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星期一

2025中共一号文件再印证习被削权

作者:

力强

来源:人民报,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中共近日发布2025年「一号文件」,主要涉及「三农」问题,然而内容相较于去年的一号文件,大幅减少了「党的领导」的表述,去年专门章节强调的内容今年只剩一句话匆匆带过,引发外界对习再被削权的热议。分析认为中共内斗从政治、军事、经济延伸到三农问题上来了。

文件发布在3月4日、5日中共橡皮图章民主遮羞会前,同时也给「农村农业界」的人看,「原来写的提案议案,按定调的来回应,到时候不要再妄议中央。」可见,委员也好,代表也罢,发言也要小心再提「习对农业农村农民亲自指挥亲自布署」。

中共历史证明,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只要中共领导,就倒霉,因为独裁中共除了搞暴力斗争内行外,其它都是屁股瞎指挥脑袋。那现在的党,当然指的是习中共啦。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副教授游智伟认为,文件调整,「往好一点的方面想,也许是中共内部的权力斗争不得不赋予专业人员更大的权力,更实际的可能性也许是习近平的领导地位确实受到影响,他的干预程度在下降。」而且这一下降得到了党内官员内普遍认同。

不过,这次一号文件里,有个新鲜的词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第一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对2015年李克强提出的「中国制造」的变相说法,说清楚点就是现代高科技运用到制造业上去,使中共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不料,从2018年后,中共制造业因受到「国际关注」而缺少技术支撑,一年比一年衰弱,到2025年1月输得惨不忍睹。因此中共在去年就造出新质生产力这个词来掩盖。这其实并不是习中共的光荣,相反,带有高级黑意味。因为中共的所谓高科技,在受到美国「小院高墙」限制后,党魁亲自领导亲自布署又输了一领域。

据党媒说法,「农业新质生产力」指利用生物育种、无人机、人工智慧以及数字技术等用到农业与农村领域。让人想到「庭院经济」、「森林粮库」、「四好农村路」、「三支一扶计划」以及抗疫期间的「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等深奥又高大上的「新质名词」,好一个「不明觉历」!

不过,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主任陈建甫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反映出的是大陆农民普遍缺乏技术和适应能力,农业科技的推广仍面临障碍。而「庭院经济」表现出的是农民普遍面临资金、技术、市场衔接的困难,难以真正形成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其实反讽的还是中共。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共早就作好准备了,如果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些深奥的名词会有另一翻解释,反正各人有各的理解,解释权在中共手里,中共把责任推到「国民素质还没到普及新质高科技」的地步。就像江泽民回答外媒记者提问为什么不实行民主制时称:「中国人素质不行。」

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副教授游智伟的看法是,「农业新质生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这可能会涉及到部门或政治菁英的利益与斗争,值得后续观察。

专家分析,中共国农村除了存在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挑战问题,公共服务落差仍然严峻,科技与产业升级的现实困难重重,还有除隐含了宅基地权益问题、劳动力流失与发展困境外,地方财政压力与基层执行困难的问题也非常尖锐。

游智伟直言,近20年来,中共国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解决,农村仍存在大量脱贫不稳定群体,稍有经济或灾害冲击,便可能重新陷入贫困。

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再由习亲自部署了,那么,尽可能交给技术官员了。那技术官员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分析人士认为,不能也不敢。为什么呢?如果技术官员真的解决了,那是在打谁的脸?是说习无能吗?中共历史上官员因为功高盖主有好日子过吗?反右斗争和文革时,那些比毛泽东有领导经济能力的人,把经济搞上去了,自己有好日子过吗?有多少人不是被批斗死的,被打残,或全家被打成反动派的,类似悲惨教训还不够多吗?

江泽民没摸过枪但打倒了军人出身的杨白冰兄弟,没有经济建设与管理能力照样打压乔石等专家,这样的教训不还是在眼前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