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5日星期四

经络辩证话中医— 不伤脾胃(三)

来源:澳洲网站

 

 不伤脾胃(三)

 四、寒湿困脾证

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等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又名"湿固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太阴寒湿证"

具体表现: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恶心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稀,头身沉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黯滞,或女性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病因:多因淋雨涉水,居处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伤;或由于饮食没有节制,过食生冷、瓜果,以致寒湿停滞中焦;或因喜食甜食或油腻 ,湿蚀内生,困阻中阳所致。外湿内湿,互为因果,以致寒湿困阻,脾阳失运。

证候分析:脾喜燥恶湿,寒湿内盛,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脾气郁滞,则脘腹痞胀或痛,食少;脾失健运,湿滞气机,则口腻,纳呆;水湿下注,则大便稀溏;脾失健运,影响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恶心欲呕;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泛滥肢体,遏郁清阳,则头身困重;若寒湿困脾,阳气被遏,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可见肢体肿胀,小便短少;寒湿困阻中阳,若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加之气血运行不畅,则为面目肌肤发黄,晦暗不泽;若寒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妇女可见白带量多;口淡不渴,舌体胖大,苔自滑腻,脉濡缓或沉细,均为寒湿内盛之象。

我们上期介绍的脾阳虚证,与这期介绍的寒湿困脾证均有纳呆食少、腹胀、便稀等表现,但脾阳虚证为阳虚运化失职,导致寒湿内阻,以虚为主;寒湿困脾证为寒湿内盛,阻遏脾阳,以实为主,所以读者需要认真区分。

相关文章:

本文标签:

From 经络辩证话中医— 不伤脾胃(三) by 澳洲新闻




ifttt puts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via task 35038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