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星期一

古人不讲粗话,同样可以揶揄他人!(组图)

作者: 佟佳额尔瑾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孔子的骂,流传千古。(图片)

两人一旦意见不合,很容易就在网络上爆粗言,骂人的话要多粗俗有多粗俗。其实不妨跟学学,骂了人,但是不爆粗口也可以揶揄得别人无话可说,还显得有内涵。

诅詈语

中国经常用的一句诅詈语叫“无后”,也就是断子绝孙。《孟子.梁惠王上》里说:“仲尼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孔子说,最早发明用人俑殉葬的人会断子绝孙,不得好死,因为太缺德了。

还有一种骂人的活叫“不没”,就是不得好死。不是寿终正寝、该活多少活多少,正式死在自己卧室里。“不没”这话骂起来也是很严重的,因为古人都希望自己“得死为幸”“死得其所”,能够活到什么时候就活到那个时候,该死的时候才死,这是一种幸福。《左传》里讲:“楚王其不没乎?”“不以寿终”楚王他不得好死吗?本来应该寿终正寝的,结果不得好死。

一、三国之骂

不过骂人的刻毒,就不得不提到三国陈琳的檄文了。官渡之战时,陈琳在袁绍手下当差,为袁绍起草檄文,对破口大駡,从曹操的祖父到父亲一直到曹操自己,因为曹操的祖父为太监,父亲是祖父养子,陈琳骂曹操:操赘阉遗丑。气得曹操头痛病发作,战败袁绍之后,曹操审问被俘的陈琳,骂他也就够了,为何还要骂他祖宗三代。

相比之下,三国王朗就没这么好的心里承受能力了,活生生的被孔明一骂至死。据说孔明带领部队与汉魏军队两军对峙,战前一番唇舌之辩,可怜那老臣王朗被孔明一番痛駡后,气得肝胆俱裂,死于马下。骂死一个大臣,赢得一场战争。

二、现今沿用的骂语

古代骂人的话也有很多,有些如今我们也在用。《孟子.滕文公下》里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禽兽也是骂人的话。还有骂人的话叫“食其肉”,恨得要吃你的肉。

古人说:“吾食其肉,不以分人?”我一个人吃你的肉还不够吃呢,还不满足呢,不能分给别人。还有一个“尔何知”,也是骂人的话。意思是“你懂什么!”还有“划尔类”,意思是干掉你这一票人。“残竖子”,意思是你这个浑小子!还有“厉鬼”“死鬼”“役夫”“贱货”“役人”“役臣”等等,都是骂人的话。

刘邦以竖子骂人

鸿门宴的时候,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把刘邦干掉,项羽当场没做到,最后范增发脾气了,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你这个幼稚无知的人,我没办法跟你共事,以后抢你天下的人肯定是刘邦。后来汉高祖刘邦“骂郦生为竖儒,谓此儒生竖子耳”…,你们这些知识份子是竖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公,高祖自谓也。汉书作‘乃公’,乃亦汝也。哪乃公就是你老子,自称你老子,骂你是竖子。所以汉高祖一边骂你是竖子,一边捧自己是老子。

为何“竖子”就会是骂人的话了呢?按照《说文》的解释,“竖”指的是“直立”。“竖”的读音和“孺”很近,所谓竖子也就是“孺子”,那就是黄口小儿的意思。和我们今天说“小子”差不多,但是又有不同,以前的“竖子”是不管你年纪多大,只要他觉得你是傻瓜呆子,就可以这样叫。

刘邦骂人,一般是骂“竖儒”的时候多,骂“竖子”的时候少。刘邦在世时骂了无数人是“竖子”或者“竖儒”,可是他死后四百多年,也被阮籍赠送了这顶帽子。他在游山玩水时,屹立于楚汉相争的战场大发感慨:“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骆宾王怒骂武则天

相比较起来,文人骂人更加自成一体,甚至出一篇文章来骂人。此处就不得不提到骆宾王那篇《为徐敬业讨武墅檄》。骆宾王在檄文里,指控武则天弑君鸩母,包藏祸心;窃窥神器,并张扬后宫隐私,污辱个人人格,把武则天骂得狗血喷头,但武则天非但没有因此而怒火中烧,还为他的才干没有得到发挥而惋惜,由此责怪有失察之过。骆宾王断难料到的是,这篇精彩的檄文居然被后世选进《古文观止》,成为后来者学习的范文。


骆宾王画像。(网络图片)

文人之骂

人们常说“文人相轻”,鄙夷耻笑于自古文人相互轻谩,彼此菲薄的文坛现象。虽然文人多好面子,但“文人相轻”却也说出了文人的一分特性。毕竟,最会骂人,骂出了门道,且将骂人弄成一种文化的,还是他们。

孔老夫子在国人眼里,是最为温文尔雅心性和善的长者,可他有个千古骂人的绝句。据说他有个弟子宰予,一天中午犯困睡着了,孔子对着其他的弟子骂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一、文人之间的戏谑

文人之骂,在古代,更多的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戏谑。《宋书?谢灵运传》中,何长瑜嘲笑陆展曰:“陆展染鬓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本来是拿同僚的年龄开玩笑,说他好一把年纪了,还不怕麻烦地把头发染黑取悦于新娶的小妾。可惜官场中人缺乏幽默,开这样的玩笑便被当成了“骂”,骂人的人也因此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

杜甫曾以“尔曹身形俱泯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怒駡那些在李白墓前题诗乱批评李白的妄人,诗圣出手果然与众不同,虽骂的不脏但酣畅淋漓,古今难及。

乾隆年间,尚书和绅和侍郎纪晓岚在花园饮酒。突然,一条狗从他们身边经过,和绅故意指著狗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从容不迫地答道:“尾垂为狼,上竖(尚书)为狗。”

文人之间爱骂人,皇帝更是常常忍不住就开骂,喜欢骂人的皇帝远不止刘邦一人。雍正皇帝是个“折子控”,常常每天批十几个小时的奏折,乐此不疲,还在折子上留下了不少有趣的“回复”。

雍正皇帝会在折子上讲一些浅显的笑话来揶揄人,比如他在折子上说别人坏话:“此人乃天日不醒的一个人,朕当日在藩邸骂他玩,都叫他‘球’,粗蠢不堪,于登极后不记出仕何地。”“朕将王嵩调到,看伊竟是一不堪弃物,满面鄙俗之气。”雍正骂人也很有一套,痛駡之中带着讽刺挖苦:“你是么?似此无知狂诈之言,岂可在君父之前率意胡说的!”“朕这样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这样人!”“多赏你些,好为你夤缘钻刺打点之用。”

骂过上百人的

说起骂人,还得说一个人,那就是鲁迅。遭鲁迅骂过的人何止上百?而鲁迅对他骂人的心态至死都不动摇,临死之前他说:一个都不宽恕。当初有左翼文学青年骂梁实秋为“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看到文章之后,认为骂者笔力不够,还得他来,于是撰写杂文一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据说当时梁实秋正在大学课堂上课,看到这篇文章后气的浑身颤抖。

鲁迅与梁实秋之骂多少带有文人意气在里面,更因为特殊的时代政治原因,被鲁迅所骂之人有大师级别的胡适,也有鲁迅自己的亲弟弟周作人。在那个时代的文坛,鲁迅恰如一位独行侠,四面出击。他所骂之人遍及文坛上下,那是他针对文坛现象而骂。他自己对于骂人,心态异常的坦然和坚定:“我想,骂人是中国极普通的事,可惜大家只知道骂而没有知道何以该骂,谁该骂,所以不行。现在我们须得指出其可骂之道,而又继之以骂。那么,就很有意思了,于是就可以由骂而生出骂以上的事情来的吧。”

他自己亦曾说:“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这自然是鲁迅一贯的要“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然后“痛打落水狗”的战斗原则,所以他至死都“一个也不宽恕”。

鲁迅认为骂人,得针砭时弊,剔除国人骨子上附载的遗毒脓疮。

各位,你觉得鲁迅的骂,如何呢?

明清关于骂人的律法

可是,古人骂人犯不犯罪,被骂的人就只能忍气吞声吗?显然不是。明、清律《刑律?骂詈》:

(1)凡骂人者,笞十;互相骂者,各笞十。

(2)级节骂:部民、军士、吏卒骂本部五品以上长官,杖一百。按级递减,须“亲闻,乃坐”。

(3)卑尊骂:①奴、婢骂家长,绞监候。若奴、婢已转卖与人,骂旧家长者,以凡人论。雇工人骂家长,杖八十、徒二年。按亲疏递减。②卑幼骂同胞兄、姊,杖一百,骂伯、叔父母、姑,外祖父母,徒一年。⑨子孙骂父母、祖父母,妻、妾骂夫之父母祖父母者,均处绞。④妻妾骂夫期亲尊长,若缌麻以上(内外),与夫骂罪同;妾骂夫、妻,杖八十。妻、妾因夫亡改嫁,骂故夫之父母、祖父母者,因义未绝,故与骂舅姑罪同。若被出,不用此律。以上均须“亲告,乃坐”。

可见,古人骂人不但是一门学问,也有一定风险。如能像文人一般,骂人不爆粗口,让被骂者无话可说那倒也罢了,万一说出脏话让人抓住把柄,还得打屁股。古代文人不爆粗口的骂人,但又能机智地回应,这其中的智慧该如何去学习,就只能靠读者自己领悟了。

参考资料

唐铁惠,吴宝林,《品品文人》

张鸣,《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

责任编辑: 云淡风轻

本文标签:, , , , , ,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