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4日星期六
张道陵考验并带精修弟子白日飞升!(三文)
文:秦自省
来源:正见网
一、王乔显示神通,励人敬信神灵
王乔,河东人。汉显宗时,任南阳郡叶县县令。王乔会仙术,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就到京城朝见皇帝。皇帝因为他进京这么频繁,而且每次来的时候,既不骑马,也不乘车,感到十分神奇,就让太史官暗中悄悄察看。
太史官后来向皇帝奏报说:王乔每次来的时候,必有一对野鸭子,从东南方飞来。于是,皇帝就派人等野鸭子再飞来时,张网捕捉,结果捕到的却是一双鞋子,正是汉显宗四年时,赏给尚书的那双鞋。
后来,有一天,忽然从空中,降下一具玉石棺材,停在大堂院里。县衙里的官吏,一起使劲推那口玉棺,玉棺却纹丝不动。王乔说:“这是天帝要召我回去呢。”王乔就沐浴后,服下药,自己躺进玉棺之中。他一躺进去,棺盖就自动盖上了。然后大家把王乔安葬于城东,泥土自行堆成了坟墓。
后来老百姓给王乔立了祠庙,叫“叶君祠”,许多人前来祈求、祷告,都十分灵验,被叶县远近的人所崇敬。
有人说:他就是上古时代的仙人王乔,这次再来向世人显示神仙变化的功力,以激励朝廷官员和民间百姓,大家都来敬信神灵。
二、张道陵教人改恶向善
张道陵,沛国人,原是太学中的书生,非常博学,精通五经。晚年时,他感叹:“精通五经对延年益寿一点用都没有!”就开始潜心研究长生之道。他得到了黄帝的“九鼎丹法”,是炼制丹药的秘方,想按照此方试验炼丹。但炼丹的药石非常贵,张道陵家又很穷,想致富,种田畜牧,他又不擅长,干脆放弃了。
他听说四川的老百姓性格淳朴,容易接受教育点化,而且那里名山大川很多,就带着弟子,到了四川大足县,进了鹄鸣山,写了二十四篇论述道术的文章,都是他认真思索对修炼求道的体验。
有一天,忽然有仙人从天而降,他们成千上万,或乘车骑马,或驾龙骑虎,数不胜数。神仙中有的自称是柱下史,有的自称是东海小童。他们把太上老君新写的《正一明威秘篆》和《正一法文》,传授给张道陵。张道陵从这两部经卷中,学习到了治病的仙方,于是百姓们都聚在他身边求他治病,拜他为师,弟子成千上万。于是,张道陵在弟子中设了“祭酒”的官职,以管理众弟子,和朝廷中的官职称谓一样。他还叫弟子们按照需要,轮流交纳米粮、器具、纸笔、柴草等东西,派人修整道路。不去修整道路的人,张道陵就让他们生病。县里本来就有很多桥梁道路需要修整,但一直没有人管,现在,在张道陵的号召下,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清除道上的野草,清挖堵塞的河道。有些蒙昧的人,不知道这是张道陵授意大家的,还以为是上天的旨意呢。
张道陵觉得还应该点化人们的廉耻之心,以此来管理众人。他不愿意动用刑罚,就立下了一个规矩:凡是有疾病的人,都要把自己有生以来犯过的罪过写在纸上,然后扔到水里,对天发誓:以后永不再犯,否则就要死。这样,百姓们永远都会记得不能犯罪,犯了罪的就要生病,然后要把自己的罪过都交代出来,这样做,一来可以使病能痊愈,二来由此感到羞愧以后,就不敢再重犯,因为慑于神灵,而改过自新。从张道陵实行了这个办法后,凡是犯过罪的,都改恶向善了。
三、张道陵考验并带精修弟子白日飞升!
张道陵终于把丹炼成了!丹炼成后,张道陵只吃了半付丹药,因为他不愿现在就升天,他还想在人间多救度一些人。
这时的他,已经有许多法术了。他可以把自己分为几十个人。
张道陵住地的门前,有个大水库,他常乘船在水中游玩,而他的道友和宾客,常常多得挤满了庭院和街巷。他就另分出一个张道陵,自己和宾客们谈话应酬。而他的真身,还在水库中游玩。张道陵给人治病,多是用黑白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在神仙们传授给他的药方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病情,对药方进行改动变化,灵活运用。
他常对人们说:“你们大多贪恋尘世的欢乐,所以不能超脱凡俗,所以更需要用我的炼气养精的方法,来引导、控制男女的房事,再配合服食草药,就可以活到几百岁了。”张道陵有一个最重要的秘方,只传授给王长一个人。有一天,他说:应该有一个从东方来的人,此人也应该得到秘方。这人应该在正月初七中午到张道陵这儿,张道陵事先就说了这人的面貌身材。到了所说的日子、时辰,果然来了个叫赵升的人,他的样貌、身材,都与张道陵事先说的完全一样。
张道陵对赵升考验了七次,七次都通过以后,才把丹经传授给他。
第一次考验是,赵升来到张道陵住所后,门人不给他通报,并对他加以辱骂。赵升就在门外一直露宿,不肯离去,如此四十多天,张道陵才让他进门。
第二次考验是,让赵升在田里看守庄稼、驱赶野兽。到了晚上,张道陵就派了一个女子去见赵升。那女子长得非常美丽,假装是长途跋涉的旅客,要求在赵升这儿借宿,并和赵升同床挨着睡觉。第二天,那美女又假装脚痛,待着不肯离去,赵升只好让她又留宿几日。那女子经常挑逗勾引赵升,但赵升始终行为端正,不受诱惑。
第三次考验,赵升在路上走时,张道陵故意在路上放了三十块金子,赵升看见后,动也没动,继续走路。
第四次考验,让赵升进山砍柴,三只老虎来到他跟前,撕咬他的衣服,但并不伤害他的身体。赵升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害怕的神色,脸不变色,心不跳,他对老虎说:“我是个学道的人,从小就没做过坏事,所以不远千里来拜师学道,求长生不老之术,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呢?难道是山神派你们来考验我的吗?”过了一会儿,三只老虎就离去了。
第五次考验,让赵升在街上买了十几匹绢绸,付完钱以后,老板却诬蔑赵升说他还没有付钱。赵升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卖掉,用这些钱买来了绢绸,还给那老板,一点怨气都没有。
第六次考验,安排赵升看守粮仓,有一个人向赵升磕头乞讨。只见他衣衫褴褛,面目肮脏,身上还生满了脓疮,又腥又臭。赵升见他十分可怜,忍不住流下眼泪。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给这个人穿上,又用自己的粮食,做饭给他吃。这个人临走前,赵升又把自己的粮食送给他。
第七次考验,张道陵带着弟子们登上悬崖绝壁,下面的石缝之间,长着一株桃树,大约有人的手臂那么粗,桃树下就是万丈深渊,树上结着很大的桃子。张道陵对弟子们说:“谁能摘下那桃子,我就把修道的秘诀,传授给他。”当时有三百来个弟子趴在崖边看那桃树,一个个都吓得双腿打颤,背上直冒冷汗,不敢长时间看那桃树,都吓得退了回去,回绝他们的老师说:“不敢去摘那桃子。”只有赵升一个人说:“有神灵保佑,有什么危险呢?何况还有我的老师在这里,怎么会看着我摔死在山谷里?既然是老师让摘这桃子,说明这桃子一定能够摘得到。”说完,赵升就从悬崖上跳下,落在桃树上,身子都没有打晃,摘下一大堆桃子。然而石壁像墙那么陡峭,无法攀登返回山崖之上。于是赵升就把摘到的桃子,一只一只扔上去,一共二百零二个。张道陵把桃子分给弟子们一人一只,自己吃了一只,给赵升留了一只,等他上来。大家亲眼看见张道陵的手臂,突然加长了两三丈,伸到桃树上去拉赵升,一下子就把赵升拉了上来。张道陵把刚才留的桃子给了赵升,赵升吃完以后,张道陵就站在悬崖边上笑着说:“赵升心术端正,所以跳到桃树上以后,晃都不晃一下。我也想跳下去,一定能摘到那个最大的桃子。”弟子们都劝他不要跳,只有王长和赵升不说话。
张道陵纵身向下一跳,却没有落在桃树上,不知落到什么地方去了。众弟子们看周围都是高山峻岭,山顶高入云天,向下则是看不见底的深渊,连道路都没有。弟子们没有不惊慌哭泣的,只有赵升和王长,没有哭。
很长时间以后,他们两人都说:“老师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现在他掉进了万丈深渊,我们怎么能安心地活在世上!”说完,他们两个人也一齐跳下了悬崖,却正好落在张道陵的面前。只见张道陵盘腿,坐在一个很小的有帷帐的床上,看见赵升和王长,他笑着说:“我知道你们两个会来的。”接着就向他俩传授了修道的秘诀。三天之后,师徒三人,一同回到家中,其他弟子们看见三个人还活着,又惊又喜。
后来,张道陵和王长、赵升,都成仙飞升。弟子们仰着头,看着他们渐渐飞入云中不见了。
最初,张道陵到大足的鹄鸣山炼成仙丹后,只吃了半付仙丹,虽然没有升天,但已经是地上的神仙了。他不急着升天,就是为了对赵升作七次考验,以便超度他。从这七次考验中,张道陵知道赵升修道的志向是端正、坚定的。于是,张道陵老师和他的两位坚定、精修的弟子(王长、赵升)一起白日飞升,翱游天外。
(均据宋代李昉《太平广记》)
from 气功网
定中所见 - 阴司律法簿.地狱游记 (二)
文:古道
来源:正见网
从古至今有许多的著作都有记载审判殿的种种描述,也因为每位修炼人修为层次不同,所见也有所不同,仅供警惕作恶之人不可从恶,弃恶从善是正道。
十层审判殿 的空间结构
审判殿分别为十个地方,所谓地方是指十个广阔无比的幽冥世界,也就是像宗教中所说的在三界内不同层天的空间,不同层天的空间中还存在着纵向层次空间,每个纵向层次空间中又存在不同的单元世界,这里的单元世界讲的意思是说单个独立的时空空间,每单个空间都是无限大的难以想像,里面也分别有许多像山谷又像海那么大那么多的刑狱,也就是几百、千、万个小地狱,每个空间又存在着不同的时空,在上集有提到十六万二千多层地狱就是由这样的形式来的。
世间死亡后的待审魂,必需经由掌令〔通天法王令〕的鬼将与鬼差及寻冥灯者带路,才有办法穿越空间的限制进入另一层幽冥空间。但也有一些途中逃脱的待审魂,将会迷在空间与空间的限制中的时空里,里面有许多暴雷、赤电、冥火、风刀、蚀雨、会不断的往逃脱鬼魂身上加,痛苦无比,所以一般待审魂都不敢逃脱鬼将押送的队伍行列,因为那个时空限制本身就是一个困住待审魂的枷锁,并非人所想像的有个拟人化刑具在鬼身上,而鬼将手执〔通天法王令〕,则是有防护功能并且有破除空间限制伤害的法器,但这对一般带业鬼魂也是没办法触碰的。穿越空间感觉上就像穿越一层纸那么薄的视觉感,这是用人看东西的角度来说,实际上那像纸的空间厚度比拟为十万八千里还不止。
人间五千载,人事全非,而幽冥帝都的十殿审判王并非都是当初所认识的冥王,名称相同,但是冥王确是会轮替的,就像三界内的神也是会轮替的一样,实际上不是以往那个在位的三界内的神了。
在游历审判殿中,十位审判王并非都显男身相,其中有两位显女身相,都是名列历史上的孝女,而其中有一位男身相曾经在世时是位有包青天称号的解剖法医,说到这儿,可能会颠覆了人这层的观念认识,所以只阐述到这儿。在这里不解说哪层审判殿判什么罪,这些基本上在各个宗教中都有记载,但现在已经变的万罪万刑,所以各层各殿叠叠重覆交替处刑着,里面的时空对照人间的时间来说相差巨大,所以在人这儿计算这个时间来说等于遥遥无期,要想脱离地狱是何其难......但基本上会阐述现今社会中常见的犯罪刑狱。
审判殿位于每一个幽冥世界里面的中间位置,四面八方连系着各个单元小地狱,就像树叉一样东叉西叉分枝出去都有连系着。每个审判殿在待审魂被鬼将带到中间位置后,才会浮现。
主审判殿内所见
进入殿内后,面向殿的正中间主位为主审判王,穿着黑袍红边,衣袖上绣金云纹,官服上绣银色浪纹的官袍,头带三层金雕玉翅,金雕虎豹怒威冠,中间印有金色"王"字。
身后有座非常巨大的立体图画,分别浮雕画着日月、天地、各层云层上都有神形象的生命,而在最底层有许多人的手在挥舞求救的画面,而在图画中,最特别的是这些画面都围绕着中间有个旋转的金色卍字符号,与周边围绕着二个黑红色太极、二个红蓝色太极、四个小的金色卍字符所构成的圆形法轮图型,散射出的光芒造就了天上、地上、地下、日月、各层天的佛道神等。
左列为阴司六位官吏穿着深灰色与银色相间绣银色虎纹官袍,负责一生中作恶事记载,手持阴簿判读阴事九数倍数因果。
右列为阳司六位官吏穿着白色与蓝色相间绣金色龙纹官袍,负责一生中作善事记载,手持阳簿判读阳事九数倍数因果。
往下平台左右两边各站三米高左右的鬼将及二米高左右的阴兵各站三列每列八位共计四十八位,面恶恐布黑眼深邃见不到底,眼中一点泛红光,能够透视并定住罪魂的一切恶行无所遁逃。
鬼将站的后面上方左右边各有十八座位,像剧院位置一层层共三层高度共计三十六位,坐着与待审魂在人间住过区域的各地土地公、家神等四方神祈辅佐陪审,这就是所谓三尺头上有神明,看着呢!对于地狱审判来说一点都不含糊,各层审判殿几乎相同,唯独第十殿结构不同。
往下有三个熔浆大阶梯,每阶深度为鲁班尺刻度上的六六.二尺,待审魂必需踏过熔浆大阶梯才能到鬼将站的审判平台去,如果生前是做恶多端的罪魂,未被审判前,经过必定脚烂熔断,苦痛的爬上平台才能接着受审,这就是冥都流传的一句话 : "一生善恶自走过,来一身空,去也一身空,不留一丝痕迹,阎王殿前不站罪魂 "。
主审判殿前有一副对联 :
上联 : 天地无情,善恶自受。
下联 : 乾坤有序,因果无漏。
横批: 天地无漏
注: 每层审判殿的大殿对联都不相同,因为正完法后所有空间都更新了。
目前各层审判殿对于迫害死法轮大法修炼人或抵毁大法的恶人、信撒旦邪教之人、同性思想乱世间伦理、色淫乱伦之人、杀人害命(安乐死等于自杀)、酒驾害命、诈骗害人、不忠不孝之罪魂,其判刑最甚可怕。十六万二千多层地狱中,各种刑罚都有,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人间的说法,而地狱则是九倍再乘九倍的倍数还罪,可怕至极,因为人间的理是反理,所以许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珍惜,而因为因果业力痛苦,想自己用人为的方式结束生命,那也是在造杀生之业中,这是千古不变的理,也是阴司律法整个法界的定律。
地狱中存在于最底层最极刑恐怖的无生之门,到底为谁开?
在罪魂走完遥遥无期的地狱之刑后,所有那些迫害死法轮功修炼人的恶魂、邪灵、旧宇宙因素,与跟着江泽民集团迫害与抵毁大法行恶的恶人,将入无生之门,我见到那些恶魂,它们都痛不欲生,它们希望快点结束,但又无法结束这个痛苦中承受着痛苦,这是何其可怕! 就是入无生之门后层层消毁这罪魂的经过,形神全灭!
奉劝那些跟着中共与江势集团还在抹黑大法的恶人,迫害法轮功修炼人的那些恶人,想想自己,是真的要为善或为恶,生命的永远不在于人这层表面上,而是层层空间中,你看不见的都有你生命的粒子在,如果真入无生之门,真的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别说你不信这个,因为报应跟着就来,你还真不得不相信啊,你真得深思呀!
自己所在层次所见写下,意在警世世人与还在跟着中共恶党抹黑与迫害大法修炼者的恶人,
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同修慈悲指正。
from 气功网
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
与家人浅说孝
文:至善
来源:正见网
在过去,在古代,人们把“孝”字看的非常重,有“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之说;有“孝敬老人天降福”之说;《弟子规》中第一段是这样写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当代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说过:最不能等待的是行孝。中国也有这样的说法:最令人追悔莫及的事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待。
我个人觉得,在过去、在古代,孝,主要是指儿子对父母的孝,儿媳对公婆的孝,当然也包括女儿对父母的孝,等等。现在时代也变了,有好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也有双女家庭,那么当今时代,女儿对父母的孝,女婿对岳父母的孝就非常重要了。将心比心,我觉得作为小夫妻、中年夫妻、还是老年夫妻,对双方父母的孝是同等重要的。
孝是感恩、是报恩,报达父母的十月怀胎之恩,父母的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同时孝也是责任、是义务。孝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经地义。
有人说孝有三个层次,一是孝身,二是孝心,三是孝志。孝身就是供养没有劳动能力的父母,使老年父母吃得饱,穿的暖,有病要给父母看医生,让父母衣食无忧,安度晚年。孝心就是心里放着父母,儿女说的话要让父母顺耳,做的事要让父母顺眼,一切要让父母顺心。孝志就是作一个有大的志向的人,让父母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孝身是最基本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也能做到,有儿女吃的就应该有父母吃的,有自己穿的就应该有父母穿的。孝心,努力努力也能做到,关键是看儿女的那颗心,比方父母不愿看到子女去耍钱去赌博,子女就不去;父母不愿看到子女醉酒,子女就不要多喝;父母不愿看到子女酒驾、醉驾,子女就不要酒驾、醉驾;父母不愿看到子女惹事生非,子女就安份守己。有句话说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愿看到子女谦虚谨慎、勤俭持家、好学向上,子女按父母的愿望去做,结果一定是好的。孝志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了,那就需要有各种因素的促成,比如自己要有正确的追求目标,要有志有德有福份,还得能克制自己,不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该干什么才干什么,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去要求自己。馋懒尖滑肯定是成不了大器的。
大家记住,三尺头上有神灵,神目如电,人在做天在看。自己做了什么,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甚至是每一思每一念,老天爷都在一笔一笔的记录着,丝毫都不会差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走好未来人生的每一步,都能有个美好的未来。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一点错误不犯,那就成了神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以上言论如有不妥,请予指正,不胜感激。谢谢。
from 气功网
观神韵 启封尘
--回复网友的信 文:玉茗
来源:正见网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这种积淀或长或短,或浓密或疏浅,伴随着时光而成为自己民族血脉传承的一部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象中国文化这样完整、连续、长远。
去年一个朋友和我说他看了在林肯剧院的所有场次的演出,每一场都激动不已,感受不凡。并说明年(就是2018年)一定再看,还想看完所有场次。但是几天前他遗憾的告诉我说,今年只看到一场,因为没想到根本买不到票 ,站票都没有。很多场次的票提前好多天就卖完了。这让他绝没料到。
“神韵热”激荡了无数人的心,神韵演出的效果象发酵一样,悄悄地,自然地,并势不可挡,成为一种惊叹!
什么原因会达到这样的效果?观看神韵的人感受是:幸福,激动,喜悦,感慨,茅塞顿开,似乎生命深处的东西被触动。就像你所说,一场音乐舞蹈就使人天翻地覆,而且还是中国的传统,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共鸣,想来真是惊讶!
我也有幸观看了两场今年的演出。感觉每个节目都是一个使命性的内涵,就像每个节目传递的信息是成型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固定内涵的一部分,就像一部文化的历史演绎到今天,好像在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觉得好看。内涵有很多的层次感,就像颜色一样,在舞台上是一种动态的颜色,就是能够把颜色内涵的全部都展现出来,让观众领略,品味。当然不同的观众可能得到不同的感受。但是共同的感受是祥和、幸福、喜悦!有一种沉浸其中不想出来的感受。就像你所说这样的感受来自哪里?
在我理解:中华传统的文化是神传文化。是神安排给人的,为了人生存必须遵循的理念,而呈现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包含的因素是与神相通的。人尊崇这种安排,神就护佑人。但是如今社会乱象丛生,各种所谓的科学实证的理论和一些导向邪恶的异教理论,充斥人类生活的空间,变异人类的思想,败坏人类道德理念,使很多人离神道越来越远。虽然世界各个民族都有末世神会回来引领人类回归天国家园,救人于乱世之间的传说,可是现实的混乱,还有多少人能够真的相信这些呢,人们期盼和等待的真的会来吗?
神韵来了!让人耳目一新。有很多人看完神韵,领略到了神韵的神性内涵。
美国作家Alec Gould先生同时还是一名精通多种乐器的音乐人,观赏完神韵演出后表示:“虽然东方和西方有差别,但是人类珍视的价值观却是完全相同的:平和的生活,善待他人,如何变成更好的人,互相扶持最终能携手重返天堂。”在这个乱世的时代,神韵正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他接着说:“(传递信息)并没有用抗议或其他的形式在做,而是通过歌舞的形式在做,这种艺术形式可以冲破任何的阻碍,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这些信息),神韵真的会让人打开紧封的眼睛和耳朵,将这些信息传达给人们。”
Gould说:“神韵正在将已经遗失的(传统)找回来,而我们最终都会知道这些古老的传统,我们将会回到天堂。”
这就是神韵唤醒了人内心的记忆,启封了人心的尘埋。人们充满喜悦和感激。
他说非常希望向神韵艺术总监和神韵艺术家们表示敬意,“请继续演下去!你们是那么地多才多艺,你们讲述的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故事,请不要放弃。通过音乐和舞蹈,所有的间隔和阻碍都会被打破。我们非常感谢你们!”。
当然能让人们领略到这种感受的不仅是舞蹈和音乐的本身,而是神韵的艺术家们的付出。因为这些艺术家都是修炼人,自身的修炼使得他们在神的指导下不断纯净生命,提升境界,内心充满对生命的珍惜和慈悲,他们才能传递神的旨意,用他们的舞乐技能传递:神已回来,正救人于乱世的信息。
神韵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就会开启更多人的封尘,“神韵热”的浪潮不断扩大时,就是更多人被唤醒救度的机遇。
当下,人们能分清是非善恶,才能增加自己回归神指的路的机会,才能看到生命进入光明的起始。所以,我们在珍惜自己的同时更应珍惜神韵艺术家们目前的艰辛付出,感恩神的慈悲,特别是在中共统治,抹黑真理的环境下,明辨是非是走向光明未来的第一步。
愿我们都能走在生命光明的起点。
from 气功网
2018年3月22日星期四
五行山下,孙悟空反思后悔悟,渴望修行、向善、成正果
文/智真
《西游记》是一部觉悟之书,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拜佛取经传东土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其中主要人物孙悟空正义、善良、智慧、勇敢,他忠心护师,全始全终;除恶扬善,明辨是非;坚心向道,矢志不移,一代英雄的真我本色与风采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
孙悟空为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而生,一出世即“拜了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在花果山称“美猴王”,“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他一心求仙访道,向菩提祖师学了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从龙宫得到了重约一万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的如意金箍棒。闹龙宫,闯幽冥、大闹天宫,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孙悟空内心虽向往天宫和众神,却不悟只有修心和积累功德才是正道,不能扰乱上天的规矩和纲常。书中写道:“富贵功名,前缘份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
五行山下,孙悟空反思后悔悟,渴望修行、向善、成正果。因此当观音菩萨劝善时,他马上说:“我已知悔了,愿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正如书中所说:“若得英雄重展挣,他年奉佛上西方”。
唐僧是一位慈悲为怀、一身正气的圣僧,立志拜佛求取真经以济众生,意志坚定,持之以恒。孙悟空拜唐僧为师后,忠心耿耿的保护他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
经过白虎岭时,狡猾的白骨精三次幻化为人形要害唐僧,被孙悟空识破打杀,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误以为他枉伤人命而念紧箍咒,孙悟空抱着宁可自己头痛也不能让妖精害了师父的心念,义无反顾的打死了妖精。唐僧将其从身边赶走时,他不忍离去,使分身法四方围住唐僧使其受拜,“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回花果山的途中经过东洋大海时,“想起了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在花果山,“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
在他离开后,唐僧又遭遇了黄袍妖怪,猪八戒赴花果山请他回去。二人回去再次经过东洋大海时,孙悟空说:“我下海净净身子,师父是爱干净的,我自从回来后,这几日弄的身上有些妖精气了。”他对师父敬重、真诚,心中时刻记挂着师父的安危和取经大业的成败。
取经路上千难万险,孙悟空从不畏惧退缩,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念,勇往直前。经常对唐僧说:“师父放心!没大事。……有我哩!”、“我这一去,就是东洋大海也趟开路,就是铁裹银山也撞开门!”对魔难既不害怕,又不掉以轻心。
战独角兕大王,连战一天一夜,越战越强。战六耳猕猴,至天宫、地府、西天,直至将其“一棒打死”。即使被压在三座山之下或被金铙扣住时也从不气馁,依然“气象昂昂,声音朗朗”,想方设法除妖。猪八戒称赞他是个“钻天入地,雷打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他火眼金睛善识妖魔,手持金箍棒,“全凭此棒保唐僧,天下妖魔都打遍”,见恶必除,除恶必尽。
孙悟空善恶明辨,对残害人民的妖魔彻底清除,不留后患;对百姓众生则扶危济困,救人救彻。在乌鸡国,他扫荡妖魔,为民众辨明邪正;在车迟国,他解救了那些受妖精诬陷迫害的僧人,并劝谏国王“莫信妖邪,从此敬佛也敬道”,僧人们都感动的说:“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专秉忠良之心,匡正伏恶,济人危难。”
过火焰山时,他不仅搧灭了火焰山保证唐僧西行,而且还特意连扇七七四十九扇,断绝了火种,使风调雨顺,为百姓谋福。在比丘国除妖,救了一千多个儿童的性命,人们称赞他“有仁有义,专救人间灾害”。
经过凤仙郡时,孙悟空看到此地因连年亢旱,民事荒凉,就立即上天宫求雨,了解到因那里郡侯不敬天地,上帝见罪,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此三事倒断,才该下雨。但亦有善解,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孙悟空回来告诉郡侯∶“你只有改过向善,敬奉神佛,感动上天,才会下雨。”郡侯听后悔过自新,领着文武官员天天念佛向善,祭拜天地,满城人民无一家一人不礼佛敬天,善声盈耳。所立两座山都倒了,锁链亦断,上天普降甘霖。
唐僧高兴地对孙悟空说:“贤徒,这一场劝人归善之善果,皆尔之功也。”沙僧说:“这场滂沱大雨,润泽万万千千生灵!我也赞叹大师兄的法力通天,慈恩盖地。”百姓们谢之不尽,孙悟空对百姓说:“福乃天赐。你等只一心向善,福自来尔!但只我们自今去后,保你郡人民年年风调雨顺,岁岁雨顺风调。”
来源:新生网
发稿:2018年3月23日
from 气功网
镇元子与人参果树 杨致和一语道破天机
文:张宇
来源:正见网
每读《西游记》或看连续剧,都对(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一节中有些不解。既然人参果树是灵根,怎么会这么轻易被除掉呢?再者既然孙悟空可以找到观音菩萨,作为地仙之祖的镇元子又怎么会不认识观音菩萨或其它高德大仙呢?昨日偶读《西游记传》得到了答案。(这里说的不是《西游记》)
在明人杨致和所著的《西游记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三藏闻言,两眼流泪。行者密语:“莫慌,待我做个解数。”摘了四根毫毛,变作四人形状,他师徒真身又一径跑去。走了一日,行者恐打伤自己假体,收转毫毛。那大仙只见四人无些踪影,乃叹曰:“这猴子曾闹天宫,果是来得,但不可容纵他,免至日后脱大,且还要赶他转来问罪。”复驾祥云赶上,又把法衣张起四众、转到观中。叫徒弟取四应绵布将四人一齐殓起,重加密裹缝,烧起一鼎油锅,要把四众熬死。”(出自《西游记传》之孙行者五庄观内偷果)
里面提到一句话道破天机“这猴子曾闹天宫,果是来得,但不可容纵他,免至日后脱大,且还要赶他转来问罪。”这里面说明镇元子之所以追赶唐僧四人,目的是要给孙悟空个教训,免得日后出事。而不是出于报复和医活人参果树。
最后另一个问题也明了了,镇元子完全有能力医活人参果树(或者说本身他就没有死)。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是牵涉到很大的问题,是与众多神仙有关的一件大事,所有的神都在配合这件事,镇元子是配合取经(磨练悟空)在做自己该做的。
from 气功网
治国大道(十五):道德之源
文:李道真
来源:正见网
接前文:
治国大道(二):帝道立德
治国大道(三):无为而治
治国大道(四):王霸之道
治国大道(五):何为中国
治国大道(六):治国三宝
治国大道(七):道家治国
治国大道(八):儒家治国
治国大道(九):礼治模型
治国大道(十):中庸之道
治国大道(十一):阴阳反背
治国大道(十二):道德真鉴
治国大道(十三):法家治国
治国大道(十四):法家之术
十五、道德之源
依据中华历史的漫长发展历程,笔者将历史上诸家的治国模型进行整合与提炼,得出中华治国的最终模型,即以道德为核心,礼乐为中层,刑法为表层的三层立体模型。
这个模型三层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层向运转,其由内而外以溢出法则层层贯穿,形成了一股由内而外不断溢出运行的势。所以这个模型的运转方向,必须时时朝向道德核心层面,这样才能克制溢出,否则当最表层的法律都不足以再制约百姓时,毁灭的日子就来临了。
因为法律是最表层的层面,相对于其它层面来说,法律是死的条文,它不具备象,而人是活的,活的东西是必须有象的。如果人类顺着溢出之势,一味往表层发展,一味的完善法律、重视法律而忽视道德,用这死的东西来制约活人,就会将人类的象慢慢封死,使人类完全失去生存的空间。这样就会造成不断溢出,人类会不断放纵、钻法律的空子,法律便又只能不断完善、增多,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会使人类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发展到最后,会使人类没有任何出路,被法律给活活封闭死。
如现在的法律越来越完善,法律条文已多得无法计算,并且每年都在增加着,多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律师与法官都不可能记得全。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像一个牢笼一样,将人类关在里面,并且法律条文还在疯狂增加着,人类活动空间越来越小,按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最终人类会将自己困死,没有任何出路,使人类任何一个活动都可能会触犯到法律,时时生活在恐惧之中。比如现在很多人无意中犯了法,自己都不知道,甚至连律师犯了法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人类的自我毁灭之路。
因为法律只是纯粹的治人手段,没有象,没有心法,所以法律绝不可以单独孤立施用,法永远不能独成一家,否则必是邪法,必须依附于心法,必须给法律置入道德的内涵,注入象,使其变活。
比如道家讲伐无道,以天道为准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道必亡,这是道家的天法。人间的法律是效法天法而建立的,《周易》中的噬嗑卦所表示的就是天法所生成人法的过程。儒家讲出礼入刑,使礼刑结合,将法律依附于儒家礼义的基础之上。这样法律依附于更深层的层面,就有了象,就是活的,具备无限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一些死条文,不至于将人类封死在死胡同中。
现代的法律都是顺着溢出之势,往表面上走,完全是以治人为目地的,以利益为核心,而不是为了护持道德,偏离了它存在的意义。按这种势向走下去,法律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但犯罪率会越来越高,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事实也是如此,现代人类都在尝着这个苦果,越到后面会越可怕。
老子说:禁忌越多,百姓越贫穷;手段越多,国家越昏乱;心机智巧越多,邪道越盛行;法律制度越繁多苛刻,盗贼仍层出不穷。从这些可以看出,施行无为而治才是治国的正道。
所以法律永远只能用作道德的辅助手段,只能是临时手段,最终必定要将天下导入道德层面。
在法律作为道德的临时辅助手段时,就必须时刻围绕着道德的核心层面运转,以道德为心法,绝不能偏离,这是法律的正道。正如堤坝,必须紧紧围绕着河道,防止洪水溢出,脱离了河道,堤坝就失去了意义与作用。
法律的制订必须以大道为宗,以护持道德为根本,起到罚恶杨善的作用。不能以利益为核心,不能以所损害利益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对社会道德所造成的影响作为衡量标准。法律不在于维护生命利益上的公正,而在于秉持人心道德的公正,所以法律必须能触及到人类的道德层面,可以对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品行进行宣判、制裁,而不是一些无法触及人类道德的死条文。
这个中华治国的三层立体模型,自古以来都是由内而外层层溢出的,它形成了一种“势”,就是由内而外运转的“势”,带动着这个立体模型的层向运转。当人类在这模型中,随着这种溢出之势的驱动而运转,就会不断往表层溢出。当最后最表层也无法制约人类的继续溢出时,人类就走到了终点。
所以人类必须在这模型中,逆着这种溢出之势往回走,朝向核心道德层面,形成逆向运转。这样人类社会就会不断的升华、回归,越来越幸福美好,具有无限光明的未来。
人类如何能逆着这种强大的溢出之势?笔者找到的答案就是导入道德之源,引入道德源头的强大力量,使人类由内而外的抵抗溢出之势,逆流溯洄。
那么什么是道德之源?就是人类对天地神灵的正信,人类的道德就是从那里发源的,由宇宙高层流入人间,由神灵导向人类。只有来自道德源头的信仰力量,才能净化人类,抵消溢出之势,使人类回归于神的怀抱,回归于先天纯真无邪的本性。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挽救人类,这也是人类唯一的回归之路。
道家入世讲治国做人,出世讲修真成仙,所以他本身就与天地神灵一体,导入了道德的力量,维系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在西汉时期,佛教传入,并于南北朝时发展到鼎盛,从而容入了中华文化体系,成为维系中华文明道德的另一根支柱。
但自古以来的信仰都可分为出世与入世两部分,出世部分具有回归道德的力量,但是门槛非常高,只针对社会的极少部分人;入世部分门槛很低,但是力量太小,不具备回归道德的能力,只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溢出。
道家出世修仙的部分讲究独修,对人的悟性与根基要求非常高,一般普通人不具备这样的根基与悟性,便得不了道。若得不了道,那道家的道德回归力量就无法发挥出来。社会是由普通人构成的,真正根基好悟性高的大德之士,在社会中只占极少数,所以道家便不得不降低门槛,发展出入世的部分,以符合普罗大众,规范社会人心,这就是儒家。儒家与道家是一体的,出世为道,入世为儒,外儒内道。
儒家的终极之礼――祭礼,就是对天地神灵的信仰仪式。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也是对天地神灵的信仰。道家降低门槛,入世为儒家,但道德力量大大消弱,只能在一定层面上克制溢出之势,而无法使溢出回转。
佛教虽讲普度众生,但也要求人出家专修,且对人的根基悟性要求同样高,达不到要求的,即使出了家也修不成。若全部人都出家专修,那人类社会就解体不存在了,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佛教为适合普罗大众,就发展为出家专修的僧尼与入世信仰的世俗信徒两大部分。其世俗的部分,不具备回归道德的力量,也只能在一定层面上克制溢出之势。历史上的其它的正教信仰如基督教等也都是如此。因为他们无法针对世俗的普罗众生进行整体的道德回归,所以随着人类道德的越来越败坏,这些有形的宗教形势,会被不断败坏的人类所破坏,从而进入末法,甚至最后发展为邪教。
释迦牟尼在世时就向弟子们预言过佛教未来会出现的败坏,进入末法而不能再度人的情况。
释迦牟尼在世时明确告诉阿难说:“正法只能维持五百年!”
释迦牟尼还明确的指出:佛教在经历了五个五百年之后,即二千五百年后,也就是今天,佛教将只剩下一个外壳,到时候众僧人“于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但他们“毁破禁戒,行不如法”,都是一些“假名比丘”。
佛教中还记载了释迦牟尼与魔王波旬的故事。在释迦牟尼快涅涅槃的时候,波旬对释迦牟尼说:“你在世时,我无法破坏你的佛法,等你涅槃以后,我会派我的徒子徒孙出家为和尚,住进你的庙里,披上你的袈裟,念着你的经书来破坏你的佛法!”听到这,释迦牟尼流泪了。
佛教发展到现在,的确应了释迦牟尼的预言与魔王波旬的话,和尚带头从内部破坏着佛法,利用佛教赚黑钱、养情妇,为名利胡乱解释歪曲经书,吃喝嫖赌样样俱全,从内部败坏了佛教。现在人去庙里拜佛,不再是诚心敬佛,求道德提升,境界的升华,使生命得到最美好的归宿,而是求神佛保佑他消灾解难、升官发财、娶亲生子,以满足自我的欲望。
其它的正教也都是如此,这是因为这些宗教都太小了,所具备的力量太小,无法针对普罗大众,无法达到“大道无形”,无法将整个人类社会的环境作为它的修炼场,使人类在世俗中,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回归道德。
那这种能针对普罗大众,使人类在世俗间就能得到提升与回归的信仰到底有没有?
在古印度《吠陀本集》与佛教历史中都有这样的预言:转轮圣王是宇宙的万王之尊,他将在未来降世人间,救度众生。转轮圣王的特点是在家成佛,不脱离世俗修炼。
《法华文句》中说:“优昙花三千年一现,花开则转轮圣王出。” (107)
《慧琳音义》中也记载:“优昙花祥瑞灵异,来自天上,世间无此花。转轮圣王下世度人时,以无边的慈悲福德,感得此花在人间出现。”(108)
自1997年在韩国的清溪寺中第一次发现优昙婆罗花后,便陆续在各地出现,如今优昙婆罗花已开遍了世界。笔者本人的家中也多次开放此花,无需任何土壤与水份,不吸取世间任何养份,晶莹剔透,略有清香。
转轮圣王即法轮大法创始人李洪志先生,法轮大法的最主要经书名为《转法轮》。法轮大法讲究大道无形,没有任何的宗教形式,完全在世俗修行,将整个人类社会变成修炼场,修炼者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阶层。法轮大法以宇宙最高特性“真、善、忍”为修炼标准,辅以简单优美的五套功法,使学炼者在世俗,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利用世俗的各种环境提升自我,不断升华,以达圆满的归宿。法轮大法自1992年5月由李洪志先生从中国长春传出,短短几年便传遍中华大地,使得当时中国将近一亿人在学炼法轮功,一时间,使当时中国社会的道德标准出现复苏,人心相传。
但是1999年7月,中共党魁江泽民出于极度的妒忌,对法轮大法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残酷迫害,宣布“三个月内消灭法轮功”。从此中共开足了国家机器围着法轮功转,下令将法轮功学员“从名誉上搞臭、从经济上搞垮、从肉体上消灭”。使数千万法轮功修炼者被抄家、绑架、判刑,并几乎动用了古今中外一切酷刑,残酷折磨不放弃信仰的修炼者,使上百万法轮功学员被折磨致死、致残,甚至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活体摘除法轮功学员的身体器官,以牟取暴利。这些事情都已在国际上曝光与证实,震惊世人!
然而迫害近二十年来,不但没有把法轮功迫害倒,反而使法轮大法弘传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信仰者与日俱增。而中共反而在这场迫害中,走向灭亡,同时它在不择手段疯狂迫害人类的正信中,彻底毁坏了中国人的最后道德。法轮大法修炼者们,近二十年来,冒着生命危险,顶着巨大的压力抵制迫害,和平理性地向世人讲清真相,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陆与世界各国正义善良人士的支持。
迄今,法轮大法已传遍世界六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法轮大法的主要著作也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文字出版发行,在世界各国、各民族中广泛传播;各国政府纷纷以颁发褒奖、通过支持议案以及宣布“法轮大法月”、“法轮大法周”和“法轮大法日”等形式表示支持。至今已经获得各界褒奖1832项,支持议案373件,支持信函1,180封。
关于1999年7月中共发动对法轮功的迫害,历史上早已有预言。世界著名的预言家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有一段著名的预言说:
1999年7月,为使安哥鲁莫亚王复活 ,恐怖大王将从天而落 ,届时前后玛尔斯将统治天下 ,说是为让人们获得幸福生活……
1999年,美国太空总署的NASA卫星拍摄到一张地球魔鬼脸照片,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看过后,坚持要把照片复制发给教宗以及各宗教领袖。
这些都是如此惊人的吻合。恐怖魔王即共产主义,“玛尔斯”即马克思。它所创立的共产邪教,不光祸害共产党国家,而且已经全面渗透、输出至全世界,渗透进每一个学校、社区,破坏着家庭,摧毁着世界人类的信仰与道德!什么进步主义、环保运动、女权运动等等,其实都是戴上了假面具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所以说它统治了天下。它戴着迷人的假面具,以谎言迷惑着人类,说是为了让人们获得幸福生活,实质正在将人类导向万劫不复的地狱!
法轮大法将会成为未来新人类的心法,更新人类与宇宙,使生命境界回归到全新的高度。一些预言中说,现在人类正处于宇宙大更新的最特殊时刻,每个生命都必须在这个特殊时刻为自己选择未来。希望每个人都能认清正邪,保持理性,以道德与良知去权衡,退出共产邪魔的党、团、队组织,不与魔鬼为伍,为自己选择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笔者将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中华治国的模型都提炼整理出来,为了使世人能够看得清、看得明白。希望能够对当今人类世界具有警醒作用,能够在这最关键的历史时刻,为自己作出果断而明智的选择。时间不会多了,现在醒悟、作出选择,还有最后的机会。一旦犹豫、错过,将永远失去未来!
人类历史的发展其实是神早已安排好的,每个朝代都有它的气数,其实最终定下的结果凡人谁也左右不了。古代帝王都要夜夜观测天象,以秉承天意,顺天而行,不敢逆天而为。谁顺承了天意,神就会赐给谁荣耀与力量,同时也给自己选择了最美好的未来。执意逆天而行者,必然被历史的车轮所辗死,被天地神灵所唾弃,入无生之门!
注:
107、《法华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108 、《慧琳音义》卷八:“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花。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世,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部分参考文献:
《道德经》
《春秋纬》
《风俗通义》
《管子.真法篇》
《春秋运斗枢》
《白虎通义》
《帝王世纪》
《列子.黄帝篇》
《淮南子》
《洛书》
《说文解字》
《高士传》
《尚书大传》
《神奇秘谱》
《宋书.符瑞志》
《太平经》
《春秋》
《孟子》
《吕氏春秋》《淮南子》
《新论.王霸第二》
《尚书.禹贡》
《汉书.元帝纪》
《礼记》
《太公六韬》
《左传》
《大学》
《中庸》
《论语》
《后汉书》
《韩非》
《商君书》
《法华文句》《慧琳音义》
(完)
from 气功网
2018年3月21日星期三
冤杀僧人 吏官暴死
文:唐文 来源:正见网
庐陵有一个法曹吏,曾经检举一个僧人,因歪曲事实导致判他死罪,案卷上报到州府。一 天,法曹吏的妻子女儿在家中西窗下作缝纫,忽然看见两个穿青衣的兵卒手里拿着文书从厨房里出来,厉声对他的妻子说:“告诉你丈夫,不要冤杀僧人。”于是走出门去。他的妻子和女儿惊吓出一身冷汗。过了很才走出来,看看大门,大门紧闭。法曹吏回来后,妻子把当天所见的事一一告诉了他。他听后非常恐惧。第二天他想要偷回案卷,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僧人最终被杀。僧人死的当日,法曹吏在路上还遇到过僧人。后来法曹吏用百计设祭坛祈祷致歉,都无济于事,一个月后竟然还是死了。
在今天的中国,为了个人的利益,诬陷“法轮功”陷害修炼者的官员很多,他们的结局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大量的官员遭到报应暴死的很多。为什么还有人执迷不悟呢?大概人们都只记得保身保财,而没有看到危险的一面吧。
原文:庐陵有法曹吏,尝劾一僧,曲致其死,具狱上州。尔日,其妻女在家,方纫缝于西窗 下,忽有二青衣卒,手执文书,自厨中出,厉声谓其妻曰:“语尔夫,无枉杀僧。”遂出门 去。妻女皆惊怪流汗,久之乃走出,视其门,扃闭如故。吏归,具言之,吏甚恐。明日将窃 取其案,已不及矣,竟杀其僧。死之日,即遇诸涂。百计禳谢,旬月竟死。(出《稽神录》)
from 气功网
酌古鉴今:外宁必有内忧,要存忧患心!(数文)
文:罗义
来源:正见网
办事要慎重稳妥,防止有人谮毁
宋仁宗因长期患病,而不理朝政,有一天,他的病有了好转,想要面见执政的几位官员。宋仁宗坐在便殿,急诏 中书门下和枢密二府的负责任人。
许公吕夷简,听到皇帝的诏令以后,过了一刻时间,才起身前往。同僚们都催他:“快速行走!”但他仍慢步自若。入殿拜见以后,仁宗说:“我久病初愈,很想和你们相见。你为何跚跚来迟?”
吕夷简从容答道:“陛下有病,朝廷内外都很忧虑。一旦忽诏大臣,臣等如奔跑来见,恐怕引起别人的惊慌。”仁宗认为这样很好,正是当宰相的气派。
庆历年间,石介撰写了《庆历圣德颂》,文中对执政大臣的褒贬不一,而对夏竦的诋毁和斥责特别严厉。不久,党人之议兴起,石介得罪,而被免官放归,死于家中。适逢山东举子孔直温,阴谋叛乱,有人说孔直温,曾在石介处学习过。于是,夏竦就说:“石介未死,而是向北逃入胡人之中。”仁宗下诏把石介之子,押解到江淮,又派宦官和京东刺史,去打开石介的棺材,查验虚实。
这时,吕夷筒任京东转运使之职,他对宦官说:“如果打开棺材,空无一物,证明石介果然北走入胡,即使满门抄斩,也不为过。但是,万一石介真死,朝廷无故挖人坟墓,这是不能昭示后代的错误行为!”宦官说:“但是,怎样才能应付圣旨呢?”
吕夷简说:“如果石介真死,必有为他棺殓之人。另外,内外亲族及参加丧礼的门生,也当有数百人。至于置办和扛抬棺柩,必然会用出卖工具的商市之人,现在把这些人,全部召来审问,如果没有不同说法,那就请他们都写下军令状,以保了结。这也是足以应付诏令的。”
宦官照此办理,入京上奏以后,仁宗也悟出:这是夏竦的谮毁,太恶毒了。不久下诏:释放石介妻子,令其还乡。
吕夷简办事慎重、稳妥,不随便惊拢百姓、危害社会。确有宰相风范。
吕端好计,不杀母结怨
李继迁骚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说:获得了继迁之母。宋太宗想把她杀掉。寇准时任枢密使,宋太宗便单独把他召来,与之商议。
寇准退出后,来到相府,吕端对他说:“皇上是否告诫你不要把所谈之事告诉吕端?”寇准说:“没有。”遂把商议之事,述说了一遍。吕端说:“如何处置?”寇准说:“准备把继迁之母,杀死在保安军北门之外,用以惩戒叛逆元凶。”
吕端说:‘‘如果真要如此处置,并不是好的计策。”当即入宫,面奏太宗说:“以前项羽想油烹刘邦之父太公,高祖刘邦愿分饮一杯肉汤。凡举大事的人,都并不顾忌他的亲属,何况继迁是个狂妄的叛逆之徒呢!陛下今天把他母亲杀了,明天是否就可擒获继迁呢?如果不能,那就只会白白结怨,更加坚定了他的叛逆之心。”太宗说:“那该怎样处理才好?”
吕端说:“以臣愚见,应该把她安置延州,优礼接待,用以招来继迁,即使他不能当即归降,也始终可以拴住他的心。而他母亲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
太宗拍手称赞说:“要不是卿,几乎贻误了我的大事。”其后,继迁之母,病死在延州,到继迁死后,他的儿子竟派人来议和。
外宁必有内忧,要存忧患心!
李沆担任宰相之时,王旦参知政事。这时,因西北地区战事吃紧,所以他们寝食不安。王旦感叹地对李沆说:“我们如何才能使天下太平,得以闲游无事呢?”
李沆说:“多少有些忧虑辛勤,足以使人引为警戒!如果有一天,天下太平,朝廷未必就没有事情。有句话说:‘外宁必有内忧。’就好像人生了疾病,经常能够看见,就会引起保健而给予治疗。我死以后,你必任宰相,也必定会与夷狄和亲。一旦疆场无事,恐怕君主就会逐渐产生奢侈之欲。要存忧患心!”王旦对此话,并不以为然。
后来,李沆每天又把天下发生的水旱盗贼,以及不孝恶逆之事,向皇上奏告,皇上看到后,脸色大变,很不高兴。王旦认为这些琐碎小事,不必让天子知道,使他烦恼。况且,丞相们每次在上奏不好的事情以后,都会引起天子的不满。
李沆说:“天子年少,应当让他知道天下的艰难,经常心怀忧惧。不然的话,血气方刚,不注意而留心声色狗马,或者大兴土木建筑,以及封禅祀祷等事,就会从此而生。我年纪大了,来不及看到这些,但这些都是那个时候执政们所忧虑的。”
李沆死后,宋真宗既已与契丹讲和,西夏归附以后,便封禅泰山,在汾水祷祠,大肆营建宫殿,召集儒者讲论散佚的经典,没有空闲的日子。王旦亲见执政者王钦若、丁谓等人的所作所为,并非节俭,实为奢靡。想要进谏,却已得到了天子的认可!打算辞职不干,但天子却优礼相待。
这时,他才体会到了李沆有先见之明,深有感触地说:“李文靖(李沆)真是一位圣人!”
是非的处理要公开化,共同商议决定!
唐宪宗李纯,嘉许以库部郎中、翰林学士之职担任中书舍人的崔群,认为崔群为人正直,就命令翰林学士们,从现在起,向朝廷奏事,必须有崔群一同署名,然后才能上报。
崔群说:“翰林院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后世作为依据而沿用。一定要这样的话,如果以后万一有阿谀媚上的人,主持翰林院,就会援引陛下要求翰林奏事,必须由中书舍人连署的先例,这样就开了外廷官员参与翰林奏事之例,那样,翰林学士就再也无法直接向陛下进言了。”于是,这一诏令,没有执行。
明孝宗朱祐樘,在文华殿召见刘大夏,告诉他:“寡人遇到不好办的事情,常常想召卿进宫来商量一下,又觉得不是卿所在部门的事情,就又作罢了。今后,卿以为有哪些事情,该去做或者该停止,卿可以写成便函的揭帖形式,秘密呈送进来。”
刘大夏回奏说:“臣不敢这样办。”皇上问道:“这是为什么呀?”刘大夏说:“前朝李孜省,借特许密封奏请的机会,与宦官内外勾结,干预政事的例子,应引为鉴戒。”皇上说:“卿议论的是国家大事,岂能和李孜省营私舞弊的行径,相比呢?”
刘大夏说:“臣下以便函式的揭帖秘密呈进,朝廷以揭帖来秘密处理政事,这其实是和唐中宗不经外廷机构,而直接下达墨敕、斜封文书为标记,交中书省办的情况,相类似。陛下的行为,远处应当向古代圣明的帝王学习,近处应当向列祖列宗学习,是非的处理,要公开化,与众臣共同商议决定,朝廷外的事,交给各府各部去办;朝廷内的事,向主持政务的内阁大学士们,征求意见。如果采用揭帖之法,时间一长,就被认为是常规。万一有坏人盘踞了重要职位,也用这种方式秘密行事,其危害之大,就没法说了!这一办法,决不能成为后世效法之举,臣故不敢效命服从。”
后来,在很长时间里,孝宗都经常称赞刘大夏的意见很好。
(均据明代冯梦龙《智囊补》)
from 气功网
2018年3月20日星期二
历史故事:周室三母
文:珍惜
来源:正见网
大周王朝有三位著名女子,她们是大姜、大任、大姒。
大姜是周王季之母,有德有才,相夫教子,丈夫有大小事都与她商议,她都本着善念给个解决事情的好方法。
大任是季的媳妇,周文王之母,对她可重点说说。她长的端庄秀丽,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举止得当,谈吐高雅,温柔贤慧,博学多才,典型传统大家闺秀。她可称是中华胎教第一人。怀孕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说脏恶废话,能以胎教,而生大贵之子周文王。
古人贤妇怀孕: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切菜吃饭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眼不看邪恶的不好的东西,耳不听不好的话与音乐。晚上或闲时看圣人有道德之书。这样对孩子才是最好的。古人认识到怀孕时看好的或坏的东西,都能将信息传给孩子,对孩子将来品性有很大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文王娶妻大姒生武王、周公旦等十个儿子。人说一个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个好女人,太对了。大姒与婆婆一样贤慧,文王主外,大姒主内相夫教子德化后宫,《诗经》开篇的“关雎”讲的便是文王娶大姒的事,孔子整理《诗经》把其列为第一篇,可见其重大道德意义。
评:有人说一个女人决定三代人的命运,是的。可以说大姜、大任、大姒是我们中华女性的道德榜样。可这美德是共产邪教一定要消灭的,发扬共产共妻。
颂曰:
周室三母,大姜任姒,
文武之兴,盖由斯起。
大姒最贤,号曰文母。
三姑之德,亦甚大矣!
from 气功网
治国大道(十四):法家之术
文:李道真
来源:正见网
接前文:
治国大道(二):帝道立德
治国大道(三):无为而治
治国大道(四):王霸之道
治国大道(五):何为中国
治国大道(六):治国三宝
治国大道(七):道家治国
治国大道(八):儒家治国
治国大道(九):礼治模型
治国大道(十):中庸之道
治国大道(十一):阴阳反背
治国大道(十二):道德真鉴
治国大道(十三):法家治国
十四、法家之术
上文说了,法家的目标是以人法代替天道,来建立以人代天的魔性社会。而以人法代替天道必须依据强大的“势”,保障人法的强力执行,同时使人法成为天下唯一的准则,所以必须使天下一切权势都集中在君王一个人手中,使人法与君王合一。
韩非说:将一尺长的树木立在高山上,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山谷,这并不是因为树木本身高,而是因为它的位置高。桀做了天子,能够控制天下,并不是因为他贤能,而是因为他的权势大。千钧重的东西有了船就可以浮起来,而几钱轻的东西没有船就会沉下去,这并不是因为千钧的重量轻而几钱的重量重,而是因为千钧的东西有了托力而几钱的东西没有托力的缘故。所以短的东西能够俯视高处的东西,是靠了它的地位;小人能够制服贤能的人,靠的是他的权势。(57)
飞龙乘云,腾蛇驾雾,凭借的是云雾之势,若云雾消散,那飞龙与腾蛇就与蚯蚓没什么两样。当尧还是平民百姓时,连三个人都管理不了;而夏桀做天子后,却可以搞乱天下。所以我从中明白,(治理国家)应该依赖于权势,而不要依靠什么贤德与智慧。(58)
父母对待子女,希望子女平安顺利,远离犯罪。而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又要他们尽力耕作。父母怀着深厚的爱,希望子女平安顺利,但子女却不听父母的话;君主对百姓没有仁爱之心,要求民众为自己拼死出力,却能够行得通。明君懂得这些道理,所以抛弃仁爱之心 ,而只增强威严之势。(59)
百姓都是屈服于威势,而很少能被仁义感化的。(60)
法家是完全反道德人性的,必须依赖强权暴力,依靠强大的势才能得以上位,这是法家的基础和保障。法家要达到人法与君王合一,成为天下唯一准则,以代替天道,所以天下权势必须集中于君王一身,绝不允许有第二个掌权人的存在,以保障人法绝对、唯一的地位。
韩非说:道与他所生的天地万物不相同,秤与它所称的重量不相同,君主与他的臣下不相同。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称为“一”,君主应该效法天道的独一无二。(61)
要时刻绷紧你的弓弦,防止一个窝里出现两只公鸡,否则将斗得不可开交。豺狼在羊圈里,羊就不会增多。有两个人当家,事情就不会成功。(62)
君王独断专行,才能称得上是王。(63)
那么它又是通过什么手段达到集天下一切权势于君王一身的呢?首先是通过玩弄权术控制臣下,让臣下绝对服从。
韩非说:做君主的,要像经常劈削树木一样整治臣下,不要使树木枝叶茂盛。树木枝叶茂盛,将会充塞官府,私门将会富实,公门将会空虚,君主将受蒙蔽。经常劈削树木,不要使树枝向外伸展,树枝向外伸展,将会威逼君位。经常劈削树木,不要使枝粗干细,枝粗干细,将会经不住春风,经不住春风,树枝将会损害树心。(64)
韩非说:君主不要显露他的愿望与意图,君主显露了他的愿望与意图后,臣下就会根据君主的意图进行自我掩饰与伪装,就看不清他们的真实面目。君主只有不展示自己的好恶,臣下才能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所以,君主有智慧也不要用来思考,使万物寻找自己真实的位置;有能力也不要作为,以观察臣下的办事能力;有勇力也不要表现出来,让臣下充分发挥他们的勇武。因此,君主不使用智慧而能明察,不发挥能力却有功绩,不表现勇力却拥有强大的武力……所以说,君主什么事都不表现好像没处在君位上,君主神秘莫测臣下根本捉摸不透。君主在上面无所表现,群臣在下面胆颤心惊。(65)
天道隐而不现,如果君主神秘莫测,让臣下无法捉摸,那就像天道一样高高在上。君主什么也不要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在暗中观察臣下的过失。看见了装作没看见,听到了装作没听到,知道了好像不知道一样。君主知道臣下的言论主张后,不要去更改他,用他们自己的行动去考察验证。每个官职只能有一人,不要让他们相互通气,那么一切事情就会暴露无遗。君主掩盖自己的行迹,隐藏自己的意愿,臣下就无法探测;不显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揣度。(66)
君主在听取臣下的言论主张时,应该像喝醉了酒一样模模糊糊。群臣动嘴动舌,我却不先开口;群臣越发动嘴动舌,我就越发装得糊里糊涂,让他们自己去争论、去分条缕析,我从中得以看清、了解他们……君主表示了自己的好恶,则会惹事生怨。所以要隐藏好恶,什么都不表现出来。君主不和臣民共事,臣民才会尊敬君主;君主不和臣民议事,让他们自己去干。君主关闭起门户来,坐在室内观察外面,一切近在咫尺,全在眼前。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根据他们的所作所为,使他们受到相应的处置。如果君主不能够表现得神秘莫测,臣下就会找到利用的借口。(67)
韩非让君主故意表现得神秘莫测,目的是将君主推上神坛,以代替“天”,然后通过与人法的合一,使人法最终代替天道。
韩非说:英明的君主用来控制他臣下的手段,不外乎两种。这两种手段就是“刑”与“德”。什么是刑、德呢?杀戮惩罚的权力叫做“刑”,奖赏的权力叫做“德”。做臣下的都害怕杀罚而贪图奖赏,所以君主掌握了这两种手段,臣下就能被控制住了。但是奸臣却会利用君主手中的权力杀罚他们所憎恶的人,利用君主手中的权力奖赏他们所喜欢的人。这样施行刑、德的大权就落到了臣下手中,那么全国的民众就都害怕他的臣子而看轻他们的君主,会归附他的臣子而背离他们的君主。这是君主失去刑德大权带来的灾祸。(68)
如今君主处于制人之势,坐拥整个国家,把持着重赏与严罚这两大权柄,只要依靠这些法律手段,即使田常、子罕—类的乱臣也不敢不老实,何必寻找那些诚实不欺的人呢?(69)
前面说了,欲望与恐惧是人性的两大缺陷,韩非让君主通过“刑罚”、“奖赏”这两大手段操控人性的两大把柄来完全控制臣民,将天下百姓都变成任其操纵的傀儡。
但是道德是人性缺陷的克星,只要人类心中还坚守着道德,就会克制这两大缺陷,始终坚守以天道为核心,而不以人法为标准,不受法家傀儡般的操控。所以法家必须先摧毁人类的道德。
韩非说:像豫让、伯夷、叔齐这样有道德的贤人,不畏重刑、不图利益,这样刑罚就没办法制约他,奖赏也没办法引诱他,这样的人就是无用的人。是我所鄙视厌弃的人,但却是当代君主所称赞访求的人。(70)
像许由、续牙、晋伯阳、秦颠颉、卫侨如、狐不稽、重明、董不识、卞随、务光、伯夷、叔齐,这十二个人,都是见利不动心,临危不惧的。有的给他天下都不接受,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见利不动心的人,即使君主厚赏,也不能打动他;临危不惧的人,即使君主用重刑,也不能屈服他。这些都是国家无法管制的人……像这样的人,古代的圣王都不能让他们臣服,当今之世,要他们又有何用?(71)
关龙逢、比干、季梁、泄治、申胥、伍子胥这六个人,都凭激烈争辩或强行劝谏来压服君主……豁出命来强谏,即使家破人亡,腰斩两段,手脚异处,也不畏惧。像这样的臣子,古代的圣王都不能容忍,当今之世,又怎么能用他们呢?(72)
韩非又说:设立名号,本是用来表示尊贵的,而现在有人轻视名位与权势,世人却称赞他们高尚。设立爵位等级,本是用来区分贵贱的,但是对君主傲慢而不愿求取官爵的,世俗却称赞他们贤明。威摄与利诱本来是用来推行政令的,而对于那些轻视利益、不畏权势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庄重。法令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但对于那些不遵从法令而为私门效劳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忠诚。官爵是用来勉励民众的,但对于那些追求声誉而不肯做官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有气节……民众对名声的追求已超过了对现实利益的追求,这样,那些士人,即使沦落到饥饿贫困的境地,也要隐居在深山以便在天下挣得好名声。这些都是因为君主失去了治国的原则,而造成了天下不能治理的原因。(73)
不接受君主的征召,被称为正直。不接受君主的赏赐,被称为清廉。有令不听从的,被称为勇敢。清心寡欲、宽容仁爱、行善施德的,被称为仁义。私立学派的,被称为师徒道统。闲静安居的,被称为有思想……臣民沾染这些风气到了这样地步了,在内就会扰乱民众,在外就会不利于国家。(74)
韩非说:天下的人都认为尧、舜的做法是正确的而去效法它,因此就有了杀死君主,忤逆父亲的事情出现。尧、舜、汤、武,违反了君臣间的准则,扰乱了后世的教化。尧自以为圣明,但他却让自己的臣民舜作皇帝;舜自以为贤德,但他却接替了自己君主的位置。商汤、周武王自认为仁义,但却杀了自己的君主。这就是那些自以为英明的君主常常交出自己的权力,而那些自以为贤能的臣子常常夺取权力的原因。所以直到现在,做儿子的有夺取父亲家业的,做臣子的有夺取君主政权的。父亲把家业传给儿子,君主把政权让给臣民,这决不是用来确定名位教化天下的办法。 (75)
韩非将尧、舜大公无私禅让天下说成是乱了君臣之道;将商汤推翻残暴的夏桀、周武推翻无道的商纣,说成是逆乱叛上、乱臣贼子。将父亲把家产传给儿子,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臣民说成是乱了天下教化。他认为君主无论如何荒淫无道,即使杀光了天下百姓,臣民也绝不能反叛,必须逆来顺受,任其宰割。这就是将君主作为绝对的标准,用人来代替“天”,从而摧毁百姓对天地神灵的信仰,让人法取代天道,以达到毁灭人类社会的目的。
韩非说:舜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流放了自己的父亲,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以自己的君主为臣,将自己母亲当作妾一样对待,以君主的女儿为妻。(76)
这里除了尧将自己两个女儿嫁给舜是真的以外,其余都是韩非的颠倒黑白、造谣诬陷。共产党的厚黑学可能是从这里起源的吧。
从以上可以看出,韩非通过孤立片面的强调其极端的认识,来达到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目的,以破坏人类的道德观,摧毁原本以天道为核心的道德平衡点,从而将人法建立为新的平衡点,成为新的是非善恶标准,以代替天道。
韩非说:医生善于吮吸病人的伤口,口含病人的污血,不是因为有骨肉之亲,而是利益所驱使。车匠造好了车子,就希望别人富贵;棺材匠做好了棺材,就希望别人早死。并不是车匠仁慈而棺材匠狠毒,而是别人不富贵,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
韩非剔除一切道德因素,一切在他眼中都只剩下利欲。医生给病人吮吸伤口,口含污血,如果没有道德、医德的作用,谁能这么做?看看现在中国的医院就能知道。
法家将人法与君王合一,将君王推上神位,具有掌管一切的绝对权势,以代替天道。要知道君王是人,不是神;人法是人制定的,绝不是客观真理。君王可以为自己的私欲任意改变人法,他可以任意把百姓变成牲口,把人间变成地狱。
道德被抛弃后,法家便通过完全控制人类的欲望与恐惧来死死控制住每个人,使人法完全代替道德。
韩非说:假使人们不吃不穿而不饿不冷,又不怕死,就没有待奉君主的愿望了。思想欲望不受君主控制,君主就无法指使他们了。(78)
取得富贵是臣下最大的利欲,臣下怀着取得富贵的目的来办事,就会冒着危险、舍弃性命,竭尽全力,死而无怨。这叫做君主不讲仁爱,臣下不讲忠心,就可以称霸天下了。(79)
而在法家控制人类的两大手段中,制造恐惧是它最重要的手段:
韩非说:施行仁义、爱护百姓都不可取,只有严刑酷法才能用来治国。(80)
严刑酷法是百姓所讨厌的,但是可以治理好国家;哀悯百姓,采用宽松的刑法,是百姓所喜欢的,但是会使国家大乱。
公孙鞅的法律是对轻罪给以重罚。重罪不容易犯,而小过失是人们容易去掉的。让人们去掉那容易犯的小过失,而不触犯难犯的重罪,这是治好国家的原则。小过失不发生,大罪恶不出现,这样天下就平安无事了。
对百姓施行刑罚,并不是讨厌百姓,而是爱他们。刑罚重,百姓就安宁;奖赏多,奸民就多。所以,重刑罚是治理百姓的头等大事;奖赏多,是祸乱的根本。(83)
人法,是君王的根本;刑罚,是爱的源泉。(84)
施用酷刑,减少奖赏,是君主对臣民的爱,臣民就会拼死立功求赏。奖赏多,而刑罚轻,是君主不爱臣民,臣民就不会拼死立功求赏。(85)
韩非说,爱百姓有多深,就要对百姓施用多重的刑。对百姓越残暴,表示越爱护百姓。这种思维仿佛一条恶狼对着一群绵羊在说:我之所以咬你们、吃你们,是因为太爱护你们在人法具备完全操控人的能力后,法家还要继续将人法推进,使天下百姓每时每刻都在人法的控制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韩非说:奸人在一定能被察觉的情况下,才会戒惧;在一定要受惩罚的情况下,才不敢再犯。在不能被察觉的情况下,他就会放肆;在不会受惩罚的情况下,他就要横行。把廉价的东西放在冷僻之处,即使是曾参、史鰌这样道德高尚的人也有偷窃的嫌疑;把百金放置在闹市中,即使出名的盗贼也不敢取走。不被察觉,曾参、史绍就可能在暗处干坏事;一定察觉,大盗就不敢在闹市上取走放置的百金。所以明君治理国家,多设耳目,重罚罪犯,使民众由于法令而受到约束,而不靠廉洁的品德停止作恶。(86)
曾参与史鰌是古时候有名的道德之士,常被视作道德的典范。韩非通过诬陷造谣,说人法没有监视到的地方,曾参、史鰌都会成为小偷,从而彻底否定道德,并偷梁换柱,以人法代替道德,以达到让人法无时无刻不监视百姓的目的。君主不是神,人法不是天道,那如何才能达到让人法无时无刻不监视百姓的目的呢?
韩非说:对于犯罪隐匿不报的就重罚,对犯罪举报告密的就重赏,这样耳目就能遍布天下了。(87)
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善于把禁止奸乱作为急务。杜绝那些不易觉察的奸乱行为要用什么方法呢?关键在于一定要让百姓彼此互相监视。那么又怎样使民众互相监视呢?大致说来,也就是施行连坐了,就是一家犯罪,周边的五家或十家人全部抄斩。这样所有人都唯恐牵连到自己,就不得不相互监视。这样民众都会对自己小心谨慎而对别人进行监督,从而相互揭发告密。揭发别人的人能得到奖赏,免受刑罚,有奸不报的人就会连坐被诛杀。如此一来,奸人就都被揭发出来了,连细小的奸乱行为都不会发生,靠的就是暗中告密和实行连坐所起的作用。(88)
中共大搞阶级斗争,强调阶级立场,为了坚持党性,令子女举报父母,甚至亲手打死父母;学生举报、批斗老师;夫妻恋人之间互相揭发告密;甚至一家人分成好几派,日日监视告密,使人性泯灭,道德丧尽,这也是从法家这儿学去的。法家是以人法代替天道,中共是以党性取代人性。
达到了让人法深入每个百姓的生活,无时无刻不监视百姓的目的后,就可以任意愚弄、奴役百姓,但在愚弄百姓之前,必须给百姓洗脑,使他们成为没有思想、没有智力的机器。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毁掉一切能唤醒百姓思想,使百姓独立思考,人性复苏的一切思想学说。
韩非说:像孔子、墨子那样知识渊博、机智善辩的人,但他们不从事耕作,国家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像曾参、史鲍那样孝顺而清心寡欲的人,但他们不参加打仗,国家能得到什么利益呢?(89)
如今只要擅长文章学术,能说会道,则不需要劳苦耕作就可以获得财富,不需要冒险打仗便可以得到官爵,那么人们谁不乐意这样干呢?结果就出现了一百个人从事于智力活动,却只有一个人从事于体力耕战。从事于智力活动的人多了,则法治就要失败;致力于体力耕战的人少了,国家就会变得贫穷。这就是社会混乱的原因。(90)
因此,在明君的国家里,废除一切学术文化的文献典籍,只留下法律作为教材;禁绝古圣先王的言论,只以当今执法的官吏为老师。(91)
臣民常称赞古圣先王的道德而心生向往,就是对当今君主的诽谤。(92)
商鞅说:礼乐、诗书、善良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是国家的六大祸害,像寄生虫一样,称为“六虱”。(93)
在法家的模式下,国家只能有两种人:一种是专门耕田的苦力,另一种是专门打仗的机器。除此之外的一切人都是社会的蛀虫。法家要废除人类的一切思想学说与学术文化,烧掉一切文献典籍,只留下法律的书作为课本。这样人类的精神就变得极度贫乏,彻底失去了思想,失去思考判断能力,这样就能更好的愚弄与奴役了。
中共从建政到文革结束,大杀文人学者、焚书、破四旧、毁坏中华文化,只留下马列等书籍与样板戏给人作教材,使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极度困乏,思想极度无知,从而达到任意愚化与奴役国人的目的,用的就是法家的这一手段。将人变得如同牲口与机器一样,没有思想,没有道德,没有人性,没有信仰,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回想文革,至今都会让很多人不寒而栗。法家在两千多年前就建立了,历史上都是受到批判的,即使秦始皇在非常的时刻都不曾全面施用它,首先将它全面实施的是中共。
百姓完全被洗脑后,接着就是像对待牲口一样,任意奴役了。对如何奴役百姓最在行的是商鞅,商鞅对百姓的奴役是把天下百姓都变成只会耕田的奴隶与战争的机器。
商鞅说:礼乐、诗书、善良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是国家的六大祸害,像寄生虫一样,称为“六虱”。
人民贫穷就会努力致富,致富后就会放纵,放纵就会产生六虱的祸害。因而人民富裕了就不容易奴役他们,那就设法让百姓将粮食交出,使他们每人都出力,那样农民就不会懒惰。农民不偷懒,六虱就不会产生。(94)
农民有了剩余的粮食,于是成年安逸享乐。商人获致了大的利润,贩卖华丽、玩好的物品,于是对于日用必需物品发生了不良的影响。(95)
百姓想要得到的东西非常多,但获取的渠道只能有一条,使百姓不通过这条渠道就得不到所要得到的一切。这样,就能把百姓控制集中在手中,将百姓的力量控制集中在手中,国家就变强。(96)
百姓贫穷,国家会变弱;百姓富裕了,就会放纵享乐,放纵享乐就会产生六虱,国家照样会变弱。所以对于穷人,要用刑罚逼迫他努力劳作,使变富。对于富有了的人,要设法让他们的钱变成国家的,这样他们就会变穷。治国的秘方,就是让穷人先变富,然后再让他们变穷。(97)
先迫使穷人变富,穷人变富后,国家必须想办法“合理”拿走他们的财富,让他们再度陷入贫穷。如此,才会重新激发百姓的求富动力,他们为生存疲于奔命,根本没有精力去思考、享受,国家也不再有“虱”了。这种让国家富有而让老百姓保持贫穷的治国方法,共产党尽得其精华,它总能通过各种“合理”的手段,将百姓的钱放进它的口袋中,任贪官挥霍。使老百姓一身做牛做马,到头来一场空。
商鞅说:国家贫穷而发动战争,就可以把祸害转给敌人,国家就没有六虱的祸害,必然强盛。国家富强而不打仗,就会使老百姓偷生,国家就会产生六虱祸害,必然会衰弱。(98)
这一点,共产党也现学现用。比如所谓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就是利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商鞅说:百姓勇猛,就顺着他们的欲望重赏他;百姓怯弱,就顺着他们的恐惧用重刑诛杀来威胁他。这样,怯弱的人因为害怕酷刑而变勇敢,勇猛的人因为重赏而亡命。怯弱的人变勇敢了,勇敢的人去亡命,国家就无敌称王了。(99)
如果百姓愿意饥寒而死亡,都不愿为了利禄而争战,那是亡国的风气。(100)
民众看见打仗,就像饥饿的狼看见了肉一样,那么国家就强大。一般来说,战争是民众讨厌的东西,能让民众喜欢去打仗的君主就称王天下。强大国家的民众,父亲送他的儿子去当兵,哥哥送他的弟弟去当兵,妻子送她的丈夫去当兵,他们都说:‘不能得到敌人的首级不要回来!’又说:‘不遵守法律,违抗了命令,你死,我也得死,乡里会治我们的罪,军队中又没有地方逃,就是跑回家,我们要搬迁也没有地方可去。’军队的管理办法是将五个人编成一伍,实行连坐。用标记来区分他们,用军令来束缚他们。逃走了也没有地方居住,失败了没有办法生存。所以三军的将士没有一个不听从军令的,就是战死也不掉转身后退。(101)
商鞅还说:政策如果是百姓所厌恶的,则百姓就弱;政策如果是百姓所喜欢的,百姓就强。百姓弱国家就强,百姓强国家就弱。(102)
法家善于将百姓推到国家的对立面,将他们变成奴役的工具与无人性的战争机器。
商鞅说:人民必须屈辱,这样才知道大人的尊贵;必须卑贱弱势,这样才懂得当官的厉害;必须贫穷,才会为赏赐而卖命。人民有了地位,就会轻视官爵;富裕了就会看不起赏赐。
用善民治理百姓,百姓就会亲近爱护他的亲人;用奸人来治理,百姓就会亲近国家的制度。使民众团结起来就会互相掩盖庇护,这就是所谓的善;使民众疏远分离,互相监视,这就是所谓的奸。表彰善民,民众的罪过就会被掩盖起来;用奸人,则有罪的就会被诛杀。犯罪被隐匿,则百姓胜过法律;犯罪被诛杀,法律就胜过百姓。百姓胜过法律,国家就大乱;法律胜过百姓,国家就强盛。所以说用良民治国,国家必然混乱而削弱;用奸民治国,国家必然大治而强盛。(104)
共产党继承了这个模式。有人将共产党比作人性的绞肉机,一般来说,只有道德最败坏的人才能在中共体制内生存,凡存有道德良知的,都会在一轮轮的政治运动、权力斗争中被活活绞死而淘汰出局,最后剩下的基本都是具足“党性”,丧失“人性”的人格分裂的党徒。
韩非说:秦国遇到严重饥荒,宰相范雎请求说:“皇家苑囿的草木植物,蔬菜、栋树果、枣子、栗子,足以养活百姓,请您用来救济百姓吧。”秦昭王(法家)说:“我们秦国的法令,是让百姓有功受赏,有罪受罚。现在如果开放苑囿的蔬菜瓜果,就是让百姓不论有功无功都受到赏赐,这是使国家混乱的做法。救济百姓而使国家混乱,不如扔掉瓜果蔬菜而使国家太平。”秦昭王的另一种说法是:“如果开放皇家苑囿的瓜果蔬菜,倒也足以养活百姓,但却会引起有功的人和无功的人相互争夺。与其让他们活着而使国家混乱,倒不如让他们死掉而使国家安定!”(105)
看到这里不禁令人想起中共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那三年其实风调雨顺,根本没有什么自然灾害,完全是中共人祸造成的。在全国范围出现严重的饥荒的情况下,1958至1959年,中共政府仍然大量向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支援粮食。例如1959年,全年出口粮食数量达到历史上的最高,为415.75万吨。抢了百姓的粮食送给外国人,就是不给饿死的百姓,致使这三年饿死了几千万中国人,到处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最后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时,那么大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106)
注:
57、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则临千仞之谷,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58 、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螾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从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
59 、 父母之所以求于子也,动作则欲其安利也,行身则欲其远罪也。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
60 、 且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
61 、 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
62、 毋弛而弓,一栖两雄,其斗狺狺,豺狼在牢,其羊不繁。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63、 王者独行谓之王
64 、 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木技扶疏;木枝扶疏,将塞公闾,私门将实,公庭将虚,主将壅围。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木枝外拒,将逼主处。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65 、 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故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有贤而不以行,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故曰:寂乎其无位而处,漻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君臣竦惧乎下。
66、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君;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变勿更,以参合阅焉。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则万物皆尽。函掩其迹,匿有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67 、 听言之道,溶若甚醉。脣乎齿乎,吾不为始乎;齿乎脣乎,愈惛々乎。彼自离之,吾因以知之动之溶之,无为而攻之。喜之,则多事;恶之,则生怨。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上不与共之,民乃宠之;上不与义之,使独为之。上固闭内扃,从室视庭,咫尺已具,皆之其处。以赏者赏,以刑者刑,因其所为,各以自成。主上不神,下将有因。
68 、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故世之奸臣则不然,所恶,则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所爱,则能得之其主而赏之;今人主非使赏罚之威利出于已也,听其臣而行其赏罚,则一国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归其臣而去其君矣。此人主失刑德之患也。
69 、 今人主处制人之势,有一国之厚,重赏严诛,得操其柄,以修明术之所烛,虽有田常、子罕之臣,不敢欺也,奚待于不欺之士?
70 、(豫让和伯夷、叔齐)若此臣,不畏重诛,不利重赏,不可以罚禁也,不可以赏使也,此之谓无益之臣也。吾所少而去也,而世主之所多而求也。
71、 若夫许由、续牙、晋伯阳、秦颠颉、卫侨如、狐不稽、重明、董不识、卞随、务光、伯夷、叔齐,此十二者,皆上见利不喜,下临难不恐,或与之天下而不取,有萃辱之名,则不乐食谷之利。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此十二人者,或伏死于窟穴,或槁死于草木,或饥饿于山谷,或沉溺于水泉。有如此,先古圣王皆不能臣,当今之世,将安用之?
72、 若夫关龙逄、王子比干、随季梁、陈泄冶、楚申胥、吴子胥,此六人者,皆疾争强谏以胜其君。言听事行,则如师徒之势;一言而不听,一事则不行,则陵其主以语,待之以其身,虽死家破,要领不属,手足异处,不难为也。如此臣者,先古圣王皆不能忍也,当今之时,将安用之?
73、 夫立名号,所以为尊也;今有贱名轻实者,世谓“高”。设爵位,所以为贱贵基也;而简上不求见者,谓之“贤”。威利,所以行令也;而无利轻威者,世谓之“重”。法令,所以为治也;而不从法令为私善者,世谓之“忠”。官爵,所以劝民也;而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之“烈士”。刑罚,所以擅威也;而轻法不避刑戮死亡之罪者,世谓之“勇夫”。民之急名也,甚其求利也;如此,则士之饥饿乏绝者,焉得无岩居苦身以争名于天下哉?故世之所以不治者,非下之罪,上失其道也。
74 、难致,谓之“正”。难予,谓之“廉”。难禁,谓之“齐”。有令不听从,谓之“勇”。无利于上,谓之“愿”。少欲、宽惠、行德,谓之“仁”。重厚自尊,谓之“长者”。私学成群,谓之“师徒”。闲静安居,谓之“有思”。损仁逐利,谓之“疾”。险躁佻反覆,谓之“智”。先为人而后自为,类名号,言泛爱天下,谓之“圣”。言大本,称而不可用,行而乘于世者,谓之“大人”。贱爵禄,不挠上者,谓之“杰”。下渐行如此,入则乱民,出则不便也。
75 、 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弑君,有曲于父。尧、舜、汤、武或反群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今尧自以为明而不能以畜舜,舜自以为贤而不能以戴尧;汤、武自以为义而弑其君长,此明君且常与而贤臣且常取也。故至今为人子者有取其父之家,为人臣者有取其君之国者矣。父而让子,君而让臣,此非所以定位一教之道也。
76、 瞽瞍为舜父而舜放之,象为舜弟而杀之。放父杀弟,不可谓仁;妻帝二女而取天下,不可谓义。仁义无有,不可谓明。舜出则臣其君,入则臣其父,妾其母,妻其主女也。
77、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与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
78 、 使人不衣不食而不饥不寒,又不恶死,则无事上之意。意欲不宰于君,则不可使也。
79 、 富贵者,人臣之大利也。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此谓君不仁,臣不忠,则可以霸王矣。
80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81 、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
82 、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83 、 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
84 、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
85 、 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多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
86 、 夫奸必知则备,必诛则止;不知则肆,不诛则行。夫陈轻货于幽隐,虽曾、史可疑也;悬百金于市,虽大盗不取也。不知,则曾、史可疑于幽隐;必知,则大盗不取悬金于市。故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
87 、 匿罪之罚重,而告奸之赏厚也。此亦使天下必为己视听之道也。
88 、是故夫至治之国,善以止奸为务……然则去微奸之道奈何?其务令之相规其情者也。则使相窥奈何?曰:盖里相坐而已。禁尚有连于己者,理不得相窥,唯恐不得免。有奸心者不令得忘,窥者多也。如此,则慎己而窥彼,发奸之密。告过者免罪受赏,失奸者必诛连刑。如此,则奸类发矣。奸不容细,私告任坐使然也。
89 、 博习辩智如孔、墨,孔、墨不耕耨,则国何得焉?修孝寡欲如曾、史,曾、史不战攻,则国何利焉?
90 、 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
91 、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
92、 为人臣常誉先王之德厚而愿之,诽谤其君者也。
93 、 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
94、 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农不偷,六虱无萌。
95 、 农有余食,则薄燕于岁;商有淫利有美好,伤器
96 、民之所欲万,而利之所出一。民非一,则无以致欲,故作一。作一,则力抟;力抟,则强。
97 、 民贫则弱国,富则淫,淫则有虱,有虱则弱。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
98 、 国贫而务战,毒生于敌,无六虱,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
99 、 民勇,则赏之以其所欲;民怯,则杀之以其所恶。故怯民使之以刑则勇,勇民使之以赏则死。怯民勇,勇民死,国无敌者必王。
100 、 有饥寒死亡,不为利禄之故战,此亡国之俗也。
101 、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凡战者,民之所恶也。能使民乐战者王。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又曰:“失法离令,若死,我死。乡治之。行间无所逃,迁徙无所入。”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无所处,罢无所生。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
102、 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103 、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
104 、 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合而复者,善也;别而规者,奸也。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故曰: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
105 、 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清发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此乱之道也。夫发五苑而乱,不如弃枣蔬而治。”一曰:“令发五苑之蓏、蔬、枣、栗,足以活民,是用民有功与无功争取也。夫生乱,不如死而治,大夫其释之。”
106 、《道德经》: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from 气功网
我谈一谈中医与西医的差别
文:水道
来源:正见网
中医讲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五行、阴阳、天人合一,既然是一个小宇宙,天体星球有它的运转规律,其实是有它的系统在控制着一切,我们肉眼看到的是轨迹。
在人体中也同样有系统,用天目看到的就是中医讲的经络(系统),中医讲炁为血之帅,人体病的主因是经络受阻,(因业力、杀生、祖辈遗传做坏事等产生的业力)
我讲炁字的产生,用肉眼看经络是无有的,用天目看又有,所以在无字上加了一点,天目看经络和水汽一样是白带,所以又加四点水,这就是炁字的产生。是生命天道之宏微,这是神传文化。炁这个字是经络与人体生命神传文化专用字,而不同气。道家讲经络,炁字来源于道家。
中医治病用药物到身体里产生一种炁体,把经络打通,这是通经络的药物,经络通病自愈,还有各种脏腑对应的药物。人体有小伤不治自愈,因为微观没有病,病在微观。
如中医用炁熏蒸,引经药,每一种药走哪种经络等等。
西医讲化验,看表面的物质,如青椒的成分组合在一起不是青椒,而一堆物质。他缺少生命。西医看肿瘤讲手术,表面好了,可是不长时间又复发了,转移了,因为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病也是有生命的,用刀割掉了物质,也没治到那个生命,所以有复发转移。
邪党破坏了传统文化,把字改的没有了原来内涵,让人不知道病的来源,在人类层面也在毁灭着人类。失去神的根,让人走向无知,达到毁人的目地。
个人见悟。
from 气功网
2018年3月19日星期一
酌古鉴今:燕昭王招贤纳士(数文)
文:曾敬贤
来源:正见网
一、韩滉、钱鏐善用人
唐德宗时,韩滉担任镇海节度使,统理三吴,所用僚佐,随其才而使用,都很恰当。有个老朋友的儿子,投奔他,此人别无所长。韩滉曾经召请他赴宴,他终席端坐,不与邻座交谈一句话。韩滉安排他随军,让他看管库门。此人每早进库,一直端坐到晚,吏卒等人,没有敢随意出入的。
宋末,吴越王钱镠,常在府邸花园中散步,看见园丁陆仁章,种植花木,很有巧计,遂默记在心。后来淮南军反叛,围困苏州,钱镠派陆仁章入城传递消息,果然完成任务,平安归来。钱镠把陆仁章,当作自己的孙子对待。
用人如果能像韩滉和钱镠,那么,天下就没有被弃置的人才,没有被废置不办的事了。
二、燕昭王招贤纳士
燕昭王求问治国的道理。
郭隗回答说:“成帝业的君王,拿他的臣子,当老师;成王业的君王,拿他的臣子,当朋友;成霸业的君王,拿他的臣子,当宾客;有亡国之险的君王,拿他的臣子,做将帅。您想做什么样的君王,这就在大王您的选择了。”
燕昭王说:“寡人我很愿学习,但没有老师。”
郭隗说:“大王真有志学道,郭隗我请为天下贤士开路。”
于是,燕昭王改筑宫室,拿他(郭隗)当老师对待。没到三年,苏代由周国前来,邹衍自齐国前来,乐毅从赵国前来,屈景由楚国前来,肯归顺于燕昭王。
郭隗深明招贤的方法,很有大臣的风度,不愧做国君的老师。
【冯梦龙评曰】
汉高祖册封雍齿(雍齿曾背叛过刘邦),于是,诸功臣不再担忧自己不被提拔,而停止了私议。先主刘备克蜀,礼敬蜀地旧臣许靖,使得蜀地士人归心。这都是赐人、礼人、敬人,而收到实效的例子。
三、丙吉饶人,得善助
汉宣帝时,丙吉为丞相,驾车的差吏,喝醉了酒,给丙吉赶车,呕吐在车上。执法官禀报丞相,欲将车吏斥退。
丙吉说:“因醉酒的过失,被斥退,使此人将来何处容身?执法官姑且忍一忍吧,弄脏了我这个丞相车上的席子,没什么了不起!何必小题大作?”
这个驾车差吏,是边疆州郡人氏,熟悉边塞发紧急文书、警备之事。有一次外出,恰见驿吏的御马手,拿着红、白二色布袋,知道是边郡,发紧急文书到京。遂跟驿吏,到司文书官署公车府,探听得到消息,乃云中、代郡有兵事。车吏赶紧回府,报告给丙吉,并说:“恐怕那里的边郡长官,有老病死者、不胜任兵马之事的,应该先了解一下。”
丙吉觉得他的意见很好,于是召来管理干部的官员,查一查边郡守吏,按条例加以衡量。事未完毕,皇帝召集丞相、御史大夫,询问云中、代郡守吏情况。丙吉一一回答,而御史大夫,因事情来得仓卒,不能详对,因此受到谴责。丙吉则受到皇帝的表扬,说他:“忧边尽职”!这完全是车夫的力量。
四、郭进用诬告者,获大胜
宋太祖时,郭进任山西巡检,有一军中校尉,到朝廷去告郭进的状。皇上召见询问,知道是匿诬告,就把他送给郭进,命令把他(那个军中校尉)杀掉。
当时,正值并州贼寇入侵,郭进对那个校尉说: “你敢于诬告我,确实有胆气。现在我赦免你的罪过。你如果能够袭杀敌寇,我就向朝廷推荐你的功劳。你如果战败,就自己投河,不要弄脏我的刀剑。”
这人踊跃投入战斗,竞获大胜。郭进随即荐升了他的官职。
【冯梦龙评曰】
宽容小过的人,能得到人家用一己之长来酬答;释放大仇的人,得到对方以死力来相报。因为求报感谢之意,发自内心,十分迫切,所以他的长处,一碰到机会,就要试一试;他的力量,一遇到激励,就要全部使出来。对比之下,那些索过、寻仇,冤怨相报的人,岂不是太愚蠢了吗?
(均据明代冯梦龙《智囊补》)
from 气功网
神仙故事:女仙谢自然
文:秋红
来源:正见网
谢自然的祖籍是山东兖州人。后来父亲李寰带着她们一家人来到四川果州南充县境内居住,以务农为业。她父亲李寰是个读书人,虽家境贫寒,但家风涥朴,为人孝义,乡里十分器重,被举为孝廉。公元780年,当时果州刺史李端,以试秘书省校书表为从事。她母亲姓胥,是邑镇旺族之女。
谢自然从小性情聪颖怪異,不吃荤血。七岁时,母亲叫她去跟随一个叫越惠的尼姑修行。一年后,谢自然生病回家养病,病愈又回越惠处。几月后,谢自然请求回家修行。回家后,她与父母、邻人谈话均是些神仙修道之事,而且讲的话很有文彩,富有哲理又深刻。她的家在大方山下居住,大方山顶上有座古庙,庙里供的李老君神像。谢自然要修行,专门又要礼拜老君,不愿住家中,就寄居山顶庙中,她常诵《道德经》、《黄庭内篇》。十四岁时,其年九月,在吃稻米饭时,说:这些饭粒尽是些蛆虫,我不吃了。从此她就不再吃饭粒了。她摘些皂荚煎汤服之,服后不久就大吐,象吐的痢样,越吐越凶,把腹中的虫类都吐出来了。这些虫,大小、长短不等,颜色、种类各异。她就吃一些树叶,犹食柏叶,毎天吃一枝。过了七年之后,柏树叶也不吃了。到九年之后仍不饮水。公元787年,就是贞元三年,于开元观诣绝粒道士程太虚,听到谢自然之事后,曾授谢自然《五千文紫灵宝录》。公元790年,贞元六年四月,当时韩佾调任果州刺史,他到任后,听乡里举报谢自然修行绝食事,怀疑怪妄,就把谢自然找来,叫住在州衙北堂东阁房内,并闭房门窗,令人在门外日夜监守,一个多月后,韩佾带着很多人打开房门,把谢自然放出来,见谢自然肤体宛然,声气朗畅。韩佾感到惊异,就据问谢自然这是怎么回事,谢自然就把她七岁随尼修道,十四岁见饭粒为蛆,绝食、在大方山顶修道之事告诉了韩佾。
谢自然的父亲李寰去外地游学,几年后,回来看见谢自然修道已经绝食多日,以为是妖妄迷人,说:我家世儒风,五常之外,非先王之法,何得有此妖惑。他把谢自然关锁堂中四十余日才放出,见谢自然身体不但不损,而益加爽秀,李寰感到十分惊骇,也不再责怪此事。公元791年,贞元七年九月,韩佾举轝于大方山,在山上置道坛,请程太虚在此具 《三洞录》。同年十一月,程太虚与谢自然改徙州郭。公元793年,韩佾走,李竖调任果州史,谢自然求见李竖说:居城郭非便,原依泉石。李竖同意谢自然筑室于金泉山,移自然居之。这山上有石嵌窦,水灌其口中,可澡饰形神,挥打氛泽。谢自然驻上山不久,有一四十余岁的头陀,衣服形貌,不类緇流,上山说:速访真人。谢自然的家里人都拒之,说:这里没有真人,头陀只是笑。家人拜头陀,不受谢自然之礼,施二百钱不受,反拿出一手巾给谢自然,说:今后见面时再把手巾出示为凭。说完,须臾出门,不知所终。
公元794年,贞元十年,三月三日,谢自然把居所正式设为金泉道场。
李竖信奉神佛,政事之余常与夫人于几上诵经,对谢自然修行事,不足为怪,反而尊重。谢自然十四岁修道绝食,十三年后,她修炼大有所获,她的两膝上忽有印形,小于人间官印,四壖若有古篆六字,灿如白玉。不久其印移在两膝内,并膝侧两印相合,分毫不差。又有神力,日行二千里,或之千里,人莫知之,冥夜深室,纤微无不洞鉴,又不衣锦绣,寒不近火,暑不摇扇,人间吉凶善恶无不知者,性严深密,亊不出口,虽父母亦不得知,认为李竖能信奉神佛,有时稍稍告之一些修炼中事。
公元806年,即贞元二十二年,是年九月霖雨甚,自然自金泉往南山省程君,凌晨到山衣履不湿,诘之,云:旦离金泉耳,程君甚异之。十一月九日诣州与李竖别,云:中旬的去矣!亦不更入静室。于金泉道场白日升天〈此时是公元806年即贞元二十二年冬月二十日辰时升天〉。士女数千人,咸共瞻仰,祖母周氏,母胥氏、妹自柔、弟子李生听到了其诀别之语,曰:勤修至道。须臾五色云遮亘一川,天乐异香,散漫弥久,所著衣冠 ,帔簪一十事,脱留小绳床上,结束如旧。刺史李竖上表朝庭,帝闻即诏褒美之。李竖述金泉道场碑。有堂内东壁上书,记五十二字云:
寄语主人及诸卷属,但当全身,莫生悲苦,自可勤修功德,併诸善心,修立福田,清斋念道,百劫之后,冀有善缘。〈此即暗指1200年后的正法之时,大法洪传救度众生之事〉早会清原之乡,即与相见。
谢自然成仙之事当时轰动天下,在事实面前,也有人不信此事或借此进行抨击。唐时著名文学家韩愈就是其中一例,他听到谢自然成仙事后,写下了长达五百字的五言古诗《谢自然诗》(见《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六〈谢自然诗〉》)他说:“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童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凝心感魑魅 ,慌惚难具言,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里胥上其事,郡守惊具叹,驱车领官吏,氓俗争相先,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他把谢自然成仙之事写得很清楚了,在事实面前,他不但不相信,他认为是:“木石生怪变,狐狸聘妖患,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噫乎被寒衣,永托异物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扩大影响,宣传当地风土人情,以便招商引资,当地政府,四川省蓬溪县宣传部编写了一部介绍蓬溪当地民情民俗,山川地貌的书,叫《锦绣蓬溪》书中在介绍历史人物时就讲到了女仙谢自然,作者说:据《蓬溪县志》记载,当时谢自然曾在蓬溪县的城西南方向的山涧修道,说谢自然住在一条小溪边的山涧岩洞中修道,闭目参褝打坐,有个头陀拿支灵芝在洞外溪边洗灵芝,见谢自然修行如此精苦,在洞外石壁上题诗一首:好个谢自然,骑鹤上青天,不看佛祖面,给尔两金鞭。放下灵芝,转身随风而逝。
于是这条溪水竟因此得名谓芝溪河,该名流传至今。芝溪河西至蓬溪吉祥镇转西南于遂宁新桥入涪江 ,北上穿县城转东北经新会镇进入南充地区的高坪镇流入嘉陵江。据此可知当时的蓬溪还是个邑镇,分属果州南充管辖,其实谢自然的家就住在现在的蓬溪县明月镇到回水乡一带,这一带没有金泉山这山名,只是离明月镇不远的西边有座千年古刹,叫高峰山古寺,山上有唐时修建的大庙,在九十年代初,政府在山腰修起了一座全世界最大最高的老子塑像,对外宣称是天下的老子第一道场。这一带也没有大方山山名,只有江苏江宁县秣陵镇有座大方山,但是谢自然的祖籍是山东兖州县,谢自然的母亲姓胥,是“大邑右族”,可以推测蓬溪当时不是县而是邑镇,现在蓬溪县城西,即附西乡一带胥姓人正是旺族,可想她母亲也许就是这里旺族之人。时代变迁,几经沧桑,然而1200多年前谢自然成仙之事流传至今。
(据《集仙录》、《太平广记、卷六十六谢自然》篇章编写)
from 气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