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乙欣
面对前路艰险,李白不禁在诗中吐露感慨。图为“李白诗意图”。(图片来源:雅昌艺术网)
李白名垂千载,并非无故。他不仅才高难及,其人又是一身浩然正气,一句“以天下无义气之男子为饵”就足以惊倒众人。倘若欲了解李白为何如此受人爱戴、推崇,阅读其作品,是最能拚知李白的心路历程及知晓其境界的方式。揭示了李白的思想进程的三首《行路难》,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行路难》是《乐府诗集》中的旧题。《乐府诗集》载:“宋?鲍照《乐府解题》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
这三首《行路难》是李白的中年作品,内容主要在感慨世道艰险与仕途困苦,且突显了李白决意突破重重阻碍的鲜明意志及崇高理想。先来介绍《行路难?其一》吧!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的意思是:
精美酒器盛装着清醇美酒,一杯就价值十千。玉盘盛摆着珍奇美味的菜肴,价值几万钱。
我停杯、扔下筷子无法吃食,拔起锐剑四处顾盼,内心一片茫然。
我想要横渡黄河,可是寒冰却已冻塞河川,我将要攀登太行山,可是霜雪却遍布满山。
闲来无事在碧绿溪河上垂钓,忽然又似来到梦中,乘着船到达了遥远的太阳那一端。
行路难啊!行路难啊!这么多歧路,如今道路哪里存?
总会有长风破浪的时候,到时我将直挂高大的风帆跨度辽阔大海。
傲然怀大志者 会意气低落感叹行路难?
自《行路难》诗组来看,应是在天宝三年(744),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前两句是说朋友为李白饯行,我们可以从昂贵至极的佳肴美酒看出,朋友对李白的友好与敬佩,不然不会掷万金为他安排宴席。
摆放在李白面前的,虽是平时罕见的珍贵美食,可胸怀莫大志向又心高气傲的李白,在眼见前路艰险之际又怎么能吃得下去呢?“停杯投箸”的动作揭示了李白满腹漫荡开来的强烈苦涩,逼得他再无食欲,再也忍耐不了,激动地“拔剑四顾”。照理说,拔起锋利的剑刃,会激扬起男子气血奔发、豪气万丈的英雄气概,可“心茫然”却立即说出李白空有锐利无比的远大理想与思维,却无助寄讬,想要积极用世,却在政途上失意,不能有所贡献,种种遭遇致使他不知该如何自我安放……
可,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样貌与风格。满身浩然义气的李白,岂是能容许自己老处于消沉的低迷氛围中?面临困境,找寻最佳典范来惕励自己方为正理,而且这也才是符合意气蓬勃的李白会行之事。
所以李白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才述及姜太公、伊尹的典故。这两位贤能者都曾面临初始的路途不顺,但是最后他们都步入了坦途并于朝堂上创下丰硕成就。
将被周文王与周武王尊拜为师的姜太公,以及担任商汤宰相的伊尹视为自我鼓舞之例,足以想见李白的志向是多么崇高了,他的豪情壮志又怎么能会是被凡夫俗子所能轻易探知与接受得了的?
以这两位伟人为自己呐喊,以增加信心的李白却又再度喟叹路途难走,那么多歧路,真正适合步履的道路到底何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不过,最末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能让我们瞧见李白虽然会情绪激昂又难耐地感叹“行路难”,但我们无须解读为意志低落、失去了理念,不妨就看作是心志非常笃定的他,在情绪翻涌之间,以反复叩问与抒发心思的方式,再一次坚定壮硕的信念,告诉自己高远的理想就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他。
因为,即使世道如此尖锐、现实,满怀雄心壮志的李白会轻易被击垮吗?他可是我们心目中那位才高心傲的谪仙人呢!
附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各有典故。“闲来垂钓碧溪上”是指姜太公吕尚在渭水垂钓时,遇到了文王﹔“忽复乘舟梦日边”则是指商汤宰相伊尹在被君王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到达焰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中的“长风破浪”,是指南宋名将宗悫在年少时,曾与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将“长风破浪”比喻为志向高远,或是指奋力向前地努力实践远大的志向。
此典故,《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三十六?朱修之?宗悫?王玄谟》有载:“宗悫,字符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参考资料
(清)蘅塘退士编着﹔沙灵娜译诗﹔何年注译《唐诗三百首》(台北:台湾古籍,2004)
邱燮友《新译唐诗三百首》(台北:三民,2000)
许钟荣《中国名著选译丛书52李白诗》(台北:锦绣,1993)
高明总编审《中国文学总欣赏唐诗④李白》(台北:锦绣,1992)
《乐府诗集》、《宋书》(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来源:看中国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