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7日星期三

父母手记选—菩提树下

来源:澳洲网站

 ( 悉尼)筱培

菩提树是一种特别的树,在东方人们把它称作圣树,菩提树的奇特之处不是在于它能提供特殊的木材,是因为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得到精神上完全的通达。

从某种意义上,孩子的成长之路,也可以用菩提树来象征。除了功利的因素之外,教育实际上更是帮助孩子不断开发心智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学习,来领悟自然和生命的道理。

肯斯格鲁夫小学在悉尼的南区,是等等到了澳洲后的第一所小学。学校里的情况和英国的学校很相似,最大的不同是校园,这里的花草很多也很茂盛,特别是一棵苍郁的大树,几乎覆盖了四分之一的操场。

在大树的下面,是一排排固定的条凳,是小学生开会、游戏或者吃午饭的地方。家长们来接送孩子也喜欢坐在树下等待和聊天,这是在英国的学校少有的,也许是英国的天气比较冷,雨水又多,所以学生多数是在大厅里集会。

对于等等来说,还有一点不同。来澳洲之前,等等已经习惯了和妹妹一起,每天上学放学。可是到了澳洲,因为学校制度不同,必须满五岁才可以入学前班,所以象象一定要等到圣诞节后,才能和姐姐一起上学。

肯斯格鲁夫小学离我们家不远,所以我们常常带着象象去送姐姐,接姐姐。象象很羡慕姐姐能在学校里学习,等等有时却希望和妹妹一起,在家里听妈妈讲故事,背诗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为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环境就是她的学校,要想让她安心学习,首先要让她适应和喜爱自己的环境。

那次学校放假后的第一天上学,我们带着象象一起去接姐姐,我们去得早了几分钟,就在大树下坐着等。

"妈咪,这是一棵什么树啊,这么高这么大?"象象正是爱提问题的年龄,什么事在她的眼里都能画出问号。这也是我们对她启发的最好时机,所以我们几乎无时无处不在进行"你来问,我来答"的游戏。

"这……应该是一棵菩提树,菩提树可不是一般的树,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树,菩提树下的故事可多了。"

于是,妈妈就在大树下,给象象讲了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故事。故事刚讲完,等等就兴奋地跑了过来,知道妈妈在讲故事,就急得叫了起来,还说明天也不要上课了,要在家里听故事。妹妹给她介绍了她刚刚认识的大树,妈妈也把故事又讲了一遍,看着等等象象敬慕地仰望大树,就问她们小姐妹:

"你们说说看,这棵大树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

"它有荫凉啊,我们可以坐在树下开会、吃饭、看书,都可以做。"等等有体验,第一个抢着回答。

"接姐姐时可以在这里等,下雨也不用怕。"象象也是从实际中得来答案。

"说得很对,这棵大树非常有用,可是你们能想到,它也是从一棵小树长大的吗?"妈妈看着小姐妹点头,又说:

"你们现在也还是一棵小树,知道吗?"

"知道!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小树。"姐姐等等说。

"我们也是菩提树吗?"妹妹象象又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你们都是生命树,是最美最珍贵的树,也可以说是菩提树,但比一般的菩提树更要珍贵啊!"

借这个机会,我们给女儿讲了许多有关树的故事和道理,一棵大树,它的每一片叶子都要不怕风雨,都要吸收知识的阳光,它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根,在地下默默地吸收大地的善良,才能不断地向上生长,长成参天大树可不容易啊!

这一类生活中随机的对话,等等象象听了很喜欢,也很容易接受。特别是等等,听了爸爸妈妈的话以后,感到自己非常幸运,每天都能在这棵菩提树下的学校学习。直到今天,提起肯斯格鲁夫小学,小姐妹对这所小学印象最深的还是这棵大树,她们常常说起它,还把自己比做小树,而长成参天的大树,就成了她们的一个理想。

 

借助菩提树和佛祖的故事,我们给等等和象象讲了不少吃苦和劳动的重要性。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的过程,使人身体健康,更重要的,对劳动尊重的感情,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和技术的种种进步,减少人们的劳动强度,父母们自然有更多的精力帮助孩子,甚至代替孩子做种种孩子有能力自己做的劳动。有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这样做有种种弊端,缺少劳动的机会,孩子们很容易形成身体和心理的病态。

因为澳洲天气好,放学的时候,我们喜欢走路去接孩子,然后,一边漫步回家,一边听她们讲述学校里的一天。

"今天早上我会唱澳大利亚国歌了!"

"今天我们老师给我一张SHEET,上面有好多算数题,我全做对了,老师夸我聪明,还给我一颗金星!"

"今天中午吃完饭,我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她们是……"

等等还没出校门,就迫不及待地把一天的事讲给我们,她是这个时间的小主持人,我们都是她的听众,可以直接进行听众热线问话。

那还是刚来澳洲不久,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总能看见一位中国老奶奶,灰白相间的头发,家居的衣着,让人非常眼熟。走在她前面不远的地方,是一个小男孩,看来是老人的孙子或外孙,他的年纪比等等大一些。

每一次在路上见到他们祖孙二人,都是孙子在前面,手里拿着吃的和喝的,边走边吃,旁若无人。老人在后面,为孩子背着书包,拿着外套和帽子,她的背弓着,好像十分吃力,这样的情景在国内并不罕见,可是出现在悉尼就特别显眼了。

爱护孩子,并不是替代孩子做一切事情啊!

很多的父母总是觉得孩子弱小,不知不觉就代替孩子做了孩子应该自己做的事情,阻止了孩子的正当而必要的劳动,不仅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也让孩子渐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做父母的以为是在爱孩子,帮孩子,却没有意识到是害了孩子。

我们问等等象象:

"那个小男孩是不是拿不动自己的书包呢?"

"不对,他是二年级的同学,比我还大哪!"等等说。

"他那样做好不好呢?"我们问。

"不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等等象象同声回答。

等等象象的书包从来都是自己背,有一次,象象不舒服,妈妈说:

"今天你不舒服,我来帮你一次吧!"

象象看看姐姐,等等正精神抖擞地走在前面,象象就说:"不要,我不累,让我自己来!"说着,扶正自己肩上的小书包,去追姐姐了。

从小养成不依赖别人,不只是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性,也能通过做事,了解别人的辛苦,懂得体谅父母。

等等象象喜欢说:

"让我们自己来做!"

她们收拾好自己的房间;

她们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和书籍;

她们在晚上睡觉前,把换下的衣服折好放在一边,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找好放在床前;

她们学会自己冲凉;

她们自己做早餐,自己准备午餐饭盒……

对于她们每一个"我们自己来做"的事,无论做得怎样,我们都会及时地表扬,然后再提几点建议,最后总不忘了感谢她们,因为她们自己学会了做事,不仅是帮了父母的大忙,更重要的是她们由此培育了成就感和独立精神。

许多父母由于过分怜爱孩子的缘故,什么事都自己动手,从而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的好机会,以后回过头来看,就会发现,那真是不小的损失,因为劳动虽然平凡,却是不可缺少的泥土!

可是世界上,不可能有一棵不经风雨的菩提树,能长成参天大树的。

 

相关文章:

本文标签:,

From 父母手记选—菩提树下 by 澳洲新闻




ifttt puts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via task 35038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