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珠
诗经赏析(小玉/epochtimes制图)
《诗经.国风.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讎。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注释:
1.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习习,和畅舒适貌。谷风,春天从东边吹来的风称为“谷风”或“东风”。谷风是春天有好兆头的象征。《毛传》:“习习,和舒貌。东风谓之谷风。阴阳和而谷风至,夫妇和则室家成,室家成而继嗣(继承人)生。”
阴雨,本诗指的是春雨或春天的霉雨天气,与《诗经.曹风.下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意思相同。以,既是语气助词又含有“润泽”的意思。“阴雨”是个固定词组,用两个“以”将其拆开来,这是“邶风”这种曲调形式的特点,在这一卷诗篇中很常见。仲春二月为阴阳交会之月,如果这个月天子、诸侯国君、官员及大部分百姓均能婚姻及时;天子或诸侯国君都能勤勉于国事,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会“阴阳和而谷风至”,而且春天阴雨连绵也是好兆头。本诗指的是王都千里之内的地区(王畿)。
这两句的大意是:和畅舒适的谷风吹拂,春雨连绵润泽大地。
2. 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黽,音闽;勉力、尽力。《康熙字典》:“音泯,勉也。”黽勉,尽力去做好。这两句大意是:我们都同心尽力地去做好,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发脾气。
3.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葑,音封;芜菁,别名蔓菁、蔓荆、诸葛菜[1]、大头菜或圆头菜等。这种蔬菜叶子和根部都可以吃,它是古代最常见的蔬菜之一。李时珍《本草纲目》:“芜菁南北皆有,北土尤多。四时常有,春食苗,夏食心,秋食茎,冬食根。”菲,音匪;古代也称芴(音物),俗称土瓜。也是芜菁类的蔬菜,常生长于地势低湿之处,似芜菁,开紫红色小花,一般是三月份采摘做菜羹最好吃。下体,本诗指植物的根茎部分。德音,指善言、教化礼义的语言、音乐等。也就是西周时期王都大学所教的内容――周礼中精华的传承及运用。与《诗经.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意思相似。及尔,甚至于、以至于。
这四句的大意是:采摘葑菜及菲菜,不会因为那是根部而不要。(言外之意:每一个朝廷中的官员都有其优点、特长或不足之处,天子或诸侯国君要懂得任用人。)我们在王都大学所学的一切知识(德音)不要去违背,甚至于到死了都要遵守。
4.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迟迟,指不快不慢地行走貌;《毛传》:“迟迟,舒行貌。”中心,心中;与〈终风〉:“中心是悼”意思相同。违,指不愿意或难以割舍。伊,那、那么。迩,近。薄,语气助词。畿,王畿;指王都周围方圆千里之地曰畿。《周礼.夏官司马》:“方千里曰王畿。”这四句的大意为:我们一起不快不慢地走着,我心中有不愿意离别的意思。您不在乎距离的远近,将我送出王畿的范围。(言外之意,千里相送。)
5.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荼,音途,苦菜;又名荼草、游冬等。苣菜属,叶似苦苣而略细,茎折断后有白汁,花黄色形状似菊。荠,音记;荠菜。因为糖分较多,味道较甜,所以荠菜在古代也称甘菜。荼菜及荠菜都是常见的蔬菜。
宴,本义为宴飨(设宴招待客人)。尔,本义为华丽盛大;与《诗经.小雅.采薇》:“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中的“尔”意思相似。宴尔,在本诗中本意是指成婚礼的时候,举办的华丽盛大的宴会。后来“宴尔”发展成比喻“新婚”了。因为在古汉语中,形容宴会时,“宴”可用“燕”替代,所以“燕尔”与“宴尔”意思都相同。我们常见用词“新婚燕尔”出处就是这首诗。
这四句的大意是:都说那荼菜很苦,我却甘之如荠菜。(言外之意是,都说当一名诸侯国君很辛苦,我却要把辛苦当成快乐,甘之如荠。作者表达了自己要以苦为乐的决心。)您刚刚新婚(还千里相送),说明我们兄弟的感情很深厚。
6.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泾,音经;泾水,在陕西省中部地区。《说文》认为:“(泾)水出安定泾阳(陕西省泾阳县)开头山。”渭,音位;渭水,也称渭河。《说文》及《水经注》均认为:“(渭)水出陇西首阳渭首亭南谷(甘肃省渭源县一带)。”泾水于陕西省高陵县南入渭河。古人认为,泾水浊而渭水清。泾水汇入渭水的时候,浊水与清水不相混合,“泾渭分明(泾渭自分)”一词的出处就是这首诗。湜湜,音殖;持正守礼如初。《说文》:“湜,水清底见也。一曰持正貌。”沚,音止;水中的小洲。《郑玄笺》:“言持正守初,如沚然不动摇也。”不我屑以,我不屑以。“不屑”一词在《孟子》的书中经常出现:“不屑去”、“不屑就”、“乞人不屑”都是一个意思。
这四句的大意是:泾水是因为有渭水才显得混浊(言外之意,好人与坏人在一起,坏人很快就会暴露出来,因为泾渭分明的缘故),因此,做人就应该持正守礼如那小洲在激流中巍然不动。您刚刚新婚(很多事情还没有经历过),因此在一些问题上我与您看法不同。
7.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逝,行走、带走。《说文》:“逝,往也。”梁,鱼梁,指一些小溪流处拦截水流的石堰(简易的也有用竹篱笆);石堰一般会设置几个水门,在每水门处放置口小腹大的竹笱(竹篓或鱼笱)捕鱼。发,去、出发。《广雅》:“发,去也。”笱,音苟;腹大口小的竹篓,捕鱼用的,放置于鱼梁的水门处。躬,身、自身。《说文》:“躬,身也。”阅,本义是计数或核对数量,本诗指省视、查看、检查。孔子《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是儒家修身的一个主要方法,每天都对照周礼的要求检查自身。本诗的“我躬不阅”意即“我如果不能经常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遑,音黄;空闲。恤,音序;忧、忧虑。
这四句大意:别去我的鱼梁处,更别去动我的鱼笱(言外之意,说这种话的人,整天计较个人得失,做梦都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我如果不能经常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修正自身),哪能有空闲担忧到自己后代的事情呢?
8.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就,走近,接近,趋向。《礼记.曲礼上》:“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庄子.齐物论》:“不就利,不违害。”方舟是个词组,意思是两只船相并而行。这是横渡水深浪急的江河时用的方法[2]。泳,本义是水中潜行。《说文》:“泳,潜行水中也。”古代长江以北地区的人会游泳的很少,如果有急事一定要过河,而河水只有一小段超过人的高度,也有用潜行一段的。“泳游(游泳)”既是词组,也可单独使用,用之字隔开,这是“邶风”曲调形式的特点。
这四句诗的大意是:横渡水深浪急的河流时,可以将两艘船并排而行;渡水较浅的河流时可以潜行或游过去。
9. 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有,得到、拥有。亡,失去、丧失。《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一有一亡曰有。”古人认为,有得必有失;同样道理,有失必有得。只有一失一得这个过程完成之后,您得到的才能算是您的东西,所以说“一有一亡曰有”。
丧,读音为去声,本诗指灾难;而能称之为灾难的,必定有人员伤亡。因此《说文》释义:“丧,亡也。”匍匐,音莆幅;本义是倒仆伏地,古代表示悲痛至极的大礼(丧礼)。《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因此,“匍匐救之”意即看到老百姓有灾难时,要像对待自己亲人受灾难那样,尽心尽力地去救助。“匍匐”在本诗中的比喻“尽心尽力”,《郑玄笺》:“匍匐,言尽力也。”
这四句的大意是:什么是得?什么是失?(明白了得失的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尽力追求的东西才能算是真正得到了。(举个例子,我作为一名诸侯国君)看到老百姓受灾难时,我就要尽心尽力地去救助他们。
10.不我能慉,反以我为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慉,音序;骄傲,确切的说应该是“助长自己骄傲之心”。孔颖达《毛诗正义》:“《尔雅》不训慉为骄,由养之(助长)以至于骄,故(郑)笺训为骄。”“不我能慉”即“我不能慉”。反,违背(周礼)。《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讎,音义通“仇”
阻,阻碍或遮蔽。德,善;本诗指人天性中善良的一面。贾,音古;商人。不售,指不卖东西或不做生意。
这四句的大意是:我不能助长自己骄傲的心理,如果我做了违背周礼的事情,那么百姓都会把我当成仇人。如果阻碍自己本性中善良的一面发扬光大(或者说不能让善的一面主导自己去为人处事),这和商人不卖东西是一样的。(言外之意,商人不卖东西就不能称为商人;人如果不能让善的一面占主导地位,遇到问题时都用恶的一面去处理,他也不能算是人。)
11.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育,养育;《说文》:“育,养子使作善也。”古人认为养育孩子就是为了让他们长大后能行善积德。鞫,音菊;指不讲理且做坏事的罪人。《说文》:“鞫,穷理罪人。”及尔,以至于。颠覆,灭亡。毒,本诗指慢性毒药。
这四句大意:过去人养育孩子就怕养出一个不守礼的罪人,以至于灭亡(指不守礼罪人)。如果生养孩子不按照周礼的要求来教导,那跟给他们吃慢性毒药没有区别。
12.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旨,音指;美的。《说文》:“旨,美也。”蓄,音序;积蓄,本诗指贮存过冬的食品及御寒的衣物等。“以我御穷”即“我以御穷”。“御穷”指舒服地过一辈子。
这四句大意:我虽然有一些积蓄,那是用来御冬并以备不时之需。可是你这次在婚礼上的花费,却能让我舒服地过一辈子了。(言外之意,“御冬”与“御穷”都是泛指,跟第四章的“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相对应;也就是说,天子及诸侯国君的积蓄,来之不易,更应该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
13.有洸有溃,既诒我肄:洸,音光;水波荡漾貌。《说文》:“洸,水涌光也。”溃,音会,大水决堤。《康熙字典》:“音绘。【前汉.文帝纪】大水溃出。【注】旁决曰溃。”朱熹的《诗经集传》注音也是“绘”。既,语气助词,又含有“已经”的意思;与《诗经.草虫》:“亦既见止,亦既觏止”相同。诒,音怡;遗留、留下。与《诗经.雄雉》:“自诒伊阻”意思相同。肄,音易;学习(学业)、做(作业或学问)。《左传.文公四年》:“臣以为肄业及之也。”在中国古代,老师传授学生学业称“授业”,学生接受老师所传为“受业”,学生研习老师留下的学业或做作业均称为“肄业”。《宋书.文帝本纪》:“庠序(古代学校的代称)兴立累载,胄子(官宦子弟)肄业有成。”
这两句的大意:水能够给人美景以欣赏(水波荡漾、波光粼粼),水也能决出大堤,造成灾难。(对待百姓犹如治水)这是我们在大学时老师留下来的作业。
西周时期的王都大学,老师在给天子的嫡长子及诸侯国君的嫡长子单独授课时,会留下这个作业,让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及做好这个作业(肄业)。
14.不念昔者,伊余来塈:余,我或我们。塈,音记;安定、休养生息。这两句与《诗经.大雅.假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在官位上的人都不懈怠,老百姓才能得到长久的安定和休养生息)。”意思相似。《左传》有三篇记载都引用了这两句诗。
这两句的大意:如果我们不能牢记大学时老师的教导(有洸有溃),我们怎么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安定和休养生息呢?
赏析:《诗经》中有两篇〈谷风〉为题的诗篇。今天我们赏析的这首诗作者是齐庄公(姜购),与〈燕燕〉那首诗一样,都是创作于公元前785年。齐庄公于公元前795年继任齐国的诸侯国君,刚上位时齐国国内的局势还很不稳定,但齐庄公施行先君(姜太公)之仁政,很快就稳定了局势,使齐国的国力逐渐强大,老百姓也得到了安定和休养生息。
依照周礼的规定,诸侯国君每五年必须去王都朝见天子一次。《礼记.王制》:“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小聘、大聘、朝聘都是聘礼中的礼仪,小聘由大夫官去执行,大聘由卿,朝聘则诸侯自行。公元前785年,齐庄公第二次进王都朝聘天子。
齐庄公此次去王都主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朝聘天子(周宣王);第二件事情是祭奠自己的姑姑姜王后(姜后于公元前788年去世),祭奠之后写下了〈燕燕〉那首诗。第三件事情是参加自己的姑表兄弟姬宫涅(周幽王,当时的太子)的婚礼。周幽王没有在20岁时娶妻,是因为守丧三年的缘故。也就是周幽王于24岁登基(公元前782年),在公元前785年二月,21岁时娶申侯的女儿为正妻(太子妃),第二年即生下姬宜臼(周平王)。周幽王的一些往事各位读者还可以参看〈终风〉这首诗的赏析及部分附注。
齐庄公第一次进王都朝聘天子时(公元前790年),就认识了表弟姬宫涅,并同他一起去拜见自己的姑姑姜王后(宫涅的生母),姜后对齐庄公在齐国的作为赞赏有加,并让自己的儿子跟齐庄公学习,因此宫涅对自己这位表兄还是挺佩服的,两人的关系也挺好。所以此次齐庄公离开王都时(三月份),宫涅还特地“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千里相送,将齐庄公送出王畿之外。
这首诗是齐庄公写给姬宫涅共勉的一首励志诗篇。他们俩人一位是在任的诸侯国君,一位是太子(周宣王的嫡子就宫涅一个),继任天子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俩人都是从王都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所以既有共同语言,也有一些意见上的分歧。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和畅舒适的谷风吹拂而来,春雨连绵润泽大地。我们都应该同心同德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发脾气。采摘葑菜及菲菜,不会因为那是根部而不要。(言外之意:每一个朝廷中的官员都有其优点、特长或不足之处,天子或诸侯国君要懂得任用人。)我们在王都大学所学的一切东西(指周礼,意即德音),我们到死了都不要去违背。
本诗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起兴,古人认为,阴阳调和则谷风生,又因为谷风伴随着雨水而来,所以谷风也被古人认为是生长之风[3]。宫涅又刚刚于二月份新婚,二月份举行婚礼是婚姻及时的表现,所以这两句有称赞及祝贺宫涅的意谓在内。《毛传》:“阴阳和而谷风至,夫妇和则室家成,室家成而继嗣生。”
有好的开始,怎么才能将它保持下去呢?作者接着就说了,作为一名天子或诸侯国君,我们都应该依照周礼的要求去同心同德做好每一件事情(黽勉同心),因为天子及诸侯国君每天、每月、每年甚至什么时辰须要做什么事情,周礼都有详细的要求。所以,天子及诸侯国君真能够把这些事情都做好,是很不容易的,他们想骄奢淫逸的时间都没有。“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既是在劝勉对方,也是在激励自己。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我们一起不快不慢地走着,我心中有不愿意离别的意思。您不在乎距离的远近,将我送出王畿的范围。都说那荼菜很苦,我却甘之如荠菜。(言外之意,都说当一名诸侯国君很辛苦,我却要把辛苦当成快乐,甘之如荠。作者表达了自己要以苦为乐的决心。)您刚刚新婚(还千里相送),说明我们兄弟的感情很深厚。
实际上俩人都是身份尊贵之人,一位是当朝太子,一位是齐国这样大国的国君,不仅有专车而且还有很多随从的官员、护卫等。只是有太子送行,所以车队走得并不快。
此诗有很多名句流传至今,“宴尔新昏(新婚燕尔)”我们现今在生活中还经常用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更是感人至深的励志诗句。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泾水是因为汇入了渭水才显得混浊(言外之意,好人与坏人在一起,坏人很快就会暴露出来,因为泾渭分明的缘故),做人就应该持正守礼如那小洲在激流中巍然不动。您刚刚新婚(很多事情还没有经历过),因此在一些问题上我与您看法不同。有人说‘别去我的鱼梁处,更别去动我的鱼笱’(言外之意,说这种话的人,整天计较个人得失,做梦都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我如果不能经常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修正自身),哪能有空闲担忧到自己后代的事情呢?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说得多好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当好人与坏人同在一世时,那些坏人如果不被好人同化,也变成好人,他们就只能选择自我毁灭。而这个“自我毁灭”的过程就表现在,坏人迫不及待地用各种恶毒的手段造谣、污蔑、诽谤甚至攻击好人,最后遭到上天的报应,走向毁灭。而好人如果不想受坏人的影响,就必须如小洲那样屹立在水中不动摇(湜湜其沚)。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是引用别人的话,它的意思是,那些说“别去我的鱼梁处,更别去动我的鱼笱”的人,活得多累啊,他们做梦都怕自己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失。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得失的道理。而作者在第四章就会谈到自己对得与失的理解和领悟。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言外之意是说,如果不能按照儒家法门的要求去修身并做好,我自己面临的结局都会很可怕,怎么有时间去考虑后代的事情呢?或者说执著于自己子女的事情有用吗?这是表达自己要一直按周礼去为人处事的决心。
孔子在《礼记.表记》中引用了这两句诗:“国风曰:‘我今不阅,皇恤我后。’终身之仁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诗经.国风》中有两句诗这样说:“我现今如果不能按周礼的要求去修身做好,哪有时间或机会担忧后代的事情啊。”这是表示要一辈子按仁义道德去为人处事啊!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横渡水深浪急的河流时,可以将两艘船并排而行;渡过水较浅的河流时可以潜行或游过去。(言外之意是说,天子或诸侯国君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事务。)什么是得?什么是失?(明白了得失的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尽力追求的东西才能算是真正得到了。(举个例子,我作为一名诸侯国君)看到老百姓受灾难时,我就要尽心尽力地去救助他们。
正如笔者在注释中提到的,古人认为:“一有一亡曰有”,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当您得到一件东西,您在其它方面必然要失去一样东西。一得一失的过程完成之后,您得到的才能算是您的东西。
此章的言外之意是说:首先,救助老百姓于灾难之中是诸侯国君的责任,我在替老百姓着急、忧虑的时候是我在精神上的付出。那么要帮助老百姓在灾害之后重建家园,我还要在人力及财物上付出。这些都是我在精神上及财物上的失去。
本诗不提“我”将会得到什么,是因为作者相信,神在均衡著一切,天理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不会让一个人白白失去什么,也不会让一个人平白无故地得到什么。虽然我目前还看不到自己将得到的是什么,但我坚信,凡是神安排的都是最好的。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我不能助长自己骄傲的心理,如果我做了违背周礼的事情,那么百姓都会把我当成仇人。如果阻碍自己本性中善良的一面发扬光大(或者不能让善的一面主导自己去为人处事),这和商人不卖东西是一样的。过去人养育孩子就怕养出一个不守礼的罪人,以至于灭亡(指不守礼的罪人)。如果生养孩子不按照周礼的要求来教导,那跟给他们吃慢性毒药没有区别。
本诗的第五章有很深的内涵,“既阻我德,贾用不售”说了一个理,很值得大家深思。人是善恶两面同时存在的,当一个人分不清善恶,或明知是坏事还要在执着心的带动下去做的时候,那这个人坏事做多了面临的就是“颠覆(灭亡)”,因为善恶有报是天理。
而儒家法门的修身,就是在古代的社会中,通过遵照周礼的要求去为人处事,不断的抑制自己恶的一面,不在恶的一面带动下去做坏事,让自己天性中善良的一面占主导地位。所以作者说商人不卖东西、不做生意就不能称其为商人(贾用不售)。人如果不让自己善的一面发扬光大,而是在恶的一面带动下去做事情,那他就不能称为人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这两句诗说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道理,“如果生养孩子不按照道德礼义来教导,那跟给他们吃慢性毒药没有区别。”笔者不知道各位读者是否同意这两句诗,但笔者自己是认同的。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我虽然有一些积蓄,但那是用来御冬并以备不时之需。可是您这次在婚礼上的花费,却能让我舒服地过一辈子了。(言外之意,“御冬”与“御穷”都是泛指,跟第四章的“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相对应;也就是说,天子及诸侯国君的积蓄,来之不易,更应该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水能够形成美景给人欣赏(水波荡漾、波光粼粼),水也能决出大堤,造成灾难。(对待百姓犹如治水)这是我们在大学时老师留下来的作业。如果我们不能牢记大学时老师的教导(有洸有溃),我们怎么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安定和休养生息呢?
第六章前四句所说的事情跟周宣王也有关系,宣王的正妻姜王后只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姬宫涅(周幽王)。在宫涅结婚的时候,宫涅的身份是太子,但宣王同意按天子结婚的用度标准来操办,也就是礼仪还是用太子的礼仪,但在用度上却远远超过了太子结婚所规定的花费标准。所以齐庄公指出了这个问题,并说你结婚时的花费,可以让我这个诸侯国君舒服地过一辈子了。“御穷”的意思是“生活不贫穷”,从“宴尔新昏,以我御穷”两句诗中可以知道齐庄公平时生活是多么的节俭。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异曲同工之处;西周时期王都大学的老师给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布置的作业是:水能给人形成美妙的景色,“有洸”的意思可以是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甚至是微风细雨吹皱一池绿,长河孤鹜点破两岸青。谁都愿意生活在这个赏心悦目的诗情画意之中。“有溃”的意思是大水决堤而出,洪水滔滔,那是谁也不愿意经历及看到的灾难。是让老百姓生活在“有洸”的环境中,还是“有溃”的灾难中,虽然是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可是,老师留下的作业,却需要天子及诸侯国君用一生的持正守礼、施行仁政才能做到。
结语:〈邶风.谷风〉虽然是齐庄公写给周幽王的一首励志诗篇,可是诗篇中说的很多道理,笔者在仔细赏读和理解后都觉得受益匪浅。
齐庄公在〈燕燕〉这首诗的结尾说:“先君之思,以勖寡人(每当想起先君姜太公的事迹,就激励我去当好一名诸侯国君)。”在本诗的结尾也说:“不念昔者,伊余来塈?”齐庄公在位六十四年,《史记》没有记载他做过一件犯非礼的事情,也没有记载他在位期间齐国发生过什么灾难。说明齐庄公不仅说到,也做到了,六十四年如一日,他圆满地完成了大学老师留下来的作业,多么令人钦佩啊!
[附注1]《本草纲目》引刘禹锡《嘉话录》云:“诸葛亮所止(军队驻扎时)令兵士独种蔓荆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五也;冬有根可食,六也。比诸蔬其利甚博。至今蜀人呼为诸葛菜,江陵亦然。”
[附注2]《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唐.成玄英疏:“两舟相并曰方舟。”
[附注3]《毛传》:“东风谓之谷风。阴阳和而谷风至,夫妇和则室家成,室家成而继嗣生。”《毛诗正义》:“言习习然和调生长之谷风也,维此生长之谷风,能及于膏润泽阴雨,以行其润泽。”@*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林芳宇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