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日星期四

家教珍事:海瑞之母撑起一片青天

文:艾益民

来源:正见网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大抵离不开三方面: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因为小孩出生后,他的呵护者、教育者是。父母对他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感染,会影响他一生。海青天海瑞,成为历史上人们尊敬的一位清官,离不开母亲对他的教育。

海瑞幼年丧父,海母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是她性格坚毅,和孟母一样,深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海瑞年幼时,海母就让他读《孝经》、《尚书》、《中庸》等圣贤书,树立了很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海瑞成人后,母亲对他的教育和引导,更加操心。鼓励他走庭,多与底层打交道,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生,体察民众的要求和疾苦,这对海瑞日后走上守廉治贪之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海瑞用他了解的民情,写出了《治黎策》一文,并凭此文,中了乡举。

母亲对他的教育和支持,对海瑞日后走上仕途、做一个正直的清官,起着决定性作用。海瑞担任浙江淳安县知县时,母亲与他随行,母亲作为他的耳目,从普通群众中,了解诸多民情,比如这里的富豪,有三四百亩田产,而交税极少的不公正现象,海瑞就是从母亲口中听来的。他向母亲保证:将此事列为他此任知县的首办要事。母亲说:  “当官要为民作主,公正廉洁。”母亲的教育,坚定了他为官守廉治贪的信心。

有一次,朝廷派员外差,国公张志伯等人,打着“奉天巡察”的旗号,来淳安行勒索之实,海瑞决不能让张志伯得逞。母亲劝他冷静处理此事,又提醒海瑞必须学会斗智斗勇。在母亲的策划下,张国公尽管羞怒不已,但惧怕海瑞清算的认真劲头,只好顺水推舟,放弃了在淳安县的勒索,空手而去。此后,海瑞在任职期内,废除了本地进京朝拜时的旅费,及馈赠京官的礼金,均由民众摊派的做法,又废除了知县向出巡的官员馈送银两,且摊派到各里甲的旧规。母亲对他这种做法十分赞赏。继后,海瑞调任江西兴国县,对这个不升不降的安排,海瑞颇有遭冷落之感。母亲劝慰他,重申即使失掉升官机会,但守廉治贪的作风,也不能丢。

母亲培养了海瑞顽强的个性以及绝不认输的精神。他时刻铭记母亲对自己理想志向的引导和个人品性的造就。记住母亲所说:“即使粗茶淡饭,即使偏居乡野,只要能坚守人格的纯洁,都是值得的。”海瑞无论在何处为官,他都要在中堂上悬挂“忠孝”二字以示胸怀。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整天在后宫跟们说教,可朝臣没谁敢劝说。唯海瑞大胆进谏,在《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中,抨击嘉靖屠戮大臣不是个好皇帝;使父子分离不是好父亲;使夫妻分居,不是好丈夫。递交这一死谏后,他被锦衣卫逮捕到东厂禁锢。母亲给他书信和口信,叫他不要绝望,不要改变自己的志向。隆庆皇帝即位后,他被释出狱,破格提职,历任尚书丞、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南直隶巡抚等职,官至正四品。到万历皇帝时期,任南京右佥都御史等职。

他无论在哪一个职位上,其自廉治贪作风,没丝毫改变。升官发财与他毫无关系,薪俸之外,他一无所取,一双旧鞋,多次修补,仍然穿在脚上。两次进京,一路旧服素食,路费仅用银四十八两,而当时一般官员进京一次,用银均两百两以上。任职期间,对事关人命的假案、错案,或移花接木案,都认真审案,绝不马虎从事。一批为富不仁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无数沉冤得以昭雪。海瑞在任职期间,为当地治水、救灾,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人们称赞他为“南包公”、  “青天海大人”,这一切都与他母亲的教导分不开。他牢记母亲教导“四要”:  “朝廷为官,要清正廉洁;审理案件,要明察秋毫;拯救百姓,要千方百计;为民请命,要不辞辛劳。”

海瑞的母亲一生辛劳,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他为报母恩,在母亲七十大寿时,本想宴请亲朋好友,为母亲祝寿,可母亲坚辞不允。她认为即使花费的是自己的钱,但官员的一举一动,都被百姓看在眼里,容易被百姓误解和反感,更不利于儿子自己守廉治贪,反而会被那些有权势的官员,抓着把柄,大做文章。所以,为母亲过七十岁的生日,海瑞买了两斤肉,用自己园地种的菜,做了三菜一汤,他还为

母亲献上狂草一幅,作为寿礼,这狂草是海瑞精心所写,它由“生母七十”四字组成,但倒过来却是个特大的“寿”字。母亲端详一番,非常高兴,还称儿子书法大有长进。

海瑞为官三十年,没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深感愧疚,唯有牢记母亲教诲,一生做到刚毅正直、大公无私、惩恶扬善、保国安民。

海瑞官至二品,告老还乡时,他的全部财产,就是几件打着补丁的破和几口破箱子。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对母亲最大的报恩。

(均据《渊鉴类函》)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