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星期六

说说“信”(图)

文/严真





孔子曾经说过:“人无信,不知其可以。”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果不说真话、言而无信,也就是没有基本的道德水准,没有人愿意和他打交道,他就无法在世间立足。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当弟子问孔子,在百姓的温饱、军队、国家的诚信中只能保留一个时如何选择,孔子说那么宁可吃不饱饭、没有军队,也要保住诚信,如果没有了诚信那么就要亡国了。


古人对于“信”的追求,还表现为中国是世界上信史记载最长的国家。因为传统文化强调史官精神,春秋时代齐国的大臣崔抒杀了国君,被史官以杀君记录入史。崔抒杀了这个史官,但第二个史官还是这样记录。第二个被杀了,第三个史官还这样坚持。历史上很多仁人志士可以为一句承诺、为一句真话舍命而不惜。


其实对于“信”的追求,就是对“真”、“真理”的追求,这是一个民族能够长久生存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


然而,在当今的大陆社会中,传统文化被破坏,道德下滑后人们变得对谎言习以为常,反而对坚持说真话却理解不了。例如,当初很多人看到法轮功学员在被迫害中坚持信仰就很不理解,说你们就假装说不炼、自己在家炼不就行了吗?为啥还要讲真相?其实,这也说明了很多人在中共“一言堂”的长期谎言灌输中,已不知不觉地被毒害很深了。


难能可贵的是,十四年来,在法轮功学员不畏生死、坚持不懈的讲真相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觉醒了,看清了以谎言为基础的中共党文化才是摧毁社会诚信的元凶,它导致了今天假货遍地、有毒食品泛滥,从而威胁到百姓的生存;也明白了法轮功学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揭露中共的谎言与罪行,让中国人能摆脱中共的欺骗,从而有美好的未来。


只有在“真善忍”的精神引领下,我们的民族才能回归传统文化,重拾国家与个人的诚信,中华民族才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Tags: ,

同仁暗合,各具心智

汉朝陈太丘(陈实,曾任太丘长)的儿子陈元方小时候就知书达理,十一岁时,按时去拜访袁公。袁公问他:“你父亲在太丘做官的时候,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都施行了一些什么好政策呢?”


陈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时,对于强者,用说服教育,来安定他们;对于弱者,用施行仁爱,来抚恤他们。因此,时间过得越长久,百姓对我父亲,就更加崇敬。’’袁公说:“我过去曾经担任过邺县县令,恰恰也是这样做事的。不知道是你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父亲?”


陈元方说:“周公和孔子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虽然时隔那么远,却完全一样。周公不是向孔子学习的,孔子也不是向周公学习的。同仁者暗合。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心灵与智慧去做的。”


(事据《世说新语》)



Tags:

尧舜二帝师敬许由(图)

文/智真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历来是敬师的名言,把老师的恩德比之于父亲,因而老师不但有“恩师”之称,而且被弟子称为“师父”。老师是伦理道德、知识、价值观念的传授者,教人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是道德的表率。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事奉老师的道理,严格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古人尊师重道的精神,被后世传为佳话。


许由是上古时代一位高洁清节之士,《庄子?天地》篇云:“尧之师曰许由”,《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篇云:“帝舜师许由”,许由曾为尧、舜两位圣君的老师。他学识渊博,道德高尚,重义轻利,与尧、舜一样称为圣人。


史载帝尧治理天下万民,使海宇清平,举贤任能,可谓人才济济。但他仍唯恐埋没人才,还常常深入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他听说许由是有道之名士,于是千里相访。帝尧与许由见面倾谈后,许由了解到帝尧志趣不凡,的确是位圣主,帝尧对许由讲述的天下之理佩服之极,因此就拜其为师。


帝尧还都后,就想把这个天下让给许由,他将朝政交大司农等代理,即日命驾,往访许由,朝拜许由于沛泽之中。帝尧对他极为恭敬,执弟子之礼,北面而朝之,说道:“弟子德薄能鲜。当初即位之时,曾经发愿,暂时忝摄大宝,过一过渡,必定要访天下之圣贤,将这天下让给他。现在弟子细想,老师才德好比太阳和月亮,并世圣贤无过于老师。愿将这天下让与您,请您慨然担任以安万民,不胜幸甚。”


许由说:“帝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得到大治了,国泰民安,万民丰乐,这一切都是帝的功劳,而现在让我来接替,我是为名而来吗?”帝尧一再相让,许由坚辞不肯。次日,帝尧再访许由,许由竟不知到何处去了。


许由从沛泽遁出之后,为了不使帝尧再找到他,就跑到中岳嵩山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在那里耕作隐居,不觉已过一年。帝尧到处寻访,终于打听到了许由的消息。一日,许由正在田间低头干活,忽觉有人走近来,高叫:“老师!”向他行礼。许由抬头一看,哪知是帝尧,不觉诧异,就问道:“帝怎会跑到这里来?有什么事?”


帝尧道:“前番拟将天下让与老师,原是为弟子无才无德,深恐误尽苍生,所以有此举。不意老师匿迹潜踪。拟恳求道德卓越之人,为弟子辅佐,但是仔细一想,道德卓越之人,仍旧无过于老师。所以今朝竭诚再来敦请老师,作九州之长,辅佐弟子,还望老师不要推辞,不但弟子一人之幸,实在是天下万民之幸也。”


许由听到此,说“天子总理九州,就是九州之长。从古未闻天子之外,还有什么九州之长。帝之此言,某所不解。”帝尧道:“本来没有这个官名,不过弟子请求老师辅佐,特设此官以表隆重,还请老师屈就。”许由再次推辞归隐,使人再找不到他。


但是帝尧对许由一次让位,一次召为九州长,百姓们都知道了,人们都称赞帝尧的胸怀和许由的境界。《庄子?让王》篇记载此事云:“尧让天下,许由不受”。


舜耕于历山时,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讲究礼让,重视仁义,半年以后,那里风气大变,种田的人居然都知道自己取那硗瘠之地,而将那肥沃之地互相推让了。人们个个都敬重舜。有时邻居争斗,都要请舜裁判,舜的话比官令还要佩服。


远近的人闻风而搬到历山去住的,竟有争先恐后的情形,使偏僻之地逐渐成了繁盛之区。人们称舜为圣人,说“真是‘圣人所过者化’啊。圣人只教我们以义,不教我们以利;圣人只教我们以让,不教我们以争。”可见舜化导的功效了。


舜在一次耕种之暇,来到了箕山游览,只见一个老者迎面而来,一不小心被石子绊足,跌在地上。舜看见了,忙过去扶了他起来,到一块石上坐下,老者一再感谢。舜看他年纪甚高,就问他家在何处,又问他姓名。那老者道:“我已几十年不说姓名了,你问它作甚?”舜听了,觉得诧异,叫问不已。


那老者道:“汝叫什么名字?”舜告诉了。那老者笑道:“原来是你,我亦久闻你的名字。罢,罢,我就告诉你,但是你不要告诉人。”舜连声答应。老者道:“我姓许,名由,字武仲。”舜不等他说完,就拜了下去,许由止之不住,舜起身再道:“先生家在何处?我送先生回去吧。”许由笑道:“你愿送我回去,也好,我家就在箕山的那一面,不过烦劳你了。”


舜道:“得以伺候长者,正是求之不得之事,敢说烦劳吗!”当下舜扶了许由过山,直到许由家中。许由深表感谢,又与舜交谈,舜请拜许由为师,许由亦不推辞,就收舜为弟子。


次日,舜送了许多日用之物给许由,以当束脩之赀。自此以后,耕种、贸易之余,舜常去请教,许由给他讲述了很多道理,舜后来成为德行感召天地,仁政泽被四方的圣君。



No tags for this post.

佛家故事:前进途中的链索

文/罗忍


一座泥像,倚立在路边,看着过往的人群,心中十分地羡慕,觉得做一个活生生的人真好。


于是,他就向佛陀求救:“佛陀,请让我变成人吧!”


“你要想变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须先跟我试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承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马上就把你还原。”


佛陀说完,手臂一挥,泥像真的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青年。


于是,这个青年跟随佛陀来到悬崖边。只见两座悬崖遥遥相对,此崖为“生”,彼崖为“死”,中间由一条长长的铁索桥连接着。这座铁索桥,又由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铁环,串联而成。


“现在,请你从此岸,走向彼岸吧!”


青年战战兢兢地踩着一个个大小不同链环的边缘前行。然而,一不小心,便跌进了一个铁环之中,两腿顿时失去了支撑,胸口被链环卡得紧紧的,几乎透不过气来。青年大声呼救:“好痛苦呀!快救命呀!”


“请君自救吧。在人生条路上,能够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佛陀在前方微笑着说。


青年扭动身躯,拚死挣扎,好不容易才从痛苦之环中,解脱出来。


“你是个什么链环,为何卡得我如此痛苦?”青年愤然道。


“我是名利之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青年继续朝前走。忽然,隐约间,一个绝色美女,朝青年嫣然一笑,青年当即走神,脚下一滑,又跌入一个环中,被链环死死卡住。青年惊恐地再次呼救:“救……救命啊!”


这时,佛陀再次在前方出现,他微笑着缓缓说道:“在这条路上,没有人可以救你,只有你自己自救。”


青年拼尽全力,总算从这个环中挣扎了出来,然而他已累得精疲力竭,便坐在两个链环间,边休息边想:“刚才这是个什么痛苦之环呢?”


“我是美色链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青年继续向前赶路。他接着又掉进了贪欲的链环、妒忌的链环、仇恨的链环……等他从这些个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已经没有勇气再走下去了。


于是,佛陀就对他说:“人生虽然有许多的痛苦,但也有战胜痛苦之后的轻松和欢乐,你难道真愿放弃人生吗?”佛陀问道。


“人生之路痛苦太多,欢乐和愉快太短暂、太少了,我决定放弃人生,还是去做我的泥像吧!”青年毫不犹豫。


佛陀长袖一挥,青年又还原为一尊泥像。然而不久,泥像便被一场大雨,冲成了一堆烂泥。


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都要经历许多困苦和魔难,只有知难而进,克服重重难关,才能有所收获。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既然己经得到了佛的指引,为什么要放弃、而不勇猛精进呢?


(事据《佛家典藏》)



Tags:

唐贞观大将李靖 才德兼备(图)

文/云君



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李靖


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他是隋末唐初的将领,出身于官宦世家,也是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有“大唐军神”之誉。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其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时期担任过殷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隆尧县)刺史,父亲李诠任隋朝赵郡(今河北境内)太守,兄李端与其舅父韩擒虎都是隋朝名将。李靖自小涉猎群书,尤好兵法。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李靖原是隋臣,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之时,曾生俘李靖,必欲杀之。太宗爱其才,力救获赦。太宗执政之后重用李靖,李靖也非常尽心报效,平息边患,使突厥、吐谷浑臣服,功盖当世。李靖不仅有平岭南、定江南、灭突厥、收吐浑的丰功伟绩,而且其为人、为将、为帅、为官之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


在军事上,步战、水战、阵战、骑兵战、沙漠战均有创举,从无败绩;在政治上,不结私党、通力合作、善知进退,且体恤民情。他为李世民精兵简政、大兴商贸、开创盛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唐朝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弟子苏定方、徒孙裴行俭继承了他的衣钵,祖孙三大名将缔造了中国古代无往不胜的军事神话。唐太宗曾给予他高度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


出奇制胜 剿灭东突厥


贞观四年正月,朔风凛冽,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挺进。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万万没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他们判定:如果唐兵不倾国而来,李靖绝不会孤军深入,于是“一日数惊”。


李靖探知这一消息,密令间谍离间其心腹,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李靖迅即进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之子杨正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今内蒙二连浩特西南)。李靖因军功进封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等。太宗高兴地对大臣说:“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颉利可汗处于山穷水尽的境地,于是派执失思力入朝请罪,请求内附,并表示愿意入朝。其实,他内心尚犹豫未决,意欲赢得时间,苟延残喘,等到草青马肥之时,逃到大漠以北,卷土重来。唐太宗派遣鸿胪卿唐俭等前去安抚,又诏命李靖率兵迎颉利可汗入朝。


李靖率兵抵达白道,与李绩谋议说:“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走度碛北,保依九姓,道路且远,追之难及。今诏使在彼,虏必自宽,若选精骑一万,齎二十日粮往袭之,不战可擒矣。”商议已定,遂率军连夜出发,李绩继后而进。


李靖率军进至阴山,遇到突厥斥候千余帐,一战而全部俘获,命与唐军同行。这时,颉利可汗见到唐使臣,放松了戒备。李靖前锋苏定方率领的二百余骑又乘着大雾,悄然疾行,直到距牙帐七里远的地方才被发觉。如同惊弓之鸟的颉利可汗慌忙骑马逃走,突厥军也四散而逃。


李靖大军随之赶到,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剿捕牛羊数十万只,并杀死隋义成公主。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想北过大漠,在碛口受李绩所阻,不能北逃,其大酋长皆率众投降。不久,颉利可汗被大同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擒获,并送到京师。东突厥从此宣告灭亡。


长途奔逐 大败吐谷浑


贞观八年(634年)十二月,发生了“吐谷浑进犯凉州”的事件,唐太宗决定兴兵反击,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奉命赴任之时,正值寒冬腊月季节。他一路踏着冰雪,风餐露宿,备尝艰辛。翌年闰四月,唐军在库山(今青海天峻)与吐谷浑交战,李道宗部大败吐谷浑,唐军首战告捷。


狡诈的吐谷浑可汗伏允一面往西败退,一面令人把野草烧光,以断绝唐军马草。干草已被烧光,春草尚未萌生,诸将大都认为战马瘦弱,不可长途追击。行军总管侯君集认为吐谷浑已“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李靖完全赞同他的意见,决定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于是兵分两路──李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等从北道;侯君集、李道宗从南道──两路大军一齐进发。


李靖亲自率领的北路军进展顺利。不几天,其部将薛孤儿于曼头山(今属青海)击败吐谷浑军,杀其名王,用剿捕的大批牛羊充作军食。接着李靖的主力军也先后于牛心堆、赤水源两次大败吐谷浑军。侯君集、李道宗所率南路军进展也很迅速,深入荒漠二千余里。


这里荒无人烟,温差变化大,有时酷热难忍,有时寒冷得令人颤栗;有时无水,只能刺马饮血解渴。唐军克服了种种困难,长途奔逐,到了五月,终于在乌海(今青海兴海)追上了伏允可汗,又大败其军,俘获了其名王。薛万均等于赤海也打败了吐谷浑的天柱王军。


李靖命令各军继续进击,又连战告捷。李大亮军于蜀浑山击败吐谷浑军,获其名王二十人。部将执失思力也在居茹川击败吐谷浑军。唐军乘胜进军,经过积石山河源,一直打到吐谷浑西陲且末(今新疆且末)。


部将契苾何力追击伏允可汗,破其牙帐,杀数千人,剿捕牛羊二十多万头,并俘虏其妻。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骑兵逃到碛中,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部下纷纷离散。不久,伏允可汗为部下所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杀死天柱王,率众降唐。李靖率军经过了两个月的浴血奋战,平定了吐谷浑,并向京师告捷。


忍辱不辩解 知足勇退


李靖虽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叱吒风云,但却性情沉厚。御史大夫萧瑀妄加劾奏李靖治军无方,在袭破突厥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物被兵士们抢掠一空,请求司法部门予以审查。唐太宗虽一时不明缘由,特赦不得审查,但在李靖入见时,仍严加责备。


李靖却不加辩白,只是顿首谢罪。太宗以其功劳大,加授左光禄大夫,赐绢一千匹,加实封户,通前为五百户。后来,唐太宗知道李靖受了诬告,又赐绢二千匹,并由兵部尚书晋升为右仆射,成为宰辅。


李靖在青少年时曾锐意进取,然而一旦富贵在身,又深惧盈满,能知足而退。贞观八年(634年)十月,担任宰相职务刚满四年的李靖即以足疾辞任,而且言辞恳切。唐太宗明白他的心意,并十分欣赏他的人品。


在进击吐谷浑时,利州刺史高甑生任盐泽道总管,未按期到达,贻误了军机,受到李靖的责备,心怀不满。战事结束后,即串通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诬告李靖谋反。唐太宗令调查此事,弄清事实真相,判定高甑生以诬罔罪减死,流放边疆。此后,李靖以功进封卫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又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像于凌烟阁,尊奉为功臣,并进位开府仪同三司。



Tags: ,

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

文/心雨





“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出自《论语》的子路篇。这里孔子认为,如果君主知道“为君难”,出言必会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知道“为臣不易”,就会礼遇臣下,广开言路,虚怀纳谏,而不会暴戾恣睢。这样,君臣同心,国家有治,就等于“一言兴邦”。


反之,如果君主刚愎自用,独裁专制,那么如果这个君主说得对倒也罢了;如果说得不对,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臣子投其所好,阿谀奉迎,直臣进谏则忠言逆耳难听,最终就要自食恶果。这样,就等于“一言丧邦”,也就是决策者的言行关系到国家兴亡,不可不慎。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的亡国暴君之一,他恃才矜己,傲慢自大,从不听人劝谏,甚至还说:“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隋炀帝即位不久,就大兴土木,赏赐无度,追求享乐,四处游玩。宰相苏威直言劝谏,炀帝不听。高颖、贺若弼、宇文弼等人都极力劝谏,隋炀帝扣上诽谤朝政的罪名,把他们全部处死。


大业十二年,隋炀帝的暴政已激起天怒人怨,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在四处燃烧,可是竟无人敢向炀帝讲真话。就这样,炀帝在短短十四年就断送了隋文帝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开创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统一的河山基业。


唐太宗深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他曾对大臣说,“我读《隋炀帝集》,文辞深奥博大,隋炀帝也知道赞扬尧舜批评桀纣,为什么做事却不是这样呢!”魏征回答说: “自古以来,人君为难,只因为出言即成善恶。如果人君出言后能听一听臣下对自己过错的劝谏,国家就会兴盛;若出言后只想让人服从,国家就会灭亡。古人云: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所以即使是圣人,也应该谦虚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智慧的人会献出自己的谋略,勇敢的人也会竭尽全力。隋炀帝仰仗自己有才,十分骄横和自以为是,说的是尧舜的话,做的却是桀纣的事,还不自觉,最后导致灭亡。”太宗说,“这些事情过去没有多久,我们得记住其中的教训。”


为了了解施政的得失,及时改过迁善,唐太宗鼓励臣下进谏,扩大谏官职权,要求凡诏令不妥须当奏明,不得阿从。比如喜欢直谏的魏征,虽然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属,但唐太宗却不计前嫌,任他为谏官,允许直接询问政事得失,而且爱护备至。魏征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太宗均虚心纳谏、择善而从。唐太宗以人为镜匡正自身言行的坦荡胸怀,群臣不避逆鳞直言敢谏,这无疑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史流转不定,古时讲君权神授,而当今中共则是邪党篡政,其残暴本性和“一言堂”一脉相承。中共及江泽民集团以谎言掩盖真相,以制造恐怖钳制言论,一意孤行实施邪恶迫害法轮功政策。这场迫害彻底践踏了中国的司法体系,使中国事实上沦为中共利益集团掌控下的国家恐怖主义与黑社会主义。已经使很多人良知、道德沦丧殆尽,整个国家陷入无法制,无正义,无道德底线的无序状态,把国家拖入面临内乱崩溃的边缘。


中共对法轮功的迫害,其罪恶已到罄竹难书的地步,必将受到天谴,所有迫害行恶者也自然逃脱不了最终被惩罚的可悲结局。望明智者以史为鉴,在这历史巨变前夕的紧要关头,快寻真相,兼听则明,在即将到来的大劫难中平安度过。



Tags:

尊师重道的曾参(图)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勤奋好学,谨遵师教,“于子言无不悦”。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即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认真复习了?


“曾子避席”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说的是:有一次曾参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参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的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参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后来很多人都向他学习这种礼仪。


曾参随孔子从楚国返回鲁国后,每日在家白天躬耕陇亩,晚间学习到深夜,非常刻苦。他没有任什么官职,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了曾参的品行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定赠以“食邑”。但曾参以为 “食邑”是只拿俸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固辞不受。


这时,派来的使者好心的劝说曾参:“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曾参对使者诚恳的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与人者骄傲于人。纵然与人者并不骄傲,但我能不畏惧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称赞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孔子去世后,曾参、子夏、子张、子游、有若等弟子们沉痛守丧三年。在满三年时,共同行了大礼,失声痛哭而归。此时,子夏、子张、子游三个人提出:有若的长相酷似老师,想把有若当作孔子,以对老师的诚意和礼节来事奉有若,表示对尊师的敬意。


曾参听后,非常生气,立即起来反对,严正陈词:“这可不行,夫子的盛德好像纯洁的江水冲洗过,又像秋天的阳光照耀过,还像广阔无边的天地一样圣洁,相貌相似的人怎么能比得了呢?”曾参一番言语,众人听后叹服不已,深为曾参对老师的真诚和对礼仪的一丝不苟所感动。


孔子之后,曾参承继孔子道统,勇敢的担负起推行道义、仁德的重任。他说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还编著了《大学》、《孝经》等经典著作,被后人称为“宗圣”。



Tags:

杨继宗廉洁刚硬 抵制上官违乱法纪

文/陆文



杨继宗


杨继宗





明宪宗成化初年,杨继宗担任嘉兴知府。有一次,监察御史孔儒,来到嘉兴,藉口肃清匪源,到处清乡,弄得鸡飞狗跳,老百姓不得安宁,有的老年人经不住折腾,顶撞几句,就被指为匪类,遭到毒打,以至送了性命。

杨继宗对此十分愤慨,张榜通告说:“谁家有被御史打死的,家属可以到府里来报名 。”


御史孔儒,见嘉兴知府如此作为,不买他的帐,大发雷霆,对身边的人说;“小小知府,竟然管到我御史头上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杨继宗不怕摸老虎屁股,他专程去见御史孔儒,毫不客气地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制度,各级官吏有不同的职责。孔大人身为监察御史,就应当努力举劾不法,剔除奸 弊,劝惩官吏。至于挨门挨户,清查户口,维护治安,则是地方官吏的事,用不着御吏亲自去管。任何人都不可违乱法纪!”


孔儒是专门纠察官吏的监察御史。他所到之处,地方官员无不拍马奉迎。没想到被嘉兴知府抢白了一顿,大煞了威风,本想回击几句,但一时自己理屈词穷,无法责难他,只好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孔儒临到要离开嘉兴时,还没抓到杨继宗的任何把柄,他想:“当官的人,没有一个不爱钱,杨继宗在这么富庶的嘉兴当知府,还能不刮点地皮?不如打开他的箱子,揭他的底,抓他的赃;至少能给他一个难堪。”


有一天,孔儒带着几个随从,藉口来向他辞行,突然闯进知府衙门,直入杨继宗的住处。见他室内空空,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惟有床头放着一口箱子,心想:“知府的贵重财宝,一定在这里面了。”便抢步上前,将箱子打开。只见里面仅有几套破旧衣服,其他一无所有。


孔儒非但没有抓住辫子,反而自讨没趣,在杨继宗廉洁的事实面前,孔儒只好怀惭而去。


有一年,杨继宗进京朝见皇帝。明宪宗问宦官汪直:“最近来京朝见的外地官员中, 哪一个比较廉洁?” 汪直答道:“天下不爱钱的官吏,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杨继宗在嘉兴,当了九年知府,一直廉洁奉公。于是,被提升为浙江按察使。


(事据《明史》)



No tags for this post.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下)

(续上文)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祈禳意识


祈,求福;禳,除祸,祈禳意即向神祈祷以降福免灾。新年有很多祈福驱邪等节俗活动。如除夕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新年时拜天地、祭神明,祈祷带来福祉和吉祥。元宵节人们燃放灯火,歌舞笙乐,表达驱邪迎祥、祈许光明之意。


新年时,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古时人们燃放爆竹的目的是驱除邪魔鬼怪,迎神,喜庆等。唐代来鹄在〈早春〉中写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范成大在〈爆竹行〉中描述了除夕夜燃放爆竹时人们的内心祈祷:“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新年时,人们还要贴春联、年画、福字等,即将大红春联贴于门的两边,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人们“新年吉庆、驱邪迎祥”。传统春联有:“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等。


年画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如〈福禄寿三星图〉、〈八仙过海〉、〈岳飞大破金兀术〉,不仅营造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画中故事,将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伦理道德标准潜移默化的根植人心。


贴“福”字使人感受到“迎春接福”的浓厚气息。祈福盼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特别是在遇到危难之时,希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运,化险为夷。但须知做事要符合天道,才能得到神助,古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祸由恶作,福由德生”。


因此幸福与真诚、善良、无私为伍,它总是出现在有德行的人身边,它与虚伪、奸诈、阴险、狠毒水火不容。倡导人要修德向善,才会有福德和福报。


新年还有视天占年的习俗,如唐代在孟浩然〈田家元日〉中写道:“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年候,共说此年丰。”表达了人们祈求丰年的愿望。宋代宋伯仁在〈岁旦〉中写道:“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穣。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描写出在新年欢快的气氛中一种淡泊宁静的愉悦。


还有些节日也有辟邪驱瘟的内容,如清明节的插柳戴柳,〈岁时记〉记载:“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辟邪崇。端午节时值黄历五月,天气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人们在门口悬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等以“祛除”毒气和辟邪驱瘴。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等。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出遥想亲人重阳节登高而“遍插茱萸”之时,一定会记起他这远在异乡的游子,表达了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看到,古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以“天”为尊,以其为观察行事的基点。于是,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论出现,有了敬天礼神的一系列仪式。从节日的派定和习俗看,古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



Tags: ,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

(续上文)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恩


华夏礼仪极重祭祀,祭祀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感恩和诚敬。《礼记.祭统》记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办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


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这也成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的主要传承形式之一,不仅在于其对经典文明的代代传承;更在于其能够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们修身正心,走出迷惘困顿。


《礼记.郊特性》记载:“万物本乎于天,人本乎于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司马迁也说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古来敬天祭祖实质提示人们:敬天,人之本也,要敬奉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祭祖,人之源也,要不忘祖先,做人要知本知源,才能生生不息。


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确证,这些仪式也是文化开端的象征。而年节的本质意义在于开端,因此从除夕开始,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始,一种庆祝的开始,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


《礼记.月令》记载,天子在元日要举行祭天大典,还要举行“祈谷于上帝”和农神后稷的活动。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明的庇护,在神圣的祭祀中使人感受到自我存在与天地的息息相关。


新年祭祖、清明扫墓,都体现着对人伦的重视,体现礼敬祖先,重视孝道,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


《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舜帝在元日到祖庙祭祀祖先。“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 识。《论语.学而》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到祭礼对民风民德的重要影响。


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诚”与“敬”,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行事之时,要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古代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曾是祭祀的对像。


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其中包含的各种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


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涵的道德要求。行事充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礼、义”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


强调和合,追求圆满至善,传统节日成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纽带。除夕、新年、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圆、敬老爱幼的美好愿望。


按除夕习俗,家人外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也要在除夕前兼程返乡,阖家团圆。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思亲怀乡,写下了“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平实的诗句,道出了除夕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新年是人们表达心愿的时机,有拜年的习俗。宋代后亦常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承放飞帖,上写“接福”。元宵节人们也是团圆相聚,“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有燃灯、观潮、歌舞等活动。


在“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的中秋节,人们与亲朋好友相聚,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出一幅明月升起,光照天涯,反映出人们彼此互相关爱、互相祈福的和谐景象。宋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写的“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则表达出人们对澄澈、光明之境的追求。


传统节日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感,背后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忠”和“孝”,端午节纪念楚国屈原的忧国忧民,坚守节操。很多的节俗活动,都是倡导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其中又常常包含着人们对趋吉避凶、吉祥平安等方面的愿望。


(待续)



No tags for this post.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上)

文/静远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传统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习俗形成的,都与祭祀、神话或佛、道信仰有关。节日形式多样,而最主要的有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此外还有浴佛节、盂兰盆会、七夕等,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卷。


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信仰


中国古人对天有着无限的崇敬,相信人是神造的,文化的起源是仰望上天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上溯到源头多起源于四时易转处的祀典,又关联到天象历法、物候农时。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曦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敬授人时。”


古时人们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人们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四季更替,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设置的黄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一致。四时节俗都是以黄历为时间界定,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智慧是“天人感应”。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除了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即“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合德,正如《易书》中所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


节日中,人们希望通过祭拜天地和神明等各种仪典,达到与神明沟通的美好愿望,希望尽人事以法天德,做人要像天那样刚健、胸怀博大;像地那样厚德载物。


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时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新春扫尘,除陈布新,祭拜天地等过年风俗。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人们获得一年丰收的喜悦后,首先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准备迎接新春的来临。


新年各种庆祝活动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历代的天子都会在元日里祭天和祭祖;民间也有着一系列祭祀活动。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也不会忘记有功于人间的诸多神明,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他们。古诗中描述了“敬神”礼俗的代代传承和各种庆祝场面。如描写祭灶风俗的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诗〉)。描写扫尘风俗的有:“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蔡云〈吴歈〉),清理环境,更荡涤心灵的灰尘,才能和神明沟通,与天地同在。


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描写正月初一的庆贺场面和礼仪:“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细致的描述了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相传元宵节起源于道家祭神礼仪,据〈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燃灯庆贺。


秦末时亦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汉明帝时,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令正月十五夜“燃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和虔诚。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道文化的影响扩大而成为历朝历代的一大盛事。


如唐代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绘出元宵灯彩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与星月交相辉映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秋成为节日,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礼记.祭法》中记载:“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因此被列入祭祀对像。上古时代即有“华夏祭月”,在周代时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等活动。


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祭月拜月渐成规模,各种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后来这个节日一直盛行。收起回覆八月十五,此时月色皎洁,月像既圆且亮,正如唐代刘禹锡描写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其它节日亦是如此,在自然节气重要转换时节,都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及人事伦理活动,表达人们敬神祈福等美好愿望。


(待续)



Tags: ,

2013年9月6日星期五

“忍”字浅谈

◎陆文


【明心网】忍,是个形声字,从心,刃声。“忍”字有忍耐、容忍的意思,还有抑制、克制的意思。从字形上看,“忍”字是“心”上面一把“刀”,这似乎已经在明示人们,“忍”可并不是一般人能轻易做到的,这需要有较高的修养和意志。


为什么要忍呢?忍又有什么好处呢?一则《无名氏忍箴》中说的好: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孝慈,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忍时人皆耻笑,忍过人尽愧伏。张公九世同居,只以忍为题目。细数无量功德,当推忍为第一。


在我们数千年璀璨的神传文化中,先贤圣人们不厌其烦的教人要忍让宽恕、要忍辱负重,形成了丰富宝贵的“忍文化”,史册典籍中记载下了无数“忍者”可歌可泣的故事,“忍字歌”写道:


信笔留题忍字歌,人能守忍永无波。

史篇不乏昭彰例,愿与高明共琢磨。

遗嘱勉同坚百忍,治平务必践先河。

固穷孔子厄陈蔡,颜子简瓢大道磋。

闵损芦衣愿受冻,子单一语感人多。

张公百忍殷勤对,临幸君王赐绮罗。

廉蔺息争崇忍让,暴秦自悔倒持阿。

淮阴未遇能容忍,屈辱甘从胯下过。

悟得退思坚忍意,骞驴倒荣任吟哦。

心常坦荡神常泰,万象咸亨六合和。


忍的内涵何止如此?法轮佛法向我们提示了宇宙的特性就是“真善忍”,“忍”还有着更为深奥的内涵,这需要修炼者在不同的修炼层次中才能体悟到。






Tags: , ,

华夏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唐朝(十四)

◎心缘


【明心网】音乐篇


初唐时期对于文艺方面的豁达兼收,使边陲少数民族和邻境诸国的乐器及歌舞艺术空前的大量传入中原,以致唐朝歌舞大曲的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清商乐》、《龟兹乐》和《西凉乐》组成了唐朝音乐的主流。


《清商乐》形成于魏晋之时,是中原汉族的俗乐,它使用传统的乐器琴、瑟、筑、秦琵琶、笙、箫、笛、筝、卧箜篌、编钟、编磬类等。音色优雅舒缓,多为坐伎部在堂上坐着演奏,歌舞者最多四人,技巧细腻。


《西凉乐》源于后凉(公元386~399年),它往往将汉族乐器钟、磬、笙、筝、卧箜篌与西域乐器竖箜篌、曲项琵琶混合使用,所以《隋书·音乐志下》称其“音乐声调悉与书史不同”,兼有胡乐与汉乐的特点。


《龟兹乐》则来自于前秦时期(公元382年)偏远的西北边荒,它在西凉乐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筚篥、五弦琵琶、贝、铜钹、拍板、大鼓等。多为立伎部在堂下站着演奏,歌舞者可多达六十四人至一百八十人,气势豪迈雄浑,舞蹈铿锵有力,带来了一种粗犷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风格。


盛唐歌舞大曲


唐代音乐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恢宏壮观,小曲轻快活泼。大曲中有一部分又称为法曲,其起源与宗教有关,所以往往掺杂了道教的音乐在内。


《秦王破阵乐》(也称《七德》)为太宗所造,属武舞。吕才、李百药、虞世南、褚亮、魏征等制歌词。一百二十人披甲持戟而舞,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兴。此曲“雷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


《庆善乐》(也称《九功》)同为太宗所造也,属文舞。此曲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裾襦,戴假髻穿皮靴。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乐也。


《霓裳羽衣》则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曲子。白居易有诗云:“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羽衣舞。”据说在开元年间一个中秋十五的夜晚,道士叶法善邀玄宗同游月宫,聆听了仙乐《紫云曲》,玄宗通晓音律,暗中记了下来,回来后亲自谱曲并教梨园乐伎弹奏。这就是绝美的《霓裳羽衣曲》的来历。乐中多丝竹之音,宛转清雅;舞者身穿翠孔雀上衣与艳似彩虹的裙子,如仙女般出尘飘逸,正像道家的羽化飞升。


隋代出现的集中外乐舞的“九部乐”,唐代时增为十部,足见歌舞之盛。在民间艺术的浸染下歌舞向戏剧又靠拢了一步。这时有所谓大面,又称代面,即戴着面具演出的戏。著名剧目是《兰陵王入阵曲》。据说,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勇冠三军,但容貌俊美。他觉得不足以威慑敌人,便戴上木刻面具上阵。此戏曾传至日本。此外,《兰陵王》、《拨头》、《踏摇娘》这三个唐代有名的歌舞戏,都各有简短却完整的故事,有人物,有冲突。情节的发展,走向规定的结局。


音乐大家


在这百花盛开的唐朝,不但涌现了一大批诸如李龟年、曹氏家族、安万善、董庭兰、李凭等等名满天下的音乐演奏大家,还出现了不可胜数的舞蹈表演家。


唐诗中有:“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的千古佳句。可见唐代连边塞胡女、市井商妇都如此通晓音乐,那演奏大家的技艺是可想而知了。


在众多的舞蹈表演家当中,最为特殊的一位莫过于名闻遐迩的公孙大娘,其剑器舞的技艺炉火纯青,达到“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境界。


而普通百姓对歌舞活动的喜爱也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每到节日,上至宫廷下至朝野,男男女女手牵着手盘旋進退,边舞边唱夜以续日,称为“踏歌”。单单公元713年上元节那一天,宫中通宵达旦踏歌的宫女就有三千多人;天宝年间唐玄宗更在宫外搭起山棚,架起灯楼高二十余丈,悬挂灯轮五万盏,光照方圆百里。人民倾城而出,在火轮灯树下又唱又跳一连踏歌三日三夜,欢乐之极未之见也。

(正见网)






Tags:

文人相重的故事

◎明训


【明心网】北宋书法四大家的第二号人物是黄庭坚。黄庭坚(西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苏东坡初见黄庭坚诗文,即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的字句中有超轶绝尘之气。其后两人书诗往返十数年,直至元丰九年苏东坡调回京师任翰林学士,两人才碰面。黄庭坚比苏东坡小十岁,苏黄两人往来,黄庭坚对苏东坡总以师礼相待,后来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与苏东坡相遇后,交往甚密,民间也流传着许多他们师生之间的轶闻趣事。话说有一回黄庭坚带了新作来拜访他的老师,适逢苏东坡伏案弄墨。东坡悠哉的写了数行字后,露出满意的表情,随即向一旁的黄庭坚问道:“我这些个字还不错吧?”


黄庭坚看着东坡那独特的微扁字形,调侃他的老师说,“意韵十足,但结体上……” “结体如何?”“每个字都扁扁的,像是石压蛤蟆”。东坡听了,仔细瞧瞧自己的作品, 笑了说:“这个比喻还算恰当,确实有几分像。” “你不是也带了作品吗?怎么不拿出来呢?”黄庭坚知道老师已准备出手了,只是不知道这次招式为何。黄庭坚展开作品,原来是一幅行书长卷。东坡看了看,连连点头,随后说:“鲁直啊,你的书法是有几分挺劲的美感,但那些瘦硬外张的线条却好像是树梢挂蛇。”说完,两人都笑了。


清朝刘墉说:“苏黄佳气本天真,姑射丰姿不染尘。笔软墨香皆入妙,无穷机轴出清新。”其实这对天真幽默的师生,不但以出色的文艺才华创造出许多不朽杰作,他们更以深厚的修养与开辟的胸襟避开了文人相轻、相嫉的死胡同,为世世代代的读书人树立起文人相知、相重的典范。


(正见网)






No tags for this post.

悠游字在:说盗贼

◎龙之台


【明心网】茵茵:缘缘,你看,我们的作文簿上“监守自盗”的“盗”,老师把我写的两点水的盗,改成三点水的“盗”,怎么会是三点水呢?


缘缘:是啊。我都搞糊涂了。


茵茵:那我们去问王老师吧!


王老师:对。这个字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来历。所以常常会弄错,如果清楚了他造字的由来,不但不会再写错,而且更能加深印象,以后还可以教别人喔!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盗字,左上角是三点水,在甲骨文中水字,就像河流中的流水,有潺潺流动的感觉,金文和甲骨文很相似,只是省略了两点,到了小篆,都还保存水波流动的姿态,到了楷书就失去了水的感觉,直接简化成三点水了。


右上角是一个欠缺的欠,在甲骨文写的时候,像一个人跪坐著,张大口在打哈欠,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金文承袭了甲骨文,不同的是人站立起来了,到了小篆的欠,口中还喷出气来,更加具体传神了,楷书写的欠大口就不见了,只剩下人了。


下边是一个器皿的皿,甲骨文时写得像一个深深的盘子,到了金文的皿比较浅一点,但是盘子旁边多了两个把手,在小篆字体时,还都保持盘子的造型,楷书也还有那么一点盘子的味道。把水、欠、皿这三个字组合起来,就成了盗字。意思就是看到别人盘子中,有好吃好玩的自己欠缺没有时,越看越羡慕,羡慕的口水一直流,流到最后把握不住,偷偷摸摸的伸出了第三只手,这就是盗。


茵茵:哇!原来是这样!可是“盗”如果是“偷”的意思,那不就和“贼”字同样意思了吗?


王老师:贼这个字从金文来看比较清楚,右上角是一个戈字,戈在甲骨文中有尖尖锐利的头,底下有长柄是攻击性的武器,中间是贝字,贝壳在古代是一种货币,代表金钱财物,左下角是朝向右边的人字,由戈、贝、人合成一个贼字,到了小篆和楷书,人移到了戈的底下,而小篆的人是朝向左边,楷书更把人变成十字了。


所以贼的真正意思,是一个人拿著刀枪去抢人家的财物,是土匪强盗的意思,而盗才是偷偷摸摸见不得人的小偷,如鸡鸣狗盗、盗版,都是暗中做坏事的人,不过后来盗和贼就有些混用了。


茵茵:现在的坏人很多,所以家家户户都装铁窗铁门,我觉得有点可怕耶!王老师:其实以前的人们是很朴实善良的,家家的门窗都是开著的,不会害怕有小偷来偷东西。


缘缘:如果每个人都做好人不偷不抢,我们就不用再装铁窗啦!也不怕被抢了。


毛笔爷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文字的创造组合便可知道。






Tags:

华夏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唐朝(十一)

◎心缘




【明心网】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峰。


服饰篇


自古帝王将相上朝议政、祭祀天地与祖先都有不同的礼仪与礼服,礼节繁重服饰奢华。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威震四方,衮服冕冠镶金坠玉,仪仗护卫千乘万骑,其堂皇隆重无与伦比。后代帝王纷纷独出心裁竟效豪奢,上梁不正下梁歪,后魏、北齐帝王及百官的车驾服饰到了奇纵诡异的地步。大唐贞观初年,唐太宗完全去掉了这种奢靡的风气,每年只有元日和冬至这两天受朝及大祭祀服用衮冕,平时视朝听政都穿常服。太宗的常服包括一件赤黄袍衫、一顶折上头巾、一条九环腰带、一双六合靴,仅此而已。渐渐的文武百官悄然仿效,甚至连宫女和仕女也喜爱上这样的打扮。后来宫廷的风气传遍市井乡村,所以唐朝男子都以幞头、纱帽和袍衫作为日常服饰。


据《礼记•深衣》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勿见肤,长勿被土。”其实中国历代服装不管怎样变化,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分为上、下两截,穿在上身的名为“衣”,穿在下身的名为“裳”,故有“上衣下裳”之说;另一种是将衣、裳连为一体,名为“深衣”,唐朝的袍衫就是在深衣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来的。


*男子的头饰与服饰


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主要的变化在两脚上。双脚轻薄、柔软下垂的称为“软脚幞头”;两脚或圆或阔,犹如硬翅微微上翘的称为“硬脚幞头”。到了唐朝末年完全变成了帽子。


纱帽本是朝廷官员用来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的,但在儒生和隐士中也广泛流行起来,式样各有所好,以新奇为尚。


圆领袍衫除祭祀典礼外,官员士庶都穿。官员的袍衫则以颜色来区分等级,贞观年间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四品红色,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因为帝王用赤黄,所以臣民皆禁用此色。武则天在延载元年(公元694年),赐文官袍上绣禽,武官袍上绣兽。如宰相袍饰以凤池,尚书袍饰以对雁,将军袍按等级饰以狮、麒麟、虎、豹、鹰等,诸亲王饰以盘龙及鹿。


女子的头饰和手饰


唐朝妇女好梳高髻,常见的有峨髻、云髻、螺髻、半翻髻、双环望仙髻和双垂髻等等,名目繁多。髻上以簪钗等物贯连固定,再插上梳子、鲜花、翠胜、金钿等头面之物作为装饰。


簪的本名叫“笄”,女子插笄需举行“笄礼”,被视为成年的标志。笄的形状大多扁长单股,材料有金、银、玉、骨、竹、蚌等,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头往往雕花刻兽,嵌玉镶金。传世至今最为精美的首推“翠羽簪”,是将翠鸟的羽毛粘在金簪上制成的,其千百年前鲜艳华丽的光彩至今可见,唐孟浩然《庭桔》诗中的:“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指的就是此物。


钗一般为双股,多用金银和玉制成。后人在钗头缀上活动的花枝、玉珠等,走起路来“一步三摇”不停的晃动,称为“步摇”。唐代妇女的步摇一般制成鸟雀或凤凰状,口中衔挂玉石珠串,随着人体的走动珠串便会摇颤。


涂脂抹粉,是妇女化妆的主要步骤。唐代盛行“红妆”,也称桃花妆,即在脸上先抹一层白粉,然后涂上胭脂,接下来画眉,在额头贴花钿,在唇角点面靥,在太阳穴描斜红,再涂上唇脂,整个妆容才告完成。


指环、手镯、臂钏、玉佩、香囊是必不可少的饰物。指环除作装饰和避忌之外,还可充当婚姻的信物,今天男女结婚时赠送婚戒的风俗就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臂钏是将数个手镯串联为一体组成的臂饰,也叫“跳脱”。玉佩和香囊无论男女皆爱佩带,香囊内常放一种叫薰草的名贵香料植物,故香囊亦称薰囊。


女子服饰


唐朝女子服装以小袖短襦、披帛和长裙为主。


襦是一种长袖短衣,衣长刚好及腰,所以也称腰襦,制作襦的衣料和样式视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常见的布料有绢、罗、绮、纱、及锦等;而式样的变化多在领口和袖口上,领口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和无领等;袖则有窄袖和大袖两种。


短袖的襦称做“半臂”。半臂大多以锦织绣而成,质地厚实,袖口宽大,可以罩穿在襦的外面,既华丽美观又能起到御寒的作用。


衫子属夏服,是汉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没有衬里的单衣。唐朝衫子多为宽领大袖,以纱罗缝制,轻如烟雾、薄如蝉翼,隐约可见肌肤。


唐代制度规定士庶女子在室者必须搭披帛,出嫁披帔。帛又称帛巾,多为布质,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布幅较宽长度略短,披在肩上类似披风;一种布幅较窄又细又长,缠绕双臂迎风飘动,状如飘带。帔指帔巾,狭长艳丽,多以厚实细密的锦缎制成,上绣纹样,下悬玉坠,故不能像披帛那样随风飘曳。


女裙以宽博为尚,至少集六幅布帛而成(相当于今天的三米多),故有“裙拖六幅湘江水”之雅称;裙腰高束至胸部,裙长曳地。裙子的颜色红黄蓝绿各从所愿,其中又以红色裙子特别受喜爱,张谓诗曰:“桃花马上石榴裙”,描写的是穿红裙的美人。为什么把红裙称为“榴裙”呢?原来这种红裙是用石榴花提炼出来的颜色染成的,所以有了这么一个美艳的名字。


经过这一番梳妆打扮,穿戴整齐之后,泱泱大唐女子雍容华贵、温雅有礼的风貌尽展无遗。真可谓“一颦一笑皆现柔美,一顾一盼莫不生姿”,令人在举手投足之间步摇轻晃、广袖翩翩、帛巾飘舞、长裙曳动、环佩叮当、幽香袭人,实如仙女下凡,成为周边诸国及历代妇女向往与参照的典范。


(正见网)






Tags: ,

清官轶事录:顾协「棍棒拒贿」

◎楚天 整理


【明心网】南北朝时,官场昏暗,贿赂送礼之风盛行。南梁武帝在位时,顾协任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命令,参与机密,而且官吏的任免升降也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虽位高权重,但顾协为政清廉,对贿赂者恨之入骨,诸亲好友带礼物巴结顾协,顾协一概挡驾,寸礼不收。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

  

有一次,顾协旧时的一个门生因事相求。见面之后,这个门生从怀里掏出两千文钱送给顾协,说顾协荣升,表示祝贺。顾协辞之再三,还是推脱不掉,这个门生把钱硬塞给顾协,转身就走。顾协不由火起,他想,光严辞拒绝,尚难以煞住这股邪气,今天我非来一个杀一儆百不可。他大声喝住送礼人,厉声斥责,并且命令衙役重打了他二十大板,赶出门外。于是,顾协「官打送礼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在京城传开了。@






No tags for this post.

佛陀的故事:美人

【明心网】话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大菩萨,应化到人间来,当了印度的国王。这个国王不但很有道德和学问而且为人宽大。对待他的人民好像慈祥父亲对待儿子一样的和蔼可亲,所以国内每一个人都非常的敬爱他服从他,称他为他们的君父。国王因为爱好和平,所以他的人民其乐融融的过着安闲快乐的日子,国家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那时候印度有一位长者,家里有一个女儿,生得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并且还有一双能使人销魂的眼睛,无论什么人见了她,就被她的美丽和双眼闪动的迷人秋波勾去三魂七魄,而要害起单思病来,以致心神不定,神志不清。附近少年都努力追求她,渴望着能够娶到这位美人,所以每天登门求婚的真是门庭若市。可是这位长者对他们说:「你们这群青年,谁都没有资格来娶我的女儿,因为她是要当王后的。」有一天这位长者亲自跑到国王那里,对国王说:「万岁呀!仙女已经下凡到我的家里,做了我的女儿了,请万岁娶她为王后吧!」国王说:「你的女儿既然是仙女下凡的,那当然是很美丽,也许会有当王后的可能性,但是你要知道一个女子不单是美丽,而且要贤能,有福气,才有做王后的资格哩!不过我也得要请两个婆罗门相师到你的家里去,看看你的小姐,卜算一下,是否对于我的人民有利才行。」过了两天以后,真的有几个婆罗门相师到了长者的家里去看那位所谓仙女下凡的美人儿。那几个婆罗门一见到小姐就被弄得手忙脚乱,神魂颠倒起来,一时无法进食了。幸亏那位长者明白这个情形,便把自己的女儿唤出去,使他们得以用饭。


当那几个婆罗门离开长者的家后,互相讨论的结果是:这个女子美丽得太销魂了!国王不但不能娶她,而且不宜与她相见。他们说:如果国王娶了她的话,国王一定是宠爱着她,迷醉于她,沉湎酒色,忽视了他对信仰的热心和国家的责任,同时这个女子的命运会带给国家不幸和不祥的结果。


国王因为很信任他的大臣和相师,所以把与她相见的念头也打消了。长者知道自己的女儿没有当王后的福气,便把她嫁给全国第一大元帅。那个女子自从嫁了那个大元帅以后,虽然当不了王后,但是除了王后的地位以外,她可以称得上全国第一位权贵夫人了,可是她仍然贪心不足,素志未遂,时时刻刻都希望能有一个机会让国王看见她的美丽,希望国王对她起怜香惜玉之心,娶她为王后。


在一个元宵的佳节里,全国都挂上了五光十色的旗子,装饰着灿烂夺目的花灯,街道上铺满了乾净和洁白的沙子,天空中充满了芬香的空气,快乐的市民都在街上熙熙攘攘的看花灯,清脆悦耳的歌声和轻松整齐的跳舞声不绝于途,国王那时候很高兴,他对自己说:「今天我的人民那么快乐,我应该要与民同乐,助助他们的热闹才对呀!」于是他便吩咐他的车夫把车子带来到外面去看看。国王让他的马儿慢慢的拖着车子,沿着街道上走,自己痛痛快快的欣赏着那些五颜六色的花灯。忽然间他看见就在他的前方那栋高楼的栏杆里,站着一个飘飘欲仙的少妇,绝代的佳人向他频频的点头微笑。这一下子真是使他受宠若惊了,他再三再四的回头向上望她,而她也频频的向他传送秋波。国王当时想:「她是谁呢?她不会是凡间的女子吧?一定是仙女吧?否则她不会那么媚人的。」他的车夫看见这种情形,故意很俏皮的说:「万岁呀!你要不要把车子停在这里,等我到里面去把你的大元帅唤出来与你共游花市?因为这间就是他的房子,楼上那位少妇就是他的夫人。同时也就是从前想当王后的小姐呢!」国王那时才如梦初醒的说:「不,不,」其实他的心里在想:「就是她吗?她真的使我心神陶醉,不过她已经是人家的妻子了,我不应该再看她。」他命令车夫道:「我们回去吧!我不愿再看花灯。」


国王回到王宫,终日回味着那个情景,他虽然用尽了法子想把她忘掉,可是她的影子好像常常在他的面前出现。自从那天以后,他就害起怪病来了,废寝忘食,精神颓唐,甚至连上朝听政的时候,也常常闹的不准时,有时竟要别人提醒他才记得,他现在对王宫的爱好,好像要消失了。国王的大元帅也就是他的忠臣和挚友,看见这种情形,并且听到车夫告诉他的话,心里很焦急,他要求见国王,当他们两人单独在一块的时候,他催促国王接受自己把妻子送给他做礼物。国王那时并不否认他自己爱上了大臣的妻子,但他始终因有坚强的理智不肯接受,他对他的大臣说:「我已经考虑过,这事是我的大臣们和人民不满意的,那么我怎能干出这种行为呢?」大臣说:「这个问题是为着你万岁生命的安全和人民继续得到你的英明着想,不然万岁一旦有了不幸的话,那么你的人民不是茫茫无主吗?他们不是要受苦吗?」国王仍然很坚决的说:「这种不合理的行为,不但人民不赞成,而且是个不聪明的榜样,更严重一点说,这也就是一个『恶因』。」大元帅被国王的决心弄到没有办法,想就此罢休,但是他以为自己很惭愧,身为人臣而不能替国王分忧尽责,是为不忠。他沉默了半天才想起了一个法子来,他说:「我的妻子和儿女乃至我本人都是你的用人呵!是你所有的呵!你的法律上不是有一条说:『无论什么人把他所爱的东西或是世界上最稀罕的东西送给了国王,国王都要接受,因为国王会把更好的东西酬报他的吗?』现在你万岁不但不体贴我,而且还违背了你自己所定的法律呢?」国王给他这一问,真的问住了,他不能否认这条法律是他自己定的,他只好说:「我晓得你是个忠臣,用着许多的话来鼓励我,我这法律固然行得通,可是这件事事实上是一种有违天理的不仁不义行为,我不能冒险在这无常的世界上追寻过度的五欲,而使我死后受着严重的苦报,我现在倒要反问你一句,我们这个国家里,谁最懂法律?你呢我呢?还是人民呢?」元帅说:「那当然是你大王了,因为你花了很多的工夫去研究法律,同时你对各事都是一个有能力的判官呢!」国王说:「那么,这个案子还是让我自已来判决,你不应该导我陷入迷途才对呀!你要知道人民的好坏全是模仿他们的领袖的举止而行,我现在既为人君,如果放纵了自己的感情,胡作乱为,那么我哪儿还有资格来领导我的那些靠我保护的人民呢!现在我既然得到民心,我必须要继续明治,使我白璧无瑕的名字永远留存在人间。」元帅深为感动,他尊敬的说:「万岁呀!你真是一个有道明君,我们的人民得到大王,真是福报之至啊!我希望以后的国王也要以你来做榜样。」


上面那个国王,读者们晓得他是谁?他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啊!


(整理自《佛陀的故事:本生故事》Marie Musaeus-Higgins著/莫佩娴译)






Tags:

华夏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唐朝(九)

◎心缘


【明心网】唐朝皇权衰弱的表现之一──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安史余部还保持相当大的势力,昏懦的唐代宗为了求得苟安,“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而在平叛的过程中,唐朝对内地掌兵的刺史也多加节度使的称号。因此,中原地区也出现了不少的节度使等大小军镇,以后又扩展到全国。他们是地方的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即藩镇。安史之乱后,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镇大多依旧服从中央政府,向中央缴纳赋税;而在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一带的藩镇,即时称“河朔三镇”的成德、魏博和卢龙三镇,则割据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也不向朝廷缴纳赋税。甚至节度使的职位也往往父死子继,或由部下拥立,唐中央只能加以承认,不能更改。除河朔三镇外,重要的藩镇还有淄青镇(治青州,山东益都)、淮西镇(治蔡州,河南汝南)、沧景镇(治沧州)等等。它们也多仿效河朔,专横跋扈,割据称雄。


这种藩镇长期割据的局面,破坏了唐王朝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影响到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此外,各藩镇对境内的人民都实行残暴的统治。节度使为了维护统治,除拼命扩充军队外,还挑选精勇组成亲信“牙兵”。牙兵多“父子相袭,亲党胶固”,有着共同一致的利益。节度使对牙兵供给丰厚,往往能得他们的死力,但这也使牙兵十分骄横,只要节度使对他们稍不如意,他们就或杀或逐,另立新主,遂形成了“变易主帅,如同儿戏”的局面。


当然唐中央政府也试图削弱藩镇的权力,因此中央政府和藩镇时常发生争斗。在德宗和宪宗时期,先后出现了“四镇之乱”和“淮西之乱”。


“四镇之乱”的起因是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继节度使位,要求朝廷加以承认,唐德宗不允许。为了维护世袭特权,魏博镇田悦、淄青镇李纳、山南东道(治襄阳)节度使梁崇义和李惟岳联合起来,共同起兵。不久,梁崇义和李惟岳兵败被杀,田悦和李纳也被唐军打败。但卢龙镇节度使朱滔和成德镇降将王武俊为了争权夺地,又勾结田悦、李纳发动了叛乱。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加入了叛乱的队伍,自称天下都元帅。783年,德宗抽调关内诸镇兵去平定叛乱,泾原镇兵在路过长安时发生哗变,攻進长安。德宗逃到奉天(陕西乾县)。泾原叛军立朱滔的兄弟朱>佄鳎诔ぐ渤频郏徘兀ê蟾奈海K贩浇诙仁估罨彻饴时仍伦冢搅顺ぐ哺浇钟氲伦诜⑸埽土吓崖揖餐刺啤T诶罨彻獾谋破认拢?84年(兴元元年),德宗又从奉天逃到梁州(陕西汉中)。后来,德宗依靠李晟率领的唐军才收复了长安,逐杀朱>仯钟胫焯稀⑼跷淇 ⑻镌谩⒗钅傻仁屏ο嗤仔琶闱科较⒘苏獬∨崖摇?p>“淮西之乱”发生在唐宪宗时期。814年,淮西镇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他更加跋扈,四出攻掠。宪宗遂发兵讨伐淮西。出兵三年仍不能奏效。817年,宪宗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负责统帅全军。当时各道军中都由宦官监军,将领因受到压制,都不愿出力。裴度到前线后,奏请宪宗取消了监军宦官,被动的局面才渐渐扭转过来。在这年冬天一个风雪弥漫的夜里,唐将李愬率领九千士兵突袭淮西镇所在的蔡州城,一举活捉了吴元济,平定了淮西之乱。


淮西平定后,沧景、卢龙、成德等镇相继归顺中央。淄青的李师道独力顽抗,被唐中央发兵打败。到此时,唐朝算是恢复了表面上的统一,但节度使领有重兵的局面并未改变。


藩镇割据也使唐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影响。因为一些藩镇不缴纳赋税,唐中央政府的收入主要依靠江淮一带。为了整顿财政,改革税收制度,增加政府收入,肃宗时负责财政的大臣刘晏和德宗时的杨炎先后实施了一些措施,比如整顿均田制度,把“王役不供,簿籍不挂”的流民和客户,重新编排在国家的均田土地,比如对盐法、漕运的改革,比如平抑物价和实行两税法等。这些措施使唐中央财政状况有所好转。


唐朝皇权衰弱的表现之二—–宦官专权与党争


唐初政治清明,宦官数量不多,地位也很低,只负责皇宫内的守卫和清扫等事宜,无权过问军政大事。玄宗时,这种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开元、天宝年间,宦官激增至三千人,其中五品以上的宦官达千余人,宦官高力士尤被重用,开元末年以后,他居然可以审阅大臣送来的奏章,小事由其处理,大事才由玄宗自己裁决。诸王公主称高力士为“阿翁”,太子称其为“二兄”。此外,玄宗还委派宦官监军到藩国出使等重任。不过,此时宦官势力虽然已经抬头,但对皇帝还是惟命是从,凡事不敢擅专。


安史之乱后,宦官掌握了军权和财权,皇权开始削弱。唐朝宦官专权始于肃宗和代宗时期。肃宗就是由宦官李辅国扶持即位的,而即位后的肃宗对其十分宠信,让其掌管禁兵,并升任兵部尚书。肃宗还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前线著名将领郭子仪和李光弼均受其节制。此外,宦官还掌握了国家财权。


从代宗开始,还以宦官二人充内枢密使,掌管机密、承宣诏旨,权力很大,他们和二护军中尉合称“四贵”。宦官有了武力作后盾,地位愈加巩固。他们有权任免将相,地方上节度使也多从禁军中招用。由于宦官掌握大权,藩镇多引为内援;宦官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以便控制皇帝,也多引藩镇为外援。


德宗时所设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全以宦官充任,统率左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从此,宦官掌典禁军成为定制 。


宦官擅权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灾难。当皇帝不满于宦官时,宦官可以杀死并废立皇帝。唐后期的顺宗、宪宗、敬宗皇帝皆死于宦官之手,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都是由宦官拥立的。也就是说,从宪宗起到唐亡,皇帝都形同傀儡,宦官成为唐朝的实际统治者,而宰相、大臣则成为宦官的附庸,即“南衙”(外朝)成为“北司”(内朝)的附属机构。


除了宦官专权之外,由于政见与利益的分歧,朝廷中形成了不同的派系,互相对立,这就是所谓的朋党。


晚唐时期的朋党之争主要是“牛李党争”。唐朝中央的官僚主要由两种人组成,一是门荫出身,另外则是進士及第出身。依据政治倾向来说,门荫出身的多倾向于没落的门阀士族,進士出身的多倾向于与门阀对立的庶族。


唐朝每年平均中進士的不过三十人,但在官僚阶层中却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的政治地位相同,情趣相合,所以很容易结成党派。当时同榜登第的進士称同年,進士对考官称座主,考官对被他录取的進士称门生,他们之间关系密切,互相援引。士族地主一贯以阀阅自矜,尽管他们的地位已经每况愈下,但他们瞧不起庶族,仇视進士。这两种出身官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由来已久,其中历时最长、斗争最烈的是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之间的“牛李党争”。


牛、李开始结怨是在唐宪宗时期。808年(元和三年)制科考试时,应试的牛僧孺、李宗闵等通过对策,指斥时政,言词激烈,被主考官录取。当时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为宰相,认为他们攻击自己,因此向宪宗哭诉,并指出考试中有舞弊现象。结果考官都遭贬逐,牛僧孺等也长久不予升迁。这是牛李党争的序幕。


牛、李两党斗争的高潮是在文宗时期。两党斗争的形式是两党交替掌权,一党掌权,不问敌党有无人才,一律排斥;不问敌党政策是否可取,一律更张,完全把朋党的利益置于国家社会利益之上。朋党之争的结果是政治更加腐败。


面对牛、李两党的激烈倾轧,文宗束手无策,哀叹说:“去河朔藩镇非难,而除此朋党实难!”


宣宗之后,牛、李两党的领袖人物相继死去,这场持续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朋党之争终于停息。


宦官集团在面对朋党之争时,内部也出现了分裂,但最终一致对付外朝大臣,外朝大臣也相机应变。


一些不甘心受宦官集团的支配的朝臣也曾進行革除弊政、削夺宦官权力的努力,比如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和  “二王八司马”事件以及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但结果是相关大臣或被贬或被杀,宦官势力更加难以动摇。从此,“天下事决于被司,宰相行文书而已”。这种混乱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末。这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唐后期宪宗的“元和中兴”


德宗、顺宗死后,宪宗即位,年号为元和。当时,唐中央财政状况有所好转,有能力扩大和强化中央禁军。而宪宗本人又能励精图治,可以说他是唐朝后期唯一有成就的皇帝,几乎重建了太平盛世。


首先他选用如武元衡、李吉甫、裴度等良臣整顿朝纲,其次他采取正确的削藩策略,即先弱后强,各个击破,孤立元凶。宪宗首先派兵攻打实力较弱的西川和浙西节度使,使其归顺朝廷,接着集中力量对付强大的淮西节度使。由于名相裴度的运筹帷幄,淮西被平定。其他藩镇纷纷献地表示归顺朝廷。《资治通鉴》上说:“自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后人将宪宗在位的这十几年称为“元和中兴”。不过,宪宗虽使藩镇归顺中央,但并没有能铲除根基。


但是,820年,宪宗在试图铲除宦官势力的过程中,被宦官杀死。此后,河朔三镇相继叛变,割据势力越演越烈,这种藩镇割据林立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从德宗开始,到宪宗时代,唐朝的商业也有了進一步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唐后期的扬州,是漕米、海盐、茶叶等货物的集散地,故“雄富冠天下”,商业更加繁荣。许多大食、波斯等外商在这里从事珠宝一类的奢侈品买卖。益州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西南地区出产的各种货物,多在这里运销外地,故商业亦极繁荣。时人称“扬一益二”,可见在唐后期,扬州、益州的经济地位已超越长安和洛阳。东南地区的杭州,到唐后期也发展成了繁荣的商业城市。


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对外贸易城市。外国商船载来了香料、药品、象牙、犀角、珍宝等货物,从中国贩走瓷器、丝绸等物品。唐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商务。明州则是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许多商船从这里出海前往日本。


壮志未酬之君王——唐文宗李涵


宪宗之后,太监刘克明又弑杀了大唐第十七代皇帝唐敬宗,欲立绛王李悟,却被宦官首领王守澄率禁军冲入宫中杀死,李涵被扶立为帝,是为唐文宗,当时宦官的势力可谓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唐朝,到了唐文宗,已是政道昏暗,雾色苍茫之时。朝廷弊端甚多,宦官权倾朝野,宫廷内弥漫著一股恐怖的气氛。


唐文宗不甘大唐就这样衰竭下去,决意挽回失势,光兴祖宗基业。首先恢复单日上朝,勤政爱民,去奢从俭,更下诏释放宫女三千人,让她们重获自由。文宗时常召见侍制官,问及为政得失。朝野发放出一股新气象,人民似乎感觉太平日子将要来临。


太和九年(834年),文宗决定为复兴宗室打最重要的一仗,心腹郑注和李训安排好一连串伏杀所有宦官的大计。本来一切准备妥当,但李训却想独占功劳,竟自行改变策略。十一月二十一日,李训趁文宗上朝之际,派人奏称左金吾厅后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企图乘文宗与众宦官前往观看时,把全部宦官一网打尽。


可宦官首领仇士良行至左仗院时,骤闻幕下传来兵器之声,他心知不妙,立即拼死逃回殿上,挟持文宗進入宫中。李训马上发难,率卫士追杀宦官,连砍数十人。仇士良劫文宗入东上阁门,立紧闭之。不一会,众宦官率神策军出门反攻,见人就杀,就连无辜的大臣亦枉死于剑刃之下,史称此为“甘露之变”。


李训败亡,郑注随后亦被诛杀。文宗无奈,从此愈发受宦官监制,怨恨苦恼。后更自嘲不如亡国之君周赧王和汉献帝,因他们只是受制于诸侯,而今天自己却受制于家奴。可怜文宗,郁郁不得志而终,享年三十一岁。


唐王朝在经历了宪宗时期短暂的中兴后,终于没能挽回颓势,在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的局面中,开始走向分裂,走向灭亡。


《推背图》中关于唐朝灭亡的预言


《推背图》第九象预言了唐王朝的灭亡。该象图中画着一棵大树,树上有一个鸟巢,下面躺着许多死人。暗示着唐末黄巢起义失败,死人无数。


谶文中说:“非白非黑,草头人出。借得一枝,满天飞血。”前两句指黄巢起义,“非白非黑”,即指黄色,暗寓黄巢。后两句讲黄巢起义,与唐朝开战,飞血满天。颂词是:“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山日色红。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繁体的万字上部分与英的下面结合,仍是一个黄字。一二句仍旧是讲黄巢起义,战争死人之多,染红了山河。而三四句讲黄巢起义后,李姓的唐王朝的日子惨淡,已经没有几天好过的了。第四句讲黄巢旧将朱温灭掉唐朝,但朱温建立了后梁,所以说:“可怜巢覆亦成空。”


唐朝的分裂和灭亡


朝政的腐败,藩镇的割据和争斗,使昔日辉煌无比的唐王朝走向了没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也逐渐恶化。在唐文宗时期,唐朝的形势就已经是“官乱人贫,盗贼并起,土崩之忧在旦夕。”到了三十年后的唐僖宗时期,农民已经是“冻无衣,饥无食”,特别在赋税严重的江淮地区,起义浪潮席卷江淮各地,其中还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袁晁和方清的起义,唐朝的统治已然是危在旦夕了。


公元875年,山东王仙芝在濮阳县起义,部卒达数万之众。在发布的檄文中,王仙芝指责唐朝“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而在今山东曹县北的黄巢亦率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


王仙芝和黄巢都是私盐贩子。史书记载,黄巢家有资财好骑射,略通诗书。


后来王仙芝兵败被杀,余部全部归附了黄巢。黄巢号称“冲天大将军”,率军与唐军作战,先后攻下了杭州、福州、泉州、广州、洛阳、长安等地。由于黄巢没有能力约束部队,所经之处均遭洗劫,死人无数,应了《推背图》中的所说的血染山河。


黄巢攻占长安后,唐僖宗逃往成都。黄巢于881年1月在长安自称皇帝,国号为大齐,年号为金统。唐朝的达官显贵或死亡或逃散,消失殆尽。正如一首唐诗描述的“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唐朝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由于长安城内粮食不足,加之黄巢部将朱温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降唐,唐军進攻长安,黄巢不得不放弃长安东撤。884年,黄巢在山东兵败自杀。持续九年的黄巢叛乱虽然平息了,但其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使统一的唐朝走向了分裂。此后,虽然唐朝名义上还存在了二十多年,但已经是名存实亡,唐朝的辖地被各种割据势力瓜分。这些割据势力经过争斗,形成了三个主要的集团:以汴州为中心的朱温,以太原为中心的李克用,以风翔为中心的李茂贞。


907年,朱温废掉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哀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改元为开平。唐朝正式灭亡,历史走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一幕轰轰烈烈的大戏虽然落幕了,但曾经辉煌的唐朝在各个方面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让人回味的朝代。


(正见网)






Tags: ,

妙联趣话:添字联讽洪承畴

◎楚天 整理


【明心网】洪承畴,福建南安人,字彦演,号享九,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为崇祯帝所重。他也感戴崇祯知遇之恩,素以忠节自命,在自家客厅上悬挂了自撰的对联一副: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崇祯十四年,洪承畴率十三万人马「誓为皇帝剿清妖」,与清军战于辽宁松山,兵败被俘,消息传到京师,说洪承畴已经守节殉国,崇祯大痛,亲自设灵祭悼洪的亡灵。哪知此时的洪承畴已经被俘降清,并正为清廷运筹开国规划,一时京城士人大哗,皆不值其所为, 有人就在洪承畴自撰联的联尾各加一字: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两个虚词字眼,一叹一问,犀利辛辣,极尽讥讽,可谓虚词不虚也,洪承畴闻后也是无可奈何。

  

洪承畴降清之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七省经略,并一直总督军务,镇压抗清义军。顺治九年,正好是洪承畴60岁生日,这一天洪府车水马龙,宾客盈门,忽然闯进来一个披麻带孝之人,一看,原来是洪经略的一个门生。只见这个门生到大厅之后嚎啕大哭,边哭边大声朗读当年崇祯祭洪诔文,一时大厅内鸦雀无声,那门生哭罢,把手中一副对联在桌上摊开,扬长而去,大家偷眼看那对联,见上面写的是: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上联嵌抗清名将史可法姓名,下联「成仇」谐音「承畴」,讽刺他叛明卖国、镇压抗清复明义军的变节行为。一褒一贬,跃然纸上,洪承畴当时呆若木鸡,无地自容。

  

洪承畴以先朝重臣降清,又死心塌地辅佐清廷,为时人所不齿。他致仕回到福建南安老家,一次与一位客人对弈。其间有丫鬟上来送茶,客人饮罢,只觉清香扑鼻,仔细一想此日正好是阴历节气「谷雨」,随口道:「我道茶香味这样浓──原来是『雨前茶』!」

  

洪承畴不愧是大学士,信口吟出:「一局棋枰,此日几乎忘谷雨。」而后得意地对客人说:「这恰好是一句上联,你把它续完如何?」客人看看他,缓缓对道:「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两朝领袖」,是指洪承畴在明清两朝都做大官。「别清明」是所谓无情对:字面意思与上联的「忘谷雨」相对(「谷雨」、「清明」都是阴历的节气),而实际却是骂洪承畴受明恩却降清朝,哪儿还有「清明」可言?

  

洪承畴听了,不觉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Tags:

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华夏历史真貌:扩大欧亚交往的统一王朝 元朝(七)

【明心网】音乐和服饰篇


音乐


元代在艺术上也是一个绚丽多姿的时代。蒙古早期的音乐很简朴,仅有锣、鼓、拍板、胡琴等乐器。成吉思汗根据西夏旧贵族高智耀的推荐,把西夏旧乐引入宫廷。窝阔台汗时又征用金太常遗乐于燕京。蒙哥汗时逐渐采用一部分中原音乐。


世祖忽必烈以后,宋朝的雅乐在祭祀中也被采用。而宴乐时则是汉、回回、西夏的乐队,同陈并奏。乐器中有经过中国音乐家改進的由阿拉伯等地传来的风琴,有从波斯传来的火不思(拨弦乐器),也有流行于波斯和阿拉伯一带的唢呐,还有胡琴、箜篌、琵琶、云璈等。元曲的兴起,和当时音乐的发展交流是有密切联系的。


服饰


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于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宋代贵族服饰用金,在技术上已发展到了十八种之多。辽、金统治地区织金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尤以回鹘族地区最为流行,所织衣料最为精美。元代继辽、金之后,在织物上用金更胜于前代。


元代贵妇服饰特征是:一般身份较高的妇女,都戴顾姑冠。普通妇女则戴皮帽。身上所穿的服装都是宽广松肥大,长度大多垂足,衣边扫地,以至在行走时,不得不由奴仆在后跟着托起,敦煌壁画元代供养人形象,就是这种情况。


元代贵族袭汉族制度,在服装上广织龙纹。据《圆史舆服志》记载,皇帝祭祀用衮服、蔽膝、玉簪、革带、绶环等有饰有各种龙纹,仅衮一件就有八条龙,领袖衣边的小龙还不计。龙的图案是汉族人的传统图案,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文化。晚唐五代以后,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建立政权,都无例外沿用了这一图案。到了元代更加突出,除服饰大量用龙之外,在其它生活器具中也广泛使用。元代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


(正见网)






Tags: ,

妙联趣话:武状元难文状元

◎楚天 整理


【明心网】明朝文学家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状元及第,授翰林修撰,嘉靖三年召为翰林学士。

  

相传正德年间,杨升庵状元及第后,从水路乘船返家视亲,行至一河水较窄之处时,恰逢同是衣锦还乡的武状元所乘之船。同一条江,行驶两条状元船,可谓是千载难逢的盛事,但是,两条船谁先走谁后走,却遇到了麻烦。由于这关系到两个状元的身价,一时双方互争先后,毫不相让,结果谁的船都不能前行。为此,两方争执了起来,各说各的理,但是争来争去也没有个结果。

  

最后,武状元眉头一皱,想起了一个主意,就对杨升庵道:「我有一联,你若能对上,我就甘愿尾后;你如果对不上,就要让我先行。」 杨升庵自负文才,一口便答应了对方的提议。于是武状元出上联云:

  

两舟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此联出乎杨升庵的意料,武状元巧用谐音,既指物又论人。以「橹速」谐三国时东吴名臣「鲁肃」,以「帆快」谐西汉初期名将「樊哙」,意含「文不及武」。文思巧妙,意境深邃。杨升庵虽是文状元,但苦思冥想也一时难寻对句对出下联,只好忍辱居后,让自己的船尾随武状元之后而行。

  

从此,这成了杨升庵的一大憾事,几十年来始终耿耿于怀。直到有一天,他的儿子拜堂成亲,一时鼓乐合奏,笛箫齐鸣,杨升庵突然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下联以「笛清」谐北宋大将「狄青」,以「箫和」谐西汉名相「萧何」,鲁肃与樊哙相比确有高下,而狄青与萧何相比,萧何则更胜一筹。自此,上下联可谓对得天衣无缝,而且,杨升庵终于找到了「武不及文」的下联,了却了平生一大憾事。@






No tags for this post.

华夏历史真貌:扩大欧亚交往的统一王朝 元朝(六)

元·钱选 《归去来辞图》 横卷 纸本 设色 纵26厘米 横104厘米 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明心网】绘画篇


文人画和山水画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在创作思想上继承北宋末年文同、苏轼、米芾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上,追求古意和士气,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在元代短短90余年内,画坛名家辈出,其中以赵孟頫、钱选、高克恭、王渊等和号称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最负盛名。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影响后世也最深远。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均对传统山水画進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路。钱选善画青绿山水,师法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赵伯驹,并融進文人画的笔意和气韵,具有一种生拙之趣。高克恭变化出入于米芾、董源、李成之间,形成了浑穆秀润的独特风格,在元初与赵孟頫、钱选并驱。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元四家以他们各自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把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代表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的主流。


元代还有一批山水画家,各有师承,自具特色,在画史上也享誉颇高。其中受赵孟頫影响,兼宗李成、郭熙画法的画家,有盛懋、商琦、曹知白、朱德润、唐棣等人。受黄公望和王蒙影响,兼师董源、巨然的有陆广、马琬、陈汝言、方从义、赵原等人。学习南宋院体山水画法,保留马远、夏圭遗风者有孙君泽、丁野夫等人。此外,王振鹏、李容瑾、朱玉等人的山水楼阁,用笔工整细密,折算精确,为元代界画名家。


元代人物画远不如山水、花鸟画兴盛。由于尖锐、复杂的民族、阶级、社会矛盾,大多数画家避世,漠视人生。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画家,主要借山川、枯木、竹石,寄情抒志,疏于表现人事。因此,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画极少。而随着宗教的风行,在佛道人物画方面,有一定提高。艺术方面,有些画家汲取文人画的笔墨技巧,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刘贯道师法晋唐,集古人之长,笔法凝重坚实,人物意态舒畅,为元初高手。何澄继承南宋院体遗规,开元代人物画逸笔先路。王振鹏师法李公麟,笔法流畅劲健,人物神情生动,白描间以淡墨渲染,突破了一般只用线描的程式。钱选人物画学自晋、唐,衣纹多用顾恺之高古游丝描,工稳而不板滞,蕴清秀于古拙,自成一种格调。任仁发人物鞍马师法唐人,笔法工细流畅,笔调明快清丽,保留了较多的唐人传统,但亦有自己风貌,在元初与赵孟頫齐名。张渥以画白描人物见长,师法李公麟,用笔流畅飘逸,形象真实,栩栩如生,被誉为“妙绝当世”。王绎善画肖像,笔法细劲,造型准确,神态生动,在元代肖像画家中成就最为突出。颜辉在宗教人物画方面,负有盛誉,他用笔粗润豪放,略近南宋梁楷泼墨法,于水墨晕染中现出凹凸效果。


随着文人画的兴盛,元代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的绘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发展,并发生显著变化。其题材往往寓意高洁、孤傲,寄托画家的思想情操。艺术上讲求自然天趣,不尚雕饰和工丽,提倡以素净为贵。主要用水墨技法表现。其画风开启了后来的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声。钱选变工丽细密为清润淡雅,晚年更创不假雕饰的水墨写意和彩色没骨的画法。王渊师法黄荃,作品多用水墨法,变工整富丽为简逸秀淡,是元代成就最突出的花鸟画大家。陈琳、张中笔法粗简,突破了宋代院体绘画一丝不苟的规格。竹石画家最著名的有高克恭、赵孟頫、柯九思、吴镇、顾安、倪瓒等人,大都继承文同、苏轼或王庭筠的传统而有自己特色,以水墨法见长。张逊善画双钩竹,在元代几成绝响。其他竹石名家尚有李倜、谢庭芝等人。以画梅著称者有邹复雷、王冕等人,他们多学自仲仁和尚和杨无咎。 


壁画


元代壁画在继承唐宋和辽金壁画传统基础上亦有新的变化,分布地区也很广,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从实物遗存和文献记载看,有元寺观壁画、墓室壁画、皇家宫殿和达官贵人府邸厅堂壁画。山水、竹石、花鸟等题材的增多,是元代壁画的显著特点之一。如敦煌、安西榆林窟(万佛峡)等地保存的元代壁画,西藏日喀则德钦颇章宫里的壁画,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壁画,山西洪洞广胜寺元代杂剧的壁画等,不仅是艺术瑰宝,而且是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文物,见于记载的壁画画家有朱玉、李时等名手。元代壁画的盛行,使得唐宋以来吴道子、武宗元等人的优秀壁画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在中国绘画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雕塑艺术


在雕塑方面,元代的大师们,吸收了外来的技巧,继承了中原的传统,特点在于力求表现出个性来。代表任务是刘元。


刘元字秉元,河北宝坻人,幼年跟道士学中国的传统技法,后来又跟尼泊尔人阿尼哥学“画、塑、铸金之艺”,学塑“西天梵相”,神思妙合,称为绝艺。


(正见网)






Tags:

唐诗欣赏:行经华阴

◎文思格


【明心网】


行经华阴

崔颢


O齔A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作者简介


崔颢(公元 ?─754),盛唐著名诗人。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来经过边塞之行,诗风变为雄浑奔放。明人辑有《崔颢集》。


字句浅释


解题:作者北上京都长安,路过华阴县时写下了这首境界雄浑而意蕴深远的唐诗精品。O齔A:山很高峻的样子。太华:即西岳华山。咸京:即当时的都城长安,因为秦时叫咸阳,故称之为咸京。天外:比喻高入云霄。三峰:指著名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武帝祠:汉武帝为祭巨灵神而设立的祠堂。仙人掌:华山各峰中最峭的一峰。秦关:秦代的潼关(或说函谷关)。驿路:沿途设有驿站的大路。汉?:?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五帝的地方,即后世的神坛之类。这里指秦汉两代在咸阳北面建立的五个?。借问:恭敬的问语,如现在说“请问”。


全诗串讲


高峻的西岳华山俯视着都城咸京,三峰耸入云天决非人力所能削成。

祭祀巨灵的武帝祠前云气正消散,最陡峭的仙人掌峰上雨后刚放晴。

黄河华山北接秦时大关形势壮险,来往驿路西连秦汉五?地势坦平。

请问路边追名逐利的来往旅客们,哪里比得上就在这里学道求长生?

言外之意


此诗在结构、内容安排和写作手法上都很有独到之处。结构上打破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格局;内容上,前六句全是写景,第七句突然从景中跳出来,眼光转向路旁的游客,末句又用一个结论性的问句来结束全诗;这种特殊写法并没有让读者感到突然,那是因为作者在整个写景过程中都运用了暗示、隐喻、双关等巧妙的写作手法,让读者在领略景物壮美的同时,思想上已经逐渐的靠近了作者最后要得出的结论:


第一句在强调了华山的高峻(O齔A)后,用一个“俯”字,活灵活现的表现出“群仙居止的华山向下俯视帝王之都的长安”这一形象,不但生动、气势非凡,而且隐喻了“人间的至高至贵,在神仙眼里都是很低的”这一层涵义;第二句写“三峰”直入云天、高出“天外”,当然是人间刀斧削不出来的,暗示着“只有巨灵神的鬼斧神工才能成就”(传说华山各峰都是巨灵手劈而成),同时隐含了“神力高与人力”之意;第三句暗示了“礼敬神灵可以驱散迷雾”之意;第四句为双关句,除了文字层面的意义外,隐喻层面表示“人间难以把握的风雨阴晴等自然现像,只是仙人们手掌上随心所欲的游戏而已”;第五、六两句并非写实在的“眼中景”,而是把读者推到一个凌空而立、向下俯视诗人“意中景”的位置上,使人有心胸开阔、眼光高远的感觉。第五句用一个“枕”字把黄河、华山人格化了,再用一个双关的“险”字,不但有“河山、秦关壮美险要”的字面内涵,而且隐含“北上京都求名逐利之仕途充满风险”之意;第六句除了字面意义外,“平”字双关,托出“西去事神的大路是平坦的”这一层含义。有了以上各句中写作方法的巧妙运用,读者已经能多少感觉得到诗人最后问句中的结论了,因此不会觉得诗人貌似突然的问句是信口开河。


(正见网)






Tags:

华夏历史真貌:扩大欧亚交往的统一王朝 元朝(五)

◎心缘


【明心网】文学和史学篇


文学


元朝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


元曲,是元朝文学上的最高成就,与唐诗宋词可以比肩。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两种。剧曲当时称为杂剧,在元代极为盛行。据统计,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有八十多人,作品有五百多种,保存到现在的还有160多种。


元朝以前,传统的文学体裁是抒情的诗歌和散文,而从元以后,文学作品的体裁出现了有情节、有人物、有说有唱的戏剧。


在至元、大德时期(1264年~1307年),出现的著名剧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人,世称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品是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情女离魂》等。此外,王实甫的《西厢记》也是脍炙人口的名著。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散曲,是指象杂剧中的曲牌一样而没有念白和折子的歌曲,或者简而言之是元代的民歌。其中包括成套的“套数”和“小令”,据不完全统计,散曲作家中有姓名可考者有187人。


在南方,以南曲腔调演唱的温州杂剧等地方戏发展成为南戏,亦称传奇。著名的四大传奇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


杂剧、散曲和南戏(传奇)多方面的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对后来戏剧文学的发展和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兴起,都有深远的影响。


史诗


元朝除了为后世留下了杂剧、散曲和南戏(传奇)外,还留下了一些优秀的史诗。比如藏族民间说唱体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是在元朝写就的。当时在全国广泛流传。还有《密勒日巴传》,作者署名是后藏疯人海如嘎,成书约在13世纪后期,主要描写僧人密勒日巴的一生。


此外,还有作者不可考的《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不仅记录了蒙古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的历史,而且也是诗歌、口碑、传说等民间口头文学的汇编,是一部蒙古民族的史诗,也是蒙古族的可考的第一部历史文献。


史学


元朝的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马端临所著的《文献通考》。马端临(1254年~1323年),字贵与,饶州乐平(属江西)人。他仿照唐代杜佑《通典》的体例,写成了《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是一部着重叙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分类通史。全书348卷,分为24类。它以《通典》为蓝本,但在选材范围和规模上都超过了《通典》。内容不仅采用经史,而且摘引奏疏议论,尤详于宋代史实,反映出他重视近现代史研究的精神。


此外,元朝官修史书也十分盛行。元朝建立之后,沿袭中原旧制,各帝死后,都由翰林国史院或指定史官编纂《实录》。只有顺帝因国亡而未及编写。明洪武二年修《元史》就是以元代的《实录》及《后妃功臣列传》等为蓝本的。《元实录》今已遗失,仅能从《元史》中略窥其梗概。元代官撰的主要史籍流传下来的有《宋史》、《辽史》、《金史》。元代官修的大型史籍还有《大元一统志》和《经世大典》等。


由翰林国史院用蒙文编写、类似汉文《实录》的《脱卜赤颜》是蒙古皇室的秘史。由蒙古近臣编写,藏在奎章阁。《脱卜赤颜》后来不断续修。原本已佚,但在后来编写的《黄金史》等书中,尚保存一些片断。


(正见网)






No tags for this post.

华夏历史真貌:扩大欧亚交往的统一王朝 元朝(四)

◎心缘


【明心网】扩大的欧亚交往


蒙古大军自成吉思汗起的三次远征,使蒙古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到了忽必烈灭掉南宋,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王朝,这个帝国达到了鼎盛时期。虽然这个帝国所属的四大汗国因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而相继演化为独立的国家,但它们在元朝的对欧亚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方面却起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这些独立的汗国依然尊奉元朝皇帝为大汗,称之为“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承认元朝皇帝为其宗主,它们是元朝的“宗藩之国”。因此,这些汗国的汗未要得到元朝皇帝–大汗的认可,而且,相互间使节来往不断。西方使节和商人前往中国,也都要经过这些汗国。一些城市成为了东西方往来的交通枢纽。从1240年到1340年的100年间,是中国和欧洲可以直接接触的唯一机会,因为在此前后阿拉伯和土耳其人都多少阻碍了东西方的交流。


其次,蒙古三次西征,都有大批外国官员和工匠被掳东来,以后又有大批中亚商人、旅行家相继来到元朝,他们中有回回人、西域人、大食人等。他们在元朝从政经商,也带来了阿拉伯的科学和文化。在整个元朝,波斯、阿拉伯天文立法、数学、医学、史学等书籍大量传入中国。


与此同时,一些蒙古人和汉人也迁往中亚、西亚各地。当时,中国在技术上领先世界1000年。火药、纸币、印刷术、瓷器、医药、艺术等在此时经过阿拉伯传入欧洲,影响着欧洲的历史進程。


当时来到中国的商人应该非常多,但留下文字资料的只有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虽然一些人质疑其游记的真实性,但时间为他做出了证明。其书中所记载的路线和诸多关于元朝的记述都被证明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扩大的欧亚交往一方面促進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但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迁移,人种的混杂也逐渐增多,这样致使后代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根,也使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忽必烈之后的皇位之争


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之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他在位时间较后代其他皇帝都长,为十三年(1295年~1307年)。铁穆耳是个守成之君,基本上执行着元世祖的既定政策,没有更多的建树。


成宗死后,蒙古人对中国的统治开始走向衰弱。在随后的26年中,元朝一共换了7个皇帝。成宗因为没有儿子,所以由其侄子海山继承,这就是武宗。武宗在位四年多(1307年~1311年),后由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嗣位,即仁宗。仁宗在位九年多(1311年~1320年),死后,传位于儿子英宗。英宗统治时期,内部矛盾十分尖锐,皇权之争与权臣派系之争非常激烈,政局不稳。以御史大夫铁失为首的一派权臣,勾结诸王亲贵,发动政变,于上都之南三十里的南坡,刺杀英宗,史称“南坡之变”。他们拥立忽必烈孙、晋王也孙铁木耳为帝,是为泰定帝。


而泰定帝死后的五年之间,换了五个皇帝。泰定帝的儿子天顺帝在位不到两个月,就被武宗次子文宗图帖睦尔赶下台。文宗即位一年后,迫于形势,又让位于总领漠北军事的异母兄明宗和世?。明宗自一月即位于和宁之北,至八月,就被权臣燕铁木儿和文宗密谋害死,文宗复位。他在位四年,死后,由文宗皇后与燕铁木儿等立明宗年仅七岁的次子为帝,即宁宗。他十月即位,十一月就死了。燕铁木儿和文宗皇后又立明宗长子妥”滋蓝郏丛┐实鬯车邸K萌ǔ贾涞拿埽至巳嗄甑耐持巍?p>关于元朝灭亡的预言


《推背图》第二十六象预言了元朝的灭亡。二十六象的图中画着一个僧人,后面跟着几个美女。暗指元顺帝受僧人迷惑,妄信房中术,整天沉迷于女色中。


谶文是:“时无夜,年无米。花不飞,贼四起。”第一句指元顺帝与僧人整日淫乐,不分昼夜,而庄稼却是年年欠收,百姓家里没有隔夜的粮食。老百姓没办法生活,只好四处为贼,但元顺帝却根本听不到这方面的消息。


颂文是“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陔。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澈夜开。”其中“木木”合起来是个林字,指红巾军所立的皇帝韩林儿。意思是说中原红巾军起,韩林儿已经逼近京城;四面八方都响起了警报。而元顺帝却相信房中有长生术,不分昼夜的在宫闱中淫乐。


元朝末年的天灾和元朝的灭亡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是顺帝,在位35年(1333年至1368年)。因为他荒淫无道,因此他在位期间是元朝历史上疫病流行最多的时期,史书载有12次之多。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疫病发生。疫病在顺帝至正后期尤其集中,几乎到了每年都有一场疫病的地步。


至正十二年(1352年)以后,大疫一场连着一场爆发,社会秩序混乱。这年正月,翼州、保德州发生大疫。至夏天,龙兴发生大疫。至正十三年(1353年),黄州、饶州大疫。十二月,大同路大疫,许多人得病死去,文书记载是“死者大半”。 至正十四年(1354年)四月,江西、湖广先是出现大饥荒,后是“民疫疠者甚众”。十月,京师先是大饥,“民有父子相食者”,疫病又接踵而至。至正十六年春天,河南大疫流行。至正十七年(1357年)六月,菖州蒙阳县大疫。至正十八年(1358年)六月,汾州大疫。这时期中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政府派军队前去围剿,“两河被兵之民携老幼流入京师,重以饥疫,死者枕藉”。宦官朴不花雇人收埋尸体,到至正二十年四月,累计掩埋了20余万人。这场京师大疫连续两年之久。


至正十九年(1359年)春夏,莒州沂水、日照二县和广东南雄路大疫。这年二月,在金陵建立政权的朱元璋派兵突然攻至杭州,杭州被迫关闭城门达三月之久。城门被围不久,城内粮食吃尽,由于四周交通被切断,粮食无法运入城内。 “一城之人,饿死者十六七”。朱元璋兵退后,从吴淞江里来的运米船先后到达,人们眼看可以活命了,传染病却开始蔓延,死亡大半。至正二十年(1360年)夏天,南方一些地区疫病流传,其中绍兴路的山阴、会稽二县疫病最为严重。二年之后的春夏之交,绍兴路又一次出现大疫。


同那些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朝代一样,蒙古人缔造的帝国和王朝的崩溃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的昏庸无道。


元朝末年,统治黑暗,经济崩溃,黄河决口,灾害连年,而顺帝对此不闻不问,继续行其荒淫之事。政治的腐败,军费的无限扩张,皇帝、贵族和官僚,只知享乐,欺压百姓,各种矛盾已经发展到了激化的地步。尽管中国老百姓一向不过问政治,但就如温州、台州老百姓的旗子所写的:“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就如《醉太平小令》所描述的:“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哭人,钞买钞,何曾见?贼作官,官作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于是,当积怨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喷发而出。元朝末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其中,以方国珍举兵最早,首先在浙江沿海袭击官船。此后白莲教成为反元的中心,以韩山童为首领,密谋起兵,后来因计划泄露被杀! 韩山童死后,刘福通立其子韩林儿为帝,组成红巾军。另有自称红巾南派的徐寿辉、陈友谅、方国珍等人,以及不属于红巾的张世诚。


朱元璋为后起之秀,他先依附郭子兴,待郭子兴死后,余将归朱元璋,兵势强盛,其后阳奉韩林儿为北方屏障,依序击败南方之陈友谅、张世诚、方国珍。大局已定,朱元璋在应天府即位,是为明太祖,改元为”洪武”。1367年,朱元璋发布讨元文告,命将领徐达、常遇春北伐,第二年,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中国的统治终于宣告结束,入主中原仅九十年。


(正见网)






Tags: , ,

成语故事:求仁得仁

◎一斗


【明心网】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今河北省)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国君想立叔齐为太子。他死后叔齐想把王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 于是逃走了,叔齐觉得自己不应该继承王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推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后来伯夷、叔齐听说西岐(今陕西岐山)的西伯昌是位有道德的人,便长途跋涉来到西岐。此时,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了,追认西伯昌为文王,带著文王的棺木,向东方进军准备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不赞成这种以暴易暴的做法,拉著周武王的马缰绳劝他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朝的臣子却要讨伐君主,这叫做仁吗?”周武王不听。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里挖野菜,后来就饿死了。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究竟是甚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圣贤。” 子贡问:“那样的圣贤却被饿死了,难道他们就没有甚么怨言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最终得到仁德,他们又有甚么可抱怨的呢?”


“求仁得仁”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得以实现。


(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和《论语·述尔》)


[原文](子贡)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正见网)






Tags:

华夏历史真貌:扩大欧亚交往的统一王朝 元朝(二)

◎心缘


【明心网】窝阔台统治时期


成吉思汗死后第二年,他的第三子窝阔台继位,成为蒙古国的第二代大汗,是为太宗。窝阔台是成吉思汗诸子中最为明智的人。他具有与父亲一样的判断能力和稳重,生性随和,待人非常宽厚和慷慨。他一直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战功显赫。在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前,被确定为大汗继承人。


继续对外扩张的窝阔台


窝阔台遵循父亲的遗嘱,继续南下。他向南宋借路,包围金朝京城开封。1230年,蒙古两路進兵,一路自陕西通过兴元(今汉中),大败金兵于均州(今河南禹县)。另一路自山西蒲州渡过黄河,于1233年攻破开封,金朝皇帝逃至蔡州。蒙古又联合南宋围攻蔡州。金哀宗派使者向宋理宗(宋宁宗的继子,名叫赵昀)求和,说:“金朝被灭,下一步就挨到宋国了;如果跟我们联合,对金、宋两国都有好处。”宋理宗没有理睬他,金哀宗走投无路,只好自杀。公元1234年,金朝在蒙、宋两军夹攻下灭亡。金自阿骨打建国,至亡国,历一百二十年(1115-1234)。


灭金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235年,窝阔台召开大会,决定第二次西征:远征今天的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以及这一带所有没有被征服的国家,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儿子拔都为统帅,而窝阔台的长子贵由和拖雷的长子蒙哥随军出征。


此次西征,蒙古军队于1236年征服了伏尔加河流域的几个部落以及莫尔多瓦国;1238年攻下了莫斯科城和基辅;1241年,進攻波兰和匈牙利,并打败了波德联军。同年,窝阔台去世。1242年,拔都率军撤退,留驻在伏尔加河下游,并在此建立起了钦察汗国。俄罗斯编年史称钦察汗国为金帐汗国,这个名称在文献里一直沿用下来。后来,拔都去世后,他的弟弟即位。虽然钦察汗国名义上仍对蒙古大汗称藩,但实际上已经成为独立的国家。


在窝阔台统治时期,蒙古人完成了对中国北部、波斯和南俄地区的征服。


窝阔台对蒙古国的治理


窝阔台驻营于哈拉和林。虽然早在成吉思汗统治期间,至少是从1220年起,哈拉和林,或者是它附近的某地,可能已经被选为理想中的都城,但是,正是窝阔台于1235年在哈拉和林周围筑起防护墙,才使它成为新帝国的真正都城。  


在窝阔台统治时期,他重用汉化契丹人耶律楚材,并采纳了耶律楚材的诸多建议。比如在蒙古中书省的机构内设立中国、唐兀惕、回鹘、波斯等局〔回鹘人在长时期内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由于蒙古人长期使用适应军事需要的传令制度,耶律楚材便下令沿着这些道路,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立粮仓。此外,耶律楚材还制定了一种固定预算,以此为依据,中国人按户以银、丝和谷物交纳赋税,蒙古人交纳其马、牛、羊的10%。1230年,将被征服地区划为十路,每路都有由蒙古官员和中国文人组成的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耶律楚材还在北京和平阳办学,对年轻的蒙古封建主進行儒家教育。同时招收大批中国人進入蒙古民政机构。他对窝阔台说:“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


除了耶律楚材外,窝阔台还信任聂思托里安教徒、克烈部人镇海等人。蒙古国继续以强盛的姿态向前发展着。


蒙哥统治时期


窝阔台在第二次西征中病逝后,1246年,其长子贵由被立为第三代大汗,是为定宗。1248年,贵由死在讨伐拔都的西行途中。1251年,成吉思汗最小儿子拖雷的长子蒙哥凭借其武功和拔都的支持,继承汗位,成为蒙古第四代大汗,是为宪宗。


蒙哥给自窝阔台去世后几乎停止了的蒙古征服战争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在1253年干斡难河源处召开的忽里台大会上,蒙哥决定派他的弟弟旭烈兀去征服报达(巴格达)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哈里发王朝,以此完成对波斯的征服,然后继续去征服叙利亚。其次,蒙哥本人与他的另一个弟弟忽必烈重新开始发动对中国宋朝的攻势。


旭烈兀第三次西征


1256年,旭烈兀灭亡了木剌夷国。接着,又攻下阿拔斯哈里发的报达国(巴格达)。1259年,進军苫国(叙利亚)京城大马司(大马士革)。算端(今译苏丹,回教国君主)纳昔儿弃城逃走。但在密昔儿(埃及)援军的反攻下,蒙古军又退出苫国境。旭烈兀留居帖必力思,建立了伊利汗国。


至此,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经过三次西征,在兀鲁思的基础上,形成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四大汗国的汗,本是中央分封出去的四个最高军政首领,与中央保持有藩属关系,直接向大汗负责。不过,后来,为争夺大汗权位,各汗国的汗矛盾激化,再加上各汗国间缺乏必要和有力的经济联系,这个松散的联合体日趋瓦解。其中,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独立,而窝阔台汗国由于窝阔台(太宗)和他儿子贵由(定宗)相继被选为大汗,其领地一直归中央管辖,实际上没有形成单独的汗国。


蒙哥征宋


蒙古与南宋在1234年联合灭金后,双方开始处于正面冲突状态。窝阔台时期,蒙古主力主要放在西征方面。对南宋,虽也曾出兵攻打过襄阳和川北,但都被宋军击败。


蒙哥即大汗位后,除派六弟旭烈兀率军西征外,又令四弟忽必烈继续南進。蒙古军在進攻南宋的战争中,尽管南宋朝廷君主软弱、大臣无能,但却遇到了南宋军队的顽强抵抗,蒙古统治者认识到灭亡南宋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在人口众多的南方,河流山脉纵横交错,都市地区人口密集,唯一可能進行的战争是围攻战。在围攻战中,来自草原的牧民们有些不知所措。如果要在中国南方取得胜利,必须有大批步兵团和一整套“火炮”设备。


为此,蒙哥令忽必烈采取迂回包抄的战略。1252年10月,忽必烈与大将军速不台之子兀良哈台一起离开了陕西,经四川而進入云南。云南当时尚不属于中国,它自八世纪起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王国,即南诏,或名大理,由罗罗人或名傣人居住的非中国人的国家。由于处在地势复杂的山区,南诏总是能够保持完整的独立。忽必烈攻占其都城大理和善阐(云南府,也许是平定乡),被中国人称为段兴智的大理王在善阐避难(1253年)。忽必烈允许大理王作为“摩诃罗嵯”继续保留王位,但在他身旁安置了一位投降蒙古的中国人刘时中为蒙古行政官。尽管旧王朝保留了下来,但是整个云南被分割为若干蒙古军事管辖区。接着,兀良哈台攻打吐蕃,迫使他们–至少是与云南邻近的吐蕃人–承认了蒙古宗主权。大理国传国二十二世,共316年。


1257年年底,兀良哈台攻打安南国(都城河内)。兀良哈台从云南南下到东京平原,掠夺河内城,1258年3月,安南王陈太宗承认自己是蒙古人的属臣。


1258年9月,蒙哥决定亲自南下征宋。10月,他率蒙古主力从陕西進入四川,夺取了保宁。此后,在围攻战略要地合州时,蒙哥染上痢疾,于1259年8月11日在该城附近病故。


蒙哥死时,忽必烈正率领另一支蒙军从河北南下,围攻长江中游湖北省汉口对岸的鄂州(今武昌)。同时,兀良哈台(他已于1257年底从东京平原回到云南)离开云南,前往广西,他在广西攻打桂林,接着又到湖南攻打长沙。这样,当蒙哥去世时,宋朝已是北、西、南三面同时被围。但是,蒙哥的去世使宋朝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为了争得汗位,忽必烈暂时停止了对南宋的進攻,与宋臣贾似道和谈,签订了停战协议,即以长江作为两个帝国的共同边界线。此后,忽必烈率军返回河北。


蒙哥的统治


蒙哥即位时四十三岁,他是继成吉思汗之后最杰出的蒙古大汗。蒙哥沉默寡言、不好侈靡和狂饮暴食,唯一的乐趣是打猎。他使札撒和祖辈的戒律恢复其原来的严厉性。他还是一位能干的领袖和严厉而公正的管理者(他支付了他的前辈们签字而未付款的大量票据)。当然,他更是一位头脑冷静、理智的政治家。因此,他完全恢复了成吉思汗建立起来的强有力的国家。他加强了行政管理机构,把蒙古帝国建设成为了一个正规的大国。


尽管在蒙哥统治初期,他出于对拔都的感恩(因为是拔都使他当上了皇帝),而默许了拔都在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内实行独立统治。不过,1255年拔都去世后,蒙哥禁止了成吉思汗诸封地上的大汗的分裂蒙古帝国的行为,比如不允许他们享有免税权,或者与中央政权的代理人一起分享国家的税收等。


蒙哥是由信仰聂思托里安教的母亲、克烈部公主唆鲁禾帖尼抚养大的,所以他信仰聂思托里安教。他挑选了克烈部人、聂思托里安教徒孛鲁合为丞相。但是,他也倾向于佛教和道教。


在蒙哥统治时期,蒙古帝国恢复了成吉思汗时期的强大,其对外的扩张为元朝的强大以及欧亚间交往的扩大進一步奠定了基础。


(正见网)






No tags for this post.

华夏历史真貌:扩大欧亚交往的统一王朝 元朝(一)

◎心缘


【明心网】在南宋偏安于江南之际,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蒙古乞颜氏贵族铁木真的势力开始强大,并逐渐统一了漠北草原,随之建立了草原帝国“大蒙古国”。新兴的蒙古国在强烈的扩张欲望驱使下,三次西征,横跨欧亚大陆,甚至打到了今天的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一带,令欧洲也为之震动。其后,回师的蒙古军队在大汗忽必烈的率领下,南下先后灭掉了西夏、金和南宋,并在1271年正式建立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大兴)。中华历史大舞台在宋朝拉上帷幕后,再度出现了一个王朝统治的格局,继续上演着似曾相识的一幕幕悲喜剧。


虽然元朝的统治者在一些史学家们看来是未开化的蛮族,但事实上,它继承并发展了历代中原王朝的传统,对中国的治理是卓有成效的。史书记载,元朝的创建者忽必烈热心汉文化,并在继承大汗王位后,改革蒙古旧制,实行汉法,任用汉人,吸收了汉族文化中的有益之处。这使得中国文化在元朝时得以继续发展,文学形式上以元曲著称,并与唐诗宋词比肩共同为后世所推崇;绘画艺术则在宋朝的基础上达到了又一颠峰时期。


此外,由于蒙古三次西征,使东起太平洋,西到波罗地海,南临波斯湾,蒙古大汗的金牌可直达各地,以往阻塞不通的道路得以开辟,欧亚大陆的交往在元朝时進一步加强,可以说盛极一时。这种交往一方面体现在波斯、阿拉伯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书籍大量传入中国;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中国的火药和各种工艺技术、丝绸等商品大量進入欧洲。这种交往使东西方在科技等方面相互借鉴,進一步促進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交往,才有了最早系统的向欧洲介绍中国的一部书:《马可·波罗游记》。书中不仅介绍了元朝大都以及其它城市的风土人情,而且向欧洲人介绍了元朝丰富的物产、发达的工商业和交通、宗教、科技和各种完善的制度,对欧洲的发展给予诸多的启示。


不过,从另一方面,由于东西方交往的增多,人种的混杂也逐渐增多。其产生的后果就是这些混杂人种的后代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根,也使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推背图》和《梅花诗》中关于元朝建立的相关预言


《推背图》第二十五象预言了元朝的建立及整个元朝的气数。图中画一把铁斧,柄分十节,内涵十分浓缩;粗略的解释是:斧头(铁),斧柄(木),暗指元太祖叫铁木真;斧柄分十节意思是接下来元朝有十个皇帝。简简单单一幅图,就将一个朝代的大趋势刻画尽致。


谶文是:“北帝南臣,一兀自立。离离河水,燕巢补 。”“北帝南臣”预示着南朝(汉人)将向北方(胡人)臣服。“离离河水”指元太祖称帝于离河。颂文是:“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 其中“子子孙孙五五宜 ”,“五五”为“十”是一个意思,指元朝历经十个皇帝而亡。


《梅花诗》第三节是:“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天地相乘数一原”是说天干地支相乘的年代又回到了原头,就是新朝代的气数来了。“忽逢甲子又兴元”的“忽”字隐涉了元世祖忽必烈,“兴元”指元朝兴起。忽必烈于公元1260年即大汗位,于公元1264年(甲子年) 登基兴建元朝,定年号为至元元年,后又迁都燕京。至1271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取《易经》中“乾元”的意思,改国号为“大元”,统治中国。元朝虽然因元世祖忽必烈的雄才大略,而得以发展,但在忽必烈死后,就马上陷入一片争权夺位的混乱之中了。在经历了从元世祖至元顺帝的十位皇帝后, 这个辉煌一时,曾经横跨欧亚的短命王朝,就走入了灭亡。若从公元1279年宋朝最后灭亡算到公元1368年元朝被灭,也差不多八十八年,正所谓“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一句,也影射了元顺帝时,宦官扑不花扣压警讯不上报皇帝的害元之事。正是“残花”“总不言”。


元朝的建立


谈到元朝的建立,我们不得不从蒙古的崛起和发展谈起。


蒙古的崛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的祖先是突厥族的一支,属于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原先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外蒙古之东,以游牧为生,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南宋时部族林立,不相统属,但名义上均属于金。主要的部族有:乞颜、塔塔儿、蔑儿乞、克烈、乃蛮等。为了掠夺财富,蒙古各部贵族之间经常進行残酷的战争。


乞颜部酋长也速该,是一位勇士,曾与塔塔儿作战,一连俘杀了塔塔儿二个酋长,其中一个名叫铁木真兀格,恰在此时,也速该的妻子在家产子,新生儿“手握凝血如赤石”,也速该深以为奇,因此以铁木真之名为之命名,以纪念自己的武功。


铁木真九岁那年,也速该把铁木真带到一个朋友家订亲。他把铁木真留在朋友家里独自回家,赶了一段路,因为肚子饿,想找点东西吃,正好看见有一批塔塔儿部人在草原上举行宴会。他便下马走進人群,按照当地风俗,参加了塔塔儿人的宴会。


塔塔儿部有人认出了也速该,偷偷的在其食物里放了毒药。也速该中毒而亡。也速该一死,乞颜部失掉了首领,人心涣散,而原来归附也速该的泰亦赤部也脱离了他们,还带走了不少也速该的奴隶和牲畜。铁木真的家境逐渐恶化。


泰亦赤部的首领担心铁木真长大成人后向他们报仇,就带领人马捉拿铁木真。铁木真得到消息后逃到一座森林里。


铁木真在森林里躲了九天九夜,没吃没喝,最后忍不住饥饿,走了出来。他一出森林,就被泰亦赤人抓住了,并被公开示众。铁木真忍辱负重,一次趁看守不防备,逃了出来。


此后,铁木真和母亲、弟妹躲進深山里,靠捉土拨鼠、野鼠来维持生活。 这种艰苦的生活,磨练了铁木真兄弟的坚强意志。铁木真为了恢复父亲的事业,想尽办法,渐渐把原先部落失散的亲属和百姓聚拢起来,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由于铁木真兄弟能征善战,因此在与其它部落的争斗中不断取得胜利。


铁木真没有忘记自己的杀父仇人塔塔儿部首领蔑古真。没有多久,蔑古真得罪了金朝,金朝派丞相完颜襄约铁木真配合進攻塔塔儿部。铁木真认为这是个报仇的好机会,就和金兵一起夹击塔塔儿部,把塔塔儿部打得全军覆没,俘获了大批人口和牲畜、辎重。


以后,铁木真又经过几次战斗,陆续消灭了蒙古高原其它部落,统一了漠北草原,从此就统称草原各部为蒙古。历史再一次验证了“胜者为王”这一道理。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部族大会—忽里台大会,并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铁木真被推戴为“成吉思汗”。“成吉思”在蒙古语中,音是“大海的意思”,“汗”则代表伟大崇高,所以“成吉思汗”是“大海原的君主”,也就是“全世界的君主”之意。从这个尊号我们可以看出,蒙古人非常崇拜这位英雄。铁木真后被尊为元太祖。当时铁木真定都和林(今外蒙古库伦西南),其地初期仅有宫帐,无固定建筑物,三十年后,才开始建城垣、市场、宫殿、官署,国家的规模才算是完成。


成吉思汗即位以后,首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军事制度。当时的蒙古国是一个军事行政的联合体,建立在军事编制和领户分封的基础之上。它按照十進制的办法,把蒙古各部牧民统一划分为十户、百户、千户、万户,打破了原来的氏族组织,并相应的设立了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


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领户分封制。万户长和千户长由成吉思汗直接任命分封。万户长及千户长按其等级高低,领有一定范围的大小不同的疆域作为封地,并领有封地内数量不等的封户,成为大小领主。享受领户分封的是宗亲和异姓功臣。还初步形成了一套行政管理体系。


其次,成吉思汗下令编制法典,称为“大札撒”。


此外,成吉思汗还下令使用蒙古文字。从此蒙古有了自己的文字和印信。成吉思汗的”大札撒”(法令)就是用这种文字纪录下来的。


在成吉思汗的统治之下,蒙古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汗国。


成吉思汗的对外扩张


铁木真在北方称汗之时,南面仍旧是金、夏、南宋等三国鼎立的局面。


金国是由定居在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完颜部的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立的,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此后,金国开始强大,并在灭掉辽国后,向宋朝发起了進攻,俘虏了宋徽宗和钦宗等三千多皇室成员和大臣,致使北宋灭亡。在南宋偏安临安之时,金朝则统治着中国北方的大部分领土。


西夏是由居住在西北的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建立的。1038年,元昊正式建国,并称帝。西夏主要统治西北地区。因为西夏拥有一些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因此可以先后与辽、金、宋抗衡。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不过,到了蒙古崛起时,金和西夏都开始走向衰落。


被尊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开始了他新的对外扩张行动。他将目标首先瞄准了西夏,于1209年大举進兵,迫使西夏求和。他的第二个目标是金国。蒙古原先臣服于金,成吉思汗即位后仍向金称臣纳贡。但是当成吉思汗看到金国日趋衰弱,便断绝了臣服关系。


1211年,成吉思汗决心大举進攻金朝。他登上高山对天祈祷,说:“金朝皇帝杀害我的祖先俺巴孩,请允许我报这个仇吧!”接着,他就选了三千名精锐骑兵南下。金将胡少虎带了三十万金兵抵抗,被蒙古军打得一败涂地。过了两年,蒙古兵又打進居庸关,围攻金朝的中都燕京(今北京市)。成吉思汗跟他四个儿子分兵几路,在河北广大平原上横冲直撞,所向无敌。不到五年,黄河以北尽为蒙古所有,金被迫迁都汴京,以黄河为界。


这时候,金朝内部十分混乱,金主完颜永济被杀,新即位的金宣宗不得不向成吉思汗求和,献出大批金帛,把公主嫁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才撤兵回去。


就在成吉思汗准备继续南侵之际,发生了中亚西亚的花刺子模(在今里海东,咸海西)杀害蒙古使者及商人之事。成吉思汗决定将攻击的矛头转向西方,而只派偏师去对付金国。


1219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二十万蒙古大军攻打花剌子模,占领了花剌子模的都城。随后,成吉思汗率军继续向西攻打,占领了现在的中亚细亚各国,并進入东欧斡罗思(俄罗斯)境内,1223年歼灭南俄联军八万人于迦勒迦河(喀尔科河)畔(乌克兰境内)。前锋一直打到现在的欧洲东部、伊朗北部以及印度的广大区域,于1224年带兵回国。


成吉思汗取得胜利后,开始分封土地。成吉思汗把占领地区作为“兀鲁思”(汗国封建领地),分封给他三个儿子。长子术赤封于钦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国故地,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之地皆属之。术赤比成吉思汗早死,这一封地归其子拔都。


次子察合台封于西辽及畏兀故地,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包括新疆天山南北路等地,后来称为察合台汗国。


三子窝阔台封于乃蛮故地,今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均属之,后来被称为窝阔台汗国。


依照蒙古惯例,在成吉思汗死后,幼子拖雷获得其父的直接领地,即斡难河及客鲁连河流域一带蒙古本部地方。


成吉思汗带兵西征的时候,曾经要西夏发兵相助,西夏不但拒绝出兵,而且和金朝结了同盟。成吉思汗回来以后就决心灭掉西夏。1225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国,西夏兵死力相抗,其都城被蒙古军队围攻达半年之久。在围攻西夏京城的最后时刻,成吉思汗得了重病,死于漠北,结束了他六十六岁的辉煌一生。临终前,他提出了联宋灭金的战略方针。不久,西夏皇帝投降,西夏王朝在拓跋氏立国一百九十年(1038-1227)后灭亡。


对成吉思汗的评价


受流传的史料所限,我们对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伟大业绩还是知之甚少。不过,从留下的有限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之人。他统一了蒙古,发动了西征,使蒙古显赫一时。他还在蒙古地区建立分封制度,颁布法典《大札撒》,而且命人创造了蒙古文字。其对外的扩张行为为后世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元朝时期东西方交往的扩大成为可能。或者可以这样说,历史在这个时期造就了成吉思汗,让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加强欧亚之间的交往。


(正见网)






Tags: , , , ,

富贵勿骄 乞丐互罐亦神奇

【新生9月16日讯】人在社会活动中,什么样的事都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也会见到。在与人相处时,切记要以诚敬之心待人,不仅要敬重那些道貌岸然的君子,就是对那些残疾乞焉之人也应该以诚相待。凡事要多将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去考虑,即使做不到这一点,起码也应该注意谦虚谨慎。须知许多异人奇士,往往就隐身在最下最层民众之中,他们看似低微,实际恰是借此而行最高尚之举。这里有一则神仙故事,可验笔者所说不谬。


话说吕洞宾周游四海,一天到了长沙城中,见市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便化作一个乞丐,蓬头垢面在道路旁,摆着一保小瓦罐求人施舍。


从早上至中午,来往行人很多,人们见这破衣烂衫的乞丐怪可怜的,所以经过他的身旁时均要随手抛下几文小钱在他的小瓦罐中。虽得钱甚多,但那只小小的瓦罐却始终装不满。


一些有心人甚觉奇怪,遂立在乞丐的身旁观看。人越聚越多,事越来越奇,就有那好事者取出自己袋中钱币去往那小瓦罐中投放,但他们那看似比瓦罐大得多的钱袋一只又一只地空了,却依然装不满乞丐的小瓦罐。


这时一个富家子走了过来,他的佣工推着一小车钱袋。见此情景,富家子向乞丐开玩笑说:“这一车钱都送给你,你的小瓦罐装得下吗?”


乞丐说:“试试吧!”说着就将小瓦罐伸了过去。


富家子只是想开个玩笑,哪里想把白花花的银钱送人?便示意佣工将装钱小车稍稍倾斜,装着要倒钱的样子。谁知仅这一略倾斜,那全车的钱竟然哗啦啦哗啦地全部跑到小瓦罐中去了。


富家子见状大惊,急得直呼:“我的钱!我的钱!”四周围观的人也都惊奇地乞丐道:“你是神仙呢,还是在弄幻术?”


乞丐没有正面回答大家的问题,却低声吟诵一首诗道:“非神亦非仙,非术亦非幻。天地有终穷,桑田几变迁。身固非我有,财亦何足恋?曷不从我游,骑鲸腾汗漫?”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富家子也忘了呼唤他的钱,不知如何是好。化作乞丐的吕洞宾看他们均无领悟之人,便将小瓦罐倒转过来,哗啦!铜钱又全部回到车子里去了。


待大家抬头再看那乞丐,哪里还有他的踪影?人们愈加惊奇,此进方悟出乞丐是真神仙。却很少有人明白吕仙诗中的深意。






Tags:

卖瓜的故事

【新生9月16日讯】 从前梁武帝在世时,有一天他看见一桩奇怪的事情。某甲在卖瓜,某乙先来向他买瓜,某甲说不卖。后来某丙来向某甲买瓜,某甲却很高兴的卖给他。梁武帝看见这种情形,他大惑不解,于是就去问志公禅师。志公禅师是位得道的高僧,有了解过去世缘的神通智慧。志公禅师告诉梁武帝说:‘这卖瓜的某甲很多世以前是死刑犯,当他要被处死刑时,很多人都在围观,当时某乙和某丙也在场。某乙心里认为:‘这个家伙罪有应得,活该!’某丙却认为这死刑犯很可怜,因此就对他产生同情心。因为这种缘故,所以某甲今生不把瓜卖给乙,而却喜欢卖给丙。





No tags for this post.

历史小故事:梓庆制鐻

梓庆是古代一位木匠,他擅长砍削木头制造一种乐器,那时人们称这种乐器为鐻(ju)。


梓庆做的鐻,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认为是鬼斧神工。鲁国的君王闻听此事后,召见梓庆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制成鐻的?”


“我是个工匠,谈不上什么技法。”梓庆回答说:“我只有体会,在做鐻时,从来不分心,而且实行斋戒,洁身自好,摒除杂念。斋戒到第3 天,不敢想到庆功、封官、俸禄;第5 天,不把别人对自己的非议、褒贬放在心上;第7 天,我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此时,心中早已不存在晋见君主的奢望,给朝廷制鐻,既不希求赏赐,也不惧怕惩罚。”


梓庆在把外界的干扰全部排除之后,进入山林中,观察树木的质地,精心选取自然形态合乎制鐻的材料,直至一个完整的鐻已经成竹在胸,这个时候才开始动手加工制作。


“否则,我不会去做!”梓庆向鲁王详细介绍制鐻过程后,继续说:“以上的方法就是用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结合,我的鐻制成后之所以能被人誉为鬼斧神工,大概就是这个缘故。”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