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贾佚名 自然所 ,文章内容不知真假,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七星连珠来了!就在本月底,也就是2025年2月28日前后,将迎来金木水火土五星及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视觉对齐。这种较为罕见天文现象,通常数年才可偶遇一次,一定要记得叫家人朋友一起观看!
starwalk
什么是七星连珠?
“七星连珠”是指七颗行星在夜空中看似排列成直线的天文现象。这是因为这些行星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使得从地球上看,它们的投影在天空中的位置接近一条直线。这些行星将在日落后出现在夜空中,形成一个小的天空区域内的视觉对齐。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齐只是视觉效果,实际上行星在空间中并非真正成直线,而是由于它们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造成的。
根据Star Walk Space的资料,2025年2月28日是全球最佳观测日期,但2月27日在中国部分地区也可见,尤其是香港地区,而北京的最佳日期可能在3月3日,具体视纬度而定。
如何观看?
要成功观测七星连珠,首先需要确定日期和时间。根据位置不同,最佳观测日期可能有所差异,例如香港的最佳日期是2025年2月27日,而北京可能是3月3日。(数据可能有所偏差,具体时间和位置请用天文APP如starwalk调整)
观测的最佳时机是日落后。选择一个远离城市灯光的地方非常重要,因为光污染会干扰对较暗行星的观测,比如天王星和海王星,农村地区或远离城市的光污染区域是理想选择。观测时,面向西方,日落后这些行星将在西方天空逐渐显现。
识别行星时,金星是最亮的,呈现白色光点,金星在古代称为太白、明星或大嚣,早晨出现于东方称启明,晚上出现于西方称长庚。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太白为白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金星。
木星是第二亮的,在古代将木星称为“岁星”,并根据木星绕太阳公转所需的大约年数建立了地支的12个循环,中文语言在提及年龄时仍然使用这个名称(简化为“岁”)。到公元前4世纪,这些观测已经演变成了中国的生肖系统,并且每一年都与太岁星和控制夜空中与木星位置相对应的天区的神祇相关联。
火星则呈现红色光点,位置较高,在古代火星因其亮度变化和红色外观,被称为“荧惑”,意为“荧荧如火,行踪不定”。古代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测,记录了火星的运行轨迹,发现其顺行、逆行和留的现象。火星的异常运行常被视为不祥之兆,例如“荧惑守心”被认为预示灾难或帝王之死,因此在占星学中具有特殊意义。
土星呈金色,靠近地平线,可能较难看到,因为它离太阳较近;土星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被称为“镇星”,因其运行缓慢且稳定,被认为具有镇守四方的意义。在五行学说中,土星与“土”对应,象征稳定与承载。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土星的运行,发现其周期约为28年,与二十八宿的运行周期相吻合,因此土星也被用来辅助历法计算和占星活动。在占星学中,土星的位置和状态常被用来预测国家的安定与农业的丰歉。
水星同样靠近地平线,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被称为“辰星”或“昏星”,因其靠近太阳,常出现在清晨或黄昏时分,难以观测。在五行学说中,水星与“水”对应,象征流动与变化。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水星的运行,发现其周期较短且运行轨迹复杂,常与太阳同升同落,因此水星的出没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天象。在占星学中,水星的位置和状态常被用来预测天气变化和水利工程的成败。在文化方面,水星与“水德”相关,被视为润泽万物、滋养生命的力量。
天王星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并未被直接记录或命名,因为它是肉眼难以观测的行星,直到近代才被西方天文学家发现。而且天王星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威廉·赫歇尔在1781年3月13日于自宅庭院中发现了这颗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内部和大气构成和更巨大的气态巨行星(木星、土星)不同,天文学家设立了冰巨星分类来定义它们。天王星拥有27颗已知天然卫星,其中有5颗规模较大,另外还有13条较为暗弱的行星环。
海王星位置更难确定,伽利略在1612年和1613年误将海王星视为恒星。1821年,布瓦尔发现天王星轨道偏差,推测存在摄动体。1846年,勒维耶独立计算出海王星位置,同年9月23日,海王星在预测位置附近被发现。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冰巨星,以其强烈的蓝色和超音速风暴著称。
手机和相机可以拍吗?
关于用手机和相机拍摄,手机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通过天文应用可以帮助定位行星,但普通手机相机的拍摄能力有限,可能难以清晰捕捉较暗的行星,通常更适合用来记录明亮的金星或木星。如果想用相机拍摄,标准相机可以捕捉到较亮的行星,比如金星、木星和火星,但要拍到较暗的行星如天王星或海王星,需要使用长曝光摄影、堆栈等。或者将相机连接到望远镜上,这对摄影设备和拍摄技巧有一定要求。
七星连珠会发生什么?
七星连珠期间,行星从地球上看似排列成直线,但实际上它们在空间中并非真正对齐,只是投影在天空中的位置接近。这种现象本质上是一个视觉效果,没有显著的物理影响。从天文学角度看,这种对齐为研究行星运动和验证天文计算提供了机会,比如科学家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行星间的微弱引力相互作用,尽管这种影响微乎其微。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欣赏太阳系壮丽景象的绝佳时刻。
- 澳洲禁闻安卓APP,其它网站没有的澳洲禁闻
-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 治国大道:修身、齐家、管理、治国的大智慧
在文化层面,行星对齐在历史上常被赋予特殊意义。在中国古代,最早关于七星连珠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常被视为吉兆或凶兆。然而现代科学表明,这种现象不会对地球产生明显影响,比如引发地震或气候变化的说法并无依据。行星间的引力在对齐期间确实存在,但其作用远小于日常的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的轨道或自然现象几乎没有可察觉的变化。因此,七星连珠更多的是一场视觉盛宴,而非需要担忧的物理事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