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星期一

【文史】貌丑心仁的好清官施世纶

作者:魏谷

《巢林笔谈》记:“漕宪施公,貌奇丑,人号为‘缺不全’ 。”意思是漕运总督施公,面貌奇丑,人们称呼他为“缺不全”。(网络图片)

施世纶之丑,丑得出格,丑得史上留名。《巢林笔谈》记:“漕宪施公,貌奇丑,人号为‘缺不全’ 。”意思是漕运总督施公,面貌奇丑,人们称呼他为“缺不全”。我泱泱中华,科举进仕之人,虽不能个个是“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却素有定规,六根不全、五官不正的人不能读书做官,一介英名留青史的高官,面貌又怎可如此之丑陋?

却原来是父辈功在社稷,福泽恩荫子孙。他是施琅大将军的次子。父亲施琅,为大清收复了台湾,功封“靖海侯”。这施家二公子施世纶,“荫”以跳过科举程序,不仅仅得补监生,上任就是正六品,那时,他26岁。

康熙二十四年,鱼米之乡江苏泰州(属府,今泰州市)来了“眼歪,手卷,足跛,口扁”的知州施世纶。因为长得丑,他新官上任首次面谒上官,上司竟忘了礼仪体统掩口发笑,那施世纶倒是安之若泰:“上官是因为我的貌丑吗?人面兽心,是可恶的。像我这样的,兽面人心,有什么不好吗?”

此话不假,纵观施世纶为人,真不是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小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民之父母

清朝康熙年间,国泰民安,万象繁荣,那扬州地方更是一方宝地,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商业流通不断,两淮盐商豪甲天下,又是“春有刀鲚夏有鲥,秋有蟹鸭冬有蔬”之地,当年康熙帝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在扬州逗留一番。只不过,富庶之地钱多粮丰,军事民政大事小情也是千头万绪,且看施世纶的手段:

康熙二十七年,江南发生了大水灾,淮安也为之告急,康熙帝从朝廷派出了大员到江淮督修河堤,北京来的钦差还带来了数十名随从。这一班人马骚扰驿站,勒索民户。这事儿被施世纶得知了,二话不说立即查核,查清楚了立即惩治,全不顾虑为非作歹之人的靠山背景。

湖北地区发生了暴乱,湖北当地的驻军抵挡不了向朝廷求援,皇上派出绿营军兵星夜驰骋赶去增援,泰州是援军的必经之路,担当提供官兵补给的重责。怎样既为援军提供充足的粮饷,又保证官军不滋扰百姓?

援军进得泰州,见到的是充足的物质和“隆重”的欢迎:粮食饲料足数整齐放置在路边,旁边是众多的衙役,手持棍棒沿途夹道列队于道路两旁,喻意自明:路边的粮饷,官兵请自取,百姓的安宁,官兵不可夺——扰民者棍棒侍候,“兵有扰民,立捕治”。这样一来,趾高气扬的官兵,乖乖地不敢越雷池一步,“皆敛手去”。

施世纶不怕钦差,亦不怕军务在身的各路将军,怕的是他的子民受苦。

“一人一文”两座亭

有能力又总是想着百姓的施世纶,康熙三十五年却犯了难,那年他的老父亲施琅病故了,按照清朝规定,父丧,官员应守制尽孝离职三年“丁忧”。那时他已升任江宁(南京)知府,江宁的老百姓听说了,纷纷到衙门口乞请他留任,参加乞请者多至万人以上。他的上司两江总督范成勋也上疏,提出施世纶深受百姓爱戴,请求皇上允许他留在任上守制。

御史胡德迈给他解了围,胡德迈给朝廷上疏:“百善孝为先”,国家有制度,不该因“民意爱戴”违例,朝廷下旨,施世纶才得以离任服孝。

百姓见无法挽留,就商议建一座亭子表示对他的思念。因为是表达江宁一府父老百姓的感情,不求钱多,所以倡议“一人一文钱”。几天之内,“人如流水,争投一文”。不久,江宁府署前便建起了两座亭子,号“一文亭”。

舍不得施世纶的还有别人。

康熙二十八年,刚做了四年官的施世纶,因为辖区大运河治理承修延误,面临降级调用追责。当时江南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傅腊塔不愿失去良将,上疏陈述施世纶的“清廉公直”,力请康熙帝允许施世纶留任。施世纶因祸得福,不但得到留任,这年康熙南游,因得知施世纶治迹彰着,深得民望,还准备加以擢升调任,傅腊塔哪肯放他,总督群臣齐心挽留,康熙帝就地将他晋为扬州知府。过了四年的康熙三十二年,施世纶又升任江宁(南京)知府。

康熙三十八年,施世纶三年丁忧期满,又回两江流域做官,被授为江南淮徐道,康熙四十年,升任湖南布政使。康熙四十三年,施世纶被调任为安徽布政使司。因为“舆情爱戴”,施世纶在两江领域为官二十年。

圣上善任

康熙四十年,朝中老臣推荐施世纶担任相当于省高院院长的湖南按察使之职,被知人善任的康熙大帝否决了。康熙帝对施世纶的能力和品格了然于胸:“如世纶者,委以钱谷之事,则应宜耳。”——任他为相当于省长的湖南布政使——父母官,职位在按察使之上。

近三年的湖南布政使,施世纶不贪不枉,革除弊政,声名鹊起,“民立石颂之”;康熙深为满意,他即被调任安徽布政使,康熙四十四年,又升任太仆寺卿,总掌管兵部的军饷、粮草、辎重,权倾一时。

想不到太仆寺卿没做多久,湖南任上的旧案事发,施世纶以“失察”罪被革职。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几个月之后的康熙四十五年三月,施世纶又被复用,授予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

康熙帝总是记得把“最肥”的职位留给施世纶,四十九年,施世纶调任户部侍郎 ——再管“钱谷”。调施世纶去户部是为了让其配合十三阿哥胤祥“清理国库积欠”。施世纶和十三阿哥雷厉风行,无论是太子还是阿哥,无论是京官还是外官,一律清算,限期归还。

康熙五十四年二月,施世纶又被任为漕运总督,那是人人羡慕的“肥中之肥”,在陆路交通没那么四通八达的年代,水路总管的份量自不必说。

到了施世纶手中,他总有办法把职权运用得风生水起,漕运治理得非常严格合理,他弹劾贪墨的官员,革除了“羡金”,废除了劳役中的不合理成分。当时清朝正在西北边陲用兵,施世纶利用漕运,将物资经过河南运到陕西。他还经常亲自登船验米,打击克扣漕米、敲诈船丁的行为,令不法者“立杖辕门(漕督府门前),耳箭示众”;很快就厘清了漕运的事务。

康熙五十九年,陕西爆发了旱灾,出现了饥荒。康熙帝命施世纶到陕西帮助总督鄂海筹集军饷,并令他勘察河南至西安的黄河漕运,查核陕西现存的粮食数目。施世纶写了奏章给皇上提出建议,一手办理了朝廷拨下的救济粮和金钱的分发,派员分十二路去考察贫民生活状况,按照每家的人口分给粮食,远近的灾民都得到了救助。

不畏强御

施世纶在任顺天府尹时,某一日在路上行走,忽见纛旗飘翻、人嚷马嘶,他以为有王公出行,赶紧恭立道旁等候。大队人马行至近前停下了,轿中很快下来一人,施礼以问:“施府尹何以如此?”施世纶见时,也认出了来者。原来是很得康熙宠爱的九门提督托合齐。施厉声说道:“国家的制度,各位王爷出行,才可以由骑兵护卫,我以为是王爷来了才这样恭立等候,想不到是你!”违制是要治罪的,施世纶立即要上疏弹劾,全然想不起托合齐刚才对他有多么恭敬,吓得托合齐连连谢罪才算了事。

漕运总督任内,施世纶去陕西赈灾,发现陕西的仓储账目不对,亏空严重,便准备上疏报告皇上、弹劾总督。川陕总督鄂海得知消息,就在闲聊中有意无意地跟施世纶提到施世纶的儿子施廷祥,说:“廷祥这在会宁做知县,事儿可不少啊。” 施世纶置若罔闻:“我从当官后,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对儿子我还怕什么?”施世纶的奏章上呈,鄂海的官运终结了。

康熙六十一年五月,施世纶,随父亲施琅安葬在家乡福建。在他去世时,康熙皇帝亲笔写了诏书,褒奖他“清慎勤劳”。

一代明君,开创出光照千秋的宏图霸业,政治清明,不断施行德政,于是清官也不断涌现,这般忠君爱国的贤臣,便是那霸业的脊梁。施世纶为官江南,两江总督先为傅腊塔,后为范承勋,江苏巡抚为宋荦,均是廉能好官。江宁雨花台傅腊塔祠有康熙题匾“两江遗爱”,他曾为施世纶主持过公道;“世济其美”的范承勋为范仲淹后人,他曾上书留任施世纶;宋荦任江苏巡抚十四年如一日,康熙诗赐 “久任封疆事,苏台净点尘”。蒙皇上隆恩,得上峰知遇,施世纶方才成就了清名。

“廉吏第一”的于成龙,是施世纶的前辈。同为地方官出身,同样清白自持,同在最富庶的江南为官,历史将他们记载在一起。《清史稿》赞:“成龙、世纶名尤盛,闾巷诵其绩,久而弗渝。”


百姓以独特的方式纪念他,施世纶去世后,民间出现了一本小说《施公案》,将他的一生事迹演绎为曲折离奇的传奇故事。(网络图片)

百姓以独特的方式纪念他,施世纶去世后,民间出现了一本小说《施公案》,将他的一生事迹演绎为曲折离奇的传奇故事。小说开篇赞曰:
施公为官甚清廉,秉公无私不惧权。
百张呈辞一日审,不顺人情不爱钱。@#

来源: 责任编辑:李婧铖

本文标签:, , , , , ,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