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星期五

古风悠悠:三将让功,将德风范

作者: 慧淳 来源: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将领,大都具有居功不傲、谦退不伐(不伐:不自我夸耀)的优秀品德。春秋时期,就曾有过一段为人称颂的“三将让功”的佳话。晋国将领 克、士燮、栾书 这三位将领,在取得晋齐鞍之战胜利后,不去争功,克己互让,表现出良好的将德风范。

周定王十八年(纪元前589年),齐国发兵去进攻鲁、卫。鲁国和卫国都感到危急,求救兵于晋国。晋景公派“克”(人名)作中军元帅, “士燮”(人名)统率上军,“栾书”(人名)统率下军,三人共带领兵车八百乘,与鲁、卫两国,共同组成反齐同盟军,联合抗齐。齐军由 齐顷公 挂帅,出动兵车五百乘,士兵三十三万人出战。晋、齐两军,“师陈(双方摆兵布阵)于鞍(今山东济南西)”阵势摆开,杀声震天。

战争开始后,晋军将帅,通力合作,齐心协力,与齐军激战。 晋方主帅“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末绝鼓音”(主帅名叫克,中箭受伤,血一直流到鞋子里,仍坚持战斗,战鼓声不断),克仍驰马向前,不下火线。士燮、栾书率军,紧随其后。晋军将士,奋力杀敌,驰骋疆场,势不可当。打斗多时,齐军不敌,溃败退却。晋军乘胜追击,进入齐国,攻打马陉(今山东益都)。这时,齐军死伤累累,无力再战,齐侯只得派人,送上齐国国宝纪围虚、玉磬和土地,向晋国求和,并归还鲁、卫 的侵地。鞍之战齐国战败,使其在诸侯中的地位,大大下降。而晋军的胜利,进一步增强和稳固了霸主的地位。

晋军凯旋班师回到国都,许多国人前来迎接晋国将士。士燮走在入城队伍的最后,他的父亲范武子,见到士燮后:问他:“你为什么走在队伍最后呢?”范武子的士燮答道: “师有功,国人喜以迎之,(我若)先入,必属耳目焉,是代帅受名也。故不敢。”范武子听后,非常高兴,认为有如此谦让的美德,是可以免于灾祸降临的。

晋国取得了鞍之战大捷,最高兴的是国君晋景公。中军主帅克,在班师回朝后,进见晋景公。晋景公十分兴奋地对他说:此次取得对齐作战的胜利,“子之力也夫!(是你的功劳啊!)”克谦虚地回答道: “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克把功劳归于君主平时的训导和其他将领的努力,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战功可言。

上军佐将士燮,前去拜见晋景公,景公也十分兴奋地对士燮说:“打了胜仗,这是你的功劳。”士燮也十分谦虚地说:“庚所命也,克之制也,燮何力之有焉?”士燮把功劳归于此次虽未出征的上军主帅庚的运筹帷幄和克的指挥有方,也说自己并没有什么功劳。

下军主帅栾书,前去晋见晋景公,景公同样也说:“这次胜仗你有功劳啊!”栾书回答说:“燮之诏也,士用命也,书何力之有焉?”他把功劳归于士燮的指示,还有士兵努力作战与敌拼杀,而取得的胜利。也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可言。

晋军的克、士燮、栾书,三位将军,打了胜仗不居功,有了荣誉不骄傲,谦虚谨慎,克己让功,表现出良将的风范,一直为后世兵家所推崇。作为良将,不但要有将能、将才,精于谋略,善于战法,勇猛善战;同时还必须具备有良好的将德修养,胜而不骄,谦退不伐(不自夸),不矜其功,克成其名。晋军三将,居功不傲,克己谦让的行为,堪称良将的楷模。

喜好虚荣,好大喜功,这是某些人的一大弱点,也是招致灾祸的重要原因。立了功,也许是很危险的事情,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如果一个人自伐(自夸)其功,居功自傲,那么,他离败亡的日子就不远了。君不见,历史上很多立有大功的人,从不在人前夸耀,功愈大而愈谨慎,得以功成名就,而颐养天年。但也有一些人,因小有功劳,便自夸不已,邀功取宠,结果取宠不成,反累及自身,甚至招致杀身之祸,历史上这类事例是不胜枚举,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推功让能于他人,就像本例中的克、士燮、栾书一样,把本该属于自己的镜头,悄悄地让给他人。擅长处理上下级关系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功劳淡化,不显山,不露水,必要时将一切功劳、成绩、好名声,都归之于他人。如此,不仅能得到下官的敬信,而且可以教育下属。从长远的眼光看,这样做,并不会抹杀你的功劳。不仅无损于你的功绩,而且能够远祸保身,何乐而不为呢?

(事据《通鉴记事本末》)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