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

第三节7 杂乱版本,该不该烧?第3章《千载蒙谤秦始皇》

   秦始皇蒙谤22《遥视历史问天机》一部三章二节


   图:朝中争议――分封、统一、(网路图片)



《遥视问天机》





第一部 正史中的伪史和错误





上部:





第三章 千载蒙谤秦始皇





第三节 焚书之谜,真相迥异6



   <样章节选>

   (接前文)

   

   【被灭的六国的史书,民间的该不该烧?】2

   

   秦灭六国后,六国的史书,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前面我们辨析过的《荆轲刺秦王》,燕国的记载和秦国的记载截然不同――不知真相的后人一般都会采信燕国的记录,因为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为尊者讳,所以自然地认为弱小的燕国会说真话。司马迁的《史记》,也正是这样采信了《战国策》中“荆轲刺秦王”的记述――可是《遥视历史见天机》第一卷里经过我们深度剖析,结果发现那段生动的情节是千古伪文,漏洞频出。这类章节,唯有秦国史官记录的是真相!这能解释得清楚么?恐怕朝廷越解释,民间越不信,越信伪史!那么这样的六国众说纷纭的史书,在民间会造成什么影响?

   

   就是我们现在的开明人士,如果身处秦朝时代,会采取什么措施?恐怕也会禁止民间的六国史书,同时保留少许在朝廷,供秦朝史官修史参考,以便将来留下一个正版的秦朝史料。这是理所当然的处理方式,而当时就是这么做的。

   

   但是这样焚书,伤害了六国文人的感情,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国史是最正的,所以积怨深重。

   

   【杂乱的民间《诗》该不该焚?】

   

   .现在学者认为:丞相李斯考虑到,中有各国的风情民歌,唱这些会勾起对故国的怀念,对刚刚统一的天下大局不利,所以必须在民间禁止,只在官府中保留官方版本。这种统一,和秦始皇统一的性质是一致的。

   

   我追查看到李斯确实有这个想法,但还不止于此。而且,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当时焚烧的是“诗三千”?还是校订后留下的儒家的“诗三百”呢?

   

   可能这一下就点醒了很多学者,足以重新审视儒家“《诗经》三百篇”[1] 是如何成为标准教材的了……

   

   (未完,待续)

    <完整的章节,请看将出版的全书。>

   

   ————————————–

   [1]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已在春秋时期,整部诗经的时代,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起初叫做《诗》,当时大约有三千首之多,经孔子整理,去除低俗淫靡子词,有修订音律,相当于正规配曲,成为易于流传咏唱的三百多首。

   

   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 。

   

   但是,孔子校订的“诗三百”,只是儒家内部的,因为儒家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社会上流传的还是“诗三千”

(2016/02/01 发表)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