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星期一

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故事


】孟子曾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意思是说禹、稷见人有溺水或饥饿,如同身受,这是“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仁者之心。中国 文学有文以载道和诗言志的传统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对传统文化 中所倡导的仁爱有深刻的理解且躬身践行,并将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正是宋代文人士大夫所向往的风范。


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宋代文人多抱有经世济民的夙愿又非常注重自身的修养。宋代时常常面临着外族入侵的危机,北宋时期,辽和西夏经常侵扰边境,到了北宋末年,金兵更长驱南下,直至倾覆了宋室江山。南宋时,朝廷偏安于一隅。面对中原沦陷、生灵涂炭的形势,有志之士纷纷主张收复失地、救民于水火,他们学文兼学武,定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之志。忧国忧民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基调,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如岳飞的《满江红》等作品成为后人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反映出一代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以下举几个例子。


范仲淹“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范仲淹受儒家兼济天下和佛家大慈大悲的影响,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之志”的誓言,并一生都坚守这一信念,史载其“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他为官则勤政爱民、奖掖人才,居乡则自奉俭约、乐善好施,修水利、举人才、置义田、兴义学、济贫困等。他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时,提出十条治国建议,重在整顿吏治,因此触怒了权贵,受到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贬为邓州知州,他将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坚持为民请命,欧阳修等人为其辩诬上书朝廷,称赞范仲淹是“天下至公之贤”。


范仲淹阐发孔孟的精神,立身行道,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他以古仁人为榜样,提倡的这种“先忧后乐”的精神成为正直的士大夫立身行一的准则,把人们从物质环境的优劣和个人的得失中超脱出来,挣脱名利缰索,进入无私的境界。史载其“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励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面对西夏对北宋的威胁与进攻,作为一名儒家士子,他始终为西北战事而担心,并由此“痛心疾首,日夜悲忧”,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带兵戍守西北。他在抗击西夏中,运筹帷幄,连西夏军都说他“胸中自有百万甲兵”。他体恤士卒,体察民情民意,尽显其儒者风范,因此又有“儒将”之称。他以边塞生活入词,首创豪放词风,将边塞将士戍边的情景、苍凉悲壮的审美意境注入词中,如他在《渔家傲》中写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就是边塞将士们忧国思乡的写照。


范仲淹与当时的一批重要文人如欧阳修、梅尧臣、苏舜卿等,主张诗词要有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功用,开拓了诗词的意境,一扫五代时期文坛浮华轻靡的流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他在《唐异诗序》中写道:“诗之为意也……锵如乐府,羽翰乎教化之声,献酬乎仁义之醇。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不然何以动天地 而感鬼神哉?”不仅承续了传统的诗教观念,并进而提出“意必以淳,语必以真”的创作要求,其作品在艺术 上亦呈现出淳朴、淡远而真切的特点。


他的很多作品立足于“民”,抒写民心民意,体现了儒家民为邦本的思想。如他知任邓州时,适逢邓州数月干旱,二麦枯黄,百姓发愁,他更是急在心上,多次向朝廷奏报旱情,并虔心敬意祈祷上苍,待到普降瑞雪,人们纷纷向他祝贺。他想到来年五谷丰登的情景,百姓有个好收成,于是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悦,在《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诗中写道:“常愿帝力及南亩,尽使风俗如东邹。谁言吾人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


范仲淹期盼风调雨顺,带领属吏于孟春正月祭祀风神,他在《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中写道:“所祈动以时,生物得咸遂。勿鼓江海涛,害我舟楫利。旱天六七月,会有雷雨至。慎无吹散去,坐使百谷悴。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际。乃可驱云烟,以喜万人意。”他祈祷风神刮风要大小适时,以使万物生长,百姓安居,不要刮大风影响水路交通。六、七月间雷雨天,不要刮风吹散云彩,引起天旱,使庄稼枯黄。秋高气爽的十五晚上,若有云彩遮住月亮,要把云彩吹散,让天下百姓享受明月清风而欣喜。他理想中的社会则是:“长戴尧舜主,尽作羲黄民。耕田与凿井,熙熙千万春”(《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希望百姓能够生活在象尧舜那样的盛世。


欧阳修“忧民之忧,乐民之乐”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往往非常重视文学的教化功能。欧阳修在文学观点上提出“文者以明道”,强调道统的修养,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提倡简练、平易自然的文风,反对追求靡丽、形式,对宋代和后代文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北宋文坛的领袖。


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答李诩第二书》)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欧阳修关心人民疾苦,乐于为民谋福,其为人为文包含着他对国事民情的关切。他在《相州昼锦堂记》中写道:“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指出要将恩惠德行遍施于百姓,报效国家,这才是士子们所推崇的啊。


欧阳修一生在朝廷和地方居官四十多年,勇于言事,风节凛然。其文章 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他多次上书或著文揭露、抨击时弊,如他在《准诏言事上书》中说:“从来所患者夷狄,今夷狄叛矣;所恶者盗贼,今盗贼起矣;所忧者水旱,今水旱作矣;所赖者民力,今民办困矣;所需者财用,今财用乏矣。”在《本论》中又说:“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骄于内;制度不可为当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于五代之时,此甚可叹也。”他在《原弊》、《准诏言事上书》、《本论》等文中所提出的各种建议,与范仲淹所提出的十项主张互为呼应。他在诗歌《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中,也写出了“军国赋敛急星火 ”、“然而民室常虚空”的社会现实。欧阳修虽官至宰辅,因为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的建议,上疏为他们辩护,也被捏造罪名,几经贬谪。


欧阳修遭贬后,历任滁州、扬州、颍州、应天府等地方官。面临逆境,他不计个人的得失,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实行“宽简之政”和仁政爱民之策,“节用以爱农”,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他为此而欣慰。然而国家朝政的积弊不能消除,他又心怀沉重的忧虑。他写了许多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以及对历史 题材的吟咏等,抒怀达志。


他被贬到滁州作太守时,与民休养生息,使年丰物阜,且与民同游,“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于是其笔下便出现了回肠荡气的《醉翁亭记》。在《醉翁亭记》中,他以朴实、醇厚和热情抒发了寄意山水,与民同乐的感怀:身处“翼然临于泉上”的小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即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一起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是以能使人们快乐而快乐啊。“乐其乐”、“同其乐”,给世人展现出一幅人间祥和的画图。


他在滁州写的另一篇《丰乐亭记》也是围绕“先忧后乐”、“与民同乐”这一人生和文学的主旋律来写的,文中对滁州的、地理环境乃至民风民俗都作了细致的描写。他写道:“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可以看出,“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之美,这并不是欧阳修真乐之所在,他的真乐是“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意思是他的真乐在于实现儒家仁政理想:君主宽仁化民,百姓丰衣足食,天下学者都贤德有才能,边远夷族鸟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


他在诗作中描绘农村的田园风光,如他在《田家》中写的:“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绿满平川、鸠声悦耳,杏花映日,写出雨后新晴的浓浓春意及田家生活兴旺的气氛,同时也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喜悦。


苏轼为调“明道”、“致用” 、“有补于世”


苏轼学识渊博,熟谙儒家、佛家经典,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独树一帜,自成流派,皆具有极深的造诣,后人称其“诗、书、画”三绝。他强调为文需“明道”、“致用” 、“有补于世”,并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苏词风格多样,拓展了词境,创立了豪放恢宏的词风。


苏轼秉性正直,为人坦率,年少时即有济世之志,入仕后勇于进言,屡遭排挤、贬谪,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过地方官,晚年时又被贬到偏远的海南,但他“超然物外,不为物役”,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他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面对逆境,且看其态度“莫听”、“何妨”、“谁怕”,他的这种“不动心”,便是真正的“定风波”。


苏轼始终不忘“致君尧舜”,上书《策略》五篇、《策别》十七篇及《策断》三篇等,都是针对社会时弊。他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指出尧、舜等古圣王爱民之心多么深厚、忧民之心何等急切,而且以待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立即奖赏他、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的开端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随即又同情他,让他引以为戒,使他改过自新。


苏轼体恤民情,常把耳闻目睹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说“见事有便于民者,不敢默视也,以诗人 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如写北方遭受旱灾的农民:“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雪复作》)又写南方水灾侵袭下的百姓:“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送黄师是赴两浙宪》)


在杭州,他修浚了关乎百姓安危的湖堤,至今还被人们称为“苏堤”。当时逢洪涝灾害,苏轼到各地去赈灾,连连写奏章向朝廷反映灾情民生,呼吁朝廷减免赋税。他在《吴中田妇叹》中说:“风霜来时雨如泻,把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描写出真实的民生疾苦,暴雨台风,使即将丰收的黄穗,卧倒在田泥中,人们伤尽心、落尽泪,也不能止住暴雨如泻啊!


苏轼知任徐州时,将徐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曾经写了五首《浣溪沙》,把农村生活题材引入词作中。他笔下的老农、村姑、船夫、渔人、幼童等,都是非常富有农村乡土气息的。观其中一首:“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写他在村郊的见闻与经历,完全是陶渊明笔下的“归田园”风趣。枣花飘落,茧子丰收,他从村南走到村北到处都听到缫车声,与卖黄瓜的叫喊声融在一起,这是多么和谐 的农家乐章啊!他虽任州官,却平易近人,想喝杯清茶,所以小心恭敬地“敲门试问野人家”。“敲门试问”也成为这首词的最为传神之笔。


西夏入侵边境时,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了渴望报效国家的壮怀,他在词中以“老夫”自居,但“少年”的豪气不减,“鬓微霜,又何妨”,渴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像汉代云中郡太守魏尚一样英勇戍边。而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英雄气概正是其自我心理形象的写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指击退犯边的西夏,报国的赤诚之心跃然纸上。


岳飞“还我河山”之浩气


靖康之难后,金兵长驱南下,中原沦陷、山河残破、人民流离。岳飞是南宋时杰出的抗金将领,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精忠报国,文武双全,胸怀“还我河山”的抱负,率领“岳家军”抗金破敌,屡建奇功。然而却遭到奸臣秦桧的陷害。宋孝宗时,岳飞得到平反 昭雪,被追谥武穆,后被追封鄂王。


岳飞精韬略,善运筹,博采众谋,行师用兵善谋机变,作战指挥机智灵活,不拘常法,强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严于治军,体恤士卒,爱民如子,缔造的“岳家军”军纪严明,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每战必胜,令金兵闻风丧胆,金兵叹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的诗词作品气势磅礴,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无不体现出其思念中原、时刻不忘肩上重任的忧民心怀。其词上承苏轼,下启陆游、辛弃疾等,词风豪放,正气恢宏。提起岳飞的词,想必首先进入人们脑海的便是那首广为后人传诵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词的一开头便有壮志凌云之势,读之令人动容;而视功名如尘土,只思收复疆土,又是英雄何等胸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似长者之教诲,令人深思。收尾数句,英雄气概、壮士心怀,令人神往。这首词饱含力量,那种铿锵有力、一往无前的精神,几百年来激荡于中华大地。清人陈廷焯读其词时说道:“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岳飞的另一首词《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也表达了同样的心志。当时,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朝廷却要求他班师回朝。他仍不断上奏,要求选派精兵直捣中原,收复失地。在鄂州,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这首词。词中先描写了东京开封当年花街柳陌、龙楼凤阙、处处笙歌的繁华气象,然后笔锋一转,写道“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描述虏骑满郊野、千村尽寥落、人民填沟壑的惨景,紧接着抒发了自己希望立即统兵北上、复我河山,词中末了归结到“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表达出其再造太平的宏大志愿。


岳飞始终坚持抗金主张,率军经过宜兴时,作了《五岳盟祠记》的题壁誓词。文中先言自己从军抗金经历,再表自己恢复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直抒胸臆,其人格、个性 、抱负真切可感,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他领兵路过南阳时,来到了南阳武侯祠,道士请他题词留念,他书写了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并写有跋语:“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体现出他和诸葛亮一样的报国之心志。其书笔力雄逸,气韵生动,流传后世。


岳飞驻军在安徽池州时,写了《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记述了他在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中,根本没时间登高观景,这次难得有机会登临池州翠微亭,看不够的祖国大好河山,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岳飞率军经过洪州时,适逢当地久旱不雨,民不聊生,他路过龙居寺,在《题鄱阳龙居寺》中写道:“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我来瞩龙语,为雨济民忧。”大意是:月光下幽深的潭水闪耀着波光,夜里松林中的凉风带来了几分秋意,这里不是龙居寺吗?既然能呼风唤雨的龙在此居住,我来嘱咐龙几句话,赶快降雨以解除百姓的忧愁。


陆游“气吞残虏”之精神


陆游是南宋时杰出的诗人、词人,他自幼学习儒、道经书,后来又研习佛典,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词中,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和“气吞残虏”的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显著特色。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在参加礼部考试时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竟被奸臣秦桧除名。后来担任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和几任地方官,“行善政,受百姓爱戴”。他写了《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大量诗文,表达了自己矢志不渝的理念。


陆游立志“扫胡尘”、“清中原”,他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为楷模,写道:“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他歌颂岳飞等爱国将领,抨击秦桧的卖国行径和朝廷的,他含泪书写岳飞的《满江红》,渴望象岳飞那样到前沿去抗击金兵,“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入蜀抗金时,身先士卒,率领的部队所向披靡,“昔者戍南郑,秦山郁苍苍,铁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这些诗句,金戈铁马,铿锵有声,是其长期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因朝廷腐败,苟安求和,陆游被削职还乡。他不为个人的际遇而忧虑,而是牵挂着沦陷区的百姓,他望着家乡的徐瓶山,想到沦陷区的华山,望着镜湖水,想到沦陷区的黄河 ,写道:“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中“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描写出中原民众受到苦难的沉重、历程的长久及企望恢复的迫切。他在另一首《关山月》中也描述了沦陷区百姓渴望恢复的心情:“中原干戈古已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诗人即使在梦中也不忘捍卫边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大作》),铁马冰河,时时入梦,念念不忘的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和期盼“北定中原日”,他想象着抗金取得胜利的那一天:“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


陆游被贬为地方官时,不管职位高低,始终关心民间疾苦,善政安民。如他任严州知府时,史载其“宽期会,简追胥,戒兴作,节燕游”,勤政爱民。他在诗中写道:“朝先鸣鸡兴,夕殿栖鸦还,符檄积几案,寝饭于其间……”、“民租屡减追胥少,吏责全轻法令宽”,他看到百姓安居乐业,欣然写道:“自我来严州,实无负穷嫠”(《诗稿》)。他晚年归乡后,“身杂老农间”,为百姓施医送药,深受百姓的爱戴。


他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如春雨、细麦、春耕、梅花、老妪、老农、农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入诗,一经点化,则诗意盎然。如他在《夏日六言》中写道:“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描绘出宁静的村景,静中有动,以动衬静,近观远眺,景色宜人,令人读来别有韵味。他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出农家的热情好客、淳朴的民风和山村美景。


陆游提倡为文与为人的统一,其为文意在笔先,力透纸背,精练自然,“无语不天成”。他常以梅花的品格自勉。梅花,不畏严寒,不惧冰雪,独占寒冬,香溢早春,陆游赞美道:“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园中赏梅》)、“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


辛弃疾“心忧社稷,念为生民”


辛弃疾,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山东一带已为金兵所侵占。辛弃疾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的志向。他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授职承务郎。面对国土沦陷,他不顾官职低微,多次上表,他写的《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字字珠玑,对世事局势进行严谨的剖析,提出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具体策略,并阐述了内修德政、广开言路等治国安民之道。他写道:“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 、“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他的建议受到百姓称赞,广为传诵,却因与当权的主和派思想格格不入而未被采纳。


辛弃疾后来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他一生力主抗金,奏请创建湖南飞虎军,打算以此作为抗金力量,得到朝廷允许。居民参军踊跃,纷纷主动资助,迅速成立了二千步兵、五百骑兵的飞虎军队伍。这支队伍在抗击金军中立下赫赫战功,四十余年犹为劲旅。


他以文言志,在其文学创作中陈述恢复大业,宣传抗金主张,不断重复着对中原山河和人民的怀念,对当时的投降苟合势力予以谴责。他写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描写了将士们沙场点兵的壮观场面;他写的“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表现出“试手补天裂”的勇毅和豪迈,他写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写出了面对流逝岁月抚今思昔的感慨。


他回首自己的戎马生涯,写下了“壮岁旌旗拥万夫”、“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他抒发报国壮志难酬的悲愤,写下了“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 未彻”。他所采摭的历史人物 ,也多属于奇伟英豪的类型,如“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的李广(《八声甘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永遇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南乡子》)等等。


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时,一次途经造口,他想起四十年前金兵南下,攻入江西,一直深入到造口,想到当时人民的苦难,况且中原仍未收复,不禁忧伤满怀,于是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词《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词中写出:郁孤台下清江里的流水呵!你中间有多少逃难的人们流下的眼泪啊!词人把眼前清江的流水,和四十年前人民在兵荒马乱中流下的眼泪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民众受到的苦痛之深。其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比喻句,意思是说:滚滚东流的江水必然会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以大江东去表明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


辛弃疾进一步拓宽了词境,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可以赋予品格,并有所寄托。辛词境界阔大、风格豪迈然而又不乏细腻入微之处。如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家生活的作品,语言简洁,内涵深蕴。如他在《西江月》中写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在《鹧鸪天》中写的:“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自古以来,文品与人品俱佳的文人作为社会的良知,无不弘扬道德正义 ,爱民悯生。为文者本身就是道德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心忧天下、解救苍生危难也自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自觉肩负的重任,其作品中融贯了文人的品性修养。使人们在学习、研究其作品中能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匡扶正义和善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全文完)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