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星期六

历史故事:保护古墓敬重先人得善报

来源:正见网

剡县(今浙江嵊州市及新昌县)陈务的妻子青年时期就开始守寡,抚养俩个儿子。他们家的条件可能并不好,住的宅院里居然有一座。陈务的妻子爱好喝茶,她每次喝茶时都不忘先给古墓敬一碗。俩儿子看不惯,说:古墓里的亡者怎么可能有知觉?您这是徒劳浪费罢了。他们还想挖了古墓将其迁移,只因母亲苦苦相劝才做罢。

有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人对她说:我埋在这里已经三百多年了。您俩个儿子总想毁了我的坟墓,多亏您加以保护,我的坟墓才得以幸存,您还经常让我有好茶享用。我的形体虽早已是土中朽骨,但也不能忘记恩德。

第二天,天亮后,母亲在院子里发现了十万枚铜钱。看样子在地下似乎埋了很久,但穿钱的绳子却又是新的。母亲把此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儿子,他们都感到十分惭愧。自此之后,一家人更以好茶祭祀,以表敬意和答谢。

向来敬重先人,保护古墓,这也是保证中华文明能由祖先到后人历代传承不息的因素之一。也相信对先人的善意和尊敬,会给后人带来好运,故事里的事例就是证明。对祖先的崇敬也成为古人精神生活里的一部分,祖坟也被赋予了家族代代传承所系的意义。可是来了,却改变了这一切,一方面大建各种烈士,对人们洗脑教育,蛊惑人民为其牺牲;另一方面强制宣传虚假的无神论,不管亡者地下有灵,也不顾活人是否可以接受,大搞平坟运动,众多的古墓、祖坟下场凄然,风水被破坏,毒害了世人。共产党真的不是中华的产物,它只是一个从欧洲、从苏联传来的西,一个外来的邪恶政权而已。

资料来源:《茶经.七之事》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十四): 学以致用

文:刘如
来源:

针对是否解雇老职员的问题,紧接着,我给经商的朋友讲了时期的一个,或者说一个为救急,为迅速富国强兵而普遍采用的办法。但我希望朋友明白的不是策略本身,而是能看到策略背后的根本道理。这样一来,才能活学活用,灵活根据自己公司的现实情况制定方案。

春秋战国历史的启发

人在处于困境时,总会急于寻找一个救急的方案,让自己迅速度过难关,因此,春秋战国那段历史的种种做法,诸侯国们如何在生死存亡面前进行应对的策略,就非常适合今天的商场竞争。

于是我跟他讲了这样一段话:“其实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不是春秋五霸,就是战国七雄,兼并战争随时发生,弱国最后都被吞并,大家为了强大起来,不被灭国,采取了很多策略,其中一个最普遍的,就是招纳贤才。你知道,在那样的情形下,这些国王们,有多么听话吗?当自己处于弱势的时候,为了救命的时候,他们非常听话,也非常谦恭地对待贤能之士,有的,甚至为了迅速招揽到天下的能人,可以将自己多么礼贤下士当成一种对策来使用,也就是为了将自己爱才惜才,求贤若渴的心意迅速传达给天下人知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一个短时间就能奏效的宣传和广告,他们甚至想到把一个看起来很一般的老年人敬若上宾,恭敬有加,给予极高的身份待遇。这样一来,这个消息就会传遍天下,有才之士就会纷纷跑过来,知道这个国王能接纳自己,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就是说,人们看到国王居然将如此无能的老者,都能以礼相待,敬若贤能,那些天下怀才不遇的能人,必然被打动,心想我的条件比那位老者好得多,于是都能主动找上门来。这就是说,为了招揽贤能,国王将普通的老者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并宣扬出去,以求得礼贤下士的名声,这个做法,就是一个为急于求人而采取的策略。”

讲完这段话,我提醒他,我并非教他要对待他们公司的老职员以同样的做法,也给他一个很高的职位和待遇。我想说的是,从这个救急的策略,人们应该看到的是,这个策略真正奏效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其实不管你具体做法是什么,人心都是一样的,人都会朝着敬自己、爱自己的方向靠拢,被人爱,被人珍惜,被人尊重、以礼相待,都会感动人。真正打动人的,就是你的礼敬之心。但是在那段历史,这种原本看作修养的善心,被运用成了谋略之一。如果仅仅将这个做法,当成急救的策略,那么事后就会出现一个结果,就是很多国王一旦度过危机,或者一旦称霸诸侯,就开始傲慢安逸,刚愎自用,贪图享乐,甚至出现兔死狗烹的情形。没有了强大的威胁自己的敌人,也就不再励精图治了,自然就会怠慢甚至诛杀功臣。也就出现有始无终的现象,很快又再次走向衰败。原因就在于,很多国王,从一开始就不是真心礼贤下士,而是当作了一个策略来使用。

我们读历史,学习这些具体策略,当然没有错,至少在遇到困境时,能够有一个具体的参考,只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具体的做法,而是透过具体的策略,领悟其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如何运用到现实。

面对公司  如何善用历史策略

就朋友的公司,他必须自己去判断,公司是否在扩大业务,广招人才,是否仅仅只是很小的处理一个员工的问题,就能解决公司内部的矛盾,我不便具体过问和打听,只是告诉他,希望他能真心对待自己的员工,而不是在执着某种策略。如果老人还有可用之处,道德也无大过,如果他们公司,真的志在通过办公司经商,能留下宝贵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和民众做贡献,而不是只求一时的功利,那么每一件事都可以变成好事。如果公司能调整他的职位,待老人开诚布公,讲明领导站在整个公司处理事情的烦恼和理由,同时考虑到他的生活,养家的不易,希望他能支持领导,很抱歉地恭敬地说话,感谢他曾为公司做过的努力,老员工也会理解也会感动的。

而对于轻有为的嫌弃老职员的才子们,也同样可以讲明公司办公司的志向和原则,是希望将员工视同家人,彼此相互关照,如果一旦看到人老了,没用了,就不要他了,也不顾及他养家的问题,那就成了见利忘义的商人了,那么人人都走到年老的时候,真的希望被后人这样对待吗?把不轻易解雇老职员的道义原则讲明白,人也都能理性思考,员工们会通过这次具体事情的处理,看到领导的为人和用心,他们自己就会做出决定。能留下来的,就是志同道合的忠义人才。人们从你待老职员的态度,就会被感动,从而认清自己为何要留在公司,是否要跟随公司的道义原则。相信很多人会选择留在这里,毕竟谁不希望找到一个真心对待自己的公司呢?

所以说出现的矛盾也好,困境也好,处理好了,就是一次走过人生考验的机会,正面实践商道的机会,迎来的,必然会是人心的归附,得到的,必然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自然而然的长远的利益。

建立社训  名正方能言顺

讲到这里,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原则或者说宗旨。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孔夫子的教导。没有道义作为原则,处理事情很难公正,很难理直气壮,顺理成章;而当人以道义为原则时,无论碰到多复杂的难题,都会自动得出相应的决断,这个决断就能摆平矛盾,因为公开公正,一切言语,都能说在理上,当然就能让人心服口服,即使有人因此离开公司,也不会是抱怨,而是明白自己不是志同道合的人。

因此归根结底,人生经营任何事业,一开始就要走正,即使是处于困境都要坚守原则。这才会赢得真正基于道义基础上的信誉。这个信誉,就是真正的财富。而且将来,不管公司遇到怎样的问题,都不会手忙脚乱。因此,如果可以,我建议朋友想办法让公司拥有一个明确的社训。朋友很高兴,说自己恍然大悟,已经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做了。

走的时候,我一再叮嘱他,无论他参考任何一个时代的做法,都要看到本质,每一个具体做法,甚至诸子百家的做法,都有借鉴的价值,但是必须用在正道上,策略如同手术刀,必须善用,不可恶用。同时不能忽略现实。每个时代都是根据那个时代的现实做出的决策,因此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现状来考虑,切不可照葫芦画瓢。

朋友的问题解决了,这更让我意识到读史的重要。历史就是历朝历代各种不同的人实践出来的人生教训的集合。经验智慧,正反教训,都在其中。不可不知。只可惜,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懂得如何学习历史,甚至不懂为何要学习历史,很多人因此进入公司,被人与人的各种矛盾弄得精疲力尽,没有主见和判断能力,造成各种精神上的疾病,心理医生也为此应运而生。

那么下期回到《贞观》,大家就会看到,讲完仁德与兼听则明的为君之道,魏征要提醒唐太宗的,就是为君之道要有始有终。这样一来,就不会将仁德、将礼贤下士等等做法,当作应急的策略,而是变成君王从内心奉行的道理和宗旨了。

(待续)

 


from 气功

大梦谁先觉——“三国”漫谈之四

文:古玉明
来源:

两赴隆中访孔明未果,遂回新野。次年,他选定吉日,斋戒三日,熏沐更衣,第三次前往亲谒茅庐。孔明正在草堂上睡觉。刘备吩咐关羽、张飞在门首等候,自己进庄在阶下侍立。过了约两个时辰孔明才醒,吟诗一首: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诗的大意是:犹如一场大梦,谁最先觉醒?平生我早已明了于心。春天,我在茅庐里睡足了觉,窗外的日光慢慢地移动。】

出口就是一首不同凡响的诗!此诗把他参透人生后超然物外、淡泊的贤人雅士形象活生生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要想真正的理解这首诗,就必须了解中国的道家。中国普遍崇道,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罗贯中更甚。道家认为:人的本来是清醒的,而人世却是一个迷的世界;当元神有了人身进入人世后,就会被名利情仇、生老病死、欲望、观念等东西所迷惑,所以道家经常说:入世就是入迷;人生如大梦。当人离开人世时,元神就象人睡觉醒了。而那些大智大慧的人,或修炼有素者,在世间就可以大彻大悟,提前“觉醒”。

诸葛亮乃千年一出的大智大慧者,在他眼里:世事如梦幻泡影罢了。参透人生、洞悉世事的他过着高卧草堂、飘然出尘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三顾茅庐”那几回,真的是一种享受!——隆中景色如画,刘备求贤若渴,司马徽、黄承彦、崔州平等隐士高洁,诸葛亮更是仙风道骨……刘备的隆中求贤更象是仙境访道,令人艳羡。


from 气功

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

冥冥之中有定数:罗弘信成为一方之主

来源:

晚唐时期罗弘信,字“德孚”,年少时从军,为步射小校,在军中只掌管“牧圉(yǔ)之事”,也就是负责饲养牛、马等牲畜,是“弼马温”一类毫不起眼的小官。他曾在魏州观音院门外住宿,当地有座神庙,供奉一位被称为“白须翁”的。有一位名叫宋迁的通灵人,是罗弘信的邻居。

一天宋迁暗中找到罗弘信,对他说:神灵“白须翁”晚上告诉我,您在不久后就将成为这一方土地的主人。罗弘信骂到:你是要害我啊,怎么说这种话,就把他赶走了。又过了几日,宋迁又找到他说了同样的预言,罗弘信只能叮嘱他千万保密,不要让别人知道了。

此事过了不到一年,发生了军变,军众废黜了原来的长官,推举一位赵都将暂时主持事务。遇到敌人发兵攻打,谁料赵都将竟然拒不出战,被失望的士兵所杀。大家没人领导,此时罗弘信虽然官小没有什么名气,但因为他身材高大,力大过人,又善于射箭,在危难时刻服众成为了领袖,带着大家取得了胜利。

唐僖宗得知此事,下诏加授他为工部尚书,暂时代理节度留后,后来又加授他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充当魏博节度观察处置等职务。因为他多次取得胜利,几次升任,位至检校太师、守侍中、临清王。光化元年(公元898年)九月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追赠太师,追封北平王,谥号“庄肃”。

罗弘信本只是军中小官,按正常情况绝不可能成为主掌一方的大官,神灵“白须翁”的预言看似无法实现。结果呢?却是在不到一年内,突发了军变等一系列情况,罗弘信一步登天成为了头领,又获得朝廷承认,最后封王,真的当了一方土地之主。

当今的中国大陆还处在的统治下,很多人认为中共还很强大,不会灭亡,从而不信“”的预言。其实看看历史,当年罗弘信会成为一方土地之主,结果他真的封王了,实现了;现在上天既然定下中共将会灭亡,那么中共就一定会灭亡,只等时间一到必然会有灭亡中共的人与事件出现。现在能够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的人,才是顺应

资料来源:《北梦琐言》、《旧唐书.罗弘信传》


from 气功

乐舞文学赏析:明诗.竹泉翁席上赠歌者杨氏

文:仰岳
来源:

中国历代诗、词、曲、赋精华赏析

明代舞蹈壁画。(公有领域)

明诗.竹泉翁席上赠歌者杨氏

汤胤绩

秋风茉莉吹香雨,帘外燕娇肆轻妩。【1】
醉眼朦胧酒盏空,睡着司空相公府。【2】

席前一点樱桃破,云揭楚天飞鸟堕。【3】
鸳鸯小袖捋红绡,二十五弦重抹过。【4】

三寸麻霞黄鹄嘴,锦地氍毹蹴春水。【5】
回身偷眼顾周郎,舞困落花扶不起。【6】

双檠殒泪炉薰熄,对景无言恨如织。【7】
翠靥光浮琥珀痕,鲛绡冷沁珍珠迹。【8】

两剪晴波拂晓山,白衣孤客感乡关。【9】
何幸梨园旧宫使,偷传乐谱向人间。【10】

参考注释:

【1】秋风:秋季的风。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香雨:指掉落的茉莉花。肆:无拘无束之意。妩:姿态美好。

【2】酒盏:小酒杯。睡着司空相公府:司空、相公皆为官名,这里应指唐代的典故:曾任司空的李绅,他因仰慕所以请他喝酒,席间让歌女劝酒,刘禹锡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赠李司空妓》: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里应是以借指竹泉翁款待宾客的场景。

【3】樱桃破:喻指杨氏唱歌时的口唇之美。唐李商隐《赠歌妓》诗之一: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楚天:南方楚地之天。宋柳永《雨霖铃》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捋:lǚㄌㄩˇ.,顺着手抹过去。红绡:红色薄绸。唐《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二十五弦:一种琴瑟类的乐器。唐钱起《归雁》诗: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5】三寸麻霞:色彩艳丽的鞋。黄鹄嘴:这里指鞋尖如黄鹄。氍毹:ㄑㄩˊㄩˊqushū,一种地毯,指歌舞场地、舞台。

【6】顾周郎:指三国吴将周瑜,“周郎顾”也指精通音乐者。《三国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落花:娇懒的仪态。

【7】檠:代指灯。殒:坠落。炉薰:香炉的薰香。景:同“影”字。对着眼前景物。如织: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8】翠靥:古代贵族妇女的面饰。琥珀痕:这里指舞蹈家如琥珀色的泪水。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亦借指薄绢、轻纱。唐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曲》: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鮹破春碧。珍珠:比喻泪水。

【9】晴波:阳光下的水波,这里指双眼。白衣:无官职在身的平民。乡关:故乡。

【10】何幸:很幸运。梨园:泛指戏班或演戏之所。宫使:皇宫的使者。人间:民间。

参考译文:

秋天的风吹着,纷纷飘落的茉莉花瓣散发着几许清香,窗帘外燕子随意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姿态是那样的美好。

宾客们在席间喝醉了酒,眼神已迷茫不清,酒杯中的酒也已饮尽,醉倒府内。酒席间杨氏张开樱桃小口唱着美妙旋律,歌声响彻云霄,天上飞鸟闻声亦坠落到地上。

杨氏起舞盘旋时,绣着鸳鸯的袖子飞扬起来,她不时地手抚红色的薄纱,而身旁的琴瑟也随之伴奏。色彩艳丽的三寸麻鞋翘着黄鹄嘴般的尖角,踏在的毛织地毯上犹如踩在池塘的水面,余波荡漾。

她翻转回身深情地看着宾客,如同看着那三国妙解音律的周郎,而慵懒的舞姿如同落花般搀扶不起。

两旁灯架上的蜡烛缓缓滴落几许烛泪,香炉上的熏烟也已熄灭,她看着自己的身影,幽怨之情无语细诉,内心的忧恨反覆交织。

原本艳丽光润的脸庞滴下了沾染脂粉的琥珀色泪珠,手上的丝巾也泛着因擦拭眼泪而湿透的痕迹。

那双如乍雨初晴泛着水波的眼睛,在小山般的眉毛下掩映,使得在座的白衣客倌也因乡愁而伤感。

我真何其有幸,能欣赏到这位如宫廷使者般的梨园艺术家,她好像偷偷地将皇宫内的乐谱流传到了民间了。

题解及赏析:

作者:汤胤绩,字公让,明朝军事人物。他出身军人世家,曾祖父汤和为明朝开国元勋。他文武双全,不但能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更有着不凡的才学,为景泰十才子之一。有四十余篇诗歌传世,着有《东谷集》一书。

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不多,早年时便以文才著称受到名臣于谦赏识,明英宗时期曾任锦衣卫,而后因故免官。不久后复出,领兵作战镇守孤山堡,最后战死沙场。

这首诗作描述了一位精于声乐及舞蹈的艺术家杨氏,文中开始就以“樱桃破”暗示着她美妙的歌喉,她歌声的张力足可响彻云霄,让飞鸟闻声坠地。

她不但歌声美,舞姿更是美丽动人,手部动作潇洒飘逸,舞步轻盈如余波荡漾的水面,之后又描述她多情的眼神及娇柔的体态、神情,强化了舞姿的美感。

好的舞蹈除了外显的技巧外,舞蹈家的内心世界更是动人的关键;在舞蹈中两旁灯架上的蜡烛滴下烛泪,香炉上的熏烟也已熄灭,外部的景物与她“恨如织”的情态,脸上的泪珠、丝巾上的泪痕、如水波般的双眼,突显了杨氏的哀伤幽怨之情,和第一句“秋风茉莉吹香雨”互成对应。

秋天是个感伤的季节,她的哀伤之情引起了宾客的愁思,舞蹈家的内心与着诗人紧密交融,或许二人都有着不凡的经历,动人心弦的故事。诗人以为这位舞蹈家如同曾是宫廷的一员,她出色的演出就像那宫中雅乐再现呢!


from 气功

《幼学琼林》笔谈(七):蓬莱弱水

文:刘如
来源:

【原文】

、弱水,惟飞仙可渡;方壶、员峤,乃仙子所居。

【注释】

(1)蓬莱:传说中的神山之一。
(2)弱水:环绕蓬莱山的流水,此水无力,连羽毛都无法浮起来。常人无法渡过而接近蓬莱。
(3)方壶、员峤:传说中的神山。

【译文参考】

蓬莱、弱水,遥远难渡,只有神仙能飞到那里;方壶、员峤,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

笔谈】

在历史上,蓬莱弱水,一直出现在各种诗词和小说当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红楼梦》就提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男女专情于一人的表白和承诺。弱水三千因此极富诗情画意。但是如果没有读过这本《幼学》,就不会懂得它的来源。

弱水的说法自古便有,《山海经》说: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昆仑自古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弱水就是指神界之河。在《西游记》中描述流沙河时,出现了三千弱水的提法: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个说法也是强调弱水不是常人可以渡过的河水。

到了宋代苏轼,就有了“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的句子。而《》中也出现了弱水三千的说法,不过,却变成了男女对爱情的专一表白。

再后来,古龙,金庸等多有引用。所以耳熟能详。据说这句话,最早来自佛经记载的故事。

传说佛祖曾遇到一个人,这个人非常烦恼,佛祖知道他并无生活困顿之苦,于是问他: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

此人答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佛祖于是笑着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某日, 遇到一游客,因口渴奄奄一息,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他却回答湖水太多,而自己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

讲完故事佛祖开导那个不知如何取舍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需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这么看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相关说法,可能最早来自佛经。其原意,也非指男女爱情的专一,而是劝人知足和珍惜眼前拥有的,莫生妄念。

其实在,曾两次出现弱水,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五回,形容那跛足道人:“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这里的弱水便是原意,指神仙出没遥不可及的地方。第二次出现该词,才是第九十一回宝玉为了安慰黛玉说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宝玉是用此典故来表明自己对黛玉的诚意。意思是说宝钗等美女再多,而我心中只有黛玉你一个人。

因此弱水三千,可以理解为好的事物如同天河弱水般浩大,取之一瓢,则可理解为不贪而知足或者心无旁骛,理应倍加珍惜眼前人和眼前拥有的一切才是。

读《幼学》,便可以知道文学作品这些美好用语和说法来自哪里,为何会被这样使用,对古人的思想情怀便有了深切的了解,一切都有其远古的根源,自己也就会灵活创作了。

至于“方壶”、“员峤”,请看下边的故事。

时间】

五仙山的传说

《列子.汤问》中记载,在渤海东边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又大又深的山沟,叫做“归墟”。“归墟”深不见底,相传里面有五座神山,他们的名字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座仙山都非常辽阔险峻,高度和周围都是三万里,山顶平坦的地方是九千里,山和山之间相距七万里。

每座仙山上都有黄金打造的宫殿,白玉做的栏杆。仙山上有许多奇异的树,树上长满了珍珠和美玉,还会结的仙果;到处都是浑身素白的珍禽异兽。神仙们住在这里,穿着纯白衣服,饮着甘泉,吃着仙果,自由自在的到处飞翔,互相拜访。

但是,五座仙山漂浮在“归墟”中,常随波上下漂移不定,无法稳定下来。对此,神仙们十分苦恼,就向天帝报告。天帝也忧虑仙山会漂流到很远很远的西方极地,那么神仙们往后就没有可居住的地方了。于是,天帝命令海神禺强(也是风神)调遣十五只巨螯到归墟驮着仙山,这些巨螯分成五组,每组三只,负责稳定一座仙山;平常由一只负责驮山,另两只在旁守候,每六万年轮替一次。如此,五仙山才稳定下来。

平静的日子过了好久好久,有一天,有一个龙伯国的体形异常高大的大人,突然跑到归墟来钓鱼。他迈开大脚,没几步就把五仙山都走遍了。他发现每座仙山下面都有三只巨螯,于是一口气钓起了六只巨螯,背在背上转身就跑回龙伯国。于是“岱舆”和“员峤”这两座仙山漂流到很远很远的北极,沉没在大海中,数以亿计的神仙们因此而搬家。

天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震怒,大幅缩减龙伯国的土地,也把龙伯国人民的身高大幅缩小,但缩小后的他们身高还是有好几十丈呢!

仙山从此就只剩“方壶”、“瀛洲”和“蓬莱”三座。

(注:据正见网教材《幼学琼林》改编)


from 气功

2018年12月6日星期四

《幼学琼林》笔谈(六):黄帝画野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原文】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

【注释】

(1)黄帝:即轩辕氏、有熊氏、帝轩氏或帝鸿氏。传说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2)画:划分。
(3)都邑:五里为邑,十邑为都。
(4)夏禹:亦称禹、大禹。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任人。
(5)奠:奠定。

【译文参考】

黄帝划分了中国的疆域,才区别了都邑的界限、规模。夏禹平治洪水,才奠定了和山川的位置。

笔谈】

中国是神州,文化与历史自然从神话开始,古人深信,那就是华夏真实的历史源头,并自称炎黄子孙。既然自豪是神农与黄帝的后人,当然拥有着神传的文化,因此,这一课,主要告诉孩子的就是这片神州文化与地理山川的来历,记住两位圣王祖先的主要功劳。莫忘自己的根本来源。

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鲧的儿子,鲧治水用堵截的方式,最终失败,而,反其道而行,建立神功伟业,定下九州,这就是华夏神州来历。

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等,这些神话就是远古的历史,但是,当进化论的说法取代的说法后,这些故事逐渐地被我们淡忘了,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西方《圣经》记载的若亚方舟的故事,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很多人开始相信它真实存在过,那里提到的那场,据考证,时间上与四千年前的大禹治水基本吻合,这在完全隔绝的两个文明的远古时期,都有相似的记载,很难想像,它们仅仅是巧合!当然这些疑问,就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了。

时间】

黄帝的

中国文化是半神文化。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神”和“人”之间的界线不是很严格,天上的神随时可以下凡来,而地上的人也可以上天请求神的帮助。

黄帝是天下的共主,居五帝之首,为中央天帝,是“神”、“人”的最高。相传,黄帝是少典氏的儿子,相貌非常奇特,有四张脸,可以同时照顾着四面八方。南方神农炎帝的子孙蚩尤想抢夺中央上帝的位置,于是和黄帝在涿鹿展开一场大战。

蚩尤的长相也很特别,人面兽身,铜脑袋铁额头,八只手八只脚,喜欢吃沙子、石头和铁块。他有七、八十个兄弟,个个都是这个样子。他们擅长制造精良的武器,打仗时,手拿金刀铜斧,非常厉害。

双方对战,蚩尤张开大口,喷吐烟雾,兴起漫天大雾,连续三天三夜,黄帝的部队被围困在浓雾中,迷失了方向,情况十分危急。黄帝就命令风后作指南车,不管车子转向哪个方向,车上的小人永远指着南方。在指南车的引领下,黄帝的大军才能冲出重围。

化险为夷的黄帝召来能施放雨水的应龙,张开双翼,准备使出行云布雨的神通。但蚩尤抢先请来风伯雨师使出了呼风唤雨的本领,顿时大作,应龙的神通根本无法施展。眼看情势紧张,黄帝命令天女女魃下凡,女魃身上有巨大的热量,所到之处,狂风暴雨立即消失无踪,并且烈日当空。战争结束以后,应龙和女魃都不能再回到天上了,应龙居住南方的深山大谷中,所以南方多雨。而女魃所居住的地方就不再下雨一片干旱。

为了提振士气打败蚩尤,黄帝还制作了一面特别的战鼓。东海流波山上有一只名叫做“夔”的怪兽,形状象牛,但头上没有角,能够在海中自由进出,每当它进进出出时,都会伴随着狂风暴雨,麟甲闪烁,发出象日月一般的光芒,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黄帝派人捕捉后,用它的皮晾干做成一面鼓。鼓槌则是用雷兽身体里最大的一根骨头做成的。当战鼓擂起时,声响震天,即使在五百里外也能听的一清二楚。最后,黄帝取得了胜利。

黄帝战胜蚩尤之后,据说蚕神从天而降,献上蚕丝,黄帝命人织成绢布,裁成衣服,又轻又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蚕也可以吐出相同的丝,就开始养蚕并把方法教给人间的百姓。

在远古神话中,黄帝是无所不能的。他在泰山会合天下鬼神的时候,就亲自创作了名为《清角》的乐曲,此曲是真正的“天乐”,气势不凡,能“惊天地、泣鬼神”,凡人是听不得的。黄帝曾命人铸造镜子、煮饭的锅子,创制了车、船,发明踢球的游戏。黄帝也命令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律乐;雷公、歧伯整理医药写成医书。

黄帝曾开采首山的铜,在荆山脚下铸鼎,鼎的四周雕刻着四方鬼神和珍禽异兽。宝鼎铸成,在祭天庆功的仪式进行到一半时,从天上垂下一条神龙,迎接黄帝和当初跟随黄帝一起下凡的天神返回天庭。

(注:据正见网教材《幼学琼林》改编)


from 气功

天赐神州

文:石方行
来源:正见网

(一)

古往今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将这里称为“神州”,本文就说说这个词的来历。

在上古时期,我们知道有“盘古开天地” “造人” “伏羲创八卦” “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及轩辕在九天玄女和素女的帮助下战胜了蚩尤,以及在首山采铜铸鼎而后乘龙飞升和后来尧舜禹都是在神的帮助下治理天下,推行仁政等等的事情。人们感恩于神的恩赐,也就将这方土地称作“神州”。

“神州”是双重涵义:神光顾和施恩的地方;人在这方土地上,按照神的要求来提高自己的德行,最终可以回归到神的境界。

战国时期齐人邹衍,因为齐地临海,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尚书.禹贡》中所提到的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九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九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这种说法与现代科学所探寻的“基本粒子”(开始觉得分子是最小的,后来又发现分子是一个或者多个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和观测发现星系现象以及佛陀提出的“三千大千世界”学说有点类似。

我们觉得自己看到的很大很广,也许在更大宏观上来看很小。所以不要盲目的自大和排外,那样容易固步自封,阻碍了自己认识外界事物。

(二)

最近借着一种机缘我到海南看看,从天气预报中显示,北方已经比较凉了,海南还可以洗海澡。可见气候差异之大。从地貌角度而言,我们查阅资料可以发现:北方的山(大兴安岭)雄浑壮美;中原的山(太行山)文化底蕴深厚;的山(如十万大山)俊秀挺拔;海南的山热带风情浓郁;西北(处于沙漠地区)的山似乎沧桑历尽;西南的山(青藏高原上的诸多高山)高大傲世;东部的山(崂山)美丽又不失厚重。写到此处,想起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大师的一句诗:“锦绣江山是神的恩赐”(《洪吟四》“中国之歌”),心中升起一种感慨,特此附上三幅随行者拍摄的图,以表示对中华锦绣江山的敬意。


(图1:太行山脉一角)


(图2:广西桂林附近的山)


(图3,海南椰树)

关于“神州”的来历,还有着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当然我这里只是说点自己在很有限的层次中所知道的一孔之见而已。

当三界初开,普天的众神为在人间怎样安排未来人的生活环境而举办了一次法会。因为涉及未来的事情,天上在一定层次中的神都参与進来了。

众神先总结与吸取了过去的一些经验,然后一位神说:“在人间的中心地带将会有‘人’这种生命的产生,为了以后创世主在人间洪传真正让人们回归的宇宙大法而做准备。那么这块地方的一切都必须有神性。也就是说将来在那里的山川地貌都应该有神的因素,才能让地上的‘人’们本性被唤醒。”

听他这样一说,一位龙祖之神(管理龙族的神)就说,那我和大护法(管理护法的神)神一起安排人间舞台的山川地貌。他们正说着,围拢上来各类:花仙子、树王以及鸟仙子、孔雀仙子和神兽王等等。他们都想共同掺和一次。

这时主张召开这次法会的主神说,那这里的山川地貌环境就交给你们,请到一边择日研究吧。

他们闻听很高兴,就各自回去准备了。又过了几日,他们聚到一座海“上”仙岛(仙岛在海平面之上悬着)之内商议此事。起初大家都为怎么安排人间的地貌环境而争论不下。后来孔雀仙子提议,我们就先看看神界的地貌,而后再研究这样更好一些。大家乘着仙舟在仙界中自由的遨游(这仙舟可不只是可以在水中遨游,可以在空中,也可以穿越山川。这是仙舟的特点)。在遨游之际,遇到一位上仙,这位上仙的境界是远远超越于这个境界的,这次他刚好到这里办事也顺便遛跶一趟。结果遇到了他们。

大家把来意说明了一下。上仙一笑:“如果大家不介意可以到我那里看看,说不定会有什么收获的。”

孔雀仙子说:“那我们怎么才能去呀?”上仙微笑着右手一挥,这只仙舟就到了上仙所在的境界。在那里他们由凤凰仙子带着游览福地。

大家一看,这简直比他们自己那个层次美丽、殊胜得多。在一座山上他们举目四望,周围有几条河缓缓的流向四方,(这种“流向四方”和人间的不同,神界的不全在地上流,可以在天上流,可以展现各种形状,非常好看和壮观。)河中有水神、河神、和龙,非常丰富。凤凰仙子见他们望的出神,用手轻轻一点,一条河就化成一条飞龙过来,立于他们面前。他们问:“你在这里呆的有意思吗?”飞龙说,请大家细看,说着在大家面前就出现类似我们电影屏幕一般,在“屏幕”上出现柔和的水缓缓有节奏的淌过飞龙的肌肤,河神在水中管理水中的生物,有的怀孕生子,有的找各种食物吃,有的结帮嬉戏玩闹。生命活得都很美好。水神很多时候与这些生命开玩笑,当他们张口想喝水的时候,水神却躲开他们的口,把他们浮了起来。当他们想好好的玩一会儿的时候,水神却在天空中映出一道美丽的彩虹。此时天地间充满了祥和的笑语欢声。

大家乘着仙舟在凤凰仙子的带领下又到了一处平原地带,这里也产粮食,但不需要用人的方式种和收。这里的粮食本身也是有生命的,一条小河慢慢的流淌到这里。庄稼用根吸收水份,不一会儿籽粒饱满,仙农(姑且这样称呼吧)拿着玉如意过来采摘,他驾祥云用玉如意挨片(不是挨个而是成片的意思)植物上一点,谷物就落入他的仙袋中,不一会儿就摘完了。庄稼也都很高兴,互相庆贺和小河聊的很开心,天上的仙鸟也来凑热闹。

最后他们在凤凰仙子的带领下,来到一个断崖前,不一会儿从绝壁中走出一位女道人。她手持拂尘脚乘莲花袅袅而来。来到大家面前,微笑着说:“上仙对我说你们要来这里看看,为的是将要下去人间积累一些经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一切‘顺’为大,‘逆’为小。太顺也不好,太逆,人恐怕到时候会无力改变。”说完女道人就再一次隐遁于绝壁之中了。对这番话,大家听着似懂非懂,后来一想,这也许是在人间的安排原则有关吧。

此时凤凰仙子说:“时辰已到,大家该回去了,如果有缘的话,在人间我们也会见到。”

大家只感觉一股风把他们又送回了原来的境界中。回来之后大家回忆所看到的一切。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想象,先在地上画了一幅山川地貌图,并在一个特别的空间中试验一段时间。

这个需要很多的神来配合,而且因为什么都是活的,即便是和大家之力而组成的神州,这本身也是活的,也得归一个神管理才行,否则各个部位如果不协调,那也不行。

咱长话短说。等到人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地上粗略的形成了大致地貌。过了一些时日,这些神下界,因为他们属于管理神的神。所以他们安排一些事情就很有意思。当然这种安排还得更高境界的神同意。

管理山川的神从海中把喜马拉雅山提上来作为屋脊,青藏高原以及帕米尔以及南亚的德干高原那就属于“房顶”和“房檐”了。“横断山脉”那就属于女道人说的“逆”类的,不整齐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这里的山神很多属于“发配”或者“锻炼”的。河流嘛,从青藏高原或者帕米尔高原奔向四方。像天山和阿尔泰山这属于大山神下属(也是山神,只是等级不同)的“分封”之地。这里的山是为了保障上古先民经过大洪水的洗礼而安排的。因为什么东西不能一种模式,那样也不丰富了。所以神选择了在东北、华北、岭南包括台湾、海南一带等等都出现各种山峰、山岭、丘陵等地貌。在一些山中,很多的神对山進行了很多加工,有的峰峦绝顶、有的绝壁险峻,有的山溪相间流水遍布。这也给后人留下人文景观做了很好的铺垫。这其中神兽王、孔雀仙子、花仙子、鸟仙子等各类仙子以及各类的树王都将自己的子民散落其中,山中就出现了勃勃生机。

龙祖见山川布局好了,也就顺势布局了河流,派一些大的龙王管理大海(如渤海、东海、黄海、南海等),派一些龙王和水神以及河神管理河流。同时还有各类海神也先后下界管理大洋。河流一般在文明初期对人的影响很大,所以就要“重点管理”。从大山而来,逶迤千里,其中需要与不同的山神、土地打交道,最后联合其它的河流一同回到大海。他们所委派的黄河之神,为了让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开始就懂得思索生命的意义,故意弯成“几”字形状。长江之神为了让人们明白百折不回的勇力,故意走横断山和三峡(根据【民国】蔡东藩《中华全史演义》记载:三峡是之时在天神帮助下后拓宽、劈开的,也自当属于“逆”的范畴见此书p23——24页,)。黑龙江和珠江之神为了保护中土不被邪恶因素侵蚀而远守边陲。不同的中土内河都各有用意。外流河之神就是想把神传文明远播异域。在这个过程中神也安排一些“逆”的事情,为的是要成就某位人。比如后来的“大禹治水开龙门”和“李冰建都江堰”等等。

神州地理布局形成,“神之州”也就形成了,这归一位很高境界的神直接统管。自此下界的众神开始对未来“人”的各种生活技能做铺垫了。

原文链接:天赐神州 - 传统文化

from 气功

乐舞文学赏析:明诗.观歌舞

文:仰岳
来源:

中国历代诗、词、曲、赋精华赏析

明《南生鲁四乐图》(局部),画中表现作诗通俗,老妪可解。(公有领域)

明诗.

今夕何夕灯满堂,金钗夜舞华瑟傍。【1】
香风拍袂红霞举,玉腕矫矫凌虚翔;【2】

飘飘云步荡轻佩,八鸾协律鸣锵锵。【3】
花柔玉软两无力,宛转应节随低昂;【4】

蟠身蹲伏龟鹤息,延颈直跱螭龙长;【5】
明珠圆转盘四角,新莲嫋娜波中央。【6】

繁歌急调相迫促,紫燕双入虚帘忙;【7】
粉脂凝汗朱颜发,明月空梁添素光。【8】

座中豪客燕赵彦【9】,快赏一举连十觞。
吴才虽不胜杯酌,能握绮笔挥词章。【10】

聊酬一曲当缣素,清腕不让湓阳郎。【11】
湓阳涕泗苦不足,风流讵及吴才狂! 【12】

参考注释

【1】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多用于赞叹。《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郑玄笺:“今夕何夕者,言此夕何月之夕乎。”金钗:借指妇女。清沈起凤《谐铎.梦中梦》:“今富贵若此,何不广列金钗,以充下陈。”傍:另一说为“房”字。

【2】霞举:飘行;飞升。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既醺酣,即以手握衫袖霞举掉臂而行。”凌虚:凌空而上。

【3】八鸾:鸾,结在马衔上的铃铛。马口两旁各一,四马八铃,故称八鸾。《诗.商颂.烈祖》:约軧错衡,八鸾鸧鸧。郑玄笺:“鸾在镳,四马则八鸾。”协律:音律和谐。

【4】花柔玉软:应是描写舞蹈家脚步动作美感,体态身姿像花一般柔软、像玉一般温柔。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应节:应合节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5】蟠身蹲伏:形容身体盘曲蹲伏。延颈:伸长脖子,抬着头昂首的状态。唐李翱《截冠雄鸡志》:“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直跱:直站立。螭龙:传说中一种无角的龙。这句应是形容抬头昂首而立的优美动作。

【6】嫋娜:女子体态轻盈柔美。唐韩偓《嫋娜》:“褭娜腰肢澹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

【7】迫促:短促、催促的意思。紫燕:燕名。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江南。明徐霖《绣襦记.追奠亡辰》:“忍看寄垒人家双紫燕,母子自喃喃引数飞。”

【8】朱颜:美色,形容美女红润美好的容颜。素光:洁白明亮的光辉。多指月、水、霜、雪之光。晋左思《杂诗》:“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9】燕赵彦:燕赵一带的贤士,古时此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10】吴才:吴地的才子,可能为作者自称。词章:诗文的总称。

【11】缣素:细绢之类的丝织品,可供书画,古时多作为给歌舞伎的礼物。清腕:清丽的文章。不让:不亚于。湓阳郎:意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因白居易曾被贬官至湓阳。

【12】涕泗:涕泪俱下,哭泣。苦:也有版本称为“若”字。讵:岂、何、焉,表示反问的语气。

参考译文:

在良辰美景的夜里,美人在灯火通明的华丽房间中起舞。
飘香的红色舞袖迎风飘扬,如天边的云彩,洁白温润的手腕轻盈地在空中飘舞。

舞步如云飘逸,摇曳着佩环,宛若马车上铃铛的合鸣,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

美人体态曼妙,像花一般柔软、像玉一般温柔,随着抑扬动听的音乐低昂而舞。

她身体盘曲蹲伏时,如龟鹤屏息沉静。抬着头昂首而立时,又有如传说中的螭龙一般修长。

旋转的舞姿又如光泽晶莹的珍珠在玉盘内的四边转动,体态轻盈柔美如水波中婀娜多姿的莲花。

随着伴奏的节奏加快,舞姿变得敏捷轻快,如同那频繁出入帘幕的紫燕。

舞蹈家的脸庞上的汗水凝结,在月光的照耀下容颜更显美丽。

在底下座位中的豪士们尽兴痛饮,连干了十杯酒。

我这位才子不胜酒力,无法畅快痛饮,就拿起笔墨临席写下诗文。

就让我将这作品当作致赠给歌舞伎的礼物,我这清丽的文章可比得上唐朝的诗人白居易啊!

当年白居易遇上琵琶女涕泪俱下,哀伤不尽,他又怎比得上我的风雅潇洒呢?

题解及赏析:

作者:徐祯卿(西元1479年—1511年),字昌榖。本为直隶常熟县人,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明代家。他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而徐祯卿因为特别擅长作诗文,又被人称为“吴中诗冠”。
清.顾沅辑《吴郡名贤图传赞》卷七之《徐博士(徐祯卿)像》。(公有领域)

徐祯卿少时聪颖,师从吴宽、李应祯二位大师,年轻时便考中进士,入大理寺任职,之后因辖下一个犯人逃跑而受牵连被贬官,卒于任内,年仅33岁。

徐祯卿认为诗作应学习先秦及汉唐、魏晋的古风。他的作品哀婉清丽,情韵隽永,《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的风格。

徐祯卿虽然早死,但著作甚多。有百余篇诗作及著名诗学暨文学批判著作《谈艺录》、笔记小说《翦胜野闻》、《异林》等作品传世。

这篇《观歌舞》是描写舞蹈家神态的经典诗作,首先描写手部动作的美;舞蹈家的红色舞袖色泽如彩霞,手腕像鸟儿展翅般轻盈。之后是描述她的步伐轻盈,翩然若仙,身上首饰宛若鸾铃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如花般娇柔、如玉般温柔,舞姿如落在玉盘上的珍珠、水中的莲花。盘曲蹲伏的弯身动作如龟鹤屏息沉静,昂首而立的神态如同螭龙般修长。

诗中的“螭龙”是上古传说中的圣兽,寓意着美好、吉祥、男女坚贞的情感,以螭龙比喻更增添了这位舞蹈家完美的形象。

在乐曲即将进入尾声时,进行收舞动作,在座的豪士们看得尽兴,连番痛饮,然而徐祯卿却不胜酒力,只得作诗当作给舞蹈家的礼物,他自认风流潇洒,可比得上那唐朝的白居易呢!

诗人白居易是徐祯卿的主要学习对象之一,徐祯卿曾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他这里引用了白居易经典作品《琵琶行》中的典故。当年白居易被贬官为江州司马,他在浔阳江上送客途中遇到一位来自长安的女音乐家,其演奏的琵琶曲感人动听。女音乐家述说当年成名时享尽荣华富贵,一场演出后座下宾客都争着献上礼物。然而数十年后世事变更,她年华老去,独守空房。

白居易听了她的自述,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他也曾在京师为官,以出众的诗文冠绝当世,然而皇帝未能理解他的一片忠心,又遭小人诽谤,因而被贬官。二者类似的境遇,使白居易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无常,名利富贵终有止尽之日,也让白居易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琵琶行》。

当时,徐祯卿比当年的白居易更为年少,所以文笔上较为潇洒,《观歌舞》一诗有着年轻人的活力与情韵,这也是其风格特点。


from 气功

2018年12月5日星期三

《幼学琼林》笔谈(五):吴牛喘月

文:刘如
来源:

【原文】

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注释】

(1)六出:瓣。雪花的结晶体大多为六角形,因以为雪的别名。
(2)三竿:三枝竹竿的高度。用测量日影或估量高度的方式来推测时间。日上三竿,约上午八九时左右。
(3)晏:晚。
(4)蜀犬吠(fei )日:是一个成语,四川盆地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所以空气潮湿,天空多云。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对着觉得奇怪的太阳不停地叫。用以比喻少见多怪。蜀,四川。吠,狗叫。
(5)吴牛喘月:比喻人遇事过分害怕,含有嘲讽的意思。

【译文参考】

飘飞的雪花都是六角形的,瑞雪是年岁丰收的预兆;太阳升起已有三竿的高度,表示时候已经不早了。

蜀地(四川)因山高少见太阳,所以当地的狗看见太阳,就对着太阳狂叫,是比喻人见识有限,少见多怪。吴地的水牛看见月亮便气喘吁吁,用来嘲笑世人恐惧的太过分了。

【读书笔谈】

这部儿童启蒙教材,既然被誉为百科全书,主要就是传授大量的地理和人文的,知识的丰富程度,越往下读,就会感受越深。古人讲天地人三才,天文地理,与人文,密切相关,绝对不会让孩子学习无用的东西。学习天文现象、知识,为的就是与将来的人间的生活结合起来,成为通晓天地自然与人的有用之才。

这一课,讲到雪花飘落大地,呈现六瓣,预示着丰年的到来,将来农业会丰收,也就是瑞雪兆丰年的另一个说法,非常富有诗意和文学色彩。学到天文与人事的相连性的知识,也学到了富有文学色彩的表达方式。古人催人起床,珍惜时间时,常说日上三竿,来表示时候不早了,不像今天的话,说得太直白,一句时候不早了就完事了,没有留下任何想像余地;今天说人见识少,不是少见多怪,就是大惊小怪,古人却会用蜀犬吠日来间接比喻;嘲讽别人被吓坏了,太过容易惊恐,则用吴牛喘月来形容。真可谓形像生动,非常含蓄。

读这些句子,让人从另一个角度领悟到古人日常生活的优雅,风趣,连嘲讽人都如此艺术,真叫人羡慕不已。

时间】

吴牛喘月

吴牛即水牛,原产于中国长江、淮水流域一带,江浙一带天气炎热,水牛生性怕热,所以夏天时喜欢泡在水中或待在树荫下休息。因为太阳的热力实在太过强烈,水牛深受其苦,因此有时在晚上看见月亮,误以为是太阳已经出来,气温又要升高,而被吓得气喘吁吁。所以在汉代应劭的《风俗演义.佚文》中便有“吴牛望月则喘”之语。后来“吴牛喘月”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关于“吴牛喘月”的故事。晋武帝的臣子满奋很怕风,有一次他坐在晋武帝旁边,北窗有一面琉璃屏风,实际上很严密,但看起来好像疏朗会透风。满奋即使知道琉璃屏风很厚实,不会透风,脸上仍表现出害怕的神色,不由得打起寒颤。武帝看到了就嘲笑他,满奋便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像吴牛一样,只要见到了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害怕得气喘吁吁。”

竿影测日法

圭表是以太阳为观测目标的计时仪器,它们的结构简单,是流传于世的最古老的计时仪器,实际发明年代已经不可考了。

所谓的圭表就是由“表”所发展而来,再由圭表发展演变为日晷。“表”,最初就只是一根直立于地上的竹竿或石柱,即为我们所熟知的“竿影测日”,利用竿影的变化来了解时间的变化,远古的人们在平日生活中发现太阳照射下物体的,会随着太阳的所在位置而改变其影子方向与长短,并且有一定的规律,如在北半球夏至时,竿影或圭表的影子为一年中最短;北半球冬至时则正好相反,竿影或圭表的影子为一年中最长。因此,逐渐就有人想到利用竹竿或石柱来专门作为观测日影变化的工具,这就是“表”的最先由来。

表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用途非常多,经过多年的使用后,人们能更纯熟的使用表,而且可以依据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定出方向、节气、时刻、地域等。圭表是由直立于平地的表和一个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圭)组成。最晚大约在春秋中叶,圭表测量日影,已经是制定历法的重要方法了。

(注:据正见网教材《幼学琼林》改编)


from 气功

2018年12月4日星期二

神仙故事:神仙丹丘子指点虞洪寻找茶树


来源:

中华源于天上,乃神传给世人之半神文化。中华文化中的,同样也是神传授给人的,《茶经》中就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是汉代修炼得道的神仙。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1年),县(今浙江余姚市)人虞洪上山采茶,路上遇见一位牵着三条青牛的道士,道士将他带到山(今瀑布岭),对他说:“我是丹丘子,听说你善于制茶、饮茶,常想着能对你有所利益。此山中有大茶树,可以供你采摘,希望你将来能把没喝完的茶送些给我。”

虞洪按仙人指点,進山果真找到大茶树,得到茶叶。从此就用茶来祭祀仙人丹丘子,然后再令家人入山,常常能找到大茶树。瀑布山渐渐为世人所知,成为古时名茶产地之一,丰富了中国的茶文化。清康熙《余姚县志》就记载:“茶之品,杖锡瀑布岭建隆岙(ào,山间平地之意)者佳,并称四明茶;化安次之;童家岙又次之。雨前摘四明茶芽,瀹(yuè,水煮之意)以山泉,绿波微动,香风徐来,其味淡而永。”

资料来源:《茶经. 四之器.七之事》


from 气功

《幼学琼林》笔谈(四):雪神滕六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原文】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为滕六。欻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甘霖、甘澍(shu),俱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注释】

(1)云师:云神。
(2)滕六:雪神。因雪花多为六瓣,故名。
(3)欻(xū)火:欻火,雷部掌管雷火之神名。欻,晃动。
(4)飞廉:神禽名。能致风,世因以为风神之名。
(5)箕伯:箕,箕星,能致风,故也为风神。
(6) 悉:皆、都。
(7)列缺:天上的裂缝。闪电划破天空,就像把天撕开裂口,故用为电神名。
(8)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御者。《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后亦借指月亮。

【语译参考】

世人称云神为丰隆,雪神为滕六。欻火和谢仙都是掌管雷火的神祉,飞廉、箕伯则是风神。列缺是闪电光的神灵,望舒为月宫里的驾车之神。甘霖和甘澍都是指及时雨;玄穹和彼苍都是上天的通称。

神话在古代,被认为是后人对远古历史发生过的真实事情的一种描述。因此东、西方都留下了许多与有关的神话传说。

前一课和这一课的各种天文现象都在告诉孩子,一切都有神的主宰,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以便今后读书,看到相关的词语,不仅明白其意,还不会忘记一切都有神灵在看管,俗话说,三尺头上有神灵,孩子们会从小就记住:莫做暗室亏心之事。人的行为必然存在道德底线。

我们对风雨雷电,山川河海的神,还算听过,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被遗弃,很多神都不知道了,比如雪神,我们就不太熟悉,学《幼学》,从小就会懂得很多神话故事,记住各种神的名字。今天我们大人可以通过重读该书,获得广博的

比如关于藤六,大家会问,雪神何以叫滕六呢?其实原本雪花被古人叫做六出,《韩诗外传》记载:“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艺文类聚》卷二“天”下)。意思是说,草本之花多为五瓣,唯独雪花是六瓣的,因此,“六”是对雪呈现六个花瓣的外观形态的描绘。又,“六”为阴极之数,雪为至阴之性,以“六”名雪,无论是形态,还是古人的观念,都是一致的,至阴属性带来至阴形态,绝非巧合,草木之花多为阳气使然,五出,也是符合阳性之数,正合天然之理。

唐以前“六出”常见于文人歌咏之中。如陈徐陵《咏雪诗》就有“三农喜盈尺,六出舞崇花。”的诗句。可见 “六出”是雪花的代名词,雪神自然与六相关。

那么,雪神为何姓滕?滕,本为周代东方的一个诸侯小国,国王滕文公颇有知名度,《孟子》“滕文公”篇记述了他的许多事迹。不过滕文公与雪的关系出于《孟子外书》。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滕文公去世后下了场大雪,不便按时举行葬礼。惠子说,这是先公(滕文公)想稍微停留一下,安抚社稷江山,所以降大雪延迟殡葬日期。人们因此认为滕文公能够主宰冰雪,把他叫做雪神。因雪花被称为六出,后人因此又称呼雪神为藤六。

宋代以后,“滕六”成为诗词歌赋中常用的词语。如南宋陈郁《念奴娇.雪》:“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意思是,没鼻没嘴一会儿时间,雪花就纷纷扬扬漫天遍地,无论崇山峻岭深山峡谷,到处一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雪花啊鼓动怂勇起雪神,又招集邀请来风神,(巽二:风神。)一味地大施淫威,人们还未识破它的本来面目,还以为它是吉祥瑞气。明是咏雪,实借滥施淫威肆无忌惮的雪来讥讽当时南宋的宰相贾似道。

文中虽描述出风雪交加,满天遍地的景象,但是却不见雪花二字,如果不知道藤六就是指雪神,恐怕会看不太懂。可见学习这本《幼学》的重要。

【说故事时间】

风神的传说

中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生活环境不同,各民族的生活中心的风神有着不同的风貌和神性。从周至时,中国北方各国尊称风神为“风伯”,风神的另一尊称是“风师”,俗传是二十八星宿中的箕星,箕星一动,就会起大风。

的楚则把风神取名为“飞廉”,《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一般认为飞廉就是风神的名称。后来,南北二方的风神合而为一。汉时已将风伯、箕星、飞廉视为一物,均是指有司风能力的风神。

关于风神飞廉之模样;有的说是神禽,或说是长毛有翼之兽,有的则认为是“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

《山海经.北山经》上说,在狱法山中有一种名叫山珲的。山珲走路的速度就像风一样的快,因此,人们相信这种山珲一出现,必定会起风。

《山海经》中提到另一位风神禺强,他是黄帝的孙子,《山海经.大荒东经》:“黄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这位禺京就是禺强。《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方禺强。人面鸟身。”风神禺强,也是海神。当他以风神的面貌出现时,是人的脸、鸟的身体,耳朵上挂了两条青蛇,两脚上还踏着两条青蛇;当他以海神姿态出现时,是人头鱼身,有手有脚,驾两条龙。每年冬天,禺强就从北海迁到南海,从鱼变成鸟,从海神变成风神。

此外,《幽怪录》,《酉阳杂俎》的封姨或十八姨,《潜确类书》的孟婆也都是风神。

(注:据正见网教材《幼学琼林》改编)


from 气功

2018年12月3日星期一

济公和尚施佛法神通惩恶扬善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运用做事的记载。象用意念将勺子柄折弯、用意念搬运物体、用意念与植物沟通,等等等等,无一不是说运用意念做事是一种特异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可不是任何人都具有的。修炼的人即使具有这种,也不能随便使用,只能在必要的时候才能动用。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动用呢?希望你能从下面的故事中领悟到答案。

《济公传》里讲到,秦丞相仗着权势要拆的大碑楼,来修秦相府花园里烧掉的阁天楼。秦丞相的四秦安、秦顺、秦志、秦明领了丞相的堂谕带着十余个从人,二十多匹马,出了秦和坊,一直奔至钱塘门外,来到飞来峰灵隐寺山门下马。门头僧一看是秦相府的管家大人,岂敢怠慢。监寺的广亮迎了四管家进寺。秦安说明来意。广亮心中直叫苦,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说:“这大碑楼工程浩大,独力难成,多少贵官长者,善男信女,惠助资财,共成善举。好容易修盖起来,尚未竣工,今再要一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修?望求众位大人在相爷跟前说几句好言语罢。”秦安尚未回言,秦顺道:“相爷堂谕,不亚如圣旨。” 广亮问过方丈,方丈说:“这大碑楼是道济(济公和尚的法号)化来的,你与他商议去吧。”可这道济自从修楼动工 那天出去,至今也没回来。上哪儿去与他商议啊!就在二位和尚说话之间,那四位管家已在山门那里向众工匠传相爷堂谕,威胁说:“哪个敢说不拆,立即送交钱塘县治罪!”瓦作、木作、油漆、土匠工人等,哪个敢违了秦相爷的堂谕?立时铣镐乱动,尘土飞扬,眨眼之际,把一座大碑楼拆得瓦解冰消。

那广亮正长吁短叹时,见济公由西湖苏堤冉冉而来。原来济公与苏员外下棋之时,早已占算明白,秦丞相派人拆他庙里大碑楼。此时正赶回来斗斗这个秦丞相!济公和尚唱着歌来至山门,见着四管家说:“告诉你们大人,他官居首相,位列三台,理应该行善积福做德, 为什么要无故拆毁佛地?”这几位管家哪里听他这些话,盖不由己,怒从心上起,气向胆边生。秦安说:“好一个无知的和尚。我先打你!”抡起一掌,照定济公就打。济公往旁一闪道:“你要打?咱们俩外边来。”秦安站起身到外面跟定和尚,吩咐家人:“给我打和尚!”这些从人往上一围,个个挥拳就打,按倒和尚,拳打脚踢,只打的哼声不止,只听嚷道:“别打!是我。”那些从人说:“打的是你。你就不应该。跑到我们这里来送死,你真是太岁头上动土。”正打着呢,只听那旁秦顺出来说:“别打,我听见声音不对,瞧瞧再打。了不得啦!和尚在东边站着呢!”众家人一看,果然和尚站在那里直笑,再低头一看,的这人正是大管家秦安,浑身是伤。故事到此为止。

在这儿,济公和尚用意念神通让那些被秦安指使来打他的从人转而痛打了秦安。佛门宝地,不知敬重,反要拆毁佛地,可谓该打。那么如果对佛不敬,这样罪孽深重的人会得到什么惩罚呢?


from 气功

《幼学琼林》笔谈(三):风欲起而石燕飞

文:刘如
来源:

【原文】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注释】

(1)石燕:象燕子的石头。
(2)商羊:鸟的名字。
(1)旋风:盘旋而上的狂风。见《庄子》
(2)青女:主管霜雪之神。见《淮南子》
(3)素娥:即。见《文选.月赋》
(4)至捷:最敏捷而迅速。捷,迅速。
(5)律令:人名,周穆王时之人,善于行走,健步如飞,死后成为雷部小鬼。见《搜神记》

【译文参考】

风将要扬起的时候,石燕就成群的飞起来;天将要下雨的时候,商羊(一足鸟)就会出来飞舞。 盘旋回转的狂风,就像弯曲的羊角,叫做羊角风。闪电划破长空,如同雷神挥动着鞭子,叫做雷鞭。青女是主管降霜的神灵,素娥就是嫦娥,也是月亮的别名。雷部中行动最敏捷且能迅走如飞的鬼叫做律令,专管雷雨推车的女孩名叫阿香。

笔谈】

这一课,头两句,传授孩子如何看天气,也就是今天讲的气象。古人讲天地人三才,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因此观天地之象,便可预知很多事情,这里就是一例,从小学习这些知识,就会懂得,看周围事物的变化,判断天气。不仅如此,石燕与商羊的典故传说也记住了,将来看到古书诗文里出现这些词语,就不用查古语等辞典就能明白其意了。

当然,课文后边的句子,也一样,懂得了古人会将旋风称为羊角,将闪电叫做雷鞭,青女原来指的是神,嫦娥还有素娥的说法,古书中提到律令或者阿香,就能明白其来历了,所以,孩子读这些书,会懂得很多知识,将来才能看懂浩瀚如海的经典古籍,因此,读了《幼学》就能看懂古书。没有这个基础,将来即使熟读四书五经,背熟各种诗文,依旧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是不透彻。因为古词本意和来源并不懂,就会不停查字典,一知半解,也不能灵活运用。

读到第三课,相信有人已经注意到,文体以一组一组的对仗句构成,先不说里头的内容是表达何意,光是读出声来,就有行云流水般的艺术美感,既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又长短相间,不落刻板。艺术的修养从小就会因背诵美文而自然得到熏陶。我们今天读来,也会是一种享受,难怪古代中国人出口成章,言语优雅,知识广博,文化的积奠实在太深了,红楼梦里描述的日常贵族公子与小姐们的诗文游戏,原来都是真的,过去的人耳濡目染,连身边的丫鬟,都不会俗气。没有受过古人的教育,今天的我们言语粗俗,大学毕业,恐怕连过去的幼童都不如。令人深感痛心。

这就是古代流行于的骈文文体,与散文相对而言。又称骈俪文。其主要特点是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所以读起来文学艺术性很强,多数优雅绮丽。但由于骈文容易过度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会有局限,而运用得当,就能富有诗情画意,呈现独特的艺术美感。唐以后,骈文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直至清末,骈文仍十分流行。

其实每种文体,都有其独自的用处和擅长的地方,用得好,就能起到最妙的作用,把其用在日常优雅的娱乐,用在启蒙传统文化上,就非常妙。比如,启蒙教材,针对易于背诵,且终身难忘的特点,写成富有音律,对仗工整,讲究用典故的骈文,不仅易于背诵,从小接触到优美的文辞,还能大量接触古代的典故、用语,知识量能得到飞快而高效的提升。

今天读来,都是一种完美的艺术享受,令人欲罢不能,孩子们更是会终身不忘,不愧为名文经典。用这样的教材教孩子,何愁不能培养出富有涵养和优雅气质的孩子。

【说故事时间】

石燕的传说

传说在湖南省的零陵山上,有许多大大小小形状象燕子的石头,每当起风的时候,它们就会成群的飞起来,风停雨止又会变回石头。(出自《水经注.湘水》)

商羊的故事

一日,齐国飞来一只独脚鸟,飞到朝堂前展翅而跳。齐侯感到奇怪,便派使者到鲁国问。孔子说:“这鸟叫商羊,是代表‘水祥’的。以前曾经有儿童单脚着地,(模仿鸟的样子)一边跳一边耸动两肩,还唱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现在这鸟出现在齐国,应当告诉百姓修堤造渠,以防水灾。”后来果然天降大雨,邻国都发大水,唯独齐国有准备而避过了灾祸。(出自《孔子家语》)

(注:据正见网教材《幼学琼林》改编)


from 气功

【24节气中的修行故事】“小雪”里的巨手,抚平身心创伤

文:俞元
来源:正见网

关键字:气,节气故事,小雪节气,小雪感恩,否卦

关键字说明:一个节气,一场修行。二十四节气,有着不同的修炼感悟。小雪节气讲的是在困厄中坚守正道,以及霎那间心中流淌的暖流。

小雪时节,花时已逝,满地残叶,雪花如蝶,没入林峦。小雪物候,阳升阴降,互不交感,天地闭塞。

“阴阳不交”于养生,  则心火不能下降温暖肾水,肾水不能上升润泽心火。人体出现上热下寒的现象,心火旺,肾虚肾寒。此时多吃紫米、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黑枣等黑色食物,可补肾暖肾、清火润肺生津。

“阴阳不交”于,则为否卦 ,一种“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乱世局面。否卦总体上是邪气上升、小人得势,君子在危难艰苦中守持正道。

二零零年的小雪,我从崇文门看守所被带到北京劳教调遣处。在调遣处,只能低头,一抬头就遭到狱警的拳打脚踢;只能服从,慢一点就电棍伺候,剥夺睡眠、;上厕所、洗漱只有五分钟,时间一到就得憋回去……在这里,你不能像人一样活着。

二零零年十一月末的一天,我们六个被警车从看守所送到北京劳教调遣处。虽是小雪节气,那天的雪下的很大很急。警车停在调遣处门口,电动黑铁门慢慢拉开,十多个警察站立通道两旁,手持电棍,大声吼叫:“蹲下!”我们抱着头、蹲在雪地里,等着牢头们领回各自的队里。

一牢头带着我来到一间敞开门的大屋,屋前贴着“监规”,进去的人要先读监规。我眼睛近视看不清字,正想凑近看,突觉后脖子一阵剧烈灼痛,伴着电棒劈里啪啦的放电声,旁边的狱警大骂“快读!xx”。牢头立刻过来给我两大嘴巴:“读呀!”我跟他解释,眼镜还在警车上的包裹里,没有眼镜看不清。

牢头把我领进房间,里面的人脱光衣服站在一旁,警察里里外外查看每一件衣服是否藏有字条等禁品。凛冽寒风挟着雪从大门扑进来,我们冻的瑟瑟发抖。随后我们被迫穿上囚服,被带到操场上操练,稍息立正齐步走,动作不对或走错了步子,警察的大皮鞋随时踹过来。

中午,吃完窝头白菜叶汤后,又上操场操练,然后全体笔直站在操场上两三个小时,衣服上落满一层雪。晚上终于回到监室了,新来的还要站着背监规,背不好十二点才能睡觉。第二天凌晨五点又开始操练。连续三天下来,我的小腿肿的很粗,脚趾头都是瘀黑的,还有不少血泡。

过了几天,我们早上五点钟去工厂劳动。工作看起来简单,在铁丝衣架上糊上一层纸,做成一次性衣架。如果纸粘的不齐或达不到要求,警察拿着衣架劈头盖脸就打。工作量很大,每个人都在紧张地干活。

中午吃完饭,牢头让我去洗碗。我端着一脸盆的饭碗,里面撒了点洗衣粉,来到水池前,已经有人在洗碗了。好一会儿人都走了,我急急忙忙地洗着碗,水溅了一身;洗完后,手油腻腻的,只好往衣服上擦。

牢头看我回来了,拧着我的耳朵说:“怎么去这么长时间?干不完活,看我怎么收拾你!”我坐回工作台,衣服又湿又脏,手冻的僵硬,一时干不了活。我叹了一口气:今天的活儿是干不完了。收拾就收拾吧。哪天不挨打?只不过打的多,打的少而已。

又过了几天,大家都去干活了。牢头对我说:“今天队长要跟你谈话,你不用去干活了。上个月这里有个,因为不放弃修炼被活活打死了。你小心点!”阴森恐惧的感觉,笼罩在我的心头。

不一会儿,牢头带我去见狱警中队长。队长说:“你为什么发法轮功资料?你在这里吃苦遭罪,你师父知道吗?你值得吗?”听到“师父”二字,我心中一震:自从来到调遣处,每天处在高度紧张中,身心异常疲惫,半夜一上床就昏睡过去,没有想师父和师父的讲法。

说到师父,我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头,十多天来第一次抬头,两眼噙着热泪看着队长:“如果你的父亲含辛茹苦地把你养大,给你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一天他遭人诽谤陷害,你一定会奔走呼吁,还他的清白。对吧?”队长点点头。“我的师父给的更多,我一辈子都还不完他的恩情!”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队长笑笑说:“你对师父的情还挺重!你回去吧”。

在回去的路上,我失声痛哭,心中一遍一遍呼唤着师父,好似孩子在父母面前哭诉自己遭受的惊恐、羞辱、痛苦、无奈……慢慢的,一股股热流从我心中流淌出来,涌向全身,仿佛师父的无边巨手在抚平我心灵和身体的创伤,小腿的肿在渐渐消退,难忍的脚痛在缓解(晚上发现瘀血已经散去)。我的情绪平息下来,身体异常温暖、舒适,仿佛偎在师父的巨掌中,那么的幸福,那么的安全。

从这以后,我每天挤时间在心中默背师父的经文,心中的正念开始强大,犯人对我也友好起来。调遣处的环境对我而言,也没有那么恐怖了。

在中共倾尽国力的疯狂打压下,千百万的能够坚韧不屈地走到今天,是因为有师父、有的慈悲呵护。正如《师尊的手》中的几段歌词所唱:

污浊的深渊中,您把我捞出洗净
扶我们跌倒中,爬起走正
教我们用正念,将邪魔化为乌有
用法船度我们到圣洁中永留
师尊啊,师尊
我要紧紧抓住您的手,用正念正行来回报您给予所有
师尊啊,师尊
我要紧紧抓住您的手,跟着您一直向前走


from 气功

2018年12月2日星期日

诸葛亮《诫子书》的非凡力量

文:智明
来源: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是在离世前一年,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段话。全文仅仅80余字,却成为了中华两千年来最著名的家训之一,也是最精短的家训之一。诸葛亮不仅生前有着非凡的历程,更有着身后的千古美名,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他的后裔没有一个败家子,而是人才辈出。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殉难于邓艾伐蜀的绵竹之战,十八世后诸葛大师匠心独运的八卦村,极为神奇,历经数百年而幸免于兵火,必然处处内蕴玄机。至今诸葛村的人都秉承了淳朴善良的本性,且都能医善文。《诫子书》融汇了一代高人的心血与智慧,对诸葛世家影响深远。

从《诫子书》中,我们细细品读与领悟,可窥知它传递了非同寻常的力量。

第一: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若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也不可能安心学习。只有环境安宁,内心安静时,才能高效的学习与深沉的反思。而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为名、为利、为情,精疲力竭,何以反思?

第二: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德行。谨慎理财,量入为出,不可铺张,既摆脱负债的困扰,又可过着自律的简朴生活,不成为物质的奴隶。而在鼓励消费的今日社会,各种浪费惊人,节俭被耻笑,被视为吝啬,导致资源极度紧张。

第三: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面对未来,要有理想,有使命感,有自己正确的

第四: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即要全心全力的学习才会有成就。

第五: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就会半途而废。要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必得大收获。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今日事今日毕。在电子技术极为发达时代,事情都讲求效率。你比别人快一步,不但能达成理想,还可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更加完美。

第七课: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有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才能有效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本身不可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但可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不蹉跎时间。尤其当今时代,各种信息如核弹爆炸,垃圾信息也充斥角角落落,更需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与意义的事上。人生百年,转瞬即逝。

第九:想象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更有力量。要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走好人生之路。

第十:精简的力量

这封信,短短八十六字,精简地传递了具体的讯息。长篇大论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效果更佳。尤其在当下,精简沟通才更具效力。


from 气功

《幼学琼林》笔谈(二):月乃太阴 虹名螮蝀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原文】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字词义解释】
(1) 众阳:众,许多;阳,阳气。
(2) 宗:根源、根本。
(3) 象:象征。
(4) 螮蝀:螮(di) 蝀(dōng),虹的别名。
(5) 淫气:指阴阳二气的混合交接。淫,浸淫。
(6) 蟾蜍:相传后羿妻偷吃西王母之仙药奔月,化作蟾蜍。

【译文参考】

是所有阳气的本源,月亮是太阴精华的象征。彩虹又叫螮蝀,是天地阴阳之气交汇浸淫而形成的;月宫里的蟾蜍,是月亮的精华所凝聚而成。

笔谈】

这一课还是讲天文,大家只要读下去,就会发现这本启蒙教材其实知识面包罗万象,人一生中将来读书研究学问、走到社会、用于生活的常见的知识,都会出现在这里,今天我们读来十分深奥,但是在古代,这是小学基本学问,是基础,比如说其中一个作用,如果你不读这本书,你就看不懂古代众多的经典著作。

很多古籍经典,会出现大量的典故,特定用语,这些词语,如果看不懂,将来就无法读懂古书,可能一下就会觉得很难,就不愿意读书了。其实你只要读完这本启蒙教材,就会发现,很多不懂的词语,不过是特定的用法,是当时的宇宙观、历史观写下的名称。一下就恍然大悟了,读古书就不难了。

就比如这里大家可能发现了,原来把日叫做太阳,是因为它是众阳之宗,所以叫做太阳,月亮呢,是太阴之象征,所以古人会称之为太阴,用它们代表阴阳。彩虹呢,又叫做螮蝀,以后古书出现这个词,一下子就明白了,哦,是指彩虹。是不是很有趣呢?所以,这是读书的基础。

古人把训诂学和这些启蒙教材,都叫做小学的东西,是因为训诂要考究汉字字词的本意,先要懂得字词的含义,本源,出处,你将来才能读懂古书的原文,然后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领悟,不会被带偏。是为了读经典古籍的基本技能知识。不是为了训诂而训诂,也不是为了知识而学知识,是为了将来用它们读经典读圣贤书用的,当然后世诗词里,也常常出现这些典故用语,大家也会觉得看不懂,其实是没有基础造成的。所以,读完这本百科全书,您就会用了,就能使你广泛地自在地阅读古籍诗词和历史,当然很重要。

也就是说,读了《幼学》,很多的典故、来历,就清晰得如同跟古人在一起,了解了他们的习俗,想法,生活与思想。传统文化的优雅与,这才透明如镜。下一课,你会发现,旋风叫羊角,闪电叫雷鞭,非常形象生动。

将来大家会一一明白很多富有诗意的词和日常雅称都在这里出现,芳踪代替脚印,白屋代替贫苦之家,令尊称呼别人的父亲;令媛尊称别人的女儿。

国手是医生。木匠另称大工师,这就是日本为何把木匠叫做大工的原因。

这里仅仅举出一个方面的例子,就已经让人暗暗称奇,孩子读这些书,怎能不优雅,不富有文学素养呢?其作用太广泛了,这些知识,能让你走遍天下而不怕,想想都不可思议,我们的古代的孩子,有多么幸运。我们今天的大学生,都自叹不如。

因此很多日本老人告诉华人,日本将过去的中国称作大人之国,意思是,小孩子都见识很广,彬彬有礼,十分睿智理性,令人称奇仰慕。

其实呢,古人把《三字经》当作知识的宗旨先教,看似幼儿版的,是导航,学问的宗旨,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然后学习训诂,写字认字断句,懂得各种典故用语、习俗知识等等基础能力,然后才进一步有能力学习大人的正式读的圣贤经典和历史,所以后边的学习会被叫做大学。这是古人教育的根本特点。最后让你智慧而中正地持家和治国,救济百姓,走完有意义的,不会迷惘的

【说故事时间】

太阳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空中同时出现十个太阳,使得天气异常炎热,大地寸草不生,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这十个太阳原是天帝的十个孩子,十分的调皮。天帝规定他们一天只能有一个到天空去玩,但是这十个兄弟却常常一起溜到天空中玩耍,害得地上的人们苦不堪言。于是人间的君王尧帝就向下凡的天庭射箭高手后羿求救。后羿拉弓射箭,原本只想吓吓太阳兄弟们,没想到一箭射下了一个太阳,地上的温度就下降了好几度;后羿接 连射下了九个太阳,此时尧帝发现地上变得好冷,了解到太阳的作用,便制止后羿再射箭,于是天空就剩下一个太阳了。

仅存的太阳很懒惰,常常躲在山谷里睡觉,使得人间一片漆黑阴冷。于是天帝命大神炎帝为太阳神,管理太阳。天帝给了炎帝一只金鸡,用来叫醒沉睡的太阳;一根若木神鞭和一辆神龙悬车, 可以飞奔在天空追赶太阳,从此太阳天天准时从东方升起。

(出自 刘安《淮南子》.《山海经》)

嫦娥奔月

面对大自然,古人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月亮里面住着一只吸收月光精华的蟾蜍,背是黑色的,头上长着肉角,据说已经三千多岁了呢!这只蟾蜍是由偷吃仙丹的嫦娥化成的。

相传,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之后,被天帝惩罚永远不得再回天庭,他的妻子嫦娥(姮娥)同样被贬为凡人,在人间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有一天,后羿从昆仑山西王母那里求得长生不死的灵药。嫦娥得知这药二人平分可长生不老,但一人吃了可飞升成神仙,就偷偷的把药吃了。

偷吃了灵药的嫦娥身体愈变愈轻,竟然飞了起来,飞到了月宫里,化为蟾蜍。(出自 张衡《灵宪》)

(注:据正见网教材《幼学琼林》改编)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