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薛宣没有十分严厉地责备儿子,但他对儿子的要求是严格的。这种不教而教的方法,对薛惠很有触动。(iStock)
受母教 少年王孙贾攻杀淖齿
战国时代,齐国有个人,名叫王孙贾,那时年纪刚刚十五岁。虽然年龄并不大,按古人二十岁算成年的标准,他还是个未成年人,但却很有志节,一直跟从齐国的闵王。
楚国将领淖齿,原本是奉楚王之命,来援救齐国的,齐闵王重用了他,将他封为齐相。但是,他在暗地里,竟与前来攻齐的燕将相约,共分齐地。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齐闵王只好出走,竟不知到哪里去了。
王孙贾找不到闵王,只好回到家中。王孙贾的母亲,了解事情的前后经过,责备儿子道:“你早上出去,回来晚了,我总是靠在门上翘足而望,盼你早点回来;你晚上出去不回来,我也靠在门上热切盼望,同样是想你快些回来。你现在在闵王手下做事,闵王出走,你却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你这个臣子是怎么当的?你还有脸回家干什么?”
事实上,淖齿与燕将串通已经将闵王杀掉了。王孙贾找不到闵王,刚得知闵王已经被淖齿所害。受到母亲的一番激励,他虽然还是个未成人的少年,却不乏男子气概。他立即就离家而去,来到街市上,激奋地高声大喊道:“淖齿乱了我们齐国,又丧尽天良,杀害了闵王。现在我要去和淖齿作战,为闵王和齐国报仇!愿意跟我一起去诛杀淖齿的,就请站过来!袒露出右肩臂!”(《战国策》原文曰:“欲与我诛者,袒右!”“袒右”的原意是脱下右边的衣服,露出右边肩臂)只一会儿工夫,就有四百个勇士站了出来,愿意和他一起去攻杀淖齿。于是,王孙贾便率领着这批刚招募来的四百勇士,同仇敌忾,一齐攻杀掉了祸国杀君的叛臣淖齿。
(《战国策?王孙贾年十五》)
薛宣无言责子
西汉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西北)人。汉代尚没有科举制度,他是被地方官举荐为孝廉、秀才,而步入仕途的,先后担任宛句、长安县令,御史中丞,临淮、陈留太守等,又曾任御史大夫。鸿嘉元年(前20)又代张禹为丞相,被封为高阳侯。薛宣做官很有才能,任地方官时,教令完备,赏罚严明,很有治声。在朝廷中做官时,廉明持正,政声也很好。
薛宣的儿子薛惠,后来也做到俸禄二千石的大官。一开初薛惠在彭城县当县令。薛宣这时正由临淮太守改官陈留太守,他去陈留上任时,正路过彭城,便顺便到儿子任所看望薛惠。谁知一到彭城县境内,见桥梁以及供朝廷官员来往使用的驿站等均残破不堪,都未加修葺。薛宣见此状况,心里就明白儿子不能胜任县令之职。他在彭城住了好几天,只是每天在县衙中帮着处置杂物器具,照料菜园中种的蔬菜等,绝口不问儿子的公事。
薛惠见父亲情状,便知道自己的作为不能令父亲薛宣满意。过了几天,薛宣要去陈留上任,薛惠便特意派一个县吏送父亲到任所,嘱他有机会时,询问薛宣对他的看法。这个县吏一直送薛宣到陈留,找了个适当的机会,便诚恳地问薛宣:为什么不问问儿子的吏事,给薛惠一些教诫?薛宣笑着对县吏说道:“做官之道,如果是关于法纪政令方面的事,可以通过求教之类的方式学到。至于能不能做官,自有其天生的资赋,这又怎么能学到呢?很多道理,要他自己去想,自己去悟。光靠我去讲去教,怎么能行呢?”言外之意,是认为儿子无做官才能。后来薛宣的这番话传了开来,大家都同意他的想法。薛惠得知此事后,下了很多功夫,尽量做到让父亲满意,确有很大进步。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到,尽管薛宣没有十分严厉地责备儿子,但他对儿子的要求是严格的。这种不教而教的方法,对薛惠很有触动。后来情况如何史籍无载,但薛惠后来确实做到了二千石的大官,应该说这与其父对他的“无言之教”有关。
(《汉书?薛宣传》)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