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日星期一

古风悠悠:误会人容易 理解人却很难

作者:辛弃名祭祖宗为求福泽以保护百姓安居乐业。如果贻害地方,效果恰恰相反,就不是国家和祖先的本意了。(istock)

祭祖宗为求福泽以保护百姓安居乐业。如果贻害地方,效果恰恰相反,就不是国家和祖先的本意了。(istock)

 

误会人容易,理解人却很难

庐江人毛义,东平人郑均,这二人都是忠厚正直、耿介自持的君子,堪称地方上的表 率。

有一位南阳人,名叫张奉,他很仰慕毛义的名声,专门从家乡出发,不远千里,赶到庐江去造访毛义。

刚进门坐定,府里送来文书,原来是聘请毛义去安阳做县令。毛义读著任命书,不觉喜形于色。张奉对这事看在眼里,像挨了一闷棍,怎么一向声名远扬的道义君子,竟然这般庸俗?这个毛义,分明是个官迷嘛!立刻告辞走了。

过了些年毛义的母亲去世了,他向朝廷提出辞职。一再挽留,还将他提升为太 守,可他坚决不再当官。

张奉得知这事若有所悟,深为感慨:“贤人君子的度量,凡夫俗子是不能预测的 。当年毛义那样兴奋,我当他是官迷,哪知他十分穷困,做官竟是为了奉养母亲啊!”

郑均的兄弟,在县里当差,经常接受别人的礼物(收贿),帮人办事,给人开后门, 行方便,但这些事,是不合法纪日。郑均多次规劝,兄弟只当耳旁风。他很痛心,怎么办好呢?想去想来,决心离家到外地去帮人做雇工,年终所得的工钱,带里统统交给兄弟,诚恳地说:“钱用完了挣得回来,如果贪污受贿抓进监狱,一家就完了。你差钱用,我做佣工来补贴吧!”

郑均的兄弟听了,十分感动,从此变得公正廉洁,不沾别人的半点便宜。

郑均曾经当到尚书,后来主动退职归家,与兄弟在一起过着勤劳朴实的生活。

汉章皇帝刘炟(76-88年)尊重郑均和毛义二人的品格(前者悌亲,后者孝母), 下诏褒奖,各人赐给粟米一千石。每年秋天,还派使者去问候起居,号召吏民向他们学习。

张奉因此对毛义更加敬尊。并常常叹息、悔恨自己,说:“惭愧啊!误会一个人很容易,理解人却很难!”

一件好事青史留名

临武县令唐羌做的一件好事,也让后人景仰。

岭南是亚热带地区,产龙眼和荔枝,按规定要年年进贡。当时的驿道是从现在的韶关出发,沿着河谷通到郴州,邻县就是临武。十里一站,站上养有健马;五里一个凉亭,便于休息。新鲜果子(龙眼和荔枝)摘下来,日夜快马直送洛阳。

每年夏天,唐羌看到一队队的马驮著篓子从县城经过,马的嘴巴浮着白沫,皮毛淋透汗水。押运的人也气喘吁吁,急急惶惶的不堪其苦。

唐羌实在看不下去,就给皇帝上书说:“古人说,在上位的,不可因为下面的人,送来美味佳肴,就称赞他好;在下面的人呢?也不可因为给上面送礼进贡,就自认有功 。我看交趾七郡的官吏,连年进贡果品,南方天气炎热,毒蛇猛兽到处是,人和马都奔忙得死去活来。死了的不能复生,活着的尚能够挽救。荔枝、龙眼吃了未必延年益寿,可不能让它累死人呀!”

当时是汉和帝刘肇(89-105年)在位,这位年轻皇帝,很能接受意见,读了唐羌的奏 章,马上下令:“远方的时令美味,本来是祭祀宗庙用的。祭祖宗为求福泽以保护百姓安居乐业。如果贻害地方,效果恰恰相反,就不是国家和祖先的本意了。从今以后,取消进贡龙眼、荔枝的这个制度。”

唐羌的直谏,为国家、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因而青史留名。

(以上均据《资治通鉴》及《通鉴记事本末》)@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王愉悦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