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见网
宠信妲己
周武王对商纣王的指控,第一条是〝惟妇言是用〞,宠信妲己。
妲己,无法确知她是商纣王的正妻还是妃子,且称她为商纣王的夫人。这个夫人很得纣王欢心,很不得人心,纣王的恶名声至少一半来源于她。
妲己之所以成为商纣王的夫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帝辛九年,纣王出兵征伐有苏部落,妲己是战争的战利品,〝九年,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帝辛九年,商纣王带兵征伐有苏部落,俘虏了妲己带回来;另一种说法,是有苏的首领为了自保,将女儿妲己献给了纣王,属于联姻性质,〝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商纣王征伐有苏部落,有苏把妲己嫁给商纣王联姻。
两种说法关乎妲己的血统──贵族还是平民,妲己的出身地是明确的。她是商王朝的诸侯有苏部落的人。有苏的地望,在现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苏庄,因为这个原因,妲己又称〝苏妲己〞。
早期的史书中,关于妲己的记载极少,现代出土的甲骨文中,妲己也不见踪影。
几千年来,她的形象却很丰满,主要出自两处,一是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孽嬖传》,在司马迁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情节,立了一篇妲己的小传;还有一处是明朝的《封神演义》,在那里妲己是一条安排来祸乱商朝的九尾狐附体,妖娆美艳。
先秦的典籍史料,以下是有关妲己的:
《史记》描述商纣王的昏庸,有四个字与她有关:〝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荀子》:纣蔽于妲己、飞廉,而不知微子启,以惑其心而乱其行。
《楚辞?天问》: 殷有惑妇何所讥?(王逸注:惑妇,妲己也)
《吕氏春秋?先识》:〝商王大乱沉于酒德,辟远箕子,爰近姑与息,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不用法式,杀三不辜,民大不服,守法之臣,出奔周国。〞
从这些记载中,大致可以知道,后期商纣王对妲己言听计从,连国政也交付给她了。
最原始的记录就是牧野之战前的《牧誓》,周武王引用了一句比他身处的时代还要古老的老话。他说:〝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古人有这样的话:〝母鸡没有报晓的〞;如果母鸡在早晨报晓,这户人家就要衰落了。
商王朝的女性,有女官、女将领,纣王的先祖武丁,妻子妇好甚至是带兵出征的元帅,有自己的封地,还向王朝进贡,活跃得很。同时期的周族也是一样。周武王的母亲和王妃都在历史上留名。武王有一句名言:〝予有乱臣十人〞。──我有十个治乱的大臣。十大臣,里面有一个女性,是他的王妃邑姜。
不是〝牝鸡〞的问题,是〝报晓〞的问题。
商朝女子的英姿飒爽,我们在武丁的妻子妇好那里已经看到,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能让他言听计从,妲己当非庸才。三千年之后,明朝的许仲琳在写《封神演义》时,说妲己是九尾狐狸附体,应当也不是空穴来风。
只是君权神授,天子才是神权的执行者。天子的配偶可以襄助天子,但天子的权力她们却是动不得的。历代后宫干政,往往不明此理,干政多致乱政,也不出此理。
上文中《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得稍清楚些,妲己执掌政事,赏罚没有原则,也不遵受法度规则,杀了三个没有罪的人,诸侯贵族们都非常不服她,执管法典的大臣逃亡到周国去了。
妲己杀的那三个人,史上无痕,应当不是高级别的人物。商纣王沉湎于酒,她执掌王事,结果朝政大乱,背上千年骂名。
个人有再大的能力,背离神的嘱托而行,结果难以尽意,也是必然。
至于商纣王,有洪福在身,也有大任在肩, 〝惟妇言是用〞 ,可以算作怠忽职守吧。
商纣王兵败,妲己何如?
史记有两种说法,武王进得朝歌城,到得纣王殉身处,《史记?殷本纪》记:〝杀妲己。〞《史记?周本纪》是:〝已而(武王)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两位夫人自杀了。
周室的《克殷解》记为:〝乃适二女之所,既缢。〞 武王到两位夫人的住所,她们已经自缢了。
记载稍有不同,可以明确的是,妲己也在这一天死去。
重用无德者
也许纣王认为没有什么问题,他有自己的亲信。在史上留名的有三个人,费仲、恶来、崇侯喜。这几个人其实都有本事,〝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制兕虎。〞 崇侯喜也是一员大将,跟着纣王千里出征的。
但是这几人品行上都有所缺失,所谓昏君奸臣,历史就是这样演绎给人的。费仲〝善谀、好利〞,善于拍马,喜欢钱财; 恶来〝善毁谗〞,不积口德,喜欢在背后说人坏话,弄得〝诸侯以此益疏〞,人心离散。以至墨子老先生认为,纣王后期变成昏君,是因为〝殷纣染于崇侯、恶来〞,他们把纣王感染了、带坏了。
纣王不是用〝小人〞,逃犯他也用,身犯重罪还能逃亡成功的,大多不守正道,也通常具足一些本事,纣王收入帐下, 〝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尊重、信任加重用。用的还不是一个两个,商王朝的王畿几成逃犯乐土。 〝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纣王是天下逃犯的主人,其多如鱼之聚于渊薮。
步步昏着。
商朝最后的光景,是〝厥终,智藏瘝在。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
──到了纣王的末年,贤人智士退隐了,害民恶徒掌权。人们只能护着、抱着、牵着、扶着他们的妻子儿女,悲哀地向上天呼告,诅咒纣王灭亡,以求脱离困境。上帝哀怜四方的下民,而垂爱于周更改商的天命。
〝德,天道也。〞 几百年前,商纣王的先祖成汤,以重德仁厚而受命于天,商末之际渐失其道,偏离了。#
参考文献:
1.《今本竹书纪年》
2.《国语?晋语》
3.《列女传?孽嬖传》
4.《牧誓》
5,《论语?泰伯》
6.《太平御览》
7.《史记?殷本纪》
8.《墨子》
9.《五行》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