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澳洲网站
当代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在第82届日内瓦国际汽车展上隆重发布了INFINITI EMERG-E概念车。作为英菲尼迪未来车型的设计和发展方向的首款中置引擎概念跑车设计理念非常先进,可算得上是英菲尼迪近期的巅峰力作。 作为英菲尼迪倾力打造的未来明星车型,INFINITI EMERG-E完美体现了品牌 "Inspired Performance" 的精髓,也预示着英菲尼迪在今后将会运用一系列尖端科技去打造令人瞩目的高性能汽车。 INFINITI EMERG-E这款双发动机、电机驱动跑车所搭载的中置发动机拥有300 千瓦的动力输出,时速从0加速至96公里/小时仅需4秒。此外,在零排放的情况下畅行48公里。当行驶超过这个里程时,汽油发动机将以双电机供电,驱动汽车前进,二氧化碳排量只有55克/公里(新欧洲驾驶循环工况下)。这款概念车的行驶里程最高可达480公里。 INFINITI EMERG-E是英菲尼迪首款在欧洲开发的汽车,意义重大。整体设计开发由位于伦敦帕丁顿的日产汽车欧洲设计中心(NDE)主导,车辆在位于克兰菲尔德日产汽车欧洲技术中心(NTCE)建造。在研发过程中,INFINITI EMERG-E融入了英菲尼迪面向未来的先进电动车技术,诸多知名大学、学会、科研单位等尖端技术领域的机构和人才也参与其中,精英人才共同努力的结果是INFINITI EMERG-E完全超越了人们对一台高性能超级跑车的所有期望,而英菲尼迪也因此加盟了英国政府技术战略委员会倡议活动,此倡议的提出是为了在英国推进低碳车辆的上市。 从INFINITI EMERG-E的外形上看,流线型的双座跑车车身设计延续了英菲尼迪一贯的设计风格和对美学独到的理解。这款外形介于保时捷卡曼和迈凯轮MP4-12C之间的超跑拥有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的扁平车身,以及英菲尼迪家族式整体雕塑进气格栅,配上色彩明亮、外形犀利的大灯,为这款长4.46米,高1.22米的中置后驱跑车增添了更浓烈的"跑味"。在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轻质车身中,紧凑而高效地排放着2个电动机、1组锂电池模块、4 个逆变器、三缸增程内燃发动机和1个油箱。电动车也可以拥有很高的驾驶乐趣。英菲尼迪设计总监中村史郎讲解道,Emerg-E与英菲尼迪其他经典的前置后驱车型不同的是,它不受驱动形式的限制,中置后驱的完美布局赋予了它先天的运动基因。 长度达到4.464 米的INFINITI EMERG-E采用了绝佳的空气动力学设计,风阻系数只有0.33,能降低阻力损耗,配合车身上数量庞大的进、 排气口,整车行驶中完美保持下压力平衡, 全面提升行驶时的操控性能,这所有的一切当然离不开其自身黄金比例布局的未来驱动力系统。2个电动机、1组锂电池模块、4 个逆变器、三缸增程内燃发动机和1个油箱被英菲尼迪创造性地安装在通过挤压技术制造的轻质全铝底盘之上,底盘外部还安装有强度提升20%, 重量减少50%的超轻质碳纤维板。配合超级跑车所采用的铝制轻量化双叉骨悬挂, 最终仅仅1598千克的低车重使得INFINITI EMERG-E在车重和重量分配上领先同级,为轻量化电动高性能车引领未来。 开启INFINITI EMERG-E车门,驾驶舱视觉效果绝佳,内饰风格与车身外形形成互动,环绕着车手的是简化后的控制按钮专为快速、直观使用而设计,舱内一对修长华丽、拥有防滑Alcantara侧边支撑结构的斗式座椅,座椅发亮的纹理及座椅衬垫精巧的缝合显示出英菲尼迪精心打造的内部装饰工艺。 当车手进入驾驶座时,映入眼帘是INFINITI EMERG-E雕塑曲线的精美仪表盘,从仪表盘延展开的曲线与轻质碳纤维结构的中控台相连,中控台上是INFINITI EMERG-E变速箱控制按钮和功能详尽的仪表区,安置巧妙的仪表区带有触摸显示屏,当INFINITI EMERG-E全马力前进时灯光散发会更加强烈令人陶醉的光彩。 美轮美奂的灯光营造出INFINITI EMERG-E令人难忘的效果,虽然驾驭者可以清楚地记起这是一款电能驱动的汽车,但是INFINITI EMERG-E所展示出来的是它还能提供惊人的动力。启动的瞬间,INFINITI EMERG-E车内柔美的光线充满了整个驾驶舱,方向盘上也会发出宝石似的光芒,三秒后这些灯光会逐渐暗淡,让驾驶员收回注意力,开始享受INFINITI EMERG-E 令人激动的驾乘体验。 作为英菲尼迪倾力打造的"明星车型",INFINITI EMERG-E以优雅灵动的外形、高贵卓越的驾乘体验、面向未来的驱动技术、精湛的内饰工艺,完美体现了英菲尼迪Inspired Performance的精髓。
相关文章:本文标签:英菲尼迪From 英菲尼迪INFINITI EMERG-E 首款中置引擎概念跑车 by 澳洲新闻 | |||
| |||
| |||
|
2012年8月3日星期五
英菲尼迪INFINITI EMERG-E 首款中置引擎概念跑车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