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样章节选>
公冶长是孔子诸多弟子中的贤者之一,名列第20,还是孔子的女婿。
相传他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这个故事不见正史,却在民间流传。我追查发现,这个有趣的故事是真实的。因为此事太超常太传奇,没记在正史中,但是孔子的门人很盛,所以一直口口流传。虽然没有记在正史中,但在《论语》中留下了痕迹。
(一)鸟语功能的由来
我看到公冶长懂鸟语的功能,不是生来就显现的。他家里很穷,从小上山砍柴,吃野果子,他生性纯朴,思想单纯,在山林间出世忘尘,接近出世修行的状态,先天的功能才慢慢显现出来了,自然就懂了鸟语。
其实动物都是有很复杂的语言的――现代科学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主流学术界不敢正视。加拿大一位生态学家著的《在狼群中》一书,记述了爱斯基摩人的巫师,会通过“偷听”狼们交谈的语言,了解狼们的布阵、接力捕杀驯鹿群的计划。爱斯基摩人以此掌握驯鹿群的走向,进而追踪猎杀驯鹿。巫师的公开“偷听”,狼们都知道有人在偷听,也不理会。他在研究狼的社会生活时,反而被狼盯梢,遭到了狼的嘲笑[1]。
—————————-
[1] [加]法利・莫厄特着,毕均轲、张圆特译,《在狼群中》,Never Cry Wolf(书名英语的意思:人别再向狼狂吠),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
(二)公冶长失信陷牢笼
人修行的层次不太高,就能和各种动物沟通,当你能和它们沟通时,它们是知道的,就会来搭讪你。
下面讲一下我追查的情节。一天,公冶长在山林里打柴,听到鹞鹰跟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前边有死獐。你食肉,我吃肠。”
公冶长当即允诺,跟着鹞鹰往前跑,果然在不远的山坡上,发现一头死獐,还是刚死的,再晚一点,就让别的动物抢着吃了。公冶长高高兴兴地把死獐背回家去了,那只鹞鹰一直跟着他。可是公冶长高兴过头了,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承诺。他家里很穷,家人把獐都分着吃了。一点没浪费。
过了一些时候,公冶长在山里砍柴,那只鹞鹰又来了,叫道:“公冶长,公冶长,前边有死獐。你食肉,我吃肠。”
公冶长一下想起来了,上次忘记把肠子分给鹞鹰了,马上向鹞鹰道歉,说这次一定会给它,于是他赶紧往前跑。跑不多远,望见前面有俩人,路中间还躺着个东西。公冶长惟恐被人抢去死獐,边跑边喊:“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
公冶长跑近一看,吓傻了,原来地上躺了一个死人,而那俩人竟然是官府办差的!他俩还奇怪呢,没见这么自投罗网的老实人,当即就把公冶长捆了。这时候公冶长怎么申辩也没用了,被押回县衙,关进死牢。
过堂审案,官员一听公冶长说自己懂鸟语被鸟骗了,以为他在编谎抵赖,气坏了,当即痛打了他一顿。打完了就把他扔回大牢。再过堂,公冶长还喊冤,又挨打。慢慢的,这个官员也发现有点蹊跷。
(三)孔子嫁女为证
《论语・公冶长》篇开头讲的,就是继续这个故事:“谈到公冶长时,孔子说:‘我可以把女儿许配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后来就把女儿嫁给他了。”[1]
公冶长通鸟语,这种小功能孔子也有。孔子听说公冶长被打入囚牢,慧眼一观,便知缘由。这种先天能带功能的人,身体都是很纯净的,一般
人想要修出这样的功能,首先得把身体修到那么纯净的程度才成。孔子由此相中了公冶长,把女儿嫁给了他,后来生了两个儿子。
————————-
[1]《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音:雷泄,指监牢)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四)验鸟语洗脱罪名
再说公冶长,在牢里还一直喊冤。县官听说后,更加奇怪,毕竟这是孔子的学生,就决定试试他。他叫人把屋檐的燕子窝掏了,把两只幼雏藏在了箩筐里。老燕回来,在堂前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县官叫人把公冶长提上来,问他:“燕子在说什么?”
公冶长一听便说:“这燕子叫:‘大人何故?我儿无辜。箩藏二子,嗷嗷待哺。’”
县官一听,真懂鸟语!赶忙放了公冶长和雏燕。
公冶长毕竟是深受孔子教导,遇事能自省,不怨天、不尤人,只怪自己失信于鸟,遇事不沉稳,高兴得忘乎所以,离老师讲的平静心态还差得太远,以至于乐极生悲,招致这么大的麻烦。
不过也是悲极生乐,娶到了孔子的女儿。
孔子的弟子在《论语》中没有记录这个故事,因为他们认为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很有趣,所以历代都在流传,成了后世的传奇。其实有些传说,承载着真实的历史,反而比“正史”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影像,我们后面能看到很多很多。
(2015/12/02 发表)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