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中共官网高层 资料库信息显示,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又多了一个头衔,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此举也显示,曾经分管“三农”的前副总理回良玉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头衔已经正式转到汪洋手中,同时回良玉的贪腐再次在网络曝光。分析认为,回良玉是将落马的高危人物之一。
汪洋突然增加农村小组头衔
此前的报导称,在这届国务院副总理中,汪洋主管农林水利和商务、旅游,包括“三农”领域。按照惯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总理兼任。2013年中共两会前,前副总理回良玉一直担任此职10年。
2013年的“两会”之后,回良玉就不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由谁担任?官方并没有明确公布。为什么汪洋突然在今年近期多出这么一个职务?
海外 媒体《自由亚洲电台》7月10日刊文“汪洋‘又添新职’是否意味着回良玉刚刚退休”中分析说:有一种可能是回良玉去年3月不再担任公开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之后,仍然继续留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职务到日前向汪洋交棒为止。
另一种猜测是,汪洋在2013年两会就成为这个小组的组长,官方“忘记更新汪洋职务”。但是这种猜测普遍被认为不太可能。
在汪洋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之前,回良玉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0年,主要分工只是“三农”。汪洋非但接手了这部份的工作外,还负责部份外贸和外交事务,以前这部份工作由王岐山所负责。
外界有分析称,此意味着汪洋实际地位加强,也意味着温家宝与王岐山均在力挺汪洋。
回良玉是否会落马?
回良玉在失去了最后的头衔之后,是否成为下一个因贪腐落马的官员,引发外界猜测。
8月5日,《自由亚洲电台》题为 “十七届政治局抓了仨了,下一个应该就是回良玉了!”的报导称,中共中纪委第十二巡视组在周永康 落马当日进驻江苏,可能会收到一些对中共前副总理回良玉的揭发材料,从而引发对回良玉“立案审查”。
文章 分析说,上届也就是十七届中央政治局里已经抓了3个,包括常委周永康和政治局委员薄熙来及徐才厚,但应该还没有抓完。至于第四个应该是谁,文章说, “怎么说也应该轮到回良玉了”。
回良玉与江泽民是亲家
近期中央巡视组进驻上海和江苏等江派窝点,对江派敲山震虎意味明显。
据报,江苏是中共前党魁江泽民的老家,而回良玉的女儿嫁给了江的儿子。有了江泽民 这个亲家做后台,再加上当时的江泽民和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岚清对他“赏识有加”,使得回良玉在主政江苏期间,显得胆气很足。
据《官场耳语:江泽民亲家回良玉受政治重伤》一文说,2005年初,最少9名回良玉提拔的江苏省主要高官被揭发涉及腐败问题 ,规模可能较2004年的黑龙江省腐案更严重。不过由于有江泽民的撑腰,回良玉不但没被贬,还在2003年升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2000年至2002年,回良玉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回良玉亲自点名提拔了25名亲信任副省级干部,控制了组织、纪委、宣传、财政等大权;提拔了60多名厅级干部,包括徐国健、韩建林等,而且都被回树为干部“楷模”。
原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买官卖官,江苏省检查院副检察长韩建林,省委办公厅林XX等人的贪渎案曝光,这三人被举报 后经中纪委批准“双规”。徐国健在双规期间交待的有关原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收贿,挪用、侵吞国有资金等情况,其中也涉及到了回良玉。
回良玉涉贪腐、政变
2003年底,中央金融工委调查组在安徽、江苏查到,因回良玉的批条而放贷的430项贷款中,不良资产、坏帐总金额达922.7亿元,其中,在安徽5年的37个,江苏3年的115个批条分别造成坏帐46亿元及242亿元。对此,官方仅以“工作失察、疏忽”作了结。
民间调查发现,1998年至2002年期间,江苏省连续5年国民经济增长作假,并挪用、侵吞税收创造高“创收”,不解决贫困百姓问题却大搞政绩工程、首长工程。回良玉主政江苏的2000年到2002年,仅首长工程就耗资150多亿元。这个只有中专学历的回良玉,还附庸风雅,经他手题词的地方就有200多处。
2000年,回良玉在苏州太湖兴建了125幢豪华欧式别墅,耗资3.3亿元。有关方面证据显示,回拥有一幢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别墅,他还为政治局委员、常委每人留置一套,以象征性的5000元卖给他们。当时朱镕基曾大骂:“你想毁我一生清白声誉!”
从过去多年一直流传的回良玉的官场腐败内容看,大多是他在安徽和江苏任职期间犯下的,所以中央巡视组这次进驻江苏必然会继续收到一些对回良玉当年在江苏任人为亲,所提拔重用的干部几乎全部都是贪官污吏的揭发材料,可能引发对回良玉的“立案审查”。
江派在中共十八大前策划了针对习近平的周薄政变计划,图谋让薄熙来接掌中共的最高权力。作为江派的铁杆人物,回良玉也卷入其中。
2012年8月29日,国航CA981飞往纽约途中突然返航。返航后,机上一名统战部丁姓女间谍 被捕,此人正是杜青林与回良玉之间的秘密联络人。
From 回良玉最后一头衔被汪洋拿走 面临落马-来源:澳洲新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