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星期四

从三国故事谈“置之死地而后生”

来源: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最初来自于《孙子兵法·九地》中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个人愚见,“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个险计。之所以置之死地,是因为自己兵力处于劣势,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士兵求生的本能,拼死相向,真正的目地是死战求胜或死战求和。所以这里的“死地”,是指死战之地,而不是必死之地。因为如果没有任何生存的希望,大部分士兵出自于求生的本能,会选择逃跑或投降。历史上能够真正做到守死不退的,除了岳飞率领的外,还很少看得到。

楚汉相争时期,最有名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成功战例,当属项羽的巨鹿之战和的井陉之战了。项羽渡江之后,破釜沉舟,令士兵只带三天干粮,项羽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章邯军营中取锅做饭吧!”在切断退路的情况下,给士兵指明出路在哪里。这时士兵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投降当战俘,要么死战求胜,光宗耀祖。当然,人更愿意当一个胜利的英雄,不想当屈辱的战俘,这就将士兵求胜的欲望激发到了极致,以一当百,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所以项羽才能以少胜多,一战成名。

在井陉之战中,韩信以几千人面对二十万敌军,他让自己最前面的对阵士兵节节后退,将敌军引到河边的水军阵地。阵地利用狭獈的有利地形,使敌人虽多却无用武之地。自己的兵力虽少,拼死却能守得住。同时,韩信出一支奇兵,绕过敌军主力,冲入城池,将敌方的旗帜换成自己一方的旗帜,致使敌军人心溃散,从而大获全胜。

以上是死战求胜的两个成功战例。下面从三国故事中看两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例。一个是张飞利用此计死战求和,一个是马谡误用此计身败名裂。

刘备一路败退,只派张飞领数十人断后。面对追兵,张飞让士兵在桥后树林中用马尾拖树枝四处奔跑,扬起漫天灰尘,作为疑兵。自己一人站在桥上,占据狭獈地带。此桥只容一马一骑,故敌人虽多,却一次只能过一个人。同时他搬出自己的名号,利用人的虚荣心和恐惧心,提出单挑,用生死决斗震摄敌人。说道:“吾乃燕人张冀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勇战吕布的事迹,世人皆知,没有人敢上去单挑。又见桥后树林中尘烟弥漫,不觉迟疑,一时摸不透张飞的用意。但张飞不给敌人过多的思考机会,又用了一个激将法,大吼一声,说:“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是何道理?”这句话也给了敌人一个台阶。面对猛将,单挑没有必胜的把握,又摸不清桥后到底有没有伏兵,不敢冒然进攻。在自尊心、恐惧心和疑心的作用下,敌人也只好顺坡下驴,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借口,说“这一定又是孔明之计”,选择退兵。这是死战求和的一个有名的成功战例。

同时,也有误用“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导致重大失败的,最有名的就是马谡失街亭了。出兵伐魏,料定会从街亭进兵,需要一员大将把守。马谡自告奋勇要守街亭,诸葛亮一再叮嘱其如何安营扎寨。但马谡的盲目自信令人瞠目结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他没有当道扎寨,利用山地之险提高自己的战斗力,而是将军队驻守在山上。腹背受敌是兵家大忌。司马懿用重兵重重围住马谡,使之八方受敌,又切断水源,但围而不攻,使对方占据高山的优势化为乌有,一下子将对方置于必死之地。果不其然,士兵一见被魏兵重重包围,旌旗漫山遍野,已生恐惧之心,胆胆突突冲下山去又被击回。因被切断水源,不足一日就人心溃散。司马懿又令人放火烧山,使马谡的军队发生更大的混乱。在死战也不能取胜的情况下,大部分士兵选择了投降。自负的马谡,一没有让士兵看到希望,二无奇谋奇兵相助,在没有任何胜算的情况下,就妄谈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全军覆灭,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刘备曾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是如何看出来的呢?因为马谡虽然谈起兵法头头是道,但对战争给人心理及生理产生的严酷摧残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神情之中既没有诸葛亮那种胸有成竹、气定神闲的气质,也没有司马懿那种老谋深算、忍辱负重的城府,更没有关羽、张飞的那种刚毅果断、视死如归的气概,所以很难担当起将帅之任。但他知识渊博,要是当一个参谋,或教书育人,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看法,没有对哪一位历史人物不敬的意思。不当之处,敬请海涵谅解,不吝指正。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