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星期六

算得却说不得 张果来历之谜

文:小东
来源:

我们看《封神演义》时,只能知道元始天尊和老子是高的,而女娲也只是在开头和结尾露了一面,而元始天尊的师父更是只闻其名,未见一面。原因很简单,人是没有资格知道超越人太高神的存在的。

一:说破身世 法善出血而死

其时有个归夜光,善能视鬼。玄宗召他来,把张果一看,夜光并不见甚么动静。又有一个邢和璞,善算。有人问他,他把算子一动,便晓得这人姓名,穷通寿夭,万不失一。玄宗一向奇他,便教道:“把张果来算算。”和璞拿了算子,拨上拨下,拨个不耐烦,竭尽心力,耳根通红,不要说算他别的,只是个寿数也算他不出。其时又有一个道士叫法善,也多奇术。玄宗便把张果来私问他。法善道:“张果出处,只有臣晓得,却说不得。”玄宗道:“何故?”法善道:“臣说了必死,故不敢说。”玄宗定要他说。法善道:“除非陛下免冠跣足救臣,臣方得活。”玄宗许诺。法善才说道:“此是混沌初分时一个白蝙蝠精。”刚说得罢,七窍,未知性命如何,已见四肢不举。

二:玄宗求情 张果放过法善

玄宗急到张果面前,免冠跣足,自称有罪。张果看见皇帝如此,也不放在心上,慢慢的说道:“此儿多口过,不谪治他,怕败坏了天地间事。”玄宗哀请道:“此朕之意,非法善之罪,望仙翁饶恕则个。”张果方才回心转意,叫取水来,把法善一喷,法善即时复活。

三:知道说不得

其实并非是张果嫉恨法善,而是高层的事人是不允许知道的。以前我们只知道如来,而如来以上的神就一无所知了。那么上面有没有神呢?按道理讲是应该有的。

在《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连都不知道。如来还有多少菩萨都不知道的事情呢?也许太多了。因为达不到如来的层次,是不允许知道如来层次的事情的。

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我们所知道的,就像是一样,太少了。

注:出自《初刻拍案惊奇》卷之七 唐明皇好道集 武惠妃崇禅斗异法


from 气功

古人的道德与智慧(29)

文:陆善
来源:

一、虔敬信佛,神助顺利

陈骐,虔敬信佛。做了江西佥宪官,初到任,就梦见一只虎,带三只箭,登上船。醒了以后,很觉奇怪。正好衙门里,正在审问吉安的一个女子,谋杀亲夫的事。陈骐心存疑问,起初,这个女子嫁给乡校的庠生。女家富,而夫家穷,女家常常周济庠生,庠生很感激,常将此事告诉他的朋友周彪。周彪家也富裕,听说这个女子极漂亮,内心想与她为婚,但没找到媒人。后来庠生将与此女结婚。迎亲时,请周彪当伴郎。迎亲途中,碰到强盗,把庠生毒死。

庠生的父亲,怀疑是女家嫌庠生穷,故意使人拦路杀死他的儿子,好把女儿另嫁。但不知道这是周彪的阴谋,想夺得这个女子。他告到官府。审案的人认为:女的有奸情,谋杀亲夫。陈骐审问庠生的父亲,对方只说:女的与人有奸情,但又说不出是谁。便让人检查,而这个女子又确实是处女。于是又问庠生的父亲:你儿子与谁关系密切?回答:周彪。

陈骐心想:我在梦中,见虎带三只箭登船,这不是周彪(“彪”字是一虎、三划如箭)吗?况且周彪又陪伴迎亲。

过了几天,陈骐故意写信给吉安,说要找几位有学问的人,来编修郡志,而周彪是其中之一。周彪到来后,陈骐备酒欢迎。酒喝到一半,陈骐把周彪单独找到后屋,让左右服侍的人退下,拉着周的手,叹道:“有人说你杀了庠生,要娶他的妻子,我可怜你有学问,而且这个案子一审定,就不能反复。你应该把实情告诉我!”周彪开始惊讶,后来,便恐惧地跪在地下,吐露了真情。

陈骐把他的话,记录在案,暗暗派人把同谋者抓来,一次便审讯明白。搞清了这个案件。周彪伏法。

全郡的人,都认为:陈骐刚上任不久,就驾轻就熟,不费吹灰之力,破了一桩隐蔽大案,真是神仙!他们不知道:陈骐信佛,刚上任时,就己经在梦中得到隐喻、点化:有一案件,罪犯将是周彪…上苍助之,天意成之,刚一上任,迅即破之!

二、鬼魂现身

范槚担任淮安太守。有一家百姓,儿子将娶媳妇。但儿子徐柏,却突然失踪。父亲告到官府。范槚心想:临结婚的人,当不该往远走,大概是被别杀害了吧? 其父说:“我儿子有力气,别人杀不了他。”

这个案子,长期搁置,未能了结。有一天晚上,范槚坐在蜡烛旁,睡着了,在梦中,忽然看到有一个人,衣服湿了,臂上绑一块砖,弯着腰,急走过去。范槚暗暗怪曰:这是徐柏的魂灵啊,胳臂绑块砖,这是扔进水里淹死的。次日问下人,附近哪个池沼最深?我想去玩玩。回答说:有一个寺庙池塘。

范槚太守, 便坐着轿子到了那个池塘,指着水说:“徐柏的尸体,在这里。”但是捞了一阵,没有捞到。正要走,忽然泛起了水泡,像水开了似的。再捞,果然捞出一具尸体。便招他父亲来认,果然是徐柏。但不知是谁杀的。范槚想:徐柏有力气,杀他的人应该更有劲。有一天,他忽然下令说:现在动乱刚结束,我要选几个强壮有力的人,当捕快手,以治安。选完后,看见其中有一个人,反穿着的褂子,有血迹。就大声喊:“你为什么杀人?衣服前襟还有血污呢!”此人大惊,不得不承认了杀人、埋尸于塘内的罪行。

人们说:“范槚太守有神识!”从此,范槚太守所管辖的淮安地区,匪盗人人自危,不敢作乱。太守因势利导,播德安民,淮安大治。

三、蛛丝马迹

湖州赵三,与周生是好友。二人相约,一起去南方做买卖。赵三的妻子孙氐,不愿意让上丈夫出去。为此,夫妻吵了几天嘴。到了约期这天的黎明,赵三先行,到了船上。因为太早了,在船上假寐。船夫张潮,见他带有包袱,见财起意。把船划到僻静地方,把赵三扔进水堡。又把船划回原处,假装熟睡。

周生来了以后,见赵三还未来。等了很久,便叫张潮去喊赵三。张潮到了赵家,直叫“三娘子”!问赵三为什么还不来?孙氏吃惊地说:“他早就出门去了!怎么能还未上船呢?”

张潮回到船上,告诉了周生,周生很惊异。便回来,与孙氏分头寻找。三天也不见踪影。因此便写成状子报县。县太爷怀疑孙氏有奸夫,谋害了自己的丈夫。案子拖了很久,仍未能结案。

有一位杨评事,检查案卷后,立刻断定,那个叩门便叫“三娘子”的人,一定知道孙氏的丈夫,不在屋里。因此,把张潮抓来一审,凶手果然是他。

这位杨评事查案,精细干练,蛛丝马迹,绝不放过;顺藤摸瓜,手到擒来;德性高尚,智慧惊人。真是令人钦佩!

四、恩将仇报,咎由自取

杨茂清提升为贵池知县。贵池滨临大江,往来客商行人不断。当地人常打官司告状,杨茂清根据当地风俗情况,认真办事,处理诉讼,果断明白,很有政声。这时,青阳地方,发生一起杀人案,御史把这件案子,下到郡里,郡里就派给杨茂清去处理。

案情是这样:有一个人叫王赞,是从泾县逃亡来到青阳。富户周铿金收留他,又帮助安了家。周家对王赞是有恩的。但是,他却想贪财陷害周铿金。他找了一个乞丐女人,藏在家里,说是他的亲戚。有一天约周铿金来到他家,让这个女人陪着说话。走的时候,又让这个女人,送到门前小桥时,她和周铿金纠缠。女人落水而死。

这时,王赞便诬陷周铿金推女人落水,进行讹诈索赔,告到官府。当地,误以为真,把周铿金逮捕入狱,并呈文上级。

杨茂清来到后,首先查阅案卷,发现证人可疑,是一个过路的,提供的证词。他想:为什么不找附近邻居查证,而找一个过路商人?随即找邻居查证,又到现场勘察,发现许多破绽。再次审问王赞,王赞不能自圆其说,直至语塞服罪,才大白。

王赞恩将仇报,咎由自取。当地的百姓,都鄙视他!

五、羊祜边境攻心战

西晋名将羊祜(纪元221—278年)逝世不久,吴国被平定了。军庆班师回朝,论功行赏。这时,晋武帝双眼,泪光盈盈,喃喃自语:“说良心话,这都是羊祜公立下的功劳啊。要论功劳,他最大!”

原来,纪元269年(西晋武帝泰始五年),羊祜奉晋武帝之命,征讨吴国时,成功地运用了攻心战术。

晋、吴两国,大动干戈,常有吴国兵将,前来投降。羊祜细细问过一遍后,总是宽宏大量地说:“谁想回去也行,你们来去自由。”

每次外出活动,羊祜常穿一身轻便皮衣,不着铠甲。住所附近,保卫的侍卫,总不超过20人。一有空闲,羊祜就跟将士们,一块儿去打猎捕鱼。这一切,全给敌方 吴国士兵,看在眼里。他们从来未见过这么平易近人的敌军将领,渐渐失去敌意,纷纷越过边界,向羊祜投降。吴军的斗志,开始慢慢松懈。

羊祜这人很怪。两国交战,他不搞突然袭击。晋、吴将士,云集战场。一时狼烟烽起,战鼓声不绝于耳。有位将领说:要献诈兵之计。羊祜却呼唤左右侍从:“来,把他捉住。用美酒灌醉他,让他开不了口。”那将领给扭着,灌个酩酊大醉。然后放还。

两军交战正浓,有人捉来了两个吴国小孩子。两个小孩瞪圆了双眼,惊恐万状。羊祜冲他俩宽慰地笑了,忙招呼壮士:“送他们回去,一定要找到他们的家,一定要保证他们平安无事。否则,唯你们是问!”两个小孩子,破涕为笑,走了。

不久以后,吴国将领夏详等人,前来投降,那两个小孩子的父亲,因大受感动,也带着部将来投降。

有一次,吴国将领陈尚、潘景,入侵晋地,羊祜派兵追击,截杀了他们。事后,羊祜却隆重地给他们举行葬礼。羊祜高声宣扬他俩是宁死不屈、报效吴国的忠臣。陈尚、潘景的士兵,闻讯后,悄悄赶来送葬,羊祜以礼相迎,以诚相送。

吴国将领邓香,举兵入侵晋朝夏口,一败涂地,被羊祜活捉。邓香被晋兵捆绑押送到羊祜面前时,心中诚惶诚恐,羊祜却微笑着挥手吩咐松绑,饶恕了他。邓香感激涕零,连连叩头。他返身入吴,马上带领大队人马,过来,投降了羊祜。

羊祜这边的人,一旦进入吴国领土,却都有特殊的“规矩”。收割吴国的谷物,当军粮了,都要统计好数目价值,送给吴国百姓丝织品,作为偿还。羊祜和手下兵将,驰骋在吴、晋边界打猎、游玩,总在晋地活动,从不踏上吴国土地。禽兽不识边境线,有时它们乱窜,一旦禽兽先被吴国人射伤逃到晋国这边来,羊祜总吩咐手下,绑好后,送还给吴国人。

没多少时候,吴国人对羊祜心悦诚服。吴国虽与晋国敌对,却尊称羊祜为“羊公”。跟羊祜对战的吴国将领陆抗,也啧喷称赞:“羊公胸怀宽广,连乐毅、诸葛亮,都比不上他啊!”

吴国人的心,逐渐偏向羊祜。这一切,都为晋国征服吴国,奠定了思想基础。无怪乎,晋武帝会这么动情地追念这位作古的大臣。

六、王戎辨路边苦李

西晋时期的宰相王戎,小时候就很聪明。夏日的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到临沂城外去游玩。他们跳呀蹦的,玩得正带劲,玩了一会儿,他们觉得很口渴。

一个小朋友说:“走,我们去找些水果吃吃。”他们远远看见大路边有棵李树,就奔了过去。好啊,上面沉甸甸地挂着满树熟透的李子。

小朋友们高兴地嚷道:“多好的李子呀!多妙的李子呀!我们可以吃个痛快啦!”于是,大家一哄而上。只有王戎一个人,站在旁边不动。
有个小朋友问:“喂,王戎,你还站那里干啥呀?”王戎说:“这李子是苦的,不能吃。”这时,一个小朋友已经咬了一口:“啊!真是苦的,呸!”小朋友们都尝到苦味,扔下李子,跑到王戎面前,问他;“你怎么知道这李子是苦的呢?”

王戎认真地说:“这棵李树,在大路边,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人摘光啦。这是棵野生的李树呀!”

大家都赞赏王戎有先见之明。

七、司马绍幼时妙言

晋明帝司马绍(纪元299—326年)小时候,非常聪明伶俐,很受父亲晋元帝的宠爱。

有一次,元帝抱着小太子玩,太监前来禀报:“陛下.派人来了。”

元帝朝见完毕,对幼小的太子说:“孩儿,你说和长安,哪个离我们这儿远?”

太子抬头望望太阳,说:“太阳远,长安近呀。”

“为什么呢?”

“太阳好远、好远的,那里从来没来过人。长安近,所以长安常有人来呀。”

元帝摸摸太子的小脸蛋,高兴地说:“对呀、对呀,还能讲出理由来呢!”

第二天,晋元帝宴请文武百官。为了让大家知道太子的聪明,就把太子也叫来参加宴会。

大家正吃得高兴时,元帝问太子道;“孩儿,父皇问你,太阳和长安,哪儿离我们这儿近?”

太子又抬起头,朝殿外一指说:“太阳离我们这儿近呀。”

元帝听了,大吃一惊,顿时变了脸:“你怎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呀?”

太子说:“你们看看呀,那不是太阳吗?我们老是能看见,长安呢,我们怎么也看不见长安。这不是太阳近,长安远吗?”

元帝松了一口气,得意地笑了。

八、王羲之巧惩恶霸

王羲之(纪元321—379年)在担任太守时,曾经断过一件案子。一天,有个叫阿兴的猎人,到衙门告状:若干年前,阿兴的父亲在深山打猎,被一只斑额老虎追赶,跌下山崖,一命呜呼,阿兴为了安葬父亲,曾向当地大财主鲁宋,借用一块荒地。那天正遇鲁宋为母庆贺80大寿,正在兴头上,听了阿兴的要求,就爽快地说:“这事容易,但你需送一壶酒,为我母亲祝寿。”阿兴为此特意卖掉了一张狼皮,置了一壶好酒,为鲁母祝寿。第二天就将父亲安葬在鲁宋指定的荒地上。

以后,阿兴继承父业,以打猎为生。他吃得起苦,熬得起夜,而且臂力惊人,枪法精通,慢慢地发达起来。最近他在深山捕杀了一只斑额大虎,不仅为父亲报了仇,而且将老虎卖得了数百两纹银,于是置办酒菜,与乡邻同享。

正当众人喝得酒酣耳热时,财主鲁宋,带领家丁,前来索债。阿兴慌忙申辩:我与员外素无钱财往来,当初员外好意,给我一块荒地葬父,小的已依要求孝敬了一壶好酒,此事已经结清,不知员外因何还要索债?”

鲁宋说道:“我此来正为那块地之事,当初我要的是‘一湖酒’,你只给了‘一壶酒’,如何就算了清?想我那块地,系风水宝地,岂是一壶酒就能买下的?”

两人当场就争执起来,众乡亲也作证说:当初讲明的是一壶酒。无奈鲁宋财大气粗,咬定是一湖酒。说他不过,于是众人就劝说阿兴:到府衙告状。

王羲之明白是鲁宋恃强欺人。当时也不作判断,命阿兴回家静候消息。

当天,王羲之带着自写的一幅《乐歌论》,来到鲁宋家中。只见鲁宋家深宅大院,院前小河,连通村外大河,河内鹅鸭嬉水,鱼虾浅游,果然富甲一方。鲁宋见太守微服来访,忙迎进客厅。

王羲之说道:“我对阁下的土产颇为喜爱,愿以《乐歌论》字幅,换一活鹅。”

王羲之是有名的书法大家,一字能值千金,一篇《乐歌论》,真可谓价值连城,一只活鹅又何足道哉?鲁宋当场就慷慨应允。

王羲之当即将《乐歌论》留了下来,让鲁宋第二天拿着活鹅,到府衙来。

第二天,鲁宋捉着活鹅,来见王羲之,王羲之笑道:“我的字幅,岂只值一活鹅?我要的是 一河鹅。”

王羲之又将阿兴传来,他高坐大堂,吟道:“鹅不论河,酒岂论湖?我假以‘河、活’辨‘湖、壶’,为的是严惩刁徒!”

说着把阿兴的状纸,丢给鲁宋。鲁宋这才知道自己成了被告。这恶霸虽然一贯欺压乡民,但毕竟不敢在朝廷命官、堂堂太守面前逞凶霸道.只得连连磕头,知错认罪。

王羲之当堂将这个仗势欺人的恶霸,杖责40大板,令其将《乐歌论》交还。对于这个判处,阿兴欢天喜地;鲁宋垂头丧气。    ‘

九、王羲之智救灾民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做右军将军时,琅琊郡一带,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穷人把草根树皮都吃光了,贪官豪绅们却见死不救。王羲之于是写了一道奏章,骑上快马,不分昼夜地直奔京城。

皇帝接过奏章,不管上面什么内容,却全神贯注地欣赏王羲之的书法,特别是奏章上的“放粮”二字,飘如浮云,矫若游龙。皇帝边看、边称赞:“放粮”—-好,好,好!(是在称赞放粮二字,写得好)

话音刚落,只听王羲之在下面,高声应道:“谢主隆恩!臣今日就去琅琊放粮!”

等皇上明白过来,已是泼水难收了。只好将错就错,封王羲之为放粮的钦差。王羲之当天就打着:“奉旨放粮”的大旗,急急赶回琅琊郡,放粮去了……

(均据清代《渊鉴类函》)


from 气功

2018年11月15日星期四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十一)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提到德,今天的人以为只是在宣扬漂亮的大道理,完全意识不到,要想成为人中的智者,分分秒秒都要记住这个德字,才能站在高处,拥有慧眼。否则,必会陷入教条和迂腐的境地,也就是犯下走极端的穷途和绝境。离开德字讲人伦,讲,讲智慧,讲法律,教育和艺术都会走极端,必然陷入穷途末路的地步。这就是《贞观》开笔第一句,就直奔主题,以唐太宗的“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展开君臣讨论,定下整本书以德为宗旨的原因。

其目的是教导后世的从政者,为国(包括齐家)莫忘德是核心要领。不管将来涉及到什么样的具体的政事,这条宗旨都会成为最为名正言顺的纲要,无论事情多么复杂,都能让人理出头绪,不会走向教条和极端,使自己陷入复杂混乱的政事和人事或者各种学派学说当中难以解脱,不知决断。失去方向。

《资治通鉴》的教训

其实提起帝王教科书,还有一本大家比较熟悉的宋代所写的《资治通鉴》,这个书名就意味着,是可以资助治理国家,给出从政者一个通用借鉴的意思。里头的非常丰富,与其它史书不同,其选材集中于宋代之前历朝历代各种正反面关系到治乱兴亡的典型事件。事件不在大小,为的是分析治国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可以说是治国案例的大汇总,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不过此书,现代人比较容易抓不到要领。因为他开篇论君臣之礼,论朝纲的伦常次序,这样的论点,必须是具备了儒生基本的仁德教导,懂得自己接受教育,是为了明白做人的之道,为了成为一个有德行的,善良的人,然后立志报效国家,也就是有了这些基本的做人的宗旨教育,懂得为人重德的宗旨,才能理解司马光为何这样重视君臣朝纲。开篇论礼论朝纲,这样的写法,对于完全脱离儒学四书五经教育的后世学者是很难理解的,以至于很可能成为被批判成所谓封建礼教的原因。

其实礼教本身没有贬义,如今封建礼教的贬义,也不过是中共为了断绝中国人与祖先的联系,为了达到让自动贬低、嘲讽自己的文化,自觉远离所有古代经典,看不到真相的目的而有意进行的恶毒歪曲。将古代的儒生和官员,通过文人小说,影视剧作,统统刻画成迂腐、固执可笑的、一味只知维护礼法、教条做人的愚者。这种阴毒的手段,导致我们中国人自己远离祖先,看不到祖先伟大的智慧,看不到礼仪之邦的美好了。以至于今天,我们很多人一旦来到日本,才会惊叹和羡慕日本人居然如此彬彬有礼。那些原本都是中国传过去的。

其实以礼教导百姓,就是礼教了,让人都待人以礼,本身根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中共将儒释道文化统统批判打倒后,传统做人的教育便消失了,传统教育以德为本的宗旨,也就没有人知道了。一味讲礼教,就无法理解了。也可以随意解释和歪曲了。

打破谎言  《三字经》足矣

其实要打破这些谎言,非常简单,只要学过一遍宋代开始就有的学童启蒙教本《三字经》,而且只要读了开头的六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就明白了,儒生正统的教育,都是从明白为何接受教育开始。这六句话,已经道明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的善良本性,让这个原本善良的心性,不会因社会的影响而受到蒙蔽。不接受教育,就会偏离本性,远离天赋的善良。可见,这是古代所有教育的根本宗旨。

而礼教,是维护道德的外在表现和通用的方式,人们需要具备这些基本的人伦礼教,才能在社会顺利地成长,才能有个基本的待人的方式。不同国家民族,自然外在礼法不同,但是为了达到善待人的理念,有个基本做法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不站在德的宗旨来讲礼法,就算作者自己明白根本宗旨是仁德,也会让后世不了解的人,被邪党随意利用进行恶意的解释和攻击,因此这一点是要首先阐明的。否则,就会上了仇视传统的中共的当。

可见无论是写书,还是做人,也无论从事哪个职业,都必须牢牢记住这个德字。这也就是我为何首先选择《贞观政要》来讲帝王学的原因。不仅唐太宗明白德为宗旨这个道理,整理史书,写作史书的作者,也是非常清晰,所以唐朝贞观的千古盛世,绝非偶然,来自君臣明大理。太宗治国就因为抓住了这个德的要领,古圣王治国的要领,才会不断升华,去繁存精,看问题一下就能看到关键要害,决断也就很快。

司马光将人分为四等

那么司马光知不知道德的重要呢?当然知道,他分析世上有四种人,也就是四个等级,完全以德来划分:最高的是圣人,有德有才,就是德高才智也高;次一等的是贤人,德高但是才智稍稍逊色;第三种是愚者,既无德也无才,但是虽然无德,因为也无才智,因此无法做出大恶的事情,对社会的危害力不大;最后一等人就是小人,小人的特点是有才无德。

司马光把有才无德的人看作是最低等的小人,因为他比愚者危害要大,如果用掌握了高明手术的医生来比喻,他会将“高明的手术之才”,用到“杀人害人”的地方。如果以今天的教育来看,重技术而不重德,我们这些拥有高科技的大学生,该属于哪一种人呢?日本汉学研究者“加地伸行”就曾说过,现代的教育,就如同批量生产小人。看看今天的拜金主义,看看今天的冷漠的人心,变异的道德乱象,这个论断,绝非危言耸听。

当年,司马光写这本史书,是站在受过儒学根本教育的基础上写的,那个时候,人们也许不需要讲德,都会明白,因此才采用了一上来就讲伦常的方式来开笔。所以觉得是遗憾也是教训。

法律失德必成怪法恶法  

想来很多领域,都是因为不提德了,才导致走偏的,比如法律,离开了德,就会没有是非善恶,也可以被有权者随意解释和制定恶法。(礼教被攻击,也是中共不告诉你原先礼教以德为本的宗旨,从而可以随意解释和歪曲。)原本法律是为了维护人类基本道德,从而维持社会次序而建立的强制措施。什么是恶法,古人有德,有善恶是非,很容易识破。但是今天的法律,已经脱离道德,有的变成了可以维护不德行为,败坏人伦和家庭婚姻的怪异法律。人们都糊涂了,没有原则地脱离道德地以绝对的人权自由为幌子为藉口,维护人的各种变异(比如同性婚姻等)的喜好和行为了。离开德,人类就会陷入穷途末路。

社会乱象,人生迷惘,只有回到德,才能得到根本的治理,不会陷于教条迂腐当中,一个人有了基本的仁德,看问题就会高明,因此帝王素养,有了这个核心,必然会出现明智的决断。成为明君。因此《贞观政要》第二段,就开始论及何为明君。

(待续)


from 气功

古人的道德与智慧(28)(数文)

文:陆善
来源:

一、孙翊妻智报夫仇,为民除害

孙翊做丹阳太守时,妫览做督教,载员为部丞,与左右同僚亲近,境内盗贼不起,民风淳朴。这引起了孙翊手下的边洪等人的忌恨。有一天,孙翊出门送客,早有准备的边洪等人,突然从背后冲过去,乱刀将孙翊砍死。出事后,边洪等人,畏罪逃进山中,成为害民匪盗。

这飞来的横祸,使孙翊的妻子徐氏,哭得死去活来。她慢慢镇静下来,心想:光哭有什么用呢?应该捕杀凶犯,为夫,才是道理。于是她在丈夫的军中,挑选了一批既有侠义之肠,又武艺高强的军士,进山捕捉边洪等犯,最后抓到边洪,砍下脑袋,祭奠了丈夫。也为社会除了一害。

就在这时,原在军中任督教的妫览,进入军中,把孙翊的嫔妾及管家、婢女,全部占为己有,并要徐氏顺从他。徐氏是忠贞烈女,丈夫尸骨未寒,怎肯屈从于人?她受到奇耻大辱,本当要劈头盖面地痛骂妫览,只是想到自己是一个弱女子,硬顶恐被强敌所害。于是她强装笑脸地说:“将军厚爱小妾,岂有不从之理?只是我夫新丧,眼下正是服丧期间,妾心情抑郁,如何能侍奉将军?莫不如到了月底,让我祭奠先夫后,脱去丧服,到时再顺从将军,岂不更好?”

妫览听了她的话,心下盘算,如果强迫徐氏,哭哭闹闹,又有什么滋味?反正月底时间不长,只得耐心等待。

到了月底这一天,徐氏摆上果品,点上香烛,跪在丈夫灵前,祭奠毕,她脱去丧服,浓妆重抹,在别的房间安排寝帐,假装做好了顺从妫览的一切准备。

妫览乃是个奸诈之人,他恐徐氏有骗,暗中监视着她的一言一行。今天见到她如此打扮,于是急不可待,走进徐氏房中。

徐氏看见妫览推门而入,喜盈盈地轻移莲步,前去拜见,妫览正欲搂抱,只听徐氏大喝一声:“众将还不出来杀贼,更待何时?”妫览大惊,急忙返身就走,早被徐氏联络的先夫的旧部孙高、傅婴等人,劈面拦住。原来孙、傅等早奉徐氏之命,暗伏房中。

妫览两膝下跪,乞求徐氏道:“夫人救我!我愿解甲归田,耕牧终生,以赎前罪!”

夫人斥道:“孙翊在世时,待你等不薄,你和载员,在我夫面前,前呼后拥,竭尽忠诚。我也以为你们是忠良之士,在夫君面前数说你们的好处。想不到太守被人暗害。你不但不思为主人报仇,反而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强占嫔妾,甚至连我也不肯放过,这与禽兽又有什么两样呢?我设计杀你,正是为夫报仇,为民除害,为国除奸!”说罢,徐氏从孙高手里取过利剑,直向妫览心窝刺去。几乎同时,徐氏组织的其他人,在外面杀了载员。

徐氏智报夫仇的事,传到军内外,大家莫不惊喜,称赞她是奇女子。

事后,有关部门,查处、宣布边洪、妫览等人,原有贪污、通匪、谋反等罪,死有余辜。

二、十岁国君,判案精准

孙亮(纪元242—260年)是三国时吴国国君孙权的儿子。孙权死时,他只有10岁,就做了国君。一天,园丁向国君献上一筐青梅,孙亮刚想吃,想到宫中仓库里有蜂蜜,就叫太监去取。那太监知道宫廷里收藏的蜂蜜,味道特别好,也曾经向掌管内库的官吏讨吃,都遭到那位官吏的拒绝,太监一直气在心里,想报复一下:他把蜂蜜领出内库外,在蜂蜜里,放了十几颗

太监献上蜂蜜后,孙亮把青梅在蜜中浸一下,刚要吃,猛然发现蜜中有屎,气愤地下令把管理仓库的官吏押来。

孙亮质问道:“你专职管理仓库,却竟让老鼠把屎屙到蜂蜜里,知道这是什么罪吗?”

那位小官吏,知道这是渎职罪,轻则丢官,重则坐牢。但他一直小心翼翼,存放蜂蜜时,先检查有没有杂质,检查后才装进干净的坛子里密封起来,绝对不可能有老鼠屎的。他于是连连叩头,接着反复申诉,高喊冤枉。

孙亮沉思了一会儿,问:“太监向你要过蜂蜜吗?”

小官吏说:“他私自向我讨过多次,我没敢给。”

太监大声嚷道:“胡说,我从来没有私自向他要过。”

这时,站在孙亮身边的几个大臣说:“他们的供词不一样,应当把他们送到监察司审问。”

孙亮摆摆手说:“不用,这事很容易弄清楚。”说罢,命令太监把老鼠屎捞出来,并命他:把老鼠屎用刀切开。

孙亮逐个检查了剖成两半的老鼠屎后,笑着对身旁的大臣说:“你们看,如果老鼠屎,早就放在蜜里,那么,应该里外都是潮湿的。但是,现在这些老鼠屎,都只是湿了点外表,里面都是干燥的。说明是刚放进蜜中不久。这说明是太监领出蜂蜜后,放进去的。”

太监这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承认自己犯了陷害罪,请求宽恕。在场的人,对年纪很小的十岁国君孙亮,判案精准,感到十分震惊。

三、张县令烧猪察真情

三国时,吴国人张举,任句章县县令。一日,有人来报“谋杀亲夫”案,被告是个30多岁的妇人。她身穿素衣,一到大堂就号啕大哭。 原告申诉道:“我是她丈夫的哥哥,昨日她回娘家,正巧半夜我弟弟家突然起火,那里四周,没有人家,待我们赶到时,房屋已烧塌,我弟弟死在床下。平日,这女人行为不端,定是她同奸夫商量,先回娘家,半夜又同奸夫谋杀了我弟,再焚火烧屋,以借口‘火烧夫死’,请大人为我弟作主。”

那妇人发疯似地跳了起来:“你说我有奸夫,奸夫是谁?你说我是谋杀亲夫,又有什么证据?”那大伯张了张口,却说不出什么来。妇人更是气愤,忽然凄惨地大叫道:“我的命真苦啊!年轻轻守寡,还要背个黑锅,叫我还怎么活呀!还不如让我一死了事!”叫罢,猛地向旁边的厅柱上撞过去。差役慌忙一把拦住。于是她哭得更加伤心,音量之大,音调之悲,简直能碎人的心呢。

张县令冷眼观察了一会儿,想:眼下毫无证据,先去验尸再说。他来到死者的家,只见房屋已经倒塌,灰烬在风中飞旋。验尸结果,并无可疑之处。张县令掰开死者的嘴看了看,想了一会儿,挥挥手说:“办丧事吧。”说着向那妇人瞥了一眼,但见她的眉宇间竟有一丝宽慰之色,像突然放下了一桩心事。她大伯却急了起来。张县令并不理会,又说:“办丧事要宰两头猪吧?”

妇人说:“要的,要的。”

张县令叫死者的哥哥,捆了两头猪,又叫人在家门口,点起两堆火。众人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听得县令说:“把一头猪杀死了,放在柴火中烧;把另一头猪,活生生地放在火中烧死。一会儿,两堆柴火都烧光了。张县令叫人掰开杀死后烧的猪的嘴,只见里面没有灰,又叫人掰开另一头活活烧死的猪的嘴,见里面有灰。

于是张县令说:“你们看,死者的嘴里,也没有灰。这说明他是死后被焚烧的。”他转身问那妇人说:“这下你还有什么话好讲?”

那妇人只好招供出与奸夫串通一气,谋杀亲夫的罪行。

乡里的人们都讲:张县令认真明智,用生死不同的两头猪,烧死取证,比较分明。真是:以理服人,不逼供信;铁证如山,官民皆敬!

四、高柔为民女申冤

三国曹魏时,高柔担任廷尉。当时,军营中纪律十分严明,稍有越轨,便将严罚,且株连亲属。

有一日,营中报告上司说:护军营军士窦礼,已数日不归,想来是开了小差。为严肃军纪,请求追捕,同时没收其家财产,罚其妻盈以及全家男女,充当官家的奴隶。

消息传至窦礼的妻子盈的耳中,她为之大惊,声称冤枉。向官府申诉。但官府因案件涉及军中之事,不敢受理,便断然推却了事。盈见无申诉之门,为了全家的安危,拼死求见廷尉高柔,请其明察。

高柔听完申诉,问她:“你怎么知道你丈夫不是逃亡?”

盈哭道:“我丈夫久经沙场,从不惧怕战场上的刀光血影,绝不会逃跑。另外,他对我十分珍爱,亦不是那种轻薄浮华、不顾家庭妻小的人。我以为他的失踪,定另有隐情,请大人公断。”

高柔听后,觉得有理,问:“你丈夫与别人有过仇恨吗?”

盈回答:“丈夫为人良善,从没跟人有仇怨。”

高柔再换一个角度问:“你丈夫没跟人,有钱物上的交往吗?”

盈想了想,答道:“对了,曾借钱给同营军士焦子文。后来,我夫多次向他索要,他不肯归还。”

高柔心中一惊。这焦子文,为人狡诈刁蛮,前天,酒后伤人,触犯军纪,正被押在监狱。窦礼失踪,此事会不会与他有关呢? 想到此,高柔对盈说:“你且暂回去,待我调查之后,再作决断。”

高柔待盈走后,立即传令:将焦子文从牢中提出,询问几天前,他酒伤人之事。然后,谈锋一转,问道:“你曾借过人家的钱吗?”

焦子文措手不及,面容失色,过了片刻,方才回答:“我孤单贫穷,不敢借人家的钱。”

高柔见他神态有异,单刀直入,道:“你曾借过同营军士窦礼的钱,为什么说不曾借呢?”

焦子文闻言,脸色大变,知事已败露,无言以对。高柔怒喝道:“你已经杀了窦礼,我证据在手,趁早招认,方可减罪。否则,休怪军法无情!”

焦子文顿时魂飞魄散,连忙叩头,招认了犯罪事实。

高柔为民做主,思索周密劳苦。多谋善断,单刀直入;恶徒败露,终于认罪伏诛。

五、

诸葛亮屡次讨伐中原,路途遥远,为了供得上粮草,除用牛马外,还设计了“人拉手推的车子”,称作“木牛流马”。

这一天,诸葛亮命令部将,引一千名士兵,驾着木牛流马,从剑阁直抵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应蜀兵。司马懿得到哨兵的报告:“蜀兵用木牛流马运粮草,人不大费力,而且那牛马,也不用吃草。”

司马懿大惊,忙命令两个部将,各引500名军士,夜间伏在蜀兵运粮的必经之路,夺下数匹木牛流马。然后令巧匠100多人,当面拆开,依照它的尺寸长短厚薄,仿造木牛流马。不满半月,造成2000余只。接着命令:几个部将,带领1000军士,驱驾(他们自己仿造的)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来来往往,没有断绝。

再说蜀兵回去,报告诸葛亮说:“我们的木牛流马,被抢去几匹。”诸葛亮却笑道:“我只丢失了几匹木牛流马。以后就会得到魏军的许多粮草呢!”部下大惑不解。

几天后,部下向诸葛亮报告:“司马懿派兵驱驾木牛流马,往陇西搬运粮草。”诸葛亮大喜,道:“果然不出我的意料啊!”便命令部将王平,说:“你带领一千军士,装扮成魏兵,星夜偷越过北原,只说是巡粮军,直接到运粮的地方,将敌方护粮的军士杀散。马上驱赶装满粮草的木牛流马回来。这时,魏兵必定追赶,你便将木牛流马口内的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了。你们抛下它们就是。魏兵赶也赶不动,牵也牵不动,抬也抬不走。我再派兵前往,你们就再回身将木牛流马之舌,扭转过来,长驱直进,那时魏兵必定疑神疑鬼了。”

王平领兵走后,诸葛亮又吩咐部将张嶷道:“你带领五百军士,装成鬼头兽身,用五彩涂面,一手执绣旗,一手举宝剑,身上挂着葫芦,里面藏些能引着烟火的东西,埋伏在山脚。待木牛流马到时,放起烟火,一齐拥出,驱赶木牛流马。魏兵见了,必定怀疑你们是鬼神,不敢来追赶。”

张嶷奉命走后,诸葛亮调兵遣将,准备去接应王平、张嶷,并布置一些部队去断绝司马懿的归路。于是按照诸葛亮的计谋,果然,蜀军夺来了魏军的大批粮草。并被对方认为是天兵天将下凡!

(这篇文字,简明扼要。笔者选入,不是猎奇,而是想保存这篇木技。这也是神传文化中之一页。)

(均据清代康熙御定《渊鉴类函》)


from 气功

【24节气中的修行故事】“立冬”里的暖意,莫过于“真善”

文:俞元
来源:正见网

关键字:二十四节气,立冬,节气修行故事,立冬暖意

关键字说明:一个节气,一场修行。二十四节气,有着不同的修行故事或修炼感悟。立冬节气讲的是“一善消百恶”的修炼故事

序言

立冬了,凝水成冰,风吼地寒,燕雀无踪,万物收藏,归避寒冷。

立冬,有远方的思念:“秋夜尽,浓寒几侵身,欲续锦书再一程,不知南方温暖地,凉风可曾起。独自行,拾叶寄予君,若是人间无离恨,哪信人间有白头,新词强说愁。”

立冬,也有温暖的诗: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陆游“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紫金霜“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立冬,还有一种温暖,能消融冰霜,能让人如沐春风,那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包容。二零零零年的立冬,我在北京崇文门看守所真实体验了“一善消百恶”的威力。

正文

一到立冬,北京的水饺店、卤煮店和涮肉店的生意异常火爆。三五成群的亲友欢聚桌前,在欢声笑语中品尝热气腾腾的美食,祛寒解乏,暖意浓浓。而2000年的立冬,我躺在冰冷的地上,经历着灌食的折磨。

在北京崇文门劳教所被关押了一段时间,我开始认识到:我炼法轮功、发法轮功真相资料没有错,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条文,警察对我的关押才是非法的。我于是绝食绝水,抗议对我的非法关押。

绝食的第五天上午,警察带我去灌食。一间背阳的屋子,阴冷阴冷的,跟前几天一样,四个牢头将我按倒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分别踩着我的四肢。一名狱医拿着皮管从我的鼻子插到胃里使劲搅动,一会管子里就流出血来,我感到很憋气,痛苦的用力吐出皮管子。狱医用力重新插进皮管,然后将小米粥沿着皮管子往里灌,我立刻呕吐起来,玉米粥、泪水、鼻涕流了我满脸……

强行灌食后,我被带到了狱警办公室。两名狱警站在我面前,拿着电棍气势汹汹的,四个牢头伺立两旁。一名狱警上前狠狠打了我一耳光:“你敢再绝食?”四个牢头也向我扬扬拳头。我心中忽然涌出一种恐惧,身体微微颤抖,我努力定住心神,直视狱警:“你们动手吧,我不怨恨你们!你们不做,共产党就不给你饭碗!但我也不会向你们妥协!”说完我闭上了眼睛,等着雨点般的拳脚落在身上。

可是好一会儿,周围没有一点动静,我睁开眼睛,困惑地看着狱警。没想到狱警竟然满脸堆笑,拍了拍我肩膀:“你真慈!你真善!没事了,回去洗洗头吧。”我一摸头发,满手黏黏的小米粥。四个牢头把我带出了警室,笑容荡漾在他们脸上,居然那么的真诚!

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他们因我的理解包容而放弃了行恶。直到后来,我拜读了师尊《二零零九年华盛顿DC国际法会讲法》,才明白了真善的内涵。讲法中有这样两段话:

“真正的善,是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在善修的过程中,已经修成的真善。”“这是慈悲,他不是有意的表现,不是人的善恶喜好的表现。不是你对我好了我就对你表现善。他是没有代价的,不计报酬,是完全为了众生的。所以这个慈善一出来啊,他的力量无比,什么不好的因素都能解体。慈悲越大,那个力量就越大。”

from 气功

担任阴间官职的晚清奇人刘玉厅


来源:正见网

晚清时期有个人叫刘玉厅,籍贯福建,原先给直隶总督当幕僚,后来被辞退,到天津居住。他原本与天津府的一位张县令有很好的交情,想在他手底下找个工作好有栖身之处,不料实在没有空余的人员编制。张县令无法安排工作,却赠与了一笔钱财给刘玉厅当作盘缠和生活费。

可能这笔钱并不多吧,刘玉厅和他的只好先在县城内弥勒庵暂时借住,主仆二人也没带什么行李,显的颇为落魄。主人手上没太多钱,仆人就向庵里的要饭吃。久而久之僧人发现仆人要饭时,经常只要一人的份量,就问:难道你家主人不吃饭?仆人说:我家主人还没睡醒,如果要等他醒,我早就饿坏了,望您慈悲,分一点斋饭给我。僧人觉的奇怪,人的瞌睡怎么那么多?继续询问才知道:刘玉厅每次睡觉,一睡就是三五天,甚至七八天,有时醒来后还会因为疲劳而再睡一天多,所以经常不吃饭,在京城的时候,就是因为睡觉太多才被辞退的。

僧人以为刘玉厅有什么嗜睡的病,害怕他死在这里,就想下逐客令请他离开,仆人则担保主人刘玉厅身体健康,绝对没问题。他们主仆俩才继续留了下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僧人与仆人都很熟悉了,僧人才慢慢从仆人口中得知:原来刘玉厅虽是阳间大,却在阴间有官职在身,肉体看着一睡好几天,其实是元神离体去阴间办公了。阴间案件很多,每隔几天就要去一次,大多都是阳间逃脱的坏人在那边接受审判。

僧人更好奇了,经常在刘玉厅清醒的时候问他究竟在阴间担任什么官职,每天处理什么案件,可刘玉厅根本不回答。僧人就贿赂仆人,仆人说:主人有一个小箱子,平日锁的严实,定然有很重要的东西在里面,等主人睡了,我们一起打开看。随后等到刘玉厅又睡过去了,他们就偷偷把箱子打开,发现里面有很多案卷,上面的判决公正严明。僧人偷偷抄录下几宗案件经过与判决。

一起案件是京都某县李姓人家,妻子不能生养,纳妾后有了三个儿子。妻子去世时,大儿子二十出头,次子十九岁,小儿子十七岁。三个儿子为了财产,合谋将诱骗到荒野弑杀。小妾溺爱姑息三个不孝逆子,不仅不报官,还帮忙掩盖说孩子父亲外出了。同乡都很气愤,但是怕惹上麻烦,谁都没举报。又过了几年,她的二儿子娶了邻村一户人家的女儿,老丈人家富裕殷实,李家于是经常索要乃至讹诈钱财,但是得手不多。

三个不孝人渣商量了一会,要用母亲的死亡讹诈亲家。二儿子逼迫母亲服毒,母亲不肯,老大威胁母亲:“你老了,活着有何乐趣?你这样死了,我们厚葬你,多好!”母亲恐惧颤抖着求饶,三兄弟不理会,直接拎着母亲耳朵强行灌毒药。毒性开始发作后,母亲被他们抬到二儿子老丈人家就死了。

丈人家告到官府,官府以自杀讹诈,重责三个儿子,让他们把母亲尸体自行埋葬。因为事关重大,不愿承担责任,竟然也没深究。当时晚清时期,官场腐败,老丈人家因为这件事,不得不打点贿赂官员,破费了很多钱,家道就此衰落。

三个人渣草草葬了母亲,这件事在人间就这么结束了。按照阴间律法:这三个人渣行为如同枭、獍。(《汉书.郊祀志》中记载:枭是将母亲吃掉的不孝鸟,;獍是吃掉父亲的恶兽,枭、獍常用来形容狠毒不孝之人),未来要凌迟处死,转生五世做猪,受尽宰割之苦。县令贪赃枉法,要受肢解之刑。

这样的案卷记录还有好多起,有的案子很繁琐,僧人就没抄录。刘玉厅醒来,已经知道了有人偷看自己的记录,把仆人责打了一顿,又叫来僧人,责备他胆大妄为,会受阴司惩罚。僧人害怕,伏地求饶。刘玉厅说:“你泄露我的机密,连累我不轻。既然已经被你偷看了,再隐瞒也没什么好处,劳烦你告知世人:干坏事也许可以侥幸逃过阳间的法律制裁,但是绝不可能逃脱阴间的惩罚。人应该积德行善,不要以为做了坏事会神不知鬼不觉。第二天,刘玉厅就带着仆人离开了,不知去向。

古代其实有很多关于阴间的记载,也出现过象刘玉厅这样担任阴间职务的人。他们的存在我想应该是神的安排,借此向世人警示:真的有,恶事做多了真的会遭恶报直至下地狱。

来源:《醉茶志怪  刘玉厅》有删节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十)

文:刘如
来源:

在日本,企业管理学或者说经营学,会提到目的与目标的概念,目的跟有德的价值观相连,而目标他们认为只是为实现目的的一个个阶段要达成的通过点。目标是手段,不是最后的目的。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跟我们一般人有何关系,跟《》的宗旨又有何关系呢?

从孩子的进学目标与目的谈起

我们以孩子教育为比方,比如孩子上学了,很幸运,他在中学时,因为从小就看到自己是个,做的是治病救人的工作,于是渐渐意识到,这个工作很有意义,能救助很多的人,也就在中学定下了自己将来的志向,要成为一名大夫,目的是通过大夫的工作,达成自己今生的价值,就古代儒生的说法,就是通过大夫的职业这条路,成就自己救助百姓的志向,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此为目的。那么这个孩子有了目的,就要开始计划出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目标,最大的目标当然是成为大夫,否则,没有资格行医救人。那么取得资格就要考医科大学,或者有部的大学,于是考上医科大学成了高中学习的目标,因此中学初中的第一步就是先考上有利于上医科大学的高中。

于是高中,医科大学,大夫,就成为了为达到治病救人目的的一个个通过点。如果连治病救人都是目标,那么最后的目的,就是通过治病救人实现今生的人生价值。成为今生活着的意义。所有的高中,大学,甚至大夫的工作,一路走来,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而展开的,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手段和方式。离开了这个目的,来谈目标和手段,就会十分混乱,人生必然没有方向和依托,学习也就没有热情,这也就是很多人一旦考上大学,或者有了工作,甚至小有成就,事业有成后,转而沉迷金钱享乐,心灵依旧感到空虚的根本原因。这也就是为何从小要确立以德为本的人生价值观的原因。

这就跟文章一样,没有确立要表达的主旨,就开始写,要不变成流水帐,要不就多个论点并列,十分混乱。而确立了主旨,然后找素材,定写法,甚至考虑针对的人群对象的接受能力和需要,再来组织文章,就会很有章程。

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为了而考大学,也不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如果对人类没有丝毫意义,如果不能通过考大学,写文章这些手段来解决一定的人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这应该是考大学或者说动笔之前就想好的。

企业赚钱,并非目的

同理,企业经营和管理也是达成企业目的的手段。很多人进入公司,一开始只是为了生存,这也无可厚非,养家糊口,也是要首先做到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仅仅以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也行,这都是人各有志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然而现实中,估计大多数的人,不会停留在这里。多多少少,都会隐隐约约考虑过自己一生活着的目的。

不少人小有成就,或者成为高级主管后,也就是说,凭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完成了一个个公司定下的目标后,比如扭亏为盈,几年后盈利多少多少,确立了领导的地位后,很多人突然从危机感中放松后,一下子失去了目标,感觉十分空虚,失去动力,这就是说,不知道自己为何在进行经营管理了。

日本学术界在研究这个课题时,讲到了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注意到,有企业理念的,懂得以企业的形式来完成自己人生价值,贡献社会的,就会关注人的问题和需要,视野开阔,集思广益,首先考虑的,是他人,而非自己。这样的企业,永远不会被社会淘汰。因此一个企业最后要考虑的,不是要赚多少,而是为何要赚钱,赚了钱,如何回馈社会和贡献社会。这不是一个漂亮的口号,而是长期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也是一个经营者,不会失去目标和动力的根本保障。这是日本长期以来很多实业家和经营者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只为个人享乐或者功名,一旦小有成就,就会失去目标,开始骄奢淫欲,公司绝不会长久。

唐太宗首重为君之道

那么,讲到现实中的问题,我们回过头来看《贞观》,就会明白它的第一篇,就讲为君之道的原因。而且为君之道这四个字,如同《论语》笔法讲“为政以德”,开笔就来,是唐太宗自己的话。我们一起来看首篇《论君道》的第一段: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这段话非常通俗,大意是说:贞观初年,唐太宗对近臣说:“做君王的要道,就是要先考虑百姓,以百姓生计为先,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绝不会有自身正而影弯,上头正而下边歪的事情。我常想能伤身子的并非身外之物,都是由于沉迷的欲望太多而酿成的灾祸。如果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如果再说出一些不合道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人心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取乐贪图安逸。”谏议大夫魏征对答说:“古代圣明的君主,也都是先就近从自身修正入手,故能进一步远而推及体悟一切事物。过去楚庄王聘用詹何,问他治国的要领,詹何却以修好自身的方法来回答。楚庄王再问他治理的具体办法,詹何说:‘没有听说过自身端正而国家会发生动乱的。’陛下所明白的,实在符合的道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是唐太宗与魏征的对答,太宗的话,以为君之道开始,可见他首先考虑的是做君王的宗旨,那就是先存百姓,后考虑自己。这是德政的具体领悟。否则,就会伤人伤己,走向灭亡。所以安定天下,治理国家的要道,就是先修正自己,警惕享乐与安逸带来的危害。自己修好了,懂得仁爱关照百姓了,选贤任能和具体的国家政策以及目标,都会围绕百姓的生计用心展开,自然国治民安,天下太平。太宗为政的宗旨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也很端正,因而一路通达,获得千古未有的盛世。

这里体现的思想,不管是太宗还是魏征,都是曾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而这个思想,源自孔子对曾子从孝道讲到治国的亲传。以仁德为核心。(大家可以参照孔子那部《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儒学的根本宗旨,就在头几段。)

所以企业经营管理,终极核心就是德,最初与最后考虑的就是企业对社会的意义,而不是个人的私利。为这个目的而运营,才能得人心,才会长久,才不会迷失方向,急功近利。个人人生也是如此。


from 气功

天外有天正法难 菩萨不知取经事

文:百鸣
来源:正见网

在《西游记》中灵山脚下金顶大仙曾说骗他。主要是指的当年的时间。当然菩萨也没有说错,他说的是约摸二三年。更主要的是菩萨也不知道真正的时间。取经其实是如来在归正东土的人心,在这件事上,连菩萨都是不知道的。

一:如来寻取经人 菩萨愿往

如来要找一位可以辅助取经人取经的神,菩萨愿意去。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菩萨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出自《》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二:灵山脚下遇金顶大仙

金顶大仙问菩萨取经人什么时间到,菩萨说是“约摸二三年间”。其实真相是菩萨也不知道真相,具体时间也不知道。

那菩萨到山脚下,有玉真观金顶大仙在观门首接住,请菩萨献茶。菩萨不敢久停,曰:“今领如来法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菩萨道:“未定,约摸二三年间,或可至此。”遂辞了大仙,半云半雾,约记程途。(出自《西游记》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三:师徒到灵山 金顶大仙

孙大圣认得他,即叫:“师父,此乃是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他来接我们哩。”三藏方才醒悟,进前施礼。大仙笑道:“圣僧今年才到,我被哄了。他十年前领佛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人,原说二三年就到我处。我年年等候,渺无消息,不意今年才相逢也。”三藏合掌道:“有劳大仙盛意,感激,感激!”遂此四众牵马挑担,同入观里,却又与大仙一一相见。即命看茶摆斋,又叫小童儿烧香汤与圣僧沐浴了,好登佛地。(出自《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四:急迫 人人皆在谜中

《西游记》既是一个修炼故事,也是开创的过程。其实还是一个在当时归正人心的过程,简单的讲就是正当时人间的法。这件事只有如来是知道真相的,其他人包括有能力的观音菩萨都在谜中,所以才不知道取经的时间。当然金顶大仙在这里是开玩笑,并非怨恨菩萨的。

如今的世界也是如此,人人也在恶世中,在谜中。知道详细真相的大概也只有正法者。很多事情看不清楚也是这个原因吧。


from 气功

2018年11月14日星期三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九)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我们说,从家庭到国家,只要存在人的管理,就属于广义的帝王学的范畴,规模不同,但处理问题的核心智慧却是相同的,治国和治家,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德字。孔子说的“为政以德”是第一次从具体的也是最重要的处理国政的职业角度阐明德的实际作用。也就是如何运用德来展开国政了。因为德就是所有职业的宗旨,离开这个宗旨,无论你拥有多高的专业技能,都可能沦为随意被人操控的利器。当然也就会见识狭隘,无法掌控全局,极易处于被动的局面。

日本近代宰相导师“安冈正笃”就曾明确指出,光有专门业务能力或者技术能力的从政者,不能被叫做家,只能说是一味执行具体业务的业务家。两者区别就在于见识的不同,器量的不同。其实我们说白了,这就是德行不同的外在表现。德的大小真的就决定着智慧的大小。

政治家不是业务家

安冈正笃研究宰相,同样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他在说明政治家与业务家的区别时,举了两个例子,都是中国古代的名相。其中一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丙吉问牛的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汉书.丙吉传》。大概说的是,汉朝汉宣帝时,暮春的一天,宰相丙吉外出,遇到行人斗殴,看到路边躺有死伤者,但丙吉却不闻不问,驱车而过,侍从感到太奇怪了。不曾想过了一会儿,看到老农赶的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时,丙吉却如临大敌,十分惊异,马上让车夫停车,询问缘由。

下属觉得太过不解,于是问丙吉何以如此重畜轻人。

丙吉回答说:“行人斗殴,有京兆尹等地方官处理即可,我只要适时考察其政绩,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这样就可以了。丞相是国家的高级,所关心的重点应当是国家大事(不是这些斗殴小事)。而问牛的事则不同,如今是春天,还不是太热,那头牛如果觉得天太热而喘息,那么现在的气节就不太正常了,农事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过问了牛的事儿。”

安冈正笃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不局限在具体的业务,而是把握全局考虑问题。他的说法有对的地方,但并未触及到根本。

看丙吉如何认识宰相要务

大家看这个故事,丙吉并非不关心人的性命,相反,这才是宰相真正爱百姓的方式。他心里很清楚,地方发生斗殴事件,自然有地方管理治安的机构和官员来处理,他只要监管百官的德行政绩,为君主慧眼识人才,选贤任能即可。当然有罪者,渎职者,就要惩罚告诫或者撤职。做好这些事,有德的贤能官员,自然就能处理好这些斗殴的事件,从根本上照顾好全国各地的百姓。如果各地官员德行有亏,那才是真的危害百姓。宰相一个人就算再有精力,再心疼百姓,也无法全国各地一一亲历亲为去处理这些事情。所以,为君主慧眼识人,选拔有德贤能,才是宰相之德政,才起到宰相本质的作用,才能真正让人,让百姓受惠。

而他见牛喘气,意不在牛,而在人,担心的是节气不正常,影响农事,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计,是百姓存亡的大事。如果农事出问题,发生饥荒,那才是最可怕的,死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也就是说,宰相在替君主把握全局,非常明白自己的要务是什么。他不是做具体业务的人,而是识人用人者,这一点安冈正笃说的不错。但是问题来了,人们也可以说识人用人就是宰相的具体业务,在这个位置的人,应该还是掌握了具体业务的操作的。其实说法应该反过来,有多大的修为,有多大的仁德,就有多大的气度和见识,自然就能把握全局。自身无德,就无法公正无私,胸襟器量自然就小,就爱听好话,眼界自然就低,见识自然就狭隘,识人也就不明,把握全局就更做不到。

宰相为政  德是统帅

那么宰相该如何识人用人呢?什么才是标准呢?很简单,以德为宗旨为统帅,第二才是看才能,否则必然天下大乱,自己的宰相之位甚至性命也必将不保。

宰相选拔官员大权在握,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很多时候,国家命运就掌握在宰相的手中。他如果结党营私,对百姓无仁爱之心,只想着维护自己的权势,就不能一心想着如何照顾好百姓,那么他选拔的官员,就是能够投其所好,奉承自己,维护自己的谄媚之徒。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的腐败政治,就会发生。反过来,自己也会被人利用和摆布。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些谄媚奉承者,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没有人会真心待人。最后不过相互利用。宰相如果无德,属下百官自然无德,自身也就逃脱不了被人利用和出卖的结局。

所以,一个有仁德,讲道义的人,自然就会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如何为政以德,就是如何在宰相主要上围绕德来展开。所以丙吉就会在替君主选拔贤能,监管百官的宰相政务上围绕德来进行。以标准恒定官员政绩,选拔人才。他做的,基本上就是帝王的主要政务了。也是帝王学的主要内容。只不过这样一来,帝王选用宰相的眼光就变得很关键了。眼光错了,就会被奸臣所害,被奸臣利用和摆布。秦桧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出卖国家,害死岳飞,让宋徽宗父子受尽屈辱,被金国囚禁,不得回朝。宋徽宗可谓历史上因用人不当,反受其制,最受屈辱的皇帝了。

结语

这个故事,其实讲明了两点,一个就是为政者因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主要业务,不可不察。这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其中一个具体的理解;另一个就是最关键的,不管身处何种位置,处理何种政务,都要本着一个德字来展开,否则,不但毫无智慧,还会出乱子。比如这个宰相的政务,如果他仅仅知道自己的政务,但是却无德,选用的都是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之徒,那么不久国家必乱,人心必败坏,各地动乱不止,到那时,宰相之位也坐不稳了,各种焦头烂额的事也就接踵而来,必然不得善终。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因此,不在其位虽然不谋其政,但是在其位者,必须谋德政。如果不谋德政,就没有资格坐在那个位置上,即使坐在那里,也坐不稳的,坐不长久的。帝王无德,会被推翻,宰相等官员无德,会被弹劾,或者招致牢狱之灾。这样的情形,今天的中国还在发生着,只不过恶报的时间早晚不同罢了。

当然,这也就是为何古代圣贤娶妻重德,选择贤者的原因。家政同样需要贤妻才能管理好,才能家和万事兴。

安冈正笃举出这个故事,是提醒人不要变成只懂得业务和技术,不懂是非善恶的人,失去宗旨的人。业务家和政治家的区别,说白了就是有德无德的区别。没有了德驾驭才能,统领业务,你的技术和才能就会被恶用。

理解了这些,再回过头看《》的为政宗旨,为君之道,就会感同身受了。

(待续)

 


from 气功

古风悠悠:诸葛亮初次用兵

文:陆真
来源:

“三顾茅庐”之恩,出山担任刘备的军师。这时,他只有26岁。而且,刘备只有3000兵马,回旋于新野弹丸之地。可刘备得了诸葛亮,高兴不已,总说:“我如鱼得水!”、张飞不服,诸葛亮也不难过,大肚能容,装作不知。他让刘备招募民兵3000人,自己亲自教练,以充实兵力。

不久,探子飞报说:“曹操派大将夏侯惇、于禁,领兵10万,杀奔新野来了!”、张飞嘲讽说:“让‘水’(如鱼得水的水,指诸葛亮)去抵抗好了。”

诸葛亮向刘备,要了,升堂调度:“博望左边有座山,叫豫山;右边有树林,叫安林。可以埋伏兵马。关羽可领1000人,在豫山埋伏,敌军来,就放过,他们的粮草辎重,一定在后面,只等南面火起,就可驱兵出击,烧毁粮草。张飞可带1000人,去安林背后埋伏,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击。关平带500人,预备引火之物,到博望坡后,在坡的两边等候;到初更天时,敌人到来,便可放火。樊城赵云速回,让他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不要胜。主公(刘备)自带一支军队,作赵云后援。你们各各按计划行事,不得有误。”

关羽说:“我们都出战,不知军师做什么?”诸葛亮说:“我坐守县城。”张飞大笑道:“我们去厮杀,你在家里好自在呀!”

诸葛亮喝道:“剑印在此,违令者杀!”关、张冷笑而去,诸将都心里疑惑不定。诸葛亮对刘备说道:“主公今天便带兵到博望山下,屯驻。明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撤退,见火起,就回军掩杀。我在此,准备庆功宴,等你。”刘备心下,也疑惑不安。

且说夏侯惇、于禁,率大军到达博望,忽见前面尘头飞扬。夏侯惇命军队摆开阵势,问向导:“这是何处?”向导说:“博望坡。”

夏侯惇大笑道:“亏得徐庶在丞相前,夸口说诸葛孔明如何了得,我看他也是蠢物一个!他派出这等人马与我对阵,不等于是驱狗羊,同虎豹决斗吗?”说完,赵云领兵来战,夏侯惇与之交战几个回合,赵云且战且退。部将韩浩说:“恐有埋伏。”夏侯惇说:“敌军兵力如此微弱,就是十面埋伏,我怕什么!”

夏侯惇直追至博望坡,忽地一声炮响,刘备领兵来战,夏侯惇、韩浩笑道:“这就是所谓伏兵。今晚我不踏平新野,誓不收兵。”催促队伍前进,刘备、赵云,一路撤退。

天色渐渐昏黑,夜风愈大。夏侯惇只顾催促部队赶路,行至两边都是芦苇的狭窄山路,护送粮草的于禁、李典,率领后卫赶到,见此状大叫:“前面夏将军慢走!”于禁还赶到前边阻止。夏侯惇猛然省悟,正要退兵,却听背后喊杀声起,早有一派大火烧着,两边芦苇也着火,一刹那,四面八方都是火,风大火猛,曹军顿时大乱,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围而逃。李典见势不好,往博望坡奔回,却被关羽的军队,拦住厮杀。于禁见粮草、车辆烧了,便从小路逃命去了。夏侯惇、韩浩来救粮草,却被张飞伏兵拦住,张飞一枪刺落夏侯惇于马下。韩浩夺路逃脱。一直杀到天明,刘备才胜利收兵,直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收拾残部,琅狈返回许昌。

关羽、张飞相互惊赞道:“孔明真是英才啊!”一齐拜伏在坐于小车里、前来犒军的孔明车前。

诸葛亮听得进下级不满意的牢骚、怪话,容得下别人不恭敬的态度和言语。甚而至于,关羽说:“我们都出战,不知军师做什么?”诸葛亮说:“我坐守县城。”张飞大笑道:“我们去厮杀,你在家里好自在呀!”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诸葛亮大肚能容天下事,宰相肚里好撑船!充分说明,他的威德,是从“温、良、恭、俭、让”中,而自然得之,从来不靠独裁、霸道、打压、硬要“”“一锤定音”而夺得!

正是:
独裁孤船下泥塘,逆风迎雨水茫茫。狐朋狗友捧一尊,一锤定音鼓声慌;难迈步,以牙还牙烂口腔;贸战输后无家归,丧家黑犬最凄凉!

(事据清代《渊鉴类函》)


from 气功

2018年11月12日星期一

人间忧郁而亡 竟已飞升成仙

文:青云
来源:

在人这里最好的结局是善终,而在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有人死后万人敬仰,本人却下了地狱;有人被杀或惨死,结果成了神。也就是说神不看重人的结局,而是看重他的德行。被人困住,忧郁而死,结局非常悲惨,却成神了。

一:梁武帝忧郁而死

梁主既为侯景所制,不得来见支公。所求多不遂意,饮膳亦为所裁节。忧愤成疾,口苦索密不得,荷荷而殂,年八十六岁。景秘不发丧,支长老早已知道,况时节已至,不可待也,在寺里坐化了。

二:湘东王 竟遇梁武帝成神

且说梁湘东王绎痛梁主被景幽死,遂自称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承制起兵,来诛侯景。先使竟陵太守王僧辩领五千人马,来复台城。军到湘州地方,僧辩暗令孙伯超来探听侯景消息。伯超恐路上不好行,装做个平常,行到柏桐尖山边深林里走过,望见梁主与支公二人,各倚着一杖,缓缓的行来。伯超走近,见了梁主,吃这一惊不小,连忙跪下奏道:“陛下与长老因甚到此?今要往何处去?”梁主回答道:“朕功行已满,与长老往西天竺极乐国去。有封书寄与湘东王,正没人可寄,卿可仔细收好,与朕寄去。”说了,梁主就袖中取,递与赵伯超。伯超刚接得书,就不见了梁主与支公。

三:梁武帝留信湘东王 预言景帝命运

后伯超探听侯景消息,回复王僧辩,忙将书送上湘东王,说见梁主一事。

湘东王拆开书看,是一首古风,诗云:

好虏窃神器,毒痡流四海。嗟哉萧正德,为景所愚卖。凶逆贼君父,不复办翊戴。惟彼湘东王,愤起忠勤在。落星霸先谋,使景台城败。窜身依答仁,为鸱所屠害。身首各异处,五子诛夷外。暴尸陈市中,争食快。今我脱敝履,去住两无碍。

极乐为世尊,自在兜利界。篡逆安在哉?鈇钺诛千载。

四:梁武帝成真

湘东王读罢是诗,泪涕潜流,不胜呜咽。后王僧辩、陈霸先攻破侯景。景竟欲走吴依答仁。羊侃二子羊鸱杀之,暴景尸于市,民争食之,并骨亦荆溧阳公主亦食其肉,雪冤于天,期以自死。景五子皆被北齐杀荆于诗无一不验。诗曰:堪笑世人眼界促,只就自前较祸福。

五:不重人间得失 方是大道

梁武帝多世修行,最后终成正果。在最后一世,忧郁而死其实是偿还以前的债。神不看人间的得失,最后的圆满才是最重要的。

注:出自《喻世明言》第三十七卷 梁武帝累修成佛


from 气功

浅谈义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乱世纷争中,人们该何去何从?何为天道?什么是行为标准?是从来划分的。

三国之“义”,主要在刘、关、张,“义”首先体现在对道、对德的坚守,也就是追随“道德、正义”才是真“义”,而对恶者的追随是助恶为虐。非常,在群雄混战中,弱小的他急需立足地之时,陶谦三让徐州,刘备终是不要。至后来陶谦病危,去世前以手指指心而死——明志请刘备接受徐州牌印。陶谦安葬后,徐州众军也请刘备接受牌印,刘备还是固辞,次日,徐州百姓哭拜请刘备执掌徐州,刘备才接受。刘备之“义”是寻常之人无法做到的。

之义在于对刘备这个真“仁义”者的忠诚及对结义兄弟的忠诚,他忠的是仁义,这其实是对道德的坚守。后人说关公义薄云天。关公之义还体现在“知恩必报”、“言而有信”、“有始有终”、“玉虽碎不能改其白”、“死不屈节、视死如归”。“屯土山约三事”是关公与的战争中被困于土山走投无路而做的选择,三事是:“降汉不降操”、“曹操按照汉皇叔的俸禄来养赡、礼待刘皇叔的二位夫人”、“但知刘皇叔去向便当辞去”。关公当时对劝降的张辽说:“兄有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曹操)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三罪指的是张辽的劝降之言:“刘关张结义誓同生死,如果关公不降曹操,则必死,死了就无助刘备了及有负盟誓”、“刘备托家眷与,如关羽战死,则刘备家眷无所依赖、而负刘备依托之重”、“不思与刘备匡扶汉室,徒欲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

关公的“三约”忠诚的是刘备、张飞和汉室,始终没变。假如没有这三约而降,就是变节了。曹操为了收买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官加爵、送美女服侍。但是欲、钱、权、色都无法惑乱关羽,钱、物被关羽送到刘备夫人的独院里封存、美女被关羽送去服侍刘备夫人,在得知刘备去向后,关羽反复向曹操辞行都被避见,万般无奈投书曹操相府、挂官印于住所、没带所有曹操的封赏,只带着先前的20余随从保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投奔刘备。中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镇守华容道,他在立有生死军令状的情况下、还是思曹操厚恩而选择报恩释放了曹操,这做法在历朝历代都是行得通的,因为关羽只是还曹操的恩。

曹操清楚仁、义、道、德的内涵,所以他敬佩仁义之士。

张飞之“义”是其所言:“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这是他首次面对从曹营归来的关云长时所讲的话。张飞之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耿直、简单。也如他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吕布姓吕,后拜丁原为义父,后杀了丁原而投奔董卓并拜其为义父,后为了貂蝉美色而杀了董卓,最后败于曹操为曹操所杀。

人世间是没有完人的,所以刘、关、张三位义士的行为也有缺陷,但这就是已经做的很好的人了,为后人演绎了“义”的含义……

来源:

原文链接:浅谈义 - 传统文化

from 气功

马默改制活人命 天赐福报儿女全

文:心空
来源:

马默,字处厚,成武(今属山西省)人,担任山东登州知州时,看到关押的沙门岛有个弊端:按照宋朝的制度,关押沙门岛的犯人有数量限制,官府只提供三百人的口粮,多出来的人数不增加口粮,这就容易造成沙门岛的紧张局面。每当关押人数超过三百时,就把犯人活生生的强制投杀到海中,寨主李庆在任两年期间竟然投杀了七百多人。

于是,马默重新制定海岛法,向皇帝建议:今后凡是有人数超额的情形,可以挑选那些服刑久且表现良好的人,移送到登州。宋神宗同意了,并且把这种处理方法作为宋朝的制度执行下去,从而保全了很多人的性命。

马默没有子女,因为移送沙门岛犯人一事,曾做梦梦见东岳使者传达的命令,要赐他各一人。后来马默果然生了一男一女。

学者冯梦龙把马默这种“既命,又劝勿恶”的作法,称之为“菩萨心肠”、“圣贤遗风”。

“身在公门好修行”,马默改制救活人命,又劝人改过迁善,实在是积德之大善举,天赐福报是必然的。

(事据明代冯梦龙《智囊》)


from 气功

善念善行是立身处世之本

文:初衷
来源:

提起,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的军师,因辅佐朱元璋得天下有功,任太史院使、御史中丞等职。明洪武三年,受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

朱元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成就?有这么大的福报?这与他的祖辈积德有关。

《明史》上介绍:刘伯温的曾祖父刘濠,在宋担任翰林掌书。宋亡,林融起兵对抗蒙古人建立的元政权,失败以后,元朝廷派使者调查记录那些参与起义者,很多人受牵连。使者住在刘濠家。刘濠灌醉使者而烧毁自家的家宅,使者来不及抢救出那些记录受牵连人名单的册籍,全部都被烧毁了。刘濠趁机以记录数百恶德败行之人的名册作为替代,给使者交差。于是使成千上万无辜受到牵连的人都得免死。刘伯温小时候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刘伯温的说:“你的祖父道德深厚,这个孩子必定荣耀光大你的家门。”刘濠还是一个的人,看见没有粮食挨饿的人家,就以自家的仓储赈济他人。刘伯温的祖父刘庭槐也是一个有道德的读书人,“义孚乡里”。

清代人陶澍的名声没有刘伯温大,他在任时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是很受道光皇帝重用的封疆大吏,曾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升监察御史。他的作为与福报也与祖辈上积下大阴德有关。清代梁恭辰在所编的《北东园笔录》里面,记载了陶澍的祖辈上的故事。

明朝时,乡里自卫很严,有人抓住盗匪欲将其淹死,正遇上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经过。贼哀求:“公救我,我誓不复为贼。”伯含公为了给众人有个交待,也担心贼将来不能又复做贼,就赠给贼一条小船以作为养家糊口的资本。伯含公一生施舍过八条小船以帮助别人,他帮助的人都改行为善。伯含公出门常带一小筐,捡拾碎磁瓦砾以方便行路之人。

陶澍的曾祖文衡公也是一位有道德的长者,曾经有人趁着雪夜入他家里盗米,他跟随雪迹脚印走到贼家门前,发现贼是所认识的人,心里体谅贼家的贫苦,默默地回到自己家里,始终不提此事。30年后,文衡公的夫人偶然对子孙讲起这件事,但还是隐去了盗米人的姓名,不令人知道。其家隐恶扬善之德可见不同一般。有一次陶家的邻里发生火灾,文衡公的夫人以仓内所存的粮食救济遭火灾者。

陶澍的祖父寅亮公性情淡泊,少贪欲之心,因为没有经营,家道也不富裕。一天,寅亮公偶然走到江边,捡到钱财,等了一整天,看见一个人慌张跑来,面如土色,低头在砂砾中寻找,非常悲戚的样子。寅亮公问他,回答说: “在外做工几年没有回家,家有老母亲。今积累几年的钱财回来赡养母亲却全部丢失了,所以悲伤。”问他钱财的数目,都能对上,就将钱财交还给其人。那人非常感激,想分一半给寅亮公,寅亮公说:“我要是想分钱财,就不会等在这里了。”笑着将那人送走。

到陶澍的父亲陶必铨时,义举善事也很多。陶澍的祖上几代人行善,记下了大阴德,才有陶澍今日这么大的成就与福报,古语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至理名言。

人在世间的善行才是立身处世之本,人只有积了德,才有现世或来世的福报,德大者,还能福荫祖孙后代。


from 气功

2018年11月11日星期日

章天亮:得道则四海归心 失道则天下大乱


接前文:春秋之后望神州:神本文化成绝响 三教诸子行世间

白云千载,物换星移。那一声“天下无道已久矣”的叹息又飘过了两千五。神州大地上,历经江山易主,分分合合,煌煌二十四史中看不尽多少天朝盛世的繁华,听不完多少国破家亡的悲音。“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为何胜地不常,盛筵难在,繁华落尽,兵连祸结,烽火连天?

翻开《史记》第一卷,太史公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道昌明的时代,五位贤君圣主统领天下,协和万国,他们分别是轩辕、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

轩辕黄帝在位时,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作乱,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全长着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以沙石为食,凶猛无比。他们制造各种各样的兵器,侵略别的部落。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之野与蚩尤决战,蚩尤令风伯雨师纵风雨和大雾,正在危急关头,九天玄女将兵信神符授与黄帝,最终蚩尤兵败被擒[1]。平定蚩尤叛乱后,黄帝巡行天下,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观测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以制定历法,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并驯养鸟兽蚕虫。帝德广布之下,“天不异灾,土无别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宝”[1][2]。

黄帝归位以后,他的孙子高阳即位,就是颛顼帝。颛顼传位给帝喾,帝喾传位给尧。《五帝本纪》上说,尧帝仁德如天,智慧如神,他按照28星宿在天空中出现的方位来掌握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并教民按照节令从事生产[2]。

尧在位七十年后的一天,他问掌管四方诸侯的领袖说,“四岳,我在位已经70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为人君者,当德配天地,光被四表,我们的德行都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有一个叫舜的人,德行出众,或许可以担此重任。”四岳看到尧探询的目光,就继续说道:“舜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舜却能和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使他们不走向邪路。” 尧说,“好啊,我将令我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以观德于舜。”[2]

舜是冀州人,他曾经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捕鱼,在黄河岸边做陶器。因为舜的道德教化,他耕田的地方,人们都能互相推让地界;他捕鱼的地方,人们都推让好的捕鱼位置;他制作陶器的地方,再也没有出现过次品。他无论住在哪里,那个地方一年就会变成一个村落,两年就会变成小镇,三年就会变成一个大都市了。尧认为舜很好,就让他担任司徒之职,于是百姓就都懂得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理;舜管理百官,百官制事就有条不紊;舜接待诸侯宾客,远方的客人就变得庄敬和悦了。最后,尧让舜到山林川泽去,赶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认为舜圣智圣德,就让舜代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2]。

舜于是观测北斗七星以判断政策得失,祭拜上帝和天地四时,又祭祀名山大川和各路神只。接着他召见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统一音律和度量衡的标准;修明五种礼仪;按照四方诸侯公、侯、伯、子、男这五种封爵分发给他们象征瑞信的五种玉圭;宽减五种刑罚。舜又每五年一次巡行天下,向诸侯讲述治国的道理[2]。

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就没有把帝位传给他。尧说:“把帝位传给丹朱,虽然丹朱得利但是天下人受害,不传给丹朱,虽然丹朱不得利但是天下人得利。总不能为了一个丹朱害了天下的人啊。” 尧观政于舜20年后,让舜接掌天子之位,又过了28年,尧帝驾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舜治丧三年,然后将天下让给丹朱,自己避居南河。但是来朝觐的诸侯都到舜那里去而不朝觐丹朱,诉讼的人也来找舜而不找丹朱,讴歌者讴歌舜而不讴歌丹朱。舜说,“这是天意啊!”这才登临帝位[2]。

尧舜治世之时,百姓摄受教化,敬天畏神,自我约束,传说当时“景星耀天,甘露下降,行人让路,犬无吠声,稻生双穗,夜雨昼晴”。诗人屈原歌颂这段盛世时唱道:“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3](上天对一切人都是公正无私的,见有德的人就给以扶持。古代的圣王贤君德行高尚,才能够享有天下的土地)。

黄帝曾经在崆峒山上向仙人广成子求道 [4],他和一起并称为道教始祖[5],加之上古人神杂处,民风淳朴,从黄帝开始,五帝的统治都自然承传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孔子赞叹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6]回顾这段天下为公,大道昌明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文明之初是一个对天地诸神谦卑敬虔的时代,君王德配阴阳、允恭克让,百姓过着童真般无忧无虑的生活。

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当历史走到春秋末年的时候,大道之光终于暗淡了下去。再也看不到尧舜禅让的谦恭,只见到为争权夺利,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再也不闻舜帝弹五弦琴,歌《南风》之诗[7],只听到刀枪并举,杀声震天;再也想不起“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8]的谆谆告诫,只留下腥风血雨,诡诈迭出的记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而不保社稷者不可胜数”[9]。

公元前524年,孔子已经27岁了。有一天,他忽然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守藏室的史官老子,是个博古通今之人,他明白道德的根本,我要去拜访他。” 南宫敬叔就架起一辆马车,不远千里,带孔子前往求教[10]。

孔子对老子说:“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而人生苦短,我为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而感叹呢!”老子回答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道。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11]

临别前,以自隐无名为学的老子又告诫孔子说,“我听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有高尚的品德,外表却谦恭得像一个愚钝的人,你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10][11]

孔子回到鲁国三天没有说话,弟子怪而问之,孔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罗网可以捕获野兽,弓箭可以射下飞鸟,丝线可以钓到游鱼。至于龙,它乘风云而上天。我见到的老子就是一条龙啊!”[12]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时又说道:“我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求学,到三十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13]谁能说不是27岁时与老子的会面,以及随后三年对老子金玉之言的琢磨体悟,才让孔子豁然开朗呢?当后代君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他们的治国方略中怎能没有老子的智慧、大道的余辉?

公元前5l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老子看到周敬王和王子朝兄弟相残,就离宫归隐,骑青牛,欲出函谷关。函谷关守将尹喜夜观天象之时,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正滚滚向西而来,心知老子将至,就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尹喜对老子说,“您就要隐居了,请为我们写一本书吧。”老子感其诚意,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飘然西去,“莫知其所终”[14]。

老子终于走了,孔子也相继离去,中原又见证了两百多年规模史无前例的大厮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吞并二周,扫灭诸侯,“招八州而朝同列”,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成汤伐桀的时候曾经写下《汤誓》说:“不是我这个小子敢于作乱,因夏桀无道,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伐他。” [15]时也说:“纣王罪恶深重,自绝于天,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16]五帝三王时代,兴兵不以杀戮为事,而以天道为先,兵力最多不过两三万人。然而秦王统一天下,却全凭大兵团作战,以杀立威,每一用兵,动辄斩首数十万人,“攻地以战,杀人盈野,攻城以战,杀人盈城”,“一将功成万骨枯”。

秦王统一中原以前,他的太尉尉缭说: “我从秦王这个人的长相和声音可以知道,他残忍而少仁德,中怀虎狼之心,一旦得志于天下,百姓皆为鱼肉矣。”[17]不幸的是,尉缭言中了。秦王认为自己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其功业“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乃采三皇五帝之尊号,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18]

尧帝登临帝位的时候,天下有诸侯国上万个,故《尚书》有云“协和万邦”[19]。夏商之时,诸侯数以千计。武王伐纣后,又分封诸侯八百。以当时之版图,每个诸侯国都处于“小国寡民”的状态。 [20]这与秦王朝扫灭六国后建立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庞大帝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国寡民”者,道家之理想国也。国小而民弱,君王百姓皆深知人力微薄,就自然保持了对天道的谦恭,纵有不道之事,也为害不烈。看一看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就会知道:大一统的建立,帝国庞大的人、物、财力的聚集,和权力的高度集中,放大了秦始皇山河在握,言出法随,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的野心。失去对昊天上帝的敬畏,一个渺小而脆弱的人竟要“欲与天公试比高”了。

称帝以后,秦始皇并未偃武修文,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与此相反,他频繁用兵,开疆拓土,征发数十万人三攻岭南,占领百越之地(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又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收复内蒙古河套一带,令胡人再不敢南下牧马。当时秦朝的疆土东到朝鲜、西到兰州、北至辽东、南至百越,四海之内,江山一统[18]。

为方便出兵和出巡,秦始皇又以咸阳为中心,拆掉沿路的关隘壁垒,修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北至辽东,东至胶东半岛,西南至巴蜀之地,南到江浙和广东一带。驰道宽七十米,路面平整,可允许五十辆马车并行,每隔六米种植一棵大松树,“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18][21]。

为抵御匈奴,始皇征发军队民夫共百万之众,于草原、沙漠、绝壁、河流及崇山峻岭之间修筑万里长城。又从咸阳向北,挖山填谷,修筑700公里直道。他还派人疏浚鸿沟(河南汴河),通济、汝、淮、泗诸水。又令监尉史录修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18][22]。

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将国土分为三十六个郡县;将天下所有的兵器收集起来,在咸阳销毁,铸成十二个重达十二万斤的铜人。并下诏改年始,易服色,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18]。钳制思想言论,“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23]。

汉初的儒生贾谊说,始皇以华山为城,以黄河为护城河,“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3]

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治国纯靠权谋、杀戮和酷刑。一部《韩非子》,其诈术阴谋波谲云诡,只见威而不见德,只知利而不知义[24]。秦始皇采纳了法家的严法酷刑治理万民,一人犯法,株连九族,一家犯法,邻居连坐。绝无道德教化,“事皆决于法”,“以吏为师”。酷刑的滥施和刑狱的无限扩大带来无尽恶果,秦朝人口一共两千万,囚徒却有两百万之多[18]。

箕子是殷纣王的亲属,纣王最初制作象牙筷子的时候,箕子就悲叹道:“他现在用象牙筷子,以后就一定会用玉杯喝酒;等有了玉杯,他就会想穿华丽的衣服,住辉煌的宫殿了。奢侈豪华从此开始,再也无法振兴了。”[25]箕子不会想到,纣王的淫侈无度与秦始皇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始皇称帝以前,每灭掉一个诸侯,就按照该国宫室的样子,在咸阳北面的山坡上进行仿造,并把虏来的美人和钟鼓乐器放在里面。称帝九年以后,始皇嫌宫殿狭小,就征发七十万囚徒修筑阿房宫,木料皆取自四川,转运数千里。在关内建了三百座宫殿,关外建了四百座,之间都以天桥甬道相连,极尽奢华之能事。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18][26]

除了修筑宫殿外,秦始皇又征发七十万囚徒,挖通骊山修筑寝陵,其中以水银做成百川和江河湖海,以珍珠宝石做成满天星斗,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火炬,并密布机关。极尽人间巧思[18]。

老子曰:“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威名赫赫,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终于病死在沙丘[18][27]。

人啊,在无量无际的时空中,你原本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但却为什么要竭力表现自己的伟大和聪明?《道德经》上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28],秦始皇却偏要穷兵黩武;《道德经》上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29],秦始皇却偏要穷极奢华、浪费无度;《道德经》上说“自是者不彰”[30],秦始皇却偏偏刚愎自用;《道德经》上说“自伐者无功”[30],秦始皇巡行天下时,却偏要每到一处,就封山刻石以宣扬自己的功德;《道德经》上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31],秦始皇却偏要滥用民力,完成一个又一个移山填海的大工程;《道德经》上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32]秦始皇却一定要让黎民百姓“畏之、侮之”;《道德经》上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31]“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28],秦始皇却偏偏制定严酷的法令,视人命如草芥。

秦始皇啊,这个将人的力量和意志发挥到了极致的秦始皇,不依天道而行,怎能不碰得头破血流呢?在他死了三年后,那个他想传给子孙,万世不替的王朝就土崩瓦解了,这难道不是对他最大的讽刺吗?

秦始皇死了,庞大的帝国转眼间分崩离析,接着就是又一场诸侯国之间你死我活的厮杀。看看中国的历史吧,从楚汉相争、七王之乱到王莽改制、三国攻伐;从西晋八王混战、五胡乱华到东晋偏安、南北朝对峙;从唐朝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到五代十国;从宋朝契丹、女真入侵到忽必烈的铁骑;从明朝靖难之役、宦官为祸到土木堡之变;从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自从大道没落以后,漫漫2500年历史,中华大地上黎民安居乐业,草木沾春的时间不到200年,其余的不是战争,就是各种天灾人祸。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难道离道越来越远的人,就只能在兵火、天灾和疫病中苦苦挣扎吗?

幸好,老子临行前留下了一部《道德经》;孔子采善贬恶,笔削《春秋》,大道在这些伟大的着作中还保留了最后一丝余辉,也成为后世君王开创盛世的最后一点保障。老子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3]“……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31]

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之治,无不顺应了老子的思想。

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和车驾,一点也没有增加。凡是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有一次汉文帝想建造一座高台,找来工匠一计算,需要上百斤黄金。汉文帝说:“这相当于十户人家的产业,实在是太贵了”,就没有动工修建。每当有天灾人祸,边境不宁的时候,文帝就反思自己的道德。他废止了肉刑和诽谤朝廷的罪名,招贤纳谏。修建陵墓,殉葬品不用金、银、铜、锡,只用瓦器;没有高大坟茔,保持山川原貌。文帝的遗诏说:百姓只要服丧三天,不得禁止婚嫁、酒肉、祭祀诸事,后宫夫人以下的宫女全都放回家[34]。

唐太宗贞观二年,有公卿启奏说:“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陛下为自己建一楼阁以居之。”太宗回答说:“朕的身体确实不宜居住在卑湿之地,但是若是答应了你们的请求,花费又太大了。当年汉文帝要起露台之时,因珍惜物力而没有动工,朕的德行不如汉文帝,而花费却比他还多,我看还是算了吧。” 公卿启奏再三,唐太宗最终还是没有答应。 [35]贞观初年,太宗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我除了需要一些人帮我做些洒扫之事,要那么多妇女有什么用呢?”于是将后宫及掖庭前后三千余人放出宫外,为他们择偶。[36]贞观二年,关中遇到旱灾。太宗对侍臣说:“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穷!我听说有卖儿女的,朕很怜悯他们。”于是派遣御史大夫用皇宫内的金宝赎回所卖的儿女,还其父母[36]。

康熙大帝,天纵聪明,圣文神武。八岁称帝,十六岁智擒鳌拜,二十岁开始平定三藩叛乱。后又收复台湾,三次亲征蒙古噶尔丹叛乱,北抗沙俄入侵,在拉萨设置住藏大臣,近代中华版图赖以粗定。《清史稿》上说康熙大帝“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更难得他“圣学高深,崇儒重道”,深知“帝王之治,必以敬天法祖为本。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康熙在诏书中说“朕自幼读书,寻求治理。年力胜时,挽强决拾。削平三籓,绥辑漠北,悉由一心运筹,未尝妄杀一人。府库帑金,非出师赈饥,未敢妄费。巡狩行宫,不施采缋。少时即知声色之当戒,佞幸之宜远,幸得粗致谧安。”[37]“从来与民休息,道在不扰。与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38]。这一切深合道家思想的治国方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盛世。

老子曰:“事物不符合道就会很快夭折”[39]。纵观中华二十四史,难道不是验证了顺于道,则四海归心;逆于道,则天下大乱的至理吗?

参考资料
[1]. 见三家注《史记 五帝本纪》(宋•裴骃集解, 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正义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山海经云:“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是也”
[2]. 见三家注《史记 五帝本纪》
[3]. 见《离骚》
[4]. 括地志又云:“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禹贡泾水所出。舆地志云或即鸡头山也。郦元云盖大陇山异名也。庄子云广成子学道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盖在此。”
[5]. 道家称自己为“黄老之学”,其中“黄”指黄帝,“老”指老子。在汉朝初年,窦太后、文帝和景帝都崇尚道家治国方法,所以有“黄老于汉”的说法。
[6]. 见《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
[7]. 见《陆贾新语 无为》 “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南风的歌词是“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8]. 见《论语•季氏篇第十六》“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9]. 见《史记 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10]. 见《史记 孔子世家》
[11]. 见《太平广记 卷第一老子》孔子既见老子,老子告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也。”孔子读书,老子见而问之曰:“何书?”曰:“易也。圣人亦读之。”老子曰:“圣人读之可也,汝曷为读之?其要何说?”孔子曰:“要在仁义。”老子曰:“……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染而黑,天之自高矣,地之自厚矣,日月自照矣,星辰固自列矣,草木固有区矣。夫子修道而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若击鼓以求亡子乎?”老子问孔子曰:“亦得道乎?”孔子曰: “求二十七年而不得也。”
[12]. 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13]. 见《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 见三家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着书。”于是老子乃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集解列仙传曰:“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着书。○按: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15].见《史记 殷本纪》“汤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
[16].见《史记 周本纪》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逖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
[17].见《东周列国志》
[18].见《史记 秦始皇本纪》
[19]. 见《尚书 尧典》
[20]. 见《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1]. 见《汉书 卷五十一》: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22]. 见《秦汉建筑》
[23]. 见贾谊《过秦论》
[24].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引用了《韩非子》中的“说难”篇。里面有个故事说,以前郑武公要征伐胡国,就先把女儿嫁给胡国国君。然后问群臣:“我想出兵打仗,应该攻打谁?”大臣关其思说:“可以打胡国。” 郑武公就杀了关其思,还说:“胡国是兄弟之国也,你说要攻打胡国,岂有此理!”胡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认为郑国可以信任,就不做防备。结果郑人偷袭胡国,把他灭了。(原文为:昔者郑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因问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关其思曰:“胡可伐。”乃戮关其思,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在《韩非子》一书中,如“二柄”“说林”等篇,这样的权谋比比皆是。
[25]. 见《史记 宋微子世家》: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26]. 见杜牧《阿房宫赋》
[27]. 见《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8]. 见《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29]. 见《道德经》第十九章
[30]. 见《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31]. 见《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32]. 见《道德经》第十七章。这句话的大意是:最好的治国方法是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有人在治理国家,其次的方法是老百姓赞美君王治国有方,再次是老百姓畏惧君王,最差的是百姓轻侮他。
[33]. 见《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34]. 见《史记 孝文本纪》
[35]. 见《》俭约第十八
[36]. 见《贞观》仁恻第二十
[37]. 见《清史稿 圣祖本纪三》
[38]. 见《圣祖实录》卷四十
[39]. 见《道德经》第三十章“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八)

文:刘如
来源:

前边我们一直在讲,为我们留下了为政以德的从政宗旨,是人所能了解到的最高的管理智慧。也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但很多人可能还是以为,这些圣贤大道理,不实际,我们更需要来点实惠的东西,因此总觉得做人重德跟自己毫无关系,只要不犯法,学会看得见的经营手法,更加实际。为何非要懂得做任何事情,非要有什么高尚的宗旨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信地主宰自己的人生,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和事的困境。之所以要从的角度来讲,那是因为,从一个很大的高度学会处理问题,其他的事情,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了。

从失去传统宗旨的病态医疗谈起

今天的人,看问题变得复杂,就是因为无论做任何事情,总是陷入具体的来解决事情,结果越处理,问题越多,就是看不到其根源,无法根治。包括自己的人生。比如我们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健康话题。也许通过对现代医学的思考,就会明白正确的宗旨会起到怎样的关键作用。其道理是相通的。

我们无论是否学过医学,都会有一个困惑,那就是为何现代医学会走向药物开发的越来越多,而不治之症也越治越多的死胡同当中,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一片混乱,奇奇怪怪的症状是越治越多,越治越复杂,医学已经让人感到绝望。许多西医大夫都直言不讳地著书表达出对现代医学对症疗法的指导方向的控诉和谴责。如今的大夫,将分成局部,并且发烧了退烧,过敏了就不让人体发挥对有害物质进行防卫的机能,也就是让人体的这些机能失去作用,那么痛了,就让你感觉痛的能力被抑制住,于是症状感觉不到了,表面迅速舒服了,可是造成病的原因却无人关注,于是这个病就长期存在,于是就要长期吃药,而药也是毒,很快,人们的身体越来越弱,毒素越来越多,各个器官的功能开始病变,各种综合症就来啦,来了怎么办,这里痛,那里疼,没办法,大夫也分析不明白了,只好继续开药,眼前的药不足以应付新的症状了。那就继续研发不让那些奇奇怪怪症状出现的药物,继续抑制人体机能,总之病因没找到,病也治不好,但是暂时让人体各种机能麻痹,一吃药就感觉不到痛苦的药物越来越多,吃的量也越来越大,最后人体机能全部混乱,被宣告再也无药可救。也就是说,今天的人,人人都可能陷于终身吃药,样样病都会变成不治之症的绝境。

这究竟是为何呢?一句话,就是远离正确医疗宗旨的结果,将传统医疗尊重人体,珍惜生命,将人体看成是与天地自然一体,是一个完美小的根本观念丢失了,舍本逐末,无法将病看成是整个人体生病,也不关注精神的因素,都在表面的、很小的局部来看待病症,因此根本无法把握病的来龙去脉,从医理上,就出错的话,那么所有的发展就会走向末路。那么是否有大夫意识到了呢,当然有,比如美国知名的胃肠内视镜专家新谷弘实,不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借用中医古老的自然宇宙观,将人体看成整体来治病,关注人的生活作息,在这样的指导下,成功发现很多疑难病,善用现代医疗技术,而变成了世界名医了吗?

传统医疗为何高明

我们古老的中医,病理很简单,来自古老的宇宙观,来自修道的黄帝与其师父问答留下的《黄帝内经》。就是阴阳体现在人体的理论。简单地说,人体由阴阳构成,阴阳调和,人体处于正的状态,就不生病,阴阳失衡有偏,就会出现机能混乱,于是病症就发生了,而阴阳分离,生命就死亡了。也就是说,无论你是擅长针灸,还是擅长用药,一个大夫,如果不知道这部经典的核心宗旨就是导正人体的阴阳处于调和的状态,那么你同样不会用药,同样不会下针,即使你把人体经络和穴位的位置学得多么清楚,药物性能懂得多明白,你照样不会用,因此学习了技术,不等于会看病,你必须知道为何要学习这些脏腑知识,为何要掌握经络和穴位,无论你学习何种技术,都要有正确的医疗观来指导,离开阴阳观,是不会治病的,学到的技术,就无法灵活运用,所有的技能,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导正人体阴阳的位置,处于相互调和的状态。一旦回归平衡,所有脏腑和神经功能就都自动归正,因此多复杂的症状也就突然消失了。

一句话,治病要的是归正人体,让人体自己恢复正常运转的机能,现代医学不也开始明白了吗?免疫学不就出现了吗?研究来研究去,不是还得依靠人体免疫细胞的机能,模仿人体如何产生免疫细胞的机能来做实验吗?不是发现,最合理,最方便廉价的,能力最高的还是人体吗?人体的免疫力才是最好的药物,才能真正抵抗癌症和病毒性的病症。人体完美的机制,至今无人可以复制,也始终就是个谜。人怎敢不尊重和珍惜奥妙无穷的人体呢?怎敢不谦虚地向人体和自然学习,尽全部力量保护好并顺应人体和自然本身来归正人体呢?失去了正统的医疗宗旨,一切研究都处于本末倒置的情形,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统帅,大量钱财用错了地方,医疗贵得惊人,人体被弄得千疮百孔,百病滋生,苦不堪言。这就是现代医疗的病态症状,失去了正统的宗旨,就陷入了绝境。

面对病态社会与人生

我们今天的社会同样如此。法律越定越多,无法解决的各种乱象也越来越多,当然家庭的问题,的问题,孩子的问题,政府和经济的问题,多的根本无法面对,复杂的就像生病的人体,不治之症多的让人疲于奔命,最后只能依靠法律条文的制定来限制各种乱象,法律多的让人到了不知道如何生活的地步。然而,人们依然看不到希望,学说也多如牛毛,一个个都治标不治本,到最后,人们都糊涂了,也茫然了。找不到出路。

说起来,很多事并不复杂,归根结底,是抛弃传统重德的宗旨,依赖治标不治本的法律的结果,本末倒置的结果。因为人们受到的教育是不看全局,没有宗旨的教育,因此,无论学任何东西,学到的就只是具体的业务和技术,因此学得很累很繁杂,学了一生,不会运用,原因就在,我们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接受教育,为何要从事医学,为何要经商,整个社会没人教导你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宗旨,如何在这个宗旨下,确立方向和目标,因此孩子们,毫无目的,毫无热情地接受各种知识,学得很累很郁闷,大人们只会告诉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利益金钱,总之,要不断跻身上层,就要变得比任何人都要聪明,都要无所不知,要让天下所有的信息和知识都装满了大脑,要很忙很忙,要学很多很多,要跟上潮流和节奏,否则被社会淘汰,从小学到中学,我们求名次,求高分,害怕落于人后,所有的一切,就只是为了各种学科的大量新旧信息和知识装进脑中。我们的孩子,最后变成了一部人体电脑。

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身心疲惫,渐渐失去自己主宰人生的见识和能力,没有了统帅自己的宗旨和智慧。所以才会如此迷惘,即使物质很丰富,享受很多,却感到疲惫不堪,活得没有价值和幸福感,总被各种乱象纠缠不清,活得无奈绝望而患得患失。要想治好这一切,就让我们从正确的宗旨学起吧。先从古老的帝王学寻找出路吧。


from 气功

显神迹找回神镜 得宝镜白日飞升

文:青云
来源:

有些有(也就是宝贝)的东西流落民间,神如果想找回也要想一些办法。甚至会显出神迹,至于为什么这样做,或许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前蜀的嘉王顷做镇使的时候,曾得到一面铁,铁镜子下方写着十三个篆字,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让工匠打磨,打磨后的镜子光亮如昼,放在高台上,百里之内的东西都非常清楚的被照到。

一天,镜子照见有个人正在舞弄刀枪卖药,嘉王就把此招来盘问。这个人说他只是一个卖药的,不懂玩弄刀枪。嘉王说:“我有宝镜,照见你了。”卖药人见不能就承认了。他向嘉王要宝镜子看看,镜子给他后,他用手掌扒开自己的肚子,把镜子放进肚子里去,脚不着地,冉冉升起,在中飞走了。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

大概这位飞走的,就是宝镜的真正主人。为什么不偷偷将宝镜拿走,还要闹这么大的动静呢?也许就是为了点化什么人。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而背地里或许会有人因此而得道。因为神是不轻易显的,除非为了度人点化而做。

注:内容出自《太平广记》之《玉溪编事》篇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