上10时鼓乐才停止。老人们说这奇乐在1952年秋出现过一次,事隔33年又重鸣,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龙潭,其游记中有古鼎龙潭鼓乐声的记载。”


天地探秘


发稿:2002年8月2日



Tags: , ,

同云:古代玛雅文化是如何衰落的?

◎同云


最近,考古学新发现揭示了古代玛雅文化衰败的一些原因。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国地理学家年鉴(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上(1,2)。


玛雅人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部落中科学文化最发达的部落之一。玛雅文化则是美洲古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甚至被认为是美洲文明的源泉。玛雅人擅长雕刻﹑绘画和建筑,他们在天文,历法和数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天象进行了周密观测,很早就知道月亮﹑金星和其它行星运行的周期,能准确地推算出日蚀的时间。他们以冬至为岁首,创造了以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的太阳历。玛雅人的金字塔可与埃及人的金字塔媲美。危地马拉的提卡尔城内的那座金字塔高达230英尺,墨西哥的巨石人像方阵令人困惑不解,特奥蒂瓦坎的金字塔其雄伟和精美,堪称奇绝……


但是,一直令考古学家大惑不解的是,这个在公元前二、三千年以前,由简朴的农渔社区发展出的辉煌文化,却在不知名的摧残下,沦为衰亡的民族,究竟得自什么力量,能在石器时代创建出傲世的文化?又遭遇何种苦难,消失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区?


据统计,各国考察人员在南美洲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废弃的古代城市遗址达170多处。它为人们展示了一幅玛雅人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八世纪时,他们北达墨西哥南部的尤卡坦半岛,南达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直抵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广阔的活动版图。它告诉人们玛雅人于3000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过着安定的生活。


两位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教授考察结果显示,这些地方曾经水源充足。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二世纪,人类的居住所带来的影响,在气候及环境的综合作用下,使得这个地方成为季节性的沼泽地。


据考察,当时的居住中心,很多都是大片石灰岩床(limestone bedrock)的下陷地。这也是玛雅研究学者多年困扰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些象沼泽地一样的下陷地,现在看来每年只有七月至十月间是湿润,适于居住。所以总体来说,这儿并不是大批人口居住的理想场所。


文章作者表示,当时该居住地的情形要比现在的季节性沼泽地好得多,很适合居住。由于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再加上气候的变化,使得一些地方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文章作者把这个巨大变化称为历史上最典型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有记载的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在研究采集的多种样品时,科学家们对地形、水资源、土壤、 植物及文化特色综合分析后得出了这一结论。


文章作者指出,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解释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且这一沉痛的教训对于现在和将来人们如何生活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尽管这一发现没有完全说清玛雅文化衰败的真正原因,但毕竟揭示了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现象。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人心大幅度下滑,人类没有节制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时,再好的地方也会变成穷山恶水,那么人类就在自己毁灭着自己。


当然,关于玛雅文化的尚未解开的疑团还很多。比如,当我们面对着玛雅遗址异常灿烂的古代文明,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史学界的材料表明,在这些灿烂文明诞生以前,玛雅人仍巢居树穴,以渔猎为生,其生活水准近乎原始。有人甚至对玛雅人是否为美洲土著表示怀疑。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南美丛林中这奇迹般的文明存在着一种渐变,或称过渡阶段的迹象。没有一个由低而高的发展过程,难道玛雅人的这一切是从天而降的吗?


或许这一切是从天而降的。地面考古没有发现文明前期过渡形态的痕迹,分析在此之前的神话传说,也无线索可言。玛雅文化仿佛是一夜之间发生了、又在一夜之间轰轰烈烈地向南美大陆扩展。确实是有点儿奇怪。除了“神灵”之外,谁还有这等魔法?有趣的是,玛雅人的神话恰恰说他们的一切都是神灵赋予的。流传在特奥蒂瓦坎附近的神话告诉人们,在人类出现以前,众多的神灵曾在这里聚会过,共商人类大事!


参考文献


1.Arising from the Bajos: The Evolution of a Neotropical Landscape and the Rise of Maya Civilization. Dunning N.P.; Luzzadder-Beach S.; Beach T.; Jones J.G.; Scarborough V.; Culbert T.P.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June 2002, vol. 92, no. 2, pp. 267-283(17).


2.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2/07/020724080415.htm.


发稿:2002年8月2日



Tags: , ,

美国天文学会上的报告:银河系即将进入新纪元

◎心海


今年六月份在新墨西哥州的ALBUQUERQUE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第200周年年会上,克利斯.马丁报告了他们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表明,我们银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庞大密集的星际气体圆环正在银河系中心附近汇集,其密度在未来的200万年内将达到能够高频产生新星体的程度,届时新星诞生的频率将高达目前的100倍,银河系的景观将会非常绚丽。


即将产生的新星体很多是一些大质量短寿命的星体。当它们死亡时,它们以高速释放的重质量元素,成为星系中其它长寿命类似于我们太阳一类星体的种子。研究者之一,哈佛-史密斯森尼安(Harvard-Smithsonian)天文中心的安东尼.斯达克 (Antony Stark)说,“这些星体将很快用完它们的燃料,然后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现在我们银河系大约100年能看到一次超新星爆炸,到那时,我们将可以每年看到一次。”


超新星爆炸是质量在我们的太阳10倍以上的恒星的归宿。这些大质量星体在一千五百万年内烧完它们的热核燃料后在一秒钟内迅速坍缩,接着反弹成为超新星爆炸。

 

斯达克和他的同事,克利斯.马丁(Cris Martin)利用位于北极的一个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从气体环中的一氧化碳发出的亚毫米波段幅射分布图,估计了气体环密度。马丁说,“我们可以结合我们的分布图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钱德勒(Chandra)X-射线观测仪的银河系中心X-射线分布图以及其它可见光波段的分布图,这些使我们能够建立关于银河系中心环境的一副完整的图像。”


气体环中分布着相当于数百万个太阳质量的物质。这项新研究揭示气体环已经接近临界密度,超过临界密度时它就会形成一到两个坍缩于星系中心的气体云,从而引发星体的诞生。这种情形大约五亿年发生一次。天文学家们曾经在其它的星系中观察到类似的星体暴生的活动,银河系中的新星暴生自其诞生以来也已经发生过约20次。在新星暴生时,一些物质在被银河系中心黑洞吸收时,其能量会以两束电磁幅射的形式沿着黑洞转轴发出。“巨大的新星暴生可以将银河系从目前的状态变为类似于M82星系的一类活跃的星系。”斯塔克说,“幸运的是,能量束飞行的方向是离开银河系平面的,否则的话,地球上的生命就会周期性地完全灭绝。”


斯塔克和马丁的研究揭示了银河系超新星时代的来临。斯塔克甚至暗示我们人类可能有机会目睹这壮观的宇宙“焰火”。 


最近天文发现一再揭示了宇宙巨变的来临。频繁的GAMMA爆,超新星爆发,星河碰撞与重组,大量星体的暴生,表明我们的宇宙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我们银河系也不例外。古人认为天人合一,通过对天象的变化的观测可以预示人类社会的变迁,这些巨变也许预示着人类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astronomy/boom_times_020610-1.html


(转自“正见网”)


发稿:2002年8月4日



Tags: ,

科学家认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慢慢逼近

◎邱道


【新生8月5日讯】据路透社7月21日南非消息,将于8月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环境峰会,最近收到了一份来自联合国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有百分之十二的物种,其中包括1183种鸟类和近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威胁。


此消息称,有许多著名科学家担心地球史上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慢慢逼近。根据《第六次灭绝》一书 (”The Sixth Extinction,” by Richard Leakey and Roger Lewin ),我们人类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在过去的近5亿年中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每一次灭绝都造成不计其数的生物的消失。其中最为人知的两次是恐龙的灭绝和森林灭绝产生大量煤矿。科学家们认为,第六次灭绝将会完全是由于人类的行为所造成。


世界自然基金(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物种计划组主任苏珊·列勃曼博士(Susan Lieberman, director of the Species Program)告诉路透社记者,在未来的50至100年内,很可能爆发一场由人类行为所导致的物种大灭绝。《第六次灭绝》一书的作者则估计,在未来100年内将有近一半的物种消失贻尽,甚至一些较为保守的科学家也都同意一场大危机正在慢慢逼近。


濒危的黑鹳是人类行为导致物种灭绝的一个典型例子,目前全世界黑鹳的数目在7000至9500对之间,其中大部分生活在东欧。拉脱维亚的生态学家指出,大规模贪得无厌、无视法律的伐木,完全破坏了黑鹳的生存环境–松树林。而诸如伐木,建筑堤坝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存环境的破坏,是物种灭绝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覆盖全球陆地三分之一面积的森林,就有百分之2.4在近12年中消失了,在损失最大的非洲,竟有一亿三千万英亩的森林在过去十年中被砍伐贻尽。


除了破坏生存环境和滥捕之外,全球性变暖和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世界自然基金会根据全球数百种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数目变化,订出一项“生存星球指标”(LPI)来衡量地球的生态状况,然而卅年来,这项指标已经遽降37%.


十年一度的世界环境峰会将于8月26日至9月4日在约翰内斯堡召开。届时,如何防止人类行为对物种的威胁,将是各国领导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不少环境学家担心,如果不马上采取行动的话,人类将会面临自恐龙灭绝之后最大的一次环境危机。


尽管人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法律,试图用政治、经济手段去改善环境,但警钟还是一次又一次响起,地球在人类无休止的劫掠,极度贪婪的欲望中变得满目疮痍,这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如果真的会发生的话,它到底是环境危机还是人类的道德危机呢?


发稿:2002年8月5日



Tags: ,

乐山大佛的传说

在风景壮丽的四川乐山,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合流处,端然正坐着一座高达七十多米的佛像,它比号称世界第一大雕刻的阿富汗帕米央大佛站像,还高二十多米。这就是著名的乐山大佛,也被称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乐山大佛北距成都160余公里,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1989年一位广东游客在大佛附近发现了乐山大佛背后的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乐山巨形睡佛景观。山形似一尊巨型睡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 奇观。“巨型睡佛”四肢齐全,体态匀称,安详的漂卧在青衣江山脊线上,直线距离约1300余米,,仰面朝天,慈祥凝重。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的 心胸部位,传说释迦牟尼佛是从母亲的腋下出生的,中国古代民间也有“圣人出于腋下”的说法。巨佛的头、身、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连襟组 成。佛头由整个乌尤山构成,山上的石、翠竹、绿荫、山径、亭阁、寺庙,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发髻、睫毛、 鼻梁、双唇和下颚;景云亭如“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佛身由凌云山构成,山上九峰相连,犹如巨佛宽广的胸膛、浑圆的腰和健美的腿;脚板 翘起的佛足是龟城山的一部分。佛的整个体态十分逼真、自然、和谐,如同自然的天造地设的奇迹,一睡佛、一坐佛,一天然生就、一人工凿成,观看卧佛的最佳位 置就在乐山市滨江路“福全门”(一说“迎春门”码头)。


传说唐朝初年,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有一个老和尚,叫海通。当时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 船,危害百姓。海通和尚眼看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 往船只不再受害。


于是他请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刻佛像的事。这两个石匠一个叫石诚,一个叫石虚(一说石匠石青雕刻了乐山大佛)。老和尚对他们说:“我准备在这凌云山岩上刻造佛像,请你们来商议商议。”


石虚一听要在岩石上刻石像,心里很高兴。他想,这凌云山十分秀丽,凌云亭非常宏伟,每年来这儿朝山拜佛的人很多,我若在山岩上刻出许多各式各样造型 的佛像来,我的本事岂不就一下传扬开来!想到这里,他就说:“三江水怪,十分凶狠,我看只有造千尊佛像才能把它镇住。”这时,老和尚见石诚在旁边一言不 发,就问他:“石诚师傅,你觉得如何?”石诚不慌不忙的说:“我看就刻一尊象这山岩一样高大的佛像吧。”石虚一听忙摇头说:“山岩这样高,石头这样硬,你 这尊佛像哪年哪月才能刻好?”石诚说:“这岩石硬就能经受风吹雨打,佛像大才能镇住三江妖魔。”老和尚见二人争持不下,就说:“你们二人不要再争了,干脆 一个刻大佛,一个刻千佛吧。”


说完,海通和尚就出外化缘去了。从此,石诚、石虚两人就各自选岩构图,雕琢佛像。石虚选择了那最显眼,石头不太坚硬的沿江一片红砂岩,开始雕琢起 来,红沙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比花岗岩软,是很好的适宜于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后,容易受到侵蚀、风化。他刻了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又刻了 南海观音慈航普渡,刻了十八罗汉降龙伏虎,又刻了普贤菩萨指点迷途。只听凿子响,只见石片飞,他刻了一尊又一尊。刻了两年,眼看就要刻完了。而石诚呢,却 选择了一块又高又难走又硬的大岩石。他和徒弟们在山岩上搭建了架子,攀着岩石,开始雕琢大佛。大佛的造像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弥勒佛。


石虚的千尊佛刻完了,而石诚的大佛连一只脚也没有刻完。石虚讥讽的说:“我两年刻了千尊佛,你两年还没刻完大佛的一只脚。”石诚毫不气馁的说:“你千尊佛,万尊佛,抵不上我大佛的一只脚。”说完又继续雕琢起来。


老和尚化缘回来还请了许多凿石造像的能工巧匠,让他们和石诚一起雕琢大佛,附近的老百姓听说老和尚请人雕琢大佛镇压三江水怪,也纷纷赶来帮忙。有的烧茶,有的送饭,一时之间,凌云岩上人来人往,锤声如雷,岩片似雨。


住在岩下深潭里的水怪,每天被岩上的石块打得胆战心惊,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涌起千丈巨浪,想把工人们从岩上卷到水里淹死。石工们眼看怪物涌起 水来,就纷纷拣起岩上的石块向它打去。岩石像冰雹一样,不一会儿,就把水怪埋葬在乱石堆里。从此大佛岩下,风平浪静,而大佛的样子也一天天显露出来。


这时,嘉州有个官吏,爱财如命。他听说老和尚从外地化了许多银两,便打起了坏主意。有一天,他带着几个官兵来到凌云寺,对老和尚说:“胆大的和尚, 你修建大佛,不先报官立案,目无王法,罚你银两一万两,限三天交齐。”老和尚说:“大人,修建大佛是为了镇压三江水怪,解除百姓苦难,这银子是我化缘来修 建大佛的,不能动啊!”那官吏见老和尚不答应,就恐吓说:“要是不交钱,就剜去你的眼睛。”他以为老和尚怕剜去眼睛,就交银子。谁知话刚说完,老和尚面不 改色的说:“我宁愿把眼睛剜去,也不能动修建大佛的钱!”说完,就自己剜去双眼,端在盘子里向那官吏走去。那官吏见老和尚真的剜去双眼,吓得不停后退。谁 知一时忘了身后是悬崖,一下子摔死了。


这时,那一对眼睛又飞回老和尚的眼眶里。那些贪官污吏见了,再也不敢去敲诈老和尚的钱了。


后来,老和尚生病快要死了,但大佛还没有完工。他把几个弟子和石工们叫到床前:“我可能看不到大佛完工了。我死以后,你们一定要继续造大佛。”说 完,他就咽气了。老和尚死后,他的徒弟就领着大家继续建造大佛。不久,石诚也死了,他的徒弟们仍旧在雕琢大佛。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经过了90年,大佛终 于建成了。


因为这座石刻大佛是天下最大的佛像,所以人们就叫它大佛,又叫乐山大佛。大佛旁边的那座凌云寺,也改名叫大佛寺了。


如今的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 1051个,耳长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 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 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 道——九曲栈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七层楼阁覆盖(一说九层或十三层),时称“大佛阁”、“大像阁”;宋时称“凌云阁”、“天宁阁”;元代称“宝鸿 阁”;明代俗称“佛棚”、清代俗称“佛亭”,最终废毁……至今,仍旧可以从大佛两侧的山崖上看到多处孔穴和屋檐痕迹,专家证实,这些正是历代建造或维修楼 阁时,安置梁柱和屋檐的地方。如今,梁柱和屋檐早已不见踪影,而雄伟的大佛仍巍然屹立着,看护着在滚滚红尘中依然保有回归正念的芸芸众生。来源:正见网



Tags: , , , ,

2013年6月26日星期三

阿富汗发现距今约1700年前的巨大地下古城

在阿富汗东部卢格尔省的山区中,最近发现了一座距今约1700年前的巨大地下古城。一些阿富汗考古学家认为,古城的重要性也许可以与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相媲美。


  新华网7月18日报导,这座占地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古城属于阿富汗历史上的贵霜王国时期,当时佛教盛行。整个城市被掩埋在厚厚的泥土和石块下。古城中保存了许多房屋、尖塔、墙壁以及灌溉系统的遗迹,显示了当年这座城市的宏伟。


  阿富汗新闻与文化部部长拉欣说,这是20多年来阿富汗首次发现的重要古遗址,希望能够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家的援助,对古城进行发掘,并在遗址上建立博物馆以保护古城。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专家说:“这座古城非常独特,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亚洲其他地区还没有发现类似的古城遗址。”


  贵霜王国时期正是横贯中国与罗马之间的丝绸之路最活跃的时期。繁荣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使犍陀罗文化在这里达到鼎盛。犍陀罗艺术是指用希腊雕塑艺术的手法来表现佛陀和佛经故事。


  据悉,这座古城是一些文物盗掘者首先发现的。阿富汗当地警方最近逮捕了一些盗掘者,并查获了包括佛像在内的一批文物。前往考察古城的专家在古城的许多地方都发现了非法盗掘的痕迹。在一个有圆形屋顶的房间内,一座巨大雕像的脚部遭到盗掘者的破坏。阿富汗政府已经加强了警力,以保护古城遗址。


  阿富汗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波斯、希腊、印度和中华文化交织于这一地区。这里有众多的历史遗迹,但在20多年的内战和塔利班统治时期,大部份古迹遭到破坏,许多文物被盗窃走私到国外。目前,阿富汗政府正号召人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发稿:2002年7月19日



No tags for this post.

VIM-2超级恶菌亚洲首见 滥用抗生素遗祸南韩82人感染

【新生7月20日讯】


* 滥用抗生素令亚洲面临超级恶菌的威胁!


南韩首次发现当地八十二名病人,感染VIM-2超级恶菌,这恶菌连强劲的抗生素Carbapenem,也不能将之杀灭。港大微生物学系何柏良医生指出,VIM-2是假单孢细菌中分泌出来的酵素,专攻击抗生素,传染性很高,他担心超级恶菌会在亚洲扩散。


何柏良说,本港虽未发现VIM-2,但各大医院每年也发现一两宗「恶菌」的踪影,即使用最强劲的抗生素Carbapenem也不能将它杀灭,最终采用的治疗方法,是由日本购入最旧式、最毒、副作用多的抗生素「多粘菌素」治疗病人,他称这是没办法之中的办法。


* 超强抗生素无法杀菌


南韩研究人员在当地二十八间医院,向七千多名病人抽查,发现有八十二名病人感染VIM-2超级恶菌。VIM-2于2000年首次在法国发现,而今次则首次在亚洲发现。


负责该研究的李均温(译音)指出,出现VIM-2超级恶菌,是滥用抗生素的恶果。李说Carbapenem是抗生素中最强劲的,医疗界以Carbapenem为最重要「武器」,用以对付其他抗生素无法杀灭的病菌。


「病人感染VIM-2很危险,因其传染性很高,令病人失去抵抗力,由于没有特效抗生素治疗,病人很虚弱易中脓毒或血中毒。」李均温说。


* 传染快患者失抵抗力


何柏良医生说,有些大肠杆菌类细菌,以常用的抗生素盘尼西林不能杀灭,Carbapenem是很强劲的抗生素,可杀灭这类顽强大肠杆菌。VIM-2是在假单孢子菌中分泌出来的酵素,专攻击抗生素,Carbapenem亦不能将之杀灭,此恶菌传染性很高,可能会在亚洲传播。


屯门医院去年发现四宗无药可治的「万古霉素抗药性肠道链球菌(VRE)」个案,其中两人死亡。伊利沙伯医院在今年六月,有八名脑外科病人染上VRE。


发稿:2002年7月20日



Tags:

吃基因改造植物削弱抗生素效力

【新生7月21日讯】据《明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首次证实,植物的基因改造物质会被人类消化道的细菌吸收,可能会减弱抗生素对付变种细菌的效力,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目前,大部分基因改造食物的基因改造物质都不会引发健康问题,但许多备受争议的基因改良植物,均在最初的研发阶段植入了抗拒抗生素、用以显示基因改造细胞的标志基因。如果这些标志基因有能力在人类肠胃生存,那人类就会对现时普遍使用的抗生素产生抗拒。


* 被肠脏细菌吸收


科学家以七名已切除大肠、以粪袋直接排泄的志愿人士进行研究,让他们吃下含有基因大豆的汉堡包餐,再比较他们与十二名拥有正常肠胃人士的粪便,「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基因改造物质竟能通过小肠,显示小肠无法

将这些物质分解,但拥有完整消化道的人士则无发现。为研究基因改造物质会否经由细菌进入肠脏,研究员亦抽取粪袋内大便的细菌培育,结果七个样本中,有三个发现细菌含有少量基因改造物质。研究报告亦补充,这些由植物转移往细菌的「转移基因虽可通过小肠,但会在大肠内完全分解」。环保组织地球之友指结果「具爆炸性」,要求马上停止使用标志基因。


* 吃一餐也「有事」


国王学院医学院高级讲师安东尼奥说:「他们清楚展示,在肠胃细菌内可发现基因改造物质,并有可能抵销抗生素的效用。过去,人们都否认此事可能发生,但研究员证明了,只是吃下一餐也会发生。」


发稿:2002年7月21日



Tags:

人类进化曾出现倒退?--700万年前古猿较500万年前的更似人

【新生7月22日讯】源引明报报道-法国考古学家布吕内领导的小组公布,他们在西非国家乍得沙漠掘出一个有六百万至七百万年历史、具有人类特徵的古猿头骨。科学家叫这副头骨「图迈」(Toumai),意为「生命的希望」。这个发现,震撼了全球,因为「图迈」不仅把人类进化过程发生的时间,推早了至少一百万年,还冲击了有关人类进化的基本假设。


长期以来,科学界主流都认为,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人类的祖先应源自非洲东部,为此他们还提出了一套理论解释:人类的祖先是一种活跃于非洲的最高等古猿(腊玛古猿),它们的智力是众动物之首,生活在热带森林,但后来非洲大陆东部因地壳撞击活动隆起,结果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地形成了高原,并在非洲东部弄出一个由北至南的「东非裂谷带」。


* 旧论指人类源出东非


这个变化给生存于东部的古猿与西部的古猿,造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而由于非洲自西向东吹的海洋潮湿气流,因山势阻碍无法吹至非洲东部,令那里雨量渐减、原本茂密的森林变得稀疏,变成大片热带草原,结果生活在非洲东部的古猿开始出现分化,有部分古猿被迫「从树走到地上」,寻找植物种子吃。


由于在草地上生活不像在森林般容易,古猿要弯腰去寻找种子果实,又要防范地上的猛兽突袭,结果它们在生理上便慢慢起变化,如学会用两腿奔跑以便空出前肢抱吁食物,踏上进化为人之旅。


* 比「东非晚辈」更似人


可是今次「图迈」的发现,却严重挑战了此一理论,因按此说法,只有非洲东部的古猿会因气候地势变化而「被迫」进化慢慢变成人,至于在非洲西部的古猿,则只能继续做猿。


不过,新发现似乎显示,在数百万年前,非洲西部同样也出现了一些「脸形有人类特徵」的古猿──过去科学家一直视「前额后倾、颌部突出和脸斜面」为猿的一大外型特徵,而与人的平脸和前额突出特徵区分(见图),考古学家在非洲东南部所发现的四百多万年前「南方古猿」遗骨,便仍保留颌部突出前额后倾的特徵。可是相比下,有七百万年历史的「图迈」,其脸形反而较为平直、更似百多万年出现在地球上的「能人」,另其鼻、脸及牙齿的珐琅质与长度亦更似人类。


* 进化出现「返祖」机会微


「图迈」的发现,不仅冲击了人类源于非洲东部的观点,还带来另一关键疑问:为什么七百万年前的古猿「图迈」,比五百万年前的古猿更像人类?


美国哈佛大学古生物学者利伯曼称,假如「图迈」是南方古猿的直接祖先,则表示人类演化进程度中曾出现「返祖现象」,尽管他坦言生物演化过程出现逆转是极罕有的现象,暗示机会不大。


若非出现「返祖」,那么可能性便大致有二:一是「图迈」古猿才是原始人的先祖,而且后来更直接演化成「现代人」,至于「南方古猿」则仅是人类演化族谱上的旁系分支并最终灭绝。


第二个可能性则刚刚相反,即「南方古猿」仍是原始人祖先,「图迈」才是人类演化族谱上的旁支,与现代人无直接祖先关系,这种看上去更似现代人的古猿,最后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无法再进一步演化成现代人,并宣告绝种。


* 多源头发展死剩一支派?


这两个可能性都有一共通点,就是否定了人类的演化是一条「简单直线」,而是有许多旁系分支,只是这些旁支都告早夭,无法发展成某种形态的人类。


华盛顿大学古生物学家伍德博士便称,「图迈」古猿的发现,进一步肯定了人类演化族谱的模式,应更像「灌木」般会出现许多分叉。


简言之,不同地区的古猿,都可能因应那里的环境突变,出现某种朝「人类」方向进化的演变,「图迈」如是,「南方猿人」亦如是,惟基于种种历史的偶然和灾变,只有某一种古猿能侥幸地进化下去,慢慢变成现代人,其他朝人类方向演化的古猿族类,最后都绝??。


换句话说,「图迈」可能是人类祖先,亦可能仅是人类祖先的同族「亲戚」,与我们无直接关系。「图迈」的出现,反而令追溯人类之源的研究更复杂。


发稿:2002年7月22日



Tags:

瑜伽僧人的法力

在第二次大战时期,有一天,应征去印度的美国部队的卫生员彼普.法依卡看到有个印度老人扭伤了脚不能行走,蹲在路旁。法依卡见状,赶忙从随身携带的医药箱里取出药品、绷带等给老人医治起来。


这位老人是个名称叫做瑜伽的印度教僧人。他十分感激法依卡的热心相助,分手的时候说,”现在,我没有其他的礼物可以赠送给你,就赠给你一条不朽的生命吧。”老人留下这句叫人难解的话后悄然离去。


不久,战争结束了。法依卡返回故乡美国,在一家运输公司供职,并和一个名叫德萝西的年轻美貌的 姑娘结成伉俪。


一天,法依卡突然想起在印度的经历。于是,就对德萝西夫人说:“我在印度帮助过一位老人,他说为了表示感谢,赠给我一条不朽的生命。看来,哪一天我要是突然死去的话,还有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哩。如有一天真的发生不测,你一定要在盛放我尸体的棺材里,开个透气的孔,还要接上电铃。当我醒过来时,可以马上通知你。”好吧,我会做到的。”温顺的德萝西夫人虽然对丈夫的嘱托感到很纳闷,但还是承诺了。


几年过去了。到了一九五三年夏天,美国出现了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高温天气、每天骄阳似火,几乎把马路上的柏油全都烤熔了。─天下午二点左右,驾驶卡车跑运输的法依卡突然”哎哟”呻吟了几声,瘫倒在驾驶室里,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德萝西闻讯,悲痛欲绝,当她哭着把丈夫遗体葬入棺材时,蓦地想起几年前法依卡对自己的嘱托,急忙叫人在棺材打了透气孔,还接上了电铃。


“德萝西夫人突然失去了丈夫,过分悲痛,使得她脑筋也坏了。”周围的人们看到德萝西夫人奇怪的举动,深怀同情地嘀咕道。


葬礼完毕,棺材葬入墓穴,德萝西夫人回到家,神情恍惚地注视着丈夫的遗像,对丈夫嘱托的事情将信将疑。


“嘀呤……”房间里忽然响起了一阵铃声。


“啊!一定是我丈夫活过来了!”德萝西夫人激动地跳了起来,赶忙叫了医生和搬运工,朝附近的墓地奔去。人们把土掘开,抬出棺材,打开棺盖。顿时,个个惊得睦目结舌。“啊呵……”只见法依卡大声打着呵欠,如梦初醒,精神十足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法依卡居然复活了!


以后,死而复生的法依卡仍旧当他的卡车司机,和妻子德萝西过着平安和睦的生活。但是,他的离奇经历却在附近传开了……


发稿:2002年7月22日



Tags:

科技新闻综述:现代医学对治愈爱滋病仍无能为力

◎新文


6月28日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系列文章探讨关于爱滋病治疗研究的现状,总的格调是比较悲观的。


自从在美国发现第一个爱滋病病例到现在已21年了,有2000万人被这种疾病夺取了生命。虽然有大量的金钱投入和社会的关注,但是治疗爱滋病的研究进展甚微。许多人已经将爱滋病同黑死病相提并论,认为最终爱滋病的死亡人数将超过黑死病。


为什么爱滋病治疗的努力收效甚微?


目前治疗爱滋病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化学合成的药物。二是发展抗病毒疫苗。


药物


医学上认为导致爱滋病的是一种叫HIV的逆转录病毒。现在的化学合成药物都是以阻断HIV逆转录复制为目的的。目前在美国有16种抗逆转录药物(抑制剂)在临床上使用。这些药不仅昂贵,而且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将患者体内的病毒全部清除,因为HIV会很快发生突变从而使药物失效。如果几种药联合使用,也就是前几年名躁一时的鸡尾酒疗法,在短期内可以使患者体内病毒大幅度下降,但同样不能清除全部病毒,只能使病毒隐藏潜伏起来。停止用药病毒还可能复制,因此病人必须终生与药为伴。而这样的长期用药又带来两种后果:一是药物的毒副作用,二是病毒突变导致的抗药性使药物失效。


病人往往难以承受长期服用抗爱滋病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还不包括经济负担)的。除了恶心、贫血之外,还有骨质脆化、心脏病、和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再加上心理压力,病人不堪重负。每当病人们问这些药究竟有什么好处时,医护人员真是无从回答。科罗拉多健康中心爱滋病门诊的罗伯特.斯库雷说,“病人一下子服多种药,而每一种都有副作用。”[1]


更可怕的是抗药性的产生。爱滋病毒很聪明,它们会很快发生突变而躲开任何一种药物的攻击。人类再一次陷入了与疾病的赛跑。一旦一种由多种药物组合而成的处方失效,病人就必须换用其他药物,但是这个“失效”周期是越来越短了。这样下去人终将输给病毒。多种药物的同时服用并没有清除病毒,只是在培养抗所有药的毒株。可是除此之外,人们还能做什么呢?


由于价格昂贵,目前的药物还不能为更多的人所使用,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但是也有人认为即使能降低价格给更多的人使用,唯一可预见的结果就是使这些药物更快地失效。许多科学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还会有新药被开发出来,但是走开发抗病毒药物的路不是长远之计。西班牙巴萨罗纳大学的研究人员何赛.盖特尔说,“对于抗逆转录药物的研究,我们的努力已经到顶了。”[2]于是更多的科学家把希望寄托在疫苗的开发方面。


疫苗


原理看上去很简单,用HIV病毒表面蛋白的某一部份作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来中和入侵的病毒。发展最快的据称是VenGex公司研制的一种疫苗,目前已开始人体实验。但诺贝尔奖得主戴维.巴尔的摩在《科学》杂志上撰文认为:“很少有专家认为这种疫苗能够获得成功。”[3]


疫苗在动物(猴子)上的实验并不成功。说到猴子,倒是个有趣的话题。虽然人们把爱滋病的起源归咎于非洲的猴子,但是非洲的猴子并不会得爱滋病。即使它们感染了高剂量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也生活得很好。老天爷似乎只跟人类开玩笑。


研究人员只得用亚洲的猴子作实验。亚洲的猴子可以被感染并出现类似爱滋病的症状。初期的研究似乎很有希望,疫苗对于一种基因工程制造的人猴嵌合病毒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当研究人员用真正的猴免疫病毒SIV感染时,病毒在被短暂抑制后又迅速增值起来。总体来讲疫苗的猴子实验还不能给研究人员带来信心。从事爱滋病研究的迪斯沃希尔斯称他对目前临床实验中的疫苗都不抱希望。“爱滋病疫苗研究还没有突破性进展,”他说,“即使将来能出现有效的疫苗,也是我们运气好蒙上的。”[4]


控制爱滋病只能靠预防,这牵扯到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而根本上还是生活方式问题。对于个人而言,爱滋病是可以“预防”的。而爱滋病作为一种“不治之症”,所引出的问题却深刻而又实际 — 人类应检点自己的行为,单靠现代医学对爱滋病的治疗是行不通的


参考资料:


[1] Science, June 28, 2002 Vol 296 2320-24

[2] Science, June 28, 2002 Vol 296 2322

[3] Science, June 28, 2002 Vol 296 2297

[4] Science, June 28, 2002 Vol 296 2325-26


(转自“正见网”)


发稿:2002年7月25日



Tags:

波兰一处山洞发现3万年前古人断指

【新生7月24日讯】 波兰科学院考古和民族学研究所近日向媒体通告,该所科研工作者在波德哈尔地区一处山洞进行考古时,发现了3万年前古人的断指。科研人员经研究认为,这是当时一种礼教的产物,是一种罕见的古文化现象。

  

光明日报7月22日消息,科研人员认为,古人曾在这个山洞居住过5万多年。科研人员在第八考古层发现波兰地区至目前最远古的人类残肢。这些是被有意肢解下来的大拇指和小拇指。第八考古层为公元前2.9─2.8万年古人居住过的遗址,这里有用一些大石头垒成的石围子,断指就是在石围子中被发现的。同时发现的还有作为护身符的动物尖牙;作为饰物的动物头角、贝壳;还有一个用猛□象骨制成的飞去来器,据认为,这是欧洲地区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此类器械,这些珍贵物品的收集及其摆放的位置说明,这里是古人的祭祀场所。断指是当时古人一种庄重的礼教仪式,通常在秘密结社、割礼、葬礼时举行。


波科研人员还对这个洞穴其他11个考古层进行了考古研究,并发掘出不同时期这里的居民遗留下来的垃圾堆,有啃剩下的骨头、打制工具凿下来的残屑及其他多种残渣。


发稿:2002年7月24日



Tags:

无缘妄贪必遭殃

【新生7月23日讯】过去,有一位寓居在山西潞安府的燕越奇客,自称为五岳子。他能将春版税秋冬四季花木,随意栽插成活,并能令其即刻抽枝、放叶、花花,人们都非常惊奇他的技能。


一次他不慌不忙地从衣袖中取出一枚铜钱,括在庭院的地上,然后并两指作画符状。不一会儿,这枚铜钱竟大如车轮一样,众人惊奇不已,这时五岳子对大家说:“刚才我接到朋友成连子的邀请,要往海上与相会,明天早晨我再回来。”临行前他指着铜钱笑着对大家说:“此物有福则享,无福则殃,你们千万不要轻易地去偷偷窥探钱孔啊!”说完遂去。众人也渐渐散去。


再说其中有一个无赖子,终日游手好闲,今日见五岳子当众将钱变化,他觉得这肯定是件异宝,于是徘徊左右,一会儿用手摸摸厚重硕大的铜钱板面,一会儿用力去将这铜钱摇晃。但耗尽其力,总不能撼其分毫。时已夜深良久,他还不肯离去。俗语说:“不听好人言,吃苦在眼前。”一点不假,千不该,万不该,无赖子竟忘了五岳子临行忠告,偷偷窥探钱孔内的景象。


这一看不要紧,只看得他魂不守舍,财迷心窍。只见其内好一番景致:琼楼翠阁,绣栏文窗,琉璃屏,珊瑚榻,珠玉宝玩,无不具备。不一会儿,又有数人美人衣五铢衣,曳轻楮裙,明档玉佩,翩然而来。她们的素手各携乐器不是世间所见的筝、琶、笛、板。不一会儿,其中一美人说:“紫云回乐府,”自阿环盗去,久不复奏,今天我们是否再奏起来?”众美人都拍手叫好。遂展托毛,席地地而奏,曲音清婉悦耳,实平生闻所未闻。众美人奏毕又说:“阿蛮娇态,独步一时,请为众姐妹作折腰舞,好吗?”只见一美人疾立似未允。众美人均笑话说:“痴婢子被白家郎驰骤,已经腰体发胖,不胜其舞了吧?”那美人被说得面颊绯红,振袖而舞,忽而旋转,忽而折腰,舞姿翩翩,妙不可言,庭前桃花被袖风所振,簇簇如红士坠落……


无赖子初时仅将头伸入钱孔探望,后渐入佳境,不觉移身逼近腰际。忽闻堂上一声嗔喝:“何来龌龊奴,窥人闺闱!”众美人轰然尽散,而重楼叠阁,须臾间亦无存者。


无赖子大惊失色,急欲抽身退出。无奈铜钱孔眼渐缩渐小,四面束往腰下,令他欲进不能,欲出不可,而束处痛极难妨,他只得狂声呼救,衔坊中男女老少群走前来观看,但无计可以将其身体退出来。


天亮后,五岳子回来,见引情景道:“你这个穷酸,一付贱骨!妄凯人妻妾之娇,宫室之美,以钻身钱孔,动辄得处,孽由自取,你难以活命了!”


众人见无赖子痛苦可怜,纷纷代为说情。五岳子说:“天地间,礼义廉耻,酒色财气,如武侯之”八阵图“。谦为生门,财为死门。他已从死门而入,怎么能望从生门而出呢?”


无赖子闻言大哭。五岳子见状说:“你有悔悟之心,或可救拔。”因取巨笔蘸墨涂钱孔,将无赖子身体从钱孔中渐渐退出,铜儿顿小如故。五岳子将钱仍纳入袖中,对无赖子说:“暂时将你笔下超生,以后切勿为一钱而不惜性命。”无赖子跪拜叩谢,随众而去。


五策子一晃而失踪迹。而无赖子后来胡也痛改前非,多行善举,人们对他渐有好感。所说,他最终亦成为一名好道修的道人。


发稿:2002年7月23日



No tags for this post.

三万年岩画揭史前真貌



屈萨克洞穴内有大批远古岩画,是重要的考古发现

【新生7月23日讯】苹果日报消息,一名业余洞穴探险家去年在法国西部,发现一个估计有多幅三万年历史石刻岩画的史前洞穴。由于内岩画的历史,相信比法国另一个著名远古洞穴的年代还要久远,故考古学家视之为一项重要发现 。


该名业余洞穴探险家是在去年九月,于法国多尔多省屈萨克(Cussac)发现这个史前洞穴,但有关方面直至上周三才对外公布。


该洞穴深九百公尺,宽十五公尺和高十公尺多,洞内岩壁上除刻有很多哺乳类动物,如犀牛、马以及有一些怪异野兽的岩画外,还有一幅刻有四十个图像的二十公尺长岩画,当中一头野牛的图像长四公尺,另刻有多幅裸女像。




洞内的一幅裸女岩画

法国文化部官员一位说:“屈萨克洞穴(岩画)的基调无疑非常特别,极富原创性。”考古学家估计洞穴内活灵活现的石刻岩画有二万二千至二万八千年历史,比法国拉斯科洞穴(Lascaux)的岩画至少还要早了六千至一万二千年。


考古学家现时正进行放射性碳测试,以便确定屈萨克洞穴内的石刻岩画的实际年份,但相信该洞穴岩画并非历来被发现的最古老岩画。考古学家在一九九四年曾在法国阿尔代什(Ardeche)地区,发现了一批大约有三万二千年历史的岩画。尽管如此,对考古学家来说,屈萨克洞穴岩画仍是考古史上一项重要发现。法国文化部已把该洞穴列为史前古迹。


多尔多省文化部考古学主管对于这项发现显得十分雀跃,并说:“我们找到的是一个极具历史价值的洞穴。我们已找到超过一百幅岩画,并相信里面应该还有更多岩画。”


洞穴除了大批史前岩画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七个坟墓,以及五具人类骸骨。目前尚未知道这些骸骨是否与岩画属同一年代。


洞穴岩画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艺术品。在欧洲,洞穴艺术大多位于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洞窟,所绘画的题材主要是以动物为主,岩画的线条简练有力、姿态生动,包彩呈黑褐色,外加简单的明暗描绘,表现出自然而粗拙的风格。(美联社/路透社)


来源:正见网


发稿:2002年7月23日



No tags for this post.

2013年6月24日星期一

哈勃望远镜捕捉到恒星死亡时最绚烂的一瞬

【新生7月6日讯】 信息时报消息, 据美国媒体7月3日报道,科学家们本周三称,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绚丽的“宇宙焰火”,那是一枚超新星的最后死亡之光。


这颗恒星位于仙后座A,它在1万年前就发生了爆炸,但由于距离地球太遥远,直到现在光线才传递到了人们可观测到的范围内。

  

  照片显示,恒星爆炸碎裂成为成千上万块。

  

  这颗恒星的体积比太阳大15到25倍,但同其他巨大的恒星一样,其寿命并不长久,只有几亿年,而我们的太阳可以存在上百亿年。

  

  当这些超新星的能量耗尽后,它们的核心就开始崩溃,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把相当于太阳那么大体积的物质抛射出来,这些物质以每小时7241万公里的速度在宇宙中运行。


发稿:2002年7月6日



Tags:

柴达木盆地惊现中国最大的“千佛齐聚”奇观(多图)

【新生7月4日讯】人民网7月3日报道,在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花土沟地区一条名叫游园沟的山谷内,山崖在自然力作用下形成了“千佛齐聚”的场面,当地人称它为“千佛崖”。




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山崖上壮观的天然雕刻



排列在悬崖上的“泥菩萨”


  “千佛崖”属于由第三纪的红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由于千百年水流溶蚀和风化作用,红色的砂岩塌落变形,出落得极似一尊尊红色泥菩萨,层层叠叠排列在悬崖峭壁上。这座有着7000多万年历史的“天然佛像馆”将作为柴达木盆地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对外界开放。


发稿:2002年7月4日



No tags for this post.

科学家发现若小天体与地球相撞,人类来不及防备

◎何茗


【新生7月7日讯】美国航空航天局2002年6月6日消息,美国军事战略专家和空间科学家于2002年5月23-27日聚首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美国空间学会的2002年国际空间发展会议,共同探讨彗星和小行星可能引发的核大战危机。


出席会议的科罗拉多彼得森空军基地美国太空运作指挥中心副主任西蒙.沃尔登(Simon Worden)将军认为大质量的小行星撞击倒不是目前主要的问题,他担心的是那些质量很小的小行星。沃尔登将军说,比如几万年前一个直径仅50米的小行星撞击亚利桑那州的文斯楼(Winslow)市附近的地面,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洞;还有著名的西伯利亚通古斯爆炸,爆炸被认为是直径从50米到100米的小行星引起,强度相当于500万吨到一千万吨TNT当量的核爆炸。这些行星的撞击本身并不足以产生全球性的大灾难,但是对于住在方圆几十英里内人来说则有灭顶之灾。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小行星撞击引起的爆炸很象核爆炸。如果这些事件发生在一些敏感地区就会引发一场战争。


来自位于科罗拉多大石城的西南研究院行星科学家克拉克.卡普曼(Clark Chapman)强调了来自彗星的威胁。与小行星相比,彗星更加行踪诡秘,它们可以悄悄潜入我们的太阳系。卡普曼说,比如哈勒-勃普彗星1997年曾与地球擦肩而过,它的质量是引起恐龙毁灭的物体100倍。“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在靠近地球的一年前才被发现。”卡普曼说,“如果它真与地球相撞,我们根本来不及防备。”


地质学家发现,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这些灾难似乎是偶然的,但是历史上一些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的突然消失似乎告诉人们,天灾与人类的行为不无关系。人类要想趋吉避凶,真正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参考文献: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astronomy/nss_asteroid_020606.html)


(转自“正见网”)


发稿:2002年7月7日



Tags: ,

一神秘发光体掠过神州各地 大半个中国都看到UFO

【新生7月8日讯】 (2002年7月7日08:20 华商报)7月1日,本报刊登了“不明飞行物经过陕西”的新闻,而当天全国各地许多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报道了类似的消息:6月30日晚10点半左右,一个神秘的发光体变幻着各种姿态掠过江苏、河南、陕西、四川等地的天空。


《天府早报》的报道中说,“一些读者打进电话称天空中出现一发光物体,光芒呈白间橙色,从东向西缓缓飞行,持续了约3分钟。发光物体大小如一张办公桌,并且在飞行过程中,物体不断地变着形状,由月牙形变成扇形。”


河南《城市早报》报道了当地目击者的描述:“10时30分,夜空中北斗七星勺把处突然出现一火箭状不明飞行物,接着“火箭”后面的尾巴呈扇状打开,发着亮光,再往后发亮处弯成月牙状,且弯月上面有一颗明亮的圆球,发出耀眼的光芒,5分钟后,不明飞行物消失在夜空中。”


《兰州晨报》报道说,临洮一位叫陈世文的摄影师当天晚上正在给人家拍摄葬礼,突然人们指着天空惊呼:“飞碟”,陈急忙将镜头对准天空,“只见夜空中从正东方平行向西缓缓飞来一亮物,身后拖着一条明亮的尾巴,大约2分钟后飞行物停在空中,亮尾先消失,随后飞行物也变暗、消失。又过了大约一分钟,不明飞行物再次闪亮,亮度更强,并朝偏东南方向螺旋式上升,旋转约十几秒后飞行物呈现为一元宝状,后渐渐消失在夜空中。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5分钟。”由于丧主家人笃信佛教,有人认为佛光呈现,也有人说是飞碟。


《扬子晚报》还发表了一张此物的照片,据当地读者反映,西北天空有一状如初升太阳的物体,像射灯一样发出扇形光亮,光线如波浪一样涌动。十多分钟后,光亮逐渐消失,空中只剩一团云雾。


四川一媒体报道驻地空军训练时与之同飞,竟以为是敌机!亲眼目击此“发光物”的重庆市天文台台长助理田香远指出了它的准确位置:大熊星座与小熊星座之间。


同时,湖北荆州、内蒙古包头以及黑龙江大庆等地的网友也在网上表示,他们也看到了同样的东西。


从各地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目击者所描述的发光体外形、大小、持续时间、飞行方式非常相似:它很高,比一般的飞机飞得高得多;它很大,“有三个满月那么大”(一网友描述);它很亮,颜色从橙色转成白色;它出现在西北方向,从东向西移动,速度并不快;它呈扇形,光波向外波动;它持续的时间从两三分钟到十几分钟。由此可以推定,6月30日晚10点半左右,一个“不明飞行物”光临了从东到西的大半个中国,人们所看到的是同一个“不明飞行物”。


不明飞行物现身陕西


就在甘肃、四川、重庆、河南、江苏等地出现了这一奇异现象的同时,我省许多地方也有目击者声称看到了不明飞行物。


6月30日晚上,眉县第一水泥厂的职工陈根喜正和6位同事在矿山上工作,当时天气晴朗,深蓝色的天幕上繁星闪烁。突然有人喊:“快看!快看———那是啥东西?”陈根喜抬头一看,只见西北方向的高空中有一团耀眼的亮光。一个圆球形和半圆形的物体结合在一起,圆球发出红光,几秒钟后变成耀眼的白色光团,然后中间的亮点逐渐消失,整个东西的外形像个“元宝”,似云似雾,但并未被风吹散,始终保持原状,一两分钟后,光线逐渐变淡,并快速直线上升,转眼消失得无影无踪。陈根喜记下了它出现时的时间:晚上10点29分。并画下了自己所见到的东西的外形。


与此同时,合阳县文化馆的史耀增也看到了不明飞行物。当时他正在院子里和几位朋友闲聊,突然大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他在给报社的信中这样形容这个东西:“虽然没有月亮亮,但比其它的星星要亮得多。更为稀罕的是,这颗星像喷气式飞机喷尾气一样,身后开成一个扇面状的光晕,而且是一波一波的,非常好看……慢慢地这个发光体被自身发出的雾状物遮盖,而且不断扩大,形成一个‘白太阳’,而身后的扇面则变成了一个和发光体颜色一样的硕大的白月牙,月牙抱着太阳,日月同辉……”史耀增当时叫妻子进屋看时间,是晚上10点35分。史耀增也画下了自己所见到的东西的外形,与陈根喜所画的图几乎完全一样。


虢镇的王小兵先生非常详细地记录下了这一过程:晚10:18,该发光体出现一条较亮的梯形尾巴;10:21,发光体的尾巴消失;10:23,该发光体出现3道不等宽的弧形发光带,位置是其北侧,弧度大约为160度;10:25,光带亮度达到极盛,随后逐渐变暗;10:31彻底消失。王小兵给报社发来的电子邮件中还附有自己画的示意图。


当天晚上,上百个兴奋的电话打进本报热线,向本报提供“发现不明飞行物(UFO)”的新闻线索,这些电话分别来自宝鸡、眉县、泾阳、咸阳、西安、长安县、铜川、渭南、澄城、合阳、汉中等地,几乎全省都能看到。而读者对看到的东西大都描述为“扇形”、“行走的星星”、“月芽”、“船形”、“光柱”、“光波像波浪似的一波一波向外涌动”等。由于当晚天气晴好,许多人在户外乘凉,因此看到这一天空奇景的人非常多。


这是近年来中国范围最大的和记录最完全的一次“不明飞行物”目击。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专家:可能是“空间飞行器”


对于6月30日晚出现在天空的神秘物,各种猜测随之而至。


一位汉中的朋友说,他认为这可能是“超新星”爆炸,也可能是一次高空爆炸。内蒙包头一天文爱好者在网上发表文章认为,可能是一次超新星爆发———年老的恒星爆炸,“这颗恒星一开始由暗到亮并且放出巨大的喷射状的环状气体云,最后慢慢消失在一团烟雾后,仿佛一盏天灯,这种天象极为罕见,千年才得一遇。”


对于“超新星”说,记者在国家天文台没有得到确认,一位女同志告诉记者,超新星爆发是天文界的大事,可据他们掌握的消息,并没有一家国内外天文台观测到有超新星爆发。陕西省天文台观测站站长张勇告诉记者,他们十几年前也是在这个季节观测到类似的天象,并详细记录了有关情况和数据,当时大家觉得可能是一种气象现象,或者与大气的折射有关。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的解释到目前为止也许是最令人信服的。王思潮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小行星专家,也是热心研究不明飞行物的专家以及天文科普作者。《扬子晚报》7月1日发表的消息中就采访了王思潮,王思潮认为,它可能是一个“空间飞行器”。可是仅有简单的一两句话,并没有明确的解释,为什么是呢?昨天记者打通了王思潮先生的电话。王思潮自己并没有亲眼看到这一现象,他的分析来自于目击者的描述。


记者:它为什么不是大气现象?


王思潮:从目击的范围来看,整个中国中北部都能看到,而且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可见这个东西的位置相当高,应该在500公里以外。而大气现象的高度不可能超过只有十几公里的大气层。


记者:可能是飞机吗?


王思潮:从它的高度来看,远比飞机的高度高,而且以飞机的飞行速度而言,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让这么大范围的人看到是不可能的。


记者:有可能是慧星或是流星吗?王思潮:有人说可能是陨石被地球磁力线俘获,旋转发光,但地球磁力线是南北向的,这个东西的运动却是东西向的,所以不可能。对于慧星来说,显得离地球的距离不对,而且亮度也没有那么高。


记者:“空间飞行器”说怎么解释呢?


王思潮:从它的外形看,很像一只向外喷射物质的空间飞行器,中间的亮点就是喷口,外面的扇形是喷出的物质。它就好像一只人造卫星上为了调整姿态向外喷气。虽然地球上这一地区处于黑夜,但在外太空太阳光仍能照到这个物体上,所以它的颜色呈现出阳光的颜色(和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原理完全一样)。


记者:它是地球同步卫星吗?


王思潮: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在36000公里以上,显然比这个东西高得多。


记者:空间飞行器喷出的物质怎么能在这么远的地面都能看到呢?


王思潮:在外太空由于没有空气阻力,其喷出物质距离可达几十公里,地面应该能看得到。


类似现象已出现多次


王思潮先生说,这种类似的现象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他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几位同事从1971年它第一次出现起就一直在观察记录,搜集资料,一共出现十几次,几乎可以断定是同类的东西,也曾经和航天部门联系过,虽然现在仍没有确认它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轮廊却是越来越清晰了。


王思潮还希望全国的读者能提供自己的目击报告,也可以用画画描下该物体的形状,还应该记录下观测的仰角,以利于对飞行物的定位。有条件的用照相机照下来最好———当然,傻瓜机不行,因为夜空光线太暗,根本无法曝光,应该用相机上的“B门”连续曝光。


在结束电话采访的最后,记者问王思潮先生,这次不明飞行物可能是“外星人”吗?得到的回答是“无法断定”。王思潮认为它是一个空间飞行器,就否定了自然天象的说法,从而肯定是智慧生命的行为。那么在它里面或者在遥远的地方控制着它的究竟是人类还是别的什么生命?目前仍然是一个谜,也许这个谜要过很多年才能揭开,寻找外星智慧生命也和探索人类自身奥秘一样令人神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探索自然和自身的手段越来越有力,然而人类的好奇心却永远不会让自己探索的脚步停止。


1%的UFO现象无法解释


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全世界有数万件UFO(不明飞行物)的报告。经过专家的分析和检查,其中有99%得到合理的解释,这些合理的解释包括:高空飞机及其尾气、高空气球、坠落的火箭和人造卫星的残片、流星、高空鸟群甚至——成团的飞虫。但是,仍有1%的UFO现象无法解释,按目击者提供的资料,这些UFO主要的表现是,时快时慢、飘忽不定、形状多变、颜色多样等等。以地球人对物体运动的经验,实在无法理解这种形如鬼魅的运动是如何产生的,困扰人们的是:它的动力在哪和它如何摆脱惯性的束缚?


发稿:2002年7月8日



Tags: ,

创世女娲是否确有其人

【新生7月8日讯】远古时候,天塌地裂,大火延烧,洪水泛滥,飞禽作孽,走兽横行。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多少年,多少代,在人们的印象中,“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娲一直是位远古神话中虚拟人物。然而,近日在各地一些报刊、网站上刊登了关于“女娲陵寝修复工程动土”的报道,一时间,有无女娲其人,她在人间是否留有陵寝,其现状如何?这一连串的问题又成了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谜。


创世女娲是否确有其人


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女娲氏的重要活动区域,是山西太行山上的黄土高原,太行山曾以“女娲”、“星母”命名可为重要证明。有关人士实地考察发现,在山西太行山地区,确有不少著名的女娲活动遗迹,如:


长治市东南天台山,有女娲“炼石补天”的“望天台”;


晋城市东南的浮山北谷,有女娲“炼石补天”的“娲皇窟”;


长子县西发鸠山,有女娲氏所化“精卫填海”的遗迹;


黎城县西南广志山,有女娲足迹所至的“娲皇庙”;


平定县东南40公里东浮化山,有“女娲补天”的“补天台”;


临汾市吉县西60里清水河畔的柿子滩,还发现了距今一万多年以上的“中石器时期”的“女娲补天、造人”岩画。


在《列子·汤问》篇,有关于“女娲补天”的一段记载:“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天)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断地维,放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除这则记载外,其他如《楚辞·天问》、《淮南子·天女训》、《论衡·谈天》、《补三皇本纪》等典籍里,也提到了女娲补天时“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情况。针对此,致力于女娲文化研究十多年的孟繁仁研究员几次到山西晋东南太行山考察,发现那里的岩层、地质结构与以上记载比较吻合,陵川、黎城一带,不少山峦断层的岩层纹理方向基本都是“东南高、西北低”,这说明古代神话传说所记载的情况,还是基本以现实为基础的。


经过多次考察发现,女娲从事“炼石补天”以及其他“创世”活动的遗迹、遗址,在山西黄土高原比比皆是。此外,在山西太行山区,供奉由女娲所化“婚姻女神”的“高媒庙”,所化“生育女神”的“娘娘庙”也是数不胜数。由此,考古学家论断:“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娲确有其人,她主要的活动舞台便是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太行山。


女娲是否长眠在山西


除《太平寰宇记》及《大清一统志·霍州直隶州》有记载外,清道光七年的《赵城县志》上详细写着:“女娲陵,在县东八里侯村。正、副陵各一,皆在庙后口,东、西相距四十九步。居左者为正陵,其副陵相传为葬衣冠者。陵前古柏一百八,树多八九人围。正陵右有‘补天石’。宋乾德四年(966年),诏给守陵‘王户长’吏,春秋奉祀,其后代有祭告。国朝历次遣官致祭,祭文并砌石,立庙中”。


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侯村的女娲陵寝建于2000至3000年前,人称“女娲皇陵”,其中包括高四五米、周长达四五十米的正陵与副陵,占地面积约36000平方米,唐、宋以来一直享受历朝历代皇帝祭祀的庙宇———“娲皇庙”。据侯村老人讲,每年春天农历三月初十“女娲诞辰”之日,“女娲皇陵”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并持续七天之久。举行祭祀典礼时,要“清水洒街”,“黄土垫道”,朝廷、官府都要“遣官致祭”;民间也要进行盛大的物资交流、商贾买卖活动,并请来戏班,连唱七天七夜的大戏,娱神、娱民来为这位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庆贺诞辰。


发稿:2002年7月8日



Tags: , , , ,

大雁塔上的释迦牟尼足迹碑

【新生7月8日讯】在古老的大雁塔上,现陈列着一通释迦如来足迹碑,是依据唐代玄奘法师晚年于宜君玉华寺请石匠所刻制的佛足造像复制而成。


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在佛国印度巡礼时,分别在屈支国、乌仗那国和摩揭陀国等处,先后观礼过西域或印度几处佛足造像遗迹。《法师传》中记载其中一处曰:在摩揭陀国,“一精舍中有如来所履石,石上有佛双迹,长一尺八寸,广六寸,两足下有千辐轮相,十指端有万字华纹及瓶鱼等,皎然明著。是如来将入涅脖发吠舍厘至此,于河南岸大方石上立,顾谓阿难:此是吾最后望金刚座及王舍城所留之迹也”。佛寂灭后,就留下了其神奇的足迹。


在佛国印度,佛教徒对佛祖释迦牟尼非常敬仰,对佛教十分虔诚,进而对佛足迹甚为敬重,见足如见佛,一样地顶礼膜拜。


传说释迦牟尼寂灭留下的足迹石,佛教徒争先前往礼拜。其他邪教非常忌恨和仇视,为了消除佛的影响,他们前去用斧子、凿子把足印石破坏掉。可是第二天,又完好无缺,恢复原样。邪教徒又去把佛足印石搬到河里,但总是搬不动,好不容易搬倒,扔到河里,可第二天,又神奇般地回到原处,自此以后佛教影响更大。还传说佛足印的大小是变化的,可以随各人的福量大小呈现其长短。还据《观佛三昧海经》载,如果人们画佛脚印迹,会给人们带来喜悦和福气,可以消除劫难等等。另外,传说佛寂灭时,大弟子迦叶不在场,尔后在殓葬佛灵骨的金棺旁哀悼时,佛即显灵,従金棺露出一双脚。据有关资料,佛足雕造约始于公元前二世纪,在佛教早期艺术中,佛足印的雕刻绘制为独立题材和表现形式。


玄奘法师不仅隆重瞻礼,并将其图案携带回国,进呈给唐太宗,遂奉旨按图刻石供奉。在他晚年,专门在玉华宫刻石造像,制佛足印迹石,虔诚供养。只可惜因历史远久,原刻佛足印石已残缺不全,漫漶不清,难识庐山真面目,终成憾事。


佛足遗迹在古代印度有三处,随着佛教东传,在我国和日本、韩国都有多处佛足造像碑石,如山西五台山、陕西宜君玉华宫、耀县文化馆、西安卧龙寺都有遗存。当前陈列于大雁塔上的佛足迹石,其史料依据完全来源于玄奘法师的传记著作及所刻制供奉的实物资料,今陈列于大雁塔上,其意义更非一般。


关于佛足的具体资料,佛经描写如:“如来手足,诸指广大圆满,并皆柔软,足下平满,不容一毛”,等等。在如来足迹上分布有体现奋不顾身宝佛相的图案:大趾刻有莲花纹,其余四趾刻“蹿”字纹,每趾第二趾骨部位刻眼状纹,大趾下刻三钴,二趾下刻双鱼,四趾下刻宝瓶,五趾下刻宝螺,足掌心刻千辐轮纹,千辐轮上方刻月牙纹,下方刻象牙纹,轮下刻三株并蒂莲及小千辐轮组成的“梵王顶”相图案。佛足掌心的大千辐轮之辐数为50条,外围轮柄为30个,象征法轮常转。整个佛足丰腴圆满,构图丰富,含义深刻,其尺寸硕大,非常人所能及,佛足长一尺八寸,宽约七寸,折合为长50厘米,宽20厘米,与玄奘所记载的摩揭国佛足印长宽相似。


经考,玄奘法师所刻制的佛足印石的佛足图案,较国内其他几处的佛足印造型,更原始、更生动、更珍贵,佛足五趾微张,方颐圆满,具有典型的异国风格。


发稿:2002年7月8日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