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2006年7月28日】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承县人。他非常好学,博古通今,因智慧、才能和经学造诣出众,而被人推荐给皇上。
当时,发生了日食、地震等灾异变化,人们深知天象的变化与人世间的事是相互对应和关联的,上天在时时洞察着人的善恶得失。所以皇上便反省自身,询问之所以发生这些灾异变化,是否与自己的施政好坏有关。
匡衡认为,这些灾异变化同当时越来越趋向败坏的社会风气有关,于是便上疏说道:
“孔子说:‘能以礼节谦让治理国家,何难之有?’朝廷是支撑天下的梁柱。公卿大夫之间相互遵循礼节,恭敬谦让,那么百姓就不会互相争斗;上面爱好仁义,乐于施舍,那么百姓们就不会使用暴力;上面崇尚高风亮节,那么百姓就会注重品行;上面宽大和柔,温和仁惠,那么百姓就会相互爱护。这四点,是开明君主之所以不需施行严厉的刑法,而能教化天下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朝廷上有冲动无理的争论言行,下面就有争斗的祸患;上面有独断专权的人,下面就会有不谦让的人;上面有争胜的大臣,下面就会有相互伤害之心;上面有贪财好利之臣,下面就会有偷盗行窃之民。这就是世俗变化的根本原因。
当今才智凡庸的官吏治理国家,都不遵循礼节谦让的原则,而推崇苛刻暴虐,喜欢嫉忌陷害于人,贪取财利并倾慕权势,因此犯法的人很多,奸邪不止;即使用严厉的刑法,仍然不能改变这种状况。这不是他们的天性,而是由于当政者没有教化好。
我研究《国风》,其中《周南》、《召南》受圣贤之人的教化很深,因此表现的品行忠厚,知道廉耻而不淫其色。郑庄公好勇,其国人就空手搏虎;秦穆公注重信誉,士人多以死相从;陈夫人爱好巫术,百姓就大肆祭祀;晋侯喜好节俭,其百姓就积财聚物;周太王躬行仁义,国内外就崇尚宽恕。
由此可见,治理国家应提倡一种百姓可效法的风俗。现在的风俗,虚伪浅薄、嫉妒陷害,不谦让到了极点。我听说教化的普及,并不是要到家中去对每一个人进行说教。只要贤德的人处在正位,有才能的人安排适合的职位,朝廷崇尚礼节,百官注重恭敬谦让。道德教化,由内到外,从身边开始,然后百姓知道效法的准则,不知不觉就会变的善良起来。这样百姓安乐,阴阳和合,神灵感应,喜庆吉祥的气象就会出现。”
匡衡进一步向皇上阐述了当下一些弊端的原因,并劝谏皇上施行仁政,重视礼让美德。皇上听后很高兴,升匡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后来因为匡衡又多次上疏,依据经典义理来陈述和劝谏皇上应该如何治国理政,皇上任命他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后升任丞相,受封安乐侯。
看一下中共恶党统治下的中国大陆,道德沦丧,贪腐横行,人人自危,结果导致天灾人祸 不断,这难道不是崇尚“假恶暴”的中共恶党,正在把泱泱中华古国拖入万劫不复之地吗?要想远离灾祸,只有抛弃恶党,这才是顺天道之举。
本文标签:中共, 党, 博古, 周南, 地震, 明慧网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