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4日星期一

酌古鉴今:荐贤不遗余力 美德诚醇高义(二文)

文:齐整升

来源:正见网

一、鲁肃竭诚荐庞统

三国时,东吴大都督死后,孙权即命鲁肃为大都督,鲁肃却对孙权说:“我是一个没能耐的人,误蒙周瑜重荐,其实不称所职,愿举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弱于管仲、乐毅,枢机可与孙武、吴起并列。往日周瑜常用他的计策,也很佩服他的才智。他现在江南,何不重用他呢?”

孙权闻言大喜,便问此人姓名。鲁肃回答说:“此人是襄阳人,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孙权接着说:“我也听说他的名字很久了,如今既在此地,可就请来相见。”于是鲁肃便邀请庞统来见孙权。

孙权见庞统浓眉掀鼻(鼻空朝上),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就对庞统说:“你平生所学,以什么为主呢?”庞统回答:“不必拘执,随机应变。”孙权又问:“你的才学,比周瑜如何?”庞统笑着说:“我之所学,与周瑜大不相同。”孙权平生最喜欢周瑜,而庞统却看不起他,心中更为不乐,便没好气地说:“你暂且回去吧,待有用你之处,再来相请。”庞统长叹一声而去。庞统一走,鲁肃就对孙权说:“主公为什么不用庞统呢?”孙权说:“这样狂妄的人,用他有什么好处!”鲁肃还想改变孙权对庞统的看法,就进一步启发他说:“赤壁鏖兵之时,庞统曾献连环计,成第一功。主公想必也知道吧。”不料孙权却说:“当时自己也想钉船,不见得是他的功劳。我决不用他!”鲁肃见孙权这样固执,知道再说也没用了,只好出来对庞统道歉说:“不是我不推荐您,无奈吴侯不肯用您,您就耐心等待一下吧。”

庞统低头不语。鲁肃又说:“您莫非不打算在吴国了吗?”庞统仍不答话。鲁肃见庞统心中不快,便劝他说:“象您这样抱有拯时济世之才的人,到哪里不能发挥作用呢?可实话对我讲,您想到哪里去?”庞统回答说:“我想投奔曹操去。”鲁肃一听,连忙劝止说:“这是明珠投暗呀!我看您最好到荆州去投奔刘备,必然得到重用。”庞统说:“我内心也是这样想的,刚才不过是说笑罢了。”

鲁肃就说:“我当作书奉荐。有了您去辅佐刘备,必然能使孙、刘两家和睦相处,同心破曹。”庞统说:“这是我平生的夙愿。”于是,庞统就带着鲁肃的荐书,径直往荆州来见刘备。

庞统来到荆州时,恰好诸葛亮巡察四郡未回,门吏报告刘备说:“江南名士庞统,特来相投。”刘备久闻庞统之名,便教人请他进来相见。庞统见了刘备,不卑不亢,长揖不拜。刘备见庞统容貌丑陋,心中也不喜欢,就不冷不热地说:“您这么远跑来,真不容易呀?"庞统见刘备态度冷淡,也就不把鲁肃和诸葛亮的荐书拿出来,只是随便回答说: “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刘备说:“您来,我很欢迎。只是现在荆州稍定,我身边没有恰当的位置空着,不好安排您的职务。刚好耒阳缺,就委屈您一下吧,如果以后有缺职,一定重用。”庞统心里寻思:“刘备待我何等淡薄啊!”本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学,以便打动刘备的心,但见诸葛亮不在,只得忍气吞声,勉强相辞而去。

庞统怀才不遇,来到耒阳县后,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都不理会。有人报知刘备,说庞统把耒阳县的事务都废弃了,刘备一听,大怒,说:“这小子竟敢乱我法度!”说完,吩咐张飞带领数人,去荆南各县巡视,并说:“如有不公不法者,就便究问,恐遇事有不明之处,可与孙乾同去。”

张飞领命,与孙乾来到耒阳,军民官吏等,见张飞来到,都出城迎接,独独不见县令出迎,张飞生气地问:“你们县令到哪里去了?”庞统的同僚回覆说:“庞县令自到任至今,将近百多天了,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从早到晚,都在醉乡之中。直到今日,昨晚的酒都还未醒,还睡在床上,没有起来呢!”张飞一听,大怒,就想将他抓起来。孙乾劝止张飞说:“庞统乃高明之人,不可轻举妄动,不如先到县里去,问问他再说。如果真是这样,再治他的罪也不晚。”张飞这才怒冲冲地进入县衙,在正厅上坐着,喝令县令来见。庞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张飞见庞统这个样子,不由更加大怒,圆睁豹眼,厉声责问庞统:“我主公把你当作一个人看待,令你作县官,你为什么要尽废县事呢?你说!你说!”庞统笑着说:“将军以为我废了县中何事呢?”张飞气呼呼地说:“你到任已经一百多天了,终日在醉乡之中,怎能不废政事?”庞统说:“量此百里小县,些小公事,有什么难于决断的?请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来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于是,县吏纷纷抱着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只见庞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正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所有百余日之事,都断完了,庞统投笔于地,从容不迫地对张飞说:“所废之事在那里?曹操、孙权,我都了如指掌;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张飞看了庞统断案,大惊,张口结舌,干瞪大眼。连忙下席,向庞统请罪说:“先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小子我失敬了。请先生原谅我的鲁莽行为。我一定在主公那里,极力举荐您。”直到这时,庞统才将鲁肃的荐书,拿出来,交给张飞,张飞不解地问:“先生当初见我主公时,为什么不拿出来呢?"庞统说:“若当时就拿出来,似乎我是专藉荐书而来,那有什么意思呢?”张飞又对孙乾说:“若不是您及时提醒我,几乎失一大贤了。”于是,张飞便告辞庞统,回到荆州来见刘备,具说庞统之才。

刘备大惊说:“屈待大贤,这是我的过错呀!”张飞又将鲁肃的荐书呈上,刘备拆开一看,只见书中写着:“庞统非百里之才,只有委以内政、外交这样的重任,才能发挥他的才干。如以貌取人,恐负所学,终为他人所用,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刘备看毕,正在嗟叹,忽报诸葛亮已回,刘备接入,施礼后,诸葛亮一开口就问:“庞军师近来好吗?”刘备说: “他近来治理耒阳县,好酒废事。”诸葛亮笑着说:“庞统非百里之才,胸中才学,胜亮十倍。亮曾有荐书在庞统那里,他送给主公了吗?”刘备说:“今日才看到鲁肃荐书,却未见先生之书。”诸葛亮说:“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刘备说;“若非张飞听言,险失大贤。”随即令张飞往耒阳县,去请庞统到荆州来。庞统一到,刘备立即下阶请罪。庞统这才拿出诸葛亮的荐书,交给刘备。刘备看书中之意,是讲风雏到日,宜即重用。刘备大喜说:“以前司马徽讲:‘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如今我二人都得到了,还愁汉室不兴吗!”说罢,就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待机征伐。

二、细述萧何倾心竭力举韩信

纪元前207年,刘邦、先后进入秦国的都城咸阳后,项羽恃势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刘邦带领队伍,到了南郑后,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灌婴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再与楚霸王比个高低。可是士兵们不愿在这种山地里过活,天天有人。急得汉王连饭都吃不下。正在他闷得慌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告,说:“萧丞相逃走了!”

汉王一听萧何也逃走了,又是着急,又是生气,立刻派人去追。到了第三天早晨,萧何却自己回来了。汉王又是高兴,又是怨恨,气呼呼地问他:“你怎么也逃了?”萧何说:“我怎么会逃?我是去追逃走的人。”汉王就问:“你追谁呀?”大家都很纳闷,不知丞相追的是谁?

原来萧何追的是淮阴人韩信,韩信小时候,也读过书,拜过老师,文的武的,都有一套。后来,双亡,一向很穷苦。他只知道用功,练习武艺,可是没有留心挣钱。别说不能做个小官,连当个小贩也不会,只好到别人家里去吃白饭,有人讨厌他。他跟下乡县的一个亭长,有点交情,就住在亭长家里。住了几个月,亭长的妻子,不仅想方设法不给他饭吃,还常常对着他指桑骂槐。气得韩信一去不回头,到城下淮水边钓鱼去了。钓到了鱼,就有几个钱过活;钓不到鱼,就饿肚子。

韩信虽然家里很穷,衣服也不整齐,可他还象武士、侠客一样,身上总佩着一把宝剑。淮阴城里的一班少年看了,对他很不顺眼,总取笑他。他也不计较。他们见他老实,就欺负他说:“韩信,你文不象文,武不象武,富不象富,穷不象穷,象个什么呀?还是把宝剑摘下来吧!”其中有个屠夫的儿子,特别刻薄,他说:“你总带着剑,好象有两下子,可我觉得你像个胆小鬼。你敢跟我拼一下吗?你敢,就拿剑来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说着,就叉开两条腿,在大街上来了个骑马蹲。韩信把他上下端详了一会儿,就趴下去,往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旁观的人,无不耻笑他。他却不以为辱,起身就走了。

这时,项梁(人名)渡过淮河,路过淮阴的时候,韩信带着宝剑,去投军,就在楚营里当个小兵。项梁失败以后,韩信又跟着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小兵强,就任命他为执戟郎中。韩信当了执戟郎中之后,好几次向项羽献计,都未被采用。于是,他便决定弃楚归汉,投奔汉王。

韩信找到南郑,进了汉营。没想到,汉王对他也很淡漠,仅仅给了他一个叫做“连敖”的、很平常的官职。韩信仍不得志。有一天,他与十三个伙伴,喝了点酒,就发起牢骚来。大家的牢骚越发越多,不该说的也说了。有人去报告汉王,汉王怀疑他们叛变,就把他们十四人全都拿下,定了死罪,叫滕公夏侯婴,去监斩。当其他十三人被斩后,韩信仰着头,瞅着夏侯婴,大声嚷着说:“汉王不要打天下了吗?为什么杀死壮士?”夏侯婴吃了一惊,问了他几句话,就把他留下,详细盘问他。夏侯婴与韩信一谈,发觉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才,回去同汉王一说,免了他的罪,还升他为治粟都尉。但也只比连敖高一级,没什么了不起。

后来,萧何听说夏侯婴器重韩信,就与韩信谈了谈,认为他能耐不小。接着,萧何又专门与韩信谈了几次,从天下形势谈到刘、项两家将来的,以及怎样才能打到山东去,等等,韩信对答如流。萧何这才知道韩信是个 数一不数二(!)的人才,就在汉王面前,极力推荐他,还把他的出身说了一遍。汉王听了,却不觉得怎样,还是没有重用韩信。

过几天来,萧何又再三向汉王推荐韩信,建议拜韩信为大将,但汉王连听都不爱听。

萧何一连几天碰了钉子,只好不说了。可是萧何不去,汉王又来找他说:“我们家都在山东,士兵们不大安心,天天有人逃走,怎么办呢?”萧何说:“总得先拜大将啊!”汉王说:“又是韩信是不是?老实对你说:不行!拜大将不是闹着玩的。你想想,拜韩信为大将,从沛、丰跟着我出来的将士们,能服气吗?周勃、灌婴、樊哙他们,能不说我赏罚不明吗?”萧何说:“自古以来,英明的君主选拔人才,主要是看他的才能,不是计较他的出身。我知道韩信的才能,可以拜他为大将,我才三番五次地劝大王重用他,沛、丰的将士都有大功,可是他们不能跟韩信比!”汉王不好意思叫萧何下不了台阶,就说;“叫韩信安心点,再过几个月,我一定提拔他。”萧何只好出来,把汉王将来一定重用他的话,告诉了韩信。

韩信左思右想,越来越苦闷:留在这里吧,人家不重用,走吧,又到哪里去呢?他想了想,于是,他便对手下的人说:“替我准备好我的马,明天五更,我要出远门。把我的行李也捆上,多备点干粮。”

第二天,东方才发白,韩信出了东门,走了。韩信手下的人,来到丞相府,报告萧何说:“听说韩都尉出了东门,不知到哪里去了?”萧何跺着脚说:“哎呀!真给他走了!那还了得?"他来不及报告汉王,自己立刻带了几个人,骑上快马,赶到东门,问守门官:“你有没有看见一位将军,从这里过去?”守门官回答说:“有,有,是韩信都尉。现在大概已经走了五、六十里了。”

萧何快马加鞭,急忙追上前去。到了中午,他来到一个村里,又问老乡们。他们说:“早已过去三四十里路了。”萧何两条腿往马肚子上使劲地一夹,又追过去了。他这么一路问、一路追,直到天黑了,月亮出来了,还没有追着韩信。他想:人也累了,马也乏了,明天再追吧,可是到了明天,不是更追不上了吗?他一看,月亮这么明,路上象洒满了水银似的,凉风吹来,汗也收了,精神反倒大振了。他就在月亮底下,又赶了一阵,转过山腰,下了坡,前面是一条雪亮的河。远远瞧见有个人,牵着马,在河边上来回溜达,那不是韩信吗?萧何使劲地加上两鞭,大声喊着说:“韩将军!韩将军!”他跑到河边,气呼呼地说:“韩将军,你也太绝情绝义了!”韩信呆呆地望着他,不说话。萧何说:“我们一见如故,够得上朋友。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这么走了呢?急得我好苦哇!回去!要走一块走!”

韩信向他行个礼,掉着眼泪,还是不说话。萧何又对他说了一大篇好话,韩信时而点点头,时而摇摇头,完了,叹口气说:“丞相的情义,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可是汉王……”他又停住不说了。

这时候,夏侯婴也赶来了。两人非把韩信拉回去不可,并说:“要是大王再不听我们的劝告,那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好不好?”韩信很感激地说:“丞相这么瞧得起我,叫我还能说什么呢?回去就回去吧,我就是死在你们二位手里,也是甘心的。”

到了第三天,他们才回到南郑。萧何把韩信留在丞相府,急忙去见汉王。汉王首先骂了他一顿,完了,问他:“你追谁呀?”萧何说:“淮阴人韩信!”汉王说:“逃走的将军也有十几个了,没听说你追过谁,怎么会去追韩信呢?"

萧何说:“将军有的是,容易找。象韩信这样独一无二的人才,哪里去找?大王要是准备一辈子在汉中做王,那就用不着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办?”

汉王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老在这里憋着干嘛?”萧何说:“大王一定要往东边去,那就赶快重用韩信,不用他,他还是要走的。”

汉王刘邦,一直信任萧何,萧何这么坚决地、沒完没了的、要推荐韩信,到了这时候,他也不得不考虑了,就说:“我就依着丞相,请他做将军吧。”

萧何说:“请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

汉王又说:“那就拜他为大将怎么样?”

萧何说:“这是大王的英明,国家的造化!”汉王就要召韩信进来,拜他为大将。

萧何皱着眉头,说:“大王素来不讲礼貌,怠慢大臣。拜大将是多么重大的事,不能象呼唤小孩那样。大王若决定拜他为大将,就该郑重其事地择个好日子,斋戒沐浴,在广场上修好台子。举行拜大将的仪式,才象个样子。”

汉王又说:“好吧,就都依着你的去办。”

韩信当了大将后,为汉王夺取天下,出谋划策,驰骋疆场,立下了丰伟功绩。

(以上均据清代《渊鉴类函》)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