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7日星期四

鹏欣在纽再购牧场 凸显中国食品危机

记者李扪心新西兰综合报导)本周,上海鹏欣集团被爆正在购买Taupo附近的一家牧场LochinverStation,这将是继鹏欣购买了克拉法牧场(CrafarFarm)和新莱特牧场(SynlaitFarms)之后,3年内第3次并购敏感的新西兰牧场,使鹏欣在新西兰购买牧场面积总计超过2.6万公顷。此事被保守党爆出之后,在政界、媒体和民间都掀起轩然大波,尤其现在距9月份大选只有一个半月,引发各党互相指责,媒体也大多解读为是选战策略。


已经明确表示,如果赢得大选将阻止这桩交易;优先党也批评国家党政府“为肆无忌惮的资本主义进行糟糕的辩护”;总理凯伊在强大压力下,周三改口说如果土地流失速度太快,政府将考虑限制政策,尽管他仍认为目前外国人购买农用地的条款已经足够严格。


媒体对此事也分成两极,一部份支持政府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反对的则强调这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先驱报高调出了一篇社论,文中特别强调了恒天然在中国投资兴建3所牧尝要在2020年实现为中国市场每年出产10亿升纯净奶的目标,以此说明新西兰也应该欢迎中国公司投资。不料民众的观点几乎一边倒,不到一天时间收到将近200个回馈,加上每个回馈的跟贴,高达上万人次,这在400万人口的小国实属罕见。其中很多见解都一针见血,尤其对中共当局很有深刻理解。


怀卡托的raegun:“投资和占有是绝对不同的”。“恒天然在中国投资没(真正)买到一个农潮,“这些家伙买这片土地,并不是想对新西兰有利,这一点可以肯定。”


农场主联盟(FederatedFarmers)主席WilliamRolleston:“海外投资至关重要,但上海鹏欣如果实现“纵向一体化”,……将对新西兰构成威胁”。


很多新西兰民众觉得在中国无法买地、而只获得50年的租赁合同,所以中资在新西兰购买农用地,几乎就是变相掠夺土地,是在转嫁中国的食品安全和粮食供应不足问题。


而事实上,中共当局不仅不允许外资在中国买地;而且对外资投资中国企业也严加限制,有些外资虽然掌握中国企业大部份股份,但对企业却没有任何控制权,只是白白地掏钱承担风险。


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媒体最近揭露,阿里巴巴的控制权,掌握在只持10%几股份的少数中共权贵手中,中共当局这种针对外资的限制措施,让中共权贵可以暗箱操作,把公司掏空而投资者却全然不知。很多投资者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最近阿里巴巴申请在美国上市(IPO)圈钱,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中资大举进军新西兰乳业


其实有关是否限制中资的大论战,在新西兰已经不是第一次,单单因鹏欣引发的大事件在几年前就发生过。


2012年,鹏欣在以2.1亿元收购北岛最大的私人牧场克拉法牧场时,就因触碰了新西兰人最敏感的海外投资者购买农用地的神经,搞得满城风雨,遇到相当大的阻力,银行家MichaelFay牵头的反对团队甚至筹集资金投标,要把克拉法牧场留在新西兰人手里,但最后终因筹集到的1.5亿元资金不足以挽救破产的牧场,导致鹏欣最终通过海外投资办公室的审批,不过里面增加了很多严苛条款,鹏欣在保证了将合理利用和发展牧尝并委托当地企业Landcorp代管、进一步投资1600万元改善牧场设施后,才过了海外投资办公室这一关。


这次鹏欣又被爆出在南岛基督城附近收购新莱特牧场,其中包含部份保留土地(reservationland)和河床,这似乎比一般的农用地更加敏感,国家党政府因此被指责为暗箱操作、出卖国家宝贵资源;而国家党则指责工党等反对党是针对中国投资者,再次把中资问题推上台面。


此前,新西兰民间就特别注意中国投资者,主要是因为很多人看到成群结队的中国人来新西兰抢购房屋,认为是他们推高了奥克兰房价而心存不满。


不过其它几家在新西兰的中资乳品加工企业,或兼并当地企业或直接投资建厂,似乎都没遇到特别的阻力。严格来讲,鹏欣与光明、伊利等其它几家中资乳企不同,鹏欣起家于房地产,尽管为获得海外投资办公室同意而承诺发展牧场,但由于自身能力所限,不得不在当地找个专业牧业企业代管,如此巨大的行业跨度,要证明其会善用农用地块,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


visitor–428:“土地永远是主权的”精髓”,一旦卖出就永远地没了。我们真的信任独裁中国吗?”

concerned:“这家公司没有农业经验”,“所以其实这是中共政府在购买农场,而不是一个私营企业投资”。


中国食品安全信用危机迫中资出逃


其实相对于恒天然到中国办牧尝利用自己的奶源为中国人生产“新西兰”乳制品,中国企业来新西兰投资开工厂,或许更能让饱受毒食品戕害的中国民众实质上受益。因为巧妇难为“毒”米之炊,纵然恒天然有世界上最严格的管理、连奶牛也是远隔重洋运过去的,但无奈奶牛在中国喝的是污染水、吸的是毒空气、啃的是严重污染土壤里长出来的牧草,不难想像用这样的奶源生产出来的乳制品,品质能好到哪里;相反,在新西兰的中资企业,利用新西兰生产的纯天然、无污染牛奶生产出来的乳制品,只要严格按照当地的品质要求生产,与新西兰当地企业生产的乳制品就应该差别不大。


2008年三鹿牛奶的三聚氰胺事件,官方资料说是导致6名婴儿死亡,30万婴儿受害;之后蒙牛等各大乳制品生产商,相继被爆出三聚氰胺或其他毒品添加问题,引发了民众对国产乳制品空前的信任危机,纷纷转向价格高昂、但品质可靠的洋品牌。


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因为拥有纯净、天然、无污染奶源而被中国民众信赖,所以尽管当局借恒天然肉毒杆菌虚惊事件,严厉打击所有洋奶粉、并限制洋奶粉对中国出口,同时大举合并中国乳品公司,但当局这一系列举措,似乎无法挽救民众对中国毒食品的严重不信赖,迫使各大乳企纷纷投钜资,并购海外企业,以图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除了鹏欣之外,其它几家中资集团也纷纷在新西兰收购当地乳品企业、在新西兰建厂,利用当地的纯净奶源,生产婴儿配方奶粉等乳制品,再回销给中国市常其中光明集团旗下的光明乳业收购了南岛的新莱特乳品公司(SynlaitMilk),生产液态奶和婴儿配方奶粉等返销回中国,中国的伊利和雅士利也都大笔投资,在奥克兰建厂、生产婴儿配方奶粉等乳制品,以洋奶粉的面目,重回中国市常


Nightoftherealm:“中共政府运行战略方案,来购买外国的农田,以满足中国的粮食需求”,“此外,大量的中国耕地已被毒素污染得不可利用,这令其对外国地皮有更大需求”。


优先党党魁彼得斯(WinstonPeters):这是“企业蓄谋收购”,“并不是要给新西兰带来利益”。


粮食严重短缺中资海外买地


著名的策略家和未来经济学家PhilRuthven说,中国除了食品安全危机外,食品的供应也是个严峻问题,澳洲全年出口的2600万吨粮食,只够广东一个省的需求。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祝俊明也证实,深圳市粮食集团每年要从海外和中国其他地区进口约2400万吨粮食。


中国农科院的王大元在今年一月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的粮食不能自给,粮食危机随时可以发生。按照他给出的资料,中国目前每年进口5800万吨转基因大豆,至少5000万吨玉米,而且呈现连年上升的势头,仅这两项指标,就已经凸显中国粮食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中共当局支持中国企业海外屯田,尤其在非洲和南美大举买地,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美国、澳洲和新西兰等农牧大国,中国企业不但多次试图兼并当地农牧、食品企业,也曾多次试图购买农用地,但像鹏欣这样一个非农牧企业在新西兰跨行业大举购买农用地,可能还算是首例。


上海鹏欣这桩交易在海外投资办公室的审批结果将在大选后出台,而且必须满足现行法律规定的、能够“实质性地、可以证明”有利于新西兰,其中包括产生新的工作机会、带来新的技术和商业技能,并会增加出口等等。与前两个乳品牧场不同,LochinverStation牧场以生产牛羊肉为主,这同样也不属于鹏欣的专业范畴,如何管理这个牧场仍将是个棘手的问题。中共官方上海日报海外版针对此事发文,对鹏欣此次是否能够通过审查似乎也不敢下定论。


(责任编辑:易凡)


本文标签:,




From 鹏欣在纽再购牧场 凸显中国食品危机-来源:澳洲新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