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由于张大使拒绝新王,决定不参加戴冠式就回清海,金阳令阎长埋伏在大使回去的路上对张大使下手。但是任凭阎长怎样回忆过去的岁月要恨张大使,他其实内心已经没有怨恨,眼睁睁看着张大使的队伍经过自己眼前,他那要下令放箭的手终于还是缩了回去,在张行首的催逼下他一句算了吧就转过身去,放走了张大使。
张行首非常生气,说自己在清海时就不止一次对阎长失望过,但是还是一直相信他,没想到阎长今天会这样做,问他如何向金阳交待。阎长面对金阳只说了一句:我们失败了,他对张行首和金阳说将来他会找机会与张大使堂堂正正的对决。也就是说他需要对金阳与张行首有交待,绝不会食言给李大人报仇,又不让自己背后偷偷的杀了张大使,失信于大使,他解决的办法变成与大使正面对决,这就是他后来借阻止战争到清海与张大使谈判的原因。他要张大使向金阳妥协,认为只要向金阳妥协,他就可以达成心中的愿望,可以说服金阳不必除掉张保皋,可以使金阳放弃杀张保皋的想法,这样一来他就不用违心的杀了张大使,但是如果失败,张大使非要跟金阳开仗,那么他也就可以明确的在大使面前找到一个堂堂正正的借口对大使表示我为了阻止战争,不让百姓受苦要杀了你,这样一来,他认为他也可以给张行首有个交待了,也算堂堂正正在对得起张大使的情形下,杀了张大使了,他也就可以解脱了。很多观众对阎长阻止战争这一幕感到很难理解,认为他怎么会为了百姓去阻止战争,有些不可思议,感到可笑,其实原因在此。他是为了对自己手下、对金阳、对死去的李大人同时还对张大使都能有交待,采用的一种获得心理平衡的解脱矛盾心态的办法而已。当然这幕要到接近剧终才能看到。
目前他还可以逃脱,以张大使不接受封赏、放弃权位为理由告诉金阳,他不想做这种事。也就是说张保皋并没有获得更大的权力,金阳你不就为了怕他获得权力要除掉他吗,如今他放弃了,回清海了,没有理由杀他,就这样他放走了张大使,暂时获得一次心理平衡。在婷花心里多么简单的判断——一定要离开夫人按自己的意愿来活,不愿再跟着她犯罪——在阎长这里会变得如此复杂,人们因此才会从剧中得出深刻的教训:一定要懂得为人要走正道,一定要懂得分清善恶是非,绝不能将自己的才智运用到邪道上去。否则无论表面上多么成功,最终也是一场可悲的失败的人生。
那么紫薇夫人最后的结局又如何呢?剧中是怎样揭示她对权力与财富的执著造成的悲剧呢?夫人有没有真的醒悟过来呢?没有,她也跟阎长一样在各自的问题上都走得太远了。
阎长能看到权势的虚无,内心对钱权没有丝毫的眷恋,刚听说夫人被大使抓住关在了牢里,他曾来看过夫人,但夫人一见到他马上两眼发亮,以为阎长来救他,她兴奋的劝阎长将她救出去,她虽被没收了全部财产,但是她还有一笔谁也不知道的巨大财富,只要阎长救她出去,她会满足阎长的任何要求。
执著于权势与财富的夫人哪里了解阎长,阎长根本不会为了这些而努力,他即使现在拥有了王上封的“王室守备队长”的最接近王上的权位,也毫不在意。因此劝夫人:是夫人该放弃的时候了,财富再也救不了夫人,不必为了活命在这里挣扎。
婷花也来看望夫人,在她眼中夫人其实非常可怜,但是夫人见到婷花却非常恨她,说自己不需要婷花来看她悲惨的下场,后悔自己以前如此疼爱她,对她用了感情,就因为婷花,她饶了张保皋一命,一切都不对劲儿了。她依然不懂校卫死前说的话,他认为夫人在走一条危险无比的路,但自己没有劝阻夫人。因此她恨张大使让她手中的权势瞬间化为乌有,恨当初因婷花请求而没杀死张保皋。
婷花当然知道夫人曾对自己动过感情,只是对钱权过于执迷才走到这一步,因此心生悲怜对夫人说道:“夫人,你为什么如此执著于权势与财富,在我眼中,夫人虽然掌握了权势与财富,但是看起来却从来没有幸福过,只是让我觉得,夫人无依无靠,孤独寂寞,同时执著于虚无的权势与财富中。夫人,你要伸手掌握的,并不是权势与财富,而是一个真心疼惜夫人的人,这些话我早就想对您说了。”
但是夫人并不愿意也不可能在巨大的执迷与仇恨中明白婷花的话,根本听不进去,非常恨婷花。令婷花赶紧离开。
婷花因此找到大使让大使饶了夫人一命,对夫人来说失去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财富与权势,没有比这更严厉的刑罚,让张大使放了夫人(其实婷花想抚养夫人给夫人温暖)。大使思前想后决定放开对夫人的怨恨赶夫人到唐朝去让她在异国自己度过余生。
夫人被放后,却惦记她“无人知晓”的那笔财富,拒绝婷花的照顾,没想到回到府中,却发现宋达将她那笔财富正交给金阳,投靠了金阳,她万万没料到自己失势之后,连宋达都出卖了她,身上已一无所有,于是投海自尽。这就是一生相信财富能买来人心的夫人的悲惨结局。一旦失势众叛亲离。夫人的一生对张大使的一生也起到了很形象的反衬的效果,肯定着不该执著权势与财富、而应立足于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的张保皋的人生理想与目标或者说他的人生信念的正确。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