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翰
来源:正见网
一、得意勿忘失意时
元代许名奎在《劝忍百箴》中说:“迅风驾舟,千里不息;纵帆不收,载胥及溺。”意思是讲:顺着疾风驾船,行走千里也不会停止;如果不收起船帆,船上的贪官将会被淹死。迅:是速度很快的意思。那些乘船、纵意,凭借势力的人,好象趁着风力驾船,一会儿功夫,便可达到千里之外,难道不快乐吗?但是,如果得意忘形,不检点、反省、自律,放松警惕,放肆胡为。必定有船翻人死,灾难临头之日。所以说:“纵帆不收,载胥(指贪官)及溺(船载贪官,一起沉没)。”
许名奎有先见之明,他预见到那些贪赃妄法之徒,一旦得势,便会纵欲不息。其结果就是好景不长,失意遭殃。所以他告诫人们:“得意勿忘失意时”,想一想自己的下场,还是把心思才力,放到济世惠民的事业上,才为妥当!
“载胥其溺”的典故,来源于《诗经?大雅?桑柔》,这首诗说:“其何能淑,载胥其溺。”原诗是诗人芮良夫,为讽喻周厉王而作。周厉王任性妄为,败坏王业,他狂贪专制,压止批评,自己削弱国力,还不能马上改正以前的错误,因此诗人芮良夫很忧虑,便写了这首诗,讽喻厉王:你应该收敛赶快变好。否则,恐怕只能和船一块儿,共入汪洋大海了。
二、损盈福谦,鬼神有眼
元代许名奎,在《劝忍百箴》中还说:“盖贵贱常相对待,祸福视谦与盈。鼎之覆竦,以德薄而任重;解之致寇,实自招于负乘。”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高贵与卑贱,常常同样相等对待,鬼神会对自大的人降祸,对谦卑的降福,鼎被折足,打翻佳肴,是因为主人才德不足,而职责重大。解卦说:招致敌人来,是因为车上的人所负载的东西的缘故。
贵贱常相对待,这是说,(在神的眼中)高贵和卑贱常常是平等对待的。但是互相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古代傅说(人名)从建筑工人而做到宰相;商鞅由宰相,后来成了逃犯。所以《易经》谦卦的彖辞说:“鬼神对盈满的贪官降祸,对穷困善良的人降福。人们也是憎恶骄傲自满,而喜欢谦虚谨慎的。”这是说:鬼神有眼,损盈福谦,常常降祸给有钱的人,而降福给不足的人,看来鬼神也喜欢谦虚的人。
西汉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的策问时,说:“背东西的人却去乘车,招致敌人到来。乘坐车子,是君子的位置。背很多东西,是小人的事。这是说身为君子(比喻贪官表面上像君子),却去做小人的行为(例如贪污淫秽),那祸患一定会到来。”这种说法,《易经》中也曾经提到。
三、居安思危,如履薄冰
元代许名奎,在《劝忍百箴》中又说:“讼之鞶带,不论朝于三褫;孚之翰音,凶于天之躐登。静言思之,如履薄冰。”意思是讲:讼卦中说的鞶带,一天内三次下令夺回他。卦中说的鸡,凶兆在于它想登天。安静地思考一下处境,要象踏上薄冰一样,小心谨慎。”
《诗经?小雅》中,也曾写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首诗是周朝的大夫写的,用此来警戒周幽王。说: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好象面临深渊,唯恐掉了下去;又好像走在薄冰之上,唯恐陷下去。 这里引用它,是劝告掌握大权的高官们,要居安思危,不能忘记了踏上薄冰,接近深渊的危险。
身居高位是件好事,但宦海沉浮难测,一旦官场失势,则连市井百姓也不如。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爬得高,跌得重”,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一旦遭贬,或遇政治斗争,轻则流放他乡,重则身陷囹圄,惶惶然,凄凄然。有不可终日之忧。而平民百姓,无身名之累,心地安然。所以,身处高位的人,一定要考虑下台或倒霉的结果,特别是在民主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既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煊赫,也有“一旦犯法,永世遭殃”的悲剧。
明代哲学家洪应明指出,身居高位的人,“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通俗而言,是让人不要“好事都想攫为己有,坏事都推给别人承受。”这样以免招致他人怨恨,或带来杀身之祸。
四、受宠之人常有祸
许名奎说:“龙阳君之泣鱼,黄头郎之入梦。”龙阳君(人名)哭泣鱼的命运(是因为想到了自己),黄头郎进入文帝梦中(邓通却没有好下场)。这里有两个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战国策》记载:魏王和龙阳君,在一条船上,钓了十多条鱼,龙阳君却哭了。魏王问他为什么哭?他回答说:“我开始钓到鱼时,很高兴。后来又钓到更肥美的鱼时,便把先前钓到的鱼,丢掉了。如今,我能为王您打扫枕头和席子,爵位到了显赫的地步,走在宫庭、道路上,人家都要避开。天下有很多美人,听说我被大王宠幸,她们都来牵着大王的衣裳,归向大王。我就象先钓到的鱼,也要被大王抛弃了,我怎么能不哭泣呢?”龙阳君是魏王宠幸的大臣,他能够想到:受宠之人,会有失宠的下场和灾难。
第二个故事是:西汉的邓通,为人摇船,他的外号叫黄头郎。汉文帝梦见:天上有一个黄头郎,推着他上天,穿着一件只遮着屁股的衣服。醒后四处寻找,终于在渐台找到了邓通,他果然穿着那身衣服。皇帝十分宠幸他,赏赐他上万钱财。相面的人,为他相面,却说他最后会饿死。当时,文帝把蜀山赏赐给他,封为上大夫,让他自己铸钱用。后来汉景帝就位,有人告发邓通到境外去铸钱。后来,将邓通的钱财全部没收了,不留一文钱。邓通寄食在别人家里,终于饿死了。
五、得宠之时思失宠
许名奎,在《劝忍百箴》中,还说:“董贤令色,割袖承恩,珍御贡献,尽入其门。尧禅未遂,要领已分。”意思是说,董贤凭借男色,换来皇帝割袖的恩惠,珍宝御器,都因此进了他的家中。皇帝本想仿效尧的作法,将宝座禅让给他,打算还没实现,董贤的身首,已分家了(被斩首)。
这里有一个故事:西汉时的董贤,字圣卿,是云阳人。长得很美丽,自己十分得意。他柔顺聪明,先做太子的舍人,建平四年,进宫当了侍中,后来做到了大司马。汉哀帝很宠幸他,出去时坐高头大马拉的车。回来后,有人侍侯。妻子和殿中人私通,妹妹做了昭仪,父亲董恭做了少府。他一家富贵,震动朝廷,权力大得和皇帝差不多。董贤曾经白天和皇帝睡在一起,歪躺在皇帝衣袖上,皇帝想起床,董贤没有醒,为了不惊动董贤,皇帝就割下了自己的衣袖,他们的恩爱到了这种地步!皇帝为他在北阙下,修了一座大宅,赏赐了无数珍宝,都放在这座大宅里。元寿元年,司隶鲍宣,上书说:“董贤和皇上,本没有一丁点儿亲戚关系,但是凭着长得漂亮,会说话,朝上爬。皇上赏给他的太多了,用尽了官府的珍藏。进贡的物品,应当只供养君主一人,现在却都进了董贤家里,这难道是天意和民意么?”有一天,皇上在麒麟殿摆酒宴,席间看着董贤说:“我想效法尧让位给舜的办法,怎么样?”这时王谭的儿子王闽,上前说:“天下是高祖的天下,不是陛下您得来的。天子没有戏言。”皇上不作声,很不高兴。第二年,皇帝驾崩,董贤这个佞人,因罪被罢了官,当天,他便和妻子都自杀了。有人怀疑他是装死,掘出棺材,把尸体运到狱中检查,然后把尸体就埋在狱中。他的家属被流放到合浦县。官家折卖了他的财产,共有四十三万万。太史说:“他(董贤)是什么样的人啊,私自偷来富贵,谋划损害能人,为后世作了警戒。”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