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9日星期日

【传统文化】谦恭的唐太宗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5年9月19日】“谦逊”、“恭顺”做为一种美德,被古代的圣贤明君反复谆谆教诲于后世。虽贵为大唐天子,但却时时处处以“谦恭”来要求自己,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典范。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人们说做天子的就可自尊崇,无所畏惧。我却认为应当保持谦逊恭顺,常怀畏惧。以前舜帝告诫大禹说“你只要不自夸,天下就没有与你争能力的;你只要不自己炫耀,天下没有与你争功劳的[1]。《易经》中又说:‘人道恶盈而好谦。’做天子的,如果只知妄自尊崇,不遵循谦恭之道,倘若自己有过失的事,谁肯犯颜谏奏呢?所以我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必定上敬畏皇天,下畏惧群臣。上天高高在上可以洞察人间最细微的地方,怎能不敬畏呢?群公卿士都在看着,怎能不畏惧呢?如此想来,就知道要保持谦逊保持敬畏,唯恐不合乎上天之心和老百姓的意愿。”


魏征说:“古人云‘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一天比一天谨慎。这样宗国社稷就永固了,就不会倾覆了。陶唐、有虞之所以太平,实际用的就是此法。


贞观三年,唐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论语》中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如何解释?”孔颖达说:“这是圣人的教化,希望人有谦虚的光明美德。自己虽有能力,不骄矜尊大,仍向没有能力的人求教其所能的事。自己的才艺虽多,却好象非常少,仍向才艺少的人学习优点。自己虽然有,其样子好象没有。自己虽充足,其貌好象空无所有。不仅平民百姓,帝德,也应当这样。内心蕴含如神之明,但外表却应当沉静不语,使人深不可知。所以《易经》说‘以蒙昧来修养贞正之德,用藏智于内的办法来治理民众。[3]’假如身居至高无上的地位,炫耀自己的聪明,依恃才气盛气凌人,掩饰错误,拒绝纳谏,那么就造成上下情无法通达,君臣之间的途径隔绝。自古国家灭亡,没有不是因为这个的。”太宗说:“《易经》云:‘有功劳而不自我炫耀,君子会有好结果。吉利。[2]’真如卿所说的。”唐太宗下诏赐物二百缎给孔颖达。


(译自《贞观政要》)


注:

[1]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2]劳谦,君子有终,吉。

[3]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