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星期一

评析杜甫的《八阵图》有没有牵涉做假?(图)

作者: 郑楚雄


的《》引发争议。(网络图片)

杜甫有一首很传颂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诗歌很短,但引来的争拗却很多,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最后一句“遗恨失吞吴”。

先看看一些注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失吞吴犹言未能吞吴耳。以武侯如此阵图而不能吞吴,真千古遗恨,故精诚所寄,石不为转,大意与出师未捷二句同一感慨。”注解是明白的。高氏认为“失吞吴”就是“未能吞吴”,成为千古遗恨,这是一说的。

但很多人又参考的说法。苏轼在他的题跋中有一篇《记子美八阵图诗》(载《苏轼文集》卷六十七):“仆尝梦见一人,云是杜子美,谓仆:‘世多误解予诗。《八阵图》云:“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世人皆以谓先主、武侯欲与关羽复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我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此理甚近。然子美死近四百年,犹不忘诗,区区自明其意者,此真书生习气也。”

很显然,苏轼不认同“遗恨失吞吴”是未能吞吴,但他的文字表达却颇含糊,因为“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既然蜀有吞吴之意,哪蜀亡和传统认为出于吞吴的错误政策有何分别?

苏轼说法有不同版本

但我在《苕溪渔隐丛话》的引述中,却发现了另一表述方法。《渔隐》指说法出自“东坡曰”,没有明确出处。前面一大段引述大致相同,只是最关键的字句却有些出入:“我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

看了这段引述,说法就明确很多。“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和“晋之所以能取蜀,有吞吴之意”,两段文字,前者多了“者”和“以蜀”三字,正正就表示了两者的主语不同。前句“吞吴”的主语是蜀,后句“吞吴”的主语是晋。苏轼认为杜甫的“遗恨”,不是单单出于蜀国吞吴的错误政策,而是看远一些,晋先灭蜀,最后连吴国也吞掉。杜甫感叹的就是这么样的一段历史。

当然这也不过是一家之言,是否认同,适随尊便。但苏轼运用杜甫报梦来解诗,又引来不少争议。是否真有报梦一说,没有确证。苏轼以此为说,是真是假,根本也没有什么所谓。苏轼性喜谐谑,而且平生好睡,由睡而梦,用一个出奇不意的来说明什么,也不至于是十恶不赦的事,归根究柢要评论的是论见是否真确而已。但这却引来非议。

还是前面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接续的解释:“后人胸中横亘一吴、蜀唇齿相依之见,遂致自寻苦恼。好事者且伪讬子瞻之说,并讬于梦,兼诬杜公,亦可笑也。东坡题跋及东坡全集皆载有《记子美八阵图诗》,收者失于识别耳。”

高步瀛评论欠客观理性

高氏这段论说很有深入思考的空间。他认同“失吞吴”就是“未能吞吴”的意思,因而不能同意“晋之所以能取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的说法,原本只是学术讨论的范畴,不同意见可以兼备,以供参考。但他因坚持己说,因而驳斥别人“胸中横亘一吴、蜀唇齿相依之见,遂致自寻苦恼”,这已够武断。

其次,子瞻讬梦之说,他不敢直指其非,而转一个弯,指东坡《记子美八阵图诗》一文是“收者失于识别”的结果,即是说东坡题跋中混杂了伪作,存有做假成份,这便把问题带到更复杂的情况中去。

做成这个现象,其实就正如高步瀛指责别人“胸中横亘一吴、蜀唇齿相依之见”一般,自己胸中也横亘着一种成见,因而指责别人歪曲、作伪,甚至论见“兼诬杜公”。为一个句子的解释而搬弄出这么多的玄虚,有这必要吗?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