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见网
【原文】
卢医、扁鹊,古之名医;郑虔、崔白,古之名画。晋郭璞得《青囊经》,故善天下卜筮;孙思邈得龙宫方,能医虎口龙麟。
【字词义解释】
(1)卢医:战国时名医,因为居住在卢地,故称之。一说卢医即扁鹊。
(2)扁鹊:战国时渤海人,姓秦,名越人。开创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脉学之祖。
(3)郑虔:字弱齐(一作若齐),唐玄宗时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
(4)崔白:北宋濠梁(今安徽凤阳东)人,字子西。擅长画花竹、禽鸟。
(5)名画:著名画家。
(6)郭璞:东晋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字景纯。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历算、卜筮。
(7)善:擅长。
(8)卜筮:即占卜。
(9)孙思邈:唐京兆人,着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后人尊为“药王”。
【译文参考】
卢医、扁鹊是古代的名医;郑虔、崔白都是古代著名的画家。东晋的郭璞得到《青囊经》,所以擅长于占卜;唐朝的孙思邈得到龙宫的药方,能够医好龙的病,拔除梗在老虎喉咙的骨头。
【读书笔谈】
我们看这一课,讲到的内容,还是很神奇,不管是艺术、医术还是占卜术,都显得很神奇。这些与技术有关的学问,尤其是大家关注的医学,更是明显透露出两个很关键的特点:一个是神人所传;一个是择有德者方传。正合中华文化的本质。
扁鹊本是传说中黄帝时期的神医,因战国时的扁鹊医病很神奇,还能起死回生,因而继承了古神医的名字。
扁鹊的医术是神人长桑君所传授,古代师父要传徒弟,就像哪吒一样,总会有道家的道长,真人早就知道自己未来的徒弟会出生在哪里,时机到了就去找到他,这里的扁鹊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师父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确定扁鹊道德的高尚,才传给他。
所以长桑君为了考验扁鹊,便来到扁鹊年轻时负责管理的舍馆,前来住宿,当时人人皆看不出此人的特别,表面很一般,谁也不重视,只有扁鹊待这位老者十分敬重,十多年不改其恭敬的态度,等于通过了考验。于是长桑君把今天人认为的特异功能传给了他,(具体如何得到此功能,参见底下的故事)可以透视人体。从此扁鹊把人的五脏六腑,经络血脉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有人说他望闻问切,望诊非常神奇,其实用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神通。所以,他可以连人都未曾见过,就能隔着很长的距离透视诊断。
在虢国行医时,太子猝死,他未曾见面就断出病状,将人起死回生。所以,他的望闻问切,不过是为了符合世间人的理解而做的事罢了。后世道德下滑,掌握的也只能是表面的望闻问切的东西了,所以就不会那么神奇了。
而长桑君传完医术,对扁鹊刚说完话,就消失不见了,这些故事都在传递着“神传医术,择有德者传之”的文化信息。孙思邈的故事也一样。
【说故事时间】
神医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渤海人。因为医术高明,救人无数,人们视他如上古传说中的神医“扁鹊”,便以扁鹊来尊称他,反而少有人知其真实姓名。又因为他曾经居住在“卢”地,所以又称卢医。扁鹊首创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脉学之祖。
扁鹊年轻时曾帮人管理舍馆,某日,一位名为长桑君的老者前来住宿,扁鹊见其神采独特,便十分敬重,时常以礼相待。而长桑君出入舍馆十多年,与扁鹊长期相处,也发现扁鹊非等闲之辈。
有一天,长桑君请扁鹊私下密谈,他告诉扁鹊说:“我有秘方,年纪大了,想要传给你,希望你不要泄露出去。”扁鹊恭敬的答应了。于是长桑君从怀中拿出一包药交给扁鹊,要他每天用尚未落地的露水和药服下,三十天以后就能洞察一切事物了。才刚说完,长桑君就消失不见了,原来他不是凡人。
扁鹊照着他的方法,连续服药三十天以后,果真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用这种功能看病,能完全透视五脏六腑的病症所在。为了要保守秘密,对外都以诊脉为名。之后,扁鹊便周游列国,四处行医。
晋昭公时,负责管理国事政务的大夫赵简子突然昏迷,连续五天不省人事,大夫们急忙召请扁鹊进宫替赵子简诊病。扁鹊进去看视了病人,出来后, 董安焦急的探问病情,扁鹊告诉他:“只是血脉不顺,不必大惊小怪,从前秦穆公也得过此病,七天之后才苏醒。今日主君的病和秦穆公相同,过不了三天一定苏醒,醒来后一定有话要说。”二天半后,赵简子果真苏醒,他告诉众大夫们,自己到了天帝的地方,和众神同游钧天,天帝还告诉他,晋国将逐渐衰落,七代之后就会灭亡。随后董安将扁鹊在赵简子昏迷时所说的话告诉简子,赵简子十分惊讶,赐给扁鹊四万亩田地。
他在虢国行医时,遇见太子猝死。扁鹊来到宫中详细问明太子的病情,便表示能救活太子。中庶子(太子身旁的侍从官)不相信他能“起死回生”, 扁鹊便要中庶子去看看太子,太子的耳朵该有声响,鼻孔该会张大,下身该是温暖的。中庶子一探,不禁目瞪口呆,扁鹊没有见过太子,却对病情了如指掌。虢君得知,赶忙接见,哭请扁鹊医治太子。扁鹊让弟子磨制针石,针扎太子的经络穴位,不久,太子便苏醒了。自此,扁鹊起死回生的“神医”之名,便不胫而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隋唐时京兆华原人。自幼聪颖过人,七岁入学,能每日背诵千字,有“圣童”的美誉。及长,博览群书,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精通老、庄思想,兼好佛典。活了一百多岁,着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后人尊为“药王”。
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就医抓药,耗尽家产,又见一般百姓为疾病所苦,因此,十八岁时便立志学医,苦心钻研,终成一代名医。他一生淡泊名利,视富贵如浮云,虽然隋唐两代多次召请他入朝为官,但都被他坚决推辞,长期隐居在太白山、终南山一带,以采药治病为业。
据传,孙思邈曾于行医途中救治一条受伤的小蛇,将其放回草丛。数十日后,出现一名少年盛情邀请他至家中作客,孙思邈骑上马,才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府第,一红衣老者迎了上来,再三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孩子,孙思邈问明原委,方知这里是龙王府,而他所救治的小蛇,竟是龙王的儿子。 龙王为表达感激之意,送他许多的珍奇珠宝,但孙思邈坚决不肯接受。于是龙王命人取来龙宫奇方送给他,并对他说,这些药方能帮助他济世救人。孙思邈离开龙宫后,使用这些药方来医治病人,果真十分灵验,于是他便将这些奇方写入了《千金药方》中,活人无数。
孙思邈的医术不仅震动人间,连龙虎生病了也来请他医治。有一天,孙思邈发现屋外伏着一只老虎,张大着嘴哀嚎。观察了一会儿,觉得猛虎无伤人之意,他便来到屋外,往虎嘴里一看,原来是一根骨头卡在老虎的喉咙里,孙思邈把骨头拔了出来,老虎向他磕了三下头,走进了山林。此后,孙思邈进山采药,猛虎便常来相伴。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药方》自序)不仅拥有高超的医术,更具有崇高的医德。诚一代良医也。
(注:据正见网传统文化教材《幼学琼林》改编,增加笔谈部分,以便理解课文内容)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