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6日星期日

中国金融体系面临危机

来源:澳洲新闻

晨锋报》近日报导,随着钢铁市场出现颓势,中国多家银行对向钢铁工业提供的贷款感到担忧,并开始了一场大范围的追债行动。不少钢铁贸易企业的高层被告上法庭,但很多企业表示,当初他们并不需要,现在也无力偿还这些贷款。
追债行动是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巨大坏账压力的又一个迹象,也凸现了2008年政府高达4万亿人民币(合6,200亿澳元)刺激计划的致命缺陷。由于钢铁业被政府视为支撑基础设施增长的核心支柱,银行在当时拼命向钢铁业输送资金,其规模远远超出了企业实际需求和管理规模。这些贷款转而被投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成为永远无法追回的坏账。
上海顺泽钢铁贸易公司(音译)的老板李焕寒(Li Huanhan)在最近一次的开庭中称:「金融危机后,政府开始实施财政刺激,银行追着给我们发放贷款,但我们并不需要这些钱,所以就用作其它投入,如房地产。」
坏账规模触目惊心
到去年底,中国钢铁工业总债务负担高达4千亿美元,大致相当于南非的经济规模。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字,中国一些大型钢铁企业仅一家的债务就达2千亿至3千亿元人民币。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分析称,中国的钢铁部门仍然供应过剩,疲软的价格可能一直持续到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宝山钢铁集团已经预测会出现「最困难的」第三季度。上海钢铁期货市场的价格已跌至每立方吨3,400元,较2009年的高峰时期低了一半。
在中国高层正考虑促进经济的新一轮刺激计划、银行担心坏账越来越多之时,追回贷款的行动是中国金融体系面临压力的又一个迹象。中国银监会8月的数据显示,银行盈利增幅降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程度,同时坏帐连续第三个季度增加,截至6月达到4,565亿元人民币(718亿美元)。
高风险高利率

银行承认,给钢贸企业发放贷款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民生银行给中小钢贸企业的贷款利率为24%,是官方标准利率的4倍。银行提供贷款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信用证,即由银行为企业支付钢材采购款,并给与3-12个月的还款期。这就为企业利用出售到还款之间的时间差创收提供了机会。
一些企业高层表示,他们无法拒绝银行提供的贷款,所获现金有时会投入房地产,有时会流入地下钱庄,赚取更高的利息。

追债行动凸现危机
今年上半年以来,钢铁市场的逆转也促使银行收紧信贷,在严控新增贷款的同时,开始了大规模的追债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多家钢铁贸易企业被诉至法庭。这些公司大多都是员工规模不足50人的小企业,多集中在上海周边。
当地商会的统计显示,在2009年的繁荣时期,上海有1万2千多家钢铁贸易企业,几乎占到全市GDP的3%。而自从钢铁价格2011年第三季度出现下滑后,企业数量骤然减半。
上海交通银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信贷主管称,银行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诉至法庭。「我们的债务人中有的失纵,有的逃至海外,有的则隐姓埋名移居他乡。」其中,一家大型钢材贸易公司老板在欠下银行10亿债务后协全家移民海外。
一些企业为了偿还银行贷款,不得不借高利贷,以期在偿还旧帐获得银行承诺的新贷款。但银行在收回欠债后,失信取消了信贷额度,导致企业陷入高利贷。一段时间以来,钢易企业高管因欠债自杀的报导常常见诸报端,钢铁经销商逃离中国的报导也越来越普遍。
惠誉评级机构(Fitch)9月初预计,受供应过量和价格疲软冲击,中国钢铁行业的疲软将持续至2013年初。

相关文章:

本文标签:, ,

本文标签:,

From 中国金融体系面临危机




ifttt
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via Personal Recipe 35038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