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星期三

【神传文化】回思皇、帝、王(一)


二零一零年五月一日】皇帝或帝王是一个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名词,但是,它究竟是什么含义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古人对它的理解和解释。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了一次在中国 学术和思想史上都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即白虎观会议,对东汉以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经学进行了辩论,由当时的兰台令史也就是东汉的王朝史官班固整理,形成了《白虎通德论》一书,也叫《白虎通义》。我们主要以这本书为基础,来理解皇、帝、王的真实含义。


该书中记载:“帝王者何?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名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 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也就是说帝王的名称不是随意而指称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的。在中国古老的历史 中,有一个相传为三皇五帝的时期,三皇五帝在史书中的记载各不相同,《白虎通义》中认为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其后是三王,即夏、殷商、周。世代不同,名号也不同,皇、帝、王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境界和三种不同的治理人民的方式。


顺便说一下,“三皇五帝”的存在,并不是神话传说,而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事的。这一点,已经为考古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所证实。所以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 ,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


一、说“皇”


皇,是一个名号,也称天皇,在《白虎通义》中解释的意思是“君也,美也,大也,天之总美大称也,时质故总之也,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另一部古书《管子》也说“明一者皇”。意思是:称之为皇的君主,深刻地洞察天道规律,而他管理人民所依据的是皇天对天地人万事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覆的至大至美的天道规律。在天道规律下,阴阳相荡,四时交替,人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没有区别,人也没有什么特殊性。正像老子所说:“天道无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是古时祭祀时用的用草扎成的狗。人们把狗做成刍狗的时候,并不是爱它,重视它;祭祀完了抛开它,也不是恨它,轻视它。人们只是顺其自然地做该做的事。


三皇时期,人们穴居而处,穿的是动物的毛皮,喝的是山间的泉水,质朴无欲,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作为管理者的皇,垂拱无为,结绳而治,没有制度,没有刑罚,人言为“信”,出一言而民不违,在至简至易中人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上天以不言之言作为对人与万物深邃而广远的教诲。因为上天已经将最好的一切呈现给了世界,万物顺性而生,群民顺性而长,人们在宁静、安详、无欲无求中安享上天的盛宴。


三皇在《尚书大传》中还有一种说法,即以燧人氏为天皇、伏羲氏为人皇、神农氏为地皇,因为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火,是太阳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阳为尊,因此,以天来比拟,称之为天皇;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并且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始制八卦,使人能够探知天地变化的规律,辨别吉凶,缘天地规律而行,为天下人民设立最初的法则,使人真正成为了万物之灵,因此称之为人皇;神农氏教民制作耒耜,耕田播种,以尽地力,因此称之为地皇。皇的境界有道而无德,有万物的种类,而没有人为的区别,人们则天之道而行,大道 平夷,处处可通,没有任何扰动,美大而难言。


(待续)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