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星期日

酌古鉴今:国马与骏马(共四文)

作者: 默安 来源:正见网

一、国马与骏马

有个骑“国马”的人,与一个骑“骏马”的人,同在一条路上行走。骏马咬了国马长着鬃毛的部位,血流到了地上,但国马像没有事一样地照旧行走,精神自如,也不回头看看,像什么也不知道似的。

后来,骏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喝,站在那儿,颤抖了两天。骏马的主人,把这事告诉了国马的主人。国马的主人说:‘“它大概是为咬国马的事,而羞愧!我如果把国马,牵过去,对它劝导一下。就可让它恢复正常。”于是就把国马,牵到那家去了。国马见到骏马,就用鼻子去亲近它,又和它同槽吃草,不到一个时辰,骏马的毛病,就自动好了。

有四只脚,而吃草的,是马类;有两只脚,而会说话的,是。像这匹国马,长了四只脚而吃草,是马类,它的耳目鼻口也属马类,四肢骨骸也属马类,不会说话而只能鸣叫,也属马类,但观察它心里所想的,则像人类。所以,能做到对其它马的侵犯而不计较,这就是国马;犯了错误,知道羞愧,并能够改正,它便是骏马。

(事据李翱《李文公集》)

【赏析】
这两匹马,都是好样的:国马“犯而不校”,对冒犯了的骏马,并不计较,更不报复,表现出宽宏大量。这当然令人钦佩。而骏马后来良知,深感羞愧,勇于承认错误,并彻底改正。同样令人赞赏。

反观我们人类中,不如马者甚多! 这样的人,应该学习上述两匹马的君子之风!

二、荆 巫

荆楚一带,盛行祭祀的风气,已是很久了。有一个巫师,在乡里颇有名气。起初,他为人祭祀,只是要求以平常的筵席款待。这样,他用歌舞来迎神送神,但祈求他治病的患者,都能够马上恢复健康;祈求年成好的农民,可以获得丰收。

后来,他为人祭祀,要人给他吃鲜肥的猪羊,喝满杯的美酒,但祈求治病的患者,反而死去。祈求年成好的农家,反而挨饥受饿。乡里人对此十分不满,但想不出这是什么原因?

正好有人议论起此事,说:“我过去曾到这个巫师家去玩,他家里没有什么令他牵挂,所以,为人祭祀时,诚意都全发自内心,神的福佑也就相应的降临;祭祀用过的物品,也都要散发给众人。后来,他家生养的子女多起来,衣食用度,也需要得多一些。因此,他替人祭祀时,不能尽用内心的虔诚,而神灵也就不再来亲近、保佑了。敬神用过的祭品,也都被他拿回了家。这个巫师,并不是从前圣明、后来愚蠢,而是私欲牵挂于心,没有聚精会神的专致祈祷,心里总是想到别的去了。”

一个巫师祈神,也要用心精诚!何况其他的人呢!

(事据罗隐《谗书》)

【赏析】
这巫师起初没有家庭牵累,办事认真虔诚,所以心诚则灵。后来儿女们多了,时常想着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心不诚,祈神也不灵了。

可见,私心是尽职尽责者的灾星,杂念是尽心尽力者的敌人。

三、《伤仲永》

江西金溪县,有个名字叫方仲永的人。家里世世代代都是种田的。方仲永五岁时,还未尝见到纸墨笔砚之类的文具。,他突然哭着要这些,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便从邻居家借来给了他。他马上书写了一首四言诗,并且自己还定了个题目。这首诗是以奉养父母、家庭和睦为主题,并很快被同乡的人,传阅了一遍。自此以后,指定题目,要他写首诗.他可以立刻写成,而且那文采、意思都是相当不错的。同县的人,都把他看作。渐渐地,人们也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来招待。有的人还拿出钱币,来接济他们。他父亲觉得这样有利可图,便每天牵着方仲永,遍访同县之人,不再让他学习。

我(本文原作者王安石自称)听说方仲永的事,已经很久了。有一年,我随父亲同到家乡,在舅父的家中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再叫他做诗,但做出的诗与以前的名声,很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又到舅父家中问起此事,众人都说:“方仲永才智已经消失了,与众人已差不多了。”

我认为:方仲永的才智、悟性,是先天就有的,他从先天获得的东西,比起那些有才能的人要多些。他最终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则是因为他学习得太少了。像仲永这种人,从先天获得的东西如此之多,也如此之聪慧,但后天缺乏应有的培养,尚且成了一个普通人。那么,现在那些天赋差,本就是普通智力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的学习,难道能赶得上一般人的才能吗?

(事据王安石《伤仲永》)

【赏析】

方仲永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才!凭着出众的天资,他就无师自通地摆弄起文房四宝,做起令人称赞的诗文来。这么一位天才,最终在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没完没了的应酬中,变得平庸了:“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再过七年,“泯然众人矣。”一个天才,最后给毁掉了,着实发人深思。试想一下,如果仲永之父,当初不是整天拉着他出外应酬赚钱,而是因势利导,让他充分发挥先天的智力优势,“使之学”,那么,仲永最终会跻身于“凡夫俗子”之列吗?当然不会!

看来,人拥有良好的先天禀赋,但缺乏后天必要的学习,要想成大气候,也始终只能是一种梦想。

四、黠(读吓,聪敏)鼠

苏子(苏东坡)夜里坐在家中,看见有一只老鼠正在咬东西,苏子拍打了一下床几,老鼠停止了噬咬。但停了一会又咬了起来,苏子就叫童子拿出蜡烛照了照,发现了一只空口袋,唧唧吱吱的声音就是从这口袋里发出的。

苏子说:“哦,这老鼠原来是闭在口袋里不得逃脱呀。”

打开口袋看了看,里面悄然无声,像没有什么东西一样,再举起蜡烛照着,搜了搜口袋,发现里面有一只死老鼠。

童子惊讶地说:“它刚才还在咬东西,怎么这么快就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闹鬼吗?”

翻过口袋,把鼠倒了出来,老鼠一落地就跑掉了。即使是手脚极快的人,也拿它没办法。

苏子感叹道:“奇特呀!这只老鼠真够狡猾的。”

(事据苏轼《黠鼠》)

【赏析】
这小小的老鼠,也是够狡诈的,身陷绝境之时,略施小计,却能乘人不备,而溜之大吉。

话说转来,如果这苏子和童子,平时在生活中,对事物观察得仔细深刻,掌握了老鼠装死骗人的习性,也就不致于被老鼠“遽死”的表象所迷惑。这样,那老鼠插上翅膀,想必也是难以逃脱。

因此,苏子反思此事,特把“惟多学而识之”作为一条人生经验,写出来,警示后人。

据说,此文是苏轼(苏东坡)少年写作的。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能写出这样富于哲理与文采的文字,确实不易。

本文标签:, , , , , , ,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